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 祀,改正朔……
——《汉书·武帝纪》
(1)解读材料一中示意图,你认为它反映的是汉武帝采取的哪一措施?这一措施有何作用? (2)观察材料二中的古钱币,这是汉武帝统一铸造的什么钱币?有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史实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4)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西汉王朝进入了怎样的局面?
——《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的含义。
答案:(1)儒家,道家。各学派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与融合。 (2)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材料三 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纷纷建立孔庙,实行以儒学为主 的开科取士。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了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也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3)材料三中儒学的传播轨迹说明了什么?
盐铁专卖
1.汉武帝在社会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 (1)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五铢钱 。 (2)实行 盐铁 官营、专卖。 (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2.影响: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北击匈奴
1.背景 (1)秦末汉初, 匈奴 族在冒顿单于率领下统一了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
9.(2022江油期末)汉武帝接受朝臣建议,实施新型专卖政策,“敢私铸铁器、煮盐的人,用脚镣锁住
左脚,没收该人用以生产的工具和赃物充入府库。”材料中“新型专卖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二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二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材料研读
当时的农民见经商容易致富,也纷纷弃农经商。《史记﹒货殖列 传》记载:“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纹不如倚 市门…… 想一想,这种状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目的: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
(2)措施: 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诗》、《书》、《礼》、《易》、《春秋》
(3)影响: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作为教材。
知识拓展 ???
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 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他做官的时间不长,后回家 注书讲学,但国家遇到重大的事情,皇帝仍向他请教。
知识拓展????
汉武帝确立察举制 汉文帝时,开始采用由各地推荐人才的方法,但没有 形成固定的制度。汉武帝在位时期,将这种新的选官 的方法定为制度,这就是“察举制”。察举制是由各郡 国每年向朝廷推举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经过考察, 授予官职。有时武帝还亲自出题考察,如董仲舒就是 通过考察对策而被任用的。通过察举制,西汉王朝选 拔了一大批有杰出才能的人。
考考你??(总结本课及前面的的知识点)
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条件和措施(政治、经济、思想、文 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条件: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以及文景时期治世局面的出现,为大一统奠 定了物质基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推行和巩固大一统打 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接受主父 偃和董仲舒的建议,任人唯贤等,成为实现大一统的主观条件。 (2)措施:政治: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 经济: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文化:在长安举办太学,以五经作为教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精品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精品课件)

西汉的耧lóu车 耦ǒu犁
军事烦恼
朕很是烦恼
冒顿单于 [mò dú chán yú]
汉初时期 汉匈关系
方式: 和亲
原因: 西汉初国力疲弱
结果: 未能阻止匈奴南下
汉武帝解烦之措
方式:“北击匈奴” 原因: 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
卫青征战形象
霍去病雕像
①河南之战 ②漠南之战 ③河西之战
卫青 前127年
“铢”是古代 一种重量单位, 一两的二十四 分之一为一铢。
解烦之措
目的: 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1 把铸币权经营权收 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 物价
4
①治理黄河,开凿灌 溉渠; ②推广新技术(赵过 发明耧车); ③推广铁器。
军事: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军北 击匈奴
西汉王 朝进入 鼎盛时 期
课堂练习
1.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
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文中“上”指___C___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高祖
2. 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
学府接受教育,必须到: ___A___
目标导航
1. 知道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措施。 2. 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与影响。 3. 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巩固“大
一统”的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政治烦恼 思想烦恼 经济烦恼 军事烦恼
汉武帝很烦恼
如何解 烦呢?
政治烦恼
诸侯王势力强大,反抗 朝廷派来官吏甚至叛乱。 严重威胁到中央
天子
西周的宗法制
嫡长子 嫡长子 嫡长子 嫡长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36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36页)

