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重点实词、虚词、句子

合集下载

苏武传文言知识点归纳

苏武传文言知识点归纳

官职与称谓
典属国
负责属国的外交事务。
都尉
武官,负责地方治安。
官职与称谓
骑都尉
统领骑兵,隶属于光禄勋。
使者
奉命出使,传递皇帝的命令。
官职与称谓
01
02
03

古代对地位相当的人的尊 称,你可以称这位君的属 国臣子为大夫。
大夫
古代对其他男子的尊称, 你可以称这位大夫为将军。
将军
古代对武将的尊称,你可 以称这位将军为郎中。
古代天文地理知识 天文 01
二十八宿是古人观测天象的重要参照物。
03
02
古代人们通过对天象的观测,推算节气和吉 凶祸福。
04 地理
古代中国地理环境复杂,有山川、河流、 湖泊等多种地貌。
05
06
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 化传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v. 报答。
特殊实词

adj. 稍微。

n. 增加。

v. 离开。
v. 回来。 v. 嫁。
adj. 年长。
还 适

02 重要虚词
之、其、而、以、于、乃等常用虚词

代词,相当于“他”、“她”、 “它”;有时也作结构助词“的”。

代词,相当于“他”、“她”、 “它”;也用于表示反问、加强语气 等。
被动句
总结词
被动句在《苏武传》中常用来强调动作的承受者,突出主语的被动状态和遭受的 命运。
详细描述
被动句的特点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是主语,而不是主语发出的动作。在《苏武传 》中,这种句式常用于描述人物的遭遇和命运,强调人物的被动状态和不幸。

苏武传知识点练习

苏武传知识点练习

苏武传知识点练习《苏武传》是《汉书》中的名篇,记载了苏武在匈奴坚守气节、不辱使命的事迹。

以下是对《苏武传》知识点的一些练习。

一、文学常识1、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他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司马迁的《史记》并称“史汉”。

2、《汉书》主要记述了汉高祖元年(前 206 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 年)共 230 年的史事,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

二、字音字形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栘中厩监()且鞮侯()缑王()昆邪王()阏氏()煴火()左伊秩訾()浞野侯()丈人行()置币遗单于()马畜()服匿()2、解释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啮雪吞毡:“啮”,咬。

羝乳乃得归:“羝”,公羊。

劾大不敬:“劾”,弹劾。

三、重点实词1、稍迁至栘中厩监稍:渐渐2、时汉连伐胡伐:征讨3、数通使相窥观数:屡次4、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辈:批5、汉亦留之以相当当:抵押6、武帝嘉其义嘉:赞许7、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使:出使8、因厚赂单于赂:赠送礼物9、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益:更加10、方欲发使送武等发:打发1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适逢12、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暗中13、素与副张胜相知素:一向14、虞常生得生得:被活捉15、单于使卫律治其事治:审理16、恐前语发发:暴露、泄露17、以状语武状:情况18、事如此,此必及我及:牵连19、见犯乃死,重负国见犯:被侵犯、被侮辱20、虞常果引张胜引:牵攀、招供四、重点虚词1、以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因为)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凭借……身份)以货物与常(把)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已经)2、为兄弟并为郎(担任)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替)凿地为坎(作为)3、因因厚赂单于(趁机)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趁着)君因我降(通过)4、乃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 (于是,就)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于是,就)乃幽武置大窖中(于是,就)五、词类活用1、单于壮其节壮:意动用法,以……为壮2、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3、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4、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5、天雨雪雨:名词作动词,下6、羝乳乃得归乳:名词作动词,生子7、杖汉节牧羊杖:名词作动词,拄着8、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9、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作状语,向上六、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今义:差不多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3、我丈人行也古义:长辈今义:岳父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5、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天和秋天七、特殊句式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留在汉者”作“匈奴使”的定语)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于蛮夷”作状语后置)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何以”应为“以何”,“汝为见”应为“见汝为”)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谁为”应为“为谁”)5、见犯乃死,重负国(被动句,“见”表被动)6、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八、理解与分析1、苏武在匈奴经历了哪些磨难?他是如何应对的?苏武在匈奴遭受了种种磨难。

苏武传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苏武传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苏武传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篇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苏武传》里那些超重要的文言文知识点哟!先来说说实词吧!“稍”这个字,在文中可不是“稍微”的意思,而是“渐渐”。

