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双心治疗
从气血神论治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
![从气血神论治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https://img.taocdn.com/s3/m/3f24b8a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4.png)
从气血神论治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张 楠1,董 波2摘要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常伴发焦虑㊁抑郁,董波教授认为其病位在心,气血神失和是病机关键㊂本研究总结董波教授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㊁抑郁的病机认识以及临床用药经验,以期指导实践㊂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气血神论治;焦虑㊁抑郁;董波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4.08.037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给病人带来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1]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9亿例心血管病病人中,约500万例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2]㊂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焦虑㊁抑郁发病率为40.1%,且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3]㊂慢性心力衰竭缠绵难愈,且预后差,病人常需要反复入院及长期服药,而某些抗焦虑㊁抑郁药物毒副作用强,可能还会加重心力衰竭,从而限制临床应用[4]㊂中医药治疗及情志疗法能有效抚慰病人焦虑㊁抑郁情绪,临床有验㊂董波教授,辽宁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临床工作30余年,崇尚经方㊂董波教授注重辨证辨病辨机施治,屡获良效,遂将其经验整理于下㊂1 从气血神论治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㊁抑郁理论依据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与气㊁血相关,始于心气虚,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在脉中运行,心气虚血停留而为瘀㊂焦虑㊁抑郁其属于郁证等神志病的范畴,其中医病机亦与气㊁血密切相关㊂‘景岳全书“言: 其在于人,则凡气血一有不调而致病者,皆得谓之郁证 [5]㊂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㊁抑郁发病关键为 心主血脉 和心藏神 功能失和,与气㊁血㊁神密切相关㊂气㊁血㊁神三者,互根互用,血中有气,气中有血;气推血行,血赖气生㊂‘素问㊃阴阳应象大论“言: 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6],即 五气 生神,神为气之主,神安则气正,神惊则气乱,神内守则气流布于周身而不已㊂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濡神,血行脉中,周流全身,是在神的主导下,神主导经脉运行和血液流通,王冰注‘素问㊃诊要经终论篇“言: 脉者,神之用 [6]㊂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㊁抑郁属于现代 双心疾病 的范畴,国医大师张伯礼认为心力衰竭日久,气血阴阳俱虚,痰瘀饮寒相伴而生,强调治心不忘调神[7]㊂林海基金项目 辽宁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作者单位 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沈阳110034)通讯作者 董波,E -mail :130****************引用信息 张楠,董波.从气血神论治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㊁抑郁[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8):1535-1536.丹等[8]注重形神共治,通过益气㊁温阳㊁养阴㊁活血㊁利水㊁化痰等法治疗心力衰竭的同时,将调肝㊁安神贯穿始终,同时不忘心理疏导,双心同治㊂郭放[9]认为心力衰竭病合并情志异常的主要病机与心肝密切相关,包括气虚血瘀,肝气郁滞,心神失养,治疗当以益气活血解郁为主㊂修一萍等[10]提倡从 双心医学 模式出发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以益气温阳㊁调肝安神为治疗原则,心肝同调, 双心 共治㊂2 董波教授对从气㊁血㊁神论治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㊁抑郁的认识慢性心力衰竭基本的病理机制是心的能量缺乏,心气不足㊁心阳亏虚㊂一旦出现慢性心脏功能下降的急剧恶化,病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㊁喘憋㊁胸闷如窒㊁心悸㊁不能平卧㊁排尿减少且四肢浮肿㊁口唇青紫等症状,董波教授立益气温阳㊁活血利水之法,常以真武汤㊁苓桂术甘汤㊁葶苈大枣泻肺汤㊁木防己汤等加减化裁;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㊁抑郁病位在心,气血神失和是病机关键,故以调气安神㊁和血养神为治疗原则,兼祛痰清热㊁清肝泻火等,气可及血,故时以调气安神与和血养神并举㊂2.1 调气安神气虚㊁气滞是引起神志变化的主要病机,神志疾病以心气虚为主㊂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㊁抑郁病人常常心气不足,自觉悲伤欲哭㊁心情沉郁㊁神倦疲惫乏力㊁心慌,常以四君子汤或保元汤加减以补养心气㊂若心气不足㊁心神失濡较甚者,则加用远志㊁茯神㊁夜交藤㊁合欢皮㊁柏子仁等安养心神㊂若心神不定㊁心慌心烦较甚者,则加用朱砂㊁珍珠母㊁琥珀㊁磁石等重镇安神定悸之品㊂阳气者精则养神,若心气心阳亏虚,疲乏无力较甚,常用八味回阳饮加减以益气补虚;若病人出现精神恍惚㊁悲伤欲哭㊁心中烦热㊁睡眠不安等症状,常合用甘麦大枣汤以养心安神㊂‘血证论“言: 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郁遏,则心脉得畅[11]㊂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㊁抑郁病人常易出现胸胁胀闷或有刺痛㊁脘痞腹胀㊁善太息㊁夜寐不安㊁捶胸或深长舒气可缓解,舌质淡或有瘀点㊁苔白或腻㊁脉弦等肝气郁结证㊂董波教授临床中常以柴胡疏肝散㊁小柴胡汤㊁四逆散㊁逍遥散㊁颠倒㊃5351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年4月第22卷第8期木金散等加减以行气解郁㊂肝郁日久化火,肝火上炎,扰乱神志,出现烦躁易怒㊁咽中不适,如物梗阻等焦虑症状,常合用龙胆泻肝汤或丹栀逍遥散来清肝泻火;肝体阴而用阳,肝郁日久,耗伤阴血,病人常出现心烦意乱,多疑惊悸,坐立不安,心神不宁等,常可合用一贯煎或芍药甘草汤合补肝汤加减以柔肝养肝㊂2.2和血养神血虚和血瘀是引起神志变化的主要病机㊂血为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神是血气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㊂‘灵枢㊃营卫生会“曰: 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 [12]㊂血的生成主要得之于心脾两脏,‘景岳全书㊃传忠录㊃脏象别论“言: 血者水谷之精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 [5],‘侣山堂类辨“言: 血乃中焦之汁,流溢于中以为精,奉心化赤而为血 ,且心主血脉,藏神于心所主之脉中㊂董波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素体本虚,五脏俱虚,气血失养,加之情志不遂,气火内郁,横乘脾土,使心血不足,脾失荣养;或思虑伤脾,气血生化无源,心失所养,从而形成心脾两虚之证㊂董波教授常以四物汤以养血安神;脾气虚弱,运化失职,聚湿成痰,痰浊内扰心神或上犯脑络,病人出现神志呆钝㊁表情淡漠㊁缄口不言㊁纳呆㊁胸部脘腹胀闷㊁口吐涎沫㊁头重如裹等症状,加石菖蒲㊁远志㊁胆南星化痰定志以宁神;痰湿郁久化热者,临证治以黄连温胆汤加减以清化痰热;若病人易受惊恐㊁胆怯不宁㊁寐差多梦㊁自汗短气㊁纳呆厌食㊁苦闷心烦常用十味温胆汤以益气养血㊁清胆化痰㊁宁心安神㊂气滞血瘀㊁气虚血瘀,因此临床上常常调气安神与和血养神并举㊂且瘀血与神志病有关,‘医林改错㊃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13]曰: 俗言肝气病,无故爱生气,血府血瘀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㊁抑郁病人胸胁刺痛,易狂躁,舌质暗有瘀斑时,常于调气安神基础上合用血府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以调气和血安神;在此基础上可以合用水蛭㊁地龙㊁全蝎等虫类药以舒筋活络,加强活血化瘀功效;另外可加龙骨㊁牡蛎以重镇安神㊂3验案举隅病人,女,72岁,初诊时间2023年1月㊂主因 活动后气短㊁喘促㊁心慌反复发作5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3个月 前来就诊,既往冠心病病史10年,慢性心力衰竭病史5年,抑郁症病史1年㊂3个月前情绪刺激后气短㊁喘促㊁心慌症状加重,自服药物疗效不佳,遂来诊㊂刻下:活动后气短㊁喘促㊁心慌,夜间憋醒,双下肢浮肿,情绪低落㊁胸胁胀闷㊁善太息,周身乏力,怕冷,多梦,尿少,纳食㊁排便正常㊂舌质淡暗,苔白厚腻,脉弦细㊂中医诊断:心衰病;郁证,辨证为心肾阳虚兼气滞㊁血瘀㊁水停,治则益气温阳㊁活血利水兼行气祛瘀安神㊂方药:茯苓15g,白术15g,白芍15g,制附子15g,生姜10g,人参10g,生地黄25g,桃仁15g,红花15g,当归15g,赤芍15g,柴胡15g,川芎15g,桔梗15g,防己15g,黄芪30g,淫羊藿15g,仙鹤草30g㊂14剂,水煎服㊂二诊:病人气短㊁喘促症状缓解,夜间憋醒消失,双下肢浮肿明显减轻,情绪低落好转,但仍自觉心慌㊂舌质暗,苔白厚腻,脉弦细㊂上方去生地黄㊁桃仁㊁红花㊁桔梗,加龙骨25g㊁牡蛎25g,14剂,水煎服㊂三诊:病人心慌症状明显缓解,效不更方,续开14剂以稳固疗效㊂按语:四诊合参,该病人属于心肾阳虚兼气滞㊁血瘀㊁水停之证㊂故以真武汤㊁血府逐瘀汤加减㊂真武汤原名玄武汤,可镇下焦水寒之气,制附子温肾阳,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利水渗湿,生姜温散水气,加入人参大补元气㊂血府逐瘀汤由四逆散并桃红四物汤加减而成㊂四逆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升阳,枳实破气,一升一降,调理气机,白芍敛阴养血柔肝,甘草调和补中,使气畅血行㊂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防化瘀伤正㊂方中再加入黄芪㊁防己,补气升阳㊁利水消肿,淫羊藿㊁仙鹤草温补肾阳㊂二诊,加龙骨㊁牡蛎重镇安神,既可治疗病人心慌症状,又可改善睡眠㊂诊疗中,董波教授心身同调,使忧者以乐,病者以愈㊂4结语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㊁抑郁的病机为气血神失和,董波教授辨机施治,设调气安神㊁和血养神之法,气血神同调,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些许思路,值得借鉴㊂参考文献:[1]ALVAREZ M S,OLMOS J J,PISA H.Heart failure and depression.A psychosocial perspective[J].Vertex,2012,23(106):439-445.