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 《地球的形状》教案 赵彩丽
4.6《地球的形状》教案
4.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九.内容逻辑关系
①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体,通过观察地球仪、卫星照片等,了解地球的形状特点。
2. 在教学方法方面,讲授法占主导地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不足,导致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3. 在教学评价方面,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改进措施
1.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采用奖励机制激励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效果。
2. 增加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4)项目导向学习:引导学生围绕地球形状的主题,自主设计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活动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实际地球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的形状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探究地球形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如观察地球仪、展开地图等,引导学生发现地球的椭圆形状。
② 地球仪的使用: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地球仪,观察地球的形状和特点,如经纬线、地形等。
③ 地球形状的证据:通过分析地球仪、卫星照片等,验证地球的椭圆形状,理解地球形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④ 地球的轴倾斜:了解地球轴倾斜的概念,分析其对气候和季节的影响。
⑤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理解它们对地球现象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地球的形状: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体。
2. 地球仪的使用:学会使用地球仪观察地球的形状和特点。
小学科学第6课地球的形状(教案)
小学科学第6课地球的形状(教案)引言: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的形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本节课,我们将探索地球的形状及其特征,并了解这些特征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
一、目标:1.了解地球的形状以及背后的科学原理;2.理解地球形状对地球其他特征的影响;3.探索地球形状的实际应用。
二、知识与技能:1.掌握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2.理解地球为什么呈现椭球形状;3.了解地球形状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地球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以下问题: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你们是怎么判断的?2.地球的形状与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步骤二:呈现(10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介绍地球的形状,并解释地球是一个椭球体。
提醒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特征,并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
步骤三:探索(15分钟)1.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地球形状的原因,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理论。
2.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形状是否对地理现象产生影响,并让他们提供一些具体例子。
3.组织学生进行小实验,通过辅助工具(如地球仪、纸张、尺子等),以及测量和绘制地球的形状,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球是如何呈现椭球形状的。
步骤四:讲解(10分钟)回顾学生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并讲解地球的形状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造成的。
解释地球的赤道略大于极点,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地球的自转速度和离心力。
步骤五:应用(15分钟)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地球形状对地理现象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具体问题,例如:为什么地球上的季节会有变化?为什么地球上存在日食和月食?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让他们通过海报、图片、实物等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分享他们对地球形状的理解和地理现象的影响。
步骤六:总结(5分钟)通过讨论和学生的展示,全班共同总结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椭球体,并对地球形状对地理现象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和记录与地球形状相关的现象,并以图文形式提交。
幼儿园《地球的形状》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地球的形状》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是圆形的。
2.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对地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幼儿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幼儿认识地球的形状是圆形的。
2.难点:如何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幼儿理解地球是圆形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操作法。
四、教学准备1.地球仪、圆形物品(如球、盘子等)、图片(地球的照片、宇航员在太空的照片等)。
2.绘画工具(纸、彩笔等)。
3.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导入(3分钟)播放一段关于地球的视频或展示地球的照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幼儿回答“地球”。
2.观察与讨论(10分钟)拿出地球仪和圆形物品,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形状。
提问:“地球仪和这些圆形物品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引导幼儿发现它们都是圆形的。
展示宇航员在太空的照片,告诉幼儿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也是圆形的。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为什么地球是圆形的呢?”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3.演示与讲解(10分钟)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演示地球是圆形的。
准备一个圆形的盘子和一个小球,将小球放在盘子上滚动,让幼儿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
讲解:“地球就像这个盘子一样,是一个圆形的球体。
而我们就生活在这个球体的表面上。
”用图片和简单的语言向幼儿介绍地球的结构,如大气层、海洋、陆地等。
4.绘画活动(10分钟)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地球的认识。
可以画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景物等。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地球。
5.总结与延伸(7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地球的形状是圆形的。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呢?”引导幼儿说出一些保护环境的方法,如节约用水、爱护花草树木等。
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查找关于地球的资料,了解更多地球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形状是圆形的。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圆体。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来探究地球的形状。
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2. 地球的椭圆体特征3. 地球仪的使用4. 地球的探索历程5. 地球形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了解地球的椭圆体特征。
2. 教学难点:地球仪的使用,地球的探索历程。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图片等,了解地球的形状。
2. 实验法:通过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地球形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
2. 探究地球的形状: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椭圆体。
3. 地球仪的使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地球仪,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4. 地球的探索历程:介绍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历程,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发展。
