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血管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变应性血管炎该怎么办

合集下载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护理论文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护理论文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072-01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

本病的病因复杂,病毒与细菌性感染、药物、化学物品、sle等疾病可作为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并激活补体,诱发ⅲ型变态反应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病变。

2009年5月,我院收治1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通过35天住院治疗和专科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护理及康复内容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32岁,因双下肢呈对称性长包块、红肿伴触痛入院。

入院时已患“变应性皮肤血管炎”6年多,双下肢多个包块结节、包块出现溃疡、坏死,同时伴有色沉斑,色沉斑皮损处可见萎缩,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患者经抗炎、抗过敏、激素免疫调节、氦氖激光局部照射等处理。

入院后第35天痊愈出院。

随访3个月,皮损处愈合良好。

2 护理2.1 心理护理患者患“变应性皮肤血管炎”6年,因长期不愈,加上溃疡、疼痛,经济压力,情绪低落,并有焦虑、抑郁、恐惧表现。

根据其特点,护理人员主动与病人谈心,针对病情、心理和需要,耐心细致的疏导和满足合理要求,使病人产生亲切感、安全感、信赖感,为以后的治疗,护理工作的进行奠定基础。

帮助病人掌握有关疾病知识,讲解使用激素的必要性,介绍其优点、方法和成功率,使其了解通过治疗可以解除疼痛,皮损愈合,引导患者观看其他病情更严重患者恢复期情况,从而消除消极情绪,减轻思想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决心。

鼓励病人多接触外界.促进人际交往,并给予病人友谊、友爱,建立乐观积极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2健康指导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与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抬高患肢,避免寒冷与外伤。

饮食应以富含蛋白质与维生素食物,多饮水,避免辛辣、酒类、虾蟹等刺激性食物。

禁热水肥皂烫洗损害患肢。

2.3病情观察与一般护理体温 36.4℃,脉搏 82次/分,呼吸 20次/分,血压 130/80mmhg。

血管炎的治疗方法

血管炎的治疗方法

血管炎的治疗方法血管炎是一种炎症性疾病,通常会引起血管壁的损害和炎症反应。

这种疾病会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的血管,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很大困扰。

因此,对于血管炎的治疗方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减轻疼痛,控制炎症,维护器官功能。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血管炎的治疗方法。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血管炎的重要手段。

在治疗炎症性疾病时,激素类药物往往是首选。

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肿胀。

此外,免疫抑制剂也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自身免疫反应对血管的损害。

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血管炎,如巨细胞动脉炎和结节性多动脉炎,使用生物制剂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次,对于血管炎患者来说,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适当的运动量,避免过度疲劳,保持情绪稳定,都可以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

此外,合理的饮食结构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增强免疫力。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坚果和鱼类,有助于改善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炎症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和生活习惯调整外,一些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也可以帮助血管炎患者缓解症状。

物理疗法包括理疗、针灸、推拿等,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感。

对于一些血管炎引起的严重损害,如动脉瘤、血管狭窄等,手术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手术修复受损的血管,可以有效地恢复器官的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血管炎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治疗方法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

在治疗血管炎时,我们需要采取药物治疗、调整生活习惯、采用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治疗方法对于血管炎患者有所帮助,让他们能够早日康复,重拾健康。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诊治常规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诊治常规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诊治常规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又称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主要累及皮肤的细小血管(尤其是毛细血管后静脉),并以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其核破碎为病理特征的血管炎。

常见致敏原为药物和化学品,感染、潜在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及特发性发病与Ⅲ型变态反应有关。

【临床提要】1.发病特征常呈急性发病,在接触某种致病因素后迅速出现各种皮疹,可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体重减轻、肌痛、关节痛。

2.多形皮损如可触性紫癜、荨麻疹、斑丘疹、结节、瘀斑、大疱、坏死、溃疡。

3.系统损害重者可有蛋白尿、血尿,甚至肾功能不全,也可引起肺炎、末梢神经炎等广泛的系统性病变。

4.组织病理活检可见微静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壁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浸润,白细胞核破碎及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坏死。

5.诊断美国1990年变应性血管炎诊断标准:①发病年龄>16岁。

②发病前服药史。

③隆起性紫癜,压之不退色。

④斑丘疹(一处或多处皮肤大小不等、扁平、突出皮表的)。

⑤皮肤活检示微动脉或微静脉血管壁或血管外周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以上5项中具备3项或以上者即可诊断变应性血管炎。

