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 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化学键 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化学键 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化学键

一、化学键

1、概念:化学键是指使离子或原子之间结合的作用。或者说,相邻的原子或原子团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

学键。

注意: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惰性气体就不存在化学键。

2、分类: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

3、意义:①解释绝大部分单质和化合物的形成:绝大部分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离子或者原子通过化学键的

作用形成的。

②解释化学变化的本质:化学变化的本质就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原子重新组合就是通过反应物原子间化学键的断裂,然后又重新形成新的化学键的过程。

二、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1、概念: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3、本质:静电作用

4、成键过程: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就形成了离子键。

5、成键条件:活泼金属(IA IIA)与活泼非金属(VIA VIIA)之间的化合物。

6、结果:形成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就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而形成的化合物。离子晶

体就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而形成的晶体。

7、范围:典型的金属与典型的非金属之间容易形成离子键。特别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左下方的金属与右上方的非金属元素之间。例如:氧化钾、氟化钙、氢氧化钠、硝酸钾、氯化钾

三、共价键:

1、概念: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2、本质:静电作用

3、方式: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静电作用。

4、条件: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容易形成共价键。

5、结果:形成共价单质或共价化合物。共价单质是指同种元素的原子通过共价键所形成

的单质。共价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通过共价键所形成的化合物。

6、范围:共价单质有H2、B、C、N2、O2、O3、F2、Si、P、S、Cl2、Br2、I2.

共价化合物主要有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的氧化物、酸、非金属的氯化物。

7、类型: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共价键。主要存在于不同元素的原子之间所形成的共价键。如:H-O、C=O、H-C、

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的共价键。主要存在于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

所形成的共价键。如:H-H、C-C、C= C、 C C、N N

四、化学键的表示方法——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 (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1、原子的电子式:

2、离子的电子式:(1)阳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

(2)阴离子

练习:写出:溴原子、硅原子;硫离子、鋁离子、钾离子的电子式

3、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把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对称分布即可,但对相同离子不能合并,如NaCl、MgCl2的电子式

说明:1)金属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因最外层为0

2)阴离子和复杂离子的电子式要标[ ]及“电荷数”

3)化合物的电子式,数目多的离子均匀分布在数目少的周围,画出每一个化学键,不得合并。

4、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Cl 2 CCl 4 H 2O HF

5、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可如下表示 Na ×+?

?????Cl ????

??]-

6、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书写原则:1)原子、离子都要标出最外层电子,离子须标明电荷;

2)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3

粒不可以合并。

4)不能把“→”写成“=”;

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

注意: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是含有共价键。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対点练习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H 2: N 2: H 2O : HCl : N 2H 4: CO: NH 3: H 2O 2: CCl 4: CO 2: CaC 2: NaBr : Na 2O 2: NaOH : NH 4Cl: C 2H 2: C 2H 4: O 2-: OH -: 镁离子: 氯离子:

対点练习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CaO : MgCl 2:

CH 4: H 2O :

五.范德华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1)概念: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力。范德华力的作用能通常比化学键的键能小得多,一般只有2~20kJ /mol ,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熔、沸点和溶解度等)。

(2)规律: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2.氢键

(1)概念:氢原子与 电负性大的原子X 以 共价键结合,若与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Y (O F N 等)接近,在X 与Y 之间以氢为媒介,生成X-H …Y 形式的一种特殊的分子间或分子内相互作用,称为氢键

(2)存在条件:①原子半径小 ②电负性大(符合条件的元素为N 、O 、F)

(3)存在形式:通式,可用X -H …Y 表示。式中X 和Y 代表F ,O ,N 等电负性大而原子半径较小的非金属原子。X 和Y 可以是两种相同的元素,也可以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如F —H … F O —H … N O —H … O N —H … N N —H … O 等

(4)对物质的影响作用:①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反常 ②易液化 ③相似相溶

六.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关系

当堂演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第ⅠA 族和第ⅦA 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

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

D.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O 2分子间存在着非极性共价键

B .CO 2分子内存在着极性共价键

C .SO 2与H 2O 反应的产物是共价化合物

D 盐酸中含有H +和Cl -,故HCl 为离子化合物

3.下列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 、HI

B 、NaOH

C 、Br 2 D.NaCl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O 2分子间存在着非极性共价键

B .CO 2分子内存在着极性共价键

C .SO 2与H 2O 反应的产物是离子化合物

D .盐酸中含有H +和Cl -

,故HCl 为离子化合物

5.含有下列键型的物质,可能为单质的是( )