“会”呢,不是开会,而是“恰逢”。

还有“当”,是“判罪”的意思,可别理解错啦!虚词也有不少要注意的。

“以”字出现的频率挺高,“少以父任”里的“以”是“因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里的“以”则是“在”。

句式方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这是个判断句,意思是“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呀”。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这是个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该是“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留在汉之匈奴使”。

文中的通假字也别忽略哦!“畔”通“叛”,“女”通“汝”。

苏武的故事真的太感人啦!他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使命,这种精神值得咱们好好学习!好啦,今天关于《苏武传》的文言文知识点就先说到这儿,小伙伴们可要好好记住哟!第二篇亲人们,咱们一起来扒一扒《苏武传》里的文言文知识点呀!实词部分,像“假”字,可不是“假装”,在文中是“临时充任”的意思。

“赂”是“赠送财物”。

“论”是“判罪”,和“当”意思差不多哟。

虚词的话,“于”字要留意,“为降虏于蛮夷”里的“于”是“到”。

“因”字也有讲究,“因厚赂单于”里是“趁机”的意思。

特殊句式不能忘!“何以汝为见”这是宾语前置句,正常应该是“以何见汝为”。

“见犯乃死”是被动句,“见”表被动。

苏武牧羊的情节大家都熟悉吧?他的坚韧和忠诚真的太令人敬佩啦!咱们从这篇文章里不仅能学到文言文知识,还能感受到苏武伟大的人格魅力。

好啦好啦,这些知识点都很重要哦,大家一定要认真消化,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哟!。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亡 通“无”,没有。
霑 通“沾” ,沾湿。 衿 通“襟”,衣襟。
11.与武决去
决 通“诀”,诀别。
3
二、古今异义词
1.汉亦留之以相当 (dàng )
古:互相抵押。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古:老人,长辈。 3.置币遗单于。 古:财物。
今:副词,表程度。
今:岳父。
今:钱币。
4.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古:临时充任 今:虚假。
4
5.以货物与常。 古:财物。 6.欲因此时降武。 古:趁这时。 7.明年,陵降。 古:第二年 8.且陛下春秋高 古:年纪。 今: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5
今:出售的物品。
今:相当于所以。
今:今年的下一年
9.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栽培、提拔。 10.武等实在 今:业绩。
古:确实存在。
今:诚实、老实。
4.信义安所见乎?
以何
信义见安所乎?
13
五、一词多义
1.因厚赂单于/ 欲因此时降武
趁机

2.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通过,经由
3.因泣下霑衿
于是
14
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
凭借 凭借(以)……身份
把 用 来,表目的 在……时候
15
3.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4.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5.蹈其背以出血
11
二、定语后置
1.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三、判断句 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 送留在汉匈奴使 亡罪夷灭大臣数十家
2.非汉所望也。(不是……,否定判断句)
3.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
12
四、宾语前置
1.何以汝为见 ? 2.子卿尚复谁为乎? 以何见汝为 为谁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6)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9)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10)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11)请毕今日之马雚马雚:通“欢”,欢聚(12)且单于信女女,通“汝”,你二、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相当:古义:相抵押;今义:两方面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副词,表示程度高,但不到“很”的程度。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8)位列将位:古义,官位;今义,位置、地位列:古义,一般的,普通的;今义,排列(9)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靠近(亲密地接近)(10)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11)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渐渐;今义:稍微,些许(12)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币,古义:财物、礼物;今义:货币(13)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14)虞常果引张胜古义:牵攀,招供;今义:牵引,引导(15)如惠语以让单于古义:责备;今义: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躲闪、避开三、词类活用1.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苏武传》是汉代史学家班固创作的史传文,详细记述了苏武在匈奴的遭遇以及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以下是对《苏武传》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一、文学常识1、作者: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他撰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体裁:史传文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2、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今义:差不多(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3、一词多义(1)使①数通使相窥观使者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出使(2)发①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动②恐前语发揭露、暴露(3)当①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判处②副有罪,当相坐应当4、词类活用(1)天雨雪雨:名词作动词,下(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作动词,生子(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作动词,执、拄(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5)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作状语,向上三、重点句子翻译1、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译文:且鞮侯单于刚刚即位,害怕汉朝袭击他,就说:“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

