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 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上的重大变法与改革PPT课件
3、改革结果: (1)成功的: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后周周世宗改革等 (2)虽取得成效但最终失败:王安石变法。 4、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 (1)触动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反对; (2)用人不当,新法反而危害百姓。 5、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 (1)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2)改革者成为最高统治者或赢得最高统治者的信任和 支持; (3)制定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并切实可行的措施; (4)改革者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决心。
6、 变法成功或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是否根据生产力发展调整 生产关系,以及能否根据经济基础的变化调整上层建筑,从 而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 改 革的成败还在于改革的措施是否行之有效、改革是否得到皇 权的有力保障、改革是否用人得当、改革指导思想是否正确 和进步、改革者的魄力和勇气等有关。 (二)对改革的认识 1、要根据现实变化适时进行改革,要与时俱进; 2、改革措施要适合国情,要行之有效; 3、改革一定会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改革者要敢于与旧势力 作斗争,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和魄力; 4、改革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的支持; 5、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6、改革要用人正确。
4.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 顷,海贡集千艘”,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5.被西方历史学家称为经济“黄金时代”的北宋时期,政府为管理市 场设立的机构是 A.邸店 B.市易务 C.转运使 D.十三行 6.(辽宁省抚顺一中2009届高三上期一次月考)北宋前期统治者 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 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的特权 7.(安徽省安庆高士中学2009届高三二次月考)11世纪中叶,王 安石主持变法。从可操作性角度看,王安石下列哪一项措施在当时 是很难真正实行的? A.募役法 B.方田均税法 C.农田水利法 D.青苗法
高一历史中国古代的改革PPT优秀课件
国文化典籍遭
控制
受重大损失
改革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 同室居住。强制推行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 利于增加国家赋税、加强了秦
旧俗 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国的集权统治
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背景 (1)有利条件: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②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社会矛盾: ①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②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③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长制 清理户口、征收租赋、 央集权的巩固
征发徭役和兵役
时期
概况 措施
内容
作用
前期冯太后主
制定了俸禄制度,
整顿
持,重点建立
官吏俸禄由国家 北魏吏治有所好转
吏治
各种新制度
筹集和发放
后期孝文帝主 持,重点推行 汉化措施
迁都 公元495年正式 打击了保守势力;有
洛阳 迁都洛阳
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
易服装、说汉话、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
移风 改汉姓、通婚姻、先进文化,促进了鲜
易俗 改籍贯、行汉制、卑贵族的封建化,巩
崇儒学
固了北魏统治
王安石变法 1.历史背景 (1)社会危机: ①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 盾尖锐;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②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宋初集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 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2)有利条件: 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②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控制
受重大损失
改革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 同室居住。强制推行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 利于增加国家赋税、加强了秦
旧俗 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国的集权统治
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背景 (1)有利条件: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②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社会矛盾: ①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②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③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长制 清理户口、征收租赋、 央集权的巩固
征发徭役和兵役
时期
概况 措施
内容
作用
前期冯太后主
制定了俸禄制度,
整顿
持,重点建立
官吏俸禄由国家 北魏吏治有所好转
吏治
各种新制度
筹集和发放
后期孝文帝主 持,重点推行 汉化措施
迁都 公元495年正式 打击了保守势力;有
洛阳 迁都洛阳
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
易服装、说汉话、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
移风 改汉姓、通婚姻、先进文化,促进了鲜
易俗 改籍贯、行汉制、卑贵族的封建化,巩
崇儒学
固了北魏统治
王安石变法 1.历史背景 (1)社会危机: ①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 盾尖锐;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②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宋初集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 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2)有利条件: 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②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ppt课件
变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基础。
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西晋未年内迁 少数民族分布与北 方流民南迁示意图
——《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必 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胡床
椅子 民族交融趋势
方凳
注:图画出自摹制 的敦煌莫高窟壁画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民 族 交 融 的 趋 势
主要内容
仿
范仲淹(989-1052)
(王安石)至议变法……谓“天变 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宋史·王安石传》
3.北宋时期的变法与改革
宋初
北宋中期
改革
内容
采取加强 中央集权
的措施
政治腐败 财政困难 起义不断 边防压力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官僚机构
官僚机构 财政制度 军事体制
4.明朝张居正改革
背景
(一)晚清政府进行的改革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 小变仍亡。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康有为
梁启超
法者, 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 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 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改革
背景
目的
内容
戊戌变法 1898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救亡图存
多领域变革,提倡 新学,兴民权
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
社会主义 革命
探索适合中国 国情的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及 全面深化改革
1949-1956年 1956-1978年
1978年以来
(一)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新民主主义 革命
革命
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 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我们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PPT课件
练习册P22!!!