方式和结 果
秦始皇“焚书坑 汉武帝“罢黜百家,
儒”
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
文化专制
采用法家思想,对 独尊儒术(吸收法、道思
其它思想粗暴破坏 想),以儒学为正统思
,激化矛盾,加速 想,促进了大一统局面
了秦朝的灭亡
的形成和巩固
三、经济篇 盐铁专卖
材料
汉大兴规兵 模伐征匈讨奴匈,奴山,东加水 上旱关,东贫水民旱流灾徙害,皆致 仰使给百县姓官 四,处县流官亡空,虚全。仰仗国库供给,国家出 现财政危机。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 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大一统: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 军事、思想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 形成高度统一的盛世局面。
一、政治篇 “推恩令”的实施
材料一
西汉前期形势
中央政府 直辖地区
诸王国统 治地区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
千乘(shèng,兵车) 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
——《汉书·食货志》
富富裕商的大商贾人,,冶冶铸铁鬻铸(y币ù)卖盐盐,,财积或累累了万数金以,万而 计不的佐财公产家,之却急不,顾黎国民家重危困急。,加重百姓困苦。
——《史记·平准书》
材料中的富商大贾通过什么方式积累 财富?
冶铁、铸币、卖盐
汉武帝从富商大贾的财富积累中获得了 什么治国启示?
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儒家 施行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 严刑律法,以法治国
2、汉武帝如何归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思想内涵?
崇礼、尊王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忠君守礼
董仲舒
1、汉武帝为达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目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行有什么 影响?

初中历史初一七年级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初中历史初一七年级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推恩令后的诸侯王封地
一 “推恩令”的实施(政治)

儿子

儿子

儿子
诸 侯

儿子


儿子
儿子
儿子


儿子
儿子
影响:诸侯国越来越多, 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却 越来越小;诸侯王从此 一蹶不振,从而加强了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中央统辖
汉武帝随后找各种借口 削爵,夺地甚至除国, 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 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来越多,但他们的封地和势力却越来越小,

我们可以称之为推恩令。
一 “推恩令”的实施(政治)
什么是“推恩令”?
诸侯王除以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 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 制定封号,由中央直接管辖。
一 “推恩令”的实施(政治)
假如一个诸侯王的封地有下图那么大,他有4个儿子。根 据推恩令,他的封地变成多大了呢?
诸侯王势力强大, 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社会秩序混乱
一 “推恩令”的实施(政治)
主父,现在诸侯王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朝廷

的号令,时刻有谋反的可能;地方豪强实力也日

益膨胀,朕欲除此祸患,不知主父可有高见?

臣以为,可以允许那些诸侯再次将自己的封
地分封给他们的子弟,这样做虽然诸侯国越
主 父
汉武帝刘彻
课堂小结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主父偃)

西
武 帝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24张PPT).ppt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24张PPT).ppt

思想篇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诸侯势大
合作探究:同是统一思想,汉武帝与秦始皇的措施有什么不同?
秦始皇
汉武帝
豪族膨胀 思想混乱
采用法家思想,对其
不 方式 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

粗暴破坏。
点 结果 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独尊儒术,以儒学 为正统,推行儒学 教育
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秦—坑儒谷
强硬手段 暴力阻止
私商暴利
相 目的 同 点 实质
政治篇 1.“推恩令”的实施
诸侯势大 豪族膨胀 思想混乱 私商暴利 匈奴犯境
酎(zhòu)金夺爵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又借 口诸侯王所献酎金的斤两、成色 不合规定,废诸侯106人,此后, 还以种种罪名废去一些诸侯,到 汉武帝末年,汉初所封王国铲除 殆尽,藩国的威胁自此消除。
利诱 + 转移矛盾
平稳过渡
•匈奴袭扰
军事
政治篇
诸侯势大 豪族膨胀
1.“推恩令”的实施
阅读材料,思考汉武帝即位之初地方有什么弊病?
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
思想混乱
私商暴利 匈奴犯境
诸侯王势力强大, 严重威胁到中央
政治篇 1.“推恩令”的实施
诸侯势大 豪族膨胀 思想混乱 私商暴利
汉景帝采用晁(cháo)错的 《削藩策》,先后下诏削楚、赵等 诸侯国封地。吴王、赵王等王联合 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 名发动叛乱。在梁国的坚守和周亚 夫率领汉军的攻击下,叛乱平定,
①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豪族膨胀 ②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 ③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 ;
思想混乱④ 儒士 进入 各级政权机构。
私商暴利 匈奴犯境