”2、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译文: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个案件。

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以前(与虞常)的谈话被揭发,把情况告诉了苏武。

3、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译文:苏武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想要自杀,张胜和常惠一起制止了他。

4、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译文: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苏武传》是《汉书》中的名篇,记载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坚守气节、不辱使命的事迹。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作者班固(32 年—92 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

班固在父亲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

2、《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 206 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 23 年)间 230 年的历史。

二、字音字形1、阏氏(yān zhī)2、煴(yūn)火3、啮(niè)雪4、旃(zhān)毛5、羝(dī)乳6、廪(lǐn)食7、节旄(máo)8、弋(yì)射三、重点实词1、稍迁:逐渐升迁。

2、数:屡次。

3、使:派遣。

4、嘉:赞许。

5、阴:暗中。

6、候:侦察。

7、幸:希望。

8、赂:赠送礼物。

9、发:发动,派遣。

10、当:判处。

11、相坐:相连坐(治罪)。

12、素厚:一向交好。

13、弥山:满山。

14、论:判罪。

15、白:禀告。

四、重点虚词1、以(1)少以父任:因为,介词。

(2)以货物与常:把,介词。

2、为(1)兄弟并为郎:担任,动词。

(2)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替,给,介词。

3、因(1)因厚赂单于:趁机,介词。

(2)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趁,介词。

4、乃(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于是,就,副词。

(2)乃幽武置大窖中:于是,就,副词。

五、词类活用1、意动用法(1)单于壮其节:认为……壮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使动用法(1)欲因此时降武:使……投降,动词的使动用法。

(2)空以身膏草野:使……肥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反欲斗两主:使……争斗,动词的使动用法。

3、名词作动词(1)天雨雪:下雪,名词作动词。

(2)羝乳乃得归:生子,名词作动词。

4、名词作状语(1)杖汉节牧羊:拄着,名词作状语。

苏武传知识点

苏武传知识点

苏武传知识点《苏武传》是《汉书》中的一篇经典传记,生动地描绘了苏武在匈奴历经艰辛却坚守气节的故事。

以下为大家梳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作者及作品《苏武传》出自班固所著的《汉书》。

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汉高祖刘邦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间 229 年的历史。

2、纪传体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记载历史事实的一种史书体例。

“纪”是帝王本纪,“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

二、字音字形1、重点字音栘(yí)中厩(jiù)监且(jū)鞮(dī)侯单(chán)于缑(gōu)王昆(hún)邪(yé)王阏(yān)氏(zhī)旃(zhān)毛羝(dī)乳廪(lǐn)食劾(hé)大不敬斧钺(yuè)汤镬(huò)2、重点字形啮(niè)雪牧羝(dī)纺缴(zhuó)节旄(máo)马畜(xù)秩訾(zī)三、重点实词1、稍迁:渐渐升迁。

2、汉亦留之以相当:相抵。

3、武帝嘉其义:赞许。

4、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暗中。

5、私候胜曰:拜访。

6、虞常生得:被活捉。

7、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审理。

8、拥众数万:拥有。

9、武复穷厄:困窘。

四、重点虚词1、以(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介词,因为)(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介词,凭借……身份)(3)何面目以归汉(连词,相当于“而”)2、为(1)兄弟并为郎(动词,担任)(2)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介词,替)(3)凿地为坎(动词,作为)五、词类活用1、单于壮其节:意动用法,认为……壮烈。

2、欲因此时降武:使动用法,使……投降。

3、空以身膏草野:使动用法,使……肥沃。

4、反欲斗两主:使动用法,使……争斗。

六、特殊句式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留在汉者”作“匈奴使”的定语)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于蛮夷”作状语后置)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何以”应为“以何”,“汝为见”应为“见汝为”)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谁为”应为“为谁”)七、内容理解1、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汉朝与匈奴之间长期处于战争与和亲交替的状态。

