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有趣的数列极限问题

合集下载

求数列极限的方法及例题

求数列极限的方法及例题

求数列极限的方法及例题
求数列极限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当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接近某一值时,数列的极限值。

求数列极限的方法有三种:
1. 定义法:定义法是指通过定义数列的极限值,从而求出数列的极限值。

例如,设数列{an}的极限值为L,则有:
lim an = L
n→∞
2. 极限算术法:极限算术法是指通过算术运算,求出数列的极限值。

例如,设数列{an}的极限值为L,则有:
lim an = L
n→∞
3. 极限函数法:极限函数法是指通过函数的极限值,求出数列的极限值。

例如,设数列{an}的极限值为L,则有:
lim an = L
n→∞
例题:求数列{an}的极限值:
an = 1 + 1/2 + 1/4 + 1/8 + ……
解:由定义法可知,数列{an}的极限值为2,即:lim an = 2
n→∞。

极限经典例题集

极限经典例题集

例题1.在数列{a n}中,a1=1,当n≥2时,a n,S n,成等比数列。

(1)求a2,a3,a4;(2)猜想a n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求;(4)(思考题)不使用猜想a n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方法直接求a n。

1..解析:∵a n,S n,成等比数列,∴(n≥2)(*)(1)把a1=1,S2=a1+a2=1+a2代入(*)式得:把a1=1,,代入(*)得:。

同理可得:由此可以推出:(2)(i)当n=1,2,3,4时,由(*)知猜想成立。

(ii)假设n=k(k≥2)时,成立。

故∴或(舍去)由得即n=k+1时,命题也成立。

由(i)(ii)可知,对一切n∈N成立。

(3)由(2)得数列前n项的和,所有项和(4)对于{a n}的通项还可以这样来求:∵,∴,故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注:对于含有a n,S n的关系式中,常将a n用S n-S n-1(n≥2)代(或S n+1-S n用a n+1代),化成S n,S n+1(或a n,a n+1)的递归关系式。

例1.数列{a n}满足下列条件,求其通项公式a n。

(1)a1=1,(2)a1=2,(3)a1=2,{a n}的前n项和S n满足解:(1)……将以上各式叠加,得∴又n=1时,(2)……将以上各式叠乘,得∴a n=n(n+1)(n≥2)当n=1时,1×(1+1)=2 = a1∴a n=n(n+1)(n∈N*)(3)∴2S n-1S n=S n-1-S n(n≥2)在上式两边同除以S n S n-1,得∴数列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例2、在等差数列{a n}中(1)若a p=q,a q=p(p、q∈N*且q≠p),求a p+q;(2){a n}共有n项,其前四项之和为124,其最后四项之和为156,其所有项之和为210,求项数n;(3)若{a n}前n项和记为S n,且有,求S m+n的范围解:(1)∵a q=a p+(q-p)d∴a p+q=a p+(q+p-p)d=q+q×(-1)=0(2)∵a1+a2+a3+a4=124a n+a n-1+a n-2+a n-3=156∴(a1+a n)+(a2+a n-1)+(a3+a n-2)+(a4+a n-3)=280∴4(a1+a n)=280∴a1+a n=70∴n=6(3)设前n项和将以上两式相减得:两边同除以m-n,得例3、在数列{a n}中,S n是其前n项和,a1=1,S n+1=4a n+2(n∈N*) (1)设b n=a n+1-2a n,求证数列{b n}为等比数列并求其通项公式;(2)设,求证数列{C n}是等差数列并求其通项解:(1)∵S n+1=4a n+2∴S n+2=4a n+1+2将以上两式相减,得a n+2=4a n+1-4a n∴a n+2-2a n+1=2(a n+1-2a n)又s2=4a1+2=a1 +a2∴a2 =5∴数列{b n}是以b1=a2-2a1=5-2=3为首项,q=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有趣的斐波那契数列例子

有趣的斐波那契数列例子
……
F(3)-r*F(2)=s*[F(2)-r*F(1)]。
联立以上n-2个式子,得:
F(n)-r*F(n-1)=[s^(n-2)]*[F(2)-r*F(1)]。
∵s=1-r,F(1)=F(2)=1。
上式可化简得:
F(n)=s^(n-1)+r*F(n-1)。
那么:
F(n)=s^(n-1)+r*F(n-1)。
157

F[1,3]n
1
3
4
7
11
18
29
47
76
123

F[1,4]n-F[1,3]n
0
1
1
2
3
5
8
13
21
34

F[1,4]n+F[1,3]n
2
7
9
16
25
41
66
107
173
280

②任何一个斐波那契—卢卡斯数列都可以由斐波那契数列的有限项之和获得,如
n
1
2
3
4
5
6
7
8
9
10

F[1,1](n)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F[1,1](n-1)
0
1
1
2
3
5
8
13
21
34

F[1,1](n-1)
0
1
1
2
3
5
8
13
21
34

F[1,3]n
1
3

(整理)数列的极限(1)

(整理)数列的极限(1)

典型例题讲解例1.求323232lim 4321n n n nn n n →∞-+--+-.分析:当n →∞时,-3n 3+2n 2-n →∞,4n 3-3n 2+2n -1→∞,是一个∞∞型的问题,可以设法变形,使之出现1a n的形式。

因为当a >0时,1a n →0,为此只需将分子分母同除以n 3即可。

解:323232lim 4321n n n n n n n →∞-+--+-=2232133lim 32144n n n n n n→∞-+-=--+-. 例2.设a ∈R ,求112lim 2n n n n n a a -+→∞-+的值。

分析:求极限时,涉及到q n 型的极限,当|q |<1时,q n →0;q =1时,q n →1;q =-1时,q n 的极限不存在;|q |>1时,q n 的极限也不存在。

因此,在变形时,设法出现|q |<1时q n 的形式,为此必须对|a |与2的大小分类讨论。

解:(1)当|a |>2时,21a <,则原式=1121()1lim 2()n n n a a a aa -→∞-=+;(2)当|a |<2时,12a <,则原式=121()112lim 22()2n n n a a a a -→∞-⋅-==-+; (3)当a =2时,原式=1112221lim lim 22326n n n nn n n n --+→∞→∞-==+⋅; (4)当a =-2时,原式=1111(2)2(2)21lim lim 2(2)(2)[(2)2]2n n n n n n n n n n --+-→∞→∞----==-+----.例3.求n →∞分析:当n →∞时,所求的极限相当于0·∞型,需要设法化为我们相对熟悉的∞∞型。

解:n →∞12n n n ===. 说明:对于这种含有根号的0·∞型的极限,可以采用分子有理化或分母有理∞∞型。

数列极限中的典型例题

数列极限中的典型例题
方法:罗比塔法则(L’Hospital)(连续情形) 斯铎兹定理(Stolz)(离散情形)
现在一页,总共十七页。
现在二页,总共十七页。
现在三页,总共十七页。
于是
现在四页,总共十七页。所以现在五页 Nhomakorabea总共十七页。
现在六页,总共十七页。
于是
现在七页,总共十七页。
二. 利用递推关系求极限
现在八页,总共十七页。
作业
现在十六页,总共十七页。
现在十七页,总共十七页。
因为
现在九页,总共十七页。
现在十页,总共十七页。
现在十一页,总共十七页。
三. 利用数列的构造和性质求极限
例7 证明:从每个收敛的序列中,都可以选出一个子列,使得其各 项为一个绝对收敛级数的部分和序列。
现在十二页,总共十七页。
现在十三页,总共十七页。
于是有
现在十四页,总共十七页。
现在十五页,总共十七页。

数列极限中的典型例题

数列极限中的典型例题

������������������
������→∞
������ ������
������������
=1.
证明
由0
<
������������������������
<
������

������������
<
������������−1,

lim
������→∞
������������
=
lim
������→∞
数列极限中的典型例题
2014.4.30
一.
不定式求极限(������������
,
∞ ∞
)
方法:罗比塔法则(L’Hospital)(连续情形)
斯铎兹定理(Stolz)(离散情形)
斯铎兹定理1(������������型)
设数列{������������
}趋于零,数列{������������}单调减趋于零,则当���l���i→m∞
例1 设������������ ∈ (������, ������), ������������+������= ������������(������ − ������������),������ = ������, ������, ⋯ , 证明
������������������
������→∞
取������������
=
1 ������������
,
������
=
1,2,

,

lim
������→∞
������������
=
������
=0
lim

数列极限不存在的例子

数列极限不存在的例子

数列极限不存在的例子
1. 你看那数列 1,0,1,0,1,0……这样跳来跳去的,它的极限能存
在吗?就好像一个人一会儿向左走,一会儿向右走,根本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呀!
2. 想想数列 1,2,3,4,5……一直无限增大下去,这极限哪能找得到呀!这不就如同一只放飞的风筝,越飞越高,没有尽头嘛!
3. 再来看看这个数列(-1)^n,一会儿是1,一会儿又是-1,如此反复无常,极限怎么可能存在呢?这多像那变幻莫测的天气呀!
4. 那个数列 1,1/2,1/3,1/4……虽然一直在变小,但永远也到不了一个
确定的数,极限自然就不存在啦!就好比追一个永远在你前面一点点的东西,怎么也追不上呀!
5. 数列 2,4,6,8……一直成倍增长,哪里会有极限呀!这和那不断膨胀
的欲望不是很像吗?
6. 观察这个数列 1,-2,3,-4……一会儿正一会儿负地变化,极限肯定不
存在咯!这不就跟那起伏不定的心情似的!
7. 数列 0,1,0,2,0,3……毫无规律地夹杂着,极限根本无从谈起呀!
就像那混乱的思绪一样!
8. 还有数列10,11,9,12,8……这样乱七八糟的,极限怎么可能存在呢?简直就是一团乱麻嘛!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数列都是极限不存在的典型例子呀,它们真的很有趣也很值得去思考和研究呢!。

归纳法证明数列极限的例题

归纳法证明数列极限的例题

归纳法证明数列极限的例题大家好,今天我们聊点看似复杂,但其实很简单的东西——数列的极限证明。

别慌,别慌,虽然听上去像是某种高级数学题目,其实只要弄清楚几个小窍门,搞定它一点不难。

其实这玩意儿就像是在找一个数列的“归宿”一样,数列在一堆数字中晃来晃去,最终总会收敛到某个固定的数值。

就像是你走了好久的路,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舒服的地方坐下来,休息了。

明白了吗?那么我们今天就聊聊怎么用“归纳法”来证明这些数列的极限问题。

你可能会问:啥是归纳法?这听上去有点复杂。

哈哈,别担心,归纳法其实就是“从小到大”的推理法,打个比方,像是我们看电影,前面的情节铺得好,最后的结局自然水到渠成。

你先验证一个简单的情况,然后一步一步推到更复杂的情形。

就像你玩跳远一样,先从小跳开始,跳得越来越远,最后跳得远得不行。

这个思路很简单,就是“从已知推到未知”。

你只要找到一个最简单的、能推得出来的情况,然后慢慢扩大范围,直到推到你想要的结果。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怎么用归纳法证明数列的极限。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列 ( a_1,a_2, a_3, dots ),我们知道,这个数列最终会收敛到某个数 ( L ),也就是数列的极限。