A .只有离子键的物质 B.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

C .既有极性键,又有离子键的物质 D.只有非极性键的物质

6.下列物质中两原子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是 ( )

A.KF

B.NaCl C 、H 2O 2 D.MgO

7.下列各组原子序数表示的是两种元素,它们能够形成共价化合物的是 ( )

A.11与17

B.13与10

C.12与8

D.8与16

8.下列化合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 ) A.KBr B.NaOH C.HBr D. CO 2

9.下列微粒中,同时具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是( )

A .3NH

B .Cl NH 4

C .S H 2

D .K 2O

10.下列每组中各物质内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A.NaOH 、H 2SO 4、(NH 4)2SO 4

B.MgO 、Na 2SO 4、NH 4HCO 3

C.Na 2O 2、KOH 、Na 2SO 4

D.HCl 、Al 2O 3、MgCl 2 课后能力提升

1. ( )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2.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 ( )

A .氯原子: Cl B.硫离子∶ S ∶ C .溴离子 [∶Br ∶] D 钙离子Ca 2+

3. 下列电子式中不正确的是( )

4.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Cl H

B .????????????????O

C O C .-????????]H O [

D .?????

???????????O Cl H 5.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Ba(OH)2

B.CaCl 2

C.H 2O

D.H 2

6.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所表示的各原子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

( )

A.10与12

B.8与17

C.11与17

D.6与14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是离子化合物

B.具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

C.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8.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都含有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

C.离子化合物如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一定可以导电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9、下列关于电子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种元素的原子都可以写出电子式

B.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与它的离子符号相同

C.阴离子的电子式要加方括号表示

D.电子式就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式子

10.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NH 4Cl

B.H 2SO 4

C.NaCl

D.I 2

1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NH 3 Na 2O 2 NH 4F N 2H 2

12.写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CaCl 2 Na 2S I 2 H 2S

实训学习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动技术 课程性质:理论+实训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授课计划 学时分配:液压实训 32学时;气动实训28学时 适用专业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适合于机电一体化专业。 一、《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性质、任务和核心知识技能点 1 . 性质 “液压与气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与实训相结合,总学时为120学时的“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是面向机电一体化专业设置的,其中理论60学时,实训60学时。“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与理论教学是穿插进行的。 2. 任务和目的 实训环节利用德国力士乐、费斯托公司生产的先进教学实训设备,参考德国职业教育资料设计的实训项目,通过本课程的实训,可以让学生认识液压、气动元件;掌握液压、气动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初步具备故障诊断及排除的能力。在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通过对液压、气动元件的拆装,剖面模型、透明膜型和实训中的工业案例等,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把握元件结构,掌握元件的工作原理。电气液压、电气气动的实训内容能使学生把所学的电气、液压与气动知识综合运用,将机电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使学生在有效巩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核心知识技能点 ※核心知识点

(1)泵的拆装、掌握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液压基本回路,掌握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检测; (3)电气液压回路、回路安装和故障检测; (4)气动元件的拆装,气动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气动基本控制回路,回路安装、调试和故障检测分析; (6)电气气动控制回路、回路安装和故障检测分析。 ※核心技能点 (1)识图能力:液压与气动系统原理图、液压与气动系统电气控制原理图; (2)动手能力:拆装常用液压元件,搭接液压基本控制回路,查寻和排除液压系统故障;拆装气动元件,组装气动基本控制回路;查寻和排除气动系统故障。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式、项目式、启发式、讨论式、任务式、行为引导式等教学方法。在遵循教学一般规律的前提下,根据课程难度和特点,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穿插进行,做到因内容而宜。以行为引导教学法为例:在“液压与气动技术”部分实训练习的学习中,通过模块式教学过程或项目式教学过程、以小组工作的形式,让学生完成“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全过程,来达到行为及思维训练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主体,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或者指导者,从教学过程的主要承担者中淡出,但并不影响教师发挥作用。相反,对教师的要求则是提高了,同时使学生可以尽快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走向工作岗位后,会更快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高一化学《化学键》知识点归纳总结及例题解析