[2]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7):617-622.[3]温雪梅,卢仁泉,郭林.中国心力衰竭病人抑郁焦虑发病及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4):702-709.[4]杨月明,王瑜歆,王立刚.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J].中国药物评价,2012,29(5):357-359.[5](明)张景岳.景岳全书精选[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5.[6](唐)王冰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6.[7]刘强,金鑫瑶,江丰,等.从心主神明探讨张伯礼治疗慢性心衰的心神同调临床经验[J].环球中医药,2019,12(3):407-409. [8]林海丹,巫燕慧,陈英男,等. 双心同治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理论探讨[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2):51-54.[9]郭放.益气活血解郁法双心同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理论探讨[J].光明中医,2021,36(10):1692-1694.[10]修一萍,薛一涛.从 双心医学 论 益气温阳㊁调肝安神 治疗心力衰竭[J].辽宁中医杂志,2021,48(8):55-57.[11](清)唐容川.血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1.[12]戴铭.灵枢经[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2.[13](清)王清任.医林改错[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9.(收稿日期:2023-10-19)(本文编辑王雅洁)㊃6351㊃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O N C A R D I O-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A p r i l2024 V o l.22 N o.8。
心衰怎样治疗和注意事项
![心衰怎样治疗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8f46f9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5.png)
心衰怎样治疗和注意事项心衰,又被称为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部分,导致身体器官无法正常运作的一种疾病。
心衰是一种慢性病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以下是关于心衰治疗和注意事项的详细解析。
一、心衰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心衰的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ARB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舒缓心脏负担、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脏功能。
2. 植入性医疗器械:心脏起搏器和ICD(心脏除颤器)是对一些特定的心衰患者进行植入治疗的有效方式。
起搏器可以使心脏以正常的频率跳动,而ICD则可以在出现心律失常时进行紧急治疗。
3. 心脏干细胞治疗:近年来,干细胞治疗方式在心衰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种治疗方法通过移植患者自身的干细胞或从干细胞库中获取的干细胞,来替代受损心肌细胞,以恢复心脏功能。
4.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心衰患者,心脏移植或机械辅助装置(如人工心脏)可能是必需的治疗方法。
这些手术通常在其他治疗无效或无法使用时才考虑。
5. 生活方式改变: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习惯,如戒烟、限制盐分摄入、保持适当的体重、规律的锻炼等,对于心衰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二、心衰的注意事项1. 定期的随访和检查:心衰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功能评估、心脏超声检查以及其他相关检查,以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
2. 药物的正确使用:按照医生的建议,准确地服用药物,并且不要随意停止或更改剂量。
同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头晕等,及时与医生沟通。
3.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心衰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肥胖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在饮食上,应当控制摄入的盐分和脂肪,并避免暴饮暴食。
4. 限制液体摄入:心衰患者应当限制对液体的摄入量,以减轻心脏的负担。
通常,每天的液体摄入量应当在1500-2000毫升之间。
5. 保持规律的锻炼:适当的锻炼对于心衰患者来说是重要的,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
(全科医学)双心医疗
![(全科医学)双心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5f3fb9458fb770bf68a5568.png)
在强调治疗患者躯体上存在的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尊 重患者的主观感受,倡导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即心身的全面和谐统一。
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 而不是单纯的指疾病或病弱。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健康的整体概念。
焦虑/抑郁的识别诊断
除询问心内科相关症状,着重筛查焦虑/抑郁的核心症状:
焦虑: 过度担忧 大汗、口干 坐立不安 呼吸急促
睡眠障碍、食欲改变、 注意力障碍……
抑郁: 无价值感
罪恶感 自杀观念
自
他
评
评
量
量
表
表
: :
SDS :
抑郁自 评量表
SAS
焦虑自 评 量表
HAD
HAM-D
汉密尔顿抑郁 量表
HAM-A
►
(2)0,我对未来有足够的信心。 1,我对未来信心不足。 2,我感到对未来没有什么可期望。 3,我感到未来毫无希望,情况也不会改善。
►
(3)0,我没有失败的感觉。 1,我感到我比一般人失败的多些。 2,当我回顾过去时,我看到的都是失败。 3,我感到自己总是失败,毫无出息。
►
(4)0, 我对做过的事,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1,我对做过的事,不太满意. 2,我对任何事情都感到不满意。 3,我对一切都感到厌倦。
►
(8)0,我从不人为我比别人差。 1,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总是感到不满。 2,对自己的失败总是在责备自己。 3,对所有的过错总是在谴责自己。
►
(9)0,我从没有想过要自杀。 1,我想过自杀,但没有干过。 2,我想要去自杀。 3,如果有机会,我会自杀的.
心衰的治疗方法
![心衰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3d51f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7.png)
心衰的治疗方法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针对心衰的治疗方法,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因、并发症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目前,针对心衰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本文将就心衰的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对患者及其家属有所帮助。
一、药物治疗。
1. 利尿剂。
利尿剂是治疗心衰的基础药物之一,能够有效减轻心脏负担,缓解水肿症状。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等,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ACEI和ARB能够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