那怎么证明这个极限呢?好啦,我们就用归纳法。

你得做第一步,找到一个基础情况。

就好像你做饭,第一步得先准备好材料,才能开始做菜。

比如,我们设 ( a_1 ) 是一个已经知道的值,接着假设 ( a_n ) 是符合某个规律的,那我们就可以猜测 ( a_{n+1 ) 也会接近这个极限。

然后,我们用数学推理一步一步证明,最后你就能得出结论:这个数列的极限就是 ( L )。

但问题来了,归纳法在数学上有点讲究。

你得确保你的假设是对的。

如果你说“从( a_1 ) 推到( a_n )”,你得确认 ( a_n ) 真的能代表数列的趋势。

举个例子,就像你说要把一个大西瓜分给大家,结果一刀下去,发现里面全是水,根本没肉。

这可就麻烦了。

所以,在归纳法中,你得小心,不要乱猜。

有关数列极限的几个典型例题

有关数列极限的几个典型例题

l —=- n! 二! = f+1 一 l l i— l — + . l n + : m a r i (— a r 1 【+ …— = 1 1一 i ,~ — 一 m
n— + ∞
例2: l x= H. > ( l23…) tr . i  ̄ m A, X 0n , , ,] 弋 : = ,  ̄l i a
21 g 0 考 试 周 u 0 - a 1 7i  ̄  ̄ 千
有 关 数 列 极 限 的 几 个 典 型 例 题
岳 静
( 迁 高 等 师 范 学校 , 苏 宿 迁 宿 江
摘 要 : 者 通 过 实例 分 析 了数 列 收 敛 和 发 散 时通 项 的 作 些 特 点 , 讨 论 数 列 不 满 足 单 调 有界 定 理 、 敛 定理 、 西 并 迫 柯 收 敛 准 则 和 两 个 重要 极 限的 条 件 时 的 收 敛性 问题 . 关 键 词 : 列 极 限 单调 有 界 定 理 迫 敛 定理 柯 西 收 数
( + : I ) I +
数 列 收敛 性 问 题 在 高 等 数 学 教 学 中 既是 难 点 又 是 重 点 ,
数 列 收敛 问题 的判 别 方 法 通 常 有 以下 几 种 : 调 有 界 定 理 、 单 迫 敛 定 理 、 西 收敛 准则 和 两 个 重 要 极 限 等 . 决 问 题 的关 键 是 柯 解 如 何 正 确 理 解 并 选 择 合 适 的方 法 . 文 通 过 一 些 典 型 例 题 来 本 讨 论 数 列 的收 敛 性 问 题 . 例1 .若 l A, 其 中 A是 有 限 数 、 o或 一 。 i = mx +。 。,则 有 l i m
= A
于是l 弋×2 x=m “ i /x l e m l… i

高等数学,用数列极限定义证明题目

高等数学,用数列极限定义证明题目

高等数学,用数列极限定义证明题目高等数学中的极限定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可以用来解决各种问题。

极限定义是指当某个变量的值逐渐接近某一值时,可以把这个值定义为极限。

也就是说,极限定义是指当变量的值在一定范围内时,可以确定一个极限值。

二、极限定义的应用1.限定义可以用来解决微积分问题。

例如,使用极限定义可以解决复杂的积分问题,例如求无限积分的极限,以及高阶多项式的积分问题。

2.限定义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函数的求值问题。

比如,求函数的导数,或者求解某一特定函数的极限值,或求幂的极限值等,都可以使用极限定义。

3.限定义还可以用来处理复杂的几何问题,例如计算圆柱体或椭圆体的体积。

4.限定义可以用来求解高阶多项式方程,例如合并多项式,求解多项式根,求解高次方程,以及求解多元方程组等问题。

三、用数列极限定义证明题目1.定义数列:设a_{n}为数列,n=1,2,3,...,则当n→∞时,若存在极限L,则数列a_{n}收敛于L,即满足:lima_{n}=L。

2.明题目:设f(x)为单调递增函数,数列a_{n}的极限为L,则f(L)也是单调递增函数。

证明:由数列极限定义可知,当n→∞时,若存在极限L,则数列a_{n}收敛于L,即满足:lima_{n}=L。

根据单调函数的定义,可知:当x的值逐渐接近L,即x→L时,由于f(x)是单调函数,故f(x)是单调递增的,即f(x)的值也逐渐接近f(L),即f(x)→f(L),即当x的值收敛于L,故f(L)也是单调递增的。

综上所述,当x的值逐渐接近L,即x→L时,由于f(x)是单调函数,故f(x)是单调递增的,即f(x)的值也逐渐接近f(L),即f(x)→f(L),即当x的值收敛于L,故f(L)也是单调递增的,从而证明了用数列极限定义证明题目。

四、结论通过本文可以得出,极限定义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它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

另外,用数列极限定义也可以用来证明某些问题,上述例子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证明数列极限的题目及答案

证明数列极限的题目及答案

证明数列极限的题目及答案关键信息项:1、数列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2、所给定的极限值:____________________3、证明所使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4、证明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推理:____________________5、最终得出结论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11 题目设数列{an} 满足 an =(n + 1) / n ,证明当 n 趋向于无穷大时,数列{an} 的极限为 1 。

111 证明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 ,要找到一个正整数 N ,使得当 n > N 时,|an 1| <ε 成立。

\\begin{align}|an 1| &=\left|\frac{n + 1}{n} 1\right|\\&=\left|\frac{n + 1 n}{n}\right|\\&=\frac{1}{n}\end{align}\为了使\(\frac{1}{n} <ε\),即\(n >\frac{1}{ε}\)。

所以取\(N =\left\frac{1}{ε}\right + 1\)(其中\(\cdot\)表示取整函数),当\(n > N\)时,有\(n >\frac{1}{ε}\),即\(\frac{1}{n} <ε\),所以\(|an 1| <ε\)。

综上,根据数列极限的定义,当 n 趋向于无穷大时,数列{an} 的极限为 1 。

12 题目设数列{bn} 满足\(bn =\frac{1}{n}\),证明当 n 趋向于无穷大时,数列{bn} 的极限为 0 。

121 证明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 ,要找到一个正整数 N ,使得当 n > N 时,\(|bn 0| <ε\)成立。

\|bn 0| =\left|\frac{1}{n} 0\right| =\frac{1}{n}\为了使\(\frac{1}{n} <ε\),即\(n >\frac{1}{ε}\)。

数列的极限(1)

数列的极限(1)

典型例题讲解例1.求323232lim 4321n n n nn n n →∞-+--+-.分析:当n →∞时,-3n 3+2n 2-n →∞,4n 3-3n 2+2n -1→∞,是一个∞∞型的问题,可以设法变形,使之出现1a n 的形式。

因为当a >0时,1an→0,为此只需将分子分母同除以n 3即可。

解:323232lim 4321n n n n n n n →∞-+--+-=2232133lim 32144n n n n n n→∞-+-=--+-. 例2.设a ∈R ,求112lim 2n n n n n a a -+→∞-+的值。

分析:求极限时,涉及到q n 型的极限,当|q |<1时,q n →0;q =1时,q n →1;q =-1时,q n 的极限不存在;|q |>1时,q n 的极限也不存在。

因此,在变形时,设法出现|q |<1时q n 的形式,为此必须对|a |与2的大小分类讨论。

解:(1)当|a |>2时,21a <,则原式=1121()1lim 2()n n n a a a aa -→∞-=+;(2)当|a |<2时,12a <,则原式=121()112lim 22()2n n n a a a a -→∞-⋅-==-+; (3)当a =2时,原式=1112221lim lim 22326n n n nn n n n --+→∞→∞-==+⋅; (4)当a =-2时,原式=1111(2)2(2)21lim lim 2(2)(2)[(2)2]2n n n n n n n n n n --+-→∞→∞----==-+----.例3.求n →∞分析:当n →∞时,所求的极限相当于0·∞型,需要设法化为我们相对熟悉的∞∞型。