化学键 【学习目标】 1.了解离子键、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键以及化学键的含义||。 2.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增进对物质构成的认识||。 3.明确化学键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关系||。 4.会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涵义||。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化合物以及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要点梳理】 要点一、离子键 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要点诠释: 原子在参加化学反应时||,都有通过得失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使自己的结构变成稳定结构的倾向||。例如Na与Cl2反应过程中||,当钠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的1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钠原子和氯原子分别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这两种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我们把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2.成键的粒子:阴阳离子||。 3.成键的性质:静电作用||。 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静电作用)包括: ①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的吸引作用; ②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③核外电子与核外电子之间的作用||。 4.成键原因:通过电子得失形成阴阳离子||。 5.成键条件: (1)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化合时||,一般都能形成离子键||。如IA、ⅡA族的金属元素(如Li、Na、K、Mg、Ca等)与ⅥA、ⅦA族的非金属元素(如O、S、F、Cl、Br、I等)之间化合||。 (2)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某些带负电荷的原子团之间(如Na+与OH-、SO42-等)含有离子键||。 6.存在离子键的物质:强碱、低价态金属氧化物和大部分盐等离子化合物||。 7.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表示: 要点二、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称为共价键||。 要点诠释: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和考点例析

化学键知识点总结和考点例析本部分知识主要包含:化学键的定义、化学键的比较、原子的电子式、简单阴阳离子的电子式、原子团的电子式、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离子间的形成、共价键的形成、结构式的书写、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比较、分子的极性、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等知识。主要的知识点是: 1、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化学键是强烈的相互作用,所谓“强烈”是指原子间存在电子的转移,即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或电子的得失。 2、原子的电子式: 常把其最外层电子数用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 4、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简单阳离子是由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的,原子的最外层已无电子,故用阳离子符号表示,如Na+、Li+、Ca2+、Al3+等。 5、原子团的电子式:书写原子团的电子式时,不仅要画出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括号“[]”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或“n+”电荷字样。 6、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在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中,活泼的金属离子失去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活泼的非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非金属阴离子,然后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所以,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由阳离子和带中括号的阴离子组成,且简单的阳离子不带最外层电子,而阴离子要标明最外层电子多少。

7、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在共价化合物中,原子之间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共价键的作用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本身没有阴阳离子,因此不会出现阴阳离子和中括号。 8、离子键的形成:原子在参加化学反应时,都有通过得失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使自己的结构变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9、共价键的形成:从氯原子和氢原子的结构分析,由于氯和氢都是非金属元素,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难易的程度相差不大,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双方各以最外层的一个电子组成一个电子对,电子对为两个原子所共用,在两个原子核外的空间运动,从而使双方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这种电子对,就是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受两个核的共同吸引,使两个原子结合在一起。我们把这种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称为共价键。 10、非极性键与极性键的比较: 11、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称为非极性分子。例如:X2型双原子分子(如H2、Cl2、Br2等)、XYn型多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互相抵消的分子(如CO2、CCl4等)都属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称为极性分子。例如

(完整word版)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考点总结

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考点 绪论 ● 道路工程材料是道路工程建设与养护的物质基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道路工程质量和服务寿命和结 构形式。 ● 路面结构由下而上有:垫层,基层,面层。 ● 面层结构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良好的表面特性。 第一章 ● 砂石材料是石料和集料的统称 ● 岩石物理常数为密度和孔隙率 ● 真实密度:指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单位真实体积的质量。 ● 毛体积密度: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空隙(闭口、开口空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 体积的质量。 ● 孔隙率:是指岩石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开口空隙和闭口空隙)的百分率。 ● 吸水性:岩石吸入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 ● 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来表征。 ● 吸水率:是岩石试样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 饱和吸水率:是岩石在常温及真空抽气条件下,最大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 岩石的抗冻性:是指在岩石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 集料:是由不同粒径矿质颗粒组成的混合料,在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 ● 表观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空隙在内的表观单位体积的质量。 ● 级配:是指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 ● 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也是石料强度的相对指标。压碎值是对石料的标准试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加荷,测试石料被压碎后,标准筛上筛余质量的百分率。1000 1?='m m Q a (1m :试验后通过2.36mm 筛孔的细集料质量) ● 磨光值:是反映石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是决定某种集料能否用于沥青路面抗滑磨耗层 的关键指标。 ● 冲击值:反映粗集料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由于路表集料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冲击作用,这一指标 对道路表层用料非常重要。 ● 磨耗值:用于评定道路路面表层所用粗集料抵抗车轮磨耗作用的能力。 ● 级配参数: ?? ???分率。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是指通过某号筛的式样通过百分率和。筛分级筛余百分率之总分率和大于该号筛的各是指某号筛上的筛余百累计筛余百分率率。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是指某号筛上的筛余质分级筛余百分率i i i A a ρ 沥青混合料 水泥混合料 粗集料 >2.36mm >4.75mm 细集料 <2.36mm <4.75mm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 比例知识点和习题知识分享