【治疗处理】(一)治疗原则按不同病因和临床类型进行治疗。

应尽量找出潜在的疾病致敏药物或化学物质,立即撤除或停止接触该类物质,并避免再次接触。

如有明显感染,应给予有效抗生素。

如果同时存在有慢性疾病,治疗潜在的疾病可改善皮肤损害。

(二)基本治疗根据皮肤损害程度和治疗药物毒性和副作用,治疗药物可分为一线和二线两种。

1.作用靶位阻断Ⅲ型变态反应,避免和减少可导致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抗原来源,如感染因素和药物等,阻止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并激活补体,及其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如白三烯B4、组胺、凝血酶、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减轻其所造成的血管损害,改善临床症状。

2.除去病因药物、化学物质、感染。

3.治疗潜在疾病结缔组织病、冷球蛋白血症、溃疡性结肠炎、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

4.系统治疗(1)一线治疗:抗组胺药、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羟基氯喹、氨苯砜。

血管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血管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血管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血管炎是血管壁及血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并伴有血管损伤,包括纤维素沉积、胶原纤维变性、内皮细胞及肌细胞坏死的炎症,又称脉管炎。

致病因素直接作用于血管壁引起者为原发性血管炎,在血管炎症基础上产生一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者为血管炎疾病;由邻近组织炎症病变波及血管壁引起者为继发性血管炎,只是多种组织的病理改变之一,与血管炎疾病不同。

一、血管炎治疗之西医治疗1.一般治疗(一)抗变态反应药物,疗效不定,扑尔敏;苯海拉明或异丙嗪;息斯敏;葡萄糖酸钙静注。

(二)曲克芦丁片和维生素C,可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

一般用药剂量宜大。

维生素C以静脉注射为好。

曲克芦丁片;维生素C静脉注射或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

(三)止血药,安络血肌肉注射,或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

止血敏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有肾脏病变者应慎用抗纤溶药。

2.免疫抑制剂对肾炎或并发膜性,增殖性肾炎,单用激素疗效不佳者,可采用环磷酰胺静注,或硫唑嘌呤口服,但应注意血象及其它副反应。

潘生丁亦可减少蛋白尿。

3.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抗原-抗体反应,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

对皮肤型及肾型疗效不佳,也不能预防肾炎的发生。

对关节型及腹型有效,可减轻肠道水肿,防止肠套叠。

强地松,严重者可用氢化考地松或氟米松1静脉滴注,病情转后改口服。

病情控制后宜用小维持量,一般需3-4个月。

二、血管炎治疗之中医治疗中医中药本症是风湿之邪外袭,与气血相搏,热伤脉络,使血不循经,谥于脉外,渗于肌肤而成。

热毒发斑者,宜用凉血解毒,代表方为犀角地黄汤加减。

夹有风湿者加防风;夹湿者加陈皮、半夏、苡仁。

热毒清除后可改用归脾汤加减或红枣汤治疗。

中医偏方治疗:1.赤豆煮米仁:赤豆100克,生熟米仁各30克,红枣7枚,红糖适量著熟后服食。

适用于肢体浮肿者。

2.赤豆桃仁莲藕汤:桃仁15克,赤豆60克,莲藕100克,洗净切成小块,加清水适量煮汤,以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赤豆及莲藕。

适用于肢冷血脉不和者。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治疗进展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治疗进展
管 炎 患 者 , 证 为 气 虚 血 瘀 , 络 不 通 , 益 气 活 血 法 治 辨 经 以
热于 内 , 寒湿侵袭 于外 , 与寒湿 相互蕴 结 , 热 脉络痹 阻或 筋
脉郁结致使 冲脉失养 , 阳气不能下达 , 气血凝滞所引起 。
1 辨证论治
中医中药通过 辨证 分 型给 予方 药治 疗变 应性 皮肤 血 管炎 , 内外合 治 , 本 兼 顾 , 标 其疗 效 较 好 , 复 发 率 较低 。 且 根据 其病 因病 机 中 医总 的治 疗原 则 是清 热解 毒 , 湿 通 利 络 , 阴清热 , 养 温经散寒 , 行气活血 。
[ ] T i J C ogA 2 a Y , hn H,Wii A, t 1R t set ea a s la R e . e op cv nl i lms a r i ys
o au a et wt ct eu uoy c scvs li [ ] f d lp tn i u no s e kct l t a u t J . t i s h a l o a i e is
1 1 因 邪 致 瘀 : 九 一 提 出 “ 邪 致 瘀 , 邪 为 先 ” 观 . 奚 因 祛 的
疗, 选方补 中益气汤合 补阳还五汤加 减 , 用 : 药 黄芪 、 党参 、 当归 、 陈皮 、 炒白术 、 升麻 、 柴胡 、 桃仁 、 花 、 棱 、 术 、 红 三 莪 地
龙、 赤芍 、 川芎 、 苦参 、 薏苡仁 、 牛膝 、 甘草 。每 日 1 , 煎 剂 水
( E A) A C 进行测定 , 发现 A C E A阳性率 高达 9 % , 5 证实 A — E C A存在异质型抗体的观点 , 明 A C 表 E A可能直接参 与了该
病 的发病过程 , 在血管 内皮细胞损伤 时, E A促进 了中性 AC