解:n →∞12n n n ===. 说明:对于这种含有根号的0·∞型的极限,可以采用分子有理化或分母有理∞∞型。

有趣的斐波那契数列例子

有趣的斐波那契数列例子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的发明者,是数学家Leonardo Fibonacci,生于公元1170年,卒于1240年,籍贯大概是;他被人称作“比萨的列昂纳多”;1202年,他了珠算原理Liber Abacci一书;他是第一个研究了和数学理论的人;他的父亲被比萨的一家商业团体聘任为外交领事,派驻地点相当于今日的地区,列昂纳多因此得以在一个阿拉伯老师的指导下研究数学;他还曾在、、、和研究;斐波那契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这个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斐波那契数列通项公式通项公式见图又叫“比内公式”,是用表示的一个范例;注:此时a1=1,a2=1,an=an-1+an-2n>=3,n∈N通项公式的推导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如果设Fn为该数列的第n项n∈N+;那么这句话可以写成如下形式:F0 = 0,F1=1,Fn=Fn-1+Fn-2 n≥2,显然这是一个递推数列;方法一:利用特征方程线性代数解法线性递推数列的特征方程为:X^2=X+1解得X1=1+√5/2,,X2=1-√5/2;则Fn=C1X1^n + C2X2^n;∵F1=F2=1;∴C1X1 + C2X2;C1X1^2 + C2X2^2;解得C1=1/√5,C2=-1/√5;∴Fn=1/√5{1+√5/2^n+1 - 1-√5/2^n+1}√5表示5;方法二:待定系数法构造等比数列1初等待数解法设常数r,s;使得Fn-rFn-1=sFn-1-rFn-2;则r+s=1, -rs=1;n≥3时,有;Fn-rFn-1=sFn-1-rFn-2;Fn-1-rFn-2=sFn-2-rFn-3;Fn-2-rFn-3=sFn-3-rFn-4;……F3-rF2=sF2-rF1;联立以上n-2个式子,得:Fn-rFn-1=s^n-2F2-rF1;∵s=1-r,F1=F2=1;上式可化简得:Fn=s^n-1+rFn-1 ;那么:Fn=s^n-1+rFn-1;= s^n-1 + rs^n-2 + r^2Fn-2;= s^n-1 + rs^n-2 + r^2s^n-3 + r^3Fn-3;……= s^n-1 + rs^n-2 + r^2s^n-3 +……+ r^n-2s + r^n-1F1;= s^n-1 + rs^n-2 + r^2s^n-3 +……+ r^n-2s + r^n-1;这是一个以s^n-1为首项、以r^n-1为末项、r/s为公比的的各项的和;=s^n-1-r^n-1r/s/1-r/s;=s^n - r^n/s-r;r+s=1, -rs=1的一解为s=1+√5/2,r=1-√5/2;则Fn=1/√5{1+√5/2^n+1 - 1-√5/2^n+1};方法三:待定系数法构造等比数列2初等待数解法已知a1=1,a2=1,an=an-1+an-2n>=3,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解:设an-αan-1=βan-1-αan-2;得α+β=1;αβ=-1;构造方程x^2-x-1=0,解得α=1-√5/2,β=1+√5/2或α=1+√5/2,β=1-√5/2;所以;an-1-√5/2an-1=1+√5/2an-1-1-√5/2an-2=1+√5/2^n-2a2-1-√5/2a1`````````1;an-1+√5/2an-1=1-√5/2an-1-1+√5/2an-2=1-√5/2^n-2a2-1+√5/2a1`````````2;由式1,式2,可得;an=1+√5/2^n-2a2-1-√5/2a1``````````````3;an=1-√5/2^n-2a2-1+√5/2a1``````````````4;将式31+√5/2-式41-√5/2,化简得an=1/√5{1+√5/2^n - 1-√5/2^n};与黄金分割的关系有趣的是:这样一个完全是的数列,通项公式却是用无理数来表达的;而且当n时an-1/an越来越逼近数;1÷1=1,2÷1=2,3÷2=,5÷3=...,8÷5=,…………,89÷55=…,…………233÷144=…75025÷46368=…;..越到后面,这些比值越接近黄金比.证明:an+2=an+1+an;两边同时除以an+1得到:an+2/an+1=1+an/an+1;若an+1/an的极限存在,设其极限为x,则limn->∞an+2/an+1=limn->∞an+1/an=x;所以x=1+1/x;即x&sup2;=x+1;所以极限是黄金分割比;奇妙的属性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斐波那契数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比如松果、凤梨、树叶的排列、某些花朵的花瓣数、黄金矩形、黄金分割、等角螺线等,有时也可能是我们对斐波那契额数过于热衷,把原来只是巧合的东西强行划分为斐波那契数;比如钢琴上白键的8,黑键上的5都是斐波那契数,因该把它看做巧合还是规律呢随着数列项数的增加,前一项与后一项之比越来越逼近黄金分割的数值……从第二项开始,每个奇数项的都比前后两项之积多1,每个项的平方都比前后两项之积少1;注:奇数项和偶数项是指项数的奇偶,而并不是列的本身的奇偶,比如第四项3是奇数,但它是偶数项,第五项5是奇数,它是奇数项,如果认为数字3和5都是奇数项,那就误解题意,怎么都说不通多了的一在哪如果你看到有这样一个题目:某人把一个88的方格切成四块,拼成一个513的,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64=65其实就是利用了斐波那契数列的这个性质:5、8、13正是数列中相邻的三项,事实上前后两块的确实差1,只不过后面那个图中有一条细长的狭缝,一般人不容易注意到;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同时也代表了{1,2,...,n}中所有不相邻正的个数;斐波那契数列fn,f0=0,f1=1,f2=1,f3=2……的其他性质:0+f1+f2+…+fn=fn+2-1;1+f3+f5+…+f2n-1=f2n;2+f4+f6+…+f2n =f2n+1-1;4.f0^2+f1^2+…+fn^2=fn·fn+1;0-f1+f2-…+-1^n·fn=-1^n·fn+1-fn+1;m+n-1=fm-1·fn-1+fm·fn;利用这一点,可以用程序编出时间复杂度仅为Olog n的程序;怎样实现呢伪代码描述一下7.fn^2=-1^n-1+fn-1·fn+1;2n-1=fn^2-fn-2^2;n=fn+2+fn-2;2n-2m-2f2n+f2n+2=f2m+2+f4n-2m n〉m≥-1,且n≥1斐波那契数列2n+1=fn^2+fn+1^2.在杨辉三角中隐藏着斐波那契数列将杨辉三角依次下降,成如图所示排列,将同一行的数加起来,即得一数列1、1、2、3、5、8、……公式表示如下:f1=C0,0=1 ;f2=C1,0=1 ;f3=C2,0+C1,1=1+1=2 ;f4=C3,0+C2,1=1+2=3 ;f5=C4,0+C3,1+C2,2=1+3+1=5 ;f6=C5,0+C4,1+C3,2=1+4+3=8 ;F7=C6,0+C5,1+C4,2+C3,3=1+5+6+1=13 ;……Fn=Cn-1,0+Cn-2,1+…+Cn-1-m,m m<=n-1-m斐波那契数列的整除性与素数生成性每3个数有且只有一个被2整除,每4个数有且只有一个被3整除,每5个数有且只有一个被5整除,每6个数有且只有一个被8整除,每7个数有且只有一个被13整除,每8个数有且只有一个被21整除,每9个数有且只有一个被34整除,.......我们看到第5、7、11、13、17、23位分别是素数:5,13,89,233,1597,28657第19位不是斐波那契数列的素数无限多吗斐波那契数列的个位数:一个60步的循环11235,83145,94370,77415,,99875,27965,16730,33695,49325,72910…斐波那契数与植物花瓣3………………………百合和蝴蝶花5………………………蓝花耧斗菜、、飞燕草、毛茛花8………………………翠雀花13………………………金盏和玫瑰21………………………紫宛34、55、89……………雏菊斐波那契数还可以在植物的叶、枝、茎等排列中发现;例如,在树木的枝干上选一片叶子,记其为数0,然后依序点数叶子假定没有折损,直到到达与那息叶子正对的位置,则其间的叶子数多半是斐波那契数;叶子从一个位置到达下一个正对的位置称为一个循回;叶子在一个循回中的圈数也是斐波那契数;在一个循回中叶子数与叶子旋转圈数的比称为源自希腊词,意即叶子的排列比;多数的叶序比呈现为斐波那契数的比;斐波那契—卢卡斯数列与广义斐波那契数列黄金特征与孪生斐波那契—卢卡斯数列斐波那契—卢卡斯数列的另一个共同性质:中间项的平方数与前后两项之积的差的是一个恒值,斐波那契数列:|11-12|=|22-13|=|33-25|=|55-38|=|88-513|=…=1卢卡斯数列:|33-14|=|44-37|=…=5F1,4数列:|44-15|=11F2,5数列:|55-27|=11F2,7数列:|77-29|=31斐波那契数列这个值是1最小,也就是前后项之比接近最快,我们称为黄金特征,黄金特征1的数列只有斐波那契数列,是独生数列;卢卡斯数列的黄金特征是5,也是独生数列;前两项的独生数列只有斐波那契数列和卢卡斯数列这两个数列;而F1,4与F2,5的黄金特征都是11,是孪生数列;F2,7也有孪生数列:F3,8;其他前两项互质的斐波那契—卢卡斯数列都是孪生数列,称为孪生斐波那契—卢卡斯数列; 广义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的黄金特征1,还让我们联想到佩儿数列:1,2,5,12,29,…,也有|22-15|=|55-212|=…=1该类数列的这种称为勾股特征;数列Pn的递推规则:P1=1,P2=2,Pn=Pn-2+2Pn-1.据此类推到所有根据前两项导出第三项的通用规则:fn = fn-1 p + fn-2 q,称为广义斐波那契数列;当p=1,q=1时,我们得到斐波那契—卢卡斯数列;当p=1,q=2时,我们得到佩尔—勾股弦数跟边长为整数的有关的数列集合;当p=-1,q=2时,我们得到等差数列;其中f1=1,f2=2时,我们得到自然数列1,2,3,4…;自然数列的特征就是每个数的平方与前后两数之积的差为1等差数列的这种差值称为;具有类似黄金特征、勾股特征、自然特征的广义斐波那契数列p=±1;当f1=1,f2=2,p=2,q=1时,我们得到等比数列1,2,4,8,16……相关的数学问题1.排列组合有一段楼梯有10级台阶,规定每一步只能跨一级或两级,要登上第10级台阶有几种不同的走法这就是一个斐波那契数列:登上第一级台阶有一种登法;登上两级台阶,有两种登法;登上三级台阶,有三种登法;登上四级台阶,有五种登法……1,2,3,5,8,13……所以,登上十级,有89种走法;类似的,一枚均匀的硬币掷10次,问不连续出现正面的可能情形有多少种答案是1/√5{1+√5/2^10+2 - 1-√5/2^10+2}=144种;2.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前项比后项的极限当n趋于无穷大时,Fn/Fn+1的极限是多少这个可由它的通项公式直接得到,极限是-1+√5/2,这个就是黄金分割的数值,也是代表的和谐的一个数字;3.求递推数列a1=1,an+1=1+1/an的通项公式由可以得到:an=Fn+1/Fn,将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式代入,化简就得结果;3.兔子繁殖问题关于斐波那契数列的别名斐波那契数列又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一般而言,兔子在出生两个月后,就有繁殖能力,一对兔子每个月能生出一对小兔子来;如果所有兔都不死,那么一年以后可以繁殖多少对兔子我们不妨拿新出生的一对小兔子分析一下:第一个月小兔子没有繁殖能力,所以还是一对两个月后,生下一对小兔民数共有两对三个月以后,老兔子又生下一对,因为小兔子还没有繁殖能力,所以一共是三对------依次类推可以列出下表:经过月数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幼仔0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成兔对数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总体对数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幼仔对数=前月成兔对数成兔对数=前月成兔对数+前月幼仔对数总体对数=本月成兔对数+本月幼仔对数可以看出幼仔对数、成兔对数、总体对数都构成了一个数列;这个数列有关十分明显的特点,那是:前面相邻两项之和,构成了后一项;这个数列是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算盘全书>中提出的,这个的通项公式,除了具有an+2=an+an+1的性质外,还可以证明通项公式为:an=1/√5{1+√5/2^n-1-√5/2^n}n=1,2,3.....