七年级上册 历史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知识点背诵

七年级上册 历史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知识点背诵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2.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削爵夺地除国、刺史制度。

①实施“推恩令”: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②借口削爵、夺地、除国,镇压诸侯的叛乱。

③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作用:削弱了地方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2)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董仲舒)①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学确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思想成为大一统精神支柱;②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作用:实现了思想上大一统;使儒家忠君守礼思想成为大一统精神支柱;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推崇,对以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产生了深远影响;3)经济上:①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③全国范围内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④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作用:(1)中央政府完全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稳定了经济形势(2)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为汉武帝巩固国家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4)军事上:北击匈奴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是汉朝对抗匈奴的高潮。

作用:漠北战役后,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

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境的威胁,巩固了西北边疆,从军事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王朝。

3.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意义:(1)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2)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汉王朝的影响力远达边地少数民族地区,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的汉王朝版图拓展。

4.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大一统的认识(1)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君主,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秦皇汉武成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
①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重视儒学) ②儒家思想培训和选拔官员;(重用儒生) ③在长安兴办太学,在各地方设立官学等。 (兴办太学)
讨论: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究 竟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你怎么看, 请说说你的理由。
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汉武帝把权 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儒 家学派的发展。
背景: 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 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社会上出现了 许多富商大贾。
目的: 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措施: ①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 ③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④下令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秦“半两”
西汉“五铢钱”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新课导入
雄才大略——汉武帝
通过短片,我们了解到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 大略的皇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他的统治, 使汉朝进入鼎盛时期。那他是如何使汉朝达到鼎盛 的?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共同学习《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3.汉武帝用了什么办法解决这一问题,结果如何?
(1)推恩令: 内容: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 封地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
结果: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 越小。
(2)削爵、除国: 内容:以各种理由削爵、夺地甚至除国, 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
结果: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3)迁居:
2.卫青在漠北同匈奴主力相遇,大胜而归。 霍去病也挥师北击匈奴,大获全胜。
3. 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 力与西汉对抗,一部分匈奴人归附西汉, 另一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

整体感知
大一统的含义:
指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 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大一统与大统一的区别:“大一统”所涵盖的范围比“大统一”要广得多。“大一统”不仅 是地域上的统一,更是思想、文化、经济的统一。而“大统一”就仅仅是地域上的统一了。
一、削弱地方势力
1.背景
相关史事 西汉建立后,刘邦继续实行郡县制,为巩固统
素养提升
1.汉武帝即位以后,就有不少朝臣认为“诸侯连城数十,泰
强”,并向武帝“数奏其过恶”,要求对他们“稍侵夺”。
C 对此,汉武帝于公元前127年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军机处 B.设置转运使
C.颁行推恩令 D.设立锦衣卫
素养提升
2.考证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从如图所示两枚钱币的
B 考证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
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一、削弱地方势力
2.措施 ②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
效果: 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材料1: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 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占列侯总数的一半。
——《史记》 材料2:不少诸侯王因“骄淫失道”,而被除国,如燕王刘定国与文康王姬通 奸、夺弟妻为姬及杀人等罪,被主父偃告发处死刑而自杀国除。像类似刘定国这 样犯罪或谋反而被除国的,还有燕、济川、齐、淮南、衡山、江都等九国。
三、尊崇儒术
2. 实施
材翻料译:董所仲有舒不向属汉于武儒帝家建,六议艺:,诸范不围在之六内艺,不之符科合孔孔子子之学术说者的,学皆派绝,其都道禁,绝勿其使理
并论进,不。许邪它辟们之与说儒灭学息并,进然,后使统邪纪恶可不一正而的法学度说可归明于,灭民绝知,这所样从做矣了。就能政令统

