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语言风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学案完美版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学案完美版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学案【高考要求】鉴赏诗歌的语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赏析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

2.培养学生概括语言风格的能力。

3.培养学生准确审题规范作答的能力。

【题型剖析】炼句炼意型★命题形式:诗中××句,你认为妙在何处?请结合全诗做简要赏析。

★提问变式:××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诗的前二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题指津:古代诗歌的语句具有凝练且内蕴丰富的特点,往往一句诗就蕴含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赏析诗句不仅要读懂其字面含义,还要联系全诗主旨、表达技巧仔细推敲、揣摩其言外之意,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鉴赏古人炼句炼意的精妙。

★答题步骤:第一步,释句意,点出诗句的表面意或言外之意;第二步,明手法,说出该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第三步,点情景,概述该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创设了怎样的意境;第四步,析感情,指出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有时第一步可以省略。

★答题示例:(2007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宋】谢枋得①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答:这句诗借景抒情(明手法),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廖的景象(点情景),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析感情)。

赏评语言风格型★命题形式: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式: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题指津:这种题型重在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淡雅高远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现实、浪漫、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清新、明丽、豪迈、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清新飘逸、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等……。

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

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教案一、诗歌鉴赏需具备的知识积累:、常用的表达技巧1 、常见的情感、主旨2 、常见的语言风格3 4、常用的意象、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5 (详见学案)二、古典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鉴赏诗歌一定要通过阅读标题、作者、诗歌本体以及可能有的注释,先对诗歌有个整体认知,然后再读题目,按照题目的要求从某个角度鉴赏诗歌。

具体说来,可分为三步:1、诵读,根据标题、作者、意象、注释、诗句、情语等,整体认知诗歌,体悟情感。

2、审题要细化。

根据要求审清题目命制的角度,是思想内容的理解,还是艺术技巧的鉴赏。

还是审题时要特别注意,题目要求是涉及诗的整体呢,寻找答题思路的切入点。

只涉及某一联、某一句或某一词呢。

但是也要注意,不论如何要求,答题时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

3、答题要条理化理解了全诗,审好题,找准答题的切入口,最后就是要组织答案了。

答案一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才能条理清晰又全面周到。

三、解题技巧(详见学案)四、真题强化。

(山东卷)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分))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1【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

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分)这一意象的作用。

(5)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2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霜月、枫桥等意象,鸟、【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鱼、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9题。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注]①本诗为4分)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诗歌鉴赏二轮复习导学案

诗歌鉴赏二轮复习导学案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重难点突破第一课时读懂诗歌的思想感情鉴赏诗歌读懂是关键,关注要点信息疏通诗句是手段,知人论世、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理解诗人的所思所想是最终目的。

一、初读圈点勾画明大意(一)读题目(写作对象、手法、题材、体裁、基调、时间、地点、背景、缘由等)(二)读作者(身份地位、性格特征、人生经历、理想抱负、生活时代、眼前境遇、创作风格等)(三)读注释(典故、疑难字词、写作背景、创作目的等)(四)读意象及关键词(形象特征、意境氛围、情感迹象等)二、再读披文入情解诗意。

(一)从形象入手1、有人物,需关注所塑造人物的外在特征(容貌、身形、衣饰、神态、动作),内在特征(性格、喜好、品质、处世态度),所处自然环境(行踪、居处)和社会环境(身份地位和仕途穷通),以及所代表人群。

是自己还是他人,是自比还是对比。

2、有景物,写景需关注所选用意象特征(色调、声音、形态、特定含义)以及营造的意境氛围。

写物需关注该物属性,所处境地,价值意义。

(二)从事件入手1、诗人自身经历,关注其起因结果,诗人在其中的角色。

2、引用他人他事。

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结果、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

事件主体是个人的话诗人与之相似还是相悖,实践主体如果是家国的话,注重此事与个人、百姓、家国命运的关系。

3、从抒情议论的诗句入手,抒情——感情,议论——观点。

三、三读缘诗取词巧答题1、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问题意识。

2、问从诗中来,答回诗中去,文本意识。

3、分点分层,术语准确,规范书写,规范意识。

示例分析:例1、(2013辽宁)《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6分)例2、(2016全国卷)《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2020届高考语文第二轮考点鉴赏诗歌语言专项归纳复习教案

