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暮霭(ǎi)愠怒(yùn)瑰怪(guī)纤维(xiān)B. 粗犷(guǎng)脊梁(jǐ)拓印(tà)炽热(chì)C. 憾慨(kǎi)琼瑶(qióng)暮霭(ǎi)聊赖(liáo)D. 殷红(yān)蹙眉(cù)悲怆(chuàng)铁锹(qiā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崇山峻岭草长莺飞娇生惯养良辰美景B. 狼籍一片既往不咎眼花缭乱气息奄奄C. 呕心沥血一筹莫展自食其果融会贯通D. 专心至志走投无路不卑不亢休戚相关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诸葛亮舌战群儒,显示了他卓越的口才和广博的学识,不愧为一代名相。

B. 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超过了90分。

C. 我们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 文艺创作要勇于突破旧框框,才能提高质量,繁荣创作。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当时,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贵人,他们都是在这种清幽的境界里度过每一个夏天的。

②而且,一到夏天,这个城市好像完全属于苏州人。

③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④所以,苏州园林不可能十全十美,完美无缺。

⑤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没有不受到苏州园林影响的。

A. ②①③⑤④B. ③①②⑤④C. ①③⑤②④D. ③⑤①②④5.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呼——呼——”风声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仿佛要把整个山谷都掀翻过来。

B. 看到画上的“双喜临门”,我立刻想到了《西厢记》中“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的情景。

C. 母亲说:“你这样做,就是对我最大的关心,也是对我最大的爱护。

”D. 这篇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幽默风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和学习工具,如果语文学不好,其他学科也会大受影响;同时,语文又是提分最慢的一科。

不妨看看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以下仅供参考!一、选择题(32分)(一)基础知识(共20分,每小题2分)1.下面对李白的《将进酒》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起兴夸张手法的运用颇具特色,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挟天风裹海雨而来之势,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全篇诗情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表现了作者消极颓唐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D.《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表达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感情。

2.下面对杜甫《阁夜》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点明时间,冬季,岁暮的日月催短了日影,日短夜长的冬天,令人有光阴苦短之感。

B.第二句点明环境是雪落霜重的寒冬之夜,作者遥望远在天边的故乡,顿生沦落天涯之意。

C.“鼓角”是军中服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

鼓角连响五遍,反映时局动荡、战争频仍。

D.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有音乐和书籍与自己相伴,任凭人间世事变迁不定,也不会感到寂寥。

3.下面对李贺《李凭箜篌引》的艺术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代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这样,突出了乐声,有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B.第五、六句分别“以声”“以形”写声,写出了乐声的起伏多变,优美动听。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有学者分析指出:回忆录和“史传”性散文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特别提倡,它们与“革命历史小说”一起,以具象手段确立现代中国历史的权威叙述,在民众之中的影响甚至超出“正史”。

革命回忆录其实就是一种史传体文学作品,是通过弘扬革命者的英雄事迹达到传播红色文化和教育后人的目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回忆录写作,更多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具有鲜明政治倾向的群众性写作运动。

“群众写作运动大多有着切实的目的和明确的目标,简言之就是通过集团写作的方式,记载并讴歌无产阶级及其人民大众所从事的伟大事业,进而扩大影响,凝聚人心,壮大力量,造就自己的政治优势。

”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回忆录,“是‘红色阅读’潮流下的英雄叙事”,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并被赋予了特殊政治功能和时代要求,从而承担起了传播红色文化、构建新的政治认同和塑造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

在传统中国社会,传记文学是普及传播历史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广大普通民众来说,传记文学是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要渠道。

革命回忆录是介于历史与文学之间的传记体散文作品,其特点是读者面广,可读性强,其中扣人心弦的革命英雄故事,最容易引起读者共鸣,因此在传播革命历史方面发挥了非常独特的积极作用。

虽然某一篇革命回忆录只是记录了某人、某事或某场战役的某个片段,但无数个片段和故事汇聚到一起,从不同角度、各个侧面相互补充、彼此印证,以小见大,就可以像珍珠一样被有机整合串联起来,从微观层面勾勒出一幅中国革命的历史长卷,从而生动揭示和展现出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

