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灯亮起来》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灯亮起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小学的××××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让灯亮起来》,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8课《让灯亮起来》。本课属于“家庭用电”这一教学单元,设计安排了让小灯珠亮起来等探究活动。根据课的性质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文本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画图提出假设;

第二部分:实验准备及过程;

第三部分: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第四部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认识小灯珠、电池、开关、电线,知道使小灯珠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2.能选用一些基本电路元件,根据实验要求设计简单电路,并展示自己的设计简图和实验方案。

3.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使用一些基本元件连接简单电路,并画出连接简图。

教学难点: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要接通一个简单电路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电流通路。

二、学情分析

电灯能在黑暗中带来光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生活中用开关控制电灯的亮灭,是每个学生都有的体验。但是,电灯是怎样与电线、开关等材料连接的?怎样的路径可以使电灯发光?这又是大多数学生说不清楚的。这样,学生们所面对的问题与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了不一致,就必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学生优点:思维活跃,热爱新鲜事物,动手能力强,关注现实生活。

不足:注意力不集中。

三、教法学法:

教法:为应对学生不足,本课我主要用到演示法、实验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学法:为充分发挥学生优点,课中学生主要用到观察法、实验法、归纳法来达到实验目的。

四、教学过程:

这是我的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为了上好本节课,课前我准备了试验分组、实验器材、实验报告单、自制小手电。

(一)导入新课,设置两个情景。

根据小学生喜欢猜谜语的特点,上课时我通过猜谜语“屋里有根藤,藤上结个瓜,一到太阳落,瓜里开了花。(打一家用电器)”来引出课题,让灯亮起来;

接着问:“我们的家里、教室也有灯,你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画一画电灯、电线、开关等材料是怎样连接的吗?”这时我在黑板画出几张基本电器的简图,学生画图就是在提出假设;

那么学生们画的到底对不对呢?这时我就拿出了我自制的小手电,并演示小手电的亮灭。同时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小手电是怎样亮起来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你们也能制作属于自己的小手电”下面让我们通过投屏揭开小手电的神秘面纱吧),揭秘后学生看到了小手电亮起来主要是由电池、小灯珠、电线构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自制小手电的揭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绘制家庭电路图过渡到课堂实验探究。

(二)试验探究,获得新知。

课中我设计了两个实验探究来验证学生的假设。

探究一:尝试自制小手电的连接方法

1、认识简单电路元件:灯泡、电池、电线,提出安全警示。

设计意图:认识小手电的元件,让学生明白电器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在介绍电池构造的时候提出安全警示,告诫学生家庭电路的危险性,同时说明试验用电的可行性。

1、分组实验,教师在屏幕上出示揭秘后的小手电,让学生尝试自

制小手电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简图。

2、介绍小手电的工作原理,有助于学生理解电流通路。

设计意图:学生初次接触电路知识,对电路元件的连接方法比较陌生,但是小手电的揭秘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尝试自制小手电的连接,并绘制电路简图;让学生感受实验成功带来的快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初步感知让灯亮起来需要让灯泡、电池通过电线依次连接成一个封闭的形状,介绍小手电的工作原理,有助于学生理解电流通路,突破难点,也为课本实验探究做好了准备。

(在家庭电路中,我们是用开关控制灯的亮灭,在我们课本的实验器材中也有开关,你们能用更多的实验器材让灯亮起来吗?)探究二:用更多的电器元件让灯亮起来

1、认识电池盒、灯座、开关;

2、分组实验探究;(教师不断提示引导学生电器元件要通过电线依次连接成一个封闭的形状灯才会亮)

设计意图:学生在尝试了自制小手电连接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课本实验,由简单实验到加入开关、电池盒、灯座的实验,学生更加明确自己要干什么,在实验中引导学生电器元件要通过电线依次连接成一个封闭的形状灯才会亮。同时进行两次实验操作更有说服力。

(三)实验分析与比较

学生通过实验并对试验记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分析出让灯亮起来需要让灯泡、电池、开关通过电线依次连接成一个封闭的形状。

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提前组织语言,方便汇报展示实验成果。

(四)总结得出结论

学生在经过了假设、探究、分析总结、验证假设的过程中得出了最后的结论:

电器元件要通过电线依次连接,形成电流通路,灯才会亮。同时渗透课本知识点:能使小灯珠亮起来的连接,形成了电流通路,人们称这种电流通路为电路。

(五)扩展延伸,巩固练习

作业一:判断小灯珠是否发光。

为巩固学生对电流通路的理解,我设计了几张电流通路、断路、短路的简图,让学生判断灯的亮灭。

作业二:课外自制小手电。

课外发展学生科学探究兴趣,课中从实验到理论,课外再从理论到实际生活中的小手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再次警示安全用电,培养学生安全用电意识。

(六)板书设计

18、让灯亮起来

需要的电路元件:小灯泡、电池、电线、开关等

满足的条件:电路元件要依次连接,形成电流通路。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利用一些基本材料,设计简单电路,得出让灯亮起来需要一个完整的电流通路这一科学道理。在整个过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