2020届高考语文第二轮考点鉴赏诗歌语言专项归纳复习教案

2020届高考语文第二轮考点鉴赏诗歌语言专项归纳复习教案诗歌鉴赏学案5鉴赏诗歌语言系列(二)炼句型复习目标:1、掌握诗歌炼句型题目要求的特点2、掌握诗歌炼句型题目的答题方法和答题步骤课前预习案一、诗句积累1、身无彩凤双飞翼,。

2、,蜡炬成灰泪始干。

3、晓镜但愁云鬓改,。

4、蓬山此去无多路,。

5、漠漠帆来重,。

6、云横秦岭家何在,。

7,、天街小雨润如酥,。

8、,乌衣巷口夕阳斜。

9、,飞入寻常百姓家。

10、,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知识储备:诗歌句意题型的考察,选的句子多是有代表性的句子。

这类句子或者是含蓄地交代诗歌主旨,或者是描写生动形象有趣,或者是揭示作者情感,或者是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

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

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同时赏析古代诗歌,也离不开对遣词炼句的揣摩,离不开对诗眼的分析,。

所以这个考察点是建立在上一个考点的基础上的。

三、考题热身:1、(XX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

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共2页,当前第1页122、(XX全国卷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

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鉴赏学案(教师专用)

高中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鉴赏学案(教师专用)

第二节语言鉴赏【考情快递】鉴赏诗歌语言主要指判断语言风格及把握诗歌的音韵特点等。

近年考查的重点落在词语品鉴上,如找诗歌的“诗眼”,分析某词的作用,炼字等。

语言风格的考查也有所体现,但考得比较简单;诗词的音韵特点的考查就更少了。

【一轮诊断】在一轮复习中,此类专题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❶南辕北辙,答非所问。

未能审清诗歌鉴赏的题干要求,不能明确出题意图。

❷缺乏分析,无的放矢。

不少考生在鉴赏语言时,仅模糊地知道该语言的特点与作用,但是不能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或不能结合该技巧的特点来分析,结果得分不全。

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鉴赏词语时眼里只有词语,没有做到兼顾全篇,胸有全局,使分析离谱走调,造成只是分析了局部,而割裂了它和整体的联系。

【二轮定向】❶近几年高考题在此类专题上有所侧重,所以在二轮复习中要重点训练总结。

❷重点训练联系全诗理解诗歌语言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味。

❸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进一步规范答题步骤,争取答题时思路清晰、要点明确。

进一步强化精细意识,答案组织要点化。

(2012·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①[唐]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4分)·教你审题·题干要点——首先明确题干要求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从炼字角度考查。

答题方向——重点在于寻找切入点炼字要从字面义和语境义两个层面进行推敲,再结合前后诗句整体理解。

·教你答题·要领提示——“藏”的本义是隐藏,联系前后诗句可知,应为“覆盖”之意,以显示雪大人稀的边塞特点,为下句的“透”字张本。

“透”本为“穿透”之意,明写边风之大,暗写衣服单薄,再次呼应前面的人物形象。

答案示例——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 学案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 学案

高三级语文二轮复习学案——古诗鉴赏专题第1课时鉴赏古诗的形象一、解读形象、情感答题步骤:①用了什么手法,②刻画了什么形象(或意境),②结合诗句分析所咏形象的基本特征,③指出所塑造形象的意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真题演练1.[2022·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注]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1)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5分)(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6分)2.[2022·江西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11分)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⑴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5分)⑵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

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3.[模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阮郎归俞紫之钓鱼船上谢三郎。

双鬓已苍苍。

蓑衣未必清贵,不肯换金章①。

汀草畔,浦花旁。

静鸣榔②。

自来好个,渔父家风,一片潇湘③。

[注]金章:此处指高官的服装。

②鸣榔:即鸣榔,犹扣舷而歌。

③潇湘:清深的湘水。

(1)词中的“谢三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简要概括。

(5分)(2)请简要分析下片开篇“汀草畔,浦花旁”两句诗的作用。

(6分)4.[模拟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词鉴赏教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词鉴赏教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词鉴赏教案篇一: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一、考点剖析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诗歌中所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

