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道德经_与佛教思想之比较浅探_周洁

合集下载

解读道德经心得总结范文5篇

解读道德经心得总结范文5篇

解读道德经心得总结推荐文章道德经优秀阅读心得感想5篇热度:初中道德经读书心得五篇热度:道德经读后心得感悟5篇热度:《道德经》品鉴心得与体会五篇热度:老子《道德经》读者读书心得五篇热度:《道德经》带给我们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消极不作为,而是向世人揭示一种客关规律,对人的作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无为而无不为。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解读道德经心得总结,欢迎大家参阅。

解读道德经心得总结1在假期中,我读了《老子》一书,谈不上什么理解,只能说是一些感想、体悟。

《老子》虽然并不是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章,但是里面仍然有很多关于教育的思想。

它意蕴深远,让人思考,常读常新。

将老子的思想转换到教育中来,就是自然教育的思想。

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这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异曲同工。

按照老子的理解,教育应该顺其自然,而不过过分强调主观意愿。

教师的权威应该不被儿童感知到,这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双方都要处于谦虚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

尊重自然之道。

这些思想,在我们这个年代应该进行批判性继承。

在我们的教学上,如果孩子在课堂上走神,当然可以直接批评:“某某,注意听讲!”老实胆小的可能吓一跳,赶快坐好,但过一阵可能又故态复萌;有逆反心理的可能就会脸色不善,甚至嘴里咕噜咕噜地嘟囔,虽然老师是好意,但传递到学生心里却成了恶念,课堂的气氛就有了火药味。

有时课堂上学生竟然和老师顶嘴,僵持起来大家都下不了台。

学生肯定是不对的,但如果老师“曲则全”,表扬旁边的同学来提醒走神的人,或者请走神者回答一个问题,旁敲侧击地暗示一下,同样是批评提醒,转一个弯,大家心平气和,彼此相安无事,这样岂不是更好?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看问题要辩证地看待。

正所谓福祸相依,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应该抱着一种平常心,顺其自然。

更进一步来讲,要将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长的历程,将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转化为自身生命的体验中来。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道家思想与佛家智慧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道家思想与佛家智慧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道家思想与佛家智慧一、道家思想1.道家的起源与发展–道家思想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道家思想的演变与发展:汉代道教的形成,魏晋南北朝道教的兴起2.道家核心观念–道: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无为:顺应自然,不强行干预–养生:重视身体健康,追求长生不老–内外:注重内在修养,达到精神自由3.道家在古代文学作品的体现–《道德经》:老子的著作,阐述道家哲学思想–《庄子》:庄子的著作,以寓言形式表现道家思想–山水田园诗:唐代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受道家影响,描绘山水风光,追求精神自由二、佛家智慧1.佛教的起源与传播–佛教的起源: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传播: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佛教在中国的繁荣:魏晋南北朝佛教的传入与盛行,唐宋佛教文化的繁荣2.佛教核心教义–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八正道:正见、正思想、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因果报应:善恶行为决定命运轮回–空性:一切事物无自性,追求解脱3.佛教在古代文学作品的体现–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融入佛教因果报应观念–宋代苏轼的《前赤壁赋》:以佛教观点看待人生哲理–佛教诗词:唐代王维、杜甫等诗人受佛教影响,创作出具有佛教思想的诗词4.佛教与道教的交融–佛教与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交融–唐代玄奘西行取经:促进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的交流–佛教与道教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相互影响总结: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道家思想与佛家智慧,既有其独特的哲学内涵,又在文学创作中相互交融。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道家与佛家的思想内涵及其在文学领域的体现。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下列关于道家思想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 道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B. 道家的核心观念是“无为而治”。

C. 道家追求的是物质财富的最大化。

D. 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

方法:此题考查对道家思想的基本了解。

中国佛教与道家哲学的比较研究

中国佛教与道家哲学的比较研究

中国佛教与道家哲学的比较研究中国佛教与道家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两大支柱,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的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而道家哲学则是中国本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另一面。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国佛教与道家哲学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它们在思想观念、修行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异同点,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两大思想体系的精髓。

一、思想观念比较中国佛教强调“三无漏学”,即无我、无相、无作。

佛教认为苦、空、无常是世间的本质特征,通过修行可以超越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的境界。

佛教强调舍弃执著,超越生死,追求解脱。

而道家哲学则主张“无为而治”,追求自然、随顺、无为而治的境界。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心性的安宁与平和。

可以说,佛教注重解脱,道家注重自然,这是两者思想观念的一个显著差异。

二、修行方式比较在修行方式上,中国佛教主张“三学”,即戒、定、慧。

戒是为了净化身口意,定是为了安定心神,慧是为了觉悟真理。

佛教强调修行的过程,注重戒定慧三者的平衡发展。

而道家修行注重“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修炼内丹,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

道家修行强调的是心性的修养,通过修炼内丹,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可以看出,佛教注重修行的过程,道家注重修行的境界,这是两者修行方式的一个显著差异。