血管炎最好的治疗方法

血管炎最好的治疗方法

血管炎最好的治疗方法
血管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它会导致血管壁的炎症和损伤,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和供氧供血功能。

血管炎的治疗方法一直备受关注,而要找到最好的治疗方法,就需要全面了解血管炎的症状和病因,以及各种治疗手段的优劣。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血管炎的治
疗方法,希望对患有血管炎的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血管炎的治疗方法应该根据病情的轻重和具体症状来选择。

对于轻度的血管炎,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
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
地减轻炎症和疼痛,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
和副作用的发生。

对于中度和重度的血管炎,药物治疗可能不够有效,需要考虑
其他治疗手段。

例如,局部炎症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接受局部激光
治疗或射频消融术,以减轻炎症和疼痛。

对于血管炎引起的血管堵塞,可以考虑进行血管成形术或血管支架植入术,以恢复血管的通畅。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血管炎的患者还可以通过改变生
活方式来改善症状和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戒烟、限制饮酒、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量的运动,都可以帮助减轻炎症和改
善血管功能。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和监测血管炎的病情变化也是非
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血管炎的治疗方法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病情
的轻重和患者的个体差异。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患者应该听从医生
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并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

希望本
文所介绍的治疗方法能够对血管炎患者有所帮助,让他们早日康复,重拾健康的生活。

变应性血管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变应性血管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 张 美 珍 , 涛 , 5 侯 王柯 , . 脾 调 补 合 剂 联 合硫 普 罗 宁治 疗 血 吸虫 病 肝 等 肝
纤 维 化 的 实 验 研 究 『. 西 医 结 合 肝 病 杂 志 ,0 9 1 ( )8 3 8 4 J中 ] 2 0 ,6 3 :5 — 5 .
【] 高 辉 , 大 桥 , 益 群 , 软 肝 冲 剂 对 肝 炎 肝 硬 化 门 静 脉 高 压 患 者血 6 周 熊 等. 清一氧化氮 、 内皮 素 的 影 响 f. J 中西 医结 合 肝 病 杂 志 ,0 8 1 1 :— 1 20 ,3( )3
加 紫 草 、 鹤 草 、 柏 叶 各 1 仙 侧 0 g以凉 血 止 血 。两 组 每 疗 程
变应 性 血管 炎通 常发 生 于人 体 下肢 部 位 , 要 临床 表现 主 为皮 肤 出现 红斑 、 皮疹 、 节 等 。 其 中皮 疹 的形 式 又呈 多 样 结 性 , 含水 疱 、 包 紫癜 、 疡及 坏 死 等 , 重者 会 累及 患 者上 肢 溃 严 及 躯 干 , 发 热 、 节肌 肉疼 痛 、 力等 临床 症 状 , 可 能伴 伴 关 乏 也 系 统性 损 害 , 肾脏 损 害最 为 常 见 , 年 患者 比青 少 年 患者 以 成 更 易 出现 肾脏损 害且 预后 差[ 5 J 。 变应 性 血 管 炎 的 诊 断应 首 先 排 除 致 敏药 物 过 敏 因 素及
表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1 】 n %)
满 意 的效 果 , 体报 道如 下 : 具
1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本院 21 0 0年 3月 ~ 0 1 3月 收治 的 6 21 年 5例 变应 性 血管
炎患者 ,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 例 , O 其中, 1例 , 1 例 , 男 l 女 9 年龄 1 4岁 , 66 病程 1 月~ . , 中合并 肌炎 2 . 个 2 5年 其 例 反应 性 关 节 炎 4例 ; 察 组 3 观 5例 , 中 , l 其 男 3例 , 2 女 2例 , 龄 年