第二单元比和比例知识点

知识点一:比例尺的意义 例1:一张地图上2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000米。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过关精炼: 1)用图上距离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一、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cm :50km=1cm :( )cm=1:( ) 3)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的线段表示18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4)一幢教学大楼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知识总结:前项是“1”的比例尺,称为缩小比例尺 例2:一个cpu 零件的长为3厘米,画在纸上的长为18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过关精炼:长4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知识总结:像4:1、6:1这样后项为“1”的比例尺称为放大比例尺。 点击突破1:在图幅相等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 ,表示的内容越 ;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 ,表示的内容越 。 比和比例练习题 一、 填空: 1. 甲乙两数的比是11:9,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 (。甲、乙两数的比是3:2,甲数是乙数的( )倍,乙数是甲数的) ()(。 2. 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4 3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比是( )。 3. 如果7x=8y ,那么x :y=( ):( )。 4. 一根绳长2米,把它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是)()(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 5. 王老师用180张纸订5本本子,用纸的张数和所订的本子数的比是( ),这个比的比值的意义是 ( )。 6.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 8 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之《化学键》

化学键 ——2016.3.20 一、化学键与物质类别 【例1】 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 B .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 .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化学键 D .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 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例2】 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 应是( ) A .NH 4Cl=====△ NH 3↑+HCl ↑ B .NH 3+CO 2+H 2O===NH 4HCO 3 C .2NaOH +Cl 2===NaCl +NaClO +H 2O D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总结:化学键与物质的类别 除稀有气体内部无化学键外,其他物质内部都存在化学键。化学键与物质的类别之间的关系可概括如下: ①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物质一般是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如 SiO 2、 HCl 、 CH 4等。 ②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是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如 Cl 2、 P 4、金刚石等。 ③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般由多个原子组成,如 H 2O 2、 C 2H 4等。 ④只含离子键的物质主要是由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 Na 2S 、 CaCl 2、 NaCl 等。 ⑤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物质,如 NaOH 、 K 2SO 4等;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如 Na 2O 2等。 ⑥仅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如 NH 4Cl 、 NH 4NO 3等。 ⑦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间可能存在共价键,如 AlCl 3等。 二、八电子稳定结构 【例3】 含有极性键且分子中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是 ( ) A .CH 4 B .CH 2===CH 2 C .CO 2 D .N 2 【例4】 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是 ( ) A .PCl 5 B .P 4 C .CCl 4 D .NH 3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归纳版

1.弹性模量:用E表示。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内,应力和对应的应变的比值。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其值 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抵抗变形能力越强 2.韧性: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产生一定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 3.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表示方法——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 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K R = f b/f g 软化系数大于0.8的材料通常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对于经常位于水中或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得低于0.85;对于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所用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宜小于0.75 4.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表示方式——导热系数,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绝热性能就越好。影响导热性 的因素: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小,其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导热性越差。由于水与冰的导热系数较空气大,当材料受潮或受冻时会使导热系数急剧增大,导致材料保温隔热方式变差。所以隔热材料要注意防潮防冻。 5.建筑石膏的化学分子式:β-CaSO4˙?H2O 石膏水化硬化后的化学成分:CaSO4˙2H2O 6.高强石膏与建筑石膏相比水化速度慢,水化热低,需水量小,硬化体的强度高。这是由于高强石膏为α型半水石膏, 建筑石膏为β型半水石膏。β型半水石膏结晶较差,常为细小的纤维状或片状聚集体,内比表面积较大;α型半水石膏结晶完整,常是短柱状,晶粒较粗大,聚集体的内比表面积较小。 7.石灰的熟化,是生石灰与水作用生成熟石灰的过程。特点: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热,体积增大1~2.5倍。应 用:石灰使用时,一般要变成石灰膏再使用。CaO+H2O Ca(OH)2+64kJ 8.陈伏:为消除过火石灰对工程的危害,将生石灰和水放在储灰池中存放15天以上,使过火灰充分熟化这个过程 叫沉伏。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保持一层水,隔绝空气,防止发生碳化。 9.石灰的凝结硬化过程:(1)干燥结晶硬化:石灰浆体在干燥的过程中,因游离水分逐渐蒸发或被砌体吸收,浆体 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过饱和而结晶析出,产生强度并具有胶结性(2)碳化硬化:氢化氧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化合生成碳酸钙晶体,称为碳化。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碳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石灰浆体与空气接触的表面上。表面上生成的CaCO3膜层将阻碍CO2的进一步渗入,同时也阻碍了内部水蒸气的蒸发,使氢氧化钙结晶作用也进行的缓慢。碳化硬化是一个由表及里,速度相当缓慢的过程。