5. 地球形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讨论地球形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地理导航、气象预报等。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球的形状和椭圆体特征。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幅地球的形状,并简要描述地球的椭圆体特征。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地球形状和椭圆体特征的理解掌握程度。
2. 学生能够使用地球仪进行简单操作,展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3. 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地球形状在现实中的应用,展现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七、教学资源1. 地球仪:用于展示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2. 地球形状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 地球探索历史资料:用于讲解地球形状的探索历程。
4. 实际应用案例:用于讨论地球形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卫星照片等,了解地球的形状。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思考成果。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地球仪,加深对地球形状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1. 地球仪、卫星照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准备讨论和实践活动。
3. 地球仪制作材料:纸板、彩笔、剪刀等。
4. 教学课件。
教案内容请提供相关章节的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以便我为您编写详细的教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卫星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形状。
2. 新课导入:讲解地球的形状,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地球形状的理解和观察成果。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地球仪,加深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增加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八、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物品,尝试发现它们的形状特点。
2. 结合家庭生活,思考地球形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制作地球仪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地球的形状(简单证明方法)》教学设计
《地球的形状(简单证明方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能够了解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一基本事实。
掌握一些简单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如观察船帆、月食现象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实验演示、讨论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们对科学现象的认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
让幼儿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明白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发现真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理解地球是球体这一概念,通过简单方法让幼儿直观感受。
帮助幼儿掌握几种简单证明地球形状的方法,并能简单描述。
2.教学难点用简单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幼儿解释观察船帆、月食等现象与地球形状的关系。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兴趣和探索能力,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科学奥秘。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探索地球形状之谜”情境,激发幼儿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兴趣。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展示、实验模拟等方式,让幼儿直观感受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
讨论法:组织幼儿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分享观点,促进思维发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教师:“小朋友们,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那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吗?有人说地球像一个大大的盘子,有人说地球像一个方形的盒子,那到底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
”通过提出不同的猜测,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出地球形状这一主题。
(二)地球是球体的初步认知(7分钟)展示地球图片和地球仪:教师拿出地球仪,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们,看看这个地球仪,它是按照地球的样子做出来的哦。
你们看,地球仪是什么形状的呀?对啦,是圆形的,就像一个大皮球。
地球其实和地球仪的形状差不多,是一个很大很大的球体。
”然后展示从外太空拍摄的地球图片,让幼儿直观感受地球的圆形轮廓。
(三)简单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10分钟)观察船帆现象:图片展示:教师展示海边观察帆船的图片,“小朋友们,看这张图片,当帆船在大海上航行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地球的形状》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地球形状的基本概念。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它对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有着重要影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地球仪和地图,分析地球形状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释地理现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地球的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特点以及地球半径的计算方法。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地球的形状》教案
一、教学内容
《地球的形状》教案,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地球的形状认识过程;
2.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掌握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和平均半径;
4.了解地球表面积和最大周长;
5.掌握地球赤道与经纬网的关系。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地球的基本形状和特征,为后续学习地理知识打下基础。
2.教学难点
(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如何从古代的“天圆地方”观念发展到现代的地球科学认识;
(2)地球半径、表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3)理解地球赤道与经纬网的关系,以及这一关系在地理现象中的应用。
举例:
(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通过讲解历史上地球形状观念的演变,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过程,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古人观念的局限性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地球形状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仍有个别学生对地球半径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为此,我打算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这些基础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地球的形状》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其能够通过地球形状的学习,形成对地球空间结构的认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 》优质课 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形状》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而不是一个平面。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他们来说,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观察和实验来理解和接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近似椭球体。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近似椭球体。
2.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图片,了解地球的形状。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地球仪模型,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共同探讨地球的形状。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模型2.地球仪图片3.实验材料(如彩球、绳子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球仪模型,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形状,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否是一个平面。
2.呈现(10分钟)展示地球仪图片,让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
