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减数分裂 第1课时

合集下载

2.1减数分裂(第1课时)(原卷版)

2.1减数分裂(第1课时)(原卷版)

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减数分裂1.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染色体数目得以恢复正常。

2.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_____次,细胞分裂_____次,使得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_________。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____次,细胞分裂____次,才能使成熟生殖细胞比原始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3. 高等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发生在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在中形成。

哺乳动物的精原细胞过增殖,通过形成精细胞。

4.下图是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中①表示,②表示,③表示,④表示。

5.下图是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和重要过程示意图。

图A表示的细胞是,图中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是;图B表示的细胞是,图中有对同源染色体;图C表示。

图A有条染色单体,图B中有染色单体,图C所示过程发生在。

6. 的现象叫做联会,如图A中的。

联会后的每对染色体因含有条染色单体而叫做四分体。

相关数量关系是:1个四分体=对同源染色体=个着丝点=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个DNA分子。

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的现象称为。

预习检测(限时10分钟)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能够配对B.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状一定都相同C.一个四分体一定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一对同源染色体一定是一个四分体2.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是()A.减数分裂B.有丝分裂C.无丝分裂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3.人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可形成23个四分体,则在减数分裂Ⅰ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A.46、92、92 B.46、0、46C.23、46、46 D.92、92、924. 人的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在其形成配子的减数分裂Ⅰ过程中,细胞内四分体的数量是()A.184个B.92个C.46个D.23个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同样具有周期性B. 在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互换C. 在减数分裂Ⅰ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排列在细胞板上D.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要连续分裂两次,导致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6.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一次,核DNA分子含量减半两次B.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相同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粒数目始终相同7.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而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是()A.分裂间期DNA复制与相关蛋白质合成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C.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互换D.细胞质均等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8.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的顺序是()①同源染色体分离②染色体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③联会④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A.③④①②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9.如图是雄性动物的一个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处在减数分裂的________(填具体时期)。

减数分裂的相关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第1课时)(共42张PPT)

减数分裂的相关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第1课时)(共42张PPT)
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分裂Ⅰ)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分裂Ⅱ)
精子 变形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问题探究1 ①若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10条染色体,则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 或卵细胞有 5 条染色体; ②若某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有10条染色体,则该生物的体细 胞中有 20 条染色体; ③人的体细胞中有 46 条染色体,精原细胞中有 46 条染色体, 精子中有 23 条染色体。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减数分裂Ⅱ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粒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
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次级精母细胞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减数分裂Ⅱ末期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细胞质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 胞分裂成四个精细胞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分裂阶段的比较
减数分裂Ⅰ
同源染色体
体自由组合
2个次级 精母细胞
粒列赤道板 着丝粒分裂 染色单体分离
4个 精细胞
变形
4个精子
减数第二次分裂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精原 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变形 精子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减数分裂I后期
减数分裂Ⅱ后期
同源染色体?
2对
0对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 染色体自由组合
“粒未裂,上下同源分”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同源染色体对数?
A
B
C
2对
2对
0对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同源染色体对数?
D
E
F
4对
2对

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减数分裂

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减数分裂
后期
D→E
减数第二 次分裂的
末期
有丝分 裂对应 间期 前期和中期 时期
后期
末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选项
染色体/条 染色单体/条
A
10
20
B
20
40
C
10
20
D
20
40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染色体/条 染色单体
20
10
20
10
20
0
40
0
程中进行配对的两条染 3、2和4、1和4、
色体
分别属于非同源染

非同源染 色体
①来源: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②形态、大小:一 般不相同
③关系:在减数分 裂过程中不进行配 对的染色体
1和2、3和4分别属 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1和3、2和4、1 和4、2和3分别属 于非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 同一着丝点连着 单体 的两条染色单体
体:4个DNA分子
比较项目 产生部位
相同点
不同点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 形成
睾丸
卵巢
①染色体数
目变化规律
相同
②都有联会
减数第一 次分裂
、四分体、 交叉互换( 可能发生)
等行为
③子细胞中
染色体数目
减半
减数第 二次分

是否变 形
分裂结 果
①着丝点分 裂,染色单 体分开 ②子细胞中 染色体数目 不变
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减数 分裂
2020/8/15第2章 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概念
解释
图像及分析
同源 染色

