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雄志老师中西汇通总结
吴雄志先生论中医方法及辨病辨证
![吴雄志先生论中医方法及辨病辨证](https://img.taocdn.com/s3/m/24be8b7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4.png)
吴雄志先生论中医方法及辨病辨证吴雄志先生论中医方法及辨病辨证吴雄志先生言:1.方法需要突破。
中医多成分,多靶点,重个体,重整体,传统的西医研究方法直接照搬到中医很难得出全面深入而科学的结论。
但是近年系统生物学、网络药理学、系统化学、人类基因组等系统科学的发展,已经可以很好的研究多成分,多靶点的整体效应。
所以今天,方法不是问题。
2.思维需要突破。
需要深入思考中医学或中医思维的一些本质特征,寻找更好的研究切入点与突破口,这就需要研究者跳出中医看中医,从第三者的角度去认识中医的学术特征(特色和优势,甚至是不足)。
论辨证论治:我们常说中医的特色是辨证论治,可是中医最早的系统理论是辨病的!1.伤寒论辨六经为病脉证并治,显然是先辨病,在此基础上再辨证。
2.吴又可提出一病有一方,一病有一药,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特异性的药或方,所以需要辨证论治。
3.民间所谓偏方专药其实就是基本不辨证的。
4.病证结合张仲景做得很好。
比如治疗阳毒的升麻鳖甲汤,治疗白血病就有效,其实就是雄黄的疗效。
但是,雄黄用了头痛,花椒可解。
便秘雄黄容易蓄积中毒,大黄可解。
白血病血虚,有当归鳖甲。
从中医理论上,此方升降并调,阴阳并进,其实是更好的发挥了雄黄的疗效,并减轻其毒副反应。
只是病证结合的典范,类似例子很多。
5.瓜蒌瞿麦丸,瓜蒌根与瞿麦是子宫内膜特异性药物,辨病的,附子茯苓山药是针对阳虚夹饮证,治疗阳虚夹饮的内膜疾病就比真武汤疗效好,这就是病证结合。
目前中医的'病名'有四个:1.六经病2.症状作为病名,比如咳嗽(见中医内科学,此处不评价)3.中西医对应病,比如乳岩对应西医乳腺癌4.西医病中医辨病就是辨这四中病:1.六经病;2.症状作为病名;3.中西医对应病;4.西医病病与证:有的病是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证,有的病可以分为几个证,有的病的证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病证结合,既有病的特异性,又有证的针对性,合二为一,化于无形。
不是简单的辨病基础上加辨证,也不是简单的辨证的基础上加辨病。
吴雄志老师中西汇通总结
![吴雄志老师中西汇通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46b812e14791711cc7917b4.png)
中西汇通往往舌淡多津的,五苓散证,如果细心去查支原体,往往有肺炎支原体感染,五苓散证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异处方,只要病原体有肺炎原体炎感染,五苓散有特殊疗效。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一般是病毒感染继发、消化功能不好,免疫力低下。
合并腺病毒感染,容易诱发出血性膀胱炎和脑膜炎,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桃核承气汤证.。
五苓散最常见于支原体,疱疹病毒、EB病毒常表现为麻杏苡甘汤,因为EB病毒感染表现为舌苔厚腻。
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容易继发中耳炎和虹膜睫状体炎。
急性咽炎后,耳朵痛,耳朵听不见,两耳无所闻,还可以同时并发虹膜睫状体炎,眼睛红,这是中医讲的少阳之为病、口苦别咽干、目眩也,少阳病。
少阳病继发细菌感染后,易发生两种转归,发生细菌性心内膜炎和急性肾小球肾炎。
麻杏石甘汤证也属于阳明病,后世常加知母。
阳明病有两种转归,一种是自愈好了,体质弱、气虚的人出现太阴病的症状,比如痞证,本来胃气功能弱的人,用发汗的药物,抑制胃肠的功能蠕动,出现半夏泻心汤、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
第二种是小陷胸汤证,因为感冒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导致胃肠压力增高、腹胀、食物返流、另外可以合并慢阻肺被外感诱发,厚朴麻黄汤证。
还可以由外感合并胸水,胸水一般见于肺癌、肺结核、和特发胸膜炎,还有一种是在肺炎的基础上并发胸水阳明病持续发烧,会有两个改变,一个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节律被打破了,中医叫阴虚,知柏地黄丸、百合汤证。
一个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处于低水平,中医叫阳虚,四逆汤之类,合并心衰就用真武汤。
如果一个人感冒之后,咳三个月还在咳,你可能不知道这种病人要开五苓散。
到了少阳病还没有缓解,随后就是休克、休克我们叫做厥阴病,厥热胜复,休克后体温不回来的话,冷冷冷这个人就冷死了,他就是一个疾病的基本转归的过程。
慢性支气管炎的迁延期也可以咳两个月都不好,可以用厚朴麻黄汤|感冒好后出现烧心、疼、不舒服,感冒抑制胃肠蠕动,引起胃食管返流症,是个小陷胸汤证,支原体感染用五苓散,知道了疾病的传变规律、看病很简单,不知道规律,每天都在那里辩证你看到的疾病是孤立的,是片断,你一定想不到贲门炎是由感冒有关系而且来了一个少阳病体质,你根本上想不到她会肿,会出现急性肾炎、肾小球肾炎,一个普通的感冒,寒邪外感麻黄汤,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小青龙汤一个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厚朴麻黄汤,肺气肿,伤寒论时说的是小青龙汤加石膏汤、越婢汤,到肺心病的小(shuo米??)汤这些疾病里头,除了麻黄汤,都用了石膏,明明是太阳病,为什么用石膏呢小青龙加石膏汤和厚朴麻黄汤有什么区别?小青龙加石膏汤偏于痰很清稀的,白色泡沫痰为主,厚朴麻黄汤偏于以喘为主,以气逆明显,气逆明显,用小青龙加石膏汤。
吴雄志老师中西汇通总结
![吴雄志老师中西汇通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76b030a2f60ddccda38a061.png)
中西汇通往往舌淡多津的,五苓散证,如果细心去查支原体,往往有肺炎支原体感染,五苓散证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异处方,只要病原体有肺炎原体炎感染,五苓散有特殊疗效。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一般是病毒感染继发、消化功能不好,免疫力低下。
合并腺病毒感染,容易诱发出血性膀胱炎和脑膜炎,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桃核承气汤证.。
五苓散最常见于支原体,疱疹病毒、EB病毒常表现为麻杏苡甘汤,因为EB病毒感染表现为舌苔厚腻。
五苓散小青龙加石膏汤和厚朴麻黄汤有什么区别?小青龙加石膏汤偏于痰很清稀的,白色泡沫痰为主,厚朴麻黄汤偏于以喘为主,以气逆明显,气逆明显,用小青龙加石膏汤。
咳出来是水一样的痰,我们用小青龙加石膏汤,他们两个的共同特点是到了阳明传白虎汤,阳明病以后出现两个转归,阴虚的人用玉女煎、百合地黄汤、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
一个是气虚,用白虎加人参汤,以致于后面的连理汤、理中丸证,热退后表现为理中丸证。
三阴发热也很简单,太阴发热,气虚生大热,要甘温除热,用药甘草,可用黄芪增效,处方常用黄芪建中汤与补中益气汤。
少阴病的发热,反发热用细辛、因为是少阴的发热,用附子来帮助细辛、有表证的用麻黄、即麻黄附子细辛汤,有里症的配大黄,即大黄附子汤。
厥阴病的热用乌梅,热化的用黄连配,寒化的用川椒配他,就是温病的椒梅汤、连梅汤有了疾病模型的思想,治病就有了套路,有了套路之后,看病就不会那么辛苦,对疾病的配伍与转归更清楚。
太阳病是发生于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可以伴随水液代谢与凝血代谢紊乱,上感体质壮实的人,是个麻黄汤证,体质偏虚的人是个桂枝汤证,合并水液代谢紊乱是五苓散,凝血功能紊乱是桃核承气汤证.。
吴门秘方歌诀吴门雄志有秘方,丸散膏丹饮煎汤。
温清攻补和祛病,血证咳嗽枇杷饮,升麻败毒并升降,封髓丹兼汇通扬。
百草汤剂治顽疾,誉满天下众杏林,今将方证对应齐,一一道来请细听。
----------------------------------攻法有四要熟知,祛病用方抓独始,>攻法四方感冒消瘦纳差汗,淋巴肿大肥儿散。
恭喜龙木略要5班顺利结课!