采购知识点整理教学内容

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 1.采购活动过程(简答) (1)确定采购物料 (2)选择、联系供应商 (3)与供应商洽谈交易条件 (4)签订订货合同 (5)到货验收入库 (6)善后处理 2.政府采购最基本的特点,是一种公款购买活动,都是由政府拨款进行购买。 3.采购和采购管理的区别(论述) (1)区别 (2)联系 A.采购本身也涉及具体管理工作,它属于采购管理 B.采购管理又可以直接管理到具体的采购业务和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采购员 4.采购管理的目标 (1)保障供应好 (2)费用最省

(3)供应链管理好 (4)信息管理好 5.库存分为流通库存、安全库存、生产库存、现有库存四大类 6.建立采购管理组织应考虑的因素 (1)企业规模的大小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 (2)采购品种的数量和性质 (3)采购业务环节的复杂程度 (4)企业采购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程度 7.采购人员的素质要求 (1)思想素质 A.事业心、爱工作 B.责任心、爱企业 C.不贪心、守道德 D.不怕苦、能耐劳 (2)心理素质 A.热心、开放 B.细心、冷静 C.耐心、克制 D.恒心、坚定 E.信心、决心 (3)业务素质 A.产品知识 B.企业知识 C.行业知识 D.市场知识

E.政治法律知识 F.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知识 G.外语知识 H.财务会计及金融知识 I.外贸知识,特别是对于国际采购人员来说 (4)身体素质 A.身体健壮,能吃苦耐劳 B.精神饱满,有奋斗精神 C.脑子灵光,思维敏捷 D.口齿伶俐,语言流畅 E.相貌端正,和谐大方 8.初步供应商调查的特点,一是调查内容浅,二是调查面广 9.供应商选择方法 (1)考核选择 (2)招标选择 10.企业生产的特点 (1)系统性 (2)比例配套性 (3)均衡性 (4)柔性 11.JIT生产,准时化生产方式,最早是起源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生产管理方法。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最早在汽车生产中提倡“非常准时”的管理方法。最后建立这种体系的人是大野耐一。 12.JIT采购的特点 (1)零库存

化学键知识点

离子键 一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 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2.离子键 (1)概念: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2)实质: (3)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4)离子键的形成条件: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是原子成离子键时,一方要容易失去电子,另一方要容易得到电子。 ①活泼金属与活泼的非金属化合时,一般都能形成离子键。如第IA、ⅡA族的金属元素(如Li、Na、K、Mg、Ca等)与第ⅥA、ⅦA族的非金属元素(如O、S、F、Cl、Br、I等)化合时,一般都能形成离子键。 ②金属阳离子与某些带负电荷的原子团之间(如Na+与OH-、SO4-2等)形成离子键。 ③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或酸式根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如NH4NO3、NH4HSO4。 【注意】①形成离子键的主要原因是原子间发生了电子的得失。 ②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吸引力和排斥力达到平衡的结果,所以阴、阳离子不会无限的靠近,也不会间距很远。 3.离子化合物 (1)概念: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主要包括强碱[NaOH、KOH、B a(O H)2等]、金属氧化物(K2O、Na2O、

MgO 等)和绝大数盐。 【注意】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二 电子式 1.电子式的概念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1)原子的电子式:元素周围标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每个方向不能超过2个电子。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以单电子分步,多于4时多出部分以电子对分布。例如: (2)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简单阳离子是由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的,原子的最外层已无电子,故用阳离子的符号表示,如: Na +、Li +、Mg +2、Al +3等。 (3)简单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括号“[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 n ”电荷字样。例如:氧离子 、氟离子 。 (4)多原子离子的电子式:不仅要画出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括号“[ ]”括 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 ”或“+ n 电荷字样。例如:铵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 (5)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每个离子都要单独写,而且要符合阴阳离子相邻关系,如MgCl 2要写成 ,不能写成,也不能写成 。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例如:NaCl 的形成过程:; Na 2O 的形成过程: CaBr 2的形成过程: F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整理(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整理 1.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 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所有材料的总称。 2.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一)按化学组成分类: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 (二)按材料在建筑物中的功能分类:承重材料、非承重材料、保温和隔热材料、吸声和隔声材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三)按使用部位分类: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屋面材料、地面材料、饰面材料等 3.各级标准各自的部门代号列举 GB——国家标准 GBJ——建筑行业国家标准 JC——建材标准 JG——建工标准 JGJ——建工建材标准 DB——地方标准 QB——企业标准 ISO——国际标准 4.材料的组成是指材料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相组成。 5.材料的结构 宏观结构: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分辨的粗大组织。其尺寸在10-3m级以上。 细观结构:指用光学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材料结构。其尺寸在10-3-10-6m级。 微观结构:微观结构是指原子和分子层次上的结构。其尺寸在10-6