①来源:一条来自父方

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减数分裂》课件ppt

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减数分裂》课件ppt

3.[迁移应用]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 下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
(1)AB段和CD段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AB段是DNA复制形成的;CD段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造成 的。
(2)哪些时期的细胞处于BC段?哪些时期的细胞处于DE段? 提示 减数分裂Ⅰ前期、中期、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前期、中期的细胞处于 BC段;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处于DE段。
易错警示 同源染色体的认识误区 误区1.同源染色体大小一定相同。 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但也存在例外,如X、Y染色体,形 态、大小不同,但属于同源染色体。 误区2.同源染色体一定会形成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只有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配对才会形成四分体,有丝分裂过程 中不会形成四分体。
误区3.同源染色体只存在于进行减数分裂Ⅰ的细胞中。 一般来说,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自始至终都存在同源染色体,只是没有出现 联会、四分体这些特殊的行为变化而已。 误区4.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存在先后顺序。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同时进行的。
(3)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哪个时期?减半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末期;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并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 3.[科学探究] 如何证明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提示 观察这两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否联会形成四分体。
【归纳提升】 辨识同源染色体的关键 ①来源: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试题中通常用不同颜色来表示,如 黑色和白色。 ②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如“问题情境”的图甲中的1号和2号染色体,一黑 一白,大小、形态相同,是一对同源染色体;3号和4号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 染色体。
2.显微观察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变形
精细胞
精子 (成熟生殖细胞)
精细胞的变形是指由精细胞变为精子 的过程,变形后的精子具备了游向卵细胞 并进行受精作用的能力
过程: 细胞核→精子头的主要部分 高尔基体→头部的顶体 中心体→精子的尾巴 线粒体→线粒体鞘 其他物质→原生质滴
总结2:减数分裂I与减数分裂II的区别
比较项目 分裂前的间期 DNA的复制与否
精子的形成过程②过程2:减数分裂I
(3)减数分裂Ⅰ(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特点 ①同源染色体分离 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③染色体数目不变
【思考】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合
只能是一条红的和一条黑的吗?
减数分裂Ⅰ后期
不是
有丝分裂后期
精子的形成过程②过程2:减数分裂I
(4)减数分裂Ⅰ末期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发生在减数分裂Ⅰ(末期结束)
√B.在减数分裂Ⅰ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含同
源染色体 C.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它
们通过一个着丝粒②相连 D.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习题检测
4.联会复合体(SC)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 梯状结构。如果在减数分裂Ⅰ前期的早期抑制DNA合成或蛋白质合成, 则SC不能形成,并将导致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受阻,也不会发生同源 染色体的互换。研究发现,用RNA酶处理可使SC结构破坏,在减数分裂 Ⅰ前期的晚期联会复合体解体消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减数分裂Ⅰ前期可能合成某些DNA
原始生殖细胞:指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指精子和卵细胞或雄配子和雌配子。
配子是如何产生的?
回顾旧知:有丝分裂
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 后,精确的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 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细胞的生命细胞的遗传有 重要意义。

同步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减数分裂课件

同步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减数分裂课件

[在深化中提能] 染色(单)体、DNA、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1.确定染色体数 (1)若以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图示形式出现,可根据“着丝粒 数=染色体数”来确定。 (2)若已知体细胞染色体数,判断其他各时期染色体数。有丝 分裂只有后期染色体暂时加倍,其他各时期与体细胞染色体数一 致。若是减数分裂,则减数分裂Ⅰ后期时与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 减数分裂Ⅰ之后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减数分裂 Ⅱ 后 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
5.确定四分体数 只有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才有四分体,四分体 数=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如图所示:
[典例 1] 如图是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 的细胞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中共有 2 个四分体,8 条染色 单体 B.A 和 B 是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也称为四分体 C.a 与 b′或者 c 与 d 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D.一个四分体中含有 4 条染色体
2.观察卵细胞形成过程示 意图,思考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种细胞的名称:a.卵原细胞,b. 初级卵母细胞 , c.极体,d. 次级卵母细胞 ,e.极体 ,f. 卵细胞 。
(2)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是均等分裂吗? 提示:不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 细胞质都是不均等分裂,极体分裂时,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解析: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②四分
体是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形成的;③减数分裂
Ⅰ末期,同源染色体分配到两个细胞中;④同源染色体联会
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因此,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染色
体的变化顺序为④②①③。
答案:B
新知探究一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概念辨析 [在探究中学通]