探究三:改革成败的原因及启示?
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改革要与时俱进,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和社会进步;改革要建立强有力而团结的 改革领导集体;改革要注意协调好各方利 益,减少或化解改革的阻力;要注意处理 好旧制度、旧文化与新制度、新文化的关 系;改革不能超过社会承受力,尽量减少 改革的负面影响……
但是由于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 多以失败告终。
改革的性质
探究一: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场变法运动背景的相似之处。
答:①都面临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社会潮流;②国家或政权都面临着 不同程度的社会危机;③原有体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④新的经 济因素的发展,新的社会力量的壮大。
张居正改革(万历中兴、1573-1582)
背景:①统一多民族封建国 家进一步发展;②政治日益 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 农民纷起反抗等);③张居 正出任内阁首辅。
目的:解决统治危机、维护封建统治
内容:①整顿吏治,加强官吏考核;②裁 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推广一条 鞭法)。
客观作用: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 不断壮大 促进新式军队的发展
促进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一预、备大立清宪皇(帝统1 9治0大6清- 1帝9国1,1 )万世一系,永永尊戴。1911年责任内阁名单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 …清采政取府的在一辛系亥列革措命施前 。夕亦宣称布“为筹预备备立实宪行”君。主立宪所
二、以史为鉴,持续变革——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改革
趋势
大
土 社会 跃
地 改 革 和 民
三 大 改 造
探究三:改革成败的原因及启示?
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改革要与时俱进,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和社会进步;改革要建立强有力而团结的 改革领导集体;改革要注意协调好各方利 益,减少或化解改革的阻力;要注意处理 好旧制度、旧文化与新制度、新文化的关 系;改革不能超过社会承受力,尽量减少 改革的负面影响……
但是由于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 多以失败告终。
改革的性质
探究一: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场变法运动背景的相似之处。
答:①都面临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社会潮流;②国家或政权都面临着 不同程度的社会危机;③原有体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④新的经 济因素的发展,新的社会力量的壮大。
张居正改革(万历中兴、1573-1582)
背景:①统一多民族封建国 家进一步发展;②政治日益 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 农民纷起反抗等);③张居 正出任内阁首辅。
目的:解决统治危机、维护封建统治
内容:①整顿吏治,加强官吏考核;②裁 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推广一条 鞭法)。
客观作用: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 不断壮大 促进新式军队的发展
促进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一预、备大立清宪皇(帝统1 9治0大6清- 1帝9国1,1 )万世一系,永永尊戴。1911年责任内阁名单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 …清采政取府的在一辛系亥列革措命施前 。夕亦宣称布“为筹预备备立实宪行”君。主立宪所
二、以史为鉴,持续变革——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改革
趋势
大
土 社会 跃
地 改 革 和 民
三 大 改 造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教学课件201911)
• ②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 了基础
• ③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 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 ④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 地位的政治思想
• (2001年全国文科综合试题·新课程卷)历史 上的重大社会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 为前提。根据相关的历史知识,回答:
• 18.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 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 理"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 中国古代史上发生的改革变法, 证明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 动力。据此回答: 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当时 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是
• ①奖励军功②奖励耕织③重农 抑商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实行法治
• A.①②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D.③④
• 2.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改革和 商鞅变法的相同点是
• A.都代表地主阶级 • B.都废除井田制 • C.都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 D.都实现富国强兵
时期
内容
影响
西汉王莽改制 北魏
王田私属,不 许买卖;多次 改变币制
改制失败, 激化了社会 矛盾。