血管炎主要看血常规什么指标,治疗方法

血管炎主要看血常规什么指标,治疗方法

血管炎主要看血常规什么指标,治疗方法血管炎是一种以血管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可累及多个脏器和系统,严重者可致残或危及生命。

在临床中,血液学检查是最基本的诊断手段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血管炎的血液学检查指标、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血管炎的血液学检查指标1.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白细胞是一种体内抵抗外界侵袭的免疫细胞,血液学检查中白细胞的计数和分类可以反应炎症的程度和类型。

血管炎常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因此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的检查指标非常重要。

2.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ESR)是一种间接反映全身性炎症反应的指标,ESR值的升高提示炎症反应的存在。

血管炎患者常常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因此ESR的检查对于血管炎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3.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急性期蛋白,其含量可以在炎症、感染和组织损伤等情况下显著升高。

血管炎患者的CRP含量通常较高,可以作为一种炎症反应的标志。

4.抗核抗体抗核抗体(ANA)是一种体内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通常作为自身免疫病诊断的重要指标。

在血管炎患者中,约有30%到50%的患者存在ANA抗体阳性,因此ANA抗体检查对于血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5.抗肌肉信息素受体抗体抗肌肉信息素受体抗体(Anti-RMuSK)是一种体内自身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通常与重症肌无力等疾病相关。

近年来,Anti-RMuSK在纯型局灶性肌炎、混合型结缔组织病和血管炎等疾病中的检出率也有所上升。

因此,Anti-RMuSK抗体检查可作为血管炎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二、血管炎的治疗方法血管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血管炎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包括以下药物:(1)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甲泼尼龙等。

(2) 细胞因子抑制剂:如:钛泊利珠单抗、阿达木单抗等。

(3) 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2.非药物治疗(1) 运动疗法:可以促进病患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血管炎治疗方案

血管炎治疗方案

一、引言血管炎是一组以血管炎症反应为病理特征的疾病,包括多种疾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大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血管炎可导致血管狭窄、闭塞、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因此,针对血管炎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管炎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休息与饮食(1)休息: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饮食: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

2. 药物治疗(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血管炎的主要药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剂量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调整,一般为每日20-60mg。

(2)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用于控制病情,减轻激素的副作用。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等。

剂量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3)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预防血栓形成,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4)其他药物:根据病情,可选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等。

3. 生物制剂治疗生物制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药物,具有靶向性强、疗效好等优点。

常用的生物制剂有抗TNF-α单克隆抗体、抗IL-6受体单克隆抗体等。

4.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血管炎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用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养阴润燥等。

5. 手术治疗对于血管狭窄、闭塞等严重病变,可考虑手术治疗。

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血管成形术、血管移植术等。

6.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心理治疗等。

通过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与调整1.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案:病情轻者,可选用糖皮质激素、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病情重者,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

2. 根据个体差异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均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血管炎的治疗方法

血管炎的治疗方法

血管炎的治疗方法血管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它会对人体的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并发症。

因此,对于血管炎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针对血管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疗法等。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血管炎的治疗方法。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血管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抗凝血药等。

抗炎药可以有效地控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肿胀,对于轻度的血管炎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减少对血管的损害,对于中重度的血管炎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抗凝血药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血栓引起的并发症,对于存在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尤为重要。

其次,手术治疗是治疗血管炎的另一重要手段。

对于血管炎引起的严重血管狭窄、闭塞等情况,需要进行介入手术或血管重建手术。

介入手术包括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通过导管在血管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血流通畅。

血管重建手术则是通过移植血管或修复受损的血管,恢复血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此外,物理疗法也是治疗血管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物理疗法包括热疗、冷疗、光疗等,可以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促进组织修复等方式,对血管炎的症状起到一定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此外,适当的运动和按摩也可以帮助改善血管炎的症状,促进康复。

总的来说,对于血管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遵医嘱服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患者能够尽快康复,重获健康。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中医治疗综述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中医治疗综述

