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水体卫生 环境卫生学第八版
《环境卫生学》第八版-重点
《环境卫生学》第八版重点第一章绪论一、环境卫生学的定义: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的发生、发展规律,充分利用环境的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的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维护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二、环境卫生的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三、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均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包括从各种排放源排放出的气体、蒸汽和颗粒物,如SO2CO2NO 颗粒物,碳氢化合物等;二次污染物是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如光化学污染物、硫酸四、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因素,也存在一些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因素(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次生环境是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五、全球性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酸雨 4、生物多样性锐减六、hormesis的概念: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生物系统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具有抑制作用,典型的环境污染物如镉、铅、汞、二噁英等都具有相似的的生物学效应模式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一、环境分类:1、按环境要素的属性及特征: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社会环境 2、这三类还可以依其构成要素的属性或特征进一步分类:自然环境按构成要素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按生态特征可分为陆生环境、水生环境等 3、按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原生环境、次生环境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指对人类生存与生活质量有贡献的所有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包括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如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服务以及支持服务。
生态服务系统:由自然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和生态过程所产生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成为生态服务系统三、生态系统健康:健康的生态系统:具有活力(指生态系统的功能性,包括维持系统本身复杂特性的功能和为人类的服务功能)、结构稳定(指具有平衡、完整的生物群落,多样的生物种群)和自调节能力(自调节功能主要靠其反馈作用,通过正、负反馈相互作用和转化,在受胁迫时能维护系统正常结构结构和功能,有抵御“疾病”的能力,维持系统稳态)的生态系统四、暴露途径:暴露途径与效应产生的关系密切,通过下列方式影响有害效应的产生1、影响总暴露量:暴露的途径越多,总暴露量可能越大,产生的效应也越明显2、影响吸收率:不同暴露途径吸收率不同,当吸收率高、吸收量大时,产生的效应就强、危害也大3、改变作用靶:进入体内的途径不同,首先到达的器官和组织不同,作用机制也不同五、剂量-反应关系:1、剂量-反应关系:随着暴露剂量变化,产生反应的数量随之改变的相关关系称为剂量反应关系2、剂量-效应关系:随着环境有害因素剂量的增加,其在机体内产生的有害生物学效应增加3、剂量反应关系曲线的类型:(1)阈值(2)有阈值(单阈值—S形或抛物线形;两个阈值—U形,主要有必需微量元素或必需营养素)六、联合作用的类型1、相加作用2、独立作用3、协同作用4、增强作用5、拮抗作用七、人群健康效应谱1、环境有害因素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健康效应,分五级(1)污染物在体内负荷增加(2)某些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变化,生理代偿性(3)生化代谢或生理功能的异常改变,具有病理学意义,病理性的代偿和调节,准病态(亚临床状态)(4)机体功能失调,出现临床症状(5)导致严重中毒,出现死亡2、在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人群中,由于个体暴露剂量水平、暴露时间存在着差异,在年龄、性别、生理状态以及对该有害因素的遗传易感性不同,会出现不同级别的效应,这种不同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称之为健康效应谱八、冰山效应:在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人群中,每一种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出现的比例不同,最严重的效应是死亡,所占比例很少;而最弱的的效应所占比例最大,不同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类似于金字塔,临床所见的疾患和死亡者只是“冰山之巅”而不是冰山之全貌,这种现象称为冰山现象九、易感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十、环境污染: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进入环境的污染物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称为环境污染十一、急性危害:指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环境,使暴露人群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环境卫生学第8版pdf
环境卫生学第8版pdf引言概述:环境卫生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方便学习和研究,环境卫生学的教材逐渐发展出多个版本,其中第8版是目前较为权威的版本。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环境卫生学第8版的内容。
正文内容:1. 环境卫生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1 环境卫生学的定义和范围:介绍环境卫生学的基本定义,以及其所研究的范围和涉及的领域。
1.2 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原理:解释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包括环境因素对健康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2.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2.1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方法:介绍环境卫生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如调查、观察、实验等。
2.2 环境卫生学的技术手段:详细阐述环境卫生学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如环境监测、污染物分析等。
3. 环境卫生学的重要领域和应用3.1 空气污染与健康:探讨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和危害。
3.2 水污染与健康:介绍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包括水中常见的污染物和水源保护的重要性。
3.3 食品安全与健康:强调食品安全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包括食品中的常见污染物和食品安全管理的措施。
3.4 噪声与健康:讨论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噪声的来源、对听力和心理的影响等。
3.5 建筑环境与健康:探讨建筑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室内空气质量、室内装修材料的选择等。
4. 环境卫生学的政策与管理4.1 环境卫生政策:介绍环境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包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4.2 环境卫生管理:详细阐述环境卫生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环境监测、环境评估和环境风险管理等。
5. 环境卫生学的未来发展趋势5.1 环境卫生学的前景与挑战:探讨环境卫生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新兴环境问题和技术的应用。