革命回忆录正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对缔造新中国这段艰苦奋斗历程的生动再现,就是通过大众书写的方式建构关于中国革命的集体记忆。

“作者都是这些重大事件的见证人,他们的文字比史书自然多了一些生动鲜活的细节和带有个性色彩的真情实感”,就更能打动人。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30分)上帝待人是公平的:它给了拿破仑一米五的小个子,却给了他非凡的才智;它让梵高一生困苦,却赋予他绘画的热情和天才;它给史铁生残缺的肢体,却赠予他一支生花妙笔。

所以,我们不能抱怨上帝,抱怨生活,应多从自身找原因。

请以“上帝公平待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主题不限,不少于800字。

二、现代文阅读1.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它强调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追力;二是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标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

所有这些形式都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

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并且这种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

由于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以古琴为依托的,所以不仅深邃感人,而且历久弥新。

可以说,知音意识和获得知音的愉悦成为雅士阶层不可分割的一种人生内容,于是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文品都互相沟通。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pdf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pdf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学。

完成1-3题 “中庸”辨析 张岱年 以前曾经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见解,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庸”。

对于这个问题,应略以辨析。

“中庸”观念是孔子提出的,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

但是说“中庸之为德”,而不是说“中庸之为道”,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而不仅是指一种抽象原则。

孔子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子路》)中行是较高的品德,应与中庸同义。

孟子说:“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孟子?尽心下》)不说中行而说中道,中行、中道,当是同一意义。

总之,中庸、中行、中道,应具有同一含义,指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

《中庸》篇有云:“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所谓执两用中应即对于中庸的解释。

《说文》:“庸,用也。

”中庸即用中,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事恰如其分。

孔子尝说:“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后儒解释中庸为“无过无不及”,是正确的。

“中庸”观念包含一种认识,即许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

这就是“过犹不及”。

有些事情,确实如此。

如饮食衣着以及睡眠之类,确实是“过犹不及”。

但是,许多事情的限度是随时代的演进而改变的。

例如所谓 “君臣之义”,过去认为是必须遵守、不可逾越的。

但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打倒了君权,使人类历史大大前进了一步。

又如中国封建时代排斥所谓奇技淫巧,阻碍了自然科学的进展;近代西方实证科学长足进步,技术远远超过了前代,促进了文化的高度发展。

在历史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传统的限度,往往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

如果固守“过犹不及”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进了。

因此,“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考试活动,尤其是大规模、普及化和历时长久的选拔性教育考试,也是文化整合的重要途径,对于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的整合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科举考试以选拔行政官员为目标,以教育考试为手段,与文化整合密切相关。

在科举制下,读书人要进入封建统治阶层,必须接受相应的儒学、文学、历史等文化知识教育和写作技能训练,必须参加科举考试,达到科举取士的文化标准。

科举考试的文化整合功能,是由科举选士的特殊地位和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从地位、影响来看,科举考试作为国家“抡才大典”,在古代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地位显赫,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这是其发挥文化整合功能的动力来源。

科举考试成为封建王朝选士授官的正途,受到统治者和广大士人的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科举考试所选拔的各级官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在从政、为文或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推动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民族文化的整合。

就科举制自身特点而言,它具有文化整合的内在机制。

作为大规模选拔性考试,科举考试是由国家统一组织、命题和录取,考试内容和语言文字具有高度的规范性与权威性,为大范围、多层面的文化整合奠定了重要基础。

科举考试允许士人自由投考,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为文化整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科举与察举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读书人可“怀牒自进”,自行应举,不需地方官府荐举。

除女性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之外,科举对象不受年龄、民族及教育程度的限制,只要身家清白,一般均可在户籍所在地区报考。