苏武传-重点实词、虚词、句子

苏武传-重点实词、虚词、句子

一、重点实词益的解释[yì]1. 增加:~寿延年。

增~.损~。

2. 好处,有好处:利~。

~处。

公~。

权~。

受~非浅.3。

更加:~发。

日~壮大。

4. 古同“溢”,水漫出来。

当的解释[dāng]1. 充任,担任:充~。

担(dān )~.~之无愧。

2. 掌管,主持:~家。

~权。

~政。

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

~代。

~初。

~今。

~即(立即)。

~年.~街.~院。

4. 面对着:~面。

~机立断。

首~其冲。

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

6. 应该:应~。

理~。

老~益壮。

7. 抵敌:万夫不~之勇。

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

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dàng]1. 合宜:恰~。

适~.妥~.2。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俩人用。

3。

姑且作为:~做。

长歌~哭。

安步~车。

4. 认为:我~你已经回家了。

5. 在同一时间:~日.~年。

~世。

6. 吃亏,受骗:上~.7。

抵押:抵~。

押~。

典~(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dang]后缀。

龙潜庵《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坐的解释[zuò]1.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

~待。

~垫.~骨。

~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

~禅。

~功.~骑.2。

乘,搭:~车。

~船。

3。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其北门,而覆诸山下”。

~庄。

4。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落.~北朝南。

5.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锅。

6。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

7.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见渔舟两两归")。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一、重点实词稍:稍迁至栘中厩监——渐渐。

让: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责问具:具自陈过——详细除:扶辇下除——宫殿前的台阶、台阶恨:子为父死亡所恨——遗憾分:自分已死久矣——料想、断定、认为当: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判处、判罪副有罪,当相坐——应当坐:副有罪,当相坐——连坐(治罪)、定罪何罪?坐盗——犯…罪、因…犯罪、获…罪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因为、由于如:事如此,此必及我——到如惠语以让单于——按照、依照忽忽如狂——像幸:幸蒙其赏赐——希望幸蒙大恩——幸亏、幸而蒙:幸蒙其赏赐——蒙受、得到幸蒙大恩——得到虽蒙斧钺汤镬——遭受因:欲因此时降武——趁机君因我降——通过因泣下沾衿——于是、就会:会武等至匈奴——恰逢会论虞常——会同、共同、一起论:会论虞常——判罪假: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临时充任二、文言文基础知识(一)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

(2)皆为陛下所成就..(提拔)(3)我丈人..行也(老人,长辈)(4)独有女弟..二人(妹妹)(5)且陛下春秋..高(年纪)(6)武等实在..(确实存在)(7)稍.迁至栘中厩监(逐渐)(8)置币.遗单于(礼品)(9)以货物..与常(一般财物)(二)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6)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9)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10)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三、一词多义1.通(1)不得通其道(实现)(2)通古今之变(通晓)(3)通邑大都(畅通)(4)以通其狂惑(抒发)2.当(1)有大石当中流(对着,向着)(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相匹敌)(3)汉亦留之以相当(抵偿)(4)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占着、把着)(6)当高罪死《史记。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苏武传》是汉代史学家班固创作的史传文,出自《汉书》。

这篇文章记述了苏武在匈奴的艰苦经历,以及他坚守节操、不辱使命的高尚品质。

以下是对《苏武传》的知识点总结:一、文学常识1、班固(公元 32 年—公元 92 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他的父亲班彪是当时著名学者。

班固在父亲的影响下,九岁就能文诵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精通儒家经典及历史。

2、《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 206 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 23 年)共 230 年的历史。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表现)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辞别)2、古今异义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偿。

今义:差不多,等同)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

今义:事业上的成绩)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

今义:因为这个)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3、一词多义使数通使相窥观(使者)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出使)语以状语武(告诉)如惠语以让单于(说的话)引虞常果引张胜(招供)引佩刀自刺(拔)食绝不饮食(给他吃的、喝的)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吃)发方欲发使送武等(打发)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起事)恐前语发(被揭发)4、词类活用单于壮其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欲因此时降武(使动用法,使……投降)空以身膏草野(使动用法,使……肥沃)反欲斗两主(使动用法,使……争斗)天雨雪(名词作动词,下)羝乳乃得归(名词作动词,生子)杖汉节牧羊(名词作动词,执、拄)武能网纺缴,檠弓弩(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名词作状语,向上)三、特殊句式1、被动句见犯乃死,重负国(“见”表被动)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所”表被动)无标志的被动句: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2、倒装句宾语前置:何以汝为见(“何以”应为“以何”)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可使报秦者”是“人”的定语)状语后置:为降虏于蛮夷(“于蛮夷”作状语后置)四、文章内容1、初使匈奴,单于受礼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奉命出使匈奴,单于以贵宾之礼相待,但缑王与虞常谋反之事牵连到了副使张胜,苏武也因此受到牵连。