艺术形象不仅指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还包括诗歌中的意象。

鉴赏这些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诗歌中包含的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所蕴涵的社会意义。

高考中鉴赏诗歌的形象类题目多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的特征,揭示所刻画的某一形象的意义。

其中对景物形象的鉴赏,常常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所描述的画面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的题目则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所营造的意境。

二、考题试做(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三、实战演练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塞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途中赵汝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

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这首诗把诗人丰富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景物描写中。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学案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学案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学案一、导入新课全班齐读:1、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第一首语言风格:委婉含蓄--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

第二首语言风格:奔放豪壮——像一个威风凛然的将军。

二、自主学习1、什么是诗歌的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2、常见诗人的语言风格: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婉约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3、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风格的词语:1)清新生动——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一般用在写景诗中,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

而陶潜的诗特点虽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2)平淡质朴——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3)华美绚丽--像一朵富丽堂皇的牡丹;明净绚丽--像一株静静开放的月季;绚丽雄奇。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

4)明白晓畅--像一杯透明洁净的矿泉水;简洁明快——像一幅线条简洁的淡墨山水。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5)委婉含蓄--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高考语文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学案6

高考语文第二轮导练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学案6

诗歌鉴赏学案6诗歌的语言风格课前预习案一、一、每日积累:1、一年将尽夜,。

2、鸟宿池边树,。

3、十年磨一剑,。

4、,,谁家新燕啄春泥。

5、鸟去鸟来山色里,。

6、烟笼寒水月笼沙,。

7、溪云初起日沉阁,。

8、,人间重晚晴。

9、,人迹板桥霜。

二、知识储备: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的词语语言特点: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等风格类: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气势雄壮、自然流畅、忧郁激愤、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平白清新、语淡情浓等。

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1)清新。

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渊明),王唯,孟浩然。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平淡。

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首推陶渊明。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3)绚丽。

特点: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朦胧晦涩),李贺(奇丽)。

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明快。

特点: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

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中的,莫过于白居易。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课教案设计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课教案设计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掌握常见诗歌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前导入:通过朗诵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课堂讲解: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征和意义。

3. 课堂练习:根据教师提供的课外经典诗歌,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的分析与解读。

4.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开讨论。

三、教学步骤与内容1. 课前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首经典诗歌的朗诵录音,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感受与思考。

2. 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以幻灯片或黑板为辅助手段进行讲解)a. 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b.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征和意义,包括韵律、修辞手法、意象等。

3. 课堂练习(35分钟)a. 教师提供两首经典诗歌,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并做简要分析。

b. 学生展示分析结果,进行个人鉴赏分享,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与评价。

c. 课堂讨论与互动,激发学生的多角度思考和对诗歌的个人理解,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诗歌的内涵。

4. 课堂总结与扩展(15分钟)a. 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强调重点内容和思考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诗歌鉴赏与复习。

b.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与实践,提高诗歌的欣赏能力,并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资源1. 朗诵录音:经典诗歌的朗诵录音。

2. 幻灯片或黑板:用于教学讲解和展示。

3. 诗歌选集:教师提供的经典诗歌,供学生进行鉴赏分析与讨论。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与互动:观察学生对诗歌鉴赏的理解与表达。

2. 学生展示与讨论:评估学生对诗歌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 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高考诗歌鉴赏X:诗歌的语言风格(学案)19.10.24

高考诗歌鉴赏X:诗歌的语言风格(学案)19.10.24

高考诗歌鉴赏X:诗歌的语言风格(学案)19.10.24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你在语文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你在语文学习上所偷得懒,都会成为将来最深的遗憾。

----寄同学们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

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加凝练、优美,更具抒情性、含蓄性、跳跃性和感染力。

古诗词语言从语音上分析,有音乐美、节奏美;从语义上分析,具体有语境表层义和特殊的深层义,有形象、情感、精练美;从语法上分析,有语序颠倒、语句跳跃、词语错位、词性活用、成分省略等,常常造成特别的艺术效果。