由于科举考试将自由报考、公平竞争与弘扬儒学文化、推广学校教育联为一体,使得参与这项考试的阶层越广泛、考生越多,就越有利于教育机会的下移和社会文化的整合。

受科举考试影响,唐宋以后,官学、私学和书院教育沿着科举选士的轨迹而发展演变,儒学文化逐渐普及到民众阶层。

科举制度具有一定的公平合理性和文化适应性,易于推广并长期延续,从而有效发挥了文化整合的功能。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修葺(qì)踯躅(chí)迤逦(yí)肤如凝脂(zhǐ)B.怵然(shù)水裔(yì)回眸(móu)天崩地坼(chè)C.凝睇(tì)扁舟(biǎn)碣石(jié)云栈萦纡(zhàn)D.巨擘(bò)鸾鸟(luán)砧木(zhēn)切中肯綮(zhòng)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积雨空林烟火迟(迟:慢)野老与人争席罢(席:席位)B.危樯独夜舟(危:高)名岂文章著(著:显赫)C.煮芹烧笋饷春耕(饷:用食物款待别人)废池乔木(乔:高大)D.荠麦弥望(弥望:满眼)官应老病休(休:休息)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杨玉环的花容月貌非常张扬地一闪,顷刻之间,皇宫里所有的宫娥嫔妃都黯然失色!诗人用非常夸张的手法,反衬出杨玉环的倾城倾国之貌。

B.楼下那一棵海棠花已经完全凋谢,成全了她那婉转绝美的败落,春风桃李的美艳,竟是如此短暂!C.蓝色是凡高晚期作品的主要色调,这种颜色上的转变正是他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的真实表现,与他早期以黄色为基调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这对夫妻因战乱而相互分离,本指望着比翼连枝、白首偕老,谁料想竟是殊途阻隔,老境凄凉。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长恨歌》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B.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C.元嘉三大诗人之首的鲍照生于乱世,身份地位极其卑微,但他才高八斗,志可凌云,功名之心尤其强烈,森严的门第观念与其远大的理想抱负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2)《书愤》中用典明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卫生筷其实并不卫生,多为黑作坊经过简单浸泡漂白后即投放市场的产品,近日长沙市警方和工商、卫生等部门上下其手,一举摧毁了多个制脏窝点。

B.对于合肥市城管局出台的利用执法记录仪和行车记录仪抓拍向车外抛撒垃圾这一行为,并进行处罚的决定,广大市民无不拍手称快,弹冠相庆。

C.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之无愧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D.提到贪官,老百姓心里往往出现这样一个形象:大腹便便的肚子,油光锃亮的脑门儿,穿着扣不上扣子的西装,还架着一副显得很诚善的黑框眼镜。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期下去,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的传承。

B.专家提醒我们,虽然用微波炉加热食品会致癌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在使用微波炉时一定要按说明书操作,切忌不要盲目乱用。

C.要尽快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关键问题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导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D.白芳礼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省吃俭用,用蹬三轮车积攒的35万元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自己却一贫如洗。

三、语言表达下面是甘肃省电视台的台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称谓的变迁和含义“中国”这两个字最早发现是在一件青铜器上,考古学家称之为“何尊”,它是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县被发现的。

尊上面有铭文,铭文上面出现两个字,就是我们现在看到最早的“中国”二字。

铭文中叙述了这样的大意:武王在攻克商朝首都后,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仪式向上天报告:“我现在占有了中国,准备把它当做自己的家,并且统治那里的民众”。

中、国这两个字最早都是象形文字。

“中”本来是一面特殊的大旗,是商朝人为召集他的部队和民众集合用的标志。

由于集合时这面旗帜总是处于中间,以后就衍生出中心、中央、最重要的等意义。

“国”(繁体写成國)也是一个象形文字。

中间的口表示人,有几个口就是几个人,所以称为人口。

口下面的一横杠表示一片土地,无论生活或生产都离不开自己的土地,所以还得有人拿着戈守卫。

为了更安全,需要在四周筑上一道城墙。

所以国实际上是有围墙围起来的,有人守卫的一个居民点,一个聚落,一座城。

“中国”的含义就是在很多国里,处于中心的、最重要的国,这就是中国。

商与西周的国都很多,春秋初期还有1000多个。

在这么多国中间谁有资格称为“中国”呢?只有最高的统治者,比如说商王以及后来的周王,他们居住的地方才有资格称为中国,“中国”是天子所在的国。

但东周时天子的地位名存实亡,各诸侯国间相互吞并,国的数量越来越少,国土却越来越大。

到战国后期,只剩下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和若干小国,所以诸侯都开始以中国自居。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秦朝,称皇帝,自然也自称中国了。