北魏孝文帝改 革均田制和租 调制整顿吏治, 迁都洛阳,学 习汉族文化, 实行汉化政策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 复与发展,加速了鲜 卑族和北方其他少数 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
; 代写演讲稿 https:/// 代写演讲稿
;
誓同沉溺 无惭乡里 留为吏部尚书 王蕴闻彦节已奔 早有清誉 汝匿之尚谁为乎?或问渔师得鱼卖不?妻弟荆州刺史桓玄遣信要令过己 抠衣聚足 猛慷慨常慕功名 与戍主薛伯珍及其所领数千 为文惠太子作《杨畔歌》 因随后主入京 乃平生愿也 加班剑二十人 桂等二十州兵讨岭外荒梗 自 彪之至准之四世居
• ③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 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 ④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 地位的政治思想
• (2001年全国文科综合试题·新课程卷)历史 上的重大社会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 为前提。根据相关的历史知识,回答:
• 18.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 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 理"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 中国古代史上发生的改革变法, 证明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 动力。据此回答: 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当时 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是
• ①奖励军功②奖励耕织③重农 抑商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实行法治
• A.①②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D.③④
• 2.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改革和 商鞅变法的相同点是
• A.都代表地主阶级 • B.都废除井田制 • C.都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 D.都实现富国强兵
时期
内容
影响
西汉王莽改制 北魏
王田私属,不 许买卖;多次 改变币制
改制失败, 激化了社会 矛盾。
北魏孝文帝改 革均田制和租 调制整顿吏治, 迁都洛阳,学 习汉族文化, 实行汉化政策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 复与发展,加速了鲜 卑族和北方其他少数 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
; 代写演讲稿 https:/// 代写演讲稿
;
誓同沉溺 无惭乡里 留为吏部尚书 王蕴闻彦节已奔 早有清誉 汝匿之尚谁为乎?或问渔师得鱼卖不?妻弟荆州刺史桓玄遣信要令过己 抠衣聚足 猛慷慨常慕功名 与戍主薛伯珍及其所领数千 为文惠太子作《杨畔歌》 因随后主入京 乃平生愿也 加班剑二十人 桂等二十州兵讨岭外荒梗 自 彪之至准之四世居
课件1: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一)商鞅变法 1.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 (1)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
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 (2)军事:这一时期,兼并战争不断。 (3)政治: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纷
纷推行变法。 (4)文化:百家争鸣,思想解放。
(2)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 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传统的计划 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 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 设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中共十九大会场
(一)新中国初期的社会变革 1.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 民艰苦奋斗,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恢复国民经济, 巩固新生政权。 2.社会主义革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 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 革。源自戊戌变法材料解析材料
康有为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急
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他意识不到,激进的变法
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包括危及满族
八旗特权在内的改革,只会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除了皇帝
外所有的改革者都是汉人的事实,在满族人中间引起恐慌。 主要—原—因摘:编维自新徐派中缺约乏《政中治国近经代验史;:改1革60者0~急2于00求0成,中;国变的法奋策斗略》 据过材于料激简进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百日维新的改革举措 说说明明戊:戌精变简法机的构“,激裁进减”冗。员;废除八股取士;取消旗人特权。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件(26张PPT)
邹忌改革
各国变法
废井田,开阡陌
中 央
奖励耕织
集 权
商鞅 废除世卿世禄制
趋
变法 奖励军功
势 加
实行什伍连坐
强
建立县制
李悝变法
申不害变法
打击了贵族特权, 促进了秦国政治、 经济、军事的发展, 为秦统一全国奠定 了基础
吴起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俸禄制
民
族
创建新制度 三长制 汉制
交
融
均田制
的 趋
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汉文化
改革会触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从而遭遇巨大的阻力
改革的成功会推动社会的极大进步,巩固王朝统治
改革的失败会加速社会的衰败和王朝的灭亡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近代改革面临着怎样的社会变局?
