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流行病学
胃癌流行病学
胃癌的流行病学状况胃癌 5 年生存期仅20%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胃癌的 5 年相对生存期在 20%左右,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 1.5~2.5 倍。
大约 90%的胃癌属于腺癌,可分为两个主要类型:( 1)肠型胃癌,分化较好,在男性、老年患者中更常见。
肠型胃癌在高风险地区中占主导地位,比如东亚、东欧、中南美洲等地区。
( 2)弥漫型胃癌,分化不好,在男性与女性中发病率更接近,在年轻患者中更常见。
弥漫型胃腺癌的地区分布更均匀,与 A 型血及遗传关系密切。
近几十年来肠型胃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带动了胃癌的整体发病率的降低,而弥漫型胃癌发病率却上升了。
50岁~80 岁,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以男性胃癌发病率为例, 45~54 岁发病率为 70/10 万, 55~64 岁阶段为 145.7/10 万, 65~74 岁为264.3/10 万。
发病的高峰年龄在 50岁~80 岁。
全球胃癌发病状况90 万 vs 70 万——全球每年 90 万胃癌新患者,同时有 70 万人死于胃癌2002 年全球每 10 万名男性发生胃癌的的人数为 22 人,女性为 10.4 人;死亡率在男性中为每 10 万人 16.3 人,女性为 7.9 人。
2002 年全世界估计有 90 万胃癌新患者(其中男性为 60 万,女性为 33 万),同时有 70 万人死于胃癌(男性为 45 万人,女性为 25 万人)。
男性中,胃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前列腺癌,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
在女性中,胃癌的发病率居第五位,排在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和肠癌之后。
按地理分布,有三分之二的胃癌分布在日本、中国、韩国、中南美洲、东欧和中东的部分地区,在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北欧和印度的发病率较低。
发达国家的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近几十年有显著下降了,美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年死亡率约为 22/10 万, 90 年代下降至 3.7/10 万以下。
2024CSCO胃癌诊疗指南
2024CSCO胃癌诊疗指南目录•胃癌概述与流行病学•诊断方法与评价标准•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并发症处理与康复管理•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总结与展望PART01胃癌概述与流行病学胃癌定义及分类定义胃癌是指发生在胃部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
分类根据病理形态和生物学行为,胃癌可分为腺癌、鳞癌、腺鳞癌等类型。
其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胃癌总数的90%以上。
发病原因与机制发病原因胃癌的发病原因复杂,包括遗传、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诱因之一。
发病机制胃癌的发生涉及多个基因和信号通路的异常,如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DNA损伤修复障碍等。
这些异常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最终形成胃癌。
全球及中国胃癌现状全球现状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东亚地区是胃癌高发区,其中中国、日本和韩国是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
中国现状中国是胃癌高发国家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仍面临严峻挑战。
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危险因素胃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等胃部疾病,以及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预防策略针对胃癌的危险因素,可以采取以下预防策略:积极治疗胃部疾病,改善生活习惯,如低盐饮食、戒烟限酒等;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胃癌前病变;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胃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PART02诊断方法与评价标准临床表现及早期筛查临床表现早期胃癌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上腹不适、食欲减退、消瘦、呕血、黑便等症状。
早期筛查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早期发现胃癌。
通过口服硫酸钡造影剂,观察胃壁黏膜皱襞的形态和胃的轮廓,对胃癌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X 线钡餐检查CT 检查MRI 检查可显示胃癌的累及范围、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对胃癌的分期和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意义。
2024胃癌流行病学
组织类型
不同组织类型的胃癌预后也有所差异。例如,腺 癌是胃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其预后相对较好;而 印戒细胞癌等恶性程度较高的类型则预后较差。
诊断流程
患者就诊后,医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 的检查方法,如血清学检测、胃镜检 查等。发现可疑病灶后,取活检进行 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误诊与漏诊问题探讨
01
误诊原因
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易与胃炎、胃溃疡等慢性疾病混淆,导致误诊。
此外,部分医生经验不足或检查方法不当也可能导致误诊。
02 03
漏诊问题
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因忽视症状或恐惧胃镜检查而 错过早期诊断时机。同时,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设备条件有限,也可能导 致漏诊现象的发生。