2024年新版七年级历史七上册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2024年新版七年级历史七上册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①尊崇儒术 ②兴办太学
儒学
化危机——尊崇儒术 思想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贬低并排斥 ➢百家:儒家以外的学说 ➢独尊:独居首位
➢儒术:新儒家
这里的“儒术”不仅指 儒家学术,是指儒学和法术, 法术原来是指法家那夽传统 的严刑峻法和黄老之术的一 种结合,即外儒内法。
思考: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影响?
合与凝聚”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削减侯国数量
C.推行郡县制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3、董仲舒认为,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 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设立太学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 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 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 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匈奴犯边 袭扰大汉
化危机——反击匈奴 军事大一统
汉武帝如何解决这一危机?
天子(汉武帝)为治 第,令骠骑视之,(霍去 病)对曰:“匈奴未灭,无 以家为也!” ——《史记·卫将军(官 职)骠骑列传》
匈奴未灭, 无以为家
—霍去病
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漠北战役 大败匈奴
作用: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危机除——大汉固 大一统的作用
材料: (豪强地主) “役财骄
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 断于乡曲” 。
——《史记·平准书》
政治大一统
汉武帝如何解决这一危机?
豪强地主 横行乡里
建立刺史制度 作用: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危机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共34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共34张PPT)

“七国之乱”
看图说事2:刚即位时, 汉武帝面临着怎样的 严重考验?怎么办?
政治上:诸侯势力 仍相当大,严重威 胁中央集权。
解决措施: 削弱诸侯国势力。
一 政治上:1,颁布
推恩令
主父偃( yǎn )
“推恩令”有何巧妙之处?
通过“推恩”这种“富有人情 味”的方式,原来王国被分割成许 多小侯国,侯国越来越多,封地和 势力越来越小。达到了削弱王国的 目的,而受封的诸侯子弟,对皇帝 感恩戴德。
3、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补充说明:
四、军事上:反击匈奴 ①公元前127年,卫青率兵夺回河套,史 称淮南战役(也叫“河套战役”)。
②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夺取河西走廊,史 称河西战役。 ③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进击漠北, 大败匈奴单于,史称漠北战役。
意义:
巩固了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
时期。
附益之法:禁止读书人与诸侯王交往,防 止他们培养政治势力。 酎( zhòu )金夺爵:祭祀祖先的典礼上借 口诸侯王上交黄金的斤两、成色不足,削 106个侯的爵位。
政治上:2,建立 刺史制度
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派刺史一名监察地方官员。
影响: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大大加强,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 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什么是“大一统”?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 经济、思想、军事等各方面 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 集权的政治局面。
西汉前期的几位皇帝 开国皇帝汉高祖 ( 刘邦)

汉惠帝 ( 刘盈)
西汉前少帝 ( 刘恭) 西汉后少帝 ( 刘弘)
影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 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2024版新教材)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学习目标
1.掌握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采 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2.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与影响。 3.理解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学会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141年—前84年) 汉朝的第7位皇帝, 4岁时被册立为胶东王, 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罢黜百 ①实行盐铁
家 独尊儒 官营、专卖
②设刺 术”
②统一铸造
①颁布推恩 史

政治
思想
经济
五铢钱
③统一调配 物资,平抑
物价
评价汉武帝
• 功:汉武帝在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军事等
方面实现了大一统,将西汉王朝推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
• 政治上:为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推行“推恩令”;
【1】 汉 武 帝 削 弱 诸 侯 国 势 力 的 实
质是( B )
A.剥夺王国的封地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C.分割王国的封地 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2】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B )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3、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 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 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一批 儒生全部活埋。 材料二:汉武帝接受著名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 想,其他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 (1)根据以上材料,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以上措 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 经济上,统一货币权和盐铁经营权,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政策,将儒家学说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七年级-统编版-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七年级-统编版-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推恩令”的实施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问题一: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刘邦建立西汉后,分封了一些诸侯王。随 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的势力也膨胀起来。汉 景帝采纳大臣晁错的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 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对抗中央。景帝派大 军平叛,经过三个月的战争,平定了七国之乱, 并借机收回了诸侯王的军政权力,使中央对全 国的统治得到加强。
(一)“推恩令”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 道不宜。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 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 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诸侯王
侯 诸侯 侯 王侯