5.2 环境卫生学的国际合作:介绍环境卫生学在国际上的合作与交流,包括国际组织和跨国合作项目。
5.3 环境卫生学的应用领域拓展:探讨环境卫生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
环境卫生学(4.1)--4.水体卫生.pptx
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二) 镉 1.污染来源:主要来源为有色金属冶炼厂、电 镀厂、铜镉合金制造厂、荧光颜料厂等含镉工业 废水,其次是含镉矿渣和废气污染。
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 2.危害:中毒主要表现为骨骼和肾脏的损害。症 状以疼痛为主,初期腰背疼痛,以后逐渐扩至全 身,疼痛性质为刺痛,安静时缓解,活动时加剧, 多发生病理性骨折,四肢骨骼可扭曲变形
主要来自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医院污水以及 屠宰、畜牧、制革、生物制品、制药、酿造和食 品工业的废水等。
第四节 水体污染自净和转归
❖一、各种水体污染特点 ❖二、水体污染物的自净及其机制 ❖三、水体污染的转归
各种水体污染特点Βιβλιοθήκη (一)河流河流的污染程度取决于河流的径污比、河 水混合能力、河水流动的推力作用和河流的 大小。 (二)湖泊、水库
(一)汞和甲基汞 1.污染来源:主要为含汞矿石的开采冶炼、 化工厂、汞仪表厂、冶炼厂、造纸厂、灯泡 厂、含汞农药厂等含汞废水。
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 2.危害:损害最严重的是小脑和大脑,特别是枕 叶、脊髓后束和末梢神经。甲基汞随血液透过胎 盘组织,侵入胎儿的脑组织,从而对胎儿脑细胞 造成更为广泛的损害。 共济失调 ,语言障碍 , 视 野缩小, 听力障碍等等,严重是可致全身瘫痪、 精神错乱甚至死亡。
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粪便污水:致病微生物造成介水传染病。 洗涤用水:高磷洗涤剂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 :受含磷、氮等污水污染造成水体中藻类大量繁
殖,使水中有机物增加、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的现象。 富营养化危害: 1. 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业(DO下降)。 2. 严重污染饮用水水源(有机物增加)。
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于排出量,体内绝对量不断增加。仅指绝对量。 生物浓缩(生物富集):指同一生物个体摄入某种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名词解释与问答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卫生学6、一次污染物2、环境介质7、二次污染物3、环境因素8、原生环境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9、次生环境5、内分泌干扰物10、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1、生物多样性13、可持续发展12、清洁生产二、问答题1、简述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
2、简述环境卫生和环境卫生工作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一、名词解释1.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2.生态系统(ecosystem)3.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4.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5.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6.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7.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8.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9.联合毒性作用(joint toxic effect)10.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11.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12.增强作用(potentiation)13.拮抗作用(antagonism)14.健康效应谱(spectrum of health effect)15.易感人群(susceptible group)16.环境应答基因(environmental response gene) 17.必需微量元素(essential trace element)18.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 19.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21.先天畸形(congenital malformation)22.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2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24.内剂量(internal dose)25.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26.高危人群(high risk group)27.生物标志(biomarker)28.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29.致癌强度系数(carcinogenic potency factor)二、问答题1.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在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上有何意义?2.什么是环境物质的迁移和转化作用?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发生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的暴露会产生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环境卫生学水体卫生总结
第四章水体卫生【掌握】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卫生学特征;水质物理性状指标、化学性状指标、生物学性状评价指标;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及其对水体的污染特征;水体自净的过程、生物放大在水体污染物转归中的作用;水体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汞污染危害及水俣病的发病机制一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一)水资源种类:降水、地表水、地下水1降水卫生学特征(1)水质较好,含矿物质少(2)水量无保证,受季节地域影响较大(3)不同地区降水组成不同(4)反应大气物质组成,易被污染(如大气质量好,则可作为饮用水,相反如果大气受SO2和NOX等污染,降水为酸雨)2地面水卫生学特征(按照水源特征可分为:封闭型:即死水开放型:即活水)(1)水质较软,含矿物质较少(2)浑浊度大,细菌含量高(3)水中溶解氧含量高,利于净化(4)不易防护,易污染3浅层地下水的卫生学特征(1)水质物理形状较好(2)细菌较地面少(3)水质较硬(4)溶解氧较低,不利于水体净化4深层地下水卫生学特征(1)水质较好,水量较稳定(2)不易受污染,细菌数很少(3)盐类含量多,硬度大(4)溶解氧很少,自净能力很差二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一、物理性状的指标1.色清洁净水无色,天然水呈现各种颜色,多是环境有机物的分解及所含无机物造成的2.水温可影响水中生物、水体自净和人类对水的利用。
随日照、气温及排污情况变化3.臭和味清洁水无任何臭气和异味,水体受到污染后,可呈现不同的臭气和异味,其主要来源:①水生动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和衰亡;②有机物的腐败分解;③溶解的气体如硫化氢等;④溶解的矿物盐或混入的泥土(含Fe过多带涩味;MgSO4过多带苦味,NaCL过多带咸味)4.浑浊度:指悬浮于水中的胶体颗粒产生的散射现象,表示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粒对光线透过时的阻碍程度,清洁水应是透明的,浑浊度升高表示受到胶体物质的污染定量:1L蒸馏水中含1mg标准硅藻土所形成的浑浊状况,作为一个浑浊度单位,简称1度。
环境卫生学 第四章 水体卫生
特点:
1. 来源于渗入地下的降水和通过河床、湖床而渗入地下的地面水。 表面有地层覆盖,且经地层过滤,故水质较好;
2. 无机盐含量多,水质硬度较高; 3. 水温相对恒定;水量稳定。
15
“神六”航天员饮用水取自地下1700米,纯度 达99.99999%,堪称我国目前“最纯净的饮用 水” 。
16
第二节 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
地球上的天然水资源:
(1)降水
(2)地表水
(3)地下水
10
降水(precipitation)
降水是指雨雪水。 特点: 属天然蒸馏水,一般水质较好,含矿物质较少; 水量变动大,无保证。
11
地表水(surface water)
包括:江、河、湖、海(洋) 、水库。
3% 97%
特点:
1. 来源:主要是降水地面径流,与地下水有相互补给关系。 水质中无机盐类少,水软。
29