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
3.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能够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延缓心衰的进展。
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
4. 骞酸类药物。
骞酸类药物能够扩张血管、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
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血压。
二、非药物治疗。
1. 心衰患者需要遵循低盐饮食,限制每日摄入的盐分,以减轻水肿症状。
2. 心衰患者需要遵循低脂饮食,限制每日摄入的脂肪,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3. 心衰患者需要遵循适量运动,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以增强心肌功能。
4. 心衰患者需要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饮酒,以减轻心脏负担。
三、手术治疗。
1.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
对于心衰患者合并严重冠心病的情况,可以考虑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脏负担。
2.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对于心衰患者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的情况,可以考虑植入心脏起搏器,调节心律,改善心脏功能。
3.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对于心衰患者合并严重瓣膜疾病的情况,可以考虑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改善心脏功能。
探讨双心医学模式治疗慢性心衰伴抑郁和焦虑患者的临床研究
![探讨双心医学模式治疗慢性心衰伴抑郁和焦虑患者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93eab0449649b6649d7478a.png)
探讨双心医学模式治疗慢性心衰伴抑郁和焦虑患者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7-12-12T13:23:01.47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9期作者:李文砚[导读] 双心医学模式应用于慢性心衰伴抑郁和焦虑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心功能和其他个方面改善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五人民医院 1530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心医学模式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伴抑郁和焦虑患者治疗的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6例慢性心衰伴抑郁和焦虑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双心医学模式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和心功能分级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得分并做比较,同时测定和比较患者血清中B型钠尿钛(BNP)、C反应蛋白(CRP)含量。
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和S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均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心功能分级严重程度情况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和CRP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双心医学模式治疗慢性心衰伴抑郁和焦虑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
关键词:双心医学模式;慢性心力衰竭;抑郁;焦虑;改善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Bi heart model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86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ccompanied by depression and anxiety.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drug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double heart medical treatment,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and the grade of heart function,using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and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before and after the price of two. Patients were scored and compared,and the comparison of B type titanium in the serum of patients with urinary sodium determination(BNP)and C reactive protein(CRP)content.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SDS score and SAS score,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ut after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SDS score and SAS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LVEF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heart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the severity of the situation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NP and CRP after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the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and improve the heart function of patients.Keywords:Bi heart medical model;chronic heart failure;depression;anxiety;improvement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变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d42843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f.png)
操作步骤
1.冠状静脉窦插管 选择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或分离头静脉送入导引钢丝,然后将冠状静脉窦长鞘送入冠状静脉窦。 2.逆行冠状静脉窦造影 在置入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线前,首先应行逆行冠状静脉窦造影,了解冠状静脉窦及其分支血管的走行。 3.经冠状静脉窦置入左心室电极导线 逆行冠状静脉窦造影完毕后,撤除造影导管,再沿静脉鞘将电极导线送入心脏静脉分支。 4.起搏阈值测试 当经冠状静脉窦将左心室电极导线置入静脉分支后,进行左心室起搏阈值测试,并记录左心室电图及体表心 电图。此外,要进行高电压刺激,检测是否有膈神经刺激。最后再将右心房、右心室电极导线植入,分别测试右 心房、右心室及双心室起搏阈值。测试满意后,将电极导线与脉冲发生器相连,然后将其埋置在患者左胸前皮下 囊袋内。
199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起搏指南中将药物难治性心衰列为起搏的Ⅱb类适应 证。1998年Daubert等首先成功地经心脏静脉植入了左心室心外膜起搏导线,实现了左、右双心室同步起搏。
2001年,第1个商用双心室起搏装置在美国问世,次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期间及此 后开展了Path-CHF、Insync、MUSTIC、MIRACLE等临床试验,证明双心室起搏可改善伴有QRS时限延长慢性心衰 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并发症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置入的并发症高于普通起搏器,除与常规起搏器置入类似的并发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 并发症主要与左心室起搏导线和冠状静脉窦有关。
1.冠状静脉窦夹层和穿孔 冠状静脉窦夹层可由过于暴力地推进指引导管或注射造影剂时,因其头端按压在血管壁而引起。冠状静脉窦 夹层的发病率为2%~5%,但通常愈合良好。冠状静脉窦穿孔很罕见。 2.左心室导线脱位 左心室导线的脱落率高于心房或右心室导线,脱位倾向于发生在置入后不久。 3.穿刺出血、神经损伤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导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相对安全而且简便,但仍需警惕。主要并发症包括误穿 锁骨下动脉、血胸、气胸、血气胸、神经损伤等。 4.感染 首次置入的感染发生率为0.5%~1%,但长时间的操作会增加风险。