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国家边界等要素。
3.操练(15分钟)分发实验材料,让学生分组进行地球仪模型的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地球的形状。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地球的形状,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为什么是一个近似椭球体?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球的形状是一个近似椭球体。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绘制一幅地球的形状图,并写下自己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8.板书(5分钟)地球的形状:近似椭球体以上教学过程共计50分钟,剩余时间可用于学生作业和教师辅导。
教学情境与教学活动分析:一、教学情境在教学《地球的形状》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我利用地球仪模型进行了导入。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球体。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球体。
2. 地球的证据:地平线、卫星照片、地球仪等。
三、教学重点: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球体。
2. 地球的证据:地平线、卫星照片、地球仪等。
四、教学难点: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球体。
2. 地球的证据:地平线、卫星照片、地球仪等。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卫星照片等,了解地球的形状。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证据。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制作地球仪,加深对地球形状的理解。
教案示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的形状。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地球的形状,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球体。
2. 学生通过地球仪、卫星照片等,了解地球的形状。
三、课堂探究(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形状的证据。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证据。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教师发放地球仪制作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地球仪。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加深对地球形状的理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地球形状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高对地球的保护意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地球仪、卫星照片等,学生能准确描述地球的形状。
2. 学生能理解并解释地球形状的证据。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4. 学生能动手制作地球仪,展示对地球形状的理解。
七、教学准备:1. 地球仪、卫星照片等教具。
2. 地球仪制作材料。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1《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5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1《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形状》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地球的形状,以及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过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示意图和科学家的探索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和发现。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平面或者简单的球体的阶段,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历史和科学探索过程可能比较陌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历史观念。
3.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让学生理解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通过观察、探索和实验,逐渐认识到地球的形状。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图片和视频,了解地球的形状。
2.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交流科学家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故事。
3.实验法:让学生通过模拟地球自转的实验,感受地球的形状。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地球形状的图片和视频。
2.模拟地球自转的实验材料。
3.分组讨论的教室环境。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引起学生的思考。
然后,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地球形状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地球的形状。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形状,明确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同时,教师通过展示科学家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故事,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模拟地球自转的实验。
小学科学36《地球的形状》(教案)
小学科学36《地球的形状》(教案)地球的形状(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是球体,并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1. 学会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判断地球的形状。
2.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并能简单解释其原理。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导入(引发兴趣,激发好奇)(1)教师先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的?是平的还是圆的?”(2)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简单解释。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2. 实验观察(通过实验来认识地球的形状)(1)准备一个小水壶和一张纸张。
(2)将纸张稍微弯曲,并用手按住,像地球一样看似平坦。
(3)让学生观察纸张边缘是否呈现出弯曲的形状,并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弯曲。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指导学生尝试将纸张绕成一个圆筒状。
(5)学生观察现象并总结: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形状。
3. 地球的自转(通过动画和模型展示地球自转)(1)教师通过图文或动画介绍地球的自转,包括自转的方向和速度。
(2)教师还可以通过模型展示地球的自转,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球自转的过程。
4. 地球的公转(通过实验和示意图展示地球的公转)(1)教师准备一个小球,用线穿过小球的中心,并固定在一个支架上。
(2)教师代表太阳,围着小球作圆周运动。
(3)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呈现地球公转的现象,并解释地球公转的原理。
5. 拓展(通过讨论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形状和运动)(1)教师提问:地球的形状和自转、公转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地球的北极和南极会有极昼和极夜?(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
(3)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总结,确保学生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判断地球的形状是球体,并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完整)《地球的形状》教案.
(完整)《地球的形状》教案.
地球的形状
李凤 201210240521
1.教学内容
《地球的形状》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本课通过想象建立假设、实验了解人类认识地球是球形的过程,是后续学习地球的表面和内部、地表的迁移等内容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能够通过计算对地球的大小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
4。
教学难点
知道合理质疑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5.教学方法
观察法、对比法、实验探究。
6.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三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基本了解了学习科学课的方法,具备了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能力.学生对我们的地球的形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整个发展过程却不甚了解。
基于此,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从人类最初对地球的认知开始,逐步了解整个认识过程。
7.学法指导
本课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教师主导课堂教学,教学中采用假设和实验探究,学生在合理的质疑中不断推动科学探究,得出结论.