语言风格更是呈现出多样的变化,如热情奔放、沉郁顿挫、委婉含蓄等等。

一、题型、知识方法精要点拨及对点精炼(一)炼字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劳停驿[注]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劳停驿,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答案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

本题是高考常考的“炼字”题。

首先,应该明确“荒”“瘦”这两个形容词的意思,品味这两个寻常字眼的不寻常之处。

其次,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画面内容。

最后,点出“荒”“瘦”二字更好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可以结合诗歌中表达感情的关键字眼“愁”“惊”以及题目等信息把握诗歌情感。

高考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

高考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

高考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教案教师第一课时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一、考纲解读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也是高考试题中一种最为常见的题型。

诗歌鉴赏考查的形式主要是主观题。

从命题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人物形象的概括与赏析、意象的赏析以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图画赏析等。

从命题形式上看,考查的试题多种多样,主要有:概括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概括景物特征、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比较两首诗中描写的景物形象或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异同。

二、知识归纳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融合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景或物。

人物形象分析1、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2、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3、分析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4、赏析诗歌中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景物形象分析1、概括景物特征2、赏析景物形象3、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三、例题剖析及方法指导例: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11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 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5分)(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6分)(1)、答案:①艳丽②清幽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蝾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分析景物形象方法指导1、概括景物特征2、分析意象,感知意境。

3、注重想象,补充空白4、分析手法,概括形象(2)、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抽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及风格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及风格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及风格专题复习教案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这里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

考查方向: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效果)即炼字;2、对诗句中某个字眼艺术效果的赏析,即赏析诗眼;3. 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4、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5、对特殊词的赏析。

(考查不多)专题讲解一、炼字型优秀的古代诗歌遣词用语准确精练,许多看似寻常的字词到了诗人笔下便有了丰富的内涵。

能体会寻常词语的内涵,便是一种鉴赏能力。

(一)炼动词。

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

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

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

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

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

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已经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例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

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

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

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语言及风格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语言及风格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语言及风格专题第一章:诗歌语言的特点1.1 诗歌语言的简洁性1.2 诗歌语言的形象性1.3 诗歌语言的音乐性1.4 诗歌语言的寓意性第二章:诗歌风格的分类与特点2.1 豪放派2.1.1 豪放派的特点2.1.2 豪放派的代表诗人2.2 婉约派2.2.1 婉约派的特点2.2.2 婉约派的代表诗人2.3 田园诗派2.3.1 田园诗派的特点2.3.2 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2.4 边塞诗派2.4.1 边塞诗派的特点2.4.2 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第三章:诗歌语言的鉴赏方法3.1 从诗歌语言的简洁性入手3.2 从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入手3.3 从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入手3.4 从诗歌语言的寓意性入手第四章:诗歌风格的鉴赏方法4.1 从豪放派的特点入手4.2 从婉约派的特点入手4.3 从田园诗派的特点入手4.4 从边塞诗派的特点入手第五章:实例分析与练习5.1 分析一首豪放派的诗歌5.2 分析一首婉约派的诗歌5.3 分析一首田园诗派的诗歌5.4 分析一首边塞诗派的诗歌第六章:诗歌语言的修辞手法6.1 比喻6.2 拟人6.3 夸张6.4 对偶6.5 设问6.6 反问第七章:诗歌语言的炼字技巧7.1 炼字的概念与意义7.2 炼字的方法与技巧7.3 炼字的实践与应用第八章:诗歌风格与时代背景的关系8.1 诗歌风格与唐代背景的关系8.2 诗歌风格与宋代背景的关系8.3 诗歌风格与明代背景的关系8.4 诗歌风格与清代背景的关系第九章:诗歌风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9.1 诗歌风格与儒家文化的关系9.2 诗歌风格与道家文化的关系9.3 诗歌风格与佛教文化的关系9.4 诗歌风格与其他文化流派的关系第十章:综合练习与赏析10.1 分析一首运用丰富修辞手法的诗歌10.2 分析一首炼字技巧高超的诗歌10.3 分析一首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的诗歌10.4 分析一首与社会文化紧密相关的诗歌第十一章:诗歌鉴赏的审美原则11.1 意境的创设11.2 情感的真挚11.3 形式的完美11.4 语言的艺术性第十二章:诗歌鉴赏的误区与纠正12.1 误区一:重形式轻内容12.2 误区二:过分解读象征与隐喻12.3 误区三:忽视诗人的生活背景12.4 误区四:忽略诗歌的音乐性12.5 误区的纠正方法与策略第十三章:诗歌鉴赏的实践方法13.1 朗读与感悟13.2 分析与解读13.3 比较与联系13.4 批判与创新第十四章:诗歌鉴赏案例分析14.1 分析一首具有深刻意境的诗歌14.2 分析一首情感表达丰富的诗歌14.3 分析一首形式上独特的诗歌14.4 分析一首语言艺术性极强的诗歌第十五章:总结与提高15.1 诗歌鉴赏的重要性和方法总结15.2 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策略15.3 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的角色转换15.4 诗歌鉴赏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语言及风格专题”,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高考第二轮复习诗歌语言教案