![恭喜龙木略要5班顺利结课!](https://img.taocdn.com/s3/m/36784ac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5.png)
恭喜龙木略要5班顺利结课!学员心得体会董名扬我从事中西医临床已近30年,看的病很杂乱,临床上很多病人本是一派虚象,吃上补药后虚证却不能控制,反出现口舌生疮,大便秘结。
有的病人本是一派寒象,吃上热药后寒象不解,却反出现了热象。
有的人吃羊肉狗肉就上火,出现心烦不眠,口干舌燥,便结尿痛等症状,上述这些情况,到底是为什么?其核心病机是什么?我一直在寻找答案,却想不明白。
直到去年学习了《吴门扶阳》,刚学习了《龙木略要》,才慢慢弄明白一点点道理。
人身上有三把生理真火,即君火、相火、命火。
君火以明,在心,心火明,生命不息。
相火以位,在肝,肝火不宜妄动。
命火以盈,在肾,肾火、肾阳宜充盈。
五行之中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对应五脏肾肝心脾肺,肾水滋养肝木,肝木化生心火,心火温暖脾土,脾土滋生肺金。
“擒而不养,折其阳寿,养而不擒,失之封藏。
”说明五行相生相克,补与泻,养与擒是互相依存,相互制衡的关系。
补益之药升提雷火,过之则相火妄动,龙火升腾,以清泻之法平衡相火,使相火归其位。
临床常以黄芩、牡蛎、代赭石平肝泻相火,以泽泻、黄柏来泻肾火,而防肾之封藏失司。
君火常明,勿亢。
泻胃火,以土盖火,所以临床以黄连,石膏清胃土以制心火。
有的人为炎性体质,常相火、君火较亢盛,免疫功能紊乱,吃上滋补药或热性饮食物出现龙火升腾,口燥咽干,便结尿赤,宜清泻心火,降逆平肝,使机体阴阳平衡,气机通畅。
从龙法的应用为扶阳法提供了有力支持,运柔成钢,阴阳平衡,水火既济。
从太极上来解释,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互根,补中寓泻,泻中寓补,补泻有度,擒养结合,相得益彰!通过《龙木略要》的学习我明白了六味地黄丸用三补三泻,八味肾气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附桂。
黄土汤治疗阳虚出血加黄芩、灶心土等方的配伍道理。
吴门扶阳法结合从龙思路疗效倍增,副作用减少。
《龙木略要》的确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入探索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四个月小班学习结束了,感谢吴老师的精心授课!感谢扶阳教研室主任谭贵贤老师及各位后勤老师团队的辛苦组织付出!!祝福太湖!感恩各位师友真情相伴共学共研!后会有期!孟祥岐通过四个月的学习,龙木略要的课程结束了,这是我在太湖毕业拿证的第十门课,年初的时候,开通了太湖的超V课程,畅快的游弋一圈后,发现知识还是要一点一点的学习,太湖的内容如此之多,只有跟小班,系统的学习,笔记,做作业才能更好的掌握学习的内容。
中西结合自我总结范文
![中西结合自我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a6a65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f.png)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在中西文化的熏陶下度过了数载春秋。
在这期间,我不断吸收中西方文化的精髓,努力实现自我成长与提升。
以下是我对中西结合自我总结的几点思考。
一、文化融合,拓宽视野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西方文化则以其开放、包容、创新的特点著称。
在学习与生活中,我努力将两者相结合,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在学习上,我不仅注重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还关注西方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前沿知识。
这种跨文化的学习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全面,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思维方式,兼容并蓄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东方文化注重整体和谐,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体独立。
我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将这两种思维方式结合起来。
在面对问题时,我既能够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整体性,又能够从微观的角度关注个体的需求。
这种思维方式让我在处理人际关系、团队协作等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三、价值观塑造,内化于心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上也有所不同,东方文化强调家庭、集体和社会责任,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自由、平等和人权。
在价值观塑造上,我力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家庭生活中,我尊重长辈,关爱晚辈,注重家庭和谐。
在集体中,我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在社会生活中,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实践创新,勇于探索中西方文化在创新精神上各有所长,我国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西方文化则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
在实践创新方面,我努力做到勇于探索,敢于突破。
在学习中,我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新观点,勇于尝试新方法。
在工作中,我注重团队合作,发挥个人特长,为团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总结与展望回顾过去,我在中西结合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雄志教授中西汇通论治胃食管反流病
![吴雄志教授中西汇通论治胃食管反流病](https://img.taocdn.com/s3/m/8a42bd0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b.png)