社会性质
中国逐渐 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 建社会
主要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主要任务
求得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
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 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
结合史料和地图,指出北宋改革的时代背景。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
①辽和西夏威胁,边患严重
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
②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
叛而为寇,复何为哉? ——《枢密副史富弼的上疏》
③“三冗二积”,财政危机
势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 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 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 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洛阳伽蓝记》
加快了民族融合, 为隋唐大一统和 强盛奠定了基础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 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 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 的历史规律。
高三历史课件: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24页PPT
高三历史课件: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 与变法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谢Hale Waihona Puke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谢Hale Waihona Puke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PPT)4-4
时期
春秋时期改革内政,发 展生产,改革 军制
使齐国强盛, 齐桓公确立 霸业。
秦国商鞅变法废 秦国封建经济得到 井田,开阡陌; 发展,国家实力增
废除特权,奖励 强,为秦统一全国 耕战,建立县制 创造了条件。
形悲哀痛苦:~无依的孤儿。 【哀怜】动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孤儿寡母,令人~。 【哀鸣】动悲哀地叫:寒鸦~。 【哀戚】ī〈书〉形悲伤。 【哀 启】名旧时死者亲属叙述死者生平事略的文章,通常附在讣闻之后。 【哀泣】动悲伤地哭泣:嘤嘤~。 【哀切】形凄切(多用来形容声音、眼神等):情 辞~。 【哀求】动苦苦; /peizi/ 炒股配资; 请求:~饶命|百般~。 【哀荣】〈书〉名指死后的荣誉。 【哀伤】形悲伤:哭声 凄切~|请保重身体,切莫过于~。 【哀思】ī名悲哀思念的感情:寄托~。 【哀叹】动悲哀地叹息:独自~|~自己的不幸遭遇。 【哀恸】形极为悲痛: 伟人长眠,举世~。 【哀痛】形悲伤;悲痛:~欲绝|感到十分~。 【哀婉】形(声音)悲伤而婉转:歌声~动人。 【哀艳】〈书〉形形容文辞凄切而华 丽:~之词|诗句~缠绵。 【哀怨】形悲伤而含怨恨:~的笛声|倾诉内心的~。 【哀乐】名悲哀的乐曲,专用于丧葬或追悼。 【埃】灰尘;尘土: 尘~|黄~蔽天。 【埃】量长度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埃等于-(一百亿分之一)米。主要用来计量微小长度。这个单位名称是为纪念瑞典物理学家 埃斯特朗(Aa?g?)而定的。 【埃博拉出血热】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埃博拉病度,通过身体接触传染。症状是高热,肌肉痛,腹泻,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出 血等,很快导致肾功能衰竭,出现休克和昏迷,死亡率很高。也叫埃博拉病度病。 【挨】①动靠近;紧接着:他家~着工厂|学生一个~一个地走进教室。 ②介顺着(次序):把书~着次序放好|~门~户地检查卫生。 【挨边】∥(~儿)①动靠着边缘:上了大路,要挨着边儿走。②动接近(某数,多指年 龄):我六十~儿了。③形接近事实或事物应有的样子:你说的太不~儿! 【挨次】副顺次:~入场|~检查。 【挨个儿】〈口〉副逐一;顺次:~盘 问|~上车。 【挨肩儿】〈口〉动同胞兄弟姐妹排行相连,年岁相差很小:这哥儿俩是~的,只差一岁。 【挨近】∥动靠近:你~我—点儿|两家挨得很近。 【唉】叹①表示应答:~,我在这儿|~,我知道了。②表示叹息:~,有什么办法呢?|他双手抱着头,~~地直叹气。 【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 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娭】[娭毑]()〈方〉名①祖母。②尊称年老的妇女。 【欸】同“唉”()。 【嗳】(噯)同“哎”。 【锿】(鎄)名金属元 素,符号()。有放射性,由人工核反应获得。 【挨】(捱)动①遭受;忍受:~饿|~了一顿打。②困难地度过(岁月):苦日子好不容易~过来了。
春秋时期改革内政,发 展生产,改革 军制
使齐国强盛, 齐桓公确立 霸业。
秦国商鞅变法废 秦国封建经济得到 井田,开阡陌; 发展,国家实力增
废除特权,奖励 强,为秦统一全国 耕战,建立县制 创造了条件。