③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
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 耗水中溶解氧的量 。
BOD520——以20℃为标准,培养5天后一升水中减少 的DO量。是评价水体污染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清洁水BOD520一般小于1mg/L。 地面水卫生标准:<3~4mg/L。
30
BOD与COD的区别: (1)指水中DO消耗量;(2)要有水中微生物作用。 ∴BOD比较符合自然状况;但BOD只能计量能被生物 降解的有机物质,对ABS树脂等不能被生物降解的有 机物不适宜。
31
6. 氯化物和硫酸盐: 在同一地区内,含量是相当恒定的。当突
然增加时,表明有被人畜粪便、生活污水或工 业废水污染的可能。
是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菌,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 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
《水体卫生》课件
水体卫生工作总 结
通过学习水体卫生知识,我们深刻认识到水体卫生对人类 健康的重要性,为未来的水体卫生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工 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带给我们宝贵的经验,未来我们将 通过创新和努力提升水体卫生工作的质量。
水体卫生未来展望
发展方向
未来水体卫生领域 的发展方向将更加 注重智能化、可持 续性和综合治理
个人贡献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 减少污染、节约用 水方式为改善水 体卫生做出贡献科技影响
科技的发展将极大 地促进水体卫生工 作的效率和水平
致谢
感谢支持和帮助过 我们的人
特别感谢领导和同事的支持
感谢家人对我们工作的理解
水体卫生工作的关 注和支持
感谢社会各界对水体卫生工作
的关注和支持
大家的认可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02 意义
宣传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03 参与方式
社区居民在宣传教育活动中的参与方式
水体卫生重要性
水体卫生是社区健康的基础,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卫 生。保障水源质量、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等工作至关重要,需要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和支持。确保水 体卫生,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 06
02 反渗透净水器
适用于去除重金属离子
03 臭氧发生器
适用于消毒灭菌
结尾
水体卫生是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通过科学的水 污染治理技术和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措施,我们可以共同守护 清洁的水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 为美丽的水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 04
第四章 水体卫生法规
01 国家对水体卫生的监管措施
● 03
第3章 水体污染治理
水污染类型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卫生学6、一次污染物2、环境介质7、二次污染物3、环境因素8、原生环境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9、次生环境5、内分泌干扰物10、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1、生物多样性13、可持续发展12、清洁生产二、问答题1、简述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
2、简述环境卫生和环境卫生工作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一、名词解释1.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2.生态系统(ecosystem)3.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4.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5.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6.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7.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8.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9.联合毒性作用(joint toxic effect)10.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11.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12.增强作用(potentiation)13.拮抗作用(antagonism)14.健康效应谱(spectrum of health effect)15.易感人群(susceptible group)16.环境应答基因(environmental response gene) 17.必需微量元素(essential trace element)18.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 19.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21.先天畸形(congenital malformation)22.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2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24.内剂量(internal dose)25.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26.高危人群(high risk group)27.生物标志(biomarker)28.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29.致癌强度系数(carcinogenic potency factor)二、问答题1.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在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上有何意义?2.什么是环境物质的迁移和转化作用?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发生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的暴露会产生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环境卫生学 第四章 水体卫生
Hg、Cd、As等
三、 微生物学性状指标
(一) 细菌总数 指1ml水在
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培 养24小时后生长的细菌菌落 数。可作为水被生物性污染 的参考指标。 (二)总大肠菌群 指一群需 氧及兼性厌氧的在37℃生长 时能使乳酸发酵、在24小时 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 芽孢杆菌。可作为粪便污染 水体的指示菌。
NH4+--N NO2 ---N ↑ 正常 正常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
正常
↑
继续污染、有机物正在分解
近期无污染、向净化发展
↑
↑
↑
污染已久、仍继续污染、危害大
(五) 溶解氧
溶解氧含量可作为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及其自 净程度的间接指标。
(六) 化学耗氧量 (COD)
不能反映有机污染物的化学稳定性及其在水中降解 的实际情况。
• 其中太湖、巢湖、滇池水质均为劣Ⅴ类。
• 主要污染指标是总氮和总磷。
三、水体污染的自净及其机制
(一)水体污染的自净作用 1.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
指水体受污染后,污染物在水体的物理、化学和 生物学作用下,使污染成分不断稀释、扩散、分 解破坏或沉入水底,水中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 水质最终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况。
14
二、水体污染物
物理性
污染物 类型
生物性 化学性
水体卫生
第四节 水体的污染、自净和污染物的转归
一、各种水体的污染特点 二、 我国水环境污染的概况 三、水体污染的自净及其机制 四、水体污染物的转归
第四节 水体的污染、自净和污染物的转归
一、各种水体的污染特点
–河流:污染程度随径流量变化;污染物扩散快;污 染影响大 –湖泊、水库:相对封闭性;自净能力减弱;污染物 长期停留,发生量的积累和质的变化,改变水体状 况。 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 –地下水:污染过程缓慢,不易发现;不易查清来源 和途径;不易排出,治理困难。 –海洋:污染源多而复杂;持续性强,危害性大;污 染范围大。
