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秋天》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秋天》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秋天》

作业:
1、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 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2、收集有关秋天的诗词,整理在摘抄本上。
3、将《秋天》中你最喜欢的一节改为一篇优美的
小散文。
4、为你最喜欢的季节写一首小诗。
秋 天
何其芳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何其芳(1912—1977)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文艺评 论家。原名何永芳,重庆万州人。 《秋天》是作者大学时代创作 的,当时他将视野投向乡野,投 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所。1936年他 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 《汉园集》出版。著有诗《我们最伟大的节 日》,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 散文集《画梦录》等。文艺论文集《关于现 实主义》、《论〈红楼梦〉》、《关于写诗 和读诗》、《文学艺术的春天》等。《秋天》 选自其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
“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概括了秋天在农人家里 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 围。
霜晨归渔图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浆: “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自得的心情;“归泊”既写景又暗 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游戏”一词虚实相生,体现了秋天的活泼和渔人收获的喜 悦。
我还记得在《中国导报》上发表的访问记中,其芳对采访的记者最后讲过
这几句话:“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三十五年中间, 我主要是做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工作,很少写诗写散文。要是可能,我将来
还要写诗、写散文、写长篇小说。”他念念不忘他计划中的“诗、散文、长篇
小说”!但是现在没有这种可能了。对我们来说这是多大的损失。因此我们更 加珍惜他遗留下来的一部分作品。昨天我还含着眼泪重读他的诗《北中国在燃 烧》断片,为了它给我唤起的崇高的感情,我衷心地感谢他。

秋天何其芳完整版的赏析

秋天何其芳完整版的赏析

秋天何其芳完整版的赏析秋天何其芳完整版的赏析作品《秋天》是以季节为题。

命题平实、自然、简约,涵盖着广泛的内容,给我们以纵横驰骋的空间。

题目概括力强,涵盖内容广泛。

秋天何其芳完整版的赏析,我们来看看。

作者介绍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

幼年时即喜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读了大量新诗。

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大学期间在作品《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

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作品《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作品《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

抗日爆发后,何其芳回到老家四川任教,一面继续写作诗歌、散文、杂文等。

1938年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

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并任文学研究所所长职务。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

他自称开始创作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

他不满丑恶的现实,又不清楚出路何在;他热切地向往着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的追求。

于是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

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

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

在散文创作上,他自称“我的工作是在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他善于融合诗的特点,写出浓郁缠绵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颜色和图案,使他的散文别具风格。

真正明显地表现出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在抗战开始,特别是到了延安以后。

现代诗歌《秋天》阅读训练及答案附赏析

现代诗歌《秋天》阅读训练及答案附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10 分)秋天何其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注释:梦寐,睡梦,梦中。

18.下面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古语云:“秋风秋雨愁煞人”,而诗人笔下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是世外桃源般的,是明媚淸甜的。

B.“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视听结合,产生一种隐约、飘逸的意境,“丁丁”表现出声音的悠远、山谷的幽深。

C.“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写渔人在悠闲自得中享受生活。

D.“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牧羊女白天看不见爱恋的牧童,倍感失落伤心,就去睡梦中找寻。

含蓄地写出初恋少女相思之苦。

19.下面对这首诗艺术特色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诗人使用大量的拟人修辞,使得情感表达更形象,突出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

如“饱食”、“栖息”、“游戏”等。

B.“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运用比喻。

湖岸乌桕树的叶影随水波摇曳,似青鳊鱼戏水,渔人产生错觉,连忙收网。

诗人写来,宛如一幅画,妙趣横生。

C.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入手,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多种感觉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祥和安乐的画面。

D.诗人在空间的构思上匠心别致,从山林到江面再到草野,富有地域特色;在时间上,也巧妙组合,分别对应为清晨——中午——夜晚,非常紧凑。

20.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明媚的秋景图,由三个画面组成。

请你仿照给出的第三幅画面的概括,把另两副画面总结出来。

结构要求基本一致。

(4 分)第一幅画面:第二幅画面:第三幅画面:少女思恋图参考答案:18.D(描写初恋少女似恋非恋的感觉,在睡梦中也是清甜的。

秋天(何其芳作品)原文、翻译及注释

秋天(何其芳作品)原文、翻译及注释

秋天
当代: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标签
现代派/现代主义(包括汉园三诗人)
译文
一望无垠的沙滩上,潮水涌上来了,像一道白色的长虹;我猜想,是不是瑶台仙人,失手把玉杯中的琼浆泼向了人间,如此奔腾汹涌。

