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目的: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
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产后出血的7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止血,试验组患者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 h内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患者子宫RI、S/D值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1.89%)明显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2.9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7,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子宫纵向压迫缝合,术式简单,止血效率高,对患者子宫机体损伤小,不会产生严重并发症,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生育能力及生命安全,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产后出血;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效果
产后出血是一种产后常见并发症,同时也是导致产妇围产期死亡的重要原因[1]。产后出血临床治疗一直遵循快速止血,尽量避免子宫切除的原则。为了提高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療效果,减少患者生理功能损害,笔者所在医院组织研究,对74例产后出血患者分组研究,分别给予常规止血治疗和子宫压缝合术治疗,对比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的74例产后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是单胎、剖宫产;剖宫产手术24 h内出血量>1000 ml,患者同意参加研究后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试验组患者年龄20~32岁,平均(27.19±1.54)岁;初产妇21例,经产妇16例;孕周38~41周,平均(39.52±1.37)周;剖宫产手术24 h内出血量1180~1571 ml,平均(1154.31±131.64)ml。对照组患者年龄22~35岁,平均(27.23±1.51)岁;初产妇22例,经产妇15例;孕周38~41周,平均(39.50±1.39)周;剖宫产手术24 h内出血量1190~1580 ml,平均(1160.08±125.99)ml。两组患者分娩方式、年龄、产次、孕周、产后出血量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止血措施,按摩子宫促使子宫收缩,给患者宫体注射宫缩剂并给予止血药,效果不显著的患者进行宫腔填纱止血或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
试验组患者进行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行子宫压迫缝合术之前先对患者进行子宫压迫试验,将患者子宫托出腹腔加压,子宫加压后出血立即停止则代表可以进行该手术,否则需要行子宫切除术,本组患者子宫加压后出血基本停止,均符合手术要求。将患者膀胱腹膜下推并反折,让子宫下段充分暴露于手术视野,选用大圆针穿引1-0号可吸收线后在子宫右侧下缘2~3 cm处向内侧偏3 cm的位置进针,穿透宫腔至后壁后用褥式针法垂直缝合1~2针,到达宫底与宫角3~4 cm绕线至前壁体部,褥式针法垂直缝合1~2针后,于子宫切口上方至缝线2~3 cm的位置出针;右侧缝合完毕后用同样的方式针法缝合左侧,两侧缝合结束后助手双手均衡施力给患者子宫垂直加压,同时手术医生缓慢、对称拉两根缝合线使子宫呈收缩状,最后将缝合线两端打结;子宫放回宫腔观察10~15 min,察看子宫颜色变化及出血变化[2];子宫颜色正常、出血有效控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缝合腹部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 1 h 内出血量;(2)观察两组患者的子宫血液循环情况,24 h后对患者进行子宫超声检查,测量子宫动脉的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S)、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D),计算的S与D的比值(S/D值),对比RI及S/D值;(3)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统计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效果分为有效和无效,术后患者子宫收缩效果明显,术后1 h阴道出血量100 ml,尿量过少或无尿,生命体征异常为无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治疗有效率[3-4]。
1.5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基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 h内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子宫血液循环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子宫RI、S/D值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后出现4例切口渗血、1例感染、2例发热,并发症发生率为18.92%(7/37);对照组出现5例切口渗血、1例感染、3例发热,并发症发生率24.32%(9/37)。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结果为有效34例(91.89%),无效3例(8.11%);对照组治疗结果为有效27例(72.97%),无效10例(27.03%)。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1.89%)明显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2.9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7,P<0.05)。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24 h小时出血量超过1000 ml即为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产后并发症,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一直是妇产科医务人员研究重点[5-6]。临床研究与实践发现,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比传统方法效果好。本次研究,行子宫压迫缝合术的患者均是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改良B-Lynch缝合术对子宫纵向机械性压迫缝合,形成血栓止血;而且子宫肌层的缺血状态刺激子宫自行收缩,压迫、关闭血窦,以便达到止血目的[7]。研究结果为试验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1 h内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患者子宫RI、S/D值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子宫压迫缝合术与传统产后出血治疗术式相比,手术过程并不复杂,手术可操作性强,不会延长手术时间,而且行子宫压迫缝合术时是在肌层缝合,对子宫机体损伤小,患者术后子宫血液循环供应恢复快。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子宫压迫缝合术不会引发新的并发症,手术安全性高。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1.89%)明显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2.9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7,P<0.05),表明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效果更好,可以有效保护患者子宫完整性,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该研究结论与许云平[8]研究结论相同。
常见的子宫压迫缝合术除改良B-Lynch缝合术外还有Hayman缝合术、Cho 缝合术、子宫下段平行垂直压迫缝合術、子宫下段水平环状压迫缝合术,各术式均是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而实施,止血原理均是压迫止血。改良B-Lynch缝合术、Hayman缝合术常应用于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早剥导致的产后出血;子宫压迫缝合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通过手术压迫缝合压迫甚至关闭血窦,减少出血;同时利用子宫肌层缺血刺激子宫收缩止血,临床实践研究表明,该方法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改良-Lynch 缝合术临床应用相对较多,其术式简单,止血高效、快速,基层医院可以推广该术式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总而言之,子宫压迫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止血速度快,止血效果好,患者子宫损伤小,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患者子宫完整性,保障了患者生殖健康,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方式。
综上所述,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对患者子宫纵向压迫缝合,术式简单,止血效率高;对患者子宫机体损伤小,不会产生严重并发症,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