形悲哀痛苦:~无依的孤儿。 【哀怜】动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孤儿寡母,令人~。 【哀鸣】动悲哀地叫:寒鸦~。 【哀戚】ī〈书〉形悲伤。 【哀 启】名旧时死者亲属叙述死者生平事略的文章,通常附在讣闻之后。 【哀泣】动悲伤地哭泣:嘤嘤~。 【哀切】形凄切(多用来形容声音、眼神等):情 辞~。 【哀求】动苦苦; /peizi/ 炒股配资; 请求:~饶命|百般~。 【哀荣】〈书〉名指死后的荣誉。 【哀伤】形悲伤:哭声 凄切~|请保重身体,切莫过于~。 【哀思】ī名悲哀思念的感情:寄托~。 【哀叹】动悲哀地叹息:独自~|~自己的不幸遭遇。 【哀恸】形极为悲痛: 伟人长眠,举世~。 【哀痛】形悲伤;悲痛:~欲绝|感到十分~。 【哀婉】形(声音)悲伤而婉转:歌声~动人。 【哀艳】〈书〉形形容文辞凄切而华 丽:~之词|诗句~缠绵。 【哀怨】形悲伤而含怨恨:~的笛声|倾诉内心的~。 【哀乐】名悲哀的乐曲,专用于丧葬或追悼。 【埃】灰尘;尘土: 尘~|黄~蔽天。 【埃】量长度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埃等于-(一百亿分之一)米。主要用来计量微小长度。这个单位名称是为纪念瑞典物理学家 埃斯特朗(Aa?g?)而定的。 【埃博拉出血热】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埃博拉病度,通过身体接触传染。症状是高热,肌肉痛,腹泻,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出 血等,很快导致肾功能衰竭,出现休克和昏迷,死亡率很高。也叫埃博拉病度病。 【挨】①动靠近;紧接着:他家~着工厂|学生一个~一个地走进教室。 ②介顺着(次序):把书~着次序放好|~门~户地检查卫生。 【挨边】∥(~儿)①动靠着边缘:上了大路,要挨着边儿走。②动接近(某数,多指年 龄):我六十~儿了。③形接近事实或事物应有的样子:你说的太不~儿! 【挨次】副顺次:~入场|~检查。 【挨个儿】〈口〉副逐一;顺次:~盘 问|~上车。 【挨肩儿】〈口〉动同胞兄弟姐妹排行相连,年岁相差很小:这哥儿俩是~的,只差一岁。 【挨近】∥动靠近:你~我—点儿|两家挨得很近。 【唉】叹①表示应答:~,我在这儿|~,我知道了。②表示叹息:~,有什么办法呢?|他双手抱着头,~~地直叹气。 【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 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娭】[娭毑]()〈方〉名①祖母。②尊称年老的妇女。 【欸】同“唉”()。 【嗳】(噯)同“哎”。 【锿】(鎄)名金属元 素,符号()。有放射性,由人工核反应获得。 【挨】(捱)动①遭受;忍受:~饿|~了一顿打。②困难地度过(岁月):苦日子好不容易~过来了。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吸收先进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孝文 帝改革等
• 18.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 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 理"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4
• 中国古代史上发生的改革变法, 证明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 动力。据此回答: 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当时 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是
• ①奖励军功②奖励耕织③重农 抑商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实行法治
12
•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表述,不准确的 是 A.主要目的是解决财政危机 B.损害了大地主的利益 C.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D.未取得任何成果
13
8.金世宗改革
• 提倡开荒,利用黄河故道 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 遇到荒歉年,减免租税, 改革使北方经济得到发展。
14
目的 内容:
意义
张居正改革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 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魏孝文帝改革
16
二、改革的时代特点:
1.管仲改革:春秋争霸→加强军事 2.商鞅变法:建立新制度→内容深入、全面 3.王莽改制:消除统治危机→土地兼并问题等 4.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潮流→吸收先进文化,加快 封建化进程 5.周世宗改革:割据混战→革除弊政,加强军事 6.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克服统治危机→缓和阶 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 7.17——18世纪欧洲封建改革:顺应资本主义潮流→ 鼓励对外贸易推行重商主义 8.俄国、日本、中国戊戌变法:顺应资本主义潮流→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9.美国罗斯福新政:克服经济和政治危机→政府全面 干预经济
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 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 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 ②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 了基础
• ③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 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 ④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 地位的政治思想
3
• (2001年全国文科综合试题·新课程卷)历史 上的重大社会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 为前提。根据相关的历史知识,回答:
考点1 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 与变法
1
时期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内容
影响
齐国管仲改革
改革内政,发 展生产,改革 军制
使齐国强盛, 齐桓公确立 霸业。
秦国商鞅变法废 秦国封建经济得到 井田,开阡陌; 发展,国家实力增