澎湃的潮水中,蓝天的倒影在水里颠簸摇动;夕阳西坠,浮沉出没在湍急的洪波巨浪中。

注释
漫漫平沙:广阔无边的江边平坦的沙滩。

走白虹:走,奔跑和滚动;白虹:指钱塘江潮。

瑶台:传说中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失手:因没拿住(玉杯)而倒翻。

晴天:因滚动的钱塘江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蓝天也摇动不止。

晚日:因奔腾起伏的浪潮,使倒映在江水中的落日沉下又浮起。

关于作者。

何其芳《秋天》的PPT课件

何其芳《秋天》的PPT课件
17
为什么相同的秋天会有 这些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不同作者和相同作者不同 心境,不同角度都会有不同 感受。
18
练习:
一、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 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1、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 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 在前头 2、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 彼岸;悲观者说,风是
1
预习检查:
1、填空
《秋天》作者(何其芳),四川万县人。现代 (散文家)、( 诗人 )、 (文艺评论家)。代表散文 集《 画梦录 》。
2、你认识我吗?知道我的样子吗?
丁丁(zhēng) 青鳊(biān)鱼 寥(liáo)阔 清liè(洌)
肥硕(shuò) 栖(qī )息 乌桕(jiù)叶 归泊(bó) 枯涸(hé) 梦meì(寐 )
26
7
游 子
正是这些有代表性的事物体 现出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 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
思 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
归 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

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 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
归家的团圆 时刻,游子仍是“断
肠人在天涯”。
8
为什么诗人选取这些景 物,把它们写入诗歌?
思考:这首诗如果说没有“秋天” 二字你能从哪些地方读出秋味的?
5
吟诗
断夕古 小 枯 肠阳道 桥 藤 人西西 流 老
天 净 沙
在下风 水 树
天, 瘦 涯马 。。
人 家 。
昏 鸦 。
马 致 远
秋 思
6
诗人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绘秋天?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秋天》何其芳

《秋天》何其芳
我心中的秋天
▪ 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 ▪ 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
草木摇落而变衰。” ▪ 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
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 情到碧霄。
识文断字
▪ zhèn ▪震 落 ▪ qī ▪ 栖息
zhēng zhēng 丁丁
biān 鳊鱼
lián 镰刀
霜晨归渔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少女思恋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诗韵悠悠
▪ 再读诗文,与作者一起感悟秋天: ▪ 设想作者面对秋天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
▪ 扑到你裙衣轻覆着的膝头。
▪ 你柔柔的手臂如繁实的葡萄藤
▪ 围上我的颈,和着红熟的甜的私语。
▪ 你说你听见了我胸间的颤跳,
▪ 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
▪ 是的,一株新的奇树生长在我心里了,
▪ 且快在我的唇上开出红色的花。
教师寄语
▪ 大自然的力量是神奇的,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不一样 的季节总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风景,能让我们在不同的 四时轮回中体验不同的风情与韵味,这是大自然赐给人 类的最美的礼物!生活的琐碎,人世的芜杂,人情的无 奈,总是让我们带着不同的情感去审视我们周围的世界, 我们身处的大自然,人们想当然的去认为,春天是妩媚 的,夏日是火热的,秋天是萧瑟的,冬天是凋敝的。实 际上,每时每刻,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美丽的风景值 得我们去欣赏,去发现!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世 界变了,风景变了!“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 现美的眼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沉浸其中享受 其美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秋天(何其芳)教案

秋天(何其芳)教案

《秋天》(何其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秋天》。

(2)理解诗歌《秋天》的主题,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3)了解作者何其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象美。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观念。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时光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秋天》的朗读与背诵。

