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新部编本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复习∣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包括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
2. 通过练习和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三、教学重点1. 巩固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简要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的知识,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3. 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以上就是本次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复习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复习”和“练习”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步骤,也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发现学生问题的重要时刻。
以下是对这两个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复习环节复习环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为后续的练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单元备课)单元名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知识结构及前后联系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小学生今后学习小数除法最重要的知识基础。
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今后学习小学除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单元教学目标要求一、基础性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发展性目标:1.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树立自信心。
2.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单元教学重点1、掌握口算、笔算、估算的计算方法。
2、掌握试商的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1、口算与估算(2课时)2、笔算除法(11课时)3、整理复习(1课时)单元教学措施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学校检查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题首页)课题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课时2课型新授授课日期第次年月日第次年月日第次年月日第次年月日第次年月日第次年月日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学习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讲解法辅助手段课件板书设计口算除法例1(1)80÷20= 4 例1(2)120 ÷30=4(个)A、因为20×4=80 A、因为30×4=120所以80÷20=4 所以120÷30=4B、因为8÷2=4 B、因为12÷3=4所以80÷20=4 所以120÷30=483÷20≈4 80÷19≈4 122÷30≈4 120÷28≈4 80 20 120 30教案附页附件一:拓展资料()附件二:作业设计(√)附件三:其他参考资料()附件四:教学反思(√)学校检查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后修改教学内容:P78例1(1)教学过程:一、准备题:1、20、50、120、150分别是几个十?2、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60÷2= 80÷4= 90÷3= 120÷6=二、探究新知:1、出示P78情境图。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篇1: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与分析,了解近似数和精确数的意义,感受近似数和精确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借助数线,较直观地感知“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 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分析归纳法教学策略:小组合作情境创设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分类感受精确数和近似数。
1.观看一段国庆60周年阅兵视频,说一说有什么感受?师:这么大的场面中一定蕴涵着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些数学问题。
2. 课件出示整理的一段文字,让学生默读其中的数字两遍,初步感知数据。
3. 仔细观察这些数,有没有什么共同特点,能不能把它们分一分类?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可能会按数据的大小来分,一些按单位分,如60,169,56,66都是以个为单位的,20万、2万是以万为单位的。
或者学生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
师:为什么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可能会说是准确的数,估出来的数。
师:是的,在数学上,像60、169、56这样准确的数、不多不少正好的数,是精确数;而66、20万、2万是大概的,大约的,差不多的,与实际数接近的数,是近似数。
4. 读一读以下的数据,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吗?小明身高130,2cm,就说约130cm;小红从家里到学校走了395米,就说大约走了400米。
5. 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精确数来表示,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近似数来表示?了解近似数的作用。
师:有些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用准确的数据来描述,只要知道一定的范围就足够了,这时用近似数来表示就比较方便。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人教新课标 (2份打包)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和意义。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数感和符号意识。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 减法的性质3.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4. 减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和意义。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已学的运算定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定期进行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七、教学进度安排1.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课时2. 减法的性质:2课时3.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2课时4. 减法运算定律的应用:2课时八、教学资源1. 教材2. 练习题3. 教学课件4. 网络资源九、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精品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精品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数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基本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复习加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难点: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计算过程中的错误避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总结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黑板和粉笔。
3.准备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数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计算,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在操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拓展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学习成果。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主要讲述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本单元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对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混淆,对运算规则的运用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大量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分数加减法运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运算规则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加减法运算;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明确运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2.练习题:准备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个生活情境,如小明有2/3块蛋糕,小红有1/4块蛋糕,问两人一共有多少蛋糕?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加减法运算方法进行解答。
2015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第一课时:垂直和平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教学难点: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教具: 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摆完后,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图形特征。
1、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
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2、尝试把摆出的图形进行分类。