诸侯 侯 王侯 侯侯 侯侯
“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
“酎金夺爵”的故事 汉文帝时规定,每年八月,诸侯王和列侯要按封国人口数到长安献酎 金。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 不足为借口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汉武帝通过实 行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 据的局面。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汉武帝像
姓 名:刘彻 身 份: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 在位时间:公元前141—前87年
孝武皇帝,景帝中子也,母曰王美人。年四岁立为胶 东王。七岁为皇太子,母为皇后。十六岁,后三年正月, 景帝崩。甲子,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窦氏曰太皇太后。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31张)(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31张)(2024版新教材)
材料二:票姚校尉去病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得相国、当户, 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以二千五百户封 去病为冠军侯。
材料反映了哪一事件?
西汉时期对匈奴的抗击。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作用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 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 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歌诀:
汉武雄图载史篇,大一统固汉江山, 解决封国推恩令,始作俑者主父偃, 全国划分十三部,派遣刺史常察监, 重用文士董仲舒,统一思想强集权, 罢黜百家尊儒术,长安太学来兴办, 控制经济五铢钱,外加专卖铁和盐, 政治思想加经济,汉朝鼎盛美名传。
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知识梳理4北击匈奴
10、冒顿单于,和亲 11、文景之治,汉武帝,119,卫青,漠北战役 12、大一统
烦恼五:
材料一:元光五年,青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太仆公 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大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
反击匈奴结果如何? 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军各万骑。
该如何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知识梳理3盐铁专卖
6、五铢钱 7、盐铁官,官营,专卖 8、调配物资 9、经济基础
经济:统一货币铸造,盐铁专卖
西汉铜币五铢 钱,字体清晰,
西汉郡国齐 国的铁官使
汉代开采井盐画像石
重量实为五铢,
用的封泥,
不易盗铸
是检验产品
作用:这些措施,使国的证家明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C.董仲舒 D.主父偃
5、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西汉处于鼎盛时期
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武帝
6.以下四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①汉高祖 ②汉武帝③汉景 帝④汉文帝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共15张PPT)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共15张PPT)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作用:解决了匈奴南扰的 问题,巩固了边疆的稳定, 促进了民族交融。
➢ 对比秦朝的疆域与汉武帝统治后期的疆域,有什么变化?
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 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课堂小结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随堂练习1
B
随堂练习2
A
作用: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问题二: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2.地方豪强问题 “内实京师,外销奸猾。”“不诛而害除。” 设刺史监视地方——《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政治: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
材料 (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政治:设刺史监视地方。 ——《汉书·武帝纪》
——《史记·平准书》
政治:诸侯王与地方 豪强势力强大
问题二: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1.诸侯王国问题
政治:实施“推恩令”
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 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划归临近的郡管辖。
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作用: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尊崇儒术。 统一思想(文化道统)。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忠君守礼思想。
补充:天人感应
新儒学的特点是外儒内法。 即以儒家的等级观念和仁政为外在表现,以法家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为根本。
具体措施: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材,儒士进入政府机构。
影响:①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②尊崇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 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四、北击匈奴
匈奴是秦汉时期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秦末汉初,(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课件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课件
困境:西汉初年,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朝廷对地方的控制相对松弛,社会上各种学说流行,人们的思想不统一。
1.汉武帝面临的思想困境:
叁、儒家正统凝民意——文化统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我心神不宁啊!
2.汉武帝采取的措施:
作用:从此,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异同点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相同点
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
实质
文化专制
不同点方式和结果
采用法家思想,对其它思想粗暴破坏,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5.《盐铁论》一书中提到,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A.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B.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C.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 D.防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大6.汉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汉武帝此举是为了( )A.分化王国力量 B.提升儒学地位 C.监察地方势力 D.拓展统治范围
3.汉武帝采取的措施:
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
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作用:使国家财政状况得到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指导思想:
重农抑商
桑弘羊