《环境卫生学》第八版 重点
《环境卫生学》第八版重点第一章绪论一、环境卫生学的定义: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的发生、发展规律,充分利用环境的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的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维护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二、环境卫生的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三、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均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包括从各种排放源排放出的气体、蒸汽和颗粒物,如SO2CO2NO 颗粒物,碳氢化合物等;二次污染物是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如光化学污染物、硫酸四、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因素,也存在一些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因素(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次生环境是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五、全球性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酸雨 4、生物多样性锐减六、hormesis的概念: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生物系统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具有抑制作用,典型的环境污染物如镉、铅、汞、二噁英等都具有相似的的生物学效应模式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一、环境分类:1、按环境要素的属性及特征: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社会环境 2、这三类还可以依其构成要素的属性或特征进一步分类:自然环境按构成要素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按生态特征可分为陆生环境、水生环境等 3、按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原生环境、次生环境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指对人类生存与生活质量有贡献的所有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包括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如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服务以及支持服务。
生态服务系统:由自然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和生态过程所产生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成为生态服务系统三、生态系统健康:健康的生态系统:具有活力(指生态系统的功能性,包括维持系统本身复杂特性的功能和为人类的服务功能)、结构稳定(指具有平衡、完整的生物群落,多样的生物种群)和自调节能力(自调节功能主要靠其反馈作用,通过正、负反馈相互作用和转化,在受胁迫时能维护系统正常结构结构和功能,有抵御“疾病”的能力,维持系统稳态)的生态系统四、暴露途径:暴露途径与效应产生的关系密切,通过下列方式影响有害效应的产生1、影响总暴露量:暴露的途径越多,总暴露量可能越大,产生的效应也越明显2、影响吸收率:不同暴露途径吸收率不同,当吸收率高、吸收量大时,产生的效应就强、危害也大3、改变作用靶:进入体内的途径不同,首先到达的器官和组织不同,作用机制也不同五、剂量-反应关系:1、剂量-反应关系:随着暴露剂量变化,产生反应的数量随之改变的相关关系称为剂量反应关系2、剂量-效应关系:随着环境有害因素剂量的增加,其在机体内产生的有害生物学效应增加3、剂量反应关系曲线的类型:(1)阈值(2)有阈值(单阈值—S形或抛物线形;两个阈值—U形,主要有必需微量元素或必需营养素)六、联合作用的类型1、相加作用2、独立作用3、协同作用4、增强作用5、拮抗作用七、人群健康效应谱1、环境有害因素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健康效应,分五级(1)污染物在体内负荷增加(2)某些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变化,生理代偿性(3)生化代谢或生理功能的异常改变,具有病理学意义,病理性的代偿和调节,准病态(亚临床状态)(4)机体功能失调,出现临床症状(5)导致严重中毒,出现死亡2、在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人群中,由于个体暴露剂量水平、暴露时间存在着差异,在年龄、性别、生理状态以及对该有害因素的遗传易感性不同,会出现不同级别的效应,这种不同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称之为健康效应谱八、冰山效应:在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人群中,每一种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出现的比例不同,最严重的效应是死亡,所占比例很少;而最弱的的效应所占比例最大,不同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类似于金字塔,临床所见的疾患和死亡者只是“冰山之巅”而不是冰山之全貌,这种现象称为冰山现象九、易感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十、环境污染: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进入环境的污染物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称为环境污染十一、急性危害:指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环境,使暴露人群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环境卫生学——水体卫生PPT教案
富营养化危害
①影响饮水质量,增加处理费用 ②降低风景区湖泊的旅游价值 ③引起鱼贝类窒息或中毒死亡 ④破坏湖泊生态,导致死湖 ⑤近海赤潮
第33页/共124页
水华与赤潮
由于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中藻类等 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漂浮于水面,从而 使水体因优势浮游生物不同而呈现不同 颜色。这种现象出现在湖泊称“水华” 或“水花”,在海湾中叫“赤潮”。
本卫生设施。这些人属于世界最
第2页/共124页
贫困的人口,其中一半以上生活在中国和印度。以 目前这种发展速度,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其他一些地 区将达不到“在2015年之前将得不到安全饮用水的
人 口减少一半”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该报告指出, 全球用水量在20世纪增加了6倍,其增长速度是人 口增速的2倍。水质差导致生活贫困和卫生状况不 佳,2002年全球约有310万人死于腹泻和痢疾,其中 近90%的死者是不满5岁的儿童;淡水物种和生态 系统的多样性正在迅速衰退,其退化速度往往快于
三、水体污染与自净
(一)水体的污染
1、定义
水体污染(water pollution)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 进入水体后,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和水体底质 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种群及组成等发生改 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甚至危害人 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引起水体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第4页/共124页
水资源管理机构通力合作的产物,以联合国世界水资源 评估方案的名义发表。报告共有15章,每章由不同机构 参与编写。报告援引最新数据、地图和图表,深入分析 了世界各地的水资源状况,并附有17篇个案研究以及水 资源治理方面的多个成功及失败案例。要了解该方案的 更多信息,请访问:
环境卫生学各章知识点
环境卫生学各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 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今后任务:1 环境与健康关系基础理论2 环境与健康关系确认性研究3 加强环境卫生法律法规标准体系4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5 开拓新领域□环境(environment)是指作用于人类所有外界力量(因素)的总和。
人与环境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两者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环境介质的特点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往往不完全以单一介质形式存在;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环境介质的运动可携带环境污染物向远方扩散;环境介质还能维持自身的稳定状态。