双心药物治疗
![双心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4925a3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9.png)
美利曲辛: 三环类抗抑郁剂,小剂量作用于突触前膜,抑 制NE和5-HT的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中NE和5-HT的含量, 从而达到抗抑郁的作用。
两种成分的综合作用表现为治疗作用的协同及副作用的相
互拮抗
适用于轻中度抑郁和焦虑,起
氟哌噻吨可削弱效美快利,曲3辛-5的天抗!胆碱能副作用
美利曲辛可对抗氟哌噻吨可能产生的椎体外系症状
抗抑郁药物分类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选择性MAOIs
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NE重摄取抑制剂
5-HT阻滞和再摄取抑制剂(SARIs)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NE和DA再摄取抑制剂(NDRIs)
NE和5-HT再摄取抑制剂(SNRIs)
NE能及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s)
苯二氮䓬类
既是抗焦虑药, 也是镇静催眠药 抗焦虑作用强, 见效较快 一般每日一次给药, 若病情需要可以每日2-3次 有耐药性, 长期服用成瘾, 停药产生戒断反应 副作用少, 一般均能耐受, 常见有嗜睡、过度镇静, 长期使
用可引起记忆障碍、共济失调等, 多见于老年患者
避免长期应用,停药宜逐步缓慢进行!
抗抑郁药物五朵金花
第一朵:氟西汀,商品名: 百忧解
第二朵:帕罗西汀,商品名: 赛乐特 第三朵:氟伏沙明,商品名: 兰释
起效慢,1-2周!
第四朵:舍曲林,商品名: 左洛复
第五朵:西酞普兰,商品名: 西普妙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不良反应: 对胆碱能、组胺能和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作用少或
要抑制性神经递质,其与受体结合后具有放松效应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活动异常
苯二氮卓类药物与特异的GABA受体亚单位结合, 产生放松效应,即抗焦虑作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心脏再同步治疗护理论文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心脏再同步治疗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f4a79cdaa00b52acfc7ca95.png)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186-02【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护理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引起的一组综合征[1]。
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至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
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也称为双室再同步化起搏[2],是通过在传统右心房、右心室双心腔起搏基础上增加左心室起搏,遵照一定的房室间期和室间间期顺序发放刺激,恢复心脏运动同步性,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和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功能起搏器(crt-d)治疗心力衰竭能明显缓解症状,减少住院率和总死亡率,改变心衰患者的病程和预后[3]。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双心室起搏纠正室间或心室内的不同步[4],增加心室排空和充盈;以及通过优化房室传导,增加心室充盈时间,减少房室瓣反流,提高射血分数,从而改善心功能,已经循证医学证实crt可以改善生活质量,目前已经被2007年我国慢性hf诊疗指南推荐用于晚期hf的治疗,其植入的适应证是:左室射血分数(lvef)≤35%;窦性心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55mm,心脏运动不同步(目前标准为qrs波120ms);尽管使用了优化药物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仍在ⅲ~ⅳ级。
1治疗方法1.1crt-d植入技术[4]:选择左锁骨下静脉穿刺送入引导钢丝,然后将冠状静脉窦长鞘送入冠状静脉窦,通过送入的带球囊的造影导管沿鞘送入冠状静脉窦,球囊充盈后,注入造影剂,再行逆行冠状静脉窦造影,显示冠状静脉窦及血管分布,撤出带球囊的造影导管,送入左室电极,最好选择左心室侧或后静脉,或者术前心脏超声提示收缩最延迟部位的相应靶血管。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障碍“双心”诊治最新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障碍“双心”诊治最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bd7703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4c.png)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障碍“双心”诊治最新进展王瑞钰;胡兰(综述);罗素新(审校)【摘要】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is a complex clinical syndrome,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dysfunction in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and diastolization and it is the terminal stage of various heart diseases.Recent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e incid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s high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Psycho-cardiology patients describes patients with anxiety,depression,panic and other mental dis-orders with CHF.Modern medicine emphasizes on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g both pharmacal and nonpharmacologic therapie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psycho-cardiology patient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car-diology,some new clinical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background,treatment and current challen-ges of psycho-cardiology.%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充盈或射血功能受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多种心脏基础疾病的终末阶段,研究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精神心理障碍发病率高,慢性心力衰竭中合并焦虑、抑郁、惊恐等心理障碍的患者称“双心”患者,为了管理这部分患者,现代医学强调在治疗心脏器质性疾病的同时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方式实现“双心”同治,“双心”共治,最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干货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要点汇总
![干货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要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497867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c.png)
干货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要点汇总体力不支、衰弱在老年心衰患者中很普遍,80岁以上患者中超过70%存在衰弱。
活动耐量减低、跌倒风险增加、生活质量下降、住院和用药不良反应增加、消瘦和恶病质都与病情恶化及预后不良相关。
由于大部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诱因多发,并发症多,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而采取综合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延长生存期,降低死亡率。
一. 老年心力衰竭常见类型≥60岁人群中,5.5%(3.3~9.2%)存在心脏收缩功能障碍,36%(15.5~52.8%)存在单纯的舒张功能障碍。
老年心衰以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多见(40%~80%),女性中更多,且HFpEF所占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二. 老年心衰的病因三. 老年慢性心衰发生发展的各阶段:重在预防四. 慢性HFrEF(NYHAⅡ~Ⅳ级)的药物治疗(1)改善预后的三类药物(Ⅰ类)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耐受,否则所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都应使用以下三类药物。