苏武传重点文言知识

苏武传重点文言知识

《苏武传》重点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
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今义:岳父
2、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古义:一般财物。

今义:供出售的物品。

3、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年龄。

今义:春季和秋季。

4、单于视左右而惊古义:侍卫人员。

今义:左和右两个方向;支配,操纵。

【一词多义】

①见犯乃死,重负国(副词,才)
②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副词,就)

①方欲发使送武等(动词,打发)
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动词,打发)
③单于子弟发兵与战(动词,发动)
④张胜闻之,恐前语发(动词,揭露、暴露)

①幸蒙其恩赐(希望)
②幸蒙大恩,赐号称王(副词,幸亏,幸而)
③(宠幸)
【重点实词虚词】
假: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形容词,非正式的,临时的,代理的)
币:置币遗单于(名词,用作礼物的玉、马、皮、帛等财物)
阴: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副词,暗地里)
舆:舆归颖(动词,抬,杠)
论:会论虞常(动词,判罪)
除:扶辇下除(名词,殿阶)
如、让:如惠语以让单于(如,介词,依照;让,动词,责备)
引:虞常果引张胜(动词,牵攀、招供)
即: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连词,表假设,假使)
作业
1、总结课文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2、总结“当”“因”“以”的不同含义并举例。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苏武传》是《汉书》中的一篇经典传记,记载了苏武出使匈奴的经历及其坚贞不屈的气节。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知识点总结。

一、文学常识1、作者: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2、《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的历史。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2、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今义,差不多,等同。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事业上的成绩。

(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3、一词多义(1)使①数通使相窥观(使者)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出使)(2)发①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动)②单于子弟发兵与战(派遣)4、词类活用(1)天雨雪:雨,名词用作动词,下。

(2)杖汉节牧羊: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

(3)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用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三、重点句子翻译1、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2、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苏武说:“我料想自己已经是死去很久的人了!您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您的面前!”3、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李陵和卫律的罪过简直是通天了!四、内容理解1、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之间战争不断。

苏武出使匈奴,本是为了缓和双方关系。

2、苏武在匈奴的遭遇苏武出使匈奴后,因副使张胜参与谋反,牵连到苏武。

匈奴单于多次威逼利诱,试图让苏武投降,但苏武始终坚贞不屈。

3、苏武的气节表现(1)面对卫律的威胁利诱,苏武不为所动,严词拒绝。

(2)在北海牧羊期间,苏武生活极其艰苦,但仍坚守汉节,不忘使命。

苏武传 重点

苏武传 重点

一、实词:请解释下面的重点实词的用法和意义。

1、引:(1)虞常果引张胜(牵引,供出)(2)引佩刀自刺(拿、举)(3)项王在睢阳,闻海春侯军败,则引兵还。

(带领)2、节:(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节杖,古代使者所持的信物)(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气节)(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季节)(4)常恐秋节至(节气)(5)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节操)(6)守节情不移(贞节)3、会:(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恰逢)(2)会论虞常(共同)(3)单于召会武官属(会合)(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应当)(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应当,表推测)4、使:(1)数通使相窥观(使者)(2)故使陵来说足下(派遣)(3)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据秦。

(假使)(4)使得奋大辱之积志(让)(5)单于使使晓武(派遣使者)5、当:(1)汉亦留之以相当(抵偿)(2)副有罪,当相坐。

(判处)(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掌握)6、益:(1)单于益骄(更加副词)(2)武益愈(逐渐副词)7、相:(1)数通使相窥观(互相副词)(2)副有罪,当相坐(偏指一方,你,代词)二、虚词:请解释下面的重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1、即:(1)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连词,假使)(2)昭帝即位数年(上)(3)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就在(某时)/当(时)2、以:(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介词,因为(2)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介词,在)(3)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通“已”,已经)三、词类活用:请指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并解释其用法和意义。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使动,使……回去)2、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语,n-v,告诉)3、宜皆降之(使动,使……投降)4、欲因此时降武(使动,使……投降)5、空以身膏草野(n-v,滋润,作肥料)6、天雨雪(n-v,下)7、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复习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复习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复习《苏武传》是《汉书》中的一篇经典传记,记载了苏武出使匈奴,坚守气节,不屈不挠的事迹。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知识点归纳复习。

