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苏教版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课件(46张PPT)
3、我一直在思考着什 么问题?(情节)
请复述故事情节
复述小结
“我”是一名 德国士兵 ,因 战争 受了伤,但 “我到底受的什么伤?到最 “我”始终想知道”
终伤口的包扎被解开,我才终于意识到:我失去
了双臂和右腿。
“我”又是一名 中学生 ,“我”对“我”所在的
位置进行了反反复复的内心斗争和确认,最终 这里是“我” “我”所写的铭文 由 得以确认: 三个月前学美 术绘画的母校。
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这是一个心胸坦荡的民族! 这每一届政府都不厌其烦的向 全世界真诚道歉!他们本国的法庭和警察帮着别的 国家的人逮捕和审判本国的战犯!他们对每个受到 他们伤害过的人都给予真诚的道歉和补偿! 从小学开始,他们就教育自己民族的后代: “我们日尔曼民族曾经侵略过别的国家,我们曾经 对别的国家和民族造成过伤害。我们每个德国人都 要对过去的行为负责。我们每个德国人都有责任不 让历史重演。
在攻克柏林的战役中,苏军的坦克部队在柏林的蒂尔花园区遭遇到 400多希特勒青年团队员的阻击。苏军元帅朱可夫试图用不流血的 办法解除这些孩子的武装,但没有成功,因为这些孩子们向一切试 图靠近他们的敌人猛烈开火。最后,苏军的坦克群开火了…战后, 朱可夫在说到此事时语气沉重:“谁会把孩子推向必死无疑的境地? 只有疯子才这样做!”
复仇
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主题。 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来表 现,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 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 的母校,被放在自己曾经接受过军国主 义教育的美术教室,反复出现的对学校 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 争对文明、对艺术的摧残。同时,对我 最终醒悟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消息一: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公开课PPT课件
一、研习文本 (一)整体认知
“我”是谁? “我”到底受的是什么伤? “我”是不是在母校?
第1页/共20页
“我”是一名德国士兵,受了战伤, 但“我”始终想知道“我到底受的什 么伤?”到最终伤口的包扎被解开, 我才终于意识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 腿。
“我”又是一名中学生,“我” 对“我”所在的位置进行了反反复复 的内心斗争和确认,最终由“我”所 写的铭文得以确认:这里是“我”三 个月前学美术绘画第2页的/共20母页 校。
第19页/共20页
感谢观看息二:
每年8月15日前后,日本内阁成员都要 掀起一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 靖国神社的风潮。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今年1月1日第四次 参拜靖国神社。自当选以来,小泉曾四次 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8月10日表示,他 不会屈服于国际社会的压力,明年还要参 拜靖国神社。
第14页/共20页
第5页/共20页
惨痛的教训 他是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的一个代表, 深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他幼稚、无 知,他对侵略战争缺乏认识,他糊里糊 涂上了战场,又糊里糊涂受了重伤回来, 他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 价值,只是那句话让他去的,他狠狠地 被欺骗了。充当了战争的炮灰。 再读结尾,体味悬念的作用: 有捉弄人的味道,具有讽刺效果。 “牛奶。”我喃喃地说……
三、纵览全文,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5.文中的“我”一直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我”的叙 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再加上炎症引发 高烧,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文章一开始就设下悬念:“我” 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这个伤兵医院是不是“我”的母校?通 过悬念引导读者思考:传播人类文明的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 的伤兵医院?17 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 室”?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作者想要表现的主 题在“我”的叙述和悬念的推进中层层展开。直到小说结尾处, 悬念落实,真相大白,战争的残酷,人生的悲惨,给读者以强 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全面的昭示。
“我”是谁? “我”到底受的是什么伤? “我”是不是在母校?