8.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纸船、桌面、球体、伞面、圆柱体、圆锥体等模型。
9.教学过程。
2024年《地球的形状》教案
《地球的形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掌握地球的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3.增强学生的国家版图意识,激发热爱祖国、保卫边疆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3.地球仪的使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教学难点:地球仪的使用,国家版图意识。
四、教学准备1.地球仪2.地球形状和大小相关图片3.地球自转和公转动画4.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地球仪展示地球的形状,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纬线和经线,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2.探究地球的形状(1)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
(2)讲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等。
(3)展示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播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让学生直观了解地球的运动。
(2)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如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地球公转的轨道、周期等。
(3)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
4.地球仪的使用(1)示范地球仪的使用方法,如如何查找地理位置、测量距离等。
(2)让学生分组操作地球仪,进行实践活动。
(3)总结地球仪的使用技巧,强调注意事项。
5.国家版图意识(1)展示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国家版图的重要性。
(2)讲解国家版图意识,如保卫边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等。
(3)引导学生树立国家版图意识,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和公转等基本知识,以及地球仪的使用和国家版图意识。
7.课后作业(1)绘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示意图。
(2)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运用地理知识进行解释。
(3)查找资料,了解我国边疆地区的地理特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球仪、图片、动画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和公转等基本知识。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
2. 难点: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3公里。
三、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球模型。
2. 平面地图。
3. 绳子、测距仪等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
2. 新课导入:讲解地球的形状,介绍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3公里。
3. 课堂实验:用绳子、测距仪等器材,模拟测量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地球的形状。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证明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
6. 拓展延伸:通过平面地图,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地球形状的简图,标注出赤道和极点。
2. 写一篇关于地球形状的短文,阐述地球为什么是一个不完美的球体。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实验参与度、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地球形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天文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宇宙中的其他行星形状。
2. 组织学生参观地理博物馆,通过实物和模型,增强学生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九、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实验参与度、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地球形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十、教学计划本节课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共45分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地球的形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了解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
3.掌握利用正三角形测量地球的方法。
2.能力目标1.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学科性实验。
3.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和讨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明确知识目标,关注学生的学科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
2.儿童的学习能力是有限度的,因此重点是正确的理解、认识和应用知识和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学科性实验需要准备实验器材。
•确认课程中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发现、解决问题。
•为学生准备专业书籍、实验手册等。
2.学生准备:•阅读相关文献或参加课程。
•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
四、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本课程的主题是“地球的形状”。
请你们先回想一下:地球是什么形状?大约多大?我们怎么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呢?(请让学生回忆一下,然后继续)现在我请你们来进行一项关于地球形状的课程实验,一起来学习和探究它的形状和大小。
2.学习环节1.探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提供工具,让学生观察并测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让学生意识到,通过学科性实验和测量,可以更好地认识地球。
(2)学习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
介绍地球在北极和赤道上的距离以及两者之间的距离有多少。
(3)通过地图或地球仪了解地球的描绘方法。
该方法可以提供一个地球的整体形象,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不同部分。
2.进行实验让学生用正三角形测量地球,了解如何利用这种方法来确定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让学生一起进行实验,以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1)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和理解。
(2)需要教师引导,引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让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学生要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提高沟通能力。
3.总结环节1.小组教学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分享,互相交换意见和经验,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沟通能力。
2.思维导图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和应用课程知识,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和总结经验和方法。
2024版《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精选)
•课程介绍与目标•地球形状认知历程•地球形状特点及证据目录•地球形状对自然环境影响•地球形状对人类活动影响•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课程背景与意义地球形状的认知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了解地球形状的科学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为地理、天文等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古代对地球形状的认知天圆地方说盖天说浑天说近代科学探索与发现麦哲伦环球航行01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02地球测量技术的发展03GPS 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 )的应用,进一步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人造卫星观测通过人造卫星观测地球,可以直观地看到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重力场测量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可以推断出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布和形状。