一、文学常识1、作者班固(32 年—92 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他撰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2、作品背景汉武帝时期,汉朝不断对匈奴用兵,双方多次派使节互相侦察。

匈奴扣留了汉使郭吉、路充国等,汉朝也扣留匈奴使节以相抵。

天汉元年(公元前 100 年),且鞮侯单于即位,害怕受到汉朝攻击,于是送还被扣留的汉使,并表示愿意修好。

汉武帝为了答谢匈奴的好意,派苏武率领使团出使匈奴,却不料被匈奴扣留。

二、字音字形1、重点字音栘(yí)中厩(jiù)监且(jū)鞮(dī)侯单(chán)于缑(gōu)王昆(hún)邪(yé)王浞(zhuó)野侯阏(yān)氏(zhī)左伊秩訾(zī)旃(zhān)毛於(wū)靬(jiān)王弋(yì)射纺缴(zhuó)檠(qíng)弓弩牧羝(dī)廪(lǐn)食扶辇(niǎn)劾(hé)大不敬2、重点字形啮(niè)雪节旄(máo)斧钺(yuè)秩訾(zī)穷厄(è)三、重点实词1、稍迁至栘中厩监稍:渐渐2、时汉连伐胡伐:征讨3、数通使相窥观数:屡次4、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留:扣留5、汉亦留之以相当当:抵当,对等6、武帝嘉其义嘉:赞许7、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以:凭借……身份使:出使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8、因厚赂单于赂:赠送礼物9、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假吏: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官俱:一同10、置币遗单于币:财物11、单于益骄益:更加12、方欲发使送武等发:打发13、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适逢14、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暗中相与:互相,一起15、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素:向来知:交好16、私候胜曰候:拜访17、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为:替18、幸蒙其赏赐幸:希望蒙:蒙受19、以货物与常货物:财物20、后月余,单于出猎出猎:外出打猎21、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起事22、其一人夜亡亡:逃跑23、告之告:告发24、单于子弟发兵与战发:发动25、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生得:被活捉26、单于使卫律治其事治:审理27、张胜闻之,恐前语发发:暴露,泄露28、以状语武状:情况29、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苏武传重点字词句

苏武传重点字词句
重点词句
判断句
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 介词,表原因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对男子长辈的尊称
3、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用法,使 归
4、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 以 身份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
5、置币遗单于 赠送
重点词句
省略句,“谋反”后省
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 刚“好于”
谋反匈奴中
状语后置句
2、以 货物与常把 财物,古今异义
3、其一人夜 亡 在夜里,名词作状语 逃跑
4、虞常生得 被活捉
重点词句
被动句,“见”表被动
1、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话 告诉
2、事如此,此必及我。连累 3、见犯乃死,重负国。才 更加 对不起
4、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假使
宜皆降之。使动用法,使 投降
5、舆归营 抬、扛,名词作动词
6、单于壮其节 以 为壮,意动用法
宾语前置
2、不敢求武 访问
3、故使陵来说足下 劝说
4、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通“无”,“现
5、扶辇下除 台阶
宾语前置
6、子卿尚复谁为乎? 还
7、皆为陛下所成就 提拔
被动句
8、兄弟亲近 成为皇帝亲近之臣
9、子卿壹听陵言 副词,一定,务必
10、自分已死久矣 料定
11、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通“襟”,“袂”
重点词句
1、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逐渐痊愈 使动,告知
2、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定罪 趁
3、本无谋 没有参加谋划
定语后置
4、拥众数万,马畜弥山 满
5、空以身膏草野 名词作动词,滋润
6、君因我降 顺着
状语后置
7、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通“叛 8、反欲斗两主 使动用法,使 争斗 9、若知我不降明 你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苏武传》知识点总结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苏武传》知识点总结高考复习时要将所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下是WTT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苏武传》知识点总结的资料,供您阅读。

高中语文《苏武传》知识点总结1.通假字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⑾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轻轻敲打2.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