中国乡村医药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中医治疗综述陈柴棋沈巍丁华强方一妙马丽俐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特征性损害为发生在小腿及踝部的可触及紫癜性斑丘疹、血疱、脓疱、坏死、溃疡、结节等多形性皮损,病程迁延数月至数年,属于中医学“瓜藤缠”范畴,青壮年多发,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病因不明,与感染、药物及免疫损伤等相关。

病理学上以血管壁及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可见核尘,血管内皮细胞水肿、闭塞、关闭,纤维蛋白渗出、变性、坏死,红细胞外溢[1]。

中医学认为,“湿、毒、瘀、热”为其主因。

外感湿邪或湿热之邪蕴于肌肤,郁而化热,气血凝滞,日久血络损伤,病程日久,则迁延成毒,形成湿毒、热毒、瘀毒、血热等互相交结之复杂病机。

现总结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中医治疗综述如下:1 中医治疗1.1 分期论治通常将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分为3期[2]。

①急性期:突发双下肢对称性的紫红色结节,触之碍手,皮肤紧绷,烧灼疼痛,大小、数量不等,可伴发热、关节疼痛,证属“邪实热盛”,以风湿热为主,治以祛风清热、解毒散结,以白虎汤加减。

若出现血泡、溃烂,则以热毒为主,治以清热凉血、解毒散结,以犀角地黄汤加减;风热重者,加青风藤、徐长卿等;湿热重者,加茵陈、黄柏、薏苡仁等;热毒盛者,加大量生石膏、蛇舌草、水牛角丝等。

②好转期:双胫部、足背处结节大部分消退,剩余暗红结节,质硬,无发热、头痛、关节疼痛,血疱、水疱逐渐吸收,局部溃烂逐渐收敛,证属“邪退留瘀”阶段,以余热、瘀、痰为主,治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以桃红四物汤合温胆汤加减。

加补虚药,用玄参、石斛、生地黄等。

③稳定期:结节基本消退,可见瘀斑、白色萎缩,溃疡周围无红肿,但经久不愈,伴有消瘦、乏力等,证属“气虚瘀结”,以虚、瘀为主,治以活血化瘀、益气散结,以桃红四物汤加减。

如气虚者,选用黄芪、党参等作者单位:310006 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皮肤科通信作者:马丽俐,Email:lilyma163@ 健脾补气之品;血虚者,加当归、熟地黄;阴虚者,加六味地黄丸;阳虚者,加仙茅、酒萸肉、炙淫羊藿等补阳之品。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病情说明指导书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病情说明指导书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概述变应性皮肤血管炎(allergic cutaneous vasculitis)又称皮肤小血管血管炎、变应性小动脉炎、结节性真皮过敏疹等,是皮肤科最常见的血管炎,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微静脉、微动脉。

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以青年女性多见。

临床表现包括下肢斑丘疹、丘疹、可触及性紫癜、风团、结节和溃疡等,可伴有发热、乏力、关节痛、内脏损害等情况。

英文名称:allergic cutaneous vasculitis。

其它名称:皮肤小血管血管炎、变应性小动脉炎、结节性真皮过敏疹、1-5联综合征、皮肤过敏性血管炎、系统性变应性血管炎、变应性血管炎、出血性细菌疹、结节性坏死性皮炎、皮肤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皮肤系统性血管炎疹、皮肤坏死性血管炎。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皮肤疾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遗传性。

发病部位:血管。

常见症状:红斑、丘疹、风团、紫癜、水疱、斑块。

主要病因: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沉、尿常规、补体检测、X线、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应及早积极治疗,避免损害累及其他脏器。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发病特点三、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病因病因总述: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目前认为可能是感染、异性蛋白及药物、化学品、伴随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因素,诱导机体发生Ⅲ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上并激活补体,产生许多炎症介质,进一步导致了血管内皮的损伤。

基本病因:1、感染(1)细菌感染:A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2)病毒感染:肝炎病毒(甲型、乙型和丙型)、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细小病毒B19、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

(3)真菌感染:白念珠菌感染等。

(4)原虫感染:疟原虫等。

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_血管炎最好的治疗方法

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_血管炎最好的治疗方法

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_血管炎最好的治疗方法血管炎形成的原因少数病因较明确,如血清病,药物变态反应及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已证实是多种血管炎的病因;中华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均能引起血管炎。

血管炎的分类1、变应性白细胞破碎性(坏死性)血管炎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过敏引起的一组血管炎疾病,主要累及细小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后静脉。