吴雄志教授中西汇通论治胃食管反流病一、胃食管反流病病机胃食管反流病以前称为反流性食管炎,现改称胃食管反流病。
因为反流不光会引起食管的炎症,还会引起很多其他相关的疾病。
食物(或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首先就会刺激贲门引发炎症;然后刺激食管,形成食管炎;往上刺激咽喉,形成咽炎;如果吸入到肺还可能形成吸入性肺炎,或者由于对吸入物的过敏而引发支气管哮喘。
很多医生没有经验,不能鉴别这些疾病,常常按照咽炎、咳嗽、哮喘去治疗,不知道这些疾病是由胃内容物的反流刺激形成的。
胃内容物为什么会反流呢?有两个原因:1.胃口贲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正常状态下贲门括约肌像瓣膜一样收缩舒张。
进食时舒张,使食物从食管到胃,然后收缩,防止胃中食物反流到食管。
贲门括约肌功能主要受交感、副交感神经支配,而中医所说的“神志”(情绪)可以影响机体交感、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就会导致贲门括约肌功能失常。
所以西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身心疾病。
首先,该病有身体功能的紊乱,由反流导致食管炎,有确切的病变;其次,有心理的异常,发生该病的患者常常情志不舒,很多合并抑郁症。
2.食物从胃向食管反流还取决于胃内压力如果胃的蠕动功能减退,出现胃胀(中医所讲的“痞证”),胃内容物就会从压力高的地方反流向压力低的地方,所以当胃内胀满,食物就容易反流。
所谓“打饱嗝”,就是当饱食后(胃中压力增大),容易嗳气,所以反流的可以是食物,也可以是气体。
但有的人吃得并不多,为什么还是会反流?因为胃的蠕动功能差,也会引起胃胀而反流。
如果食物由肠反流到胃,就常常合并胆汁反流。
由于胆汁分泌到小肠、十二指肠,如果食物由肠反流到胃,再由胃反流到食管,刺激舌根,就会感觉到口苦。
所以口苦的患者常常合并胆汁反流,是食物由肠反流到了胃部。
为什么会反流到胃?因为肠压力高(常见下腹胀满),这就是中医所讲的“更虚更实,更逆更从”。
食物由下部反流至上部,这就是《黄帝内经》讲的“乱气”。
因为浊气本该在下,现在上逆至胃及食道,所谓“清浊相干,命曰乱气”。
吴雄志讲痛风侯氏黑散
![吴雄志讲痛风侯氏黑散](https://img.taocdn.com/s3/m/6d73770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70.png)
吴雄志讲痛风侯氏黑散吴雄志,天津市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聚在一起,讨论关于痛风的话题。
实际上这个对于我来说很困难。
第一,我从来没有研究过痛风。
第二,过去十年里,我都没有看内科杂病了。
早期我是个中医内科大夫,看内科杂病。
后来这十年,我到天津肿瘤医院专门从事肿瘤研究。
由于挂号系统的原因,内科杂病的患者根本不可能挂上号,所以这10年,我没接触内科杂病。
又缺少专门的研究,所以说我的水平是很有限的。
但是,我希望把十多年前很简单、很肤浅的认识抛出来跟大家讨论,请大家批评和指正。
一、西医的看法痛风是个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血尿酸增高后引起的。
急性痛风早期主要是以关节的疼痛为典型表现。
后来会形成痛风结石,尿酸盐结晶可以沉淀在皮下,我们叫做痛风结石或者痛风结节。
白色的点点样,像珍珠一样,或者就叫痛风珍珠。
多发生在游离的、弧形的皮肤边缘,比如耳朵就容易发生痛风结石。
我们其实还做过另外的一些研究,痛风晚期的病人关节都烂了,骨头都露出来了,骨头上破溃的关节就有很多痛风结石,白色或者黄色的痛风结节。
有的严重的病人躺在床上,双下肢都烂了,露出来都是骨头,可以看到好多结节。
这就是临床的痛风结节或者痛风结石。
在肾脏也可以沉淀,引起肾功能的改变。
痛风是由高尿酸引起的,尿酸是核酸代谢的中产物。
DNA、RNA(遗传信息)主要是由核酸构成,最后代谢产物为尿酸。
尿酸主要是从肾脏排出,大概有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还有一小部分从消化道排出,占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以上是西医的看法。
那么中医怎么看呢?因为我不研究痛风,所以就只讲点自己的体会。
二、中医的认识1少阳相火,湿热下注(柴妙饮)痛风早期发作在下肢,跖趾关节,常常是大趾拇,其它趾头也可以有,这是它早期的症状。
发作的前驱往往是过量饮食,尤其是饮食海鲜、酒精。
大家知道,喜欢饮食酒精、海鲜的人,特点是舌苔厚腻。
因为酒精、海鲜、肥肉等都是生痰、生湿、生热的。
酒精可以生热,肉类、海鲜生湿。
吴雄志老师中西汇通总结归纳
![吴雄志老师中西汇通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6cd03b0e009581b6bd9ebe0.png)
升麻鳖甲汤七变,加减化裁神奇现,>升麻鳖甲汤七方
多发性骨髓瘤病,一加升麻鳖甲汤。
慢性肝炎厥转少,二加升麻鳖甲汤,
盆腔炎症囊肿疾,三加升麻鳖甲汤。
厥阴消渴和下利,四加升麻鳖甲汤,
自身免疫阴阳毒,五加升麻鳖甲汤。
夜热早凉厥转少,六加升麻鳖甲汤,
鼻血呕血热出血,加味泻心汤止血。>五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热,加减黄连阿胶汤,
阳虚出血要温阳,止血温阳摄血汤。
气虚出血要补气,止血益气摄血汤,
各种出血无病因,不防先尝止血饮。
----------------------------------
咳嗽有五要辨别,寒饮瘀痉痨分列。>咳嗽五方
肺痨结核肺癌症,空洞咳血痨咳方,
我有两个特别典型的病例,一个从春节开始病,到五一劳动节,另一个从五六月份病到国庆节。我们南方到了五一劳动节基本上穿衬衫啊,他还是羽绒服,戴帽子。我问你是怎么了,他说我就是怕冷,吹了一点风,一身都是凉的。一看病人以前用过的方子,全是补药,什么都补了,就是没有很好的透表。我就是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几剂药下去就把羽绒服脱掉了,一个礼拜后复诊就穿衬衫了,这个都是因为前面“误治失表”啊。
----------------------------------
封髓丹五要会用,加减之法均不同。>封髓丹四加一方
补中养血滋阴阳,四封髓丹各擅长,
气虚生热相火动,口疮肛炎用补中。>气
血虚生热火不固,火降血下养血功,>血
阴虚火旺火妄动,清热凉血滋阴用。>阴
凉血清气温阳易,虚阳上浮潜阳控,>阳
尿浊泄痿兼失眠,湿热下注柴妙饮。>痿
吴雄志老师医术记录
![吴雄志老师医术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25b9801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8.png)
吴雄志老师医术记录1 三焦心肺上焦为天肝肾下焦为地脾胃中焦为天地气交。
从脾胃看,口咽食管为阳为上焦,胃小肠为阴阳气交为中焦,大肠为阴为下焦。
胃本身亦可分为三焦。