儒家正统凝民意 —文化统一
叁、儒家正统凝民意——文化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
小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实施“推恩令”; 建立刺史制度;
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经济: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统一铸造五铢钱; 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平抑物价。
4.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达标训练:
1.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
1财.十私分人富铸有币。没) 有完全禁绝。 通2过.盐上述铁材经料,营概权括掌西汉握经在济地发展方存豪在什强么手问中题?。
三、经济:
1.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实行五盐铁官营、专卖; 3.统一铢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重量为 五铢,故得名。历代继续沿用五铢钱,从汉武帝直 到唐高祖,五铢钱流行了七百多年。
公元前122年, 汉武帝又借口 诸侯王所献酎 金的斤两、成 色不合规定, 废诸侯106人。
2.建立刺史制度
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州,每州设刺史 一名,专门负责监察本州的主要官吏和豪 强及子弟的不法行为。
大一统之政治
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表
地 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

刺 刺 刺刺 刺刺刺刺刺刺刺刺 刺 史 史 史史 史史史史史史史史 史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 七位皇帝。他七岁被立为 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 到七十岁驾崩,历时五十 四年,是第三个在位时间 最长的皇帝。汉武帝是历 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继承 了“文景之治”遗留下来 的富强基础,即位后便励 精图治,把西汉王朝推向 极盛。与秦始皇并称“秦 皇汉武”。
西周 秦朝
分封制 郡县制
西汉
方式和 结果
对其它思想粗暴 破坏,加速了秦 朝的灭亡
思想),以儒学为正统 思想,促进了大一统局 面的形成和巩固
材料: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 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史记·吴王濞列传》
(译文:吴国豫章郡有出产铜的矿山,刘 濞就招募天下亡命之徒来此偷偷铸钱,并 在东边煮海水为盐,因为不纳税,吴国资
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
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
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
自征租赋,自铸钱币,
有自己管辖的区域和军
队,占据广大地盘,对
西汉中央政权构成严重
威胁。
郡国 并行制
材料一:西汉中山靖王金缕玉衣
按汉朝礼制,金缕玉衣是皇帝才可以享用们无视朝廷,“拟同天子”的 史实。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这样评价他: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 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 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就是大 一统的汉朝。
什么叫“大一统”?
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 思想、军事等各方面进行统 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 权的政治局面,就是“大一 统”。
仰。”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高祖
D.汉景帝
4.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
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半两钱 B.五铢钱 C.铲币 D.刀币
官吏、豪强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A.锦衣卫
B.刺史
C.太尉
D.节度使
2.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进入全国的
最高学府接受教育,必须到( A )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3.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
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
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课文,概括西汉 初年,汉武帝在政治上面临哪些问题?
政治上:诸侯势力相当大, 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一、政治:
主 父

1.实施“推恩令”
诸侯国土
封土分一次
封土再分
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 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你送來的賀禮太薄, 對朕不敬,削你的爵位!
《诗》《书》《礼》《易》《春秋》
作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使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儒学居于 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 响深远。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异同点
秦始皇“焚书坑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
儒”
尊儒术”
相 目的
同 点
实质
加强中央集权 文化专制
不同点 采用法家思想, 独尊儒术(吸收法、道
刺史:代表朝廷监视地方官员, 豪强及其子弟
思想的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
董爱卿,近来朕心中颇为烦闷, 诸王门下的那些宾客又在批评朕 的政策,指责中央,吵得朕心神 不宁,不知爱卿可有对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提出者:董仲舒 表现 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