以管壁及其周围组织内纤维蛋白沉积、变性及坏死,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核破碎成核尘为特征。

发病多较急,常有不同形态的皮肤损害。

主要有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变应性系统性血管炎、过敏性紫癜、低补体性(荨麻疹样)血管炎等。

2、结节性多动脉炎以中、小肌性动脉节段性炎症与坏死为特征的一种非肉芽肿性血管炎。

可累及全身各组织器官血管,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

主要有系统性结节性多动脉炎、良性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婴儿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3、血栓形成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和静脉,以血管腔内血栓形成为特征,并呈不同的临床表现。

主要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恶性萎缩性丘疹病、网状青斑性血管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4、肉芽肿性血管炎为大、中、小血管受累的多系统疾病,以管壁内外肉芽肿形成为特征,病程慢,有时甚为严重。

主要有韦格纳氏肉芽肿、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颞动脉炎、大动脉炎等。

5、淋巴细胞性血管炎以皮肤细小血管受累、管壁及其周围组织内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产生不同类型的皮肤损害,病程慢,反复发作。

主要有淋巴瘤样丘疹病、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等。

6、结节性血管炎一组以皮上下脂肪组织间隔内血管受累和产生皮下结节损害为特征的皮肤疾病。

主要有结节性血管炎、硬红斑。

7、血液成分异常性血管炎由于血液中某些成分异常引起的细小血管炎性疾病,表现为皮肤或内脏损害,病程为慢性。

主要有冷球蛋白血症、冷高球蛋白血症、巨球蛋白血症等。

1、主要表现①多系统损害;②活动性肾小球肾炎;③缺血性或淤血性症状和体征,特别见于年轻人;④隆起性紫癜及其他结节性坏死性皮疹;⑤多发性单神经炎及不明原因的发热。

变应性血管炎有哪些症状?

变应性血管炎有哪些症状?

变应性血管炎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变应性血管炎症状,尤其是变应性血管炎的早期症状,变应性血管炎有什么表现?得了变应性血管炎会怎样?以及变应性血管炎有哪些并发病症,变应性血管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变应性血管炎常见症状:腹痛、乏力、小血管纤维性坏死、风团、斑丘疹、复视*一、症状一、症状本病以下肢发生红斑结节为主,有压痛,也可伴有紫癜、紫癜性丘疹、风团、丘疱等皮损。

皮肤组织病理表现血管壁有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为多核白细胞及纤维蛋白沉积,血管周围有多核白细胞浸润,伴有核尘及红细胞渗出,根据以上特点可明确诊断。