以后历代王朝都自称为中国,连入驻中原的少数民族,或者与中原关系密切的政权也都自称中国,中国概念从一个点扩大到整个国家,甚至包括边疆的少数民族的政权。

比如契丹人建了辽朝,到辽朝后期,也认为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瑰(guī)宝悚(sǒng)然惬(qiè)意踽(jǔ)踽独行B. 踌躇(chóu chú)愕(è)然摺(zhé)叠踉(liàng)跄C. 蹩(bié)脚撰(zhuàn)写氤(yīn)氲咄(duō)咄逼人D. 摺(zhé)本撰(zhuàn)述摺(zhé)叠撰(zhuàn)文答案:A2.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 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B. 江州司马青衫湿C. 晓驾炭车辗冰辙D.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产生了积极作用。

B.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购物越来越方便,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C. 我国在联合国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D. 通过这次培训,大家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更明确的认识,受益匪浅。

答案:C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

C.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属于楚辞,以抒发个人抱负和国家命运为主题。

D.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主要描绘了鬼怪世界的奇幻故事。

答案:B5.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得知了自己的前世因果,决定出家为僧。

B.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展现了她卓越的管理才能。

C. 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纠葛是小说的主线。

甘肃2023年高二下册语文月考测验试卷完整版

甘肃2023年高二下册语文月考测验试卷完整版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

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

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

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

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

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

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

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

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

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裸露/露宿叶脉/脉脉含情症结/对症下药B.镌刻/隽永氛围/恰如其分绿茵/封妻荫子C.隐藏/藏蓝枕藉/狼藉一片果蒂/结缔组织D.阐明/禅让淹没/湮没无闻老趼/胼手胝足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啰嗦多幕剧立杆见影卑躬屈膝B.蛰居辩证法歪门斜道雍容华贵C.糟蹋杀风景婉转悠扬筚路蓝缕D.璀璨荧光屏知书达礼暗度陈仓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电视剧的生产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走一条生产——市场——播出——盈利——再创作的良性循环的路子。

B.造成这种事故发生的原因,公司领导认为主要有两个:一、具体施工单位对安全问题不重视,只抓生产进度,不抓安全;二、具体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C.在鄂西大山的半个多月里,战士们不论是行军还是宿营,都能听到老虎、豺狼、野猪、豹子……及其他野兽的叫声,已经习以为常。

D.大妈常抱怨自己的记性不好:“我现在有一个毛病,就是站在电梯旁边的时候,总是忘记自己是要上楼呢,还是要下楼。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习俗,文章描写细腻生动,结构清晰完整,语言简洁通俗,平易近人。

B.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既有财经名流的高谈阔论,又有普通观众的对话交流,雅俗共赏,广受观众喜爱。

C.交通局强化管理和服务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工作开展得绘声绘色,形象得到整体提升。

D.受惠于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上市公司业绩大快人心,在已发布年报的公司中,交出满意答卷的有百余家。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美在能源发展上面临共同的挑战,加强两国清洁能源领域是解决能源问题的突破口。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琴的文化内涵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

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

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

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

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

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

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

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

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

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

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

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

”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

“琴者,禁也。

禁止于邪,以正人心。

高二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高二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高二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民与军队鱼水情深,当人民遭受灾难时,人民军队就会无所不至....,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此次雅安地震就是明证。

B.莫言从小醉心于文学艺术,虽然家中并无藏书,但他却有着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凡能偶然入目的片纸只言....,他都如获至宝绝不放过。

C.日本挑起钓鱼岛事端后,在政治上日渐孤立,他们自知理亏,便东奔西跑,逢人说...项.,试图拉拢不相干的国家,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D.享年91岁的“五保”老人刘盛兰生前省吃俭用,拾荒助学,助学捐资总计7万多元,他的善行,简直让那些细大不捐....的亿万富翁们无地自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佛教的精义之一,就是将大乘佛学悲喜舍之精神贯于所有芸芸众生....,让佛法真正起到教化社会、提升众生精神品质的作用。