第1页/共20页
“我”是一名德国士兵,受了战伤, 但“我”始终想知道“我到底受的什 么伤?”到最终伤口的包扎被解开, 我才终于意识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 腿。
“我”又是一名中学生,“我” 对“我”所在的位置进行了反反复复 的内心斗争和确认,最终由“我”所 写的铭文得以确认:这里是“我”三 个月前学美术绘画第2页的/共20母页 校。
第19页/共20页
感谢观看息二:
每年8月15日前后,日本内阁成员都要 掀起一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 靖国神社的风潮。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今年1月1日第四次 参拜靖国神社。自当选以来,小泉曾四次 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8月10日表示,他 不会屈服于国际社会的压力,明年还要参 拜靖国神社。
第14页/共20页
第5页/共20页
惨痛的教训 他是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的一个代表, 深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他幼稚、无 知,他对侵略战争缺乏认识,他糊里糊 涂上了战场,又糊里糊涂受了重伤回来, 他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 价值,只是那句话让他去的,他狠狠地 被欺骗了。充当了战争的炮灰。 再读结尾,体味悬念的作用: 有捉弄人的味道,具有讽刺效果。 “牛奶。”我喃喃地说……
三、纵览全文,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5.文中的“我”一直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我”的叙 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再加上炎症引发 高烧,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文章一开始就设下悬念:“我” 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这个伤兵医院是不是“我”的母校?通 过悬念引导读者思考:传播人类文明的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 的伤兵医院?17 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 室”?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作者想要表现的主 题在“我”的叙述和悬念的推进中层层展开。直到小说结尾处, 悬念落实,真相大白,战争的残酷,人生的悲惨,给读者以强 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全面的昭示。
【高中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ppt精品课件36(3份)
(三)用准词语 Ⅰ.明确词义 (1)色彩斑斓: 颜色灿烂多彩。 (2)威风凛凛: 形容威严的气概、声势令人生畏。凛凛,严
肃而令人敬畏的样子。
(3)心血来潮: 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 (4)无济于事: 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5)无计可施: 想不出任何计策或办法来对付。指一点办法
也没有。
(6)赫然在目: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第6课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一)作者简介
海因里希· 伯尔(1917-1985),德国作家,生于科隆。二战 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1945 年被俘,同年 12 月 生平 获释,返回科隆。1947 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 年成为职 经历 业作家。他对复兴德国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伯尔一 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在他身上体现了正气和德意 志精神,正因为这一点,他被称为“德国的良心”。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 《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 , 作品 中篇小说《火车正点》 《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 勃鲁 姆》 ,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等。 1972 年,因其作品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 评价 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伯 尔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二)人物轶事 为了看书不吃面包 伯尔小的时候,十分爱读书,家里没钱买书,他就去书店 读,常常是书店还没开门,他就早早地来到店门外等候。 伯尔的父亲是一个木匠,专门给当地的教堂雕刻一些手工 艺品,挣来的钱只够一家 10 口人吃用。小伯尔每天帮父亲去教 堂送一次雕像,每次父亲都要留给小伯尔一点零钱,让他第二 天上学时在路上买面包吃。 有一天,老师宣布要开展一项活动,要求每个同学都拿出 几本课外书来,大家交换阅读。
小伯尔这下可着急了。他自己连一本课外书也 没有。到时,同学们都有书交出去,唯独他没有, 那多丢脸啊!可他铁罐里存的那点钱还不够买一本 书呢。怎么办呢?又不能向爸爸要钱。爸爸每天从 早到晚地干活,不可能再有多余的钱给他买书。如 果每天能多存一点钱,那他很快就可以买到一本书了。对呀, 何不把买面包的钱都省下来,这样,两三天后一本崭新的书就 是他的了。
最新《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ppt教学讲义ppt
文章的结尾使人眼前 一亮,所有的谜底在此全 都被揭开,这是什么写法? 这种写法的作用是什么?
