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2013级汉语言文学郭妍廷1303614009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洗,也没有补。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的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这就是鲁迅笔下的落魄文人的形象,这是鲁迅经历了祖父考场舞弊,父亲被革去秀才而气病之后,所留下的科举制文人的形象。而后鲁迅更是清醒的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弊端之后,才有了这样的一个孔乙己。

孔乙己只是一个被科举制度残害的文人的缩影而已,封建社会,国家推崇儒家思想,以八股取士作为选择优秀人才的方法,残害无数文人,使无数文人失去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所以才会出现“窃书不能算偷”这个酸腐而又失去理性的句子。

我们都知道“窃书”是书面语,而“偷书”是口语,不然何来偷窃一说,但那时的文人纠结于这些无意义的词汇,却不能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正如孔乙己教别人写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一样。这在当时的文人眼中是一种骄傲,是一种自豪,而在大众眼里却是不屑。鲁迅借孔乙己的酸腐形象、悲惨生活和尴尬境遇直刺毒害人民2000之久的科举制度,揭示了黑暗丑陋的社会现状。

孔乙己的悲惨不在于他自身,而是当时的社会制度所造成,他只是当时的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所造就的文化傀儡而已,不做傀儡就要

面对统治者的怒火——可怕的文字狱,让他们胆怯,让他们害怕,让他们不敢有独立的思想。所以他们只有在流逝中变得麻木而停滞不前。

他的时代造就了他那种文化傀儡,而我们现在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信息自由。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专业,继续去深造,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但孔乙己是悲哀的,他没有多余的选择,只能被动的接受,结束科举考试,接受八股取士,走中秀才,考举人进士的路。因此,落魄的孔乙己只能越活越穷,越活越苦,只能去偷书却还以“窃书不为偷”为自己辩护。

站着喝酒的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又证明孔乙己经济地位低下,不愿意与他们为伍,他又没有资格挤进隔壁房里与“穿长衫的”并起并坐。但是,他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为的是要摆读书人的架子,以显出非同一般,比“短衣帮”高贵,不屑与他们为伍。孔乙己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和思想意识的严重矛盾,充分说明了他深受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的毒害。

孔乙己因偷书而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和遭受众人的嘲笑、奚落。则体现了世态炎凉,冰冷的社会没有任何关爱和人情味可言。众人无情的践踏着他的尊严,没有一个人伸出援助之手,直至他孤苦的去世,却无人知道,甚至以他的死取乐,这样的社会是怎样的黑暗和毫无人情味呢???

鲁迅的孔乙己,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当时社会的黑暗现状,和文人的凄惨生活,揭示了害人的科举制度和黑暗的封建社会。然而在

当时追求功名是文人唯一的出路和梦想,孔乙己的凄凉处境和悲惨遭遇只是千千万万个读书人的一个缩影而已,他们追求不到功名,就失去了从在的价值,受人排挤遭人白眼,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可言。所以才有了“窃书不能为偷”的可笑言论,才有了孔乙己这样悲惨的人生和凄惨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