VS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胃癌流行病学研究方面,更加注重 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分析,以及队列研 究和临床试验等高质量证据的获取。同时 ,在新型筛查技术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方面 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新型筛查技术及应用前景
血清学筛查技术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等,辅助胃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这种技术具有操作 简便、无创等优点,但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待提高。
提高早期筛查率和诊断水平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筛查能力
01
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培训,提高其胃癌筛查和诊
断水平。
推广新型筛查技术
02
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型胃癌筛查技术,如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
胃镜检查等。
建立完善的筛查体系
03
胃癌ppt课件
考虑S1单 药辅助治疗
手术结果
R1切除
放疗(45~50.4 Gy)+同时予氟尿嘧啶 类为基础(如5-FU、卡培他滨、替加氟) 的放疗增敏(首选)※
+ 5-FU ± 甲酰四氢叶酸或卡培他滨
随访(见GAST-5)
R2切除 M1
放疗(45~50.4 Gy)+ 同时予氟尿嘧啶类为 基础(如5-FU、卡培他滨)的放疗增敏 ※ 或 化疗f; 或 最佳支持治疗
●远端胃切除术 ●胃次全切除术 ●全胃全切除
T4期肿瘤需要将累及组织整块切除 胃切除术需包括区域淋巴结清扫(D1清扫胃周淋巴结),推荐D2式手术
(清扫腹腔干具名血管的淋巴结),至少切除/检查15个或更多淋巴结 常规或预防性脾切除并无必要。当脾或脾门处受累时可以考虑脾切除术 部分患者可以考虑放置空肠营养管(尤其是进行术后化放疗时)
或
适当时手术
姑息治疗
(见GAST-4)
11
随访
体力状况
病史及体格检查,每3~6个月1次, 1-3年,之后每6个月1次,3-5年, 之后每年1次
视情况进行CBC、 生化检查 视临床情况行放射影像学或内镜
检查 对手术切除的患者监测维生素
B12缺乏情况,如有指征,应予治 疗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或ESD、EMR 术后患者进行HP检测,如阳性, 则给予清除;全胃切除或复发转 移性胃癌患者可不常规检测及清 除HP
不平感,甚至可出现腹水。 肿瘤扩散至盆腔,可引起卵巢肿块或肛门旁淋巴结肿大。
6
诊断检查
临床表现
多学科评估 病史及体格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生化检
查 腹部增强CT 盆腔CT/超声(女性) 胸部影像学检查 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 PET/CT扫描(可选) 内镜超声(EUS) (可
胃癌 PPT课件
GLOBOCAN 2002
流行病学:中国
环境因素 VS 遗传因素 内在因素:遗传易感性、血型(A) 外在因素:生活饮食习惯 (熏制食品、亚硝酸盐)、环境、土壤、水源 疾病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与不典型增生、胃息肉、残胃、胃溃疡、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
病 理
①直接蔓延:直接侵入邻近器官 ②淋巴转移:最常见,Virchow淋巴结 ③血行播散:以累及肝脏多见 ④腹腔内种植:癌细胞脱落入腹腔种植于肠壁和盆腔,如种植于卵巢称Krukenberg瘤
侵袭与转移
病 理
临床表现
早期胃癌:多无症状(70%),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 进展期胃癌:上腹痛,伴纳差、腹胀、上腹部不适,体重下降 并发症或转移症状:咽下困难、幽门梗阻,上消化道出血,转移受累器官症状(肝、肺) 体征:上腹部包块,上腹压痛,淋巴结肿大,腹水
60
72
149
250
170
253
Events
Total
CSC
S
Log rank p值 = 0.009 风险比 = 0.75 (95% CI 0.60-0.93)
有风险的患者
随机分组后的时间(月)
生存率
Cunningham et al, NEJM 2006
5年生存率: 38% vs. 23%
术后辅助化疗:S1单药(ACTS-GC)
进展期胃癌的总生存数据比较
Months
BSC1
FAMTX2
CF3
IF4
EOF5
DCF3
ECF5
XP6
ECX5
EOX5
1Murad et al. Cancer 1993; 2Vanhoefer et al. J Clin Oncol 2000; 3Van Cutsem et al. J Clin Oncol 2006; 4Dank et al. Ann Oncol 2008; 5Cunningham et al. N Engl J Med 2008; 6Kang et al. Ann Oncol 2009; 7Van Cutsem et al. ASCO 2009
胃癌的流行病学
胃癌的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of stomach cancer)第一节国内外的分布特征胃癌(stomach cancer)是人体的常见肿瘤之一,但不同地区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
在我国胃癌发病居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胃癌亡约占所有肿瘤死亡的25%~30%。
从二十世纪中期开始,世界不同地区相继建立了肿瘤发病和死亡登记报告制度,对胃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及预防进行了不少研究。
一、胃癌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与时间变化趋势据“世界五大洲癌发病率”第4、5、6卷的资料。
摘出世界部分国家胃癌的发病率,见表13-1。
分别为1975、1982和1988年前后世界各地癌症登记的结果。
以日本最高,男性超过70/10万,女性超过30/10万。
男性发病率超过30/10万的地区在欧洲、亚洲东北部、拉丁美洲;发病率在15~30/10万的地区有北美、西欧、大西洋;而西亚、非洲、中南美洲西部和澳洲在15/10万以下。
女性发病率地理分布与男性大致相同。
中国只有上海、天津的资料被编入“世界五大洲癌发病率”,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这两个城市属于胃癌高发区。
八十年代后期我国有少数地区建立了肿瘤发病和死亡登记报告,结果见表13-2。