设置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 上知道底细的情景。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 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 或事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心理,使文 章情节发展更具有吸引读者关切、引人入 胜的魅力,更能引发人的深入思考,产生 心灵的震撼,更好地揭示主题。这种写法 在小说中最为常见。
• 《美狄亚》告诉他们做事可以不择 手段;而《挑刺的少年》则告诉他 们,德国公民必须忠诚,国家和元 首的利益远重于个人利益。
• 老弗里茨:腓特烈一世,绰号红 胡子。他试图把神圣罗马帝国变 成一个军事专制国家。六次远程 意大利,都以失败告终。第三次 远程时,他发表演讲,称自己为 “上帝所加冕的、伟大与和平的 使者,光荣的胜利者与帝国不断 的扩大者,罗马人的皇帝腓特 烈”。
• 2、我是上帝。“我”是具有强力意志的 人。尼采认为人应当以强力意志取代理 性。人生的目的就是实现权利意志,扩 张自我,成为驾驭一切的“超人”。 “超人”是人的最高价值,应当蔑视一 切传统道理价值,为所欲为,通过奴役 弱者和群氓来实现自我。
• 一般认为,尼采的思想是法西斯思想的 温床。
• 多哥的大幅风景画:“几个黑人和 一个莫名其妙持枪而立的大兵”。 位于非洲西部,1884年沦为德国 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英、 法占领。希特勒企图恢复德国的殖 民统治,故而对学生进行殖民宣传。
我认出母校了吗?
• 1:一个生活了8年的母校,应很熟悉,为 何“我”竟需要费力辨认?
• ①因为学校在战争中变得面目全非。 • ②不止是面目全非,还有布置雷同。
2:什么地方的雷同让“我”难以确认母校呢?
• 挑刺的少年:早先被称作“忠诚的男 孩”,忠诚的牧羊少年担当起了送信 者的重任。他将消息送到罗马元老院 后,才安顿下来,将脚掌上那根折磨 了他一路的刺挑出。后来罗马元老院 为了表彰他的忠心,命人制作了这尊 铜雕。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共23张PPT)
2、为什么要反复写炮声,写我听炮声的感受?
残酷的侵略战争在主人公眼里具有神圣 的意义,于是炮声在主人公听来是多么 悦耳、多么惬意。这样写从侧面反映了 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之深。
他这“英勇无比”的 行动,他这一“壮举”有 没有得到同胞、国家的认 可?
①我原以为受重伤后,可以得到及时 的治疗,哪怕是得到别人的安慰;没 想到我多次因疼痛难当而叫喊,却无 人理会,面对的而是别人的“冷漠、 无情”,“仿佛他们抬着我穿过一座 死城博物馆”“我失声呼叫,医生和 消防队员愕然地望着我,可是医生只 耸了耸肩膀”……
己到底受了什么伤 。
复述小结
“我”是一名德国士兵,受了战伤, 但“我”始终想知道“我到底受的什 么伤?”到最终伤口的包扎被解开, 我才终于意识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 腿。
“我”又是一名中学生,“我” 对“我”所在的位置进行了反反复复 的内心斗争和确认,最终由“我”所 写的铭文得以确认:这里是“我”三 个月前学美术绘画的母校。
文本研读——人物形象:
“我”是在什么样的状态 下回到母校的?(在文中找出 描写其状态的句子或段落)
我是在受重伤的情况 下被抬进医院的。
(一) 讨论
1、我是怎样走向战场的?是主动去的,还是 被逼的?为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是主动去的,从“我”的战争感受可以看出来:
一、P47 对炮火的赞美,认为战争是美好的 二、P47 想成为烈士,在纪念碑上留名,对 烈士充满向往 三、P43---P46 对城市火光、浓烟充满敬慕
一、整体感知:
根据小说的三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
攻
入德国,
确定:
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1、故事发生在一 个什么样的背景下?
场景:火光冲天、 炮声不绝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公开课)PPT课件
• 美狄亚——古希腊戏剧中的复仇女神形象,美狄 亚本是一个会法术的公主,爱上了到岛上寻找金 羊毛的王子伊阿宋,和伊阿宋逃走,被父发觉, 派美狄亚的弟弟追赶,弟弟被杀。伊阿宋有了新 欢,为了报复,美狄亚杀死了自己和伊阿宋的两 个孩子和新欢。
• 一战中德国是战败国。《凡尔赛和约》专门惩罚 和削弱德国的。德国一直有复仇的心理。这幅画 告诉德国的学生,为了复仇可以不择手段。
复仇 忠诚 战争 征服、独裁 征服、独裁 种族 殖民 禁锢基督教博爱平等的思想
7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8
复仇、战争、征服、独裁、 忠诚、种族、殖民
9 谁造成了“我”对战争的想法?