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能够配对B.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状一定都相同C.一个四分体一定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一对同源染色体一定是一个四分体答案:C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A项错误。

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状一般都相同,但也有例外,如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大小、形状不同,B 项错误。

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所以一个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项正确。

只有两两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才能构成一个四分体,D项错误。

2.人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23个四分体,则在减数分裂Ⅰ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分别是()A.46条、92条、92个B.46条、0条、46个C.23条、46条、46个D.92条、92条、92个答案:A解析:23个四分体即23对同源染色体,有46条染色体,92条染色单体,92个核DNA分子。

3.以下细胞中既含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分裂Ⅰ中期细胞④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⑤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⑥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④⑤⑥解析:有丝分裂后期及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减数分裂Ⅱ中期虽有染色单体,但不含同源染色体。

4.右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2n)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核DNA(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正常情况下,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A.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B.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C.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互换D.无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B解析:图示表明此时细胞内的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细胞
3.科学思维——通过比较精子形成过程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
异同,理解减数分裂的特征。
学业质量水平 水平二 水平一 水平二
精子的形成过程
———————————————自主梳理——————————————— 1.形成场所
睾丸(曲细精管) 。 2.精子形成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
(1)间期
染色体复制
(2)减数分裂Ⅰ (减数第一次分裂)不能叫做“第一次减数分裂”
[典例3] (2019·扬州学考模拟)(多选)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发生在精子或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中 B.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只有卵原细胞的一半 C.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D.睾丸中的精原细胞只能进行减数分裂 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C错误;睾丸中的精 原细胞既可以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的精原细胞,又可以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 D错误。 答案 CD
同源染色体 细胞的两极
结果:1个初级精母 细胞分裂成2个 次级精母 细胞,染色体数目 减半 。
(3)减数分裂Ⅱ (减数第二次分裂)不能叫做“第二次减数分裂”
着丝粒
姐妹染色单体
结果:经减数分裂Ⅱ,2个 次级精母 细胞分裂成4个 精细胞 。
(4)变形:4个精细胞经过变形,形成4个 精子 。 3.结果:1个精原细胞→ 1 个初级精母细胞→ 2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课程标准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1.生命观念——从分子与细胞水平,利用结构与功能观,理 阐明减数分裂产 解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
生染色体数量减 2.科学思维——根据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能够识别细胞分裂 半的精细胞和卵 图像中的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和相同染色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2章 减数分裂(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2章 减数分裂(第1课时)
2、减Ⅰ前期
减Ⅰ前:联会,形成四分体
重要概念:(见学案一:3)
形状、大小一般相同
1.同源染色体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减Ⅰ前期能联会
思考:所有同源染色体的大小都相同吗?
不一定,例如人体的X和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但大小不相同。
能联会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重要概念:(见学案一:4、5)
2.联会、四分体
四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分 体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
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A a A A a a 交叉互换
B
b B bB b
完成学案【拓展题】
减数第一次分裂
3、减Ⅰ中期
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减数第一次分裂
5、减Ⅰ末期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联会,形成四分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 入两个子细胞中去。
你能结合精子的形成过程找出减Ⅰ和减Ⅱ的区别
吗?
项目
减数
减数
名称 间期是否复制 同源染色体有无 着丝点是否断裂 染色体数目变化 DNA数目变化
染色体主要行为
第一次分裂 是 是 否
2N→N 2N→4N→2N
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第二次分裂
内容回忆: 1、染色体复制时间? 减Ⅰ间期(精原细胞时期) 2、联会时染色体是否复制过? 是 3、四分体的含义?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
四条染色单体
4、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的时期? 减Ⅰ后期 5、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减Ⅰ后期
6、染色单体的分开发生在什么时间? 减II后期
7、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在什么时间?其根本原因是 什么?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精子的形成过程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精子的形成过程新人教版必修2
解析
3.在精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 )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 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答案 D
解析 在精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复制(减数分裂前的 间期)→联会(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分裂Ⅰ后期)→(着丝 粒)分裂(减数分裂Ⅱ后期),D 正确。
A.该细胞为减数分裂Ⅰ中期的动物细胞 B.④的①和③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分开 C.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含同源染色体
解题分析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所以为减数分裂Ⅰ中期,A 正确;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分开,B 正确;⑤和⑥,④和⑦分别 为两对同源染色体,C 正确;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是非同源染色体,D 错 误。
解析
2.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常发生互换 B.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C.四分体是含染色单体的任意两条染色体 D.一个四分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答案 B
答案
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叫作四分体,B 正确,C 错误;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染 色体互换,A 错误;一个四分体中含有四条染色单体,两对姐妹染色单体, D 错误。
解题分析 四分体只存在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含有同源染色 体,复制后不形成四分体,C 错误。
答案 C
解析
答案
[例 2] 下面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D.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称为一个四分体