-10-10m 级。微观结构可以分为晶体、非晶体和胶体三种。 6.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与孔隙率、填充率与空隙率的概念及计算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质量密度) 密实体积:不含有孔隙和空隙的体积(V)。 g/cm3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体积密度) 表观体积:含有孔隙但不含空隙的体积(V0)。(用排水法测得的扣除了材料内部开口孔隙的体积称为近视表观体积,也称视体积。 ㎏/m3或g/cm3 堆积密度: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容装密度) 堆积体积:含有孔隙和空隙的体积(V0’)。 ㎏/m3 密实度: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v m = ρv o m = 0ρ' 00 v m ='ρ00100%100%V D V ρρ =??=%100101??-=W V V m m W ρ

专题1_基因工程练习题(基础知识填空和高考题汇总)

专题一基因工程测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填空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由于基因工程是在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 二、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原理:(所产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 (1)来源:主要是从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因此具有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和。 2.“分子缝合针”—— (1)两种DNA连接酶( DNA连接酶和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键。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 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比较。(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 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有一个至多个,供②能进行,或整合到染色体上,随染色体DNA ③有特殊的,供 (2)最常用的载体是 ,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之外,并具有 的很小的 DNA分子。 (3)其它载体: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 1.目的基因是指:。 2.目的基因获取方法: (1)从获取目的基因(2)利用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3)通过用方法直接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PCR的全称:) (1)原理: (2)前提: (3)条件:引物、4种、酶、温度控制 (4)扩增方式:以形式扩增,公式:(n为扩增循环次数) 第二步:(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是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最终获得所需的。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作用是。

2020-2021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 化学键附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 化学键附答案 一、化学键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 已知①Na 2O 2 ②O 2 ③HClO ④H 2O 2 ⑤Cl 2 ⑥NaClO ⑦O 3七种物质都具有强氧化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__。 (3)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______种。 (4)Na 2O 2、HClO 、H 2O 2均能用于制备O 2。 ①HClO 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O 2和HCl ,用电子式表示HCl 的形成过 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Na 2O 2与H 2O 反应制备O 2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H 2O 2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可以制备O 2。若6.8g H 2O 2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_,生成标准状况下O 2体积为_______L 。 【答案】②⑦ ④ 2 2Na 2O 2 +2H 2O=4NaOH +O 2↑ 1.204x1023或0.2N A 2.24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的分类的依据,熟悉同素异形体、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物质形成的过程。 【详解】 (1)同种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O 2与O 3互为同素异形体; (2)Na 2O 2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HClO 是含有极性键共价键而不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H 2O 2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NaClO 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O 2、O 3、Cl 2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故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④H 2O 2; (3)由(2)可知,Na 2O 2、NaClO 属于离子化合物,故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2种; (4)HCl 是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HCl 的形成过程是: ; (5)Na 2O 2与H 2O 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O 2 +2H 2O=4NaOH +O 2↑; (6)2H 2O 22MnO O 2↑+2H 2O ,每生成1mol 转移2mol 电子,故6.8g H 2O 2的物质的量: 1 6.8g 34g mol -?=0.2mol ,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 ,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0.1mol×2×6.02×1023mol -1=1.204x1023;V(O 2) = 0.1mol×22.4L·mol -1=2.24L 。 2.

工程材料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三种典型晶胞结构: 体心立方: Mo 、Cr 、W 、V 和 α-Fe 面心立方: Al 、Cu 、Ni 、Pb 和 β-Fe 密排六方: Zn 、Mg 、Be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密排六方 实际原子数 2 4 6 原子半径 a r 4 3= a r 4 2= a r 21= 配位数 8 12 12 致密数 68% 74% 74% 2.晶向、晶面与各向异性 晶向:通过原子中心的直线为原子列,它所代表的方向称为晶向,用晶向指数表示。 晶面:通过晶格中原子中心的平面称为晶面,用晶面指数表示。 (晶向指数、晶面指数的确定见书P7。) 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性能不相同的现象称为各向异性。 3.金属的晶体缺陷: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4.晶体缺陷与强化:室温下金属的强度随晶体缺陷的增多而迅速下降,当缺陷增多到一定数量后,金属强度又随晶体缺陷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可以通过减少或者增加晶体缺陷这两个方面来提高金属强度。 5..过冷:实际结晶温度Tn 低于理论结晶温度To 的现象称为过冷。 过冷度 n T T T -=?0 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也越大。 6.结晶过程:金属结晶就是晶核不断形成和不断长大的过程。 7.滑移变形:单晶体金属在拉伸塑性变形时,晶体内部沿着原子排列最密的晶面和晶向发生了相对滑移,滑移面两侧晶体结构没有改变,晶格位向也基本一致,因此称为滑移变形。 晶体的滑移系越多,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就越大。 8.加工硬化:随塑性变形增加,金属晶格的位错密度不断增加,位错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提高了金属的塑性变形抗力,使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这称为加工硬化。 9.再结晶:金属从一种固体晶态过渡到另一种固体晶态的过程称为再结晶。 作用:消除加工硬化,把金属的力学和物化性能基本恢复到变形前的水平。 10.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1.相:合金中具有相同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并有界面与其他部分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分类: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 第二章 1.铁碳合金相图(20分) P22