• 法西斯的军国主义思想渗透在学校的环境 布置和课堂教学之中,逐渐地扭曲了人们 的思想。
10 结尾我为什么喃喃地说“牛奶”?
gy
19
• 多哥的大幅风景画:位于非洲西部,1884 年沦为德国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 英、法占领。希特勒企图恢复德国的殖民 统治,故而对学生进行殖民宣传。
gy
20
• 《辛德勒名单》1993年 • 斯皮尔伯格酝酿了十年才拍了这部电影。
• 影史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其震慑人心的 力量远远超越导演另一部战争片《拯救大兵 瑞恩》。
gy
15
• 雅典娜:一出生便体态婀娜、披坚执锐。虽 是智慧女神,但是参与很多战争。最著名 的是特洛伊之战。所以雅典娜也被称为战 争女神。
gy
16
• 老弗里茨:腓特烈一世。 腓特烈一世被认为是 中世纪德国最成功的统治者之一,在其执政期
间,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力达到顶峰,成为全欧 最强的国家。执政的23年里不断与邻国征战。 为了征服意大利伦巴第诸城市,使这些富饶的
gy
【高中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ppt精品课件24
(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P56-57)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 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 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 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 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 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人物形象
按照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 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15)写“我”负伤到了伤 兵 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开端 ) 第二部分(16—46)写“我”怀疑伤兵 医院 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发展 ) 第三部分(47—54)写“我”终于认出 手术
课文鉴赏:
文学的真实往往在于细节的真实,小说的细节描写真实,让人 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从小说中找出一些材料加以说明。
作者介绍 基础知识 脉络梳理 课文鉴赏 揭示主题 课后思考
作者介绍
海因里希· 小 说这一形式。他的小说创作遵循批判现实 主义传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德国战后发 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现象,同时也采用了一 些西方现代派手法。他擅长运用回忆、内 心独白、象征、怪诞的联想等手法。在叙 述故事情节时,时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 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内心独白。1972 年,伯尔由于“凭借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 结合典型化的灵敏技巧,对复兴德国文学 作出了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
1.“我”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回到母校的? (在文中找出描写其状态的句子或段落) 2.找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或段落 3.为什么小说不厌其烦地对学校走廊上布置的 艺术作品反复描述?
人物形象
我是在受重伤的情况下被抬进医 院的。 (文中第10段)
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或段落。
(提示:第16段,36段,38段,45段)
【高中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ppt精品课件17
标题含义
伤兵在美术课时曾按美术老师的要求用六种 字体将这段铭文写到黑板上。 斯巴达战士抛洒热血是为了保卫祖国, 而伤兵则充当了纳粹德国侵略战争的炮灰, 最终变成了残废人。 小说的标题令人深思,暗含着对纳粹德国军 国主义教育的嘲讽和抨击。
文明与野蛮 二、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主题。
作者为 什么要 把“我” 安排在 自己的 母校? 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 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 到处充满着血腥味。学校和伤兵 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 “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 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 艺术布置的描写,使人感觉到战 争与文明发生了强烈的冲撞,战 争是对文明的摧残。
3、我一直在思考着什 么问题?(情节)
复述故事情节(从学生和士兵两个角度):
“我”是一名中学生,“我”对“我” 所在的位置进行了反反复复的内心斗争和确 认,最终由“我”所写的铭文得以确认:这 里是“我”三个月前学美术绘画的母校。 “我”是一名德国士兵,受了战伤,但 “我”始终想知道“我到底受的什么伤?” 到最终伤口的包扎被解开,我才终于意识 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2、看到自己失去双臂和右腿, “我”为什么“猛地仰面躺了下来, 不能支撑自己”? 惨不忍睹的场面 四肢仅存一肢 、 残酷的现实 青春不再,潇洒英雄梦完 结 ,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 不在乎,等待他的是残酷的现实。 客观上揭示了战争的罪恶:
摧垮人类
探究释疑
“我” 有 没有明 白自己 的遭遇?