环境因素(en vironmental factors):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第四章 水环境卫生11-3-wangmao(1)
❖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的治理
富营养化湖泊的治理和湖泊生态系统修复的国际经验
主要特征是首先对受污染的湖泊进行高强度的治污,投入 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对湖泊流域的污水进行截流并统 一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入湖。湖泊的生态系统修复主要 靠湖泊的自我调节机制自然修复。
以欧洲的湖泊治理过程为代表,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欧 洲的大多数湖泊富营养化也非常严重,从70年代开始,对 富营养化湖泊及其流域进行截断污染源,污水管道化进行 污水处理后再排入湖泊。经过20~30年的高强度治污,目 前绝大多数湖泊从富营养化状态又恢复到贫营养状态。在 此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详尽的湖泊及其生态系统演变的监测 资料。事实表明,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是恢复不到原点的。
地球日,也是人类自身的拯救日。我们每个人都是环境灾 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境灾难的治理者。每
个人,都可以通过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来参与环保:节约资源,减 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垃圾分类, 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历史上最多 的人口和最大的发展压力。爱国的人们,让我们首先爱护这个民族 赖以生存的根基,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环保行为做起。
精品课件
在水污染的研究中区分“水”和“水体”的概念是很重要 的,比如,重金属污染物从水中沉淀下来转移到底泥中, 水中重金属的含量会降低,如果仅仅着眼于水,似乎没有 受到污染;但是从水体的角度来看,底泥中重金属的含量 比较高,说明该水体受到了较严重的污染,而且在某些情 况下,比如暴风雨后,底泥中的重金属又可能重新回到水 中,成为二次污染。所以,我们在研究水体污染,尤其是 污染的防治时,既要研究水污染,同时也要研究底泥和水 生生物体的污染,才能全面了解水环境的现状和变化发展 趋势。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环境卫生学 第四节 水体卫生
第四节水体卫生一、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水是生命过程必需的基本物质,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需的自然资源。
我国是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主要原因包括: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工程性缺水。
(一)降水硬度低,水量无保证,水质受大气和降水来源地影响,与大气中污染物接触可被污染;(二)地表水水质主要受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地下水分为浅层、深层地下水和泉水,多属于硬水。
水质受地表水和地质环境的影响。
二、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一)物理性状指标1.水温热污染。
2.色腐殖质可呈棕黄色,粘土可呈黄色,藻类,清洁天然水大约15~25°。
3.臭和味清洁水无臭无味,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有机物腐败,溶解的气体,溶解的矿物质。
4.浑浊度水中悬浮物和胶体对光透过时的阻碍程度。
标准单位为1L水中含有相当于1mg标准硅藻土形成的浑浊, 是判断水质的表观特征。
(二)化学性状指标1.pH 天然水7.2~8.5,酸雨可引起水体酸化。
2.总固体一定温度下缓慢蒸干后残留物总量。
包括水溶性固体(溶解性矿物盐和有机物)和悬浮性固体。
3.硬度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地下水硬度高于地表水,但地表水受到污染时,硬度可增加。
4.含氮化合物(1)有机氮:是有机含氮化合物总称。
(2)蛋白氮:已经分解成的较简单的有机氮。
二者显著增高说明水体新近受到有机污染。
(3)氨氮:水体中含氮有机物(如人畜粪便),在有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分解形成的最初产物。
氨氮增高表示新近可能有人畜粪便污染水体。
(4)亚硝酸盐氮:水中氨在有氧条件下经亚硝酸盐菌作用形成,是中间产物。
亚硝酸盐氮含量升高,表明污染危害仍然存在。
(5)硝酸盐氮:是含氮有机物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
硝酸盐氮含量升高,表明水体完成自净过程。
5.溶解氧(DO)有机物污染时,DO可被大量消耗,水体处于厌氧状态,微生物繁殖,有机物腐败分解,可使水体发臭变黑。
因此,溶解氧可作为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程度的间接指标。
卫生学第八版目录
绪论一、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二、卫生学的发展简史三、我国卫生工作成就、战略方针和三级预防策略四、卫生学的主要内容五、医学生学习卫生学的必要性和目的第一篇环境与健康第一章人类和环境第一节人类的环境一、环境及其基本构成二、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三、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影响一、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二、环境污染物的迁移与自净三、环境污染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环境污染物的常用毒性参数及安全限值五、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六、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第三节环境污染的防治一、组织措施二、规划措施三、技术措施第二章生活环境和健康第一节空气一、空气的物理化学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二、大气污染与疾病三、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四、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第二节水一、水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三、水体污染与疾病四、改良饮用水水质的卫生对策第三节地质环境和土壤一、地质环境与疾病二、土壤污染和疾病第三章食物与健康第一节人体营养需要和能量平衡一、营养素二、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素三、能量平衡与健康体重第二节合理营养一、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二、食物的营养价值三、膳食结构四、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五、营养调查及其评价第三节特殊人群的营养一、孕妇及乳母营养二、婴幼儿营养三、儿童青少年营养四、老年人营养第四节营养相关疾病一、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二、营养与代谢性疾病三、营养与心血管疾病四、营养与肿瘤第五节临床营养一、医院临床营养工作内容二、营养风险及其筛查三、医院膳食四、营养支持第六节食品安全一、食品污染二、食品添加剂及其安全性三、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第四章职业环境与健康第一节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一职业性有害因素二职业性损害三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第二节生产性毒物和职业中毒一铅二汞三其他金属四有机溶剂五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学物六刺激性气体七窒息性气体八农药九职业中的的预防第三节生产性粉尘与与职业性肺部疾患一生产性粉尘的健康危害及其控制二矽肺三煤工尘肺四硅酸尘肺五有机粉尘所致肺部疾患第四节物理因素及其危害一高温二震动三噪声四射频辐射五电离辐射第五章社会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第二篇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第六章预防保健策略第七章社区预防保健服务第八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三篇医学统计学方法第九章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第十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第十一章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第十二章秩和检验第十三章直线相关与回归第十四章统计表与统计图第十五章医学科研设计实习指导主要参考文献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环境卫生学第8版 水体卫生