数学游戏一位拿着一块边长为8英尺的地毯,对他的地毯匠朋友说:“请您把这块地毯分成四小块,再把它们缝成一块长13英尺,宽5英尺的长方形地毯;”这位匠师对魔术师之差深感惊异,因为两者之间面积相差达一平方英尺呢可是魔术师竟让匠师用图2和图3的办法达到了他的目的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亲爱的读者,你猜得到那神奇的一平方英尺究竟跑到哪儿去呢实际上后来缝成的地毯有条细缝,面积刚好就是一平方英尺;自然界中的巧合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科学的其他分支,也有许多应用;例如,树木的生长,由于新生的枝条,往往需要一段“休息”时间,供自身生长,而后才能萌发新枝;所以,一株树苗在一段间隔,例如一年,以后长出一条新枝;第二年新枝“休息”,老枝依旧萌发;此后,老枝与“休息”过一年的枝同时萌发,当年生的新枝则次年“休息”;这样,一株树木各个年份的枝桠数,便构成斐波那契数列;这个规律,就是生物学上着名的“鲁德维格定律”;另外,观察延龄草、野玫瑰、南美血根草、大波斯菊、金凤花、耧斗菜、百合花、蝴蝶花的花瓣,可以发现它们花瓣数目具有斐波那契数:3、5、8、13、21、……斐波那契螺旋:具有13条顺时针旋转和21条逆时针旋转的螺旋的的头部这些植物懂得斐波那契数列吗应该并非如此,它们只是按照自然的规律才进化成这样;这似乎是植物排列种子的“优化方式”,它能使所有种子具有差不多的大小却又疏密得当,不至于在圆心处挤了太多的种子而在圆周处却又稀稀拉拉;叶子的生长方式也是如此,对于许多植物来说,每片叶子从中轴附近生长出来,为了在生长的过程中一直都能最佳地利用要考虑到叶子是一片一片逐渐地生长出来,而不是一下子同时出现的,每片叶子和前一片叶子之间的角度应该是度,这个角度称为“黄金角度”,因为它和整个圆周360度之比是……的,而这种生长方式就决定了斐波那契螺旋的产生;向日葵的种子排列形成的斐波那契螺旋有时能达到89,甚至144条;数字谜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斐波那契数列的一个联系:现有长为144cm的铁丝,要截成n小段n>2,每段的长度不小于1cm,如果其中任意三小段都不能拼成三角形,则n的最大值为多少分析:由于形成三角形的是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因此不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就是任意两边之和不超过最大边;截成的铁丝最小为1,因此可以放2个1,第三条就是2为了使得n最大,因此要使剩下来的铁丝尽可能长,因此每一条线段总是前面的相邻2段之和,依次为:1、1、2、3、5、8、13、21、34、55,以上各数之和为143,与144相差1,因此可以取最后一段为56,这时n达到最大为10;我们看到,“每段的长度不小于1”这个条件起了控制全局的作用,正是这个最1产生了斐波那契数列,如果把1换成其他数,递推关系保留了,但这个数列消失了;这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和斐波那契数列发生了一个联系;在这个问题中,144>143,这个143是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项和,我们是把144超出143的部分加到最后的一个数上去,如果加到其他数上,就有3条线段可以构成三角形了;影视作品中的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在欧美可谓是尽人皆知,于是在电影这种通俗艺术中也时常出现,比如在风靡一时的里它就作为一个重要的符号和情节线索出现,在魔法玩具城里又是在店主招聘会计时随口问的问题;可见此数列就像黄金分割一样流行;可是虽说叫得上名,多数人也就背过前几个数,并没有深入理解研究;在电视剧中也出现斐波那契数列,比如:日剧考试之神第五回,义嗣做全国模拟考试题中的最后一道~社会文明中的斐波那契数列艾略特波浪理论1946年,艾略特完成了关于波浪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自然法则——宇宙的秘密;艾略特坚信,他的波浪理论是制约人类一切活动的普遍自然法则的一部分;波浪理论的优点是,对即将出现的顶部或底部能提前发出警示信号,而传统的技术分析方法只有事后才能验证;艾略特波浪理论对市场运作具备了全方位的透视能力,从而有助于解释特定的形态为什么要出现,在何处出现,以及它们为什么具备如此这般的预测意义等等问题;另外,它也有助于我们判明当前的市场在其总体周期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波浪理论的数学基础,就是在13世纪发现的费氏数列;波浪理论数学结构8浪循环图·8浪循环图说明·波浪理论的推动浪,浪数为51、2、3、4、5,调整浪的浪数为3a\b\c,合起来为8;·8浪循环中,前5段波浪构成一段明显的上升浪,其中包括3个向上的冲击波及两个下降的调整波;在3个冲击波之后,是由3个波浪组成的一段下跌的趋势,是对前一段5浪升势的总调整;这是艾略特对波浪理论的基本描述;而在这8个波浪中,上升的浪与下跌的浪各占4个,可以理解为艾略特对于股价走势对称性的隐喻;·在波浪理论中,最困难的地方是:波浪等级的划分;如果要在特定的周期中正确地指认某一段波浪的特定属性,不仅需要形态上的支持,而且需要对波浪运行的时间作出正确的判断;·换句话说,波浪理论易学难精,易在形态上的归纳、总结,难在价位及时间周期的判定;波浪理论的数字基础:斐波那契数列波浪理论数学结构——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率·这个数列就是斐波那契数列;它满足如下特性:每两个相连数字相加等于其后第一个数字;前一个数字大约是后一个数字的倍;前一个数字约是其后第二个数字的倍;后一个数字约是前一个数字的倍;后一个数字约是前面第二个数字的倍;·由此计算出常见的黄金分割率为和外:、、、、、、、、、·黄金分割比率对于股票市场运行的时间周期和价格幅度模型具有重要启示及应用价值;黄金分割比率在时间周期模型上的应用·未来市场转折点=已知时间周期×分割比率·已知时间周期有两种:1循环周期:最近两个顶之间的运行时间或两个底之间的运行时间2趋势周期:最近一段升势的运行时间或一段跌势的运行时间·一般来讲,用循环周期可以计算出下一个反向趋势的终点,即用底部循环计算下一个升势的顶,或用顶部循环计算下一个跌势的底;而用趋势周期可以计算下一个同方向趋势的终点或是下一个反方向趋势的终点;时间循环周期模型预测图时间趋势周期模型预测图时间周期与波浪数浪的数学关系·一个完整的趋势推动浪3波或调整浪3波,运行时间最短为第一波1浪或A浪的倍,最长为第一波的倍;如果第一波太过短促,则以第一个循环计算A浪与B浪或1浪与2浪;·及的周期一旦成立,则出现的行情大多属次级趋势,但行情发展迅速;·同级次两波反向趋势组成的循环,运行时间至少为第一波运行时间的倍;·一个很长的跌势或升势结束后,其右底或右顶通常在前趋势的或倍时间出现;黄金分割比率在价格幅度模型上的应用·如果推动浪中的一个子浪成为延伸浪的话,则其他两个推动浪不管其运行的幅度还是运行的时间,都将会趋向于一致;也就是说,当推动浪中的浪3在走势中成为延伸浪时,则浪1与浪5的升幅和运行时间将会大致趋同;假如并非完全相等,则极有可能以的关系相互维系;·浪5最终目标,可以根据浪1浪底至浪2浪顶距离来进行预估,他们之间的关系,通常亦包含有神奇数字组合比率的关系;·对于ABC调整浪来说,浪C的最终目标值可能根据浪A的幅度来预估;浪C的长度会经常是浪A的倍;当然我们也可以用下列公式预测浪C的下跌目标:浪A浪底减浪A乘;·在对称三角形内,每个浪的升跌幅度与其他浪的比率,通常以的神奇比例互相维系;黄金分割比率在价格幅度模型上的应用·:浪4常见的回吐比率、部份浪2的回吐比率、浪B的回吐比率;·:大部份浪2的调整幅度、浪5的预期目标、浪B的调整比率、三角形内浪浪之间比率;·:常见是浪B的调整幅度;·:浪3或浪4的回吐比率,但不多见;·与:·:浪3与浪1、浪C与浪A的比率关系;推动浪形态·推动浪有五浪构成;第一浪通常只是由一小部分交易者参与的微弱的波动;一旦浪1结束,交易者们将在浪2卖出;浪2的卖出是十分凶恶的,最后浪2在不创新低的情况下,市场开始转向启动下一浪波动;浪3波动的初始阶段是缓慢的,并且它将到达前一次波动的顶部浪1的顶部;推动浪浪5未能创新高低,市场将会出现大逆转推动浪的变异形态——倾斜三角形·倾斜三角形为推动浪中的一种特殊型态比较少见,主要出现在第5浪的位置;艾略特指出,在股市中,一旦出现一段走势呈现快速上升或赶底的状况,其后经常会出现倾斜三角形型态调整浪形态·调整是十分难以掌握的,许多艾略特交易者在推动模式阶段上赚钱而在调整阶段再输钱;一个推动阶段包括五浪;调整阶段由三浪组成,但有一个三角形的例外;一个推动经常伴随着一个调整的模式;·调整模式可以被分成两类:·简单的调整:之字型调整N字型调整·复杂的调整:平坦型、不规则型、三角形型调整浪的简单与复杂调整的交替准则调整浪的变异形态:强势三角形调整浪的变异形态:前置三角形各段波浪的特性·在8浪循环中,每段波浪都有不同的特点,熟知这些特点,对波浪属性的判断极有帮助,·第1浪:大部分第1浪属于营造底部形态的一部份,相当于形态分析中头肩底的底部或双底的右底,对这种类型的第1浪的调整第2浪幅度通常较大,理论上可以回到第1浪的起点;小部份第1浪在大型调整形态之后出现,形态上呈V形反转,这类第1浪升幅较为可观;在K线图上,经常出现带长下影线的大阳线;从波浪的划分来说,在5-3-5的调整浪当中,第1浪也可以向下运行,通常第1浪在分时图上应该显示明确的5浪形态;·第2浪:在强势调整的第2浪中,其回调幅度可能达到第1浪幅度的或,在更多的情况下,第2浪的回调幅度会达到100%,形态上经常表现为头肩底的右底,使人误以为跌势尚未结束;在第2浪回调结束时,指标系统经常出现超卖、背离等现象;第2浪成交量逐渐缩小,波幅较细,这是卖力衰竭的表现;出现传统系统的转向信号,如头肩底、双底等;·第3浪:如果运行时间较短,则升速通常较快;在一般情况下为第1浪升幅的倍;如果第3浪升幅与第1浪等长,则第5浪通常出现扩延的情况;在第3浪当中,唯一的操作原则是顺势而为;因为第3浪的升幅及时间经常会超出分析者的预测;通常第3浪运行幅度及时间最长;属于最具爆发性的一浪;大部分第3浪成为扩延浪;第3浪成交量最大;出现传统图表的突破信号,如跳空缺口等;·第4浪:如果第4浪以平坦型或N字型出现,a小浪与c小浪的长度将会相同;第4浪与第2浪经常是交替形态的关系,即单复式交替或平坦型、曲折型或三角形的交替;第4浪的低点经常是其后更大级数调整浪中A浪的低点;经常以较为复杂的形态出现,尤其以三角形较为多见;通常在第3浪中所衍生出来的较低一级的第4浪底部范围内结束;第4浪的底不会低于第1浪的顶;·第5浪:除非发生扩延的情况,第5浪的成交量及升幅均小于第3浪;第5浪的上升经常是在指标出现顶背离或钝化的过程中完成;在第5浪出现衰竭性上升的情况下,经常出现上升楔形形态;这时,成交量与升幅也会出现背离的情况;如果第1、3浪等长,则第5浪经常出现扩延;如果第3浪出现扩延浪,则第5浪幅度与第1浪大致等长;市场处于狂热状态;·第6浪A浪:A浪可以为3波或者5波的形态;在A浪以3波调整时,在A浪结束时,市场经常会认为整个调整已经结束;在多数情况下,A浪可以分割为5小浪;市场人士多认为市场并未逆转,只视为一个较短暂的调整;图表上,阴线出现的频率增大;·第7浪B浪:在A浪以3波形态出现的时候,B浪的走势通常很强,甚至可以超越A浪的起点,形态上出现平坦型或三角形的概率很大;而A浪以5波运行的时候,B浪通常回调至A浪幅度的至;升势较为情绪化,维持时间较短;成交量较小;·第8浪C浪:除三角形之外,在多数情况下,C浪的幅度至少与A浪等长;杀伤力最强;与第3浪特性相似,以5浪下跌;股价全线下挫;人类文明的斐波那契演进古老的<马尔萨斯理论>已经显灵马尔萨斯认为:每当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人口快速增长,就会出现:战争、瘟疫、饥荒、自然灾害来削减人口;2000年科技泡沫达到繁荣的极限,到处都是财富神话然后盛极而衰,全球经济急转直下转入衰退、长期萧条;于是:911、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SARS、印度洋海啸、飓风袭击美利坚、禽流感、寒流袭击欧罗巴;这一切集中在一起接二连三地发生2000年是自上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后,一个长达约70年的经济增长周期的结束点,后面将是一个长期萧条周期;上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导致了二次世界大战,被艾略特称之为:底部战争;现在又是一个与上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同级别的经济萧条周期,2000年来的经济萧条将持续至2021年才会结束预测附在下面;后面是否又会发生被艾略特称之为的:底部战争至少有不良苗头:哈马斯执政、伊朗核问题纠缠,世界将走向何方是否还记得那个着名的:1999年7月之上误差了2年恐怖大王从天而降911使安哥鲁摩阿大王为之复活美国发动反恐战争这期间由马尔斯借幸福之名统治四方唯一待验证社会群体心理、群体行为、群体价值观,乃至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一切皆是自相似系统分形几何运行阶段的反映和结果;1、自2000年来的全球经济萧条将持续至2021年,说明未来将是长期萧条;2、之前会有若干次小级别、温和的经济扩张和收缩,2010、2011、2018年是拐点;3、2021年是一个黑暗的年份,人们悲观、恐惧、绝望的情绪会达到一个极点;到时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会一致悲观接着柳岸花明经济开始复苏,经济学家们又挨了一记大耳光;首先,列出一组计算公式:公元1937年–公元1932年X + 公元1982年= 公元2000年公元1966年–公元1942年/ + 公元1982年= 公元1999年公元1837年–公元1789年X + 公元1932年= 公元1998年公元1325年–公元950年X –公元1650年–公元1490年+ 公元1789年–公元1650年+ 公元1789年= 公元2000年其中:公元950年商业革命的起点公元1325年商业革命的结束点公元1490年资本主义革命的起点公元1650年资本主义革命的结束点公元1789年工业革命的起点公元1837年公元1789年后第一轮经济扩张的结束点公元1932年自公元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股灾的结束点公元1937 年公元1929年股灾后第一轮经济扩张的结束点公元1942年公元1929年股灾后第二轮经济扩张的起点公元1966年公元1929年股灾后第二轮经济扩张的结束点公元1982年70年代全球经济滞胀的结束点、、是斐波那契比率,来源于斐波那契数列前2个计算公式的含义:自上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以来,新的一个自公元1932年开始的上升5浪的经济扩张周期已经结束,结束点为公元2000年;那么接着是一个调整期经济。