废除特权,奖励 强,为秦统一全国 耕战,建立县制 创造了条件。
2
• 评价: • ①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募役法
王安石 农田水利法
变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法
(1069年, 保甲法 宋神宗时) 将兵法
改革科举制度
整顿太学
影响
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 保证了生产时间
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 收入
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 流,国家收入增加
a、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 税并为一条,征收银两
b、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 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 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 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 A.①②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D.③④
5
• 2.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改革和 商鞅变法的相同点是
• A.都代表地主阶级 • B.都废除井田制 • C.都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 D.都实现富国强兵
6
时期
内容
影响
西汉王莽改制 北魏
王田私属,不 许买卖;多次 改变币制
改制失败, 激化了社会 矛盾。
轻徭役;严肃中央 政令,取信于民。
后周力量增强, 为后来结束分 裂割据局面奠 定了基础。
新政触犯了保守派 官僚的利益,遭到 他们的阻挠,改革 措施仅一年左右即 被废止。
8
• 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的核 心内容是
• A.赋税改革 • B.吏治改革 • C.教育改革 • D.军事改革
9
时期
内容
青苗法
15
规律性总 一.中结国古代改革分类:(从性质上看)
• 1.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 • 2.地主阶级封建化政治改革:商鞅变法、北
魏孝文帝改革 • 3.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王莽
改制、周世宗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 张居正改革 • 4.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北
17
10.社会主义改革:苏联模式弊端→计划与市场结合
三.改革原因:
• 1.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俄国、日本等
• 2.为达到历史发展某一政治目的,实现富国 强兵:管仲改革、周世宗改革等
• 3.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孝文 帝改革、资本主义改革等
• 4.统治面临危机而缓和矛盾:王莽改制、王 安石变法等
北魏孝文帝改 革均田制和租 调制整顿吏治, 迁都洛阳,学 习汉族文化, 实行汉化政策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 复与发展,加速了鲜 卑族和北方其他少数 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
融合。 7
时期
内容
影响
后周周世宗改革 北宋庆历新政
开垦荒田,取消 苛捐杂税,重视 兴修水利,整顿 军队,严格纪律
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 度;限制官僚子弟亲 友通过恩荫做官;加 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 选派;裁并州县,减
封建统治危机勇于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王 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 失败原因
• a、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 b、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 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 c、宋神宗后期的动摇和去世,改革失去了重要的
支持力量
11
• 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 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 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A.汉武帝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 D.宋代王安石变法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 御辽和西夏进攻主,减少 了军费开支 •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 了边防力量
10
• 评价:
• A、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的情况下进行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在一定程度
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但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 建统治危机
• b、王安石能针对统治积弊大胆改革,这种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