那黑板上的手迹、 那彻底的疼痛让 “我”顿悟
那周围人的冷漠
阵亡将士纪念碑毫无特色, 按同一种格式成批生产, 随便可以领到。 “牛奶”、画画都已成 为了梦想,炸弹炸毁的 不仅是一个人的身体, 更是一个人的未来和一 个人的心灵。
苏教版必修2《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26张PPT)
5、1972年获诺贝 尔文学奖; 6、1985年去世, 举国哀悼。
一、梳理情节
• “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 生,参军三个月,现在成了伤兵;
悬念:
一、是不是母校 二、到底受了什么伤
美术教室的布置 画香蕉
发烧、疼 打针、热乎乎 叫喊 胳膊、腿不能动
门上的十字架
医生注视、低语
我的手迹!
失去双臂和右腿!
3、阅读“最后的犹大”,分析犹太人杀害自己及家人 的原因 两种人,一个四肢健全,却被奴化了灵魂;一个身体 有残缺,却更清楚自己的价值。请以“独立的灵魂” 为题,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篇感悟
围绕以上图片的内容,以“战争的 反思”为话题,写一篇随笔,500字 左右.
战争的反思
• 当时的统治者如何描述战争,他们把参 战描述成什么行为 • 你是如何看待战争的本质及后果
阵亡将士纪念碑
• 阵亡将士的献身并没有价值可言。 按同种格式批量生产,随便都可以领到 的阵亡将士纪念碑失去了它应有的存在 的意义,它并不能使死者不会被忘却; “并无特色”“毫不引人注目”,生者 也并不可能不忘却他们。它们的存在只 能表明生命的毫无价值,牺牲的毫无意 义。
甲胄( ) 吞噬( ) 惬( )意 模( )样 呢喃( ) 肃穆( ) 诅( )咒
绚( ) 丽 粗犷( )
油腻( ) 憎( )恶
1、1917年出生 科隆一个雕刻家 家庭;
2、艰难的童年 和青年时期 3、二战爆发, 征兵入伍,历时 6年,后被俘入 战俘营;
4、代表作
《火车正点》 《丧失了名誉的卡塔 琳娜》
希特勒的人种论
•
•
第一等:纯种雅利安人种[雅利安主义的信徒们 将北欧和日耳曼诸民族视为是最纯粹的“雅利安人 种”成员。 第二等:日尔曼人(德国、法国、英国、美国)
【高中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ppt精品课件27
②我原以为为了那句话,我的名字 可以刻到“竖着更大的金色铁十字, 装饰着更大的月桂花环石雕”的纪 念碑上,如此青史留名,没想到 “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 目,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 成批生产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 中心点都可以领到……”
③我原以为听到的炮声是多么的惬 意、粗犷、高雅,“是图画书里打 仗的模样”,没想到那是“熊熊大 火”、“红光和黑烟交织”,它吞 噬了我的双臂和右腿,让我欲生不 能,欲死不能。花季的年龄,却过 早地凋零了……
“我”被蒙蔽的根源是什么?
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 悲现实。
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军国主义教育图片展
日本开展大规模战争前对
小学生进行军国主义教育
军国主义教育图片展
日本开展大规模战争前 对越前永平寺僧人也进 行军事训练
1937年12月13日,日军 攻陷南京后,日本出现 了战争狂热
结尾“牛奶”的含义是什么?表达 了“我”怎样的感情?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德]海因里希· 伯尔 战争既是谋杀,也是自杀!