20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20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20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奥秘一直吸引着无数学者和爱好者。

以下是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主题,让我们一起探索数学的奇妙世界。

1. 素数之谜:素数是只有两个正因数(1和本身)的自然数。

为什么素数的分布似乎遵循一个无规律的模式?是否有无穷多的素数?2. 分形之美:分形是具有无限精细结构的图形。

诸如科赫雪花、谢尔宾斯基垫等分形为何在视觉上如此吸引人?它们在数学上有哪些有趣的应用?3. 不可思议的数列:像斐波那契数列、卢卡斯数列等神奇的数列,它们背后的数学原理是什么?这些数列在自然界和艺术中有哪些表现?4. 概率与人生:概率论如何解释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例如,为什么足球比赛中的点球得分率不是100%?概率论如何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5. 无穷大的奇妙世界:无穷大在数学中有哪些表现形式?例如,实数集是无限大的,但可数无限和不可数无限有何不同?6. 拓扑学的魔法:拓扑学研究的是物体在变形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属性。

例如,为什么一个甜甜圈和一个咖啡杯在拓扑上是等价的?7. 分形几何学:分形几何是如何揭示自然和人造对象的复杂结构的?分形几何有哪些应用,如艺术、生物学和物理学?8. 无限递归与自我相似:有些对象是自身的子对象或组成对象的组分的模式。

无限递归和自我相似在数学中有哪些例子?它们为什么有趣?9. 混沌理论与蝴蝶效应:混沌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一些看似微小的变化会导致巨大的结果。

蝴蝶效应是什么?混沌理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有哪些应用?10. 几何学中的最短路径:在几何学中,最短路径是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最直线路径。

例如,欧几里得几何中的直线段是最短路径。

但在弯曲空间中呢?黎曼几何和广义相对论如何解释最短路径?11. 无理数和超越数之谜:无理数和超越数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它们在数学中有哪些应用和特性?为什么它们比有理数更加神秘和有趣?12. 黄金比例与美学:黄金比例是一个特定的比率(大约等于1.618),被广泛用于艺术、建筑和设计等领域。

数列的极限讲解

数列的极限讲解

数列的极限讲解
数列的极限,这可是个超级有趣的东西啊!就好像一场追逐游戏,我们不断地靠近那个最终的目标。

你想想看,数列就像是一串数字在排队前进,它们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秩序。

而极限呢,就是这串数字最终要奔向的地方。

比如说,有一个数列,它的项越来越接近某个特定的值。

这就好像我们朝着远方的一座灯塔前进,虽然可能走得很慢,但一直坚定地朝着那个方向。

数列的极限有时候很神奇。

有些数列你一眼看上去,好像杂乱无章,但当你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暗藏玄机,在不知不觉中就靠近了那个极限。

这难道不像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吗,看似毫无头绪,最后却有着让人惊喜的结果!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探究数列的极限。

就像侦探寻找线索一样,一点点地挖掘出真相。

有时候需要用一些巧妙的计算,有时候需要用一些深刻的定理。

极限的世界是广阔的,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它不是那么容易被征服的,但一旦你掌握了它的奥秘,那种成就感简直无与伦比!
为什么我们要研究数列的极限呢?这可太重要啦!它在数学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从微积分到概率论,从物理学到场论。

它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无数知识的大门。

而且,理解数列的极限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变化和规律。

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和趋近某个状态,这不就是一种极限的体现吗?
所以啊,不要小看数列的极限,它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乐趣。

让我们尽情地在这个奇妙的世界里探索吧,去发现那些隐藏的美好和惊喜!我觉得数列的极限真的是数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和掌握。