本病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皮肤型变应性血管炎本病仅累及皮肤,多发生在青壮年。

一般有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少数病例可有不规则的发热,但也可无上述症状。

皮肤损害可为多形性,有红斑、结节、紫癜、风团、血疱、丘疹、坏死及溃疡等。

两膝下为最常见,以两小腿下部及足背部皮损最多。

较多的皮损开始的特征为紫癜样斑丘疹,压之不退色,是由于血管壁的炎症细胞浸润和渗出,故这种淤斑都是高起的可以触及的,乃是本病的特征。

有的开始为皮下结节,如黄豆至蚕豆及小枣大小,淡红色有压痛。

有的开始完全似紫癜样的皮损,有的皮损开始似丹毒样改变,有的似硬斑病样改变,有的似多形红斑样。

在皮损发展过程中可伴有风团、丘疹等。

由于炎症反应严重,在紫癜及紫癜性斑丘疹上发生血疱、坏死及溃疡,一部分结节损害也可发生溃疡伴疼痛。

水肿以踝部及足背为重。

午后较明显,并伴有两下肢酸胀无力。

本病皮损有多种,但几乎都有紫癜或结节。

中性多核白细胞外渗至周围组织时也可出现脓疱。

皮损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如背部、上肢、臀部等处,呈对称分布。

皮损有自觉疼痛、痒或烧灼感,有的无自觉症状,有压痛。

皮损愈后留有色素沉着,如有溃疡愈后可有萎缩性疤痕。

病变急性发作时,损害成批出现,分布广泛,伴小腿水肿,病情较重。

损害慢性经过者,反复发作持续数月或数年。

病变轻者2~4周可愈。

变应性血管炎治验1则

变应性血管炎治验1则
治则 。
变, 甚至可引起血管坏死 , 预后不佳。目 前西药均以 激素治疗为 主 , 但激素也 不能完全控制病情 , 而且
副作用很多 , 可导致高血压 、 肾损害 、 肪转移 、 脂 骨
质疏松等病症。祖国医学注重辨证求因 , 审因论治, 本病初起一般为热证 、 实证 , 日久可转变为寒证 、 虚 证( 气虚 )但不论是初期或者后期 , , 血瘀这一病理 因素始终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本例患者寒凝瘀久
[ 责任 编 辑 张 焕]
自拟温经活血益气汤 : 制附片2g先煎 )肉桂 0( ,
[ 收稿 日期 ] 0 7 0 — 9 20 — 3 2
[ 作者简介 ] 杨建宏(9 3 )男 , 南保山人 , 16 一 , 云 副主任 医师 , 主要从 事中医 内科研 究.
3 6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变应性血管炎是病 因未明的非感染性病变。此 病病初多为热证 、 实证 , 由于病程迁延 日久 , 但 热证
可转 变 为寒 证 , 实证 可 转为 虚证 。我们 运用 温 经散 寒、 益气 化瘀 法治疗 1 , 例 疗效 显著 。病案 如下 :
徐 某 , ,O ,0 2 1月 5日就 诊 。 患者 于 1 女 5 岁 20 年 1
故 见块 状 硬结 , 瘀 血不 去 , 血不 生 , 之久 病气 且 新 加
血亏虚 , 疮面难以愈合。方中附子、 肉桂 、 干姜温阳 散寒 ; 黄芪 、 参 、 党 白术健 脾益 气 ; 花 、 红 乳香 、 药 、 没 赤芍 、 川芎活血化瘀 ; 当归养血活血 ; 甘草 调和诸 药 。共 奏 温经散 寒 、 气 活血之 功 , 益 药证 相合 故效 。
6, g干姜6 , g黄芪3 g党参 1g 白术1g乳香1g没 0, 8, 5, 0,

崔公让中药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32例_吴建萍

崔公让中药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32例_吴建萍
关键词: 隐匿性肾炎; 尿血宁方; 雷公藤多苷 中图分类号: R692.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 - 1719( 2010) 11 - 2172 - 02
隐匿性肾炎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临床极其常见,患 者常因此而备受困扰,四处求医。一般认为多数患者预 后良好,但随着肾活检技术的开展发现部分病例的病理 类型偏重,可伴有炎症活动或硬化性病变,需积极治疗。 西医对本病常采用 RAS 阻断剂、防治感染等措施,获效 甚微,中医中药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实践表明有助于减 轻血尿。笔者以益肾清利和络止血为治则自拟尿血宁 方治疗隐匿性肾炎血尿患者 30 例,报道如下。 1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07 年 9 月—2009 年 3 月江苏省中 医院肾内科门诊患者 30 例,均符合 1992 年安徽太平 会议关于隐匿 性 肾 炎 的 诊 断 条 件[1],以 血 尿 为 主 要 临 床表现,尿蛋白定量 < 1. 0g /24h。男 6 例,女 24 例; 年 龄最小 12 岁,最大 60 岁,平均( 41. 37 ± 14. 31) 岁; 病 程最短 1 个月,最长 14 年,平均( 34. 20 ± 9. 85) 个月; 病程中有肉眼血尿者 4 例; 伴蛋白尿者 10 例; 11 例曾 行肾活检,其中轻微病变 1 例,IgA 肾病 5 例( 系膜病 变 2 例、局灶节段硬化 3 例) ,系膜增生性肾炎 5 例。 中医辨证根据 2002 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慢性肾炎的辨证分型标准[2],脾肾气虚证 4 例,肺肾气 虚证 5 例,肝肾阴虚证 5 例,气阴两虚证 16 例,兼湿热 证 23 例,瘀血证 12 例。 1. 2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包括 RAS 阻断剂( ACEI 或 ARB) 、防治 感 染 等。伴 蛋 白 尿 者 加 雷 公 藤 多 苷 片 1

变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怎样治疗?

变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怎样治疗?