我们的祈祷: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总计高达 3500 万 ; 各 种 损 失 折 合 当 时 美 元 计 算 数 额 高 达 1000亿以上。 据外国学者统计,在1964年以前的5164年里, 世界上共发生战争 14513次,使36.4亿人丧生,损 失的财富如果折合成黄金,可以铺成一条宽 150 公 里,厚1O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质腰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37年里,世界接连爆发 了470余起局部战争,至少有1000万人死于兵火, 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平 均要过520天才有一天太平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海因里希·伯尔
作者介绍: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出生于德国科 隆市。伯尔自称最喜欢短篇小说这一形式。他的小 说创作遵循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 德国战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现象,同时也采用了 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他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白、 象征、怪诞的联想等手法。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时 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内 心独白。1972年,伯尔由于“凭借他对时代的广阔 视野,结合典型化的灵敏技巧,对复兴德国文学作 出了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此时的“我”是什么样的状态?
城市成了一片火海;运送伤兵的汽车上有的人已经死了;这所战地医院是所学校; “我”受了重伤;“我”在迷糊中看到了学校的环境布置。
在这一部分,突出描写学校过道的陈设:
墙上的一幅幅画像,人种脸谱,复制的凯撒等人的胸像,多哥的大幅风景画……
为什么要详写这些内容?
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知道这是一所学校,可是美术教室成了什么样呢?“散发着碘酒,粪 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而且喧闹得很”。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和充满血腥的伤兵 医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十七岁的学生却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这种荒悖 的结果正是作者想要展示的。
第三部分:(“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高潮、 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我”被抬进木板后的手术室,在看到十字架印痕时,短短的一秒钟内,“我突 然回忆起了这一切”,因为这是无可替代的印象。而更让“我”震撼、“惊骇万 状”的,是看到了黑板上自己留下的笔迹!(“我认出了我的笔迹,这比照镜子 还要清晰,还要令人不安,我不用再怀疑了,这是我自己的手迹!”)一切无可 置疑,我就是在自己的学校就是在自己学习的教室,而黑板上留着三个月前,自 己用六种字体写下的同一句话!
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主题。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环 境中来表现,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 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 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人物形象:虽然是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但是我们从人物的自述话 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 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 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 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 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 真实的思想状况。
二、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 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三、研习文章 1、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按小说的情节,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 ‘谢谢!’”)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 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第二部分:(“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 味……”)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 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第三部分:(“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 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 书的教室。
曾有人批判《一个人的遭遇》,认为其“渲染战争恐怖, 鼓吹和平主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 本专题文章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明确:《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与世无争,就想过太平的 日子,然而全家死于炮火,只剩孤身一人;《流浪人,你若到斯 巴……》中的“我”虽然有点“另类”,但是炮火夺去了他那握 画笔的手。普通人本来都有自己的人生设计,但是战争破坏了一 切,包括他们最平常的梦想。 “战争恐怖”不是“渲染”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这种所谓
3、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 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明确: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 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 “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 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 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 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恐怖”更不是作家蓄意制造的。如果不让人民知道战争造成的 灾难,就很难制止战争的发生。任何战争,最终的受害者都是普 通民众,所以应当维护和平,尽可能地防止战争的发生,通过其 他途径解决矛盾
高一年级历史科 选修模块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八 明治维新 第一课走向崩溃的幕府统治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四、小结
1、在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作者巧妙地把一名德 国伤兵安排在已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让受重伤的他在昏 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读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痕迹,从而暗示了民族灾 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在这个伤兵身上,作者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 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 以及整个被战争败坏了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在当时的德国具有一 定的典型意义。作品对战争的原因有所揭露,含意深刻。