第一讲 数列的极限典型例题

第一讲  数列的极限典型例题

第一讲 数列的极限一、内容提要 1.数列极限的定义N n N a x n n >∀N ∈∃>∀⇔=∞→,,0lim ε,有ε<-a x n .注1 ε的双重性.一方面,正数ε具有绝对的任意性,这样才能有 {}n x 无限趋近于)(N n a x a n ><-⇔ε另一方面,正数ε又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从而使不等式ε<-a x n .还表明数列{}n x 无限趋近于a 的渐近过程的不同程度,进而能估算{}n x 趋近于a 的近似程度.注2 若n n x ∞→lim 存在,则对于每一个正数ε,总存在一正整数N 与之对应,但这种N 不是唯一的,若N 满足定义中的要求,则取 ,2,1++N N ,作为定义中的新的一个N 也必须满足极限定义中的要求,故若存在一个N 则必存在无穷多个正整数可作为定义中的N . 注3 a x n →)(∞→n 的几何意义是:对a 的预先给定的任意-ε邻域),(εa U ,在{}n x 中至多除去有限项,其余的无穷多项将全部进入),(εa U . 注4 N n N a x n n >∃N ∈∀>∃⇔≠∞→00,,0lim ε,有00ε≥-a x n .2. 子列的定义在数列{}n x 中,保持原来次序自左往右任意选取无穷多个项所得的数列称为{}n x 的子列,记为{}k n x ,其中k n 表示k n x 在原数列中的项数,k 表示它在子列中的项数. 注1 对每一个k ,有k n k ≥.注2 对任意两个正整数k h ,,如果k h ≥,则k h n n ≥.反之,若k h n n ≤,则k h ≤. 注3 K k K a x k n n >∀N ∈∃>∀⇔=∞→,,0lim ε,有ε<-a x k n .注4 ⇔=∞→a x n n lim {}n x 的任一子列{}k n x 收敛于a . 3.数列有界对数列{}n x ,若0>∃M ,使得对N n >∀,有M x n ≤,则称数列{}n x 为有界数列. 4.无穷大量对数列{}n x ,如果0>∀G ,N n N >∀N ∈∃,,有G x n >,则称{}n x 为无穷大量,记作∞=∞→n n x lim .注1 ∞只是一个记号,不是确切的数.当{}n x 为无穷大量时,数列{}n x 是发散的,即nn x ∞→lim 不存在.注2 若∞=∞→n n x lim ,则{}n x 无界,反之不真.注3 设{}n x 与{}n y 为同号无穷大量,则{}n n y x +为无穷大量. 注4 设{}n x 为无穷大量,{}n y 有界,则{}n n y x ±为无穷大量.注5 设{}n x 为无穷大量,对数列{}n y ,若0>∃δ,,N ∈∃N 使得对N n >∀,有δ≥n y ,则{}n n y x 为无穷大量.特别的,若0≠→a y n ,则{}n n y x 为无穷大量. 5.无穷小量若0lim =∞→n n x ,则称{}n x 为无穷小量.注1 若0lim =∞→n n x ,{}n y 有界,则0lim =∞→n n n y x .注2 若∞=∞→n n x lim ,则01lim=∞→nn x ;若0l i m =∞→n n x ,且,N ∈∃N 使得对N n >∀,0≠n x ,则∞=∞→nn x 1lim.6.收敛数列的性质(1)若{}n x 收敛,则{}n x 必有界,反之不真. (2)若{}n x 收敛,则极限必唯一.(3)若a x n n =∞→lim ,b y n n =∞→lim ,且b a >,则N ∈∃N ,使得当N n >时,有n n y x >.注 这条性质称为“保号性”,在理论分析论证中应用极普遍.(4)若a x n n =∞→lim ,b y n n =∞→lim ,且N ∈∃N ,使得当N n >时,有n n y x >,则b a ≥.注 这条性质在一些参考书中称为“保不等号(式)性”.(5)若数列{}n x 、{}n y 皆收敛,则它们和、差、积、商所构成的数列{}n n y x +,{}n n y x -,{}n n y x ,⎭⎬⎫⎩⎨⎧n n y x (0lim ≠∞→nn y )也收敛,且有()=±∞→n n n y x lim ±∞→n n x lim n n y ∞→lim ,=⋅∞→n n n y x lim ⋅∞→n n x lim n n y ∞→lim ,=∞→nnn y x lim n n nn y x ∞→∞→lim lim (0lim ≠∞→n n y ).7. 迫敛性(夹逼定理)若N ∈∃N ,使得当N n >时,有n n n z x y ≤≤,且n n y ∞→lim a z n n ==∞→lim ,则a x n n =∞→lim .8. 单调有界定理单调递增有上界数列{}n x 必收敛,单调递减有下界数列{}n x 必收敛. 9. Cauchy 收敛准则数列{}n x 收敛的充要条件是:N m n N >∀N ∈∃>∀,,,0ε,有ε<-m n x x .注 Cauchy 收敛准则是判断数列敛散性的重要理论依据.尽管没有提供计算极限的方法,但它的长处也在于此――在论证极限问题时不需要事先知道极限值. 10.Bolzano Weierstrass 定理 有界数列必有收敛子列.11. 7182818284.211lim ==⎪⎭⎫⎝⎛+∞→e n nn12.几个重要不等式(1) ,222ab b a ≥+ .1 s i n ≤x . s i n x x ≤ (2) 算术-几何-调和平均不等式:对,,,,21+∈∀R n a a a 记,1)(121∑==+++=ni i n i a n n a a a a M (算术平均值) ,)(1121nni i n n i a a a a a G ⎪⎪⎭⎫⎝⎛==∏= (几何平均值) .1111111)(1121∑∑====+++=ni in i ini a n a n a a a na H (调和平均值)有均值不等式: ),( )( )(i i i a M a G a H ≤≤等号当且仅当n a a a === 21时成立. (3) Bernoulli 不等式: (在中学已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过) 对,0x ∀> 由二项展开式 23(1)(1)(2)(1)1,2!3!nn n n n n n x nx x x x ---+=+++++)1(,1)1(>+>+⇒n nx x n(4)Cauchy -Schwarz 不等式: k k b a ,∀(n k ,,2,1 =),有≤⎪⎭⎫⎝⎛∑=21n k k k b a ≤⎪⎭⎫ ⎝⎛∑=21n k k k b a ∑=n k k a 12∑=nk kb12(5)N n ∈∀,nn n 1)11ln(11<+<+ 13. O. Stolz 公式二、典型例题 1.用“N -ε”“N G -”证明数列的极限.(必须掌握) 例1 用定义证明下列各式:(1)163153lim22=+-++∞→n n n n n ; (2)设0>n x ,a x n n =∞→lim ,则a x n n =∞→lim;(97,北大,10分) (3)0ln lim=∞→αn nn )0(>α证明:(1)0>∀ε,欲使不等式ε<=<-<+--=-+-++nn n n n n n n n n n n n 6636635616315322222成立,只须ε6>n ,于是,0>∀ε,取1]6[+=εN ,当N n >时,有ε<<-+-++n n n n n 616315322 即 163153lim22=+-++∞→n n n n n . (2)由a x n n =∞→lim ,0>n x ,知N n N >∀N ∈∃>∀,,0ε,有εa a x n <-,则<+-=-ax a x a x n n n ε<-aa x n于是,N n N >∀N ∈∃>∀,,0ε,有<-a x n ε<-aa x n ,即 a x n n =∞→lim .(3)已知n n ln >,因为<⎪⎪⎭⎫ ⎝⎛+⎥⎦⎤⎢⎣⎡<=<αααααααn n n n n n 1ln 2ln 2ln 022≤⎪⎪⎭⎫ ⎝⎛+⎥⎦⎤⎢⎣⎡αααn n 122≤⋅αααnn ][2222244αααααn n n =⋅,所以,0>∀ε,欲使不等式=-0ln αn n ≤αnnln εαα<24n 成立,只须ααε24⎪⎭⎫ ⎝⎛>n .于是,0>∀ε,取=N 142+⎥⎥⎦⎤⎢⎢⎣⎡⎪⎭⎫⎝⎛ααε,当N n >时,有=-0ln αn n ≤αn nln εαα<24n ,即 0ln lim =∞→αn nn .评注1 本例中,我们均将a x n -做了适当的变形,使得ε<≤-)(n g a x n ,从而从解不等式ε<)(n g 中求出定义中的N .将a x n -放大时要注意两点:①)(n g 应满足当∞→n 时,0)(→n g .这是因为要使ε<)(n g ,)(n g 必须能够任意小;②不等式ε<)(n g 容易求解.评注2 用定义证明a x n →)(∞→n ,对0>∀ε,只要找到一个自然数)(εN ,使得当)(εN n >时,有ε<-a x n 即可.关键证明N ∈)(εN 的存在性.评注3 在第二小题中,用到了数列极限定义的等价命题,即: (1)N n N >∀N ∈∃>∀,,0ε,有εM a x n <-(M 为任一正常数). (2)N n N >∀N ∈∃>∀,,0ε,有k n a x ε<-)(N k ∈.例2 用定义证明下列各式: (1)1lim=∞→n n n ;(92,南开,10分) (2)0lim =∞→n kn an ),1(N k a ∈>证明:(1)(方法一)由于1>n n (1>n ),可令λ+=1n n (0>λ),则()>++-++=+==n n nnn n n n n λλλλ 22)1(1)1(22)1(λ-n n (2>n ) 当2>n 时,21nn >-,有 >n >-22)1(λn n 2222)1(44-=nn n n λ即 nn n210<-<.0>∀ε,欲使不等式=-1n n ε<<-nn n 21成立,只须24ε>n .于是,0>∀ε,取⎭⎬⎫⎩⎨⎧+⎥⎦⎤⎢⎣⎡=2,14max 2εN ,当N n >时,有 1-nn ε<<n 2,即 1lim =∞→nn n .(方法二)因为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212211)111(112+<-+=++++≤⋅⋅⋅⋅⋅=≤- 个, 所以1-nn n2<,0>∀ε,欲使不等式=-1n n ε<<-nn n 21成立,只须24ε>n .于是,0>∀ε,取142+⎥⎦⎤⎢⎣⎡=εN ,当N n >时,有1-nn ε<<n2,即 1lim=∞→nn n .(2)当1=k 时,由于1>a ,可记λ+=1a (0>λ),则>++-++=+=n n n n n n a λλλλ 22)1(1)1(22)1(λ-n n (2>n ) 当2>n 时,21nn >-,于是有 <<n an 02242)1(λλn n n n <-.0>∀ε,欲使不等式0-n a n <<n a n ελ<24n 成立,只须24ελ>n .对0>∀ε,取⎭⎬⎫⎩⎨⎧+⎥⎦⎤⎢⎣⎡=2,14max 2ελN ,当N n >时,有0-n a n <<n an ελ<24n . 当1>k 时,11>k a (1>a ),而=n ka n kn k a n ⎥⎥⎥⎦⎤⎢⎢⎢⎣⎡)(1.则由以上证明知N n N >∀N ∈∃>∀,,0ε,有ε<<nka n )(01,即kn k a n ε<<0,故 0lim =∞→n kn an .评注1 在本例中,0>∀ε,要从不等式ε<-a x n 中解得N 非常困难.根据n x 的特征,利用二项式定理展开较容易.要注意,在这两个小题中,一个λ是变量,一个λ是定值. 评注2 从第一小题的方法二可看出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的妙处. 评注3 第二小题的证明用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证法.例 用定义证明:0!lim =∞→n a nn (0>a )(山东大学)证明:当10≤<a 时,结论显然成立.当1>a 时,欲使[][][][]ε<⋅<⋅⋅+⋅⋅⋅⋅=-n a a a n a a a a a a a n a a n !1210! 成立, 只须>n [][]ε!1a a a +.于是0>∀ε,取=N [][]1!1+⎥⎦⎤⎢⎣⎡+εa a a ,当N n >时,有[][]ε<⋅<-n aa a n a a n !0!即 0!lim =∞→n a nn . 例 设1<α,用“N -ε”语言,证明:0])1[(lim =-+∞→ααn n n .证明:当0≤α时,结论恒成立. 当10<<α时,0>∀ε,欲使<-+=--+]1)11[(0)1(ααααn n n n εαα<=-+-11)111(nn n只须>n αε-111.于是0>∀ε,取=N 1111+⎥⎥⎦⎤⎢⎢⎣⎡-αε,当N n >时,有 <--+0)1(ααn n εα<-11n即 0])1[(lim =-+∞→ααn n n .2.迫敛性(夹逼定理)n 项和问题可用夹逼定理、定积分、级数来做,通项有递增或递减趋势时考虑夹逼定理.n n n z x y ≤≤,b y n →,c z n →}{n x ⇒有界,但不能说明n x 有极限.使用夹逼定理时,要求n n z y ,趋于同一个数.例 求证:0!lim =∞→n a nn (a 为常数).分析:na m a m a a a a n a n ⋅⋅+⋅⋅⋅⋅⋅= 1321!,因a 为固定常数,必存在正整数m ,使1+<≤m a m ,因此,自1+m a 开始,11<+m a ,12<+m a ,1,<n a,且∞→n 时,0→na. 证明:对于固定的a ,必存在正整数m ,使1+<m a ,当1+≥m n 时,有≤⋅⋅+⋅⋅⋅⋅⋅=≤n a m a m a a a a n an1321!0n am am⋅!, 由于∞→n lim0!=⋅na m am,由夹逼定理得0!lim=∞→n ann ,即 0!lim =∞→n a nn . 评注 当极限不易直接求出时,可将求极限的变量作适当的放大或缩小,使放大、缩小所得的新变量易于求极限,且二者极限值相同,直接由夹逼定理得出结果.例 若}{n a 是正数数列,且02lim21=+++∞→nna a a nn ,则0lim1=⋅⋅⋅∞→n n n a a n . 证明:由()()()n n na a a ⋅⋅⋅ 2121nna a a n+++≤212,知n n na a a n ⋅⋅⋅⋅ 21!nna a a n+++≤212即 n n a a a ⋅⋅⋅ 21n n n n na a a !1221⋅+++≤.于是,n n a a a n ⋅⋅⋅<210nnn nna a a !1221⋅+++≤,而由已知02lim21=+++∞→nna a a nn 及∞→n lim0!1=nn故 ∞→n lim0!1221=⋅+++nnn nna a a由夹逼定理得 0lim1=⋅⋅⋅∞→n n n a a n .评注1 极限四则运算性质普遍被应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性质成立的条件,即参加运算各变量的极限存在,且在商的运算中,分母极限不为0. 评注2 对一些基本结果能够熟练和灵活应用.例如: (1)0lim =∞→nn q (1<q ) (2)01lim=∞→an n (0>a )(3)1lim=∞→nn a (0>a ) (4)1lim =∞→n n n(5)0!lim =∞→n a n n (0>a ) (6)∞→n lim 0!1=n n 例 证明:若a x n n =∞→lim (a 有限或∞±),则a nx x x nn =+++∞→ 21lim(a 有限或∞±).证明:(1)设a 为有限,因为a x n n =∞→lim ,则11,,0N n N >∀N ∈∃>∀ε,有2ε<-a x n .于是=-+++a n x x x n21()()()na x a x a x n -++-+- 21 +-++-+-≤nax a x a x N 121 nax a x n N -++-+ 1121εε+<-+<n A n N n n A . 其中a x a x a x A N -++-+-=121 为非负数.因为0lim=∞→nAn ,故对上述的22,,0N n N >∀N ∈∃>ε,有2ε<n A .取},m ax {21N N N =当N n >时,有εεε=+<-+++2221a n x x x n即 a nx x x nn =+++∞→ 21lim.(2)设+∞=a ,因为+∞=∞→n n x lim ,则11,,0N n N G >∀N ∈∃>∀,有G x n 2>,且0121>+++N x x x .于是=+++nx x x n21 ++++n x x x N 121 n x x n N +++ 11G nN G n N n G nx x nN 11122)(21-=->++>+取12N N =,当N n >时,G G nN <12,于是 G G G nx x x n=->+++221 .即 +∞=+++∞→nx x x nn 21lim(3)-∞=a 时证法与(2)类似.