·ACEI/ARB/ARNI(Ⅰ类,A/B级);·β受体阻滞剂(Ⅰ类,A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Ⅰ类,A/B级)。
(2)根据患者情况可应用的药物·利尿剂(Ⅰ类,C级),改善症状;·伊伐布雷定(Ⅱa类,B/C级);·地高辛(Ⅱa类,B级),减少因心衰住院。
五. 老年HFpEF的治疗对于老年HFpEF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合并疾病及危险因素的综合性治疗。
·积极控制血压:优选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顽固性高血压可加用醛固酮拮抗剂,应用利尿剂,消除液体潴留和水肿(Ⅰ类,C 级);·治疗基础疾病和合并症:控制慢性房颤的心室率(Ⅰ类,C级);·改善心肌缺血:应考虑冠脉血运重建(Ⅱa类,C级);·注意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治。
六. 其他新型治疗药物(1)SGLT2(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抑制剂可预防糖尿病患者心衰,并减少心衰住院和心血管死亡。
双心医学诊疗模式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
![双心医学诊疗模式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d060f72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5.png)
双心医学诊疗模式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毛慧子;田洪阳;陶贵周【期刊名称】《辽宁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9)003【摘要】目的观察双心医学治疗对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的疗效.方法选取58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双心医学治疗,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 和HAMD评分变化,3个月内累积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HAMA、HAMD减分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抗焦虑抑郁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3个月内累积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双心医学诊疗模式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障碍,也能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总页数】5页(P37-40,47)【作者】毛慧子;田洪阳;陶贵周【作者单位】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辽宁锦州121000;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辽宁锦州121000;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辽宁锦州1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双心医学诊疗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J], 曹锐红2.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开展“双心医学”治疗的效果观察 [J], 王丽红3.双心医学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及抑郁患者的效果研究 [J], 王瑾;陈云;杜艳芳;朱丹妮4.双心医学诊疗模式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 [J], 毛慧子;田洪阳;陶贵周;5.加味温胆汤对痰热瘀血证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hsCRP的影响 [J], 刁雅静; 孙善美; 梁娜; 赵飞; 宋鲁成; 董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心医学诊疗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双心医学诊疗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a06616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e.png)
双心医学诊疗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曹锐红【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年(卷),期】2015(000)009【摘要】目的:观察双心医学诊疗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中的疗效。
方法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筛查C H F患者,得分在38~42存在轻中度焦虑抑郁的70例患者入选,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采用正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方案,治疗组再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粒(0.5 mg/10 mg),早、中各1次,疗程3个月。
2组治疗前后均进行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评定、心脏超声检查、6 min步行试验(6MWT)及检测血浆B型脑钠肽(BNP)值。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治疗后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BNP、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在心功能分级改善、6MWT距离的提高、BNP和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双心医学诊疗模式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psycho‐cardiology treatment mode in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 ilure (CHF) complicated with anxiety‐depression.MethodsSeventy CHF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anxiety‐depression (scores between 38‐42)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 n=35) and the control group ( n=35)based on criteria of the Somatic Self‐rating Scale (SSS) classification .The regular anti heart failure treatment scheme was used in two groups ,but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Flupentixol and melitracen tablets (0.5 mg/10 mg ) one tablet each time ,two times (morning and afternoon) a day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3 months .The score of SSS ,the examination of car‐diac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6‐min walk test (6MWT)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 in plasma were carried out and 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NYHA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86% ,while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60% .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 P< 0.05 ) . E cho‐cardiographic indexes (LVEDD ,LVEF) ,6MWT ,BNP ,SSS scores were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P<0.05) in the two group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improved 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 increased 6MWT distance and decreased BNP .SSS scor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psycho‐cardiology treatment mod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heart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complicated with anxiety‐depression .【总页数】4页(P985-988)【作者】曹锐红【作者单位】215600 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双心医学诊疗模式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 [J], 毛慧子;田洪阳;陶贵周2.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开展“双心医学”治疗的效果观察 [J], 王丽红3.双心医学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焦虑及抑郁患者的效果研究 [J], 王瑾;陈云;杜艳芳;朱丹妮4.双心医学诊疗模式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 [J], 毛慧子;田洪阳;陶贵周;5.双心医学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和焦虑障碍病人的管理作用 [J], 李志强;王春燕;严晓沁;傅咏华;蒋庆渊;胡春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衰病人怎么治疗方法