从飞门到贲门为太阴肺,水谷由此入,从胃贲门到幽门为阳明胃,水谷由此腐熟,从幽门到阑门为太阴小肠,从阑门到魄门为阳明大肠,此为难经七冲门。
内经对太阴和阳明的论述:阴阳易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
阴阳易位,如四段,太阴肺阳明胃太阴小肠阳明大肠;更虚更实,胃实肠虚,肠实胃虚,消化蠕动为分阶运动的过程;更逆更从, 阳明主降,太阴小肠主升,阳明胃在上主下为顺,太阴小肠在下主升为逆。
有些人吃完饭就要上厕所,胃中进食后,会刺激下段大肠排出,因此上段的实会导致下段的虚。
清阳自下而升,指脾小肠也。
阴阳反作,气乱,清阳在下生泄泻,浊阴在上生胀满,就是指的逆从问题。
太阴和阳明,阴阳易性,体用不同: 主要四个方面心下为乃阳明为心火宣布其化之地也,故用黄连黄芩去心火,半夏干姜调胃虚寒。
2 舌诊(曾升平教授)红黄为暖色调,灰白为冷色调。
红而鲜活着乃是真热。
舌色:若见舌红而不鲜,隐见青光者,为寒邪内阻,阳气拂郁,为真寒假热。
舌苔:黄而鲜明乃是真热,若黄而晦暗水滑,或白底罩黄腻苔,或黄白相间,皆是真寒假热。
若舌黄燥而细且鲜明,如细沙布满舌尖边,纵使甚薄,亦为有热。
舌面和舌底:舌面为阳,舌底为阴。
舌面绛红,舌底色淡者,里寒外热。
例子:舌苔白厚腻,舌底绛红,外寒湿裹表,内有郁热,但白厚满布整个舌头,白细胞不能化脓而成黄色,故为阳气虚损,不能托邪外出,处以大黄附子汤加达原饮。
舌尖和舌根:满舌皆红乃是真热,若舌尖红,舌根部暗淡或者青光隐隐,此为上实下虚,或虚阳外越,或气虚于内。
腻苔有松密之分:松者饮食不减且易去,密者运化不价查湿苔质合参:湿在卫气苔腻者多,湿入血分,无苔者多。
舌胖大,口淡不渴,部分患者可见舌面局部肿胀,甚者舌面肿胀如诸多板块镶嵌而成。
部分患者舌质初觉红润,但稍一用力伸舌则舌面局部反而淡白无华,乃湿阻气分。
对多发性骨髓瘤得中医治疗——吴雄志
![对多发性骨髓瘤得中医治疗——吴雄志](https://img.taocdn.com/s3/m/bbbf7ff2a58da0116c1749bc.png)
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医治疗——吴雄志作者:吴雄志整理:李亚俊校对:宋紫临一、多发性骨髓瘤(MM)中医病机多发性骨髓瘤和骨肉瘤及骨转移瘤不一样,多发性骨髓瘤来自于骨髓的B 细胞的肿瘤,其在营卫气血中属于卫气的范畴,反映的是卫出下焦,肾精化气。
多发性骨髓瘤的本质是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就是因为肾精亏虚在先,寒邪直中三阴。
(王三虎:外邪直中少阴,肾虚在先,感受风寒,直中少阴,深入骨髓,损精伤骨,影响气血运行。
)二、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一般是三个办法——补(填精)、托(把邪从肾中托出)、清(清是因为托后化热,有热像)。
与麻黄细辛附子汤不同,虽也为太少两感,但是治疗寒症。
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太阳为寒水之经),如果少阴火化不足,寒邪就会直中少阴。
化热与否,在于邪气是否潜伏,如果发生太少两感证,就是麻黄细辛附子汤证,邪气没有潜伏,温肾发表即可驱邪;如果阳气虚重,肾精亏了,邪气潜伏进去直入肾经的话,以后出来就是化温的,就按照温病的伏邪去治,补、托、清,一层一层剥,反复剥,效果非常好。
多发性骨髓瘤的肾精亏虚是本,肾精亏虚的基础上,寒毒一旦直中少阴,进一步加重亏虚,这样寒就成为本,肾精亏虚成了标,如果寒毒不去,肾精亏虚就会越来越严重。
这样补法就是仅仅是一个步骤而不是重要环节了,所以关键是要把寒从肾托出,让其出表,寒出表到太阳经后不是表现为伤寒论中的寒证。
若是伤寒论的寒证,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即可。
它表现为热证,为温病的表现。
所以骨髓瘤在没有用托法之前可以表现为虚寒的症状,当用了托法之后,病人可以出现热像,出现类似于温病的热像,则用清热的药,如黄芩,白花蛇舌草等等,托的时候用治温病的方法,温病中有很多托法,比如麻疹水痘是毒邪内陷,用的托法,用在多发性骨髓瘤上都有效。
托了以后会化热,清了以后又会寒,反反复复,直到托到没有一点化热、毒邪征象的时候,就好了。
原因很简单,就是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转化为浆细胞,但这个时候抗原刺激的浆细胞不能克隆性地凋亡,没有充分活化的浆细胞,这样一个细胞克隆就形成了肿瘤,即多发性骨髓瘤。
吴门医述之标本法(全文)---吴雄志
![吴门医述之标本法(全文)---吴雄志](https://img.taocdn.com/s3/m/a8f38ef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d.png)
吴门医述之标本法(全文)---吴雄志作者:吴雄志先生导读:前面是我们对《伤寒杂病论》的概述,下面我们学习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标本中气,也就是标本法。
标本法共分为两篇:上篇讲标本源流,下篇讲标本论治。
标本源流讲标本法的道理;标本论治讲如何用标本法的道理去认识疾病,去重新理解《伤寒论》、重新发现《伤寒论》里面隐藏着的含义。
简单来说也就是上篇讲道理,下篇讲运用。
我们第一课讲了认识中医,先讲中医的特色,后讲中医思维;第二课讲了证与辩证;第三节课我们讲伤寒概论,通过伤寒概论我们讲了伤寒源流和各家区别,这是我们讲伤寒杂病论前面三讲的概述。
今天我们正式介入到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标本中气。
一、为何研究标本中气?首先我们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研究标本中气?标本中气是非常复杂的内容,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它,不研究它行不行?我们研究《伤寒论》分了五法:标本法、聚类法、平脉法、抓独法和截断法。
这五法的特点是什么?理法方药一气贯通。
理,主要就是标本法;法,聚类法讲具体的法;方,通过抓独法和截断法,可以直接把方找出来;药,平脉法以脉定药,以药定方。
这五法是理法方药融通一气,理和法是我们讲的战略问题,方和药是战术问题,前者是道的层面,后者是术的层面。
五法的特点是什么?我们讲了,不厌其繁,标本法因为他非常复杂,我们不厌其繁去讲它,从道理上明白。
然后是什么?大道至简,因为聚类法和平脉法是非常简洁明了的,非常实用。
独处藏奸,通过抓独法把独证给抓出来,抓独和抓主证是有区别的,后面我们要讲二者的区别。
最后就是直取截断,直取其病,截断传变。
五法的特点就是不厌其繁、大道至简、独处藏奸、直取截断。
标本法他讲的是道理,他在理法方药里是理的层面。
通过标本法,可以让你明白六经为病的病机,根据病机推出症状,由此而脱离方证。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书上写了的我们会看,书上没有写的我们也会看。
如果你明白标本法,你就可以很好地区别麻杏石甘汤和桂枝加厚朴杏仁汤的区别。
中医病理学吴雄志老师课程2-3