三、价值取向比较在价值取向上,中国佛教强调“菩提心”,即发菩提心,利益众生。

佛教主张慈悲为怀,利他利己,追求众生的解脱。

佛教强调舍己为人,利益众生,追求大乘佛法的境界。

而道家哲学则主张“道法自然”,追求自然、随顺、无为而治的境界。

道家注重个体修养,追求长生不老,追求心性的安宁与平和。

可以说,佛教注重利他利己,道家注重修身养性,这是两者价值取向的一个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中国佛教与道家哲学在思想观念、修行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佛教强调解脱、修行、利他,追求涅槃的境界;道家强调自然、无为、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

佛教和道教的比较研究

佛教和道教的比较研究

佛教和道教的比较研究佛教和道教是中国传统的两大宗教,它们源远流长,影响至今。

然而,对于它们的比较研究,我们却往往一知半解。

本文将从佛教和道教的起源、信仰中心、思想体系和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两大宗教。

起源与发展佛教源于印度,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在印度尼泊尔边境降生,成为佛教创始人。

随着历史的演进,佛教传到中国后,形成了新的佛教文化,形成了汉传佛教。

而道教则起源于中国,由于无法确定其创始人以及具体的创始时间,道教得以发展为一种民间宗教,其影响也为中国文化所承认。

信仰中心佛教信仰中心是佛陀,佛教徒信仰佛陀是一位德行高尚、智慧博大、拯救世人的宏伟伟人。

而道教信仰中心则是道家文化的创始人老子,老子曾表述过“道”和“德”的理论思想,并将这种道统持续地延伸下去。

思想体系佛教的基本教义为“四谛”,即“苦、集、灭、道”,主张通过尽量减少人的贪欲、嗔怒和愚痴来达到解脱。

佛教的中心思想是"缘起性空",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缘、有因缘、环环相扣的。

而道教则主张“道”,认为万事万物都来源于道,通过炼丹功法和内丹修炼,让自己达到“身轻、神清、不老、不死”的境界。

实践方法佛教实践方法主要有行善积德、念佛和打坐,其中打坐是重要的修行方法,通过打坐让内心变得平静,达到某种境界。

道教则主要通过外丹修炼和内丹修炼的方法,此外,道教中的养生功法和武术内功也是重要的实践方法。

总结佛教和道教虽然在起源、信仰中心、思想体系和实践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

但是,它们都是在追求人类的精神境界和超脱肉身的道路上,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创造出一种联系人类的文化和思想。

同时,佛教与道教相互交融,学习了对方的优点,一直都在共同受益和发展,二者也有许多相通之处,比如对人性的极致追求和对道德的卓越追求等等。

总之,我们应该尊重、理解和珍视两种宗教的文化传承,同时可以借鉴它们的优点和精华,以共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道德经》讲座心得体会

《道德经》讲座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聆听了关于《道德经》的讲座,深受启发。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哲学的瑰宝,被誉为“万经之王”。

这次讲座让我对《道德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道德经的哲学思想《道德经》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81章。

老子在书中阐述了“道”、“德”、“无为”、“自然”等核心哲学思想。

其中,“道”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最高范畴,它既是一种宇宙观,也是一种人生观。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人只有顺应道,才能达到和谐、安宁的境界。

1. 道法自然老子提倡“道法自然”,即人应顺应自然规律,遵循自然之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观察自然,从自然中汲取智慧,以自然之道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如《道德经》第25章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句话揭示了宇宙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2. 无为而治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即政府应减少干预,让人民自由发展。

他认为,过多的干预会导致社会矛盾加剧,不利于国家的繁荣昌盛。

在《道德经》第49章中,老子说:“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这句话揭示了无为而治的真谛。

3. 德者本也老子强调“德者本也”,即道德是治国安邦的根本。

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注重道德建设。

在《道德经》第51章中,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这句话告诉我们,道德修养是每个人的内在需求,只有做到上德,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二、道德经的现实意义《道德经》虽然是一部古老的哲学著作,但其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社会矛盾等。

学习《道德经》,有助于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1. 增强环保意识《道德经》提倡“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促进社会和谐《道德经》倡导“无为而治”,主张减少政府干预,让人民自由发展。

_道德经_与佛教思想之比较浅探

_道德经_与佛教思想之比较浅探

《道德经》与佛教思想之比较浅探Ξ周 洁(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 厦门 361005)摘 要:在《道德经》研究领域,对《道德经》的佛教解读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

而在佛教思想领域,对《道德经》内容和使用方式的探讨虽然不绝如缕,但也始终没有从理论的高度对《道德经》与佛教思想的异同做出分析。

为尝试弥补这一缺失,谨以隋代吉藏《三论玄义》和明代憨山《憨山道德经解》为主要参考资料,按照佛教分析理论的传统架构,从见地、修持、行为、结果四个方面,对《道德经》与佛教思想的异同做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道德经;佛教思想;见地;修持;行为;结果中图分类号:B95;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31X(2009)02-0045-05A Study on the Comparison bet w een T ao T e Ching and Buddhist ThoughtZHOU Jie(Xiamen University,Fujian361005,China)Abstract:In the field of the study on Tao Te Ching,people didn’t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Bud2 dhist interpretation for it.Although the discussion on its content and using way lingered on among the field of Buddhist thought,there isn’t a theory analysis fo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ao Te Ching and Buddhist thought.In order to make up this important theoretic insufficiency,this ar2 ticle make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se two thoughts from four aspects:view,practice,action and fruit,which is also traditional Buddhist way of analyzing a theory,and mainly consults Pro2 found Meaning of the Three Treatises written by Ji Zang of Sui dynasty and Annotations of Tao Te Ching written by Han Shan of Ming dynasty.K ey w ords:Tao Te Ching;Buddhist thought;view;practice;action;fruit; 老子《道德经》可说是一部体系完整的哲学著作。