水体卫生1.[单选题]酚的毒性作用机制主要是()A与酶中巯基结合B使蛋白质凝固C影响呼吸链功能D致突变E影响介质平衡2.[单选题]进行江河水系监测时,自净断面可设置在() A污染源排污口B污染源上游C污染源下游D距污染源下游一定距离E远离污染源的河中心3.[单选题]有微生物参与的化学净化过程是()A中和酸废水B有机氮化物分解C乙拌磷杀虫剂在腐殖酸存在下分解D氨基甲酸酯在天然水中通过自由基作用E中和碱废水4.[单选题]水体自净过程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作用是() A物理净化作用B曝气和化学净化作用C物理、化学净化作用D光合作用E生物净化作用5.[单选题]最主要来源于动植物体的有机物为() A有机氮B蛋白氮C氨氮D亚硝酸盐氮E硝酸盐氮6.[单选题]天然水的pH值一般在()A5.2~6之间B6.0~6.8之间C6.8~7.2之间D7.2~8.5之间E8.5~9之间7.[单选题]BOD升高可表示()A有机物污染的直接指标B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C无机物污染的直接指标D无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E氨氮污染的间接指标8.[单选题]地面水环境指数常用评价标准是:()A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B选用参数的最高容许浓度C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农田灌溉水质标准E送院污水排放标准9.[单选题]流径沼泽或含腐殖质的地面水呈现()A棕色或棕黄色B绿色或黄绿色C黄褐色D黑色E蓝色10.[单选题]可致水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呈几何级数增加的是()A生物蓄积作用B生物浓缩作用C生物放大作用D水体污染E水体自净作用11.[单选题]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物是()A有机物B无机物CCa DHg EP12.[单选题]某河流受到生活污水的污染,检测了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三个指标。
一个月后,再次检测结果是,氨氮和亚硝酸盐氮上升,而硝酸盐氮不高()A水体曾受到污染B水体受到污染,自净过程在进行C水体受到新近有机污染D水体自净基本完成E水体污染的自净过程基本完成13.[单选题]甲基汞在机体主要作用靶器官是()A脑B肝C脾D肾E骨骼14.[单选题]水硬度指()A溶解性固体和悬浮性固体B钙、镁的重碳酸盐C钙、镁的硫酸盐和氧化物D水中不能除去的钙、镁盐类E溶解于水中的钙、镁盐类总和15.[单选题]BOD表示()A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B容易氧化的有机物含量C含碳和含氮有机物的含量D需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水中溶解氧的量E所有有机物的量16.[单选题]防止水传播性疾病发生最有效的方法是习()A选择水源B混凝沉淀C过滤D消毒E水源防护17.[单选题]水俣病是首先在日本出现的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病,其主要发病机理是()A转化为氯化甲基汞,肠道几乎全部吸收入血B甲基汞与脑细胞有强亲和力C与血红蛋白巯基结合D通过胎盘屏障E以上都是18.[单选题]BOD指()A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B使微生物繁殖生长所消耗的氧量C细菌作用下使全部污染物氧化所消耗的氧量D需氧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有机物所消耗的水中解氧量E溶解在水中的氧含量19.[单选题]属于污染物物理净化过程的有()A氧化还原作用B分解作用C减毒作用D增毒作用E沉淀作用20.[单选题]生化需氧量与下列那种因素无关()ADO B水温C强氧化剂的消耗量D有机物浓度E需氧微生物21.[单选题]甲基汞可通过水体中食物链的作用,使生物体内含量大大高于水体的浓度()A生物转化B生物迁移C生物富集D生物放大E生物降解22.[单选题]有微生物参与的化学净化过程是:()A中和酸废水B有机氮化物分解C乙拌磷杀虫剂在腐殖酸存在下分解D氨基甲酸酯在天然水中通过自由基作用E中和碱废水23.[单选题]水的硬度是()A钙、镁等盐类总含量B钙、镁等离子盐类总含量C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等D钙、镁的重碳酸盐和碳酸盐等E硫酸钙的含量24.[单选题]说明水质恶化过程的是()A耗氧作用>复氧作用B耗氧作用<复氧作用C耗氧作用=复氧作用D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4mg/LE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4mg/L25.[单选题]水体污染物的转化是指()A污染物从一点转移到另一点B污染物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C污染物改变了原有的化学性质、毒性和生物学效应D污染物在水中逐渐扩散,以致于浓度降低E污染物在水中只发生浓度的变化26.[单选题]水俣病是首先在日本出现的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病,它是由于食用富含的鱼贝类而引起的()A有机汞B无机汞C甲基汞D金属汞E乙基汞27.[单选题]水俣病是首先在日本出现的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病,它是一种疾病()A全身性B内分泌系统C中枢神经系统D心血管系统E骨骼系统28.[单选题]DO含量可作为()A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B水体自净的直接指标C有机物污染的直接指标D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间接指标E有机物和无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29.[单选题]1968年发生在日本的“米糠油事件”,受害者是因为摄入被哪种污染物污染的米糠油而中毒()A酚B多氯联苯C多环芳烃D甲基汞E镉30.[单选题]水体酚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工业废水B生活污水C农业污水D生活垃圾E医院污水31.[单选题]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代表性指标是()A CODB BODC DOD TODE TOC32.[单选题]最能反映水体污染历史状况的调查监测方法是,()A水质监测B水生生物的监测C地表水污染物监测D水体底质的监测E水体基本状况调查33.[单选题]我国2005年颁布的《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对象为()A县级及县级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B地市及地市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C乡镇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D省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E各级传染病和结核病医院34.[单选题]水体酚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工业废水B生活污水C农业污水D炼油废水E炼焦废水35.[单选题]溶解氧含量可作为()A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B水体自净的间接指标C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程度的间接指标D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程度的直接指标E有机物和无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指标36.[单选题]说明水质好转过程的是()A耗氧作用>复氧作用B耗氧作用<复氧作用C耗氧作用一复氧作用D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4mg/LE氧垂曲线溶解氧的最低点<4mg/L37.[单选题]水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迁移的重要介质是:()A水B悬浮物C颗粒物D生物体E胶体38.[单选题]某河流受到生活污水的污染,检测了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三个指标。
环境卫生学水体卫生
? 水质物理性质良好、细菌数较地面水少, ? 但硬度增加, ? 水中溶解氧因被土壤中生物化学过程消耗而减少。
?深层地下水 是指在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下的
地下水。常被用作城市集中式供水水源。
? 水量 较稳定, 水质 透明无色,水温恒定,细菌数 很少,但矿物盐类含量高,硬度大。
?溶解氧 (DO): 指溶解在水中的氧含量。其 含量与空气中的氧分压、水温有关。
?化学耗氧量( COD ): 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
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等氧化水中有机
物所消耗氧的量。
?CODcr; 高锰酸盐指数
区别?