评注1 这一结论也称Cauchy 第一定理,是一个有用的结果,应用它可计算一些极限,例如:(1)01211lim=+++∞→nn n (已知01lim =∞→n n );(2)1321lim 3=++++∞→nnn n (已知1lim =∞→n n n ).评注2 此结论是充分的,而非必要的,但若条件加强为“}{n x 为单调数列”,则由a nx x x nn =+++∞→ 21lim可推出a x n n =∞→lim .评注3 证明一个变量能够任意小,将它放大后,分成有限项,然后证明它的每一项都能任意小,这种“拆分方法”是证明某些极限问题的一个常用方法,例如:若10<<λ,a a n n =∞→lim (a 为有限数),证明:λλλλ-=++++--∞→1)(lim 0221aa a a a n n n n n . 分析:令0221a a a a x nn n n n λλλ++++=-- ,则01101221)()()()1(a a a a a a a a x n n n n n n n n +-----++-+-+=-λλλλλ .只须证 0)()()(101221→-++-+----a a a a a a nn n n n λλλ (∞→n )由于a a n n =∞→lim ,故N n N >∀N ∈∃,,有ε<--1n n a a .于是)()()(101221a a a a a a n n n n n -++-+----λλλ101111221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λλλλλ 再利用0lim =∞→n n λ(10<<λ)即得.例 求下列各式的极限: (1))2211(lim 222nn n nn n n n n +++++++++∞→(2)n n n1211lim +++∞→ (3)nn nn 2642)12(531lim ⋅⋅⋅⋅-⋅⋅⋅⋅∞→解:(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2222221121 1212+++++n n n∵∞→n lim n n n n +++++221 ∞→=n lim 212)1(2=+++n n n n n , ∞→n lim 1212+++++n n n ∞→=n lim 2112)1(2=+++n n n n , 由夹逼定理, ∴21)2211(lim 222=+++++++++∞→nn n n n n n n n (2)n n n n n=+++≤+++≤11112111 ∵1lim=∞→nn n ,由夹逼定理,∴11211lim =+++∞→n n n. (3)∵121243212642)12(531212212452321<-⋅⋅⋅=⋅⋅⋅⋅-⋅⋅⋅⋅=⋅--⋅⋅⋅≤nn n n n n n n , ∴12642)12(53121<⋅⋅⋅⋅-⋅⋅⋅⋅≤⋅n n nn n n.∵∞→n lim121=⋅nnn,由夹逼定理,∴12642)12(531lim=⋅⋅⋅⋅-⋅⋅⋅⋅∞→nn nn .评注nn 212-的极限是1,用此法体现了“1”的好处,可以放前,也可放后.若极限不是1,则不能用此法,例如:)12(53)1(32+⋅⋅⋅+⋅⋅⋅=n n x n ,求n n x ∞→lim .解:∵0>n x ,{}n x 单调递减,{}n x 单调递减有下界,故其极限存在. 令a x n n =∞→lim ,∵3221++⋅=+n n x x n n ∴=+∞→1lim n n x n n x ∞→lim ∞→n lim322++n n , a a 21=, ∴0=a ,即 0lim =∞→n n x .)2112111(lim nn +++++++∞→ (中科院) 评注 拆项:分母是两项的积,111)1(1+-=+n n n n插项:分子、分母相差一个常数时总可以插项.1111111+-=+-+=+n n n n n 3单调有界必有极限 常用方法:①n n x x -+1;②nn x x 1+;③归纳法;④导数法. )(1n n x f x =+ 0)(>'x f )(x f 单调递增12x x > )()(12x f x f > 23x x > 12x x < )()(12x f x f < 23x x <0)(<'x f )(x f 单调递减 12x x > )()(12x f x f < 23x x <12x x < )()(12x f x f > 23x x >不解决决问题.命题:)(1n n x f x =+,若)(x f 单调递增,且12x x >(12x x <),则{}n x 单调递增(单调递减).例 求下列数列极限:(1)设0>A ,01>x ,)(211nn n x A x x +=+;(98,华中科大,10分) (2)设01>x ,nnn x x x ++=+3331;(04,武大)(3)设a x =0,b x =1,221--+=n n n x x x ( ,3,2=n ).(2000,浙大) 解:(1)首先注意A x Ax x A x x nn n n n =⋅⋅≥+=+221)(211,所以{}n x 为有下界数列. 另一方面,因为0)(21)(211≤-=-+=-+n nn n n n n x x Ax x A x x x .(或()121)1(21221=+≤+=+A Ax A x x nn n )故{}n x 为单调递减数列.因而n n x ∞→lim 存在,且记为a . 由极限的四则运算,在)(211nn n x Ax x +=+两端同时取极限∞→n ,得)(21aAa a +=.并注意到0>≥A x n ,解得A a =.(2)注意到33)1(333301<++=++=<+nn n n n x x x x x ,于是{}n x 为有界数列.另一方面,由)24)(3()3(233333333333331121112112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3(31121---++-=n n n x x x 知=---+11n n n n x x x x 02133)2)(3(311211121>+=+-++-------n n n n n n x x x x x x . 即n n x x -+1与1--n n x x 保持同号,因此{}n x 为单调数列,所以n n x ∞→lim 存在(记为a ).由极限的四则运算,在n n n x x x ++=+3331两端同时取极限∞→n ,得aaa ++=333.并注意到30<<n x ,解得3=a .(3)由于nn n n n n n n n n a b x x x x x x x x x x x )2()2()2(2201112111--=--=--==--=-+=----+ , 又=+-=∑-=+0101)(x x x x n m m m n a a b a a b x nn m mn +-----=+--=∑-=)21(1)21(1)()2(1)(10,所以 n n x ∞→lim 323)(2)21(1)21(1lim)(a b a a b a a b nn +=+-=+-----=∞→. 评注1 求递归数列的极限,主要利用单调有界必有极限的原理,用归纳法或已知的一些基本结果说明数列的单调、有界性.在说明递归数列单调性时,可用函数的单调性.下面给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设)(1n n x f x =+( ,2,1=n )I x n ∈,若)(x f 在区间I 上单调递增,且12x x >(或12x x <),则数列{}n x 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评注2 第三小题的方法较为典型,根据所给的11,,-+n n n x x x 之间的关系,得到n n x x -+1与1--n n x x 的等式,再利用错位相减的思想,将数列通项n x 写成级数的表达式.例 设11,b a 为任意正数,且11b a ≤,设11112----+=n n n n n b a b a a ,11--=n n n b a b ( ,3,2=n ),则{}n a ,{}n b 收敛,且极限相同. 证明:由≤+=----11112n n n n n b a b a a 111122----n n n n b a b a n n n b b a ==--11,知≤=--11n n n b a b 111---=n n n b b b .则10b b n ≤<,即{}n b 为单调有界数列.又10b b a n n ≤≤<,且=-+=-------1111112n n n n n n n a b a b a a a =+---------111121112n n n n n n n b a b a a b a 0)(11111≥+------n n n n n b a a b a , 所以{}n a 亦为单调有界数列.由单调有界必有极限定理,n n a ∞→lim 与n n b ∞→lim 存在,且分别记为a 与b .在11112----+=n n n n n b a b a a 与11--=n n n b a b 两端同时取极限∞→n ,得ba ab a +=2与ab b =.考虑到11,b a 为任意正数且110b b a a n n ≤≤≤<. 即得0≠=b a .例 (1)设21=x ,nn x x 121+=+,求n n x ∞→lim ;(2)设01=x ,22=x ,且02311=---+n n n x x x ( ,3,2=n ),求n n x ∞→lim .解:(1)假设n n x ∞→lim 存在且等于a ,由极限的四则运算,在nn x x 121+=+两端同时取极限∞→n ,得aa 12+=,即21±=a . 又2>n x ,故21+=a .下面只须验证数列{}a x n -趋于零(∞→n ).由于<-<-=⎪⎭⎫ ⎝⎛+-⎪⎪⎭⎫ ⎝⎛+=-<+a x a x a x a x a x n n n n n 41121201a x n-⎪⎭⎫ ⎝⎛<141, 而∞→n lim 0411=-⎪⎭⎫⎝⎛a x n,由夹逼定理得=∞→n n x lim 21+=a . (2)由02311=---+n n n x x x ,知=++n n x x 231=+-123n n x x =+--2123n n x x 62312=+=x x , 则 2321+-=+n n x x . 假设n n x ∞→lim 存在且等于a ,由极限的四则运算,得56=a . 下面只须验证数列⎭⎬⎫⎩⎨⎧-56n x 趋于零(∞→n ).由于 =-+-=--56232561n n x x =⎪⎭⎫⎝⎛---56321n x 56325632111⋅⎪⎭⎫ ⎝⎛=⎪⎭⎫ ⎝⎛-⎪⎭⎫⎝⎛-=--n n x . 显然∞→n lim 056321=⋅⎪⎭⎫⎝⎛-n ,由夹逼定理得56lim =∞→n n x .评注1 两例题中均采用了“先求出结果后验证”的方法,当我们不能直接用单调有界必有极限定理时,可以先假设a x n n =∞→lim ,由递归方程求出a ,然后设法证明数列{}a x n -趋于零.评注2 对数列{}n x ,若满足a x k a x n n -≤--1( ,3,2=n ),其中10<<k ,则必有a x n n =∞→lim .这一结论在验证极限存在或求解递归数列的极限时非常有用.评注3 本例的第二小题还可用Cauchy 收敛原理验证它们极限的存在性.设1a >0,1+n a =n a +n a 1,证明n 1(04,上海交大)证 (1)要证n =1 ,只要证2lim 12nn a n →∞=,即只要证221lim 1(22)2n nn a a n n+→∞-=+-,即证221lim()2n n n a a +→∞-= (2)因1+n a =n a +n a 1,故110n n n a a a +-=>,1211n n na a a +=+ 2211112211()()112n n n n n n n n n n na a a a a a a a a a a +++++-=-+==++=+ 因此只要证21lim0n na →∞=,即只要证lim n n a →∞=∞(3)由110n n na a a +-=>知,{}n a 单调增加,假如{}n a 有上界,则{}n a 必有极限a ,由1+n a =n a +n a 1知,a =a +1a ,因此10a=,矛盾. 这表明{}n a 单调增加、没有上界,因此lim n n a →∞=∞. (证完)4 利用序列的Cauchy 收敛准则例 (1)设21xx =(10≤≤x ),2221--=n n x x x ,求n n x ∞→lim ;(2)设111==y x ,n n n y x x 21+=+,n n n y x y +=+1,求nnn y x ∞→lim ; 解:(1)由21x x =(10≤≤x ),得211≤x .假设21≤k x ,则412≤k x .有=-=+2221k k x x x 21212≤-k x x由归纳法可得 21≤n x . 于是 ⎪⎪⎭⎫ ⎝⎛---=---++22222121n p n n pn x x x x x x111111212--+--+--+-≤-+=n p n n p n n p n x x x x x x 021211111→≤-≤≤-+-n p n x x (∞→n ). 由Cauchy 收敛准则知:n n x ∞→lim 存在并记为a ,由极限的四则运算,在2221--=nn x x x 两端同时取极限∞→n ,得022=-+x a a .注意到21≤n x ,故x a x n n ++-==∞→11lim .(2)设nnn y x a =,显然1>n a . 由于nn n n n n n n a y x y x y x a ++=++==+++1112111,则 111111+++-+=-n n n n a a a a ()()<++-=--1111n n n n a a a a <<-- 141n n a a 12141a a n --. 于是=-+n p n a a n n p n p n p n p n a a a a a a -++-+-+-+-+-++1211 n n p n p n p n p n a a a a a a -++-+-≤+-+-+-++121112124141a a n p n -⎪⎭⎫⎝⎛++<--- 12141141141a a p n ---⋅=- 03141121→-⋅<-a a n (∞→n ). 由Cauchy 收敛准则知:n n x ∞→lim 存在并记为a . 由极限的四则运算,在nn a a ++=+1111两端同时取极限∞→n ,得22=a . 注意到1>n a ,故=∞→n nn y x lim2lim =∞→n n a . 评注1 Cauchy 收敛准则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不需要借助数列以外的任何数,只须根据数列各项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能判断该数列的敛散性. 本例两小题都运用了Cauchy 收敛准则,但细节上稍有不同.其实第一小题可用第二小题的方法,只是在第一小题中数列{}n x 有界,因此有11111≤+≤-++x x x x p p .保证了定义中的N 仅与ε有关.评注2 “对N p ∈∀有()0lim =-+∞→n p n n x x ”这种说法与Cauchy 收敛准则并不一致.这里要求对每个固定的p ,可找到既与ε又与p 的关的N,当N n >,有ε<-+n p n x x .而Cauchy 收敛准则要求所找到的N只能与任意的ε有关.5 利用Stolz 定理计算数列极限例 求下列极限(1)⎪⎪⎭⎫⎝⎛-+++∞→421lim 3333n n n n(2)假设1222...lim ,lim 2n n n n a a na aa a n →∞→∞+++==证明:(00,大连理工,10)(04,上海交大)证明:Stolz 公式121211222212...(2...(1))(2...)limlim(1)(1)lim 212n n n n n n n n a a na a a na n a a a na n n n n a a n +→∞→∞+→∞++++++++++++=+-+==+(3)nn n ln 1211lim +++∞→ (4)n n n n 1232lim++++∞→ (5)n n an 2lim ∞→(1>a )6 关于否定命题的证明 (书上一些典型例题需背)a x n n ≠∞→lim{}n x 发散例 证明:nx n 131211++++= 发散.例 设0≠n a ( ,2,1=n ),且0lim =∞→n n a ,若存在极限l a a nn n =+∞→1lim,则1≤l .(北大,20)7 杂例 (1) )1(1321211lim +++⋅+⋅∞→n n n(2) (04,武大)2212lim(...),(1)11()1lim()11(1)1n n n n n n a a a an a a a a a a →∞→∞+++>-=-=--- (3) )1()1)(1(lim 22n n x x x +++∞→ (1<x);(4)设31=a ,n n n a a a +=+21( ,2,1=n ),求:⎪⎪⎭⎫ ⎝⎛++++++=∞→n n a a a l 111111lim 21 .。