古本《老子》带给我们对道家思想的新诠释

古本《老子》带给我们对道家思想的新诠释

古本《老子》带给我们对道家思想的新诠释伴随几十年来中国考古新发现,1973年湖南马王堆出土帛书《老子》两种,1993湖北郭店村出土竹简《老子》的部分内容,都与今本有很多不同,例如不是“大器晚成”而是“大器免成”,带给我们很多新启发。

《老子》即《道德经》,是中国及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名著之一,在哲学、政治、宗教、科学等领域都产生深远影响。

历朝历代对其校订和注释的著作非常多,重要的就有上千种。

早期研究老子思想的学者有魏晋时期的王弼(226-249年),他所校订和注释的《老子》大致奠定了今天此书的版本基础。

但现在看,与古本《老子》和原始道家思想存在很大的差距。

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两种,甲本用秦篆书抄写、时间更早、破损严重,乙本用汉隶书抄写、破损稍轻、为汉初抄本,比之前最早的《老子》版本要早100多年,更是秦汉交界关键时期,因此它是迄今最接近原著的版本了!本文统称为“古本”。

该“古本”比现代通行《道德经》改动多达700多处、导致160多句(全部350多句)发生重大改变!一是涉汉代“避讳”的改动。

“古本”没有避汉初多位皇帝名讳,能看到后来版本中因避讳改动100多处,如避讳刘邦将“邦”改为“国”;避讳刘恒将“恒”改为“常”。

二是涉儒家思想渗透的改动。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老子》在汉代之后多被儒家学者“篡改”、思想体系和核心内容遭破坏,对照“古本”可以看到相关的变化。

而1993年郭店村出土的战国时期楚国竹简,涉及《老子》内容有甲、乙、丙三组,2046字,包含现代通行《道德经》中的31章内容。

它虽是迄今最早《老子》实物,但不是全本。

而且从墓冢规格看,墓主人曾是“东宫之师”、已落魄。

竹简《老子》很有可能是墓主人根据教学需要节录、按内容不同汇编成三组,学术价值远不及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

下面,我们就比较“古本”与现代通行《道德经》几个明显差异,谈一谈其对道家思想最初面貌的理解。

1、不是“大器晚成”而是“大器免成”。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

道德经读后感道德经读后感2000字(精选11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道德经读后感2000字(精选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道德经读后感篇1佛在法会上,手拈一花,视来众,尽皆茫然,独摩柯迦耶会心一笑。

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诸摩柯迦耶。

”花,本不自生,而是生于植株;也不自灭,而是归于植株。

其不自生,亦不自灭,却适时令而存在,它暂居于生命的本体,它所遵循的生命的轨迹,即为“道”。

林语堂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

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道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道家与儒家的思想摩擦激荡,相辅相成。

但我认为: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儒为表,道才是最深的内在。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

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是混沌是无极。

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

这是我们后人所理解的道。

然而老子自己却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粗浅的理解为:能够用语言说出道就不是道了。

道就像空气,伸手去抓,以为得到了,张开手却空空如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既混成了万物,但它又是恍恍惚惚,虚虚幻幻的。

在恍惚虚幻中,它有象—有万物的影象;有物—有形形色色的物质实体;有精—有产生和发展的缘由;有信—人们可以凭着一定的方法去发现它、验证它。

可见,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

今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

老子道德经典研究

老子道德经典研究

老子道德经典研究《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由老子所著,被誉为中国道家学派的奠基之作。

它的问世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哲学、宗教、文化等方面。

本文将对《道德经》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其核心思想和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一、《道德经》的背景和作者简介《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代表作,约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以其独特的思想和文化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赞誉。

老子的性格和思想包含在《道德经》中,成为世人研究和借鉴的对象。

二、《道德经》的核心思想1. 道的观念:《道德经》提出了“道”的观念,认为宇宙万物的本质是由“道”构成的。

人应当遵循“道”的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

2. 无为而治:《道德经》主张“无为而治”,反对过度干预和行动。

只有放弃个人欲望,顺势而为,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平衡。

3. 隐忍与柔弱:《道德经》强调“柔弱胜刚强”,认为柔弱的力量可以战胜强大而坚硬的力量。

隐忍、包容、委曲求全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4. 自然与天人合一:《道德经》强调人与自然的交融,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道德经》在当代社会的意义1. 价值观的引导:《道德经》强调道德伦理观念,提供了人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可以借鉴《道德经》中的智慧和道德观念来引导自己的行为。

2. 治国理政:《道德经》提出了以德治国的理念,强调领导者应当守信用、行为廉洁,以身作则来影响整个社会。

在当代社会,这一理念对于领导者提醒、教育和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3. 社会和谐:《道德经》鼓励人们相互尊重、包容与合作,强调世界上没有敌人,只有潜在伙伴。