设备拆装实训心得3篇.docx

篇一:设备拆装实训心得 机械拆装实习转眼就结束了,但留给我的收获却是巨大的。总的来说,这次实习活动是一次有趣的,且必给了我今后的学习工作上带来重要的经验的一次经历。对我们来说,机械拆装实训是一次很好的学习、锻炼的机会,甚至是我们生活态度的教育的一次机会!在这次实训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知识固然重要,可是无实践的理论就是空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将理论真正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更好的将自己的才华展现出来。我以前总以为看书看的明白,也理解就得了,经过这次的实训,我现在终于明白,没有实践所学的东西就不属于你的。俗话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要读好书,而不是读死书。任何理论和知识只有与实习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其作用。而作为思想可塑性大的我们,不能单纯地依靠书本,还必须到实践中检验、锻炼、创新;去培养科学的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独创,不断地提高自己。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机械拆装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了他的真正目的。我们知道,“机械拆装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技术,完成工程基本训练的重要必修课。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了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了机械制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更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工程素质。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多多少少的使我们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这次拆装实习不仅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加深了我们对模具,夹具内部原理的了解,也初步掌握了拆装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艺线路,同时也加深了对工具的使用和了解。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而且也增进了我们团队中的合作意识,

整个高中化学非常详细的知识点的总结

整个高中化学非常详细的知识点的总结 化学中琐碎的知识点 1.氢离子的氧化性属于酸的通性,即任何可溶性酸均有氧化性。 2.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有化学键结合。如:稀有气体。 3.不是所有的正四面体结构的物质键角为109。28,如:白磷。 5.电解质溶液导电,电解抛光,等都是化学变化。 6.常见气体溶解度大小:NH3.>HCL>SO2>H2S>CL2>CO2 7.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且等电子数,分子的极性越强,熔点沸点越高。如:CO>N2 8.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与臭氧的转化。 9.氟元素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F-是F元素能失去电子具有还原性。 10.HCL ,SO3,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是非电解质。 11.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使离子化合物。如:NH4CL。 12.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化不能导电。 13.常见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失去电子顺序: F-

16.CL2 ,SO2,NA2O2都有漂白作用,但与石蕊反应现象不同: SO2使溶液变红,CL2则先红后褪色,Na2O2则先蓝后褪色。 17.氮气分子的键能是所有双原子分子键能中最大的。 18.发烟硝酸和发烟硫酸的“发烟”原理是不相同的。 发烟硝酸发出的"烟"是HNO3与水蒸气形成的酸雾 发烟硫酸的"烟"是SO3 19.镁和强酸的铵盐溶液反应得到氨气和氢气。 20.在金属铝的冶炼中,冰晶石起溶剂作用,要不断补充碳块和氯化铝。 21.液氨,乙二醇,丙三醇可作制冷剂。光纤的主要原料为SiO2。 22.常温下,将铁,铝,铬等金属投入浓硝酸中,发生了化学反应,钝化。 23.钻石不是最坚硬的物质,C3N4的硬度比钻石还大。 24.在相同的条件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溶液中离子浓度未必增大,溶液 的导电性未必增大。 25.浓稀的硝酸都具有氧化性,但NO3-不一定有氧化性。如:Fe(过量)+ Fe(NO3)3 26.纯白磷是无色透明晶体,遇光逐渐变为黄色。白磷也叫黄磷。 27.一般情况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但在常温下,铁遇浓硝酸会钝化,反应不如稀硝酸快。 28.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酐。如:NO2 29.能和碱反应生成盐的不一定为酸酐。如:CO+NaOH (=HCOONa)(高温,高压) 30.少数的盐是弱电解质。如:Pb(AC)2,HgCL2 31.弱酸可以制备强酸。如:H2S+Cu(NO4)2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知识点一化学键的定义 一、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使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叫做化学键。相邻的(两个或多个)离子或原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对定义的强调】(1)首先必须相邻。不相邻一般就不强烈 (2)只相邻但不强烈,也不叫化学键 (3)“相互作用”不能说成“相互吸引”(实际既包括吸引又包括排斥) 一定要注意“相邻..”和“强烈..”。如水分子里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化学键,而两个氢原子之间及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是不存在化学键的。 二、形成原因:原子有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是原子体系能量降低。 三、类型: 离子键 化学键 共价键 极性键 非极性键 知识点二离子键和共价键 一、离子键和共价键比较 二、非极性键和极性键