教师命令学生学写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 以此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 的可悲现实。“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一句话肯定自己现在就是在母校, 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令他“惊骇万状”的事还没有完结,又一个悬念结束了:上了手术台,在打开包扎之后, 发现:“我失去了双臂,右腿也没有了!”—— 也就是说,四肢仅存一肢,一个八年级学生的战争结束了,一个八年级学生的英雄梦完 结了。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乎,再也不能摆出潇洒的模样,他“猛地仰面 躺下”、“失声呼叫”,等待他的是对死亡与残废见惯不怪的医生的冷漠,高潮出现的 同时,也就是结局。同时,“我”也认出了门房比尔格勒。 “我”真正地回到母校了。
五、比较阅读: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 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 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明确: 《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 战争对人性的毁灭。 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 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 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 的全部生活; 《流》中的“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 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
4、《流》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 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 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流》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 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 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 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 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 躯,青史留名。 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一是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改革的背景; 二是明治维新的举措;
——改革的内容; 三是迅速崛起的日本;
——改革的影响;
19
史料介绍:
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 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 首脑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 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 “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 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 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德 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幕府的形式实现的。
第二部分:(“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 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在美术教室里,“我”开始疑心伤兵医院就是自己的学校,努力地回忆自己所见 到的一切。“我”在学校里生活了八年,而上战场才三个月。根据我听到的叫喊, 根据我看到的画像和胸像,我判断出自己是在故乡的一所文科中学。 炮声轰鸣,大火在吞噬城市:“透过遮光窗帷,我看见了熊熊大火。黑色的窗帷 外,夜空里红光和黑烟交织,就像添上新煤的炉子。我看见了:是的,城市在燃 烧。” ——在这样的时刻,“我”在想些什么呢?“我”的精神状态如何呢? 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坚持认为炮声是“令人惬 意”、“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炮声听起来也是 那么高雅”;他甚至还有点“壮烈”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想到自己的 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青史留名。——然而,伤疼使他回到现实。 这个年轻的伤兵不知道自己的伤势,疼痛让他大喊大叫。人物幼稚单纯的性格在 这里展现出来。 在疼痛和胡思乱想中,“我”想搞清的是两个问题:到底受了什么伤;现在是不 是在自己的母校。他的回忆始终显得没有什么把握,这是因为他的伤重,发高烧, 思维混乱,而环境昏乱错杂,他这样的小人物的生命简直无足轻重,没有人来关 心他的苦痛。
2、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 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 作用?
明确: “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
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 的母校? 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 腥的伤兵医院? 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 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 “我”到底受的什么伤? 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 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 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 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 所不同,请作比较。
明确: 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
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 《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 本质。
海因里希·伯尔
作者介绍: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出生于德国科 隆市。伯尔自称最喜欢短篇小说这一形式。他的小 说创作遵循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 德国战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现象,同时也采用了 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他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白、 象征、怪诞的联想等手法。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时 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内 心独白。1972年,伯尔由于“凭借他对时代的广阔 视野,结合典型化的灵敏技巧,对复兴德国文学作 出了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此时的“我”是什么样的状态?
城市成了一片火海;运送伤兵的汽车上有的人已经死了;这所战地医院是所学校; “我”受了重伤;“我”在迷糊中看到了学校的环境布置。
在这一部分,突出描写学校过道的陈设:
墙上的一幅幅画像,人种脸谱,复制的凯撒等人的胸像,多哥的大幅风景画……
为什么要详写这些内容?
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知道这是一所学校,可是美术教室成了什么样呢?“散发着碘酒,粪 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而且喧闹得很”。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和充满血腥的伤兵 医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十七岁的学生却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这种荒悖 的结果正是作者想要展示的。
第三部分:(“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高潮、 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我”被抬进木板后的手术室,在看到十字架印痕时,短短的一秒钟内,“我突 然回忆起了这一切”,因为这是无可替代的印象。而更让“我”震撼、“惊骇万 状”的,是看到了黑板上自己留下的笔迹!(“我认出了我的笔迹,这比照镜子 还要清晰,还要令人不安,我不用再怀疑了,这是我自己的手迹!”)一切无可 置疑,我就是在自己的学校就是在自己学习的教室,而黑板上留着三个月前,自 己用六种字体写下的同一句话!