(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3、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4、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全套教案
1.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2.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即平行与垂直(具体包括:认识平行与垂直,画垂线的方法与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及画法,画平行线的方法);二是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3.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四边形的知识,对平行四边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着重给出的是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
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梯形在这是第一次正式出现,继续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底和高。
4.教材除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注意说明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主要是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通过图形的变换,引导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学生在前面已经初步认识了四边形的知识,在头脑中已初步建立了四边形的表象,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认识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画图、推理等手段来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进行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1.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这一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平行与垂直,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等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它们的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名称和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和性质。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判定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形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采用操作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性质。
3.采用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一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模型或纸片,用于学生的操作实验。
3.准备一些关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名称。
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什么特征呢?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呈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在呈现过程中,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这些概念,并用图形的展示来辅助说明。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验,利用准备好的模型或纸片,自己动手剪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观察它们的特征。
第5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整理和复习(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第5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理与复习(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实际应用。
3. 整理和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进行讲解和演示。
(2)实际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20以内进位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整理与复习让学生自主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3.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5. 布置作业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五、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本教案适用于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以西师大版教材为基础,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质量。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这是因为在数学教学中,计算方法是基础,而实际应用则是学习的目的。
这两个方面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知识,以及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最新模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最新模板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最新模板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最新模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最新模板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二部分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认识四边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
本课的内容是对四边形进行分类,通过分类让学生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四边形按两组对边是否平行可分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其它四边形。
教材给出的三组图形是根据两组对边是否平行来进行分类的,教材主要是对A组和B组进行研究。
教学分类方法后,教材还适时安排了一些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四行边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教法、学法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方法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有目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总体思路,我设计了“激趣导课——探索新知——巩固应用——课堂总结”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展。
1、激趣导课出示各种四边形:在四边形这个大家族里,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各有特点,这节课咱们根据四边形各自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
(板书:四边形分类) 这样,赋于数学知识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课题整理和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课标要求:1、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归纳出有用的信息2、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能够进行简单的辩论。
3.能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材分析:整理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加深已学过的知识。
所要解决的是知识的点、线、面三者的结合,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和用整十数除的口算除法以及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商二、三位数的笔算除法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对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商的变化规律进行回顾整理,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有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教材安排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和用整十数除的口算除法以及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具有初步的除法计算能力、独立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本节课的学习中,通过独立整理归纳本单元的知识结构,然后通过小组交流展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教学目标:1、能正确、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进一步加深对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会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经历整理和复习的全过程,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3、在整理和复习中,培养总结、归纳能力,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独立整理归纳本单元知识点,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商不变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够快速准确试商,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课前独学)预习提纲: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按下列提示整理知识结构:______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______2解答下面的问题,说说你分别用了什么计算方法?(2)全班平均每人大约跳了多少个?2.完成96页第二题,说说为什么可以那样计算?二、直接导入,明确目标1.提出课题: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整理复习(板书:整理复习)2.揭示学习目标:经历整理归纳本单元知识结构的过程,巩固强化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除法笔算除法(除数接近整十数,商一位)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例3.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4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购书的录像或画面、练习十五第1.3题)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1.选一题,说一说笔算过程。