高考第二轮复习诗歌语言教案

高考第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语言特色-----精讲精练教案祁阳四中高三语文备课组主备:桂华锋审核:朱云野复习目标1、理解语言的方法。

2、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

3、鉴赏语言的角度。

4、表述要清晰规范。

学习重点:表述要清晰规范。

教学设想:每块“诗歌例析”都由学生课前预习,“课外作业”于课后完成,“课堂练习”课前完成当堂展示并由学生评析老师再指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复习步骤及内容:第一课时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1、鉴赏诗歌用字(词)之妙 2、鉴赏诗歌缀句之妙 3、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一、板块 1 炼字(词)(一)、提问方式:1.第×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简析“××××××”中的“×”字的妙处。

3.联系全诗,赏析“×”字的表达效果。

4. “××”这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5这首诗第二句中得“×”可否换成“×”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6.本诗的“诗眼”是什么?(二)炼字题型答题模式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有表现手法时点出-----或描绘了…的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或增强了感染力,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第四步:作用(三)诗歌例析1:(08全国二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答:①网,网子,网罗②丝丝的小雨被编成了网子,想要网住春天,③用了想象、比喻拟人。

④生动、新奇地表达了诗人想要留住春天的思想感情。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诗歌语言风格鉴赏公开课教案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诗歌语言风格鉴赏公开课教案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课教案教学内容:古典诗歌语言风格鉴赏教者:谢小平授课时间:2009年12月25日授课地点:教学楼五楼电教室授课班级:高三(6)班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歌风格的涵义。

2、复习常见的诗歌语言风格,掌握辨别语言风格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中考查语言风格类题型的提问方式,归纳相应答题模式。

2、学会用归纳出的答题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落实新课标精神,实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索精神。

2、了解诗人各异的风格,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提升诗歌艺术鉴赏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

教学重点:归纳诗歌鉴赏中关于语言风格的答题模式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辨别语言风格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导学训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星空里,镶嵌着许许多多璀璨耀眼的明星。

沉郁顿挫的是杜甫,豪放飘逸的是李白;提起柳永,我们便难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缠绵悱恻;说到苏轼,我们又怎能忘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雄浑。

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风格。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二、明确目标三、实施步骤(一)预习检测诗人的语言风格(指名回答):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维的清新自然,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陆游的慷慨激昂,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二)知识温习1、涵义(教师讲解):诗歌风格简称诗风,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由诗人创作个性决定的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表现出来的总的特色。

从诗风渊源看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体裁看词有豪放和婉约之分,曲有通俗和幽默之别。