人教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减数分裂含解析

人教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减数分裂含解析

第1课时减数分裂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减数分裂及其相关的概念1,2,3,52.精子的形成过程4,63.卵细胞的形成及其与精子形成的比较7,8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量变化11,125.综合应用9,10,13,14,151.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发生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内B.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C.均可产生四个成熟的生殖细胞D.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解析]:减数分裂的发生范围是能够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A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B正确;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成熟的生殖细胞,而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一个成熟的生殖细胞,C错误;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D正确。

2.同源染色体一定是( D )A.一条染色体经复制而形成的B.来自父(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C.形态基本相同的染色体D.减数分裂过程中实现联会的染色体[解析]: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基本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3.下列描述是与联会和四分体有关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B )A.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中都会出现四分体B.在四分体时期不一定会出现交叉互换C.任意两条复制了的染色体都可以联会形成有关四分体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会出现联会现象[解析]: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不一定会出现四分体,如有丝分裂过程,A错误;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时期,但在四分体时期不一定会出现交叉互换,B正确;只有同源染色体才可以联会形成有关四分体,C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同源染色体会联会,D错误。

4.(2019·云南玉溪期中)关于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因为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所以可以判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通过着丝点②相连C.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含同源染色体[解析]:据图分析,该细胞没有细胞壁,有⑨中心体,为动物细胞,A正确;图中④是一条染色体,由①和③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以及②着丝点组成,B正确;图中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是④和⑦、⑤和⑥,C正确;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其下一个时期是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则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不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课程内容标准核心素养对接1.阐述同源染色体、四分体、联会等概念。

2.描述精子形成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3.阐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并和精子的形成过程进行比较。

4.阐述减数分裂的概念。

1.生命观念——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及特点,利用文字、图示或模型等方式表达减数分裂过程。

2.科学思维——简述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过程,并比较其形成过程的异同。

3.科学探究——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提升科学探究素养。

知识点1精子的形成过程1.场所及细胞名称的变化(1)场所睾丸(曲细精管)(2)细胞名称的变化2.精子形成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主要特征: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减数分裂的过程①减数分裂Ⅰ②减数分裂Ⅱ已无同源染色体3.同源染色体、联会与四分体的概念知识点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知识点3减数分裂的概念(1)精原细胞的增殖过程是通过减数分裂。

(×)(2)精子的形成需经过变形阶段。

(√)(3)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

(√)(4)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数量之比为4∶1。

(√)(5)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不同。

(×)(6)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细胞都是不均等分裂的。

(×)(7)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无联会现象。

(×)教材P18“问题探讨”1.如图是黑腹果蝇雌雄个体的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遗传学上常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果蝇的生长周期短,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少且容易观察。

(2)配子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区别?提示配子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的主要区别在于:①配子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的一半。

②配子的染色体是从体细胞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分别取出一条组成的。

教材P20“旁栏思考”2.在减数分裂Ⅰ中染色体出现了哪些特殊的行为?提示出现了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形成、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等行为,使细胞两极各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从而使形成的次级性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初级性母细胞的减少一半。