![心衰病人怎么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4876c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1.png)
心衰病人怎么治疗方法
心衰病人的治疗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心衰病人通常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来控制病情,包括利尿剂、ACE 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心脏负担、控制血压、改善心功能等。
2. 心血管手术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心衰病人可能需要进行心脏手术或介入治疗,例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心脏起搏器植入等,以改善心脏血液供应和功能。
3. 病因治疗:如果心衰病人的心衰是由其他病因引起的,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例如调整用药、控制糖尿病血糖水平等。
4. 生活方式管理:心衰病人需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例如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饮食调节等,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控制血压和血脂等。
5. 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心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得到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以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改善生活质量。
需要强调的是,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治疗方法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年龄、合并症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患者应定期去
医院复诊,并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
从肝治心在双心医学中的辨治优势分析
![从肝治心在双心医学中的辨治优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dcbe2a767f5acfa0c7cd2a.png)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4):225.[9] 徐婷婷,沈洪.从“木郁达之”论治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J].江苏中医药,2017,49(2):47.[10] 唐宗海.血证论[M].金香兰,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212.[11] 郑钦安.中医火神派三书[M].周鸿飞,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12] 王晓.中医肝肺关系的相关性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13] 刘启华,潘宇政.“相火以位”与五脏相关[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73.第一作者:胡晓萍(199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1508188098@修回日期:2018-03-13编辑:傅如海“双心医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早在20世纪就被国外宣传并且加以实际临床实践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1]。
双心医学主要研究心理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互相影响和转归,包括人的情绪与心血管系统之间的深层联系,强调在心脏病治疗中加入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
焦虑、抑郁是综合医院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与各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3]。
国外文献报道,15%~20%的冠心病患者并发抑郁症,而并发临床相关抑郁症状的则上升至40%[4]。
高血压病患者中同时患有抑郁焦虑的比例高达25%~54%[5]。
王慧[6]发现,高血压病患者中分别有多达64%和52%的患者存在焦虑和轻度抑郁情绪,30%的患者同时存在焦虑抑郁情绪。
刘萍萍等[7]在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衰监护病房的心衰病人进行的焦虑、抑郁流行情况的调查发现,20.5%的病人具有值得临床医师关注的能达到诊断分值的焦虑情况,抑郁所占的比例更高,达到30.4%。
因此,关注双心医学显得十分必要。
中医根据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在治疗与心相关的疾病时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并收到一定效果。
蒋长胜[8]通过疏肝解郁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2024PPT课件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2024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bcf81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f.png)
定义
发病机制
心肌损伤(如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导致 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从而引发慢性心力衰竭。
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 亡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危险因素
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瓣膜性心脏病 等,这些疾病的存在增加了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风险 。
执行情况回顾
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定期随访制度的执行情况进 行回顾,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
措施。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方法分享
1 2
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课程、宣传册、视频等多种形式, 向患者传授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知识、自我管理 技能和健康生活方式。
目标设定与行动计划
指导患者设定自我管理目标,如控制体重、减少 盐分摄入等,并制定具体可行的行动计划。
03 药物治疗策略
利尿剂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使用原则
利尿剂是心衰治疗中改善症状的基石,是心衰标准治疗中必不可少的药物。所有心衰患者,有液体潴留的证据或 原先有过液体潴留者,均应给予利尿剂。
注意事项
应用利尿剂应尽早使用,因利尿剂缓解症状最迅速,数小时或数天内即见效,而ACEI、b受体阻滞剂需数周或数 月才见效;利尿剂应与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袢利尿剂应作为首选;噻嗪类仅适用于轻度液体潴留、伴 高血压和肾功能正常的心衰患者;利尿剂通常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ACEI/ARB类药物应用指南
ACEI类药物
ACEI是被证实能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的第一类药物,是治疗心衰的首选药物。所 有心衰患者,包括NYHA I级、无症状心衰,均需使用ACEI,除非有禁忌证或不 能耐受。
双心护理模式联合问候-介绍-过程-解释-致谢(AIDET)沟通应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价值研究