现代科技手段验证地球形状特点概述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其形状由引力和自转等物理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
地球的极半径略小于赤道半径,因此地球的形状实际上是一个略微扁平的椭球体。
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和山脉等地形地貌使得地球的形状在局部范围内呈现出不规则性。
大地测量数据支持通过大地测量,科学家们获得了大量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数据。
这些数据表明地球是一个椭球体,且其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公里。
大地测量还提供了地球重力场、地磁场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进一步证实了地球椭球体的形状。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地测量数据可以相互比较和验证,从而确保了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卫星观测技术应用卫星观测技术为地球形状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手段。
通过卫星测高、卫星重力测量等技术,科学家们能够更精确地测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卫星观测数据表明,地球的形状在不断地变化着,其中包括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卫星观测技术还能够监测到地球重力场、地磁场等微弱信号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有助于深入认识地球的形状和演化。
《地球的形状》集体备课
《地球的形状》集体备课乌奴耳中小学贾春丽(六年级科学上)单元内容我们的地球单元主题地球的形状单元目标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2、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3、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并加以描述4、能根据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
5、愿意合作交流6、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材分析本单元就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地球的形状,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
二、地球的表面,知道学生通过收集各种不同地貌特点的图片资料,了解各种形态的地貌特点,直至了解整个地球。
三、地球内部,通过结构模型,来建构对地球内部的认识。
四、火山和地震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实验模拟,告诉学生在地震来临时应如何避险。
五、地表的变迁,教材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实验模拟,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各种外力和内力是改变地表形态的主力。
本课是宏观的想象认知课,学生要建构地球是圆形的比较困难。
可以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逐步从一般感知——理性感知——理性认知——建立知识,来学习新课。
课时间2014年9月17日地点科任办公室主持人贾春丽 参加人全体科任组人员中心发言人贾春丽缺席情况 无备课内容地球的形状重点研究问题地球的形状教材分析 本课从古时候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到今天人们可以在太空中给地球拍照,不仅让学生对地球的形状有一个认识,同时也了解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
课文的第一部分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么,人类是怎么样逐步正确认识地球形状的呢?让学生心存疑问,去研讨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第二部分介绍了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做出的种种努力。
第三部分现代人们的科学研究。
第四部分通过实际数据,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有多大。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形状》教案
洛阳市新安县实验小学赵彩丽
教学内容: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
过程。
2、能够收集有关的地球的资料,提出一些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3、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
认识科学是不断
发展的。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
程。
2、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一些人们不断认识地球的资料,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融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于一瞬。
由教师准备一些直观教具:地球仪、黑板、粉笔头,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故事的意义。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疑,导入新课
1.谈话:提问:“人类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呢?”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1、介绍古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①谈话:古时候的人们对我们周围的世界还不了解,但是他们也在不断地观
察,不断地研究学习,所以人们慢慢地掌握了很多的本领,比如学会用火,炼铁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肯定也在想我们脚下的这片大地到底有多大呢、它是什么样的呢。
你们知道他们对地球形状最初的解释是什么吗?
②学生讨论,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③课件播放“神话中的地球”。
④谈话:神话故事其实也反映了古时候的人对大自然的一种认识,因为条件限制,他们不可能弄清楚地球的真实面貌,那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一种没有依据的“猜想”,是对地球
不科学的解释。
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接触到的事实越来越多,比如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看到了月食的情况后认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于球体的,下面我们也来看一看。
⑤课件播放“月食过程”,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推想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吗?你有什么疑问?
⑥教师又补充说明东汉张衡对地球形状的猜测。
⑦提问:既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球形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学生讨论交流。
说明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科学,不断用来修正猜想和探究。
2、介绍当人们看到船身逐渐消失在海平面下的事实以后,对地球形状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猜想。
①课件出示“海边归帆”,提问:为什么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顶部,再逐渐看到船的上半部,最后才能看到船的全部?
②学生讨论交流。
③利用地球仪和染色的粉笔头演示,模拟海边帆船归来的情景并讲解其中的科学道理,
课件播放“麦哲伦航海探险”,介绍麦哲伦为了证明地球是球形而进行环球航行的故事。
④理解地球可能是圆的猜测产生的基础,小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实际上就是一次科学实验,他在证明地球是不是真的是圆的,这次实验的成功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在事实面前人们信服了,开始逐渐接受这个观点。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宇航员在空中亲眼看到地球是什么样子了。
①介绍前苏联,美国和中国的航天事业。
(课件出示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现在人们已经可以进入太空,从宇宙中观察地球,再次证明“地球是圆球形的”观点确实是对的。
②提问: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船队为什么要一直向西航行?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了什么?
③学生讨论交流。
④.谈话:不过,人们对地球的认识也并没有停留在原地不动,科学家还在不停地研究,使我们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⑤课件介绍地球的形状资料。
(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形)
三、认识地球有多大
1.谈话: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很大的,你知道地球有多大吗?
2.学生回答,猜测。
3.看教材第16页资料,了解地球的有关数据。
4.提问:你知道我们这里到无锡有多远吗?坐汽车大约要多久?我们无锡到南京有多远?坐汽车大约要多久?出示中国地图观察图上的无锡到南京有多长。
再观察地球仪上的中国有多大?想象地球有多大。
四、拓展活动:
算一算: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赤道一周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