高中生物(2019)必修2课件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减数分裂

高中生物(2019)必修2课件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减数分裂

学以致用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
染色体
B.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目相等的时期,可能发生非同源
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相等的时期,染色体上没有
姐妹染色单体
D.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可发生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
2.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 (1)据配对现象判断:细胞中出现染色体两两配对现象时,说 明细胞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2)据染色体数目判断:当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奇数时, 说明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3)据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判断:一个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 在该细胞中均有一条形状、大小与之相同的染色体时,说明 细胞中可能有同源染色体。
时期
形成精 细胞
图像
形成精子
主要特征 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子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 体数目的一半
精细胞经过变形,形成成熟的雄性 生殖细胞——精子
微思考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和染色体数目暂时 加倍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
提示: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结束时,染色体数 目暂时加倍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
(4)同源染色体的判断程序如下图所示。
假设下图是某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图中数 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姐妹染色单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中有几对同源染色体?有哪些是非同源染色体?染 色体的“黑”“白”代表什么含义?
提示:该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有两对,分别是1和2、3和4;非 同源染色体有1和3、1和4、2和3、2和4。染色体的“黑”“白” 代表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6)减数分裂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导致 染色体数目减半。(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难点
学会科学观察的染色体变化的方法,科学表示分裂过程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复备栏
导入新课:生物体的长大是因为细胞数目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在细胞的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结果一个细胞变成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个子细胞。有性生殖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两性生殖细胞必然要经过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产生,才能保持亲子两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这种细胞分裂就是减数分裂。
2n→1n→2n→1n
DNA数量变化
2C→4C→2C
2处的分裂时期
指导分组讨论处理信息,展示讨论结果。
精讲点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判断方法。
前期
没有同源染色体
减Ⅱ前期
有同源
染色体
有联会,出现四分体
减Ⅰ前期
无联会,
染色体散乱排列
有丝分裂前期
中期
没有同源染色体
减Ⅱ中期
有同源
染色体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
有丝分裂中期
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
减Ⅰ中期
后期
没有同源染色体
减Ⅱ后期
有同源
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分开,
着丝点不分裂
减Ⅰ后期
着丝点一分为二
有丝分裂后期
1为有丝分裂中期;2为有丝分裂后期;3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4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5为有丝分裂前期;6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一、细胞的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概念
课件展示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实际过程的部分显微图,或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3页减数分裂图,学生分析:
①概念②对象③时期④特点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评价。
精讲点拨:①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细胞的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②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③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④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减少了一半。
⑵以体细胞染色体为2n、DNA为2C为例,说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数量变化。
⑴发生部位⑵DNA复制次数和量的变化⑶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指导分组讨论处理信息,展示讨论结果。
精讲点拨: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发生细胞
体细胞
生殖细胞母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1次
2两次
细胞数量变化
1个→2个
1个→4个
染色体数量变化
2n→4n→2n
2.减数分裂过程特点
课件展示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相关概念、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①同源染色体②联会③四分体④互换⑤赤道板⑥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各期的特点。
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评价。
精讲点拨:①在生物体中,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一对对形态、大小基本相同,分别来自父方、母方的能够配对的染色体。②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③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含有四个染色单体时。④联会后的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对等片段的交换。⑤细胞中期过程中,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平面位置。⑥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间期:复制合成含单体(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复制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前期:仁膜消失现两体(核仁、核膜消失,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中期:丝粒相连板上齐(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与纺锤丝相连,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分离到两极。末期:两体消失质胞裂(染色体变为染色质,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前期:两体重现膜仁失(染色质又变成染色体,核仁、核膜逐渐消失)。中期:赤道板上排整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再次排列到赤道板位置上)。后期:点裂牵拉到两极(连在同一着丝点的2条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末期:质胞分裂体减半(细胞质分裂,最终形成2个子细胞。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一节减数分裂
一、细胞的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概念
2.减数分裂过程特点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3.拓展延伸:(1)坐标曲线的应用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数量变化比较
4.细胞图形判断
教后反思
3.拓展延伸:⑴坐标曲线的应用
多媒体展示课件:思考完成下表,并用曲线表示DNA和染色体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指导分组讨论处理信息,展示讨论结果。
精讲点拨:
增加原因及时间
减少原因及时间
与母细胞比
DNA
DNA复制
(间期Ⅰ)
细胞一分为二
(末期Ⅰ)
减半
染色体
着丝点分裂
(后期Ⅱ)
细胞一分为二 (末期Ⅰ)
减半
多媒体展示曲线变化。
第一节 减数分裂 第1课时
主备人:王升友复备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运动规律的变化特征。
2.学会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运动规律性。
3.学会科学观察的染色体变化的方法,科学表示分裂过程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教学重点
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特点和运动规律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