这种和谐的思维方式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有助于人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4. 改善环境:《道德经》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倡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行为。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借鉴《道德经》中的环保理念,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道德经》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2000字

《道德经》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2000字

《道德经》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2000字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宗教文本中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它提出了深刻、系统的社会治理思想,对当今的社会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道德经》提出了“仁”的概念,劝告人们勇于付出,重
视爱心,尊重他人,并以感恩的精神去待人,这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品质。

正是因为社会上存在着这样的仁精神,社会关系才能够和谐睦邻。

其次,《道德经》也主张“忠信”,强调社会成员应该真诚守信,有效落实承诺。

这使得社会关系磏更加可靠,大家都能够安心工作、安心生活。

此外,《道德经》还认为“施政”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政府
官员应该时刻牢记的责任便是以民为本,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努力把自己的能力与精力投入到改善民生的事业中。

只有用善的政策、真诚的态度,去帮助老百姓,才能真正把握社会的发展动力。

在现代社会,《道德经》的社会治理思想也同样可以应用于治理艰巨的国家及社会大局,因此它对当代政治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它要求政府官员应该以公正客观的方式来施政,并真诚地努力去改善民生;其次,它强调社会中应该具备仁爱及忠信的精神,使得社会中的矛盾及问题可以通过双赢的协商和谐解决;最后,它还呼吁社会中的人们在行动中应该以“道”来引导,而不能为了谋取一时的利益而犯下违法犯罪行
为。

总之,《道德经》的社会治理思想对当代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只有像它所要求的那样重视爱心、守信、以民为本以及以“道”为准则,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和谐。

道家思想与佛教教义的异曲同工之妙

道家思想与佛教教义的异曲同工之妙

道家思想与佛教教义的异曲同工之妙作者:赵俊卿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08期摘要“无为而治”是哲学家老子的重要思想。

道家“无为”的核心思想与佛家的“缘起性空”思想是相通的,佛家的“空”, 是“真空生妙有”、“有依空立”的意思,与道家“无”的内涵是一样的。

佛教禅宗能够在中国得以弘扬,是因为采用的正是“无为而无所不为”、“真空生妙有”的奇特方法。

关键词道家思想无为而治佛教缘起性空真空生妙有中图分类号:B91文献标识码:A《道德经》集中体现了哲学家老子的哲学系统,在本书中,老子的社会政治观集中体现为“无为而治”,后世帝王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就体现了老子的这种政治思想。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不为,而是指不妄为。

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合于“道”的运动。

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不强做干预,以顺应自然。

老百姓在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里,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自然会感受到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这就是老子政治思想的理想境界——“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也就是不妄为),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意指统治者要做到“无欲”,不要瞎折腾、瞎张罗,而“无不为”则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即“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老子还曾说过,“为无为,则无不治”,意即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

因此,老子所讲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而是“为无为”、“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即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境界。

佛家的“缘起性空”中,“性空”是指人的本性是空的。

和许多人误认为老子所讲的“无为”就是消极等待、毫无作为一样,世间的人也常常误以为佛家的“空”就是没有。

实际在佛教里面,只有“空”才能“有”,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

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肠胃不空,我们怎么能生存?我们口袋不空,东西放到那里?世界虚空不空,森罗罗万象如何安放?因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经》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中国佛教与道家哲学的比较研究

中国佛教与道家哲学的比较研究

中国佛教与道家哲学的比较研究佛教和道家哲学是中国两个重要的思想体系,它们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虽然佛教和道家哲学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它们在信仰、原则和实践上也有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分析中国佛教和道家哲学之间的异同点,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佛教与道家哲学的起源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由佛陀创立。

它强调解脱,通过修行达到超越世俗存在的目的。

佛教传入中国后,融入了中国的宗教和哲学传统,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独特特点。

相比之下,道家哲学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瑰宝之一。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由老子和庄子等人奠定了基础。

道家哲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养生长寿。

信仰与实践佛教和道家哲学在信仰和实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佛教强调轮回转世和因果律,认为人们通过修行可以摆脱轮回,达到涅槃的境地。

佛教注重慈悲、舍弃和禅定的修行,强调解脱尘世的痛苦。

道家哲学则追求道的境界,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万物皆从道而生。

道家注重内功修炼和身心调养,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方式。

观念和价值观佛教和道家哲学在观念和价值观上也存在差异。

佛教强调慈悲和智慧,鼓励人们解脱纠缠,并对一切众生抱有慈悲之心。

佛教强调人的本性是空性,追求无我和无我的境界。

道家哲学注重自然和谐,提倡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

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道的境界,通过修炼达到心境的宁静与舒适。

影响和传承佛教和道家哲学都对中国文化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后,融合了中国的宗教、哲学和文化传统,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独特特色。

佛教对中国文化、艺术、建筑和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道家哲学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儒家、佛教和其他思想流派的发展。

道家对中国文化、医学和养生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通过本文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和道家哲学在信仰、实践、观念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道德经心得体会3000字

道德经心得体会3000字

道德经心得体会3000字《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哲学文化经典。

这部经典主要讲述了人们应该如何在生活中追求和谐的道德境界。

阅读《道德经》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的智慧,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道德经》教人无为而治,主张追求自然而得到真正的自由。