从表13-2可以看出我国不论城市或农村,胃癌的发病监测点都属于胃癌的高发区。
发病的时间变化趋势从表13-1中1975年到1987年的资料显示多数地区呈下降趋向,而法国和印度呈上升趋向,男性尤为明显。
其中有10个国家或地区男女胃癌的发病率下降超过20%,其他地区男女发病率下降的幅度比较小或不一致。
我国胃癌发病的时间变化趋势从表13-1中上海和香港的资料看,男性稍微有点下降,而女性则有上升的趋向。
我国各地有关胃癌的发病资料不多,从现有的报道资料显示其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如北京市最近报道,1982-1984年胃癌的标化发病率男性为30.6/十万、女性为为19.3/十万、到1995-1997年胃癌的标化发病率二者分别是男性为23.2/十万、女性为为9.8/十万,男性下降了24.2%、女性下降了49%)。
胃癌的流行病学
产 生亚 硝基氮复 合 物
。 ,
,
这一
之间 无 差异
此外
,
共 同 通道的 直径 为 2 士
。
1
mm
,
物 质是 常 见 的 突 变 原 和致癌原 遗传学
:
1 m m 的结石所 阻 塞
有 些 作者认 为 胆 石 早
在 恶 性贫血的家族 中
mm
有 人 声称 <
胃微 环 境 中厌 氧菌繁殖
、 ,
很多 上 述 细 菌内
,
胆结石在大便 筛选 中不 易 发 现
。
,
而 造成 有 害的
含有 对 正 常食物中 亚硝基化分 子 起作 用 的 还 原 酶
用 于食物 药 物 或胆 盐
作
乳头 梗 阻 不 易被 <
但是
。
,
胆囊结石的 大 小与有 无 胆 总 管结石
Ra s n
o n
急性胆管胰腺 炎 全 身支持 胆道造影 手术
。 ,
预 后 征象 和 肝功 能
、
一 2 28~ 2 34 胃癌在威胁 世 界健康问题 上
,
占居 重 要位 置
。
。
许
初期治疗为静脉输液
鼻 胃引流
,
、
广谱抗 生 素和
多国家 对 胃癌进行 了多 学科 的研究
下 几方面作 了简要的 回 顾 流 行病学 肿瘤
1
。
也 称 为 浸 润 型 或 低 分 化 型 在 低 发人
弥 散 型 胃癌 的 癌 前病 变很 难 与正 常枯
,
上病 人 的 血 清转 氨 酶 升 高 例结石持续梗 阻 胆 管 恶化征象
。 ,
5
胃癌的流行病学调查
胃癌的流行病学调查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了解胃癌的流行情况,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胃癌流行病学调查为主题,通过介绍调查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等方面,全面剖析该疾病的现状与相关因素。
一、调查目的胃癌的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是深入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调查,可以收集胃癌患者的基本信息、生活方式、遗传背景、环境因素等,从而找出相关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二、调查方法1.研究对象的选择本次胃癌流行病学调查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地理区域,并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确保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2.调查内容的设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体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职业等)、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体育锻炼、吸烟酗酒情况等)、遗传因素(家族史)、环境暴露史等。
通过设置合理的调查问卷,让被调查者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3.调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采用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以及相关医学档案的收集等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数据分析与统计通过合理的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出相应的结果。
三、调查结果通过对大量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胃癌患病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所选地理区域内,胃癌患病率较高,呈现上升趋势。
2.年龄分布胃癌患者中,40岁至60岁的人群占比较高,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3.遗传因素调查显示,有家族胃癌病史的患者患病风险明显增加。
4.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合理(高盐、高盐腌制食品)、吸烟、酗酒以及缺乏体育锻炼等均与胃癌发病率的增加密切相关。
5.环境因素与胃癌发病有关的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化学品暴露等。
四、讨论与展望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胃癌的发病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改善饮食结构、戒烟限酒、增加体育锻炼等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
胃癌
胃癌
九、气钡造影
胃癌
4、内镜检查
胃癌
六、临床表现 总体来看,胃癌的临床表现出现的比较晚,而且都 不典型。早期胃癌多无症状。进展期胃癌最早出现的症 状是上腹痛,常伴有纳差,厌食,体重减轻。发生转移 时可出现转移病灶的临床表现,例如肝转移出现黄疸。 幽门梗阻出现恶心、呕吐,等等。 有一些胃癌可以出现伴癌综合症,包括反复出现的 浅表性血栓静脉炎及过度色素沉着,黑棘皮病,膜性肾 病、累及感觉和运动通路的神经肌肉病变等。
肿瘤学
胃癌
一、定义 胃癌是起源于胃粘膜上皮和腺上皮的恶 性肿瘤。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 胃恶性肿瘤的95%以上。
胃癌
二、流行病学 从全球范围来看,大约2/3的胃癌分布在 日本、中国、韩国、中南美洲和中东的部分 地区,在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发病率 较低。
胃癌
二、流行病学 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存在地域差异,北方地 区(甘肃、宁夏、青海、东北)高发,湖南、 广西、云南等地发病率较低。
1994年
胃癌
三、病因 (三)遗传因素
胃癌
三、病因 (三)遗传因素
胃癌
三、病因 (三)癌前状态 与恶性肿瘤相关的良性疾病称之为癌前疾 病。而把与恶性肿瘤相关的病理学变化称之 为癌前病变。
胃癌
癌前疾病:
1、慢性萎缩性胃炎。 2、胃息肉 炎性息肉约占80%,直径多在2cm以 下,癌变率低;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较高。 3、胃溃疡 癌变多从溃疡边缘发生,多因溃疡 的炎症、糜烂、再生及异常增生所致。 4、残胃炎 癌变常在毕式II式胃切除术术后1015年发生。
胃癌
根据腺体的分泌功能:
1、管状腺癌 癌细胞构成大小不等的腺管或腺腔,分化良好。 2、粘液腺癌 癌细胞产生的粘液在间质大量聚集。 3、髓样癌 癌细胞大多不形成明显的官腔,呈条索状或团块状, 分化较差。 4、弥散型癌 癌细胞呈弥散分布,不含有粘液也不聚集成团, 无腺样结构,分化极差。来自管状腺癌粘液腺癌
胃癌的流行病学
胃癌的流行病学状况胃癌 5 年生存期仅20%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胃癌的 5 年相对生存期在 20%左右,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 1.5~2.5 倍。
大约 90%的胃癌属于腺癌,可分为两个主要类型:( 1)肠型胃癌,分化较好,在男性、老年患者中更常见。
肠型胃癌在高风险地区中占主导地位,比如东亚、东欧、中南美洲等地区。
( 2)弥漫型胃癌,分化不好,在男性与女性中发病率更接近,在年轻患者中更常见。
弥漫型胃腺癌的地区分布更均匀,与 A 型血及遗传关系密切。
近几十年来肠型胃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带动了胃癌的整体发病率的降低,而弥漫型胃癌发病率却上升了。
50岁~80 岁,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以男性胃癌发病率为例, 45~54 岁发病率为 70/10 万, 55~64 岁阶段为 145.7/10 万, 65~74 岁为264.3/10 万。
发病的高峰年龄在 50岁~80 岁。
全球胃癌发病状况90 万 vs 70 万——全球每年 90 万胃癌新患者,同时有 70 万人死于胃癌2002 年全球每 10 万名男性发生胃癌的的人数为 22 人,女性为 10.4 人;死亡率在男性中为每 10 万人 16.3 人,女性为 7.9 人。
2002 年全世界估计有 90 万胃癌新患者(其中男性为 60 万,女性为 33 万),同时有 70 万人死于胃癌(男性为 45 万人,女性为 25 万人)。
男性中,胃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前列腺癌,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
在女性中,胃癌的发病率居第五位,排在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和肠癌之后。
按地理分布,有三分之二的胃癌分布在日本、中国、韩国、中南美洲、东欧和中东的部分地区,在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北欧和印度的发病率较低。
发达国家的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近几十年有显著下降了,美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年死亡率约为 22/10 万, 90 年代下降至 3.7/10 万以下。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一、本文概述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胃癌流行病学现状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国胃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发病率、死亡率、流行趋势、地域分布、影响因素等,以期为胃癌的防控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首先介绍中国胃癌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分析其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
接着,文章将深入探讨胃癌的流行趋势,包括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人群之间的差异。
文章还将关注胃癌的地域分布特征,分析不同地区胃癌发病率的差异及其可能原因。
在影响因素方面,本文将重点讨论胃癌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保护因素则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营养素的均衡摄入等。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对胃癌发病的影响,可以为胃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将对未来胃癌流行病学研究的方向和挑战进行展望,以期为推动中国胃癌防控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全面了解中国胃癌的流行病学现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的本质,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胃癌作为一种严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中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流行病学挑战。
近年来,尽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其仍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统计,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
尤其是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饮食习惯不良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更是高居不下。
与此同时,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这无疑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患者的死亡率。
在流行病学特征方面,中国胃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例如,沿海地区由于海鲜、腌制食品等饮食习惯的影响,胃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西部地区则由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因素,胃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胃癌
胃解剖学
贲门 底
贲门口水平线以上的圆顶形膨 出部
• 贲门部 (cardiac part)