(2)诗歌主题的理解和分析。

(3)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意象和意境的把握。

(2)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象美。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时光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4. 运用欣赏法,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象美。

5.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写作等实践活动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秋天》的朗读录音。

(2)作者何其芳的生平介绍及创作背景资料。

(3)相关诗歌鉴赏的理论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秋天》。

(2)查阅作者何其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秋天》的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妙音韵。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提问:“秋天”这个季节给你带来了哪些印象和感受?2. 学习诗歌内容(1)学生自读诗歌《秋天》,感受诗歌的意境。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落叶”、“秋虫”、“田野”等。

(3)讨论诗歌的主题,提问:诗歌《秋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欣赏诗歌语言美、情感美和意象美(1)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情感、意象等方面欣赏诗歌的美。

《秋天》何其芳

《秋天》何其芳

震 落 了 清 晨 满 披 着 的 珠 , 露
秋 天Biblioteka 何 其 芳“满披”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表现了清晨的露水很多,使人感觉到空气 的湿润和凉爽。
“飘”字可以改为“飞”吗?为什 么?
不可以改,“飘”与后面的“幽”相呼 应,飘的动作是舒缓的,而“飞”达不到 这种表达效果。
(9)“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生活中的话怎么说? )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生活中的话怎么说? 怎么读?,作者这样说有什么好处? ?,作者这样说有什么好处 怎么读?,作者这样说有什么好处?
用拟人和通感的手法, 好处:用拟人和通感的手法,镰刀都足足 地享受过了,写镰刀其实是写人的喜悦的 地享受过了, 心情。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心情。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栖息“一词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意味隽永,写出了轻松安静的氛围。
山谷伐木 农家丰收图 篱间背瓜果
真的是秋天在“游戏”吗?
• 是渔民,表面上是写秋天象一个可爱的孩 是渔民, 子在船头游戏, 子在船头游戏,实际上是写渔民轻松愉悦 的心情。 的心情。


何其芳
作者简介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 , 何其芳 四川万人。现代诗人, 芳,四川万人。现代诗人,散 文家、文艺评论家。 文家、文艺评论家。 1931年至 年至1935年就读于北京大 年至 年就读于北京大 学哲学系。1938年夏到延 学哲学系。1938年夏到延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1947年,两次被派到重 年 庆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从事 地下工作。 地下工作。 著作:散文集《画梦录》 著作:散文集《画梦录》,诗集 预言》 《预言》、《夜歌和白天的 歌》。 1977年7月24日在北京逝世。 日在北京逝世。 年 月 日在北京逝世

《秋天》何其芳

《秋天》何其芳

诗的每一节都是一幅优美的画面, 请给每幅画拟一个漂亮的名字。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最美丽的花朵”。 试带着丰富的想
象将这些美妙的图画描绘一下。 ◎农家丰收图:
◎霜晨归渔图:
◎少女思恋图: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2.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3.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赏秋
1、这是一首很美的秋之韵律,是一曲让人心动的秋之赞歌。 它的美让我们从各个角度都能体验感受。下面让我们走进 诗歌把我们感受到的美展示出来,先我先给大家作一个示 范。
示例:
○美在声音:露珠震落的“滴答”声,伐木飘出的“丁丁” 声,开心、爽朗的笑语声,婉转悠扬的木笛声„„交织成一 曲“秋之歌”。
何其芳
何其芳(1912-1977)
现代散文家、诗人、 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 重庆万县人。代表作有散 文集《画梦录》 。《 秋 天》选自其早年创作的诗 集《预言》。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作者写这首诗时才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 他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表现 其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何其芳早期诗作艺术精致 ,色彩绚丽,以清新柔婉见长。参加革命后诗歌变 为平易朴实,乐观豪放。他又以写抒情散文著称, 《画梦录》中的篇章常用象征手法,构思精巧,富 于艺术的独创性。以后在《还乡杂记》中的篇目则 趋于朴素自然,感情犷放,格调明朗。
○美在神态:欣然的笑脸,忘我的陶醉,热切的痴迷„„溢 动着一段“秋之情”。
你来试一试:
美在颜色…… 美在形状…… 美在动作……
写秋:

14何其芳《秋天》

14何其芳《秋天》
3、揣摩文章的感情。
zhè n
Hale Waihona Puke zhēngliá n
shuò
震落

丁丁
biān
镰刀
jiù
肥硕
pé ng
栖息
zà i
鳊鱼

乌桕
liá o
芦篷

满载 清冽
归泊
liè
寥廓 梦寐
mè i
枯涸
读一读,品一品
思考:1、这首诗歌被分为三节,这 三节是按什么来分的呢? 2、诗歌的结构是怎样的?三节之间 和每小节内分别是怎样的关系?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 的眼里”中的“梦寐 ”是什么意思?牧羊 女眼中的秋天又是怎 样的呢?
“梦寐”:睡梦朦胧,说明牧羊女陶醉于秋天的美丽, 怀念夏天美好的笛声。表现了秋天如诗如烟、如痴如 梦的意境。与前两节的满足、悠闲不同,牧羊女面对 的秋,只留下寥廓无边的草野、更添寂寥的蟋蟀声和 清冽冷峻的溪水,令她心中存着一份挥之不去的孤独 与惆怅。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比喻) 把乌桕叶比作青鳊鱼,虽然没有捕到鱼却 没有懊恼的情绪,更多游戏般的心境,没 有生活压力的轻松。 满载:满载的不是鱼,满载的是比物质收获 更难能可贵的精神的满足。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轻轻”——渔人悠闲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游戏”——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 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 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收割稻谷) ——饱食:写出大获丰收的喜悦; ——稻香:从嗅觉角度,让人再次对劳动成果感 到满足; ——放下镰刀:不是劳动场景,而选取收割后的 景象,用休息来取代辛劳,重在展示农人的闲适、 满足。 (采摘瓜果)

《秋天》 说课稿

《秋天》 说课稿

《秋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秋天》。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秋天》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四季美景”为主题,所选课文均为写景抒情的佳作,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的一首优美的诗歌。

诗不长,只有三节,却将秋天的美景、丰收的喜悦和人们的闲适描绘得淋漓尽致。

诗歌语言简洁、优美,富有韵律和节奏感,是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写作和欣赏的极好范例。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初中,对语文学习有着较高的热情和好奇心。

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诗歌,但对于诗歌的鉴赏和写作还处于初步阶段。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但对于抽象的情感和意境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描绘的秋天的景色和表达的情感。

学习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模仿写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秋天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

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学习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体会诗歌中含蓄的情感表达,理解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写景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何其芳秋天》课件

《何其芳秋天》课件

VS
节奏与情感相呼应
何其芳在《秋天》中不仅注重诗歌的外部 节奏,还注重节奏与内在情感的呼应,如 “摇着归泊的小船”与“轻轻吻着水面” 等,这些节奏的变化与情感的起伏相呼应 ,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PART 05
《秋天》的影响与评价
《秋天》的影响力
文天》 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PART 03
《秋天》的主题思想
秋天景色的描绘
总结词
细腻入微,生动形象
详细描述
何其芳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如“黄叶”、 “归舟”、“白霜”、“寒虫”等,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秋天情感的表达
总结词
含蓄深沉,真挚感人
详细描述
何其芳在诗中通过秋天的景色,含蓄地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感慨,以及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情感真挚而 深沉,令人动容。
跨文化传播
《秋天》有望在更广泛的 国际舞台上传播,成为世 界各地读者共同喜爱的作 品。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2023 WORK SUMMARY
《何其芳秋天》ppt 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何其芳简介 • 《秋天》的创作背景 • 《秋天》的主题思想 • 《秋天》的艺术特色 • 《秋天》的影响与评价
PART 01
何其芳简介
何其芳生平
1902年出生于四川省万县 市。
1938年赴延安,在鲁迅艺 术学院任教。
语言富有音乐性
何其芳巧妙地运用押韵、平仄等手法,使诗歌语言富有节 奏感和音乐性,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语言细腻入微