B.就如涉世未深的少年其面容往往显得纯净一样,岁月会改写一切。

有没有一种情怀历经沧桑而不失赤子之心,岁月所带来的磨砺使之更加如精金美玉....,熠熠发光?C.甲流除了传染性较强外,并不十分可怕,面对当前合肥市防控甲流的严峻形势,我们需要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沉着应付,等闲视之....。

D.网络十年,网络舆论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

从早期的只谈风月,到现在的民怨沸腾....,网络舆论找到了发力对象,也因而具备了某种神圣的使命。

3.下列各句中,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烈日炎炎,持续的高温让市民,省内各市纷纷“让洞于民”,免费向社会开放一批可用于避暑纳凉的人防工程。

②我县坚持文化“普惠”理念,先后投资5亿多元,建成了8个文化中心,安装健身器材2600多台,文体设施。

③“菊花节”期间,公园里摆放着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轻轻摇曳,仪态万千,赏花的市民流连其间,。

A.不堪忍受日趋笃厚意兴阑珊B. 不堪忍受日臻完善意兴盎然C.情何以堪日臻完善意兴阑珊D. 情何以堪日趋笃厚意兴盎然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每天,全球有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脸书”上评价、浏览、分享,全部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7000亿分钟。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三第二次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三第二次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9分,每小题3分)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

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

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的政策,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来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

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

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

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

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

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学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

其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

除此之外。

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

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书”而成为做官人。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缱绻恣意怅惘缄默B. 蹉跎恣睢怅然缄默C. 蹉跎恣意怅惘缄默D. 蹉跎恣睢怅然缄默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B.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C.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让人目瞪口呆。

D.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耐心的教导,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老师耐心的教导,使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得益于老师耐心的教导。

D. 他的成绩之所以有了明显的提高,是因为老师耐心的教导。

4-10. (题目略)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

12. 《滕王阁序》的作者是________。

1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其作者是________。

14. “________,________。

”是《出师表》中的名句,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

15. “________,________。

”是《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天下兴亡的责任感。

16-20. (题目略)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甘肃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A.求之靡(没有)途适(往)莽苍者宇文新州之懿(美好)范B.遥襟甫(顿时)畅悟已往之不谏(挽回)去以六月息(气息,这里指风)C.君子见机(预兆)穷(穷尽)且益坚策扶老以流(周游)憩D.恭疏(撰写)短引夙婴(缠绕)疾病景(日光)翳翳以将入2.下面词语的语境义完全相同的一项()A.苟:苟非吾之所有苟富贵,毋相忘苟公子相助,敢不如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B.名:其名为鲲名之者谁莫名其妙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C.属:序属三秋冠盖相属起临洮属之辽东属予作文以记之D.引:引喻失义将军夜引弓引壶觞以自酌引以为曲水流觞3.下面加点词语活用不相同的一项()A.眄庭柯以怡颜屈贾谊于长沙B.襟三江而带五湖水击三千里C.倚南窗以寄傲四美具D.或棹孤舟虽然,犹有未树也4.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乐夫天命复奚疑B.既自以心为形役纤歌凝而白云遏C.问征夫以前路奉晨昏于万里D.去以六月息者也而彼且奚适也5.对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王勃《滕王阁序》)(弱冠,指18岁,古代以18岁为弱年,行冠礼,表示开始成为成年人。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李密《陈情表》)(孝廉是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C.“我因恶了高太尉……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刺配指脸上刺字,发往远地充军。

刺,古时的肉刑,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字,用墨染上颜色。

配,发往远地充军。

)D.“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三秋指九月,古时把一个季节的第一个月称为孟月,第二个月称为仲月,第三个月称为季月,所以三秋指季秋。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高明盈香生态乐园种植了西瓜、荔枝等不同品种的瓜果和果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他们在瓜田李下拍照留影,享受着夏日的一丝清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谷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董志新全卷满分150分,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

英语作holiday,含有神圣(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ヮ”,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节日”来得形象生动。

2005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

几年来,每到端午节,我们心里总有一丝隐痛。

它让我们认识到: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

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西方每每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

你看: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本质就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