•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率:1.2%-7.1%) • 胃息肉:腺瘤型息肉(癌变率:10%-50%)
• 胃溃疡:(癌变率:1%-5%)
• 残胃: (癌变率:1%-5%) • 其它:肥厚性胃炎、疣状胃炎等
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
precancerous lesion
胃粘膜非典型增生或异型增生 ---上皮内瘤变:2014WHO新版 胃肠肿瘤分类
进展期胃癌Bormann分型
病
组织学分型
普通型 乳头状腺癌
管状腺癌 低分化腺癌 粘液腺癌 印戒细胞癌
理
特殊型 腺鳞癌
鳞状细胞癌 类癌 未分化癌
扩散和转移
直接浸润:
• 贲门――食道下段 • 胃窦――十二指肠 • 分化差的浸润生长――网膜、结肠、肝脾、胰腺
扩散和转移
血行转移:
• 门静脉或体循环――身体其他部位如: 肝、肺、 胰、骨骼
轻度异型增生 中度异型增生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中级别上皮内瘤变
重度异型增生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原位癌
原位癌
部
位
• 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 ,但 多见于胃窦部 ,尤其是胃小 弯侧,约占50%
• 其次为贲门部,发生于胃体 者较少
类
按癌组织浸润的深度
型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rcinoma) 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的胃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转移 • • 根据形态分为隆起型、平坦型、凹陷型 早期胃癌经手术切除治疗,预后良好
胃癌NCCN
分期
N0 N1 IB II IIIA N2 II IIIA IIIB N3 IIIA
T1 T2 T3
IA IB II
T4
H1, P1,CY1,M1
IIIA
IIIB
IV
腹膜转移(P) P0 无腹膜转移 P1 有腹膜转移
*本分期源自 Japanese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 Japanese Classification of Gastric Carcinoma - 2nd English Edition. Gastric Cancer (1998) 1: 10–24 †肿瘤可以穿透固有肌层达胃结肠韧带或肝胃韧带或大小网膜,但没有穿透这些结构的脏层腹膜。在这种情 况下,原发肿瘤的分期为T2。如果穿透覆盖胃韧带或网膜的脏层腹膜,则应当被分为T3期。 ‡肿瘤侵犯大、小网膜、食管和十二指肠不作为T4,经胃壁内扩展至十二指肠或食管的肿瘤分期取决于包括 胃在内的这些部位的最大浸润深度。 §M1的种类应注明:LYM: 淋巴结;PLE: 胸膜;MAR: 骨髓;OSS: 骨;BRA:脑;MEN: 脑膜;SKI: 皮肤; OTH: 其它
*经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 (AJCC) 允许后使用。 本分期源自Springer-Verlag New York 2002年出版的《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6版。 (更多信息请登 录www. )。对本材料的任何引用都应将AJCC做为原出 处。因此,未经代表AJCC的Springer-Verlag New York书面授权,任何人 不得对本材料进行再利用或进一步发行。 †肿瘤可以穿透固有肌层达胃结肠韧带或肝胃韧带或大小网膜,但没有 穿透这些结构的脏层腹膜。在这种情况下,原发肿瘤的分期为T2。如果 穿透覆盖胃韧带或网膜的脏层腹膜,则应当被分为T3期。 ‡胃的邻近结构包括脾、横结肠、肝脏、膈肌、胰腺、腹壁、肾上腺、 肾脏、小肠以及后腹膜。经胃壁内扩展至十二指肠或食管的肿瘤分期取 决于包括胃在内的这些部位的最大浸润深度。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在中国,胃癌也是一种高发的疾病,其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与世界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以期提高人们对胃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中国胃癌的流行病学现状具有以下特征:1、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差异:在中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
城市地区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有关。
而农村地区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可能与农村地区的饮食结构、生活环境等有关。
2、年龄段的差异: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年龄段差异。
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尤其是50-60岁的人群,这与该年龄段的人群暴露于各种致癌因素的时间较长有关。
3、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胃癌发病率也存在差异。
东部地区发病率较高,可能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而西部地区发病率相对较低,可能与西部地区的饮食结构、生活环境等有关。
胃癌的致病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结构、吸烟和饮酒等。
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的致癌因素之一,大约有60%的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此外,饮食结构不合理、吸烟和饮酒等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针对胃癌的筛查和诊断,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内镜检查、生化指标检测、影像检查等。
其中,内镜检查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筛查方法之一,可以发现早期胃癌并进行组织活检。
生化指标检测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等生化指标来辅助诊断胃癌。
影像检查如钡餐造影、CT等也可以帮助诊断胃癌。
胃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手术是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法,早期胃癌患者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可获得较好的生存率。