变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变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的治疗
方法,治疗变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变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应该吃什么药。

*变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怎么治疗?
*一、西医
*1、药物治疗:
由于病变主要在下肢,除药物治疗外,对病情较重者,应减少站立和行走,可以缩短病程,减少痛苦,提高疗效。

1.有结核因素病例,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口服异烟肼0.1g,3次/d,或并用乙胺丁醇,0.25g,3次/d。

持续半年至1 年。

2.对无明确结核因素病例,可用中药桂枝茯苓丸加清热解毒药物治疗。

二、预后:
虽多年反复发作,健康状况并不受影响,无明显脏器受累症状和体征。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变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怎么治疗,变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变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方面的知识,请关注
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变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什么是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什么是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什么是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可能有一些朋友会听说过变应性皮肤血管炎这样的疾病,不过真正了解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人肯定是不多的,毕竟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我们周边很少有人会患上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不过由于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危害性很大,所以大家还是要多了解一些关于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知识。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本病又称皮肤小血管血管炎、皮肤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主要引起皮肤小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坏死性血管炎,女性多见。

临床表现为丘疹、可触及的紫癜、荨麻疹、溃疡等,多发于下肢,患者自觉疼痛或瘙痒。

可伴有发热、乏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好发于青年女性,通常急性起病,常累及足踝或小腿,表现为可触及的紫癜、红斑、丘疹、水疱、荨麻疹、脓疱等,皮疹大小不等,部分患者自觉疼痛、灼热或瘙痒,皮疹可于数周或数月内缓解,部分患者可反复发作,病情慢性化,预后遗留色素沉着斑。

患者可伴有发热、体重下降、关节痛、肌肉疼痛等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胃肠道受累,发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可有泌尿系受累,发生肾小球肾炎。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适当饮食,避免受凉,抬高患肢,寻找并去除可能病因。

2.症状较轻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3.症状严重伴有皮肤溃疡或有系统症状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或口服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那就是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我们知道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种疾病,上文详细介绍了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症状表现和治疗的方法。

变应性血管炎怎样治疗?

变应性血管炎怎样治疗?

变应性血管炎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变应性血管炎的治疗方法,治疗变应性血管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变应性血管炎应该吃什么药。

*变应性血管炎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药物治疗:
1.除去病因以减少抗原来源,驱除感染灶,如病毒细菌的感染。

停用过敏药物及异性蛋白的影响。

2.如有上呼吸道感染,可用抗菌素治疗,双效青霉素80×104U肌肉注射,每天1~2次。

或红霉素0.25g,每日4次,口服;或先锋霉素。

3.为了防止抗体产生,减少免疫复合物形成,减少炎症反应,服用强地松20~40mg,分次口服。

4.秋水仙碱0.5mg,每日服2次,可能有抑制白细胞趋化因子、炎症及稳定溶酶体酶作用。

5.消炎痛25mg,每日服3次,可能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作用。

6.阿斯匹林0.3g加潘生丁25mg,每日服3次,有抑制血小
板聚集作用。

7.降糖灵50mg加乙炔雌醇2mg,每日服2次。

8氨苯砜50mg,每日服2次。

9为了改善血管功能,可用维生素E100mg和维生素C200mg,每日服3次
*2、预后
取决于受累脏器和病变程度。

*二、中医
中药治疗:中医中药宜活血活淤,清热解毒,可用复方丹参片或复春片。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变应性血管炎怎么治疗,变应性血管炎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变应性血管炎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变应性血管炎”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变应性血管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变应性血管炎该怎么办变应性血管炎最有效的西医治疗方法
一、治疗
药物治疗:
1.除去病因以减少抗原来源,驱除感染灶,如病毒细菌的感染。

停用过敏药物及异性蛋白的影响。

2.如有上呼吸道感染,可用抗菌素治疗,双效青霉素80×104U肌肉注射,每天1~2次。

或红霉素0.25g,每日4次,口服;或先锋霉素。

3.为了防止抗体产生,减少免疫复合物形成,减少炎症反应,服用强地松20~40mg,分次口服。

4.秋水仙碱0.5mg,每日服2次,可能有抑制白细胞趋化因子、炎症及稳定溶酶体酶作用。

5.消炎痛25mg,每日服3次,可能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作用。

6.阿斯匹林0.3g加潘生丁25mg,每日服3次,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7.降糖灵50mg加乙炔雌醇2mg,每日服2次。

8氨苯砜50mg,每日服2次。

9为了改善血管功能,可用维生素E100mg和维生素C200mg,每日服3次
二、预后
取决于受累脏器和病变程度。

变应性血管炎最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医
中药治疗:中医中药宜活血活淤,清热解毒,可用复方丹参片或复春片。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byxxgy/yyz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