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

丈人: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

因此: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

女弟: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

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8.稍迁至栘中厩监。

稍: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遗:古义:送给。

今义:丢失、落下。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会:古义:正当、适逢。

今义:聚会、集合。

11.此必及我。

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12.会论虞常。

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13.以货物与常。

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14.卧起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3.词类活用①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重点实词益的解释[yì]1. 增加:~寿延年。

增~。

损~。

2. 好处,有好处:利~。

~处。

公~。

权~。

受~非浅。

3. 更加:~发。

日~壮大。

4. 古同“溢”,水漫出来。

当的解释[dāng]1. 充任,担任:充~。

担(dān )~。

~之无愧。

2. 掌管,主持:~家。

~权。

~政。

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

~代。

~初。

~今。

~即(立即)。

~年。

~街。

~院。

4. 面对着:~面。

~机立断。

首~其冲。

5. 相称,相配:旗鼓相~。

~量(liáng)。

6. 应该:应~。

理~。

老~益壮。

7. 抵敌:万夫不~之勇。

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

9. 顶端,头:瓦~。

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dàng]1. 合宜:恰~。

适~。

妥~。

2.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俩人用。

4. 认为:我~你已经回家了。

5. 在同一时间:~日。

~年。

~世。

6. 吃亏,受骗:上~。

7. 抵押:抵~。

押~。

典~(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dang]后缀。

龙潜庵《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坐的解释[zuò]1.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

~待。

~垫。

~骨。

~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

~禅。

~功。

~骑。

2. 乘,搭:~车。

~船。

3.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其北门,而覆诸山下”。

~庄。

4.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落。

~北朝南。

5.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锅。

6.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

7.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见渔舟两两归”)。

10. 瓜果等植物结实:~瓜。

~果。

11. 同“座”。

治的解释[zhì]1. 管理,处理:~理。

~家。

~丧。

~标。

~本。

~国安邦。

自~。

统~(a.管理;b.分配)。

2. 整理:~河。

~水。

3. 惩办:~罪。

处(chǔ)~。

4. 医疗:~病。

~疗。

医~。

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蝗。

~蚜虫。

6. 从事研究:~学。

~史。

7. 安定:~世。

~安(社会的秩序)。

天下大~。

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府~。

~所。

9. 姓。

分的解释[fēn] 1. 区划开:~开。

划~。

~野(划分的范围)。

~界。

~明。

条~缕析。

~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

~忧。

~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

~行(háng )。

4. 散,离:~裂。

~离。

~别。

~崩离析。

~门别类。

5. 辨别:区~。

~析。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

春~。

秋~。

[fèn]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所当然。

身~。

~内。

恰如其~。

安~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

天~(天资)。

情~(情谊)。

3. 料想:“自~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子。

二、重点虚词:为的解释[wéi] 1. 做,行,做事:~人。

~时。

~难。

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

认~。

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9. 姓。

[wèi] 1. 替,给:~民请命。

~虎作伥。

~国捐躯。

2. 表目的:~了。

~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以的解释[yǐ]1. 用,拿,把,将:~一当十。

~苦为乐。

~身作则。

~邻为壑。

~讹传讹。

~往鉴来。

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

物~类聚。

3. 因为:~人废言。

勿~善小而不为。

不~物喜,不~己悲。

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 目的在于:~待时机。

~儆效尤。

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

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

~内。

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

得~。

9. 古同“已”,已经。

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乃的解释[nǎi]1. 才:今~得之。

“断其喉,尽其肉,~去”。

2. 是,为:~大丈夫也。

3. 竟:~至如此。

4. 于是,就:“因山势高峻,~在山腰休息片时”。

5. 你,你的:~父。

~兄。

“家祭无忘告~翁”。

因的解释[yīn]1. 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原~。

~素。

~果。

病~。

2. 理由:~为(wéi )。

~而。

3. 依,顺着,沿袭:~此。

~之。

~循(a.沿袭;b.迟延拖拉)。

~噎废食。

陈陈相~。

4、经由5、依靠,凭借因遗策。

——汉·贾谊《过秦论》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三、文本重点句子翻译: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2、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3、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4、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5、武益愈。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6、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7、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四、课文中出现的文化常识1、郎:战国始置。