化疗和放疗则主要用于辅助手术治疗,帮助控制肿瘤的扩散和缓解症状。
要降低胃癌的发病率,需要从多方面加强预防措施。
首先,加强幽门螺杆菌的防治,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降低感染风险。
其次,优化饮食结构,减少高盐、熏制、油炸等不健康食品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内科学》胃癌教案(2024)
3
肿瘤疫苗
通过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免疫 反应,达到治疗目的。
2024/1/28
21
辅助治疗策略选择依据
2024/1/28
肿瘤分期和病理类型
早期胃癌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晚期胃癌则需要综合治疗手 段。
患者身体状况和耐受性
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和药物耐受性等因素制定个性化 治疗方案。
治疗目的和预期效果
安排定期复查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安排定期的检查和化验 ,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提供持续关怀和支持
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关怀和支 持,解答他们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2024/1/28
27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
2024/1/28
28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胃癌的流行病学特征
02 疼痛
部分患者可出现上腹疼痛,多为隐痛、钝痛,无 规律性。
03 消化不良
可表现为餐后饱胀、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
2024/1/28
9
进展期胃癌临床表现
上腹痛
疼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与饮食关系不 明显。
腹部肿块
部分患者可触及上腹部肿块,质硬、不规 则。
2024/1/28
消化道出血
可表现为呕血、黑便或血便,出血量多时 可有贫血症状。
重要性
胃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和 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和普及相关知识,可以降低胃癌的发 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2024/1/28
7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2024/1/28
2024年胃癌CSCO指南更新
03
诊断与分期评估
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能出现上腹 不适、消化不良等;随着病情发展, 症状逐渐明显,如腹痛、呕血、黑便 、血便等。
诊断方法
主要包括胃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 CT检查等。其中,胃镜检查是胃癌诊 断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 并取活检进行组织学检查。
分期评估系统与标准
03
根据肿瘤部位和分期,可选择不同的术式,如远端 胃大部切除术、全胃切除术等。
药物治疗策略及方案优化
药物治疗在胃癌治疗中占据 重要地位,包括化疗、靶向 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靶向治疗针对胃癌特定的分 子靶点,如HER2阳性患者可 使用曲妥珠单抗等。
化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 病理类型、分期、身体状况 等因素综合考虑。
家属参与治疗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 疗过程,如陪伴患者就诊、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护理等, 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效 果。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指南更新亮点回顾
01
更新了胃癌的诊断和分期标准, 更加精确地指导临床治疗。
03
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胃癌治疗中 的重要性,推动综合治疗模式的
发展。
02
引入了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包 括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为患
免疫治疗在胃癌治疗中逐渐 受到重视,如PD-1抑制剂等 。
放射治疗在胃癌中作用
01
放射治疗在胃癌治疗中主要作为 辅助治疗手段,用于术前或术后 。
02
术前放疗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 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切除率。
术后放疗主要针对局部复发或淋 巴结转移风险较高的患者,以降 低复发风险。
03
放疗技术不断进步,如三维适形 放疗和调强放疗等,提高了放疗
胃癌流行病学趋势
早期诊断技术及应用前景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基因测序、基因突变检测等 技术,发现与胃癌发生发展相关 的基因变异,为早期诊断提供依
据。
影像学检查
采用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 手段,对胃癌病灶进行定位和分期 ,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内镜技术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如共聚 焦激光显微内镜、荧光内镜等,使 得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
推广内镜检查
鼓励有症状或高危人群接受内镜 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早期
胃癌。
提高诊疗水平
加强医生对胃癌诊疗技术的培训 和学习,提高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水平。
三级预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规范化治疗
01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
02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