数列平均值极限的相关问题

数列平均值极限的相关问题

数列平均值极限的相关问题关于数列平均值的极限有下面著名的结论:定理1 数列{an}极限存在为a,则由前n项的平均值构成的数列a1+a2+…+ann极限也存在且等于a。

下面我们考虑该定理的逆命题及否命题是否成立。

首先我们考虑否命题,也即“如果数列{an}极限不存在,那么数列a1+a2+…+ann极限存在”是否成立呢?我们给出下面的例子。

例1 令an=n,则有limn→∞an=+∞,a1+a2+…+ann=n (n+1)2n=n+12,那么我们有limn→∞a1+a2+…+ann=+∞。

可见当{an}极限不存在时平均值a1+a2+…+ann的极限可能不存在,也即定理的否命题不成立。

如果将无穷(+∞、-∞或∞)看成是广义极限(或非正常极限)的话,那么上面的例2并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再给出下面的例子。

例2 令an=3k-2,n=3k-2,0,n=3k-1,-3k+2,n=3k,也即{an}=1,0,-1,4,0,-4,7,0,-7,…,可以看出{an}极限不存在。

n=3k-2时,a1+a2+…+ann=1+0+(-1)+…+(3k-2)3k-2=1;n=3k时,a1+a2+…+ann=1+0+(-1)+…+(3k-2)+0+(-3k+2)3k=0,可知数列a1+a2+…+ann有两个子列收敛到不同的极限,从而a1+a2+…+ann极限不存在。

上面的两个例子中数列{an}都是无界数列,an的变化很大,导致了平均值的极限不存在,那么我们就会有这样一个想法,对有界数列{an}而言,an总在上下界之间变化,改变幅度有限,这样会不会使得平均值极限一定存在呢?我们有下面的例子。

例3 如下定义数列{an}:a1=1,a2=-1,a3=a4=1,a5=a6=-1,a7=…=a12=1,a13=…=a18=-1,…,假设前2·3k项已定义,令a2·3k+1=…=a2·3k+2·3k=1,a2·3k+2·3k+1=…=a2·3k+2·3k+2·3k=-1。

利用定义证明数列极限的题目

利用定义证明数列极限的题目

利用定义证明数列极限的题目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一篇关于“利用定义证明数列极限的题目”的文章:---【利用定义证明数列极限的题目】**开场白**嘿,朋友们!不知道大家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有没有被那些数列极限的题目搞得晕头转向?其实啊,这数列极限就像是一场神秘的数字游戏,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揭开它的面纱,好好聊聊如何利用定义来证明数列极限的题目。

**什么是利用定义证明数列极限?**简单来说,利用定义证明数列极限就是通过严格的数学规则和逻辑,来确定一个数列最终会趋近于某个特定的值。

比如说,咱们有一个数列 1/n,当 n 越来越大时,这个数列的值就越来越接近 0。

这就是数列极限!给大家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就好像你在长跑比赛中,终点就是那个极限值。

随着你跑的距离越来越长,你离终点就越来越近。

可别把它和简单的计算数列的值搞混啦!很多同学一开始容易认为算出数列的几个值就能证明极限,这可不对哟,得按照严格的定义和规则来。

**关键点解析****3.1 核心特征或要素**首先,得明确极限值是啥。

就像你知道终点在哪儿,才能说自己在靠近终点。

然后,要找到一个和 n 有关的式子,来表示数列的项和极限值之间的距离。

比如对于数列 1/n 趋向于 0 ,我们可以用 |1/n - 0| 来表示距离。

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能找到一个足够大的N ,当n 大于N 时,这个距离能小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 。

这就好比你跑过某个点后,就肯定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终点。

**3.2 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数列的收敛性容易混淆。

数列收敛只是说数列有极限,但不一定能通过定义严格证明出来。

比如说,一个数列看起来好像最终会稳定在某个值附近,但如果不能按照定义给出精确的证明,那就不能说真正利用定义证明了数列极限。

**起源与发展**数列极限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数学。

古希腊的数学家们就开始思考无限和趋近的问题。

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微积分的出现,数列极限成为了极其重要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个有趣的数列极限问题
鄞州高级中学姜泉洋
数列极限是连接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一个重要纽带,也是与我们平时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引例、如果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一瓶汽水,那么10个空汽水瓶最多可以喝几瓶汽水?
分析:从数学角度来看,第一次:10个空汽水瓶可换得10
3
(瓶)汽水,第二次:
10
3

空汽水瓶可换得10
9
(瓶)汽水,如此继续下去,所求问题为以10为首项,以
1
3
为公比的
等比数列的所有项的和,是个极限问题。

但如果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也可这样解决:先用9个空汽水瓶换3瓶汽水,如此还剩下4个空汽水瓶,再用3个空汽水瓶换1瓶汽水,如此还剩下2个空汽水瓶,最后,再去先“借”(赊)1瓶汽水,喝完后连同前面的2个空汽水瓶刚好抵这瓶“借”来的汽水。

因此,共可换3115
++=(瓶)汽水。

注:本问题还可这样解决:2个空汽水瓶相当于1瓶不含瓶的汽水,因此,10个空汽水瓶可以喝5瓶汽水。

下面试举几个有趣的例子。

一、巧借
例1、从前有一个老汉,养了19头牛,他在临死前,对于他的19头牛的分配方法立下
了这样的遗嘱:大儿子分得牛的总数的1
2
,二儿子分得牛的总数的
1
4
,小儿子分得牛的总
数的1
5。

老汉死后,三个儿子为这19头牛的分法动了很多脑筋,但由于19不能被2或4
或5整除,所以他们一时想不到可行的办法。

你能为他们设计一种分配方法吗?请讲讲你的分法的数学依据。

分析:这是一个很古典的数学问题,按老汉的要求,第一次:大儿子分得牛的数量为19 2
(头),二儿子分得牛的数量为19
4
(头),三儿子分得牛的数量为
19
5
(头)。

但此时19头牛
还没有分完,还有
19191919
19
24520
---=(头)。

因此还要继续不断的分下去。

同理,第二
次:大儿子分得牛的数量为191
220
⨯(头),二儿子分得牛的数量为
191
420
⨯(头),三儿子
分得牛的数量为191
520
⨯(头)。

……从数学角度来看,三个儿子分得的牛的数量分别构成
以192、194、195为首项,以120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的所有项的和,是个极限问题。

那么,这个问题当时是如何解决的呢?传说中是这样的,正在三个儿子感到很为难的时候,有一个过路的老农牵了一头牛路过,于是他把这头牛“借”给了这三个儿子。

按20头牛来分,大儿子分得牛的数量为10(头),二儿子分得牛的数量为5(头),三儿子分得牛的数量为4(头),剩下的一头还给老农,于是,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二、相加
请看一个与化学有关的例子。

例3、把21molNO 通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问能制得3HNO 多少mol ?
分析:由化学反应式:22332,NO H O HNO NO +=+ (1) 2222,NO O NO += (2)
22332,NO H O HNO NO +=+可知,由制的过程从数学角度来看,是个无限循环过程,即本问题可看作是一个数列极限问题。

但若观察到(1)(2)两式都有NO ,而如果能把NO 从两个式子中消去,则本问题将不难解决。

于是,我们有了以下一种处理方法:(1)2(2)⨯+并整理得2223424NO H O O HNO ++=,从而易得,可制得3HNO 1mol 。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注意对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培养,对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值得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引起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