?生化需氧量( BOD ) : 指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
件下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量。
第四章 水体卫生
14
? 总固体( Total solid ):
?水样在一定温度下缓慢蒸发至干后的残留物
总量,包括水中的溶解性固体和悬浮性固体。
?溶解性固体( TDS ):
?主要有钙、镁、钠、钾等阳离子及碳酸盐、碳酸氢 盐、氯化物、硫酸盐和硝酸盐阴离子。
?作用:影响水的味道;水管热水器家用设备锅炉等
性物质、底质和水生生物。
尼亚加拉瀑布
第四章 水体卫生
维多利亚瀑布 3
75%, 这些淡水资
源几乎无法利用。
地球总水
量的 2.8%
22.6% ,但一半的地下水资
0.6% ,是陆地上
源处于 800米以下的深度,
的植物、动物和
难以开采,而且过量开采地
人类获得淡水资
下水第会四章带水来体卫诸生 多问题。
4
源的主要来源。
第四章 水体卫生
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水体污染的自净及其机制
(一)水体的自净作用
–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 ) :污染物在进入天 然水体后,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 作用,使污染物的总量减少或浓度降低,曾受 污染的天然水体部分或完全地恢复原状。
–有机物的自净过程:
氧化分解 生物化学
硝化
有机物
氧化分解 含氮有机物
(三)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
1. 物理净化作用
– 污染物通过稀释、混合(mixing)、沉淀 (sedimentation)、挥发(volatile),使浓度降低。
–混合:污水与水体水的彼此分散。 –吸附沉淀:污染物因重力作用、物理化学性质变
色度
• 洁净的水是无色的(15º~25º) • 有颜色的水影响人们饮用 • 当水有颜色时,首先应判明颜色来源 • 第一考虑:被废水污染的可能性
自然因素造成水的颜色
• 含腐殖质较多的地面水:棕色或棕黄色
• 含藻类较多的地面水:绿色或黄绿色
• 含低铁盐的地下水,抽至地面呈黄褐色
Fe2+
Fe3+
表色——包括悬浮物质在内的颜色
CaCO3(mg/L)
18 450
软水与硬水之分
德国度 ( º)
<8º 8~16º 17~30º >30º
CaO (mg/L)
<80 80~160 170~300 >300
CaCO3 (mg/L)
<144
144~288
306~540
>540
水质
软水 中等硬水
硬水 极硬水
一般水的硬度:地下水>地面水>降水
我国水污染的特征
(一)污染不断加剧,水质恶化日趋严重
–2010年废水排放量:617.3亿吨,2006年, 517亿。
–七大水系:富营养化严重,I-Ⅲ类59.9% –26个重点监控湖泊:75%富营养化,总氮、总
磷、COD,太湖、巢湖、滇池污染最重。劣V 类水质湖泊10个。 –海洋:南海、黄海良好,渤海 东海差。
• 常用条件:20OC,5天,记为:BOD520
• 总有机碳(TOC) • 总需氧量(TOD) • 有害物质:Hg、As、Cd、酚、氰化物
微生物学性状指标(细菌学指标)
• 细菌总数 • 大肠菌群
细菌总数
• 指1ml水样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 37℃经24h培养后,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
• 意义:
• 降水 • 地面水 • 地下水
一、降水的卫生学特征:
1.水质受空气环境影响较大; 2.水量不稳定; 3.矿化度低。
二、地面水
• 江河水 • 湖泊水 • 坑塘水
江河水的卫生学特征:
1.污染机会多; 2.浑浊度大; 3.细菌含量多; 4.水质较软; 5.溶解氧含量大于地下水; 6.稀释和自净能力强。
微生物名称
革兰氏阳性细菌 粪链球菌(肠球菌) 葡萄球菌属 芽胞杆菌属
厌氧细菌 革兰氏阴性细菌 拟杆菌属 乳酸杆菌属 革兰氏阳性细菌 梭状芽胞杆菌属
酵母 真菌
菌落数
阳性数
(个/g) (共30份)
2×108
30
8×106
15
3×104
28
1×1010
30
1×109
30
4×106
23
5×104
20
5×104
海洋污染的特点
• 特点
–污染源多 –持续性强 –扩散范围广 –难以控制 • 危害:海洋植物、鱼类、富集作用--其他动物
一、各种水体的污染太特平洋点上的垃圾岛
(三)地下水
– 不易被污染,污染后难自净;
(四)海洋
– 污染源多样 – 污染物难以转移出去,容易形成持续污染 – 污染物随海洋水体运动可大范围扩散
硬度对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 硬水烹调蔬菜鱼肉,不易煮,降低其营养价值; • 硬水泡茶,茶变味; • 硬水洗涤衣物,费肥皂,沉淀物沉着,失去柔韧性; • 硬水淋浴,堵塞毛孔,刺激皮肤; • 硬水结垢,堵塞管道,降低锅炉效率; • 硬水与健康:一时性胃肠功能紊乱,心血管疾病
总固体
• 总固体指水样在一定温度下缓慢蒸发至干 后的残留物总量,包括悬浮性和溶解性物 质。
我国因水资源缺乏造成的损失 •农业:150-200亿kg粮食 •工业:2000亿
表4-1 地球上水的分配比
地球上的水: 海水 淡水
淡水的分配: 冰盖、冰河 地下水、土壤水 湖泊、沼泽 大气中的水 河流
13.8亿km3 97.3% 2.7% (%) 77.2 22.4 0.35 0.04 0.01
水与健康的关系
农业废水
化肥 农药 抗生素
其他
垃圾堆放 固体废弃物 海洋石油污染
二、水体污染物
1. 物理性污染物
热废水
30~50m3/s(100万千瓦)