地域分布特点
01
地域性差别
胃癌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某些地区或国家的发 病率较高,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较低。
03
02
高发地区
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比南方地 区明显为高。这些地区的饮食习惯、环境因素等可能与 胃癌的高发有关。
低发地区
相对而言,南方地区和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胃癌发病率 较低。这可能与这些地区的饮食结构、卫生条件以及医 疗水平有关。
保护因素
一些因素可能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如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 、抗氧化营养素的补充、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这些保护因素 有助于维持胃黏膜的健康状态,减少胃癌的发生。
03 胃癌发病趋势分析
发病率变化趋势
01
02
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癌的流行病学状况胃癌 5 年生存期仅20%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胃癌的 5 年相对生存期在 20%左右,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 1.5~2.5 倍。
大约 90%的胃癌属于腺癌,可分为两个主要类型:( 1)肠型胃癌,分化较好,在男性、老年患者中更常见。
肠型胃癌在高风险地区中占主导地位,比如东亚、东欧、中南美洲等地区。
( 2)弥漫型胃癌,分化不好,在男性与女性中发病率更接近,在年轻患者中更常见。
弥漫型胃腺癌的地区分布更均匀,与 A 型血及遗传关系密切。
近几十年来肠型胃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带动了胃癌的整体发病率的降低,而弥漫型胃癌发病率却上升了。
50岁~80 岁,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以男性胃癌发病率为例, 45~54 岁发病率为 70/10 万, 55~64 岁阶段为 145.7/10 万, 65~74 岁为264.3/10 万。
发病的高峰年龄在 50岁~80 岁。
全球胃癌发病状况90 万 vs 70 万——全球每年 90 万胃癌新患者,同时有 70 万人死于胃癌2002 年全球每 10 万名男性发生胃癌的的人数为 22 人,女性为 10.4 人;死亡率在男性中为每 10 万人 16.3 人,女性为 7.9 人。
2002 年全世界估计有 90 万胃癌新患者(其中男性为 60 万,女性为 33 万),同时有 70 万人死于胃癌(男性为 45 万人,女性为 25 万人)。
男性中,胃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前列腺癌,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
在女性中,胃癌的发病率居第五位,排在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和肠癌之后。
按地理分布,有三分之二的胃癌分布在日本、中国、韩国、中南美洲、东欧和中东的部分地区,在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北欧和印度的发病率较低。
发达国家的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近几十年有显著下降了,美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年死亡率约为 22/10 万, 90 年代下降至 3.7/10 万以下。
日本近年来亦有明显下降趋势,这得益于采用 X 线钡餐检查或胃镜定点筛查,大大提高了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我国胃癌的发病状况23.2%,胃癌占癌症死亡人数接近四分之一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胃癌年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 倍多。
在卫生部组织的 1990~1992 年全国第二次死因调查中,中国胃癌的粗死亡率为25.2/10 万(男性为32.8/10 万,女性为 17.0/10 万),占到所有因癌症死亡人数的 23.2%,接近四分之一。
40 万 vs 30 万,胃癌是中国的第三大常见肿瘤根据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杨玲博士 2006 年发表在《世界胃肠病学杂志》中的文章的估计, 2005 年中国胃癌发病率在男性中达 37.1/10 万,女性中为17.4/10 万。
每年新发胃癌患者达 40 万人,死亡人数达 30 万人,胃癌将是中国的第三大常见肿瘤(在男性中排在肺癌和肝癌之后,女性排在乳腺癌和肺癌之后)。
从 2000 年到 2005 年间,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轻微的下降了,但这种下降的趋势是由男性引起的,相反,女性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上升的趋势。
3.3%,青年人胃癌比例增高人们普遍认为,胃癌发病率的下降主要与膳食方式的改变及冰箱的普及有关。
上海市区1972 年男性胃癌的发病率为 62/10 万,女性为 23.9/10 万,而 1995 年男女发病率分别降至36/10 万和 18/10 万,尤以男性明显。
但要警惕的是,胃癌正在逼近年轻人,近年来我国青年人胃癌占全部胃癌总数的比率已由上个世纪 70 年代的 1.7%上升到 3.3%。
地区、城乡差异明显我国胃癌发病率地区差异极明显。
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三省(青海、宁夏、甘肃),东南沿海(福建、山东)及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
发病率大致由北向南、由沿海向内地逐渐下降,以青海、宁夏和甘肃为头三位,青海胃癌死亡率为40.62/10万,而广西为5.16/10万,各县之间的差距甚至达500倍以上。
从 1973~1975 年到 1990~1992 年的二十年间,胃癌的发病率升高了 10%。
但发病率仅在农村人口中增加了 25.8%,而城市人口的发病率下降了 23.8%。
因为中国三分之二的人口住在农村,所以胃癌仍是所有人口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而在城市中发病率居所有肿瘤的第三位。
50%——胃癌筛查可大大降低死亡率总的说来,胃癌发病率高的地区,其患者的生存率反而更好,这主要是由于高发病的地区的胃癌在胃部的生长部位有关。
肿瘤发生在幽门窦的预后比发生在贲门部位要好。
对高风险地区的人群进行早期筛查有助于降低死亡率,例如日本对一些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胃癌筛查,男性的胃癌死亡率自二十世纪 70 年代以来几乎减少了50%。