诗歌的语言风格,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是诗人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主要由作者的写作个性、选择的题材类型等因素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错点2 分析粗疏,语言风格胡乱拼凑
(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我来答题]
1.牢记相关知识
(1)派别: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豪放派、婉约派等;(2)诗歌的语言特点:平实、瑰丽、清新、豪迈、明快、含蓄、淡雅和沉郁等;(3)作者的语言特点:白居易的平实通俗、温庭筠的瑰丽香艳、陶渊明的朴素平易、李白的豪迈飘逸、李商隐的绮丽精工、王维的清新淡雅、杜甫的沉郁顿挫等;(4)不同类型的诗歌有不同的风格:宫廷诗的缠绵婉转、田园诗的恬淡宁静、山水诗的清新优美、边塞诗的悲凉慷慨、讽喻诗的沉郁激愤、咏史诗的雄浑壮阔等。

2.防止语言风格分析出错注意“3细节”
(1)从特殊字词入手,防止分析粗疏
通过字词的属性、色彩、韵律等方面分析语言风格。

①诗歌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是构建诗歌语言风格的主要支撑。

②诗歌中的词语描写的事物所具有的色彩等,体现出的语言风格。

比如色彩的浓艳体现出诗歌瑰丽的语言风格,而色彩的素净体现出诗歌淡雅的语言风格等。

③诗歌中的词语展现出的韵律和节奏体现出的语言风格。

比如韵律和谐、节奏感强的诗歌,其语言风格往往是明快的;韵律单一、节奏短促的诗歌,其语言风格往往是沉郁的。

(2)从表达技巧入手,防止胡乱拼凑
如常见的修辞手法中,比喻、夸张、比拟、借代、反复、对偶等能够表现出描写对象的形象性、生动性,不同的修辞手法会体现出诗歌不同的语言风格。

(3)从典型意象入手,辨析语言风格
不同的意象会体现诗歌不同的语言风格。

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从题目涉及的意象来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是明丽清新的。

[满分示范]
第一步,调动积累,分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语言风格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的一首七律酬赠诗,可从如下角度分析语言风格:
(1)从典型意象入手,辨析语言风格。

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描写了典型意象“巴山楚水凄凉地”,对自己被贬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慨不平。

(2)从表达技巧入手,防止胡乱拼凑。

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诗人的怅惘;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仗工整,富含哲理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尾联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

整首诗诗情起伏跌宕,语言雅丽工整,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插田歌(节选)》的语言风格
(1)从典型意象入手,辨析语言风格。

作者选取“花草”“燕子”“田塍”“白水”等意象,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插秧时节的大好风光,营造了田野间生机盎然的景象,语言浅近,清新流畅。

(2)从表达技巧入手,防止胡乱拼凑。

本诗是一首插田歌,采用民歌俚曲的形式和白描手法,渲染出南方水乡浓郁的春天气息。

总体而言,表现出了明快简洁、清新自然而又通俗浅显的语言风格。

[尝试写满分答案]
[答案]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每点3分)
[即时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清平乐
[元]白朴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

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

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中“朱颜渐老”“白发添”“浑过了”直接抒发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

B.“地迥无尘”“一片闲云”则是通过景物描写直接表达了作者洒脱闲逸、恬淡自在的人生态度。

C.“浑过了”中“浑”字用得极好,看似俚俗,实则意蕴甚丰,它既有“等闲”之意,又有“全部”之意,用于句中就把“一切的一切全部白白流走了”的惆怅之情做了确切而完满的表达。

D.最后两句是本词的点睛之笔:词人流连忘情于青山,这表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无限钟情;然而人的生命毕竟是短暂的,与青山相比,人生不过是流星划过长空的一瞬,因此青山即使有情而欲留人在,也“未必”能把人长留于怀抱之中。

B[B项,“直接表达”错,应是“间接表达”;“一片闲云”是比喻,不是“景物描写”。

]
★(2)这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色?试简要分析。

(6分)
[解析]诗歌的语言风格,具体表现在所运用的词语上,可通过分析诗歌运用的词语,确定诗歌的语言风格。

本词运用了口语化的词语,如“浑过了”“老夫”“恋杀”等,通俗易懂。

据此,可以概括本词的语言风格为“朴实无华,平易晓畅”。

[答案]这首词语言朴实无华,平易晓畅。

(2分)词中“浑过了”“老夫”“恋杀”“青山未必留人”等词比较口语化,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