![双心护理模式联合问候-介绍-过程-解释-致谢(AIDET)沟通应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价值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1cf607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7.png)
双心护理模式联合"问候-介绍-过程-解释-致谢"(AIDET)沟通应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价值研究【摘要】目的:对冠心病CHF患者应用双心护理模式联合AIDET沟通模式,并分析其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冠心病CHF患者。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42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应用双心护理模式联合AIDET沟通模式。
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GSE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MLHF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联合应用双心护理模式及AIDET沟通模式能够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AIDET沟通;双心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CHF)为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表现,而冠心病是引起CHF的主要病因。
据2019 年中国血管病报告显示,据调查显示,我国心力衰竭患者约为450万,已经成为巨大的疾病负担[1]。
除基础药物治疗外,有效的护理干预也非常重要。
“问候-自我介绍-过程-解释-感谢”(AIDET)即近年来常用的沟通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骨髓穿刺过程中均得到广泛应用[2]。
而双心护理是指心血管疾病治疗、心理干预的双重干预模式。
因此,本文将对冠心病CHF患者应用双心护理模式联合AIDET,并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冠心病CHF患者。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观察组42例,男/女为27/15例,年龄42~76岁,平均(59.60±4.66)岁,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级23例,Ⅲ级19例。
对照组42例,男/女为26/16例,年龄42~77岁,平均(59.43±4.77)岁,NYHA分级:Ⅱ级24例,Ⅲ级18例。
慢性心衰门诊方案
![慢性心衰门诊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3a004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f.png)
慢性心衰门诊方案慢性心衰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通常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心脏负荷过重、组织缺血缺氧等问题,严重者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由于慢性心衰的特殊性质,通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慢性心衰的门诊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慢性心衰门诊方案。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慢性心衰门诊治疗的核心内容之一,目的是通过药物控制心脏的负荷,维持心脏功能的稳定。
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ACEI、ARB、β受体拮抗剂等等。
•利尿剂:主要用于控制体液过多和水肿,可分为袢利尿剂和非袢利尿剂两种,推荐使用袢利尿剂,比如托拉塞米、氢氯噻嗪等等,剂量视病情而定。
•ACEI/ARB:ACEI和ARB是抗高血压、保护肾脏等多种药理作用的药物,在心衰患者中主要发挥降低心脏负荷的作用,保护心肌不受进一步的损害。
通常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到最大耐受剂量。
•β受体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是通过阻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影响心脏β受体而起到控制心率、降低心脏负荷等作用的药物,常用的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等。
除了上述药物,还有其他辅助药物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使用,如强心苷、利钾剂、抗凝等。
2. 营养与饮食管理慢性心衰患者需要合理保证营养和饮食,且要忌口一些高盐、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控制盐的摄入:患者每日摄入盐分应保持在5g以下,适宜少吃加盐量高的食物,并且注意查看包装,避免进食过多的含盐物品。
•限制饮水:由于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现象,需要适当限制饮水量,每日应控制在1500ml以内。
•饮食调节:推荐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类等等,同时要避免过多食用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和饮料,如油炸食品、糖果、软饮料等。
3. 运动康复与生活方式改变慢性心衰患者适当进行运动康复和生活方式改变也非常重要,可有效改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指南
![心力衰竭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efbe53ea32d7375a41780e7.png)
(2)对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也就是心功能II~III级的心力衰竭患者,CRT-P/D获益也得到确认。2009和2010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分别公布了MADIT-CRT和RAFT两项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CRT不仅改善心功能II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和生活质量,而且降低一级复合终点死亡或心力衰竭住院(MADIT-CRT为心力衰竭事件)风险(MADIT-CRT研究RRR为34%,RAFT为25%)。基于上述研究,2012年新版指南建议是:下列患者应予CRT,优选CRT-D,包括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心功能II级、窦性节律、QRS≥130ms、LBBB图形、LVEF≤0.30、预期生存>1年(I类推荐,证据水平A级);窦性心律、QRS≥150ms(不论QRS形态)、LVEF≤0.30、预期生存>1年(IIa类推荐,证据水平A级)。
(4)对于和具有传统起搏适应证的心力衰竭患者,目前CRT临床证据也不充分。除RAFT研究外,所有其他随机对照研究都排除了具有传统起搏适应证的患者。而且RAFT研究中也仅有135例起搏QRS≥200 ms的患者,这一亚组人数太少,无分析意义。传统右心室起搏,改变了心脏激动顺序,类似LBBB,动物实验或观察性研究显示,右心室起搏可能导致左心室收缩功能恶化。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于有传统起搏适应证或需要更换起搏器的心力衰竭患者而言,CRT可以作为传统右心室起搏的替代方法。新指南具体治疗建议:心功能III级或IV级,LVEF≤0.35,无论QRS时限,应当考虑植入CRT,以减少心力衰竭恶化(IIa/C,2010版指南为I/B);心功能II级,LVEF≤0.35,无论QRS时限,可以考虑植入CRT,以减少心力衰竭恶化(IIb/C)。
2012 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社会心理机制:病情严重、预后不良、治疗费用、就诊经历、家庭社会 关怀、“病耻感”等。
精神障碍已成为世界的第四大疾患,并将在2030年将成为社会负担最重的第 一大疾病,而心血管疾病的排名列于第三位。
心力衰竭和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心力 衰竭患者合并有心理问题。
这两种疾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导致病情恶化,两者的共病问题已成为最 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Lancet Psychiatry, 6 (3), 211-224
1 心力衰竭与焦虑抑郁障碍
心力衰竭(HF)是指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 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发病率,致死 率高的特点。据《2018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我国现存心血管病患者2.9 亿,其中心力衰竭患者450万。
➢ 抑郁和焦虑显著影响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Sokoreli. Heart Fail Rev (2016) 21:49–63
3 CHF与焦虑抑郁的联系(发病机制)
➢ 生理机制:
焦虑抑郁情绪
诱发交感神经兴奋
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
影响去甲肾上腺素能 和5-HT能神经元
自主神经系统紊乱
心力衰竭
增加外周血管阻力 水钠潴留
我国对“双心”患者的管理不理想:中国心血管医师对抑郁和焦虑障碍患者诊 断率分别为3.7%和2.4%,平均治疗率仅为2.4%。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4):702-709. Olafiranye O,,Mind Brain, 2011,2(1):32-37. Eisele M. BMC Fam Pract,2013,14:180.