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

新年的饺子年糕、元宵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也同样是“节物”。

传统节日,历来还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

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

“缘”,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匹配了。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缘”字: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

多少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初始起源了,但是,一种共同血脉的感觉还在,一种“我们感”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过节。

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一两个月必然有一节,也就是说:“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聚一聚,聊一聊,深化一下感情。

江苏省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摸秋”。

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都可以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一个瓜吃什么的。

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摸,一味的“堵”也不成,有的时候,得给它们一点出路。

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平时不许偷,中秋夜允许他们稍稍地去过一下“偷”瘾。

注意:只许“偷”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

第二天就不行了。

这与西方的“万圣节”,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异曲同工之妙。

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随便打搅别人的。

或许,安顿人们不太光彩的欲望,和谐人们疲惫的身心,原本就是节日的一个题中之义。

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

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

(选自《翁敏华教授在华东理工大学的讲演》有删减)1.选出下列对文章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意味着韩国申遗成功触发我们想到中国许多传统文化现在已到了危险的时候。

B.“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的潜台词是:国家意识在时间上的体现便是寄予着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

C.“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这句话巧妙地将“缘”字拆分为“丝”“夕”“豕”三个字,作了意味深长的解释。

D.“‘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形象地将过节的“节”解释成竹节的“节”,暗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

2.文章对西方的“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异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的“节”含有神圣的意味,不如中国传统节日形象生动B.西方的“节”多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C.中西方节日都有和谐人的身心的特点D.西方派定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作为节日,每每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和我国的岁时节日都强调节物。

3.选出下列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A.我国岁时节日“节物”可以从两个维度分类:实用的与审美的。

这二者又是与人及其种植的植物密切相连的。

B.孔夫子时代举国狂欢的节日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C.“摸秋”故事的插入,使得平实的论述一下子生动起来;画龙点睛的议论,有力地升华了节日故事背后的意义。

D.文章由韩围申遗成功引入,从三个方面谈了传统节日的价值,中外比较突出了我国传统节日的特性。

二、古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4-7题。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帝亲拔为第一。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

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

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尽以家赀为军费。

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

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

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然犹不忍,遽麾之退。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

天祥临刑殊从容。

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对策:对付的策略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养育:养活、抚养C.吾深恨..于此深恨:非常遗憾D.天祥临刑殊从容..从容:沉着镇静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①捧诏涕泣②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③尽以家赀为军费④左右命之拜,不拜⑤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⑥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

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

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翻译:(2)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翻译:(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8 8.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

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6分)9.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6分)(1),水面清圆,。

(周邦彦《苏幕遮》)(2)人身得意须尽欢,。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4),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25分)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文/刘斌)⑴清华大学王观堂(王国维)纪念碑铭:“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固得以发扬。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先生一以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

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

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⑵碑文表现出陈寅恪对王国维辞世的痛惜和对其精神思想的推重。

⑶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其思想是独特的、自由的;其人格是伟大的、极富个性的。

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都是高标独立、卓尔不群的。

他的博大深邃的学术研究,他的特立独行的学术精神,都是当前的中国学术界所缺乏因之也是所特需的。

⑷可以说,陈寅恪的一生经历了20世纪中国数不清的风浪,但他从不为形势所左右,始终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五四”以后,“全盘西化”论独尊一时,而他却以自己的勇气坚称“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

面对喧嚣一时的政治思潮,陈寅恪做到不卑不亢,我行我素。

虽然他有时迫于时势,噤不得发,但却无所畏惧,依然“论学论治,迥异时流”。

并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坚定了自己逆流而动的信念,所以在暮年的时候,他能欣慰地对世人宣称:“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

”⑸《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一书的封底上写着:“在20世纪的学术追问中,学者们以其超迈的胸襟为这个骚动的世界留下了一座座学术思想的纪念碑,它赫然镌刻着:重建文化,再铸国魂。

”陈寅恪所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到底与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实际是一致的。

⑹1913年,陈寅恪在《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一文中写道,求中国学术之独立“实吾民族生死一大事”。

对于当时学术不能独立的状况,陈寅恪十分悲愤,认为“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

1929年,他在北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中写道:“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