通过放下欲望,不追求名利和功成名就,可以使人们更加从容淡然地面对生活的喜怒哀乐。

不追逐外在的虚荣,并不意味着消极面对人生,反而是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以及保持对生活真实本质的洞察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体验到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道德经》提出了“道”的概念,此即“自然界的真理”。

通过与自然合一,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生命的真谛。

人们应该尽量迁就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而不要过于干预和改变。

《道德经》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章节就是第八十章,其中有一句话是“小国寡民”。

这句话意味着小国和寡民的人更容易安定祥和,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欲望和争斗。

尽管这个观点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有关平和与简朴生活的启示。

《道德经》中最有名的一句话要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这句话寓意着道是无法用语言或文字准确地描述和定义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道德经》中,很少有具体的指示和规则,因为这些都是主观的。

相反,它强调的是通过感悟来寻求真理,而不是通过逻辑和思考来达到。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着选择和抉择。

有时候,我们的内心会迷茫不已,无法确定应该如何选择。

而《道德经》给了我们一个简单而深刻的答案:“以无心为心”。

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选择时,我们应该放下一切欲望和偏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纯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抓住真理,正确地选择和行动。

另外,读完《道德经》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追求和谐与平衡。

《道德经》中提到的“道”也意味着和谐与平衡,只有当万物处于和谐的状态时,世界才能得到真正的和平。

所以,我们应该追求内外的平衡,不要过分追求权力和物质的积累,而是平静地去生活,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道德经》与佛教思想之比较浅探

《道德经》与佛教思想之比较浅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 e f l f d h s t o g t h r n t h r n lssf rt esmi r i n i e e c s fTa h i d o e Bu d it h u h ,t e e i ’ t e y a ay i o h i l i e a d d f r n e o s a o a ts f o T h n n u d i h u h .I r e O ma eu h si o t n h o e i i s f ce c ,t i a — e C ig a d B d h s t o g t n o d rt k p t i mp ra t e r t n u f in y h s r t t c i
第2 3卷
第 2期
金 陵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社
Vo . 3. . 1 2 No 2
20 0 9年 6月
Ju ao J l gIstto T cnl ySc l c ne or l f i i tue f eho g (oi i c) n nn n i o aS e
老子《 德经》 道 可说 是 一 部体 系 完整 的哲 学著
作 。老 子的思路 是 经 由道 体 的运 动 规律 得 出 人的 行为 取舍标准 , 中对立 面相互 转化 的规律 可以说 其 是《 德经》 道 的理 论基石 。而在佛 教思 想方面 , 与之 相应 的有“ 诸行无 常” 的思 想。众 所周知 , 佛教 思想 以真空 实 相 为本 而施 设 方 便 。“ 行 无 常 ” 作 为 诸 ,
内容 和使 用 方 式 的 探讨 虽 然 不 绝 如 缕 , 也 始 终 没有 从 理 论 的 高度 对 ‘ 德经 》 佛 教 思想 的异 同做 出 分 析 。 为 但 道 与 尝试 弥补 这 一 缺失 , 以 隋代 吉 藏 < 论玄 义 ) 明代 憨 山< 山 道 德 经 解 》 主 要 参 考 资 料 , 照 佛 教 分 析 理 论 谨 三 和 憨 为 按 的 传 统架 构 , 见 地 、 持 、 为 、 果 四个 方 面 , ( 德经 》 从 修 行 结 对 道 与佛 教 思 想 的 异 同 做 粗 浅 的分 析 。

佛经与道德经在修行中有什么区别?

佛经与道德经在修行中有什么区别?

佛经与道德经在修行中有什么区别?佛经与道德经都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瑰宝。

两千多年来,对我们的道德理念以及人生观念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众多的思想理论从它们身上诞生,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因它们而来……作为两部伟大的哲学思想巨著,我们是没有资格对其指手划脚的。

它们所指向的,一定是真理,为了给我们扫清通向真理的大道,佛经用了上百万字,道德经则用了五千多字。

虽然它们最终的指向都是一致的,但是对于试图通过它们来找到真理的修者而言,就不能忽视它们指向真理的不同方式。

下面就说说我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仅作分享,并无指导意义。

佛经的逻辑与方法佛经的逻辑是先结论后分析。

“四大皆空”就是结论,然后通篇都在证明“空无”的可能性。

而且绝大部分的论证过程都比较隐晦,似是而非、若有所指。

初看一头雾水,再看恍然大悟。

拿《金刚经》来说,其中的精髓思想有以下几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既非菩萨;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以上内容句句言空,却又句句戳心,随时吟念确有平心静气之功效。

貌似鸡汤却是色香味俱全!佛经从某种角度来说,它属于“心法”,“心法”的主要方式靠“悟”。

这也是佛经玄妙高明之处,不管你是否通读,无论你怎样去理解,若是不能心有所悟,就会浮于表面;若是因某一句话,甚至某些词语而让你有所顿悟的话,佛理立刻就会在心头冒出,此时再看佛经,就如佛祖再现,经义一目了然。

六祖慧能,大字不识一个,只因听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开悟了,并因此得以传承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

以我个人的感受,佛经的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或者成为那个虚幻的佛,而是通过它知晓自己才是那个佛,但在此时却被妄念笼罩,以致迷失于诸相之中。