![中医病理学吴雄志老师课程2-3](https://img.taocdn.com/s3/m/f577b57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6.png)
中医病理学吴雄志老师课程2-3第二周笔记3 西学中一班李晓东第七节病机二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视频1今天我跟大家讲一个问题,阳明多气多血,这是内经的话,这话什么意思?阳明多气(急),我们看那个白虎汤证,阳明在经,大热大渴大汗,这就是什么?多气,发烧,口渴,大量出汗,所以阳明表现为什么?多气。
阳明病发生疾病的时候,它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就表现为,大热大喝大汗,为什么说他是多气呢,气有余就是火,我们在讲中医病例上讲正邪相争,我们讲少阳病的病机是正邪相争,相争不及转太阴,相争太过转阳明,少阳病正邪相争,相争不及转太阴,你看这是少阳,这个不及就是太阴,我们叫做什么?柴胡桂枝干姜汤,逍遥散,疾病往往慢性化,往三阴传遍变了,相争太过,他转阳明,吃什么呢?大柴胡汤,这类似的处方。
所以我们很多人就是在这里发生严重的急性炎症反应,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最后死亡。
一个疾病,想那个老年人容易死,免疫功能底下,相争不及传入三阴,最后衰竭死亡,心脏畸形的病例死亡。
正邪相争太远,心有余便是火,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
如果不能及时纠正,(……),所以我们认识到疾病的病机,正邪相争,相争太过了,他就少阳传阳明,心有余就是火,出现严重的炎症应答,导致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如果相争不及转太阴,少阳,见肝知病,知肝转脾,逍遥散合,或者柴胡桂姜汤证,这就是什么?阳明病的多气(急)。
阳明病还多血,,你看脉洪大,高动力循环,脉洪大。
正因为阳明多气多血,所以阳明多肿瘤,胃癌,(……)我们讲脏象的时候跟大家讲过,大家对这个有什么疑问,大家可以回去看我们的脏象,去思考,去思考中医(皮质)的概念是怎么来的,西医怎么引入中医的概念,怎么翻译,前因后果大家自己去思考,太阴,他多血少气,阳明,多气多血,为什么呢?大家知道我们消化道系统是我们这个消化的时候,我们血液主要流向什么?流向消化系统。
我们有三个系统,这个对能量的消耗和对血液的使用比较多,一个是我们思考的时候,气血并行于上,所以想太多的人啊,他那个东西长期紧张,还会高血压等等,脑卒中啊等等,脑消耗能量,第二个睡的时候或卧的时候,血归肝,肝藏血。
吴雄志先生诊疗碎玉-论再生障碍性贫血
![吴雄志先生诊疗碎玉-论再生障碍性贫血](https://img.taocdn.com/s3/m/7e8e879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0.png)
吴雄志先生诊疗碎玉-论再生障碍性贫血大家都说慢性再障这个病很难治,扶阳群里有人曾问过我,因为当时在这边讲课,所以没时间回答。
今天我正好在车上,出差,有时间给大家讲一讲吧!西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有几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用蛋白同化(激素),来促进骨髓的造血。
大家知道男性跟女性的区别吗?男性的血色素更高,也就是说男性的红细胞的造血功能更强。
为什么?这就是蛋白同化(激素)的作用。
男人雄性,是个好斗的动物,他们去打猎,过去靠武力来征服世界。
男性的身体跟女性是有区别的。
男性激素有蛋白同化作用,主要是雄激素。
第二,西医治疗再障,还要用皮质激素,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免疫功能。
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免疫系统的干预,它攻击我们的造血干细胞,导致造血干细胞失活,造成贫血。
第三,西医还要去考虑土壤的问题。
土壤的问题就是,如果把一个好的干细胞回输到再障患者的体内,他仍然不能造血。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的骨髓微环境有障碍,所以西医会使用改善骨髓微环境的药物,比如654-2,大家知道山莨菪碱,654-2。
所以像蛋白同化(激素)睾丸酮雄性激素和我们的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我们的改善微循环的药物:654-2等,这些就是西医常用的手段。
这种骨髓再生障碍性贫血,用中医的四物汤、黄连阿胶汤等补血的方法是没有效的。
这就是用传统的理论,还有精血互化的问题。
填精,普通的填精药物效果也非常有限。
但是这个病,我早年20多岁的时候也治过很多,确实有效,有些很严重的病人,我们治疗后很有效。
其中有一个女孩,非常典型。
那时候我还在四川,她生活太痛苦了,为什么?她不能来月经。
因为一来月经,三血(全血分析、凝血功能、血小板)都异常,经血哗哗哗的流。
她本身骨髓造血功能不好,生活的非常痛苦,我们用中医的办法,让她活了好多年,而且还结婚了。
但是后来我离开四川了,更往后的情况不知道。
但是当时都认为她活不下来,但是我就陪着她,一起去治疗她的疾病,活了很多年,还结婚了。
那这个病中医怎么治呢?首先可以将其归入“阴阳易”的范畴,既然需要用蛋白同化激素,就要归入阴阳易的范畴。
太湖学院吴雄志教授:吴门医述70个验方秘传(珍藏)
![太湖学院吴雄志教授:吴门医述70个验方秘传(珍藏)](https://img.taocdn.com/s3/m/ac25273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7.png)
太湖学院吴雄志教授:吴门医述70个验方秘传(珍藏)1、养胃枇杷饮枇杷叶12,生甘草3,生麦芽30,生谷芽30,竹茹9,芦根30,白茅根30,通草30,淡竹叶30,茵陈30。
主治:各种口腔溃疡。
加减法:心火加黄连3,热毒加蜈蚣3,多放疗可见;肝火加黄芩9,郁金30,多复发性口疮;湿重加薏苡仁60,藿香叶6,佩兰叶6,偏热加薄荷叶3;微寒加苏叶9。
煎服法:三沸即止,不可久煎。
如烂不可进食者,代茶饮。
2、加味鸡鸣散吴茱萸9 木瓜9 苏叶30 桔梗6 生姜6 槟榔9 玉竹30 桃仁6主治:舒张期心衰,流出道梗阻,肥厚性心肌病,瓣膜狭窄。
上述病症不可用洋地黄或真武汤辈强心,中西无策,其效如神。
3、加味硝石矾石散硝石矾石散:用硝石、矾石等分,大麦粥服下。
加味硝石矾石散:芒硝1-3g,矾石每天1g,加麦芽30 郁金9 木香9 方药解:郁金加枯矾,白金丸,化顽痰;木香加郁金,颠倒木金散;木香疏肝利胆、促进胆汁和胰液的排出,又能够止痛。
硝石(芒硝代替),软坚散结。
矾石,沉淀水,化血液中的顽痰。
生麦芽可疏肝,把药物引入肝经;护胃,防止硝石、矾石刺激胃。
主治:胆、胰癌等疾病,在此基础上化裁。
4、八味回阳饮制麻黄15-30 制附子9-30 制甘草15-30 升麻15-30红参6 淫羊藿30 仙鹤草90 牛蒡子9主治:少阴病,疲乏。