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

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等侍从之职。

郎官一直沿用到清朝。

如:郎官(郎中及员外郎的泛称);郎中(郎官。

汉代称中郎、侍郎、郎中为郎官,掌星宿之职);郎将(官名);郎署(宿卫官的官署)环节,汉代的郎官都是在贵族子弟中选拔的优秀人才,说是在皇帝身边做侍卫,实际上是学习做官,增加阅历,一般经过一端时间的历练,都会被任命正式的行政职位。

象曹操、袁绍都是做郎官出身。

2、监的解释[jiān] 1. 督察:~察。

~控。

~测。

~护。

~考。

~听。

2. 牢,狱:~狱。

~押。

~禁。

坐~。

[jiàn] 1. 古代官名或官府名:太~(宦官,阄人)。

国子~。

钦天~(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府)。

~生(在国子监肄业者,亦可用钱捐得)。

2. 古同“鉴”,镜。

3. 古同“鉴”,借鉴,参考。

4. 姓。

监官最早设于战国,当时由君主的秘书--御史兼任。

秦与西汉设立御史府,首长是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为辅佐。

在内廷保管档案并督促百官的,称侍御史;出外监察郡县的称监御史。

遇有特别紧急情况的,皇帝临时派遣有诛杀之权的御史,称为绣衣御史,或称绣衣直指。

西汉末年,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御史府改为御史台,御史中丞为长官,转属少府,成为专门的监察机关,别称宪台。

从此之后,御史为监察官的专称。

魏晋以后,御史台从少府独立出来,成为全国性的监察机构。

隋代御史台由御史大夫一人,治书侍御史二人,侍御史八人,殿内侍御史、监察御史各十二人,录事二人等组成。

唐代御史台分为三院:即台院、殿院、察院。

元代在御史台以外,尚有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及陕西诸道行御史台,以监察诸省。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

各省设提刑按察使司,以按察使为长官,掌司法与监察,有监司之称。

清代都察院以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长官。

3、中郎将东汉官职。

秦置中郎,至西汉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置中郎将以统领皇帝的侍卫,属光禄勋。

中郎将属于东汉官职。

西汉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

称号如使匈奴中郎将、北中郎将等平帝时又置虎贲中郎将,统虎贲郎,位比二千石。

后又置羽林中郎将,统羽林军,与虎贲中郎将同级,品秩比二千石,低于诸将军。

中郎将: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

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

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中郎将反而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

4、假吏:临时代理职务的官吏5、奉车都尉奉车都尉,官职名,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置,秩比二千石,掌御乘舆车。

霍光曾任此官,兼光禄大夫。

东汉属光禄勋,奉朝请(奉朝会请召),无员额。

晋以皇室外戚为之,其后或置或不置。

唐奉车都尉掌驭副车,不常置。

宋废。

6、黄门驸马【解释】黄门:宫庭禁门,后成为官署名;驸马:转指皇帝女婿。

汉代掌管皇帝出行车马的官。

指依靠婚姻而上的人。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

”7、李陵李陵(?—前74年),字少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

西汉名将,李广之孙。

初为西汉将领,善骑射,爱士卒,颇得美名。

天汉二年(前9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

前99年10月(阴历9月),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11月(阴历10月),率5000步兵为主将李广利分兵遇到匈奴单于8万骑兵作战,连战8天8夜,战败被围,投降匈奴。

由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汉朝夷其三族,母弟妻子皆被诛杀,致使李陵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

其一生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他本人也因此引起争议。

他的传奇经历使得他成为后世文艺作品的对象及原型。

后来单于把公主嫁给李陵,做了匈奴右校王,掌管坚昆部落。

前89年,与远征匈奴为主将李广利分兵的商秋成带领的三万汉军打过一仗。

而主将李广利孤兵深入,导致7汉武帝死后,汉匈和亲,李陵少时同僚霍光、上官桀当政,派人劝李陵回国,李陵"恐再辱",拒绝回大汉,遂于前74年老死匈奴。

8、辇(輦)niǎn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辇车。

帝辇。

凤辇(皇后的车子)。

9、舆yú①<名>车子。

《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②<名>轿子。

《晋书·王导传》:“乘肩舆,具威仪。

”③<动>抬。

《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

”④<名>大地,常“方舆”连用。

《甘藷疏序》:“方舆之内,山陬海澨,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