何其芳《秋天》

何其芳《秋天》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 情?
农 家 丰 收 图
农家丰收图
秋 景 图
悠闲 霜晨归渔图 惬意 清静 清甜 少女思恋图
喜 悦、 赞 美
写作平台 课堂练笔
以《秋_》为题,试写一段诗文。 选取三幅图中你最喜欢的一幅,结 要求:学着《秋天》或《秋景》的文体,选 合自己的感受,想象每幅画中人物的身 取一个场 景,创造性地描述一幅画面。 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 来。可以以“农家丰收图”、“霜晨归 渔图”、“少女思恋图”为题,也可另 拟题目。字数不限。
台湾同胞感受最深,他们的根在 哪呢?
秋水涨池:“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美好的生态 酿造了美丽的季节和诗句。
望月思亲:每到秋天,月儿似
乎更圆、更亮;常言道,“每逢 佳节倍思亲”呀!
秋风扫落叶:绚丽的色彩,无情
的秋风,鲜明的对比;大自然的无 情会带走一个美丽的季节……
你对秋 天有什么样 的印象?有 没有什么关 于“秋天” 的诗歌让你 记忆犹新?


何 其 芳
何其芳,现代诗人、
文艺评论家,四川万县人。 19岁就读北京大学,24岁与 卞之琳、李广田合作发表《 汉园集》,奠定他在中国现 代诗歌史上的地位,著有诗 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 歌》。25岁凭借其散文集《 画梦录》蜚声文坛。
何其芳(1912-1977)
秋天总能激起人们 无限的情感和想象, 请倾听课文朗诵, 想想作者向我们描 绘了秋天(lián )刀 鳊(biān )鱼 清冽( liè ) 背篓( lŏu ) 枯涸( hé ) 蟋( xī )蟀 肥硕(shuÒ ) 寥( liáo )阔 梦寐( mèi ) 栖( qī )息 芦蓬(péng)
带问题,自由朗读:

对何其芳《秋天》的解读

对何其芳《秋天》的解读

对何其芳《秋天》的解读
岳军芳
当我用心去感受秋天,不由想起何其芳先生的《秋天》一诗,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新增的篇目,对它的解读一般是说它以“秋”为主轴,可分解为在秋天中发生的一些并列的场景:伐木工人在叮叮的伐木声中挥洒汗水,农民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心里乐开了花,捕鱼渔民迎着露水辛勤劳作,牧羊女在“秋天”的梦寐中追寻那诱人的笛声等。

诗里似乎平行地展开三幅画面:农家秋景图、江面秋归图、原野思恋图。

每节都按由远而近的顺序来写,末句收束描写的侧重点。

前两节侧重于外在的景物和人事(农、渔),第三节写人的内心微妙的变化、感觉(情思),使全诗落笔在感情的实处。

如果我们换种眼光来看“秋天”:即把上面一二幅画面(即所谓的“农家秋景图、江面秋归图”)看成(想象成)是牧羊女在秋天“梦寐”的内容,把整首诗“还原”成是牧羊女一个美丽多情的梦。

诗歌的味道就更浓了,诗歌便会在寻梦者的眼中展现一个新境界:你看,当牧羊女在梦中看到:伐木工人、渔民等人在这个难忘的收获季节(秋天)都能收获他们所盼望和所需要的东西,比如说肥硕的瓜果,新鲜的鱼儿,愉悦的心情等,却唯独没有她所需要的东西(美好的恋情)出现,多情的小伙子你到底到哪儿去了呢?执著的她又该会怎样深情注视、苦苦寻觅与等待呢,在这寻觅与等待中又该会发生多少动人故事……
读着他的诗,让我们用心去体验秋的多情,秋的韵味。

《秋天》说课稿

《秋天》说课稿

《秋天》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方案、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秋天》说课稿《秋天》说课稿(通用1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何其芳《秋天》赏析

何其芳《秋天》赏析

何其芳《秋天》赏析《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

它不像那个时期的诗人们那样爱用象征手法,写得神秘莫测,或爱寻味哲理,显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拘守个人狭小天地,缠绵悱恻于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而是难得地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现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