2.口算下面各题。
20×4 30×6 50×5 80×440×6 90×5 70×3 60×73.写出与下面各数接近的整十数。
31 46 52 63 87 21 74二、新课1.提出问题。
(1)呈现购书的录像或画面,请学生描述购书的情况。
之后,请学生提出问题。
(2)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一本《作文选》多少元?”的方法,从而列出算式84÷21。
2.教学用“四舍”法试商。
开始前,可进行谈话:我们已学过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数21不是整十数,怎样想商呢?(1)学生独立计算。
(2)组织交流。
学生有可能用口算答出84除以21商4,甚至没有一个学生把21看作20来想商。
此时,肯定学生正确完成了计算,真棒!接着,由谈话引出试商:要想算84里面和几个21,既要看十位,又要看个位。
这道题中84.21都比较小,同学们一眼就看出商4。
如果被除数、除数比较大,不能一眼看出该商几,该怎么办呢?我们来想一想,除数是整十数来试商,是不是会比较方便些。
下面咱们就用尝试一下。
(3)师生共同经历试商过程。
请学生说出把21看作几十试商?之后,试除……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用20试除得到的商4称为“初商”。
“初商”是否合适,必须进行检验。
(4)完成例3下面“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
订正时提问:“谁能说一说你是把除数看试商的?是怎样想的?”“观察一下例题和做一做中的题目,除数个位上的数分别是几?这三道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说明:除数个位数是1、2、3、4的两位数,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四舍”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看作整十数试商。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特点,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学习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
内容包括: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即平行与垂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重点是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2.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和体型的特征。
3.通过分类、比较、归纳等多种方式,理解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建议1.抓住图形本质特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加强变式)2.加强作图步骤的具体指导。
本单元涉及许多作图的内容,如画垂线、画长方形或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等。
但教材中很少呈现文字的作图步骤与方法,所以教学时要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3.注重联系生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教学的资源。
课时安排平行与垂直……………………………………………………3课时平行四边形与梯形……………………………………………3课时教案A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56~57页例1(认识平行与垂直)。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位置关系的界定的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且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忆直线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在任意画两条直线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二、新课教学活动一:学习平行。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画一画,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汇总。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青山中心小学温小媛教学内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的全过程,牢固掌握知识点。
4、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商不变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的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2)汇报:展示学生所写的,并引导说板书:师:除数是几位数的除法?板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师:除法里有简单的,难的,刚才你都是用什么方法来算的呢?板书:口算、估算、笔算结合学生的回答问:除了这种情况,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估算?(去买东西时要先估一估带多少钱、笔算前可先估一估答案大约得多少等等)师:我发现同学们估算时很快,那是因为我们把大的这个数看成了整十数整百数来算,它也是口算的一种。
知识结构网络:口算(估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笔算试商、调商商不变的规律师:请你用你所学的知识帮它算算账。
动动脑,计算时采用什么计算方法比较合适。
(课件出示题目)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1、复习除法口算(1)直接说结果。
720÷80= 480÷60= 360÷90=240÷30=420÷70= 900÷30= 180÷20= 560÷80= 250÷50=450÷90= 630÷70= 4000÷80=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归纳总结》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归纳总结》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归纳总结》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互相平行。
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
线不平行就相交)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画平行线应先放三角尺,再放直尺,平移三角尺。
(一贴,二靠,三移,四画)
3、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垂直)。
4、画垂线应先放直尺,再放三角尺,平移三角尺。
(一对,二移,三画)
5、点到直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6、两条平行线之间所有的垂直线段的长度相等。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7、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行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1)平行四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青山中心小学温小媛
教学内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的全过程,牢固掌握知识点。
4、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商不变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的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
(2)汇报:展示学生所写的,并引导说板书:
师:除数是几位数的除法?
板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
师:除法里有简单的,难的,刚才你都是用什么方法来算的呢?
板书:口算、估算、笔算
结合学生的回答问:除了这种情况,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估算?(去买东西时要先估一估带多少钱、笔算前可先估一估答案大约得多少等等)师:我发现同学们估算时很快,那是因为我们把大的这个数看成了整十数整百数来算,它也是口算的一种。
知识结构网络:
口算(估算)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
法的整理和复习笔算试商、调商
商不变的规律
师:请你用你所学的知识帮它算算账。
动动脑,计算时采用什么计算方法比较合适。
(课件出示题目)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复习除法口算
(1)直接说结果。
720÷80= 480÷60= 360÷90=240÷30=420÷70= 900÷30= 180÷20= 560÷80= 250÷50=450÷90= 630÷70= 4000÷8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2)估算368÷60≈422÷80≈720÷89≈ 722÷90≈
578÷60≈507÷80≈289÷50≈455÷7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
口算出结果。
(3)直接写出得数.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26÷2= 55÷5= 280÷40=85÷5=
640÷80= 81÷3=360÷90= 96÷4=
小结商的变化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
数,商不变。
2、复习笔算
(1)816÷51= 665÷25=816÷51=826÷83=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试商的方法和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
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灵活试商法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1、直接写得数
400÷20= 310÷31= 1070÷10= 770÷11=
2、竖式计算:
372÷34= 543÷41= 246÷35=
3、判断:
(1)14500÷1200=145÷12=12……1 ()
(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
(3)一个数除以25,只要这个数先除以100再乘以4。
()
(4)0÷A=0 ( )
4、一颗地球通讯卫星每秒飞行3075米,一列火车每秒行驶35米。
这颗卫
星每秒飞行的路程是火车的几倍还多多少米?
5、买一双皮鞋125元,相当于买5双球鞋的价钱,买一双皮鞋比买一双球
鞋多付多少元?
四、小结质疑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
笔
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是最容易错的,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