放射性污染
2. 化学性污染物
重金属
有机物:苯、酚、石油及其制品等
日用化学品及药品
3. 生物性污染物
大量病原体
藻类繁殖导致藻毒素污染
• 悬浮性物质:土壤颗粒,岩石碎粒,浮游 生物及其腐败产物。
• 溶解性物质:矿物盐类,有机物。(过滤 后蒸发,残留物)
含氮化合物
• 有机氮 • 蛋白氮
有机物新近污染
• 氨氮---------- 人畜粪便新近污染 • 亚硝酸盐氮 • 硝酸盐氮
溶解氧 dissolved oxygen,DO
• 水温 • 气压 • 藻类繁殖 • 污染 • <3~4mg/L,鱼类死亡
第四章
水体卫生
滨州医学院 卫生管理学院
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包括经人类 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 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 和养殖水域等。从狭义上来说是指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 淡水量
• 全球淡水总储量0.35亿km3
–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2800km3 – 人均淡水资源2300m3,是世界平均数的1/4
–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 –主要湖泊的26%已达到富营养化,严重威胁供水
安全和渔业生产。
东海废电池污染:500万电池误入海中
农业部东海区渔政渔港 监督管理局新近提供的信息 称,中国东海区每年约有500 万节渔用干电池被弃在海中。 这些干电池被海水不断侵蚀, 腐蚀,其中的金属被逐渐析 出,对海洋环境造成危害。
2006年
近海污染
(二)各流域水体自南向北水质逐渐变差
微山湖被污染,渔民无可奈何
(三)湖泊水库水体富营养化不容轻视
中国水污染严重
• 全国水污染状况相当严重(水利部)。
–被检测评价的全国近10万公里长的河流中,被 污染河长已经占半数,其中有4万公里不符合渔 业水质标准,2400公里河长鱼虾绝迹,一些大 中城市的中小河流已变成排污河,
第四节 水体的污染、自净和转归
水体污染
– 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的量超过了水体 的自净能力,使水、水体底质的理化特 性和水环境的生物特性、组成等发生改 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 恶化,乃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 境的现象。
一、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大量有机物 微生物 富营养化
• 表示水中所含悬浮物质多少,与水中挟带的泥 沙、有机物、矿物盐等悬浮杂质的含量和性状 有关;
• 地下水的混浊度一般较低,而地面水较高。
二、化学指标
pH值
• 取决于OH-和H+的多少; • 天然水一般在7.2~8.5,弱碱性; • 过高,水中溶解盐类析出,水的感官性状恶化; • 过低,加强对金属的溶解,较大腐蚀作用; • 当水质pH过高或过低时,有受到污染的可能。
正常人粪便内常见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1)
微生物名称 细菌总数 需氧细菌总数 需氧细菌
革兰氏阴性细菌 大肠埃希氏杆菌 枸橼酸杆菌属 克雷白氏杆菌属 肠杆菌属
菌落数(个/g) 1.5×1011 7×108
阳性数(共30份)
4×108
30
1×106
20
5×104
14
1×105
3
正常人粪便内常见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2)
真色——除去悬浮物质,由胶体及溶解物质造成
臭(嗅)
• 臭是指水质对鼻嗅觉的不良刺激 • 清洁的水没有异臭:
泥土气味,沼泽气味,芳香气味,鱼 腥气味,霉烂气味,硫化氢气味,药物气 味……
– 异臭可能为判断污染来源提供依据
味
• 指水质对舌味觉的刺激 • 清洁水适口无味 • 溶解的矿物盐类达到一定浓度,水就有了味
易被氧化 有机物?
化学氧化 分解
水温、有机物 浓度、微生物 种类和数量;
BOD5
生物化学氧 化分解?
含氮有机 物硝化
有机物自净过程
(二)水体自净过程的特征
① 污染物浓度总体呈趋势降低; ② 多数污染物会转变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③ 重金属逐步转变为不溶于水的物质或进入食物链; ④ 复杂的有机物最终会变为CO2和水; ⑤ 不稳定的污染物会变为稳定的物质; ⑥ 水中溶解氧在自净过程初期会急剧降低,慢慢回升; ⑦ 严重污染时,破坏生态系统,其后会慢慢恢复。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 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的有 机物所消耗的氧量。
• 常用条件:高锰酸钾 重铬酸钾 • 简单 • 反应水中有机物含量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
• 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时 消耗的溶解氧量。
– 河水混合能力强; – 河流污染影响范围大。
一、各种水体的污染特点
• (二)湖泊、水库
– 水面宽阔,流速缓慢,沉淀作用强,混合能力 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