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缺少象征的奥义,实则意味情味既深且长。

诗中透出那么一种氛围,那么一种神韵,这是最能勾住读者心魄的东西。

所谓氛围,在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作品中,通常是指作品中的整体性的境象、风神、气韵。

它与严羽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的气象有所类似,又有所不同,气象所指更为廓大,包括内容、形式各个方面;氛围似乎主要关乎内容,涉及意象、意境、情感等。

氛围可感而不可言,正如司空图所言:“神而不知,知而难状。

”亦如唐人所言:“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但读之有感,了然于心,也应能言追心意,形之于文。

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

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

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

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

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声悠远地飘来,诉诸听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和触觉,真是一片世外风光,启迪人追思那邈远的印象,《诗经》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吗?“飘”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不过那都是写虚的,用的是比喻义、引申义,用在这里才是写实的,别有一番情韵。

背瓜果所伴随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喜、笑盈盈的。

“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来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秋天)西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秋天》知识讲解

《秋天》知识讲解

《秋天》知识讲解责编:王军霞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现在重庆万州)人。

现代诗人、评论家。

著有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等。

代表诗作有《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歌唱》等。

《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当时作者是一名20岁左右的大学生。

诗人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现出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

知识积累1.丁丁..(zhēngzhēng):伐木声。

2.肥硕.(shuò):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3.栖.(qī)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4.鳊.(biān)鱼:淡水鱼的一种,身体侧扁,头小而尖,鳞较细。

5.乌桕.(jiù):也叫桕树。

落叶乔木,叶子互生,略呈菱形,秋天变红。

6.芦篷.(péng):芦苇做的船篷。

7.寥.(liáo)廓:高远空旷。

8.枯涸.(hé):干涸,没有水了。

9.清冽.(liè):水清澈。

10.梦寐.(mèi):睡梦。

11.幽.(yōu)谷 12.镰.(lián)刀 13.背篓.(lǒu)14.竹篱.(lí) 15.蟋蟀..(xīshuài)考题例析1.(2015•河北中考)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红字注音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自古燕.(yàn)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2)我国乒乓球队着.(zháo)眼于将来的世界大赛,积极培养年轻选手。

()(3)机动车限号出行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堵塞.(sè)的状况。

()2.(2015•湖北黄石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一回到老家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乡亲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B.经过诗歌朗诵比赛,使人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 比喻似拙实妙,是倒装句,比喻青鳊鱼像 乌桕叶,引发人们的联想。体现渔民悠闲 的心情。 •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轻轻”——渔人悠闲自得的心情 •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游戏”——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 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 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 “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 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 喜似羞。
农家丰收图
秋 景 图
悠闲 霜晨归渔图 惬意 清静 清甜 少女思恋图
喜 悦、 赞 美
看 谁 背 向江面的______,收起______, 芦蓬上______,轻轻摇着_____, 得 秋天_____在渔船上。 快 草野在______,溪水_____。牛背上 ! 的笛声______,那______的笛孔?
秋天_____在牧羊女的眼里。
震落了______,伐木声______。 放下______的镰刀,用背篓来装 ______。秋天_____在农家里。


何 其 芳
你对秋 天有什么样 的印象?有 没有什么关 于“秋天” 的诗歌让你 记忆犹新?
和你分享,共同积累:
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Fra bibliotek ——白居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
朗读,找 感觉,品 味品味。
带问题,自由朗读:
A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 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 情?
农 家 丰 收 图
•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从听觉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饱食”——拟人,写出了丰收之景; “稻香”——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栖息”——拟人,概括秋天在农人家 的状况,写出轻松、娴静的氛围。
何其芳,现代诗人、
文艺评论家,四川万县人。 19岁就读北京大学,24岁与 卞之琳、李广田合作发表 《汉园集》,奠定他在中国 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25岁 凭借其散文集《画梦录》蜚 声文坛。
何其芳(1912-1977)
跨越障碍:
镰(lián )刀 鳊(biān )鱼 清洌( liè ) 背篓( lŏu ) 枯涸( hé ) 蟋( xī )蟀 肥硕(shuÒ ) 寥( liáo )阔 梦寐( mèi ) 栖( qī )息 芦蓬(pé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