此中医兴奋剂。
5、开宣通痹汤瓜蒌15-30 薤白9 桂枝9 香附9 苏叶梗9 陈皮6 厚朴9 苍术9 神曲15 川芎9 枳实6-30 生姜6 射干9 威灵仙15-30方解:瓜蒌薤白桂枝汤合枳陈姜汤,入香苏散、平胃散、越鞠丸加射干、威灵仙。
主治:胃食管反流病,寒中(上焦乱气,病在太阴)。
6、宣清降浊汤枇杷叶9 射干12 淡豆豉9 桔梗6 栀子9 降香6 瓜蒌12-30(通用壳,秘用实)法半夏6-30 黄连3-6 枳实6-30(通用壳,秘用实)生姜6片威灵仙9-30 郁金15-30 神曲15方解:宣清、宣肺也,选用枇杷叶,豆豉,射干,桔梗,瓜蒌,等。
無門发微——中西汇通解麻黄汤
![無門发微——中西汇通解麻黄汤](https://img.taocdn.com/s3/m/54178e1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0.png)
無門发微——中西汇通解麻黄汤导读:本文乃吴雄志先生诊疗授课随语。
为求真实,兹保持其口语原貌而录之。
本文从中西医汇通角度解说了麻黄汤的作用机理。
以后我们将陆续推送相关内容,并且这些内容将归类在本微信平台的無門发微板块内,方便众师友学习交流。
吴雄志先生之中西汇通解麻黄汤为什么要讲麻黄呢?因为我们学方剂,首先就要知道桂枝汤、麻黄汤,如果我们把麻黄搞清楚了,再去看《伤寒论》就会清楚很多。
从西医角度讲:麻黄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麻黄碱、次麻黄碱、伪麻黄碱,它们的作用很近似,都有拟肾上腺素作用,只是毒副反应稍有不同;植物神经系统有两大类,一个交感神经、一个副交感神经,又叫肾上腺能神经与胆碱能神经。
麻黄碱具有拟肾上腺素活性,活化交感神经系统。
如果我们把上面两个问题搞清楚了,再学习麻黄的很多作用就很清晰。
我们大部分人都得过感冒,有人吃过中药,有人吃过西药,风寒感冒用麻黄汤。
当然你不使用中药可以使用西药,西药怎么治呢?西医大夫会开康泰克,康泰克就是伪麻黄碱加上解热镇痛药,有的西医大夫会再加激素,5mg的泼尼松。
感冒时鼻粘膜血管舒张,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鼻塞,此外,还会伴有流鼻涕、咳痰、咳嗽等,所以有的大夫再加去咳片。
康泰克(伪麻黄碱加上解热镇痛药)加泼尼松和去咳片,就构成了复方的配伍。
那么大家看看麻黄汤是怎么构成的。
第一麻黄,主要作用是麻黄碱,次麻黄碱,伪麻黄碱,收缩鼻粘膜血管,缓解鼻塞、流鼻涕。
第二桂枝,桂枝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解热镇痛,跟麻黄配起来能够增强麻黄发汗的作用。
麻黄本身是扩张血管的,它虽然可以扩张肌肉的血管,但发汗作用并不强,加上桂枝的扩血管解热镇痛作用后,麻黄的发汗作用显著增强了,桂枝实际上相当于康泰克里的解热镇痛药。
第三甘草,甘草酸具有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类似于泼尼松。
第四有杏仁,它的主要成分是苦杏仁甙,化痰止咳平喘。
大家注意到西医处理感冒也是这几个药,中医的麻黄汤其实还是这几个药。
如果你这样去分解一下麻黄汤,你就觉得中医不是那么复杂,伪麻黄碱加解热镇痛药再加一个激素和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https://img.taocdn.com/s3/m/42468ca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8.png)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苦生心。
生人秉火之性味。
于是而生心脏,与酸生肝义同。
中央生湿。
中央,阴阳交会之所。
阴属水,阳属火,水火交会,而生湿气,为长夏之令,以化生万物。
央者,阴阳二字,双声合为一音也。
盖天阳地阴,下下相交。
南热北寒,水火相交,遂蒸为湿。
西洋言谈养炭轻四气,弥漫地球。
而古圣只以中央二字,已赅其义。
湿生土。
湿气无形,化生有形。
为戊己土,土之生物,全在于中含湿气也。
西洋言土即是地。
不知古圣,却有分别。
天是阳在上,地是阴在下,而土在阴阳相交之中央也。
西洋言土,是物质腐烂而成。
而不知所以腐烂,皆借湿气。
土生甘。
土之味本淡,而所生五谷则味甘。
故甘者,土之性味也。
西洋但知现成之五味,而不知五味所自生。
故其论药多误。
甘生脾。
人秉土之性味,于是而生脾脏。
西方生燥。
西方主秋金之气,收敛肃杀。
其气为燥,在一日为申酉日,入之时,阴收阳敛,气泽消灭,致成燥气。
在一刻为秋令,收敛肃杀,所以成物,赖此燥气也。
西洋化学,不知燥气,因此为水火消耗之气,不能以器取得,故不知也。
燥生金。
有此无形之燥气,乃生有形之金。
于地之五行为庚辛金。
秋日燥气用事,则草木黄落,即是生金之验。
土之所以生金者,亦以其由湿返,燥凝而成质也。
金生辛。
有燥金之气性,然后生此辛味。
辛生肺。
人秉金之性味,于是而生肺脏,所以藏天地之金气也。
北方生寒。
北方主冬令,生寒气。
热带在南,冷带在北,故西洋有北冰海之说。
寒生水。
气以生形,寒气所生,为壬癸水。
西洋谓水,是轻养气所化。
独内含轻气,以冷玻璃罩之,则与空中养气,化为水珠。
然必罩以冷玻璃,仍从冷而化也。
又云将二气放水银盆内烧之,复化为水。
水银极寒,是与内经寒生水之义亦合。
水生咸。
寒水之性。
其味为咸。
咸生肾。
人生秉寒水之性味,而生肾脏。
以司人周身之水。
人生本天亲地,故生此五脏,以应天地之阴阳,必先知人之五脏。
本于五行,然后发之为百骸,推之为万物,莫不本于五行焉。
五行之气偏则为病。
草木各得五行之气,借以调五脏之偏。
药之功用以着设,非先明五行之理,不可以言医也。
吴门医述之伤寒概论(完整版)作者:吴雄志教授
![吴门医述之伤寒概论(完整版)作者:吴雄志教授](https://img.taocdn.com/s3/m/4312842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a.png)
吴门医述之伤寒概论(完整版)作者:吴雄志教授1、如何学习中医?从我的体会来讲,学中医需要两个比较重要的东西。
第一是根基,就象人要有骨头。
它的根基在哪里?我个人认为是四部经典,或者说五部经典,《内经》、《伤寒》、《金匮》和《温病》,还可以算上《神农本草经》,甚至包括《难经》。
这六部书里头,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伤寒杂病论》,它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
当然除了骨头、根基之外,还要有肉,还要有丰富的东西。
这个肉是什么呢?我们要去浏览各家,我的体会是各家的书当小说看吧!放在枕头上有兴趣就翻翻。
一共是八千种(有的一种是几册),我看了不到一千种的样子。
在此基础上还要什么?要有血,就是我们讲要有灵性。
学中医主要是靠的悟性,学3年和学30年我个人认为区别不是非常的大。
你看大医家李东垣学医三年,终成大家。
所以我觉得学中医要有骨有肉有血,就是有根基、有知识面,还要有悟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根基加悟性。