《道德经》与中国式宗教意识

《道德经》与中国式宗教意识

《道德经》与中国式宗教意识*导读:一般认为中国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与发达的神学讨论,但是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的《道德经》,却成就了道教。

这很有趣,也很特……一般认为中国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与发达的神学讨论,但是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的《道德经》,却成就了道教。

这很有趣,也很特别。

《道德经》与世界三大宗教的区别在于:一、它是作为哲学著作而不是神学著作被接受的。

二、它没有圣徒奇迹(哑巴说话、跛子走路、虎不食人 )的类似记载,但是它有更概括的称颂,如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这种说法更像是讲一种境界。

三、它不要求特别的崇拜、礼拜、诵读、仪式。

四、它几乎没有规定任何忌讳、禁忌、惩罚。

五、它没有强调自身的唯一性,没有提出普度、拯救迷途者、要求众人皈依的意愿,不具备传教士的热情,不具有己所欲必施于人的准征战(征服与强暴)倾向。

然而《道德经》又确实具有中国式的宗教性,即它包含着中国式的对于世界和人生的终极眷注。

依照宗教学的理论,宗教就是对于世界和人生的终极眷注。

早在二十多年前,在美国的一次研讨会上我就听过一位学者的发言,论述拙作《杂色》结尾的宗教色彩。

这儿说的终极,首先是源头。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的道和一,就是源头,就是本原,就是造物主。

然而这个造物主不是人格化的,而是本质化概念化理想化理念化的。

道生一,同时道即一。

道具有无所不包无所不主宰的性质,所以说道生一。

而这个一又成为道的本质与效用,故说道就是一。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贞。

这就是说,有了道就有了一,有了一就有了一切。

这里的道与一,都具有终极性、无限性、伸延性,所以是神性,所以我曾不完全妥当地比喻过:道与一,就是中国老子神学中的上帝。

就是中国老子哲学中的世界与人生的本质、主宰、起源与归宿。

就像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根本是物质,唯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一样,《道德经》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我们可以称之为唯道论。

如何以老解百家:《道德经》体系,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奥秘

如何以老解百家:《道德经》体系,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奥秘

如何以老解百家:《道德经》体系,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奥秘东方既白著鄙人十年学易,一朝悟道,终于在周敦颐《太极图》和《易经》“综卦”模型体系的基础上,从“道”和“万物”两个方向和角度,推演出老子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具体过程和演化路径,以图表的全新形式,解决了“以易解老,以老解老”的问题,那是否也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统领和涵盖“诸子百家”的主体思想和理论体系呢?答案是肯定的。

从道和万物的不同视角,综合看待《太极图》的演化规律下面我们就以“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终极奥秘为例,尝试着对他们之间的相通性做一个全新的解读和诠释。

众所周知,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

因此,佛教说众生根性不同,是一直存在现实性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因此,佛教才有了小乘和大乘之分,中国禅宗才有了“南顿北渐”之别。

修身养性天地人,借故喻今儒释道比如小乘佛教讲求即生断除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希望了生死、离贪爱、灭尽身智,是完全出世的,所以被大乘佛教讥讽为“自了汉”。

大乘佛教则认为单求自我解脱是不够的,在除断自己一切烦恼外,还应该修持成佛,建立佛国净土,让更多的人脱离苦海。

因此,大乘佛教既是出世的,又强调适应世间、引渡众生。

在教理义学方面,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不否定法的实在性。

大乘佛教则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

另外,大乘佛教认为,人先天的“心性”是清净的,只是后来遭到情欲的污染才变得不净。

因此,其修行理论中已经包含有“顿悟”的成分。

小乘佛教则对修行的阶段、解脱的果位等有细致具体的划分。

总体说来,相对于大乘佛教,小乘佛教比较保守,教义和修行比较复杂,过多地纠缠于那些枝枝蔓蔓的“虚妄之相”。

佛教讲究“明心见性”,要修持成佛,建立佛国净土,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明心见性”了呢?怎样是修持成佛,建立佛国净土了呢?答案就如下图中“上士闻道,明心见性”的结果一样,拨开六亲生克、五行生克和阴阳太极这一切的“虚妄之相”,直抵中间那个“其小无内”的“混沌无极”,因此佛教说见“性”以前: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而见“性”以后:凡所有相皆为实相。

工学博士眼中的《道德经》

工学博士眼中的《道德经》

工学博士眼中的《道德经》《理科生读道德经》,这个书名是不是很奇怪?《道德经》是全世界发行数量最大的中文书籍,据说其印刷数量仅次于《圣经》,说《道德经》是中华民族的《圣经》,一点都不为过。

但是古往今来,翻译解读《道德经》的专家学者,绝大多数都是文科生出身,他们的解读总给人一种隔靴搔痒之感。

因为老子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他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方式总结出了宇宙天地运行的法则—天之道;然后再把“天之道”传授给人类社会中的绝顶精英们,让他们代替上天去管理国家、教化民众,这就是“圣人之道”;至于普通人的“俗人之道”,老子没有详解,他只是说“俗人之道”总是和“天之道”相反的,所以劝诫世人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正因为如此,文科生出身的专家学者,难以真正读懂自然科学家老子的内心世界,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理科生出身的自然科学家的身上。