• 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 着急
• 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
• 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 恐
• 我觉得我可能要发疯
• 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 会发生什么不幸
• 我手脚发抖打颤
• 我因为头痛、头颈痛和背 痛而苦恼
• 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
• 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 易安静坐着
• 我觉得心跳得很快
• 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
心力衰竭的“双心”治疗
—关注躯体与心理,实现医学与人文的融合
重庆医科大学 王瑞钰
2020.04.01
一位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声
体会过心力衰竭的感觉吗?我体会到了。此刻正在衰竭。 知道衰竭的感觉是怎样的吗?就是思维凝固、呼吸迟缓、四肢麻木、目光呆滞、 双唇紧锁、心疼抽搐的感觉,我真的感觉到了! 我必须艰难地凭最后的意识一点点地理清思绪,必须靠坚强的意志一步步地挣 脱眼下的处境。 我的思维也快停滞了,或许离死亡不远了,真的。唯一还能感觉到的是眼眶里 还有动静,还有泪珠间断地滚落出来。原来生与死就一线之隔!只晓得挣扎过 后往下慢慢沉的时候那种感觉,脑袋里头一片空白。 然后就是不断地回忆……
7 药物治疗
1.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
2.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文拉法新
传
统
3.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米氮平
药
物
4.特异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ARIs):曲唑酮
治
疗
5.三环类药物(TCAs): 阿米替林、多虑平
的4至5倍。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has only recently been examined. Somewhere between 2 and 3 million Americans suffer from CHF. Approximately 400,000 new cases of CHF are diagnosed each year.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depression in CHF samples range from 24%–42%.
□
7
难以集中注意力,如阅读报纸、 看电视等
□
8 走路或者说话尽量放慢速度以
引起他人注意, 或者相反,烦 躁不安、活动量超出平常
□
数天 □ □ □ □ □ □
□
□
一半以上天数 □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几乎每天 □ □ □ □ □ □
□
□
9
有死了或自我伤害以后会更舒 服的想法
□
□
□
□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AS)(节选)
2019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在《柳叶刀 · 精神病学》发表研究文章,对中国 精神卫生调查(CMHS)的患病率数据进行了报告:在中国,焦虑障碍患病率 最高,终生患病率为7.57%,12月患病率为4.98%;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6.9%, 12个月患病率为3.6%。根据这个数据估算,到目前为止,中国有超过9500万的 抑郁症患者。
则需进行药物治疗; ➢ 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 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社会干预等综合治疗; ➢ 对于重症精神疾病,如双相情感障碍、有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伴有精神病
性症状的抑郁症以及抗焦虑抑郁治疗4至8周症状无缓解的患者应积极转精神 科进一步就诊。
治疗的困窘:医疗安全与医疗资质?
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通过人体内生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馈,使人
疗
们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
➢ 运动和康复训练
心衰治疗与心脏康复?
运动康复训练
2013年 ACCF/AH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推荐对心衰患 者进行安全有效的运动训练(或规律地体力活动) 以改善其功能状态,推荐级别为I(A)。
9 总结
心力慢性衰竭患者(CHF)中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最新研究显示中国 CHF患者抑郁与焦虑障碍的发病率为40.1%,且焦虑抑郁发病率与心功能级别呈正向关。 国外研究显示:美国心力衰竭患者中抑郁的发病率为21.5%,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38% 至70%。焦虑抑郁障碍在CHF患者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心脏疾病,并且是一般人群
6.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苯乙肼、吗氯贝胺
7.5-HT受体激动剂:坦度螺酮、丁螺环酮
目前还缺乏正式评价抗抑郁药在CHF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大型临床 对照研究和指南推荐。
8 非药物治疗
➢ 心理治疗与心理康复:
非
认知治疗、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婚姻和家庭支持等。
药
物
➢ 生物反馈技术:
治
➢ 心力衰竭患者中焦虑抑郁障碍发病率高,但识别率低,治疗欠佳; ➢ 焦虑、抑郁障碍与心力衰竭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 双心治疗是改善“双心”患者症状和预后的重要方法; ➢ 双心治疗目前也存在一定困窘:处方权?标准化治疗? ➢ “社会-心理-生物” 医学模式是未来医学/健康管理的发展方向。
Thank you!
目前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
“双心”患者的识别和诊断
病人健康问卷(PHQ-9)(节选)
指导语:在过去两周内,下列情况是否困惑过您以及有过几次:
无
1 做事兴趣下降
□
2
感觉沮丧,忧郁,感觉不到希 望
□
3 晚上无法入睡或睡眠过多
□
4 感觉疲惫,精力减退
□
5 胃口很差,或者吃得过多
□
6
自我感觉很差,觉得自己很失 败或者连累了家人
4 双心医学的提出
双心医学(Psycho-cardiology),又称心理心脏病学,是研究和处理心理心脏疾 病与情绪、社会环境和行为相关的科学。“双心医学”在强调治疗患者躯体上存在 的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尊重患者的主观感受,倡导 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心身的全面和谐统一。
双心医学遵循“社会-心理-生物医学” 模式,强调综合治疗,对患者进行多层次 多角度治疗干预。
Guck TP1, Congest Heart Fail. 2003 May-Jun;9(3):163-9
2 焦虑抑郁障碍对CHF患者的不良后果
➢ 抑郁和焦虑可导致心力衰竭症状的加重,且心理障碍的严重性与患者的心衰 程度呈正相关;
➢ 抑郁和焦虑会影响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增加CHF患者的死亡率和再入院率, 是预测心衰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
• 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 晕倒似的
“双心”患者的诊断需心内科、精神科等多学科协作
6 “双心”患者的治疗原则
➢ 处理心力衰竭为主,适当加用抗焦虑、抑郁药,症状缓解后逐渐停药; ➢ 积极寻找诱发焦虑、抑郁障碍的诱因,针对不同诱因进行不同处理; ➢ 一过性抑郁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症状持续但不严重,心理治疗为主,症状严重
“双心医学”是“人的科学”!
5 “双心”患者的识别和诊断
心力衰竭患者出现以下心理问题时需考虑合并焦虑抑郁障碍: 1.患者以心累、气促、活动耐量严重下降为主要表现,但实际心功能与临床体 征不符,相关辅助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加重的证据,多次反复就诊,常规 治疗效果不佳; 2.患者心境低落,疲乏无力,食欲下降,少语懒言,悲观厌世,对治疗不配合, 甚至拒绝治疗,对自身病情过于悲观,存在自杀观念等; 3.患者情绪激动,惊恐易怒,坐立不安,呼吸急促,提心吊胆,多种躯体不适, 过分关注自身病情,病情稍有变化即焦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