所以我建议大家专门去研究伤寒杂病论,结合自己的悟性,在短期之内,就能够去理解中医最精髓的东西。
学习伤寒杂病论之前,我们首先要讲怎么去看待伤寒杂病论。
我个人认为看待伤寒杂病论,需要正确的认识中医,了解中医在过去两千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演变,中医的研究方法究竟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去看待伤寒杂病论。
2、中医的历史与演变中医主要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变过程。
第一个时期就是先秦和汉唐,这是中医的第一个阶段。
先秦和汉唐最代表性的成绩就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尤其是《伤寒杂病论》,将中医的理法方药有机结合,奠定了中医成为一门完整学科的基础。
随着宋明理学的兴起,中医就走入了第二个阶段,一直到元明清各家学说的形成。
各家学说实际上大家会有很多的看法,回来我们讲医门一统去探讨它。
第三个阶段就是中医面临重大挑战的阶段。
从民国到现在,中医科学不科学,中医能不能生存下去,都受到很多质疑。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去看待《伤寒杂病论》,去思考它更根本的一些问题。
吴雄志教授乳腺癌中医内分泌治疗学术经验探析
![吴雄志教授乳腺癌中医内分泌治疗学术经验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10baf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5.png)
吴雄志教授乳腺癌中医内分泌治疗学术经验探析
孙迎春
【期刊名称】《TMR经典中医研究》
【年(卷),期】2021(4)5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吴雄志教授乳腺癌中医内分泌治疗学术经验,包括乳腺癌中医内分泌治疗独特见解,常用方药及吴门验方,笔者予以整理剖析,以飨读者。
【总页数】8页(P25-32)
【作者】孙迎春
【作者单位】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运用吴雄志教授通魄汤治疗习惯性便秘体会
2.吴雄志教授扶阳思想探析
3.中医药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经验探析
4.吴雄志运用五法六经治疗乳腺癌经验
5.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进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学术进步--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赵进喜教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汇通往往舌淡多津的,五苓散证,如果细心去查支原体,往往有肺炎支原体感染,五苓散证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异处方,只要病原体有肺炎原体炎感染,五苓散有特殊疗效。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一般是病毒感染继发、消化功能不好,免疫力低下。
合并腺病毒感染,容易诱发出血性膀胱炎和脑膜炎,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桃核承气汤证.。
五苓散最常见于支原体,疱疹病毒、EB病毒常表现为麻杏苡甘汤,因为EB病毒感染表现为舌苔厚腻。
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容易继发中耳炎和虹膜睫状体炎。
急性咽炎后,耳朵痛,耳朵听不见,两耳无所闻,还可以同时并发虹膜睫状体炎,眼睛红,这是中医讲的少阳之为病、口苦别咽干、目眩也,少阳病。
少阳病继发细菌感染后,易发生两种转归,发生细菌性心内膜炎和急性肾小球肾炎。
麻杏石甘汤证也属于阳明病,后世常加知母。
阳明病有两种转归,一种是自愈好了,体质弱、气虚的人出现太阴病的症状,比如痞证,本来胃气功能弱的人,用发汗的药物,抑制胃肠的功能蠕动,出现半夏泻心汤、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
第二种是小陷胸汤证,因为感冒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导致胃肠压力增高、腹胀、食物返流、另外可以合并慢阻肺被外感诱发,厚朴麻黄汤证。
还可以由外感合并胸水,胸水一般见于肺癌、肺结核、和特发胸膜炎,还有一种是在肺炎的基础上并发胸水阳明病持续发烧,会有两个改变,一个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节律被打破了,中医叫阴虚,知柏地黄丸、百合汤证。
一个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处于低水平,中医叫阳虚,四逆汤之类,合并心衰就用真武汤。
如果一个人感冒之后,咳三个月还在咳,你可能不知道这种病人要开五苓散。
到了少阳病还没有缓解,随后就是休克、休克我们叫做厥阴病,厥热胜复,休克后体温不回来的话,冷冷冷这个人就冷死了,他就是一个疾病的基本转归的过程。
慢性支气管炎的迁延期也可以咳两个月都不好,可以用厚朴麻黄汤|感冒好后出现烧心、疼、不舒服,感冒抑制胃肠蠕动,引起胃食管返流症,是个小陷胸汤证,支原体感染用五苓散,知道了疾病的传变规律、看病很简单,不知道规律,每天都在那里辩证你看到的疾病是孤立的,是片断,你一定想不到贲门炎是由感冒有关系而且来了一个少阳病体质,你根本上想不到她会肿,会出现急性肾炎、肾小球肾炎,一个普通的感冒,寒邪外感麻黄汤,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小青龙汤一个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厚朴麻黄汤,肺气肿,伤寒论时说的是小青龙汤加石膏汤、越婢汤,到肺心病的小(shuo米??)汤这些疾病里头,除了麻黄汤,都用了石膏,明明是太阳病,为什么用石膏呢小青龙加石膏汤和厚朴麻黄汤有什么区别?小青龙加石膏汤偏于痰很清稀的,白色泡沫痰为主,厚朴麻黄汤偏于以喘为主,以气逆明显,气逆明显,用小青龙加石膏汤。
咳出来是水一样的痰,我们用小青龙加石膏汤,他们两个的共同特点是到了阳明传白虎汤,阳明病以后出现两个转归,阴虚的人用玉女煎、百合地黄汤、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
一个是气虚,用白虎加人参汤,以致于后面的连理汤、理中丸证,热退后表现为理中丸证。
三阴发热也很简单,太阴发热,气虚生大热,要甘温除热,用药甘草,可用黄芪增效,处方常用黄芪建中汤与补中益气汤。
少阴病的发热,反发热用细辛、因为是少阴的发热,用附子来帮助细辛、有表证的用麻黄、即麻黄附子细辛汤,有里症的配大黄,即大黄附子汤。