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主题。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环 境中来表现,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 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 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人物形象:虽然是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但是我们从人物的自述话 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 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 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 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 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 真实的思想状况。
二、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 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三、研习文章 1、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按小说的情节,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 ‘谢谢!’”)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 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第二部分:(“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 味……”)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 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第三部分:(“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 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 书的教室。
曾有人批判《一个人的遭遇》,认为其“渲染战争恐怖, 鼓吹和平主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 本专题文章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明确:《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与世无争,就想过太平的 日子,然而全家死于炮火,只剩孤身一人;《流浪人,你若到斯 巴……》中的“我”虽然有点“另类”,但是炮火夺去了他那握 画笔的手。普通人本来都有自己的人生设计,但是战争破坏了一 切,包括他们最平常的梦想。 “战争恐怖”不是“渲染”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这种所谓
3、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 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明确: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 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 “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 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 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 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恐怖”更不是作家蓄意制造的。如果不让人民知道战争造成的 灾难,就很难制止战争的发生。任何战争,最终的受害者都是普 通民众,所以应当维护和平,尽可能地防止战争的发生,通过其 他途径解决矛盾
高一年级历史科 选修模块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八 明治维新 第一课走向崩溃的幕府统治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四、小结
1、在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作者巧妙地把一名德 国伤兵安排在已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让受重伤的他在昏 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读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痕迹,从而暗示了民族灾 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在这个伤兵身上,作者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 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 以及整个被战争败坏了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在当时的德国具有一 定的典型意义。作品对战争的原因有所揭露,含意深刻。
教师命令学生学写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 以此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 的可悲现实。“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一句话肯定自己现在就是在母校, 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令他“惊骇万状”的事还没有完结,又一个悬念结束了:上了手术台,在打开包扎之后, 发现:“我失去了双臂,右腿也没有了!”—— 也就是说,四肢仅存一肢,一个八年级学生的战争结束了,一个八年级学生的英雄梦完 结了。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乎,再也不能摆出潇洒的模样,他“猛地仰面 躺下”、“失声呼叫”,等待他的是对死亡与残废见惯不怪的医生的冷漠,高潮出现的 同时,也就是结局。同时,“我”也认出了门房比尔格勒。 “我”真正地回到母校了。
五、比较阅读: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 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 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明确: 《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 战争对人性的毁灭。 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 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 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 的全部生活; 《流》中的“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 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
4、《流》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 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 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流》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 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 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 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 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 躯,青史留名。 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一是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改革的背景; 二是明治维新的举措;
——改革的内容; 三是迅速崛起的日本;
——改革的影响;
19
史料介绍:
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 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 首脑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 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 “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 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 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德 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幕府的形式实现的。
第二部分:(“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 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在美术教室里,“我”开始疑心伤兵医院就是自己的学校,努力地回忆自己所见 到的一切。“我”在学校里生活了八年,而上战场才三个月。根据我听到的叫喊, 根据我看到的画像和胸像,我判断出自己是在故乡的一所文科中学。 炮声轰鸣,大火在吞噬城市:“透过遮光窗帷,我看见了熊熊大火。黑色的窗帷 外,夜空里红光和黑烟交织,就像添上新煤的炉子。我看见了:是的,城市在燃 烧。” ——在这样的时刻,“我”在想些什么呢?“我”的精神状态如何呢? 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坚持认为炮声是“令人惬 意”、“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炮声听起来也是 那么高雅”;他甚至还有点“壮烈”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想到自己的 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青史留名。——然而,伤疼使他回到现实。 这个年轻的伤兵不知道自己的伤势,疼痛让他大喊大叫。人物幼稚单纯的性格在 这里展现出来。 在疼痛和胡思乱想中,“我”想搞清的是两个问题:到底受了什么伤;现在是不 是在自己的母校。他的回忆始终显得没有什么把握,这是因为他的伤重,发高烧, 思维混乱,而环境昏乱错杂,他这样的小人物的生命简直无足轻重,没有人来关 心他的苦痛。
2、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 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 作用?
明确: “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
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 的母校? 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 腥的伤兵医院? 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 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 “我”到底受的什么伤? 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 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 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 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 所不同,请作比较。
明确: 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
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 《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 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