本书的作者杨雪峰,是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善于在儒释道融合的基础上,释读国学经典,解码大国崛起。

那么在工学博士的眼中,《道德经》究竟是一道怎样的人生风景呢?《道德经》很重要。

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如果要推荐中国人一生必读的三本国学经典书籍,《道德经》肯定名列其中。

都说《易经》是“百经之首”,是中华文明的总源头。

但《易经》是半符号、半文字性质的经典,算是中华文明由符号转向文字的活化石。

纯粹由文字构成的中华文明经典,成书时间最早、成就最高的集大成者,则非《道德经》莫属。

《道德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孔子,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成为铭刻在中国人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

《道德经》已经流传了2500多年,在经历了2500多年的时光打磨和雕琢之后,它的思想光芒依然璀璨如故。

都说真金不怕火炼,其实不怕“水炼”的才是真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历史长河中被淘洗、筛选了2500多年最终“剩者为王”的《道德经》,就是中华文明宝库中当之无愧的真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道德经6与佛教思想之比较浅探X周洁(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摘要:在5道德经6研究领域,对5道德经6的佛教解读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

而在佛教思想领域,对5道德经6内容和使用方式的探讨虽然不绝如缕,但也始终没有从理论的高度对5道德经6与佛教思想的异同做出分析。

为尝试弥补这一缺失,谨以隋代吉藏5三论玄义6和明代憨山5憨山道德经解6为主要参考资料,按照佛教分析理论的传统架构,从见地、修持、行为、结果四个方面,对5道德经6与佛教思想的异同做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道德经;佛教思想;见地;修持;行为;结果中图分类号:B95;B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31X(2009)02-0045-05A Study on the C omparison between Tao Te C hing and Buddhist ThoughtZHOU Jie(X iamen U niv ersity,Fujian361005,China)Abstract:In the field of the study on Tao Te Ching,people didn.t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Bud-dhist interpretation for it.Although the discussion on its content and using w ay lingered on among the field of Buddhist thought,there isn.t a theory analysis fo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ao T e Ching and Buddhist thought.In order to make up this important theoretic insufficiency,this ar-ticle makes the com parison betw een these tw o thoughts from four aspects:v iew,practice,action and fruit,w hich is also traditional Buddhist w ay of analyzing a theory,and mainly consults Pro-found Meaning of the Three Treatises w ritten by Ji Zang of Sui dynasty and Annotations of Tao Te Ching w ritten by Han Shan of M ing dynasty.Key words:Tao Te Ching;Buddhist thoug ht;view;practice;action;fruit;老子5道德经6可说是一部体系完整的哲学著作。

老子的思路是经由道体的运动规律得出人的行为取舍标准,其中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规律可以说是5道德经6的理论基石。

而在佛教思想方面,与之相应的有/诸行无常0的思想。

众所周知,佛教思想以真空实相为本而施设方便。

/诸行无常0,作为/四法印0(有些派系归结为三法印)之一,在佛教思想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同时,5道德经6所包含的远离观待、无私、无为等观念,与佛教思想中的般若、不二也非常相近。

还有,在世界的本质方面,老子提出道体,佛教相应的也有阿赖耶识。

基于以上这些相似之处,历代许多佛教学者对5道德经6思想做出了许多分析,态度褒贬不一。

其中隋代吉藏(549)623)、明代憨山(1546)1623)的态度较有代表性,前者偏于批判,后者则偏于褒扬。

当然,历代佛教学者对5道德经6做出不同的评价,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

在这里以吉藏、憨山的观点为主要参考,拟从佛教分析理论的传统架构,即见地、修持、行为、结果四方面出发,来客观地探究5道第23卷第2期2009年6月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Vol.23,N o.2Jun.,2009X收稿日期:2009-04-26作者简介:周洁(1984-),女,黑龙江讷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佛教思想的学习研究。