厥阴病的热用乌梅,热化的用黄连配,寒化的用川椒配他,就是温病的椒梅汤、连梅汤有了疾病模型的思想,治病就有了套路,有了套路之后,看病就不会那么辛苦,对疾病的配伍与转归更清楚。
太阳病是发生于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可以伴随水液代谢与凝血代谢紊乱,上感体质壮实的人,是个麻黄汤证,体质偏虚的人是个桂枝汤证,合并水液代谢紊乱是五苓散,凝血功能紊乱是桃核承气汤证.。
吴门秘方歌诀吴门雄志有秘方,丸散膏丹饮煎汤。
温清攻补和祛病,血证咳嗽枇杷饮,升麻败毒并升降,封髓丹兼汇通扬。
百草汤剂治顽疾,誉满天下众杏林,今将方证对应齐,一一道来请细听。
----------------------------------温法十四要记清,常以附子为主君。
>温法十三方疲乏无力少阴病,快用八味回阳饮,>全身颈椎病治颈肩痛,加味葛根汤祛痛。
>颈部风水肺胀肺心病,加味越婢汤可行,>肺部肌肉无力萎缩僵,萎证二加越婢汤。
心衰梗阻心肌病,瓣膜狭窄鸡鸣散,>心部太少两感过敏证,加味麻附细辛汤。
>四太少太少两感运柔刚,二加麻附细辛汤,太少两感痰泛喘,三加麻附细辛汤。
太少两感风湿病,加味甘草附子汤,阳虚外感此方扬,麻黄附子芍药汤。
>两阳虚阳虚食管癌痰饮,噎膈进退青龙汤,>两癌乳腺增生乳腺癌,占位阳和散结汤。
寒湿入营需温阳,曾师传方星附汤,>两寒寒凝血瘀盆腔病,厥阴减味回生汤。
----------------------------------清法有六要细读,清热除湿法本固,>清法六方湿热过敏荨麻疹,苍术苦参汤治本。
>两湿热湿热失眠心悸动,茯苓苦参汤显功,>两失眠痰火失眠难入睡,合欢汤下已能寐。
斑疹丹毒血管炎,加味四妙勇安汤,>二加味温病热入营血端,加味百合地黄汤,上下左右牙齿痛,友赠无名牙痛方。
----------------------------------攻法有四要熟知,祛病用方抓独始,>攻法四方感冒消瘦纳差汗,淋巴肿大肥儿散。
>两淋巴颈部淋巴结肿大,加味麻杏薏甘汤,加味硝石矾石散,胆胰疾病均能痊,尿素氮肌酐值高,肾损不全安肾饮。
----------------------------------补法十五要诵牢,辩证用药方可靠,>补法十五方耳鸣口干伴腰酸,阴阳两虚双补丸。
>四个补太乙洗髓膏或丹,延寿通经补先天,提高免疫抵抗力,加味桂枝汤神奇。
骨质增生及疏松,刺痛抽筋六一煎,祛斑美白退黄颜,面容娇好桃花煎。
>三个女性药女性更年期疾病,悸汗燥怒并济饮,女性绝经腿抽筋,木瓜煎治厥阴病。
七生散治食欲差,胃病甚效三泰散,>食,胃,肠三证长久便秘成习惯,百日为期通魄汤。
风湿肺癌肝硬化,加味防己黄芪汤,>黄芪气血两虚贫血症,仲景八味建中汤。
>建中舌红少苔脉弦细,阴虚阳亢伏龙煎,肾精亏虚乳腺癌,养元二仙汤复元。
>二仙女性更年期调摄,归元二仙汤补添,酒姜乳尿和砂仁,五制熟地益精肾。
----------------------------------和法十五要分明,少阳炎症多黄芩,>和法十五方外感风寒甭辩证,加减化裁六合汤。
>感冒头痛眩晕血压高,天麻定眩汤能调,>头鼻塞急慢性鼻炎,排除过敏鼻渊汤。
>鼻慢性咽炎和过敏,加减方小柴胡汤,>咽段师银柴消毒丹,少阳夹湿毒消减。
变态反应血管炎,加味黄芩汤病敛,肝癌腹水肝硬化,柴胡鳖甲汤不怕。
>四肝肝郁脾虚湿热体,五行化浊汤立极,肝经湿热型肝炎,清肝燥湿汤效显。
血不归肝手掌红,加味化肝煎祛痛,湿热泌尿生殖病,肿瘤九味黄芩汤。
>两黄芩胆热肠寒腹泻溏,理中人参黄芩汤,>两胆胆囊炎症或结石,唯有五酸缓肝汤。
胃炎增生化生癌,癌前滋生流气饮,>两胃慢性萎缩性胃炎,柴地六君汤调变。
----------------------------------血证有十要常记,活血化瘀止血易。
>血证十方月经后期量少闭,通经汤现通经奇,>两月经子宫内膜增生症,月经量多缩经汤。
>两子宫子宫内膜增生症,热中下血汤功成,良性增生囊肿结,辩证加用化血煎。
肠道黏连梗阻病,加减四通五通汤,鼻血呕血热出血,加味泻心汤止血。
>五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热,加减黄连阿胶汤,阳虚出血要温阳,止血温阳摄血汤。
气虚出血要补气,止血益气摄血汤,各种出血无病因,不防先尝止血饮。
----------------------------------咳嗽有五要辨别,寒饮瘀痉痨分列。
>咳嗽五方肺痨结核肺癌症,空洞咳血痨咳方,痉挛咳嗽百日咳,痉咳方解此病和。
胸膜黏连瘀咳方,喘痰胀紧寒咳汤,久咳痰涎清稀病,舌淡尿出饮咳汤。
----------------------------------枇杷饮三要珍藏,擅治咳嗽和疮疡,>枇杷三方外感咳嗽表证减,枇杷止咳饮病痊。
少阳痤疮兼肥胖,枇杷清肝饮真棒,各种口腔中溃疡,枇杷清胃饮帮忙。
----------------------------------升麻鳖甲汤七变,加减化裁神奇现,>升麻鳖甲汤七方多发性骨髓瘤病,一加升麻鳖甲汤。
慢性肝炎厥转少,二加升麻鳖甲汤,盆腔炎症囊肿疾,三加升麻鳖甲汤。
厥阴消渴和下利,四加升麻鳖甲汤,自身免疫阴阳毒,五加升麻鳖甲汤。
夜热早凉厥转少,六加升麻鳖甲汤,盆腔疾病属厥阴,七加升麻鳖甲汤。
----------------------------------败毒有七要背全,解毒消毒透毒邪。
>败毒七方急性炎症阑尾炎,频服大黄败毒饮,>两阑尾炎慢性炎症阑尾炎,常喝附子消毒饮。
白㾦扁平疣感染,神效薏苡败毒散,>两白㾦功同薏苡败毒散,托里透毒汤亦痊。
病毒肝炎伏邪病,祛邪清肝败毒饮,>两伏邪反复发作并感染,伏邪升阳败毒散,老年霉菌阴道炎,带下人参败毒饮。
----------------------------------升降有四要搞懂,上下调整气机通。
>升降四方寒中食管反流病,乱气开宣通痹汤,热中食管反流病,清宣宣清降浊汤。
便秘里急后重痛,随证化裁调气饮,清气不升浊不降,乱气栀豉升降饮。
----------------------------------封髓丹五要会用,加减之法均不同。
>封髓丹四加一方补中养血滋阴阳,四封髓丹各擅长,气虚生热相火动,口疮肛炎用补中。
>气血虚生热火不固,火降血下养血功,>血阴虚火旺火妄动,清热凉血滋阴用。
>阴凉血清气温阳易,虚阳上浮潜阳控,>阳尿浊泄痿兼失眠,湿热下注柴妙饮。
>痿----------------------------------汇通有三速记完,蛔厥新方乌梅丸,>汇通三方感冒无汗发热烫,伤寒新方麻黄汤。
>发汗气虚外感西中用,阿司匹林糖米汤,>退烧此决诵念千百遍,临证选方心中现。
11个临床经典方1.桂枝汤合玉屏风散这个方,原方不要加减,治疗营卫不和表虚证。
如果气虚比较明显的,你就用桂枝汤合补中益气汤。
这个方子经常会用到,后来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变出来的。
所以这些方子我们务必要把它吃透,为什么?因为现在这种生活节奏,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耗气伤津的病人不少。
特别是刚才我讲到的,临床上的失治误治太多了。
我有两个特别典型的病例,一个从春节开始病,到五一劳动节,另一个从五六月份病到国庆节。
我们南方到了五一劳动节基本上穿衬衫啊,他还是羽绒服,戴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