95% vs 20%,早检查、早治疗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最关键手段如果胃癌仅限于胃壁的粘膜层, 5 年的生存率可达 95%。
然而,目前很少有胃癌患者在早期被发现,导致 5 年生存率在 20%左右。
因此早检查、早治疗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最关键手段。
胃癌的易患风险因素1.50%的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全世界大多数人都被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国大约有 60%的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每年胃癌的发病人数估计约为 40 万人。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更容易患胃癌,当然大多数感染的人并没有发展成胃癌,研究人员认为个人的遗传因素也导致一些人更易患胃癌。
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及某种基因突变造成胃酸减少这两个因素同时存在时胃癌的风险大大增加了。
幽门螺杆菌存在于胃粘膜的深层,可通过口腔或者饮用被污染的水等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比如一同用餐、接吻、父母嚼碎食物再喂给孩子等都能传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一般在儿童时期就发生了,如果不治疗的话可能持续终生。
它是导致胃溃疡的首要原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长期的感染可导致胃部的炎症,可能导致胃粘膜发生癌前病变,其中有一种就是萎缩性胃炎,这种情况下胃部产生胃酸的腺体被慢慢破坏了。
胃酸能保持胃的酸性环境,可分解或排出导致癌症产生的毒素。
中国、哥伦比亚等国家儿童大部分都感染幽门螺杆菌,这些国家相应的胃癌的发病率就很高。
2.胃癌的其他风险因素包括:1.性别:男性患胃癌的人数是女性的 2 倍。
2.年龄:大多数胃癌患者的年龄在 50 岁到 80 岁之间, 40 岁以下的人患胃你有弥漫型胃癌的家族史,你应该向医生咨询有关 DNA 检测的问题。
9.恶性贫血:恶性贫血往往与萎缩性胃炎联系在一期,当你的胃不能制造一种帮助维生素B12 吸收的内源性因子的蛋白质的时候,就可能导致恶性贫血。
尽管恶性贫血通过注射维生素 B12 就能轻易治好,但这种疾病还是轻度增加了胃癌的风险。
10.A 型血:你的血型是由血液中的红细胞上存在的两种蛋白质——A 抗原和B 抗原决定的。
因为未知的原因, A 型血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比其他血型的人更易患胃癌。
环境因素:长期工作在含有大量烟尘、石棉和镍环境的人,胃癌的风险增加了。
11.肥胖:超过正常体重 20~25 公斤的男性的胃癌风险更高。
12.生活的地区:胃癌在全世界的一些地区更常见——特别是在日本、中国、韩国、拉美和东欧的部分地区。
这与饮食结构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胃癌在那些大量食用肉类或者烟熏、腌制和过咸食品的地区发病率更高。
13.经济状况:在经济较差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较高。
比如在我国,农村的胃癌发病率已高于城市,在城市胃癌发病率下降的情况下,农村胃癌的发病率反而在增加。
这可能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卫生习惯较差,幽门螺杆菌更容易传染,而且冰箱还没有普及,经常食用腌制、熏制的食品有关。
14.种族:在相同地区的不同种族间,胃癌的总体发病率也有很显著的差异。
在新加坡,华人男性发病率为29.3/10万,马来人为8.7/10万。
在美国洛杉矶,韩国裔男性的胃癌发病率为35.3/10万,而菲律宾裔则为6.8/10万。
贲门癌的种族分布也有所不同,在美国,白人发病率高于黑人,在新西兰,非毛利人的发病率高于毛利人。
移民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移民改变胃癌发病率。
移民美国的日本人从第二代开始,胃癌发病率低于居住在本土的日本人。
提示在遗传、医疗保健和环境因素三个环节中,环境因素可能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原因。
我国各民族间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和劳动条件等差别很大。
有哈萨克族、回族、藏族、朝鲜族和蒙古族的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以哈萨克族和回族为高,调整死亡率分别为38.73/10万和37.65/10万,其中男性高达48.26/10万及50.65/10万。
而维吾尔族、彝族和苗族又明显低于上述各民族,尤以苗族为低。
在同一地区居住的民族间胃癌死亡率的亦有显著差异,如吉林省延吉市朝鲜族明显高于汉族。
15.职业:国外资料显示,胃癌危险性的增高与某些职业有关,如煤矿工、从事非铁金属工作的工人、翻砂工、锻工、煤气工人及暴露于矽尘的工人。
在前瞻性研究中观察到胃癌调整死亡率较高的职业有:矿工及采石工(341.9/10万),交通运输工(140.5/10万),服务工(124.6/10万)和书写工123.8/10万。
农民、伐木工、渔民的死亡率为118.2/10万,技工、产品加工工为116.4/10万,均高于特殊专业技术工(105.2/10万)、售货员(96.1/10万)、经理和官员(65.4/10万)。
上海的资料显示1973~1977年工交财贸系统男性胃癌死亡职工4936例的工种,占前6位的是木工、炊事员、司炉工、财会人员、司机、油漆工。
此外,从接触石油制品的工人的调查中发现,应用原油、柴油、煤焦、酒精等工种,1975~1979年调整发病率高于上海市平均发病率1.7倍。
内蒙古牧民胃癌调整死亡率男性为50.08/10万,女性为25.51/10万(24.20%),显著高于当地农民(P<0.01)。
参考文献1、J on R.Kelley. Gastric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Journal ofclinical Epidemiology,2003;56:1~92、T homas G.Morales. Adenocarcinoma of the Gastric Cardia. Dig Dis,1997;15:346~3563、P entti Sipponen. Gastric cancer:pathogenesis,risks,and prevention. JGastroenterol,2002;37[Suppl XIII]:39~444、D omenico Palli. Epidemiology of gastric cancer:an evaluation of availableevidence. J Gastroenterol,2000;35[Suppl XII]:84~895、萧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