德经6与佛教思想的异同。

一、从见地方面的考察从见地方面看,与5道德经6相比,佛教思想显得更全面,更有深度。

做为隋代三论宗大师,吉藏在批评老庄思想时,提出了六点,说道:/略陈六义明其优劣。

外但辨乎一形,内则朗鉴三世。

外则五情未达,内则说六通穷微。

外未即万有而为太虚,内说不坏假名而演实相。

外未能即无为而游万有,内说不动真际建立诸法。

外存得失之门,内冥二际于绝句之理。

外未境智两泯,内则缘观俱寂0[1]。

可以看出,吉藏认为老庄思想对现实世界现象的观察不够彻底全面,同时又认为与佛教思想相比,老庄思想显得深度不足。

吉藏所言,主要是从见地上着眼的。

从见地的角度看,首先可以发现,在关于个体生命究竟解脱的看法上,5道德经6与佛教思想有着根本差异。

5道德经6思想只说到了现世。

这一点与佛教的差异,显得非常关键。

按照佛教理论的思路,只说现世,就只能看到无常的变化的方面,却无法揭示变化的原因。

老子提到祸福问题,只是说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0[2]465。

这在总体上讲这符合佛教对世界无常的判断。

但是祸如何转变为福,老子则只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趋势。

老子没有像佛教一样分析到祸福是由因缘聚合而显现,所以老子对无常这个规律的判断给出的趋利避害的方式就是不争、退让、守雌。

相对佛教思想来看,这虽然看到了欲望招致祸患的一方面,祸何由灭的原因并没有探讨,积累福德的方法也就无从谈起。

这样,依照佛教的观点,没有积极的对治方法,在轮回中虽能少造一些恶业,但最终还是难逃系累。

佛教所要求的究竟解脱也就无从谈起。

也就是说佛教寻求的解脱,从老子5道德经6中并不能找到实现的根本方法。

其次,在因果原理上,二者有相似之处。

老子以道体的运动规律为本,提出/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0[2]444。

这个观念是建立在老子认为先人后己而能得福的思想,它虽然没有揭示因果原理,却是与佛教因果原理一致的。

其三,5道德经6远离观待的思想,与般若思想的精华/不二0显得非常接近。

这是5道德经6与其他非佛教著作相比,之所以令佛教学者更为重视的主要原因。

5道德经6言/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0[2]44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0[2]442。

对于这一部分,憨山解释说:/此释前章名可名非常名,以明世人居有为之迹,虚名不足尚。

圣人处无为之道以御世,功不朽而真名常存之意也。

意谓天下事物之理,若以大道而观,本无美与不美,善与不善之迹。

良由人不知道,而起分别取舍好尚之心,故有美恶之名耳。

然天下之人,但知适己意者为美。

殊不知在我以为美,自彼观之,则又为不美矣0[3]393。

这显然借用了佛教的中观思想,即如5中论6著名的三是偈:/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0[4]。

实际上,憨山是以佛教更为深广的理论来解释老子所阐述的现象。

但是如果不接触佛教理论,而仅从老子5道德经6入手,能否得到5中论6所阐述的意义呢?这就如同吉藏批评的另一方面,即5道德经6与佛教理论相比在深度上的欠缺。

老子之所以得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0[2]442,从通篇老子所论述的道体规律看,是来源于变化的观察。

也即任何一个可道、可名的现象都是变动的,都不是恒常的,所以认为现象的本原应该不能用概念描述和界定。

勉强称之为/道0。

正如上文分析的,老子更多地是感慨于一切都将变迁的趋势。

分析到对立面相互转化,老子就将之作为一种理所当然的道的运动规律而停止了,并没有继续探讨到变化的本质问题。

然而佛教的空性理论是建立在因缘观察之上的,所以没有对因缘的观察,还没有使老子得出与佛教一致的结论,即空性。

这也就是在解决祸患的方法上,老子仅仅提出退守的原因。

他所说的无为,就是/不妄作0不争的代名词。

所以憨山的5道德经注6如果将之视为文本的解读,引申的程度就远远超出了作者的理解,或者说是一种所谓的过度诠释了。

其四,5道德经6中的道体不同于佛教思想的阿赖耶识。

基于上述的分析,老子对于远离祸患的理解,始终都建立在对立面的互相转化这个规律的基础上的,他将这个规律视为道体的运动规律。

由此得出的道体,似是掺杂着各种因素而并未成形的混沌状态。

也就如5道德经6十四章所说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46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3卷比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

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

复归于无物。

是谓为无状之状。

无象之象。

是谓惚恍0[2]447。

又有第二十一章言/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0[2]450。

还有二十五章中提到/有物混成0[2]451,都是老子认为道体实存的明证。

这是5道德经6与佛教思想的巨大差异。

如果道体实存,而其运动规律又是循环变化,那么退守也只是减缓这个运动过程,或者是拉长循环周期,那么祸乱凶愚终归无法根除。

这在佛教观点看来意义就不是很大。

佛教所说的空性,指的是一切现象都没有实存的本质。

空性是四个法印之中最重要的一点,而老子所建立的/道0的这个理论,就与这个原则完全不同,因而与佛教的思想有了质的差异。

在对道体的解读上,憨山代表的这种观点,甚至将道体解释成为阿赖耶识。

如在/论宗趣0的部分言/老氏所宗虚无大道。

即楞严所谓晦昧为空、八识精明之体也。

然吾人迷此妙明一心而为第八阿赖耶识0[3]394。

以及在第十四章的阐释中,又有/杳冥之内,而至精存焉,故曰无状之状。

恍惚之中,而似有物焉,故曰无象之象,是谓惚恍。

此正楞严所谓罔象虚无,微细精想耳。

[2]4260按照憨山的这种解读方法,是将道视为阿赖耶识。

但是阿赖耶识有三个重要的特征:第一作为万有显现的根本,第二在显现方式上,与其他七种意识有着变现和储藏的互动关系,第三并非实体。

作为万有显现的根本就算勉强说得过去,在第二点,变现关系上5道德经6中的/道0显然没有体现这个特征。

如上文分析,在并非实体的方面,并不完全符合老子的界定。

因而把道视为阿赖耶识,这种解读就牵强了些。

所以老子所谓的/无象之象0显然指的是没有具体的形象,而这无象也仅是众相的一种,与佛教的/无相0,即一切相都是虚妄的这种思想是有本质区别的。

二、从修持方面的考察如前文所引,吉藏批评5道德经6的第二点是五情未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