知识点三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通常以晶体形态存在 离子键为主,该化合物也称为离子化合物(3)只有 ..当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才称为共价化合物。(4)在离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共价化合物一般只含有非金属元素(NH4+例外) 注意:(1)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是离子化合物,但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2)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1C13、BeCl2等是共价化合物。 二、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

知识点四电子式和结构式的书写方法 一、电子式: 1.各种粒子的电子式的书写: (1)原子的电子式:常把其最外层电子数用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 例如: (2)简单离子的电子式: ①简单阳离子:简单阳离子是由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的,原子的最外层已无电子,故用阳离子符号表示,如Na+、Li+、Ca2+、Al3+等。②简单阴离子:书写简单阴离子的电子式时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括号“[]”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例如:氧离子、氟离子。 ③原子团的电子式:书写原子团的电子式时,不仅要画出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括号“[]”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或“n+”电荷字样。 例如: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 (3)部分化合物的电子式: ①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方法:在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中,活泼的金属离子失去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活泼的非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非金属阴离子,然后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所以,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由阳离子和带中括号的阴离子组成,且简单的阳离子不带最外层电子,而阴离子要标明最外层电子多少。 如:。 ②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方法:在共价化合物中,原子之间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共价键的作用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本身没有阴阳离子,因此不会出现阴阳离子和中括号。 如: 2.用电子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 (1)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说明: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要注意: (1)反应物要用原子的电子式表示,而不是用分子或分子的电子式表示。用弯箭头表示电子的转移情况,而共价化合物不能标。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总结版

1.弹性模量:用E表示。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应力和对应的应变的比值。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其值越 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抵抗变形能力越强 2.韧性: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产生一定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 3.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表示方法——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 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K R = f b/f g 软化系数大于0.8的材料通常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对于经常位于水中或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得低于0.85;对于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所用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宜小于0.75 4.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表示方式——导热系数,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绝热性能就越好。影响导热性 的因素: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小,其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导热性越差。由于水与冰的导热系数较空气大,当材料受潮或受冻时会使导热系数急剧增大,导致材料保温隔热方式变差。所以隔热材料要注意防潮防冻。 5.建筑石膏的化学分子式:β-CaSO4˙?H2O 石膏水化硬化后的化学成分:CaSO4˙2H2O 6.高强石膏与建筑石膏相比水化速度慢,水化热低,需水量小,硬化体的强度高。这是由于高强石膏为α型半水石膏, 建筑石膏为β型半水石膏。β型半水石膏结晶较差,常为细小的纤维状或片状聚集体,比表面积较大;α型半水石膏结晶完整,常是短柱状,晶粒较粗大,聚集体的比表面积较小。 7.石灰的熟化,是生石灰与水作用生成熟石灰的过程。特点: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热,体积增大1~2.5倍。应 用:石灰使用时,一般要变成石灰膏再使用。CaO+H2O Ca(OH)2+64kJ 8.伏:为消除过火石灰对工程的危害,将生石灰和水放在储灰池中存放15天以上,使过火灰充分熟化这个过程叫 沉伏。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保持一层水,隔绝空气,防止发生碳化。 9.石灰的凝结硬化过程:(1)干燥结晶硬化:石灰浆体在干燥的过程中,因游离水分逐渐蒸发或被砌体吸收,浆体 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过饱和而结晶析出,产生强度并具有胶结性(2)碳化硬化:氢化氧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化合生成碳酸钙晶体,称为碳化。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碳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石灰浆体与空气接触的表面上。表面上生成的CaCO3膜层将阻碍CO2的进一步渗入,同时也阻碍了部水蒸气的蒸发,

中考:标点符号(基础知识及练习)

标点符号复习 一、复习知识点: (一)标点符号的分类:常用的标点符号有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表示语言(句)中的停顿,一般用在句中或句末, 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 标号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二)几种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1.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中小学生、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8)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9)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关系处也用分号。 如: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