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基层作业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底基层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和厂矿道路的沥青路面工程中的底基层施工作业。
2作业准备
2.1拌和场地
根据工程规模大小线路长度,确定合适的拌合场地大小,一般设置两个拌合场地,场地分别位于路基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位置,便于施工运输。
2.2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表1 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2.3主要人员配置
表2 主要人员配置表
2.4临时用电
合理利用当地的电力设备,自行架设动力设备线路,保证生产运行正常。
2.5临时用水
生产用水以取用当地河流水为主,就地打井取水为辅,同时修建大型储水池保障生产。
2.6原材料准备
底基层所用的每种材料按照规定频率要求进行抽样分析试验,自检合格后报高驻办和中心试验室审批后批量进场.不合格材料全部清出料场,禁止使用。
在原材料的试验中,水泥重点是安定性和强度,采用标准的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在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
快硬、早强及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破碎砾石和砂砾其压碎值不大于30%,液限指数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
底基层采用悬浮密实型结构,混合物的级配走规范的下限,严格控制0.075粒料的含量以减少底基层裂纹的产生。
表3底基层集料的级配范围表
2.7下承层准备
开工前对下承层进行质量验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及验标要求求,并洒少量水使下承层保持湿润。
2.8试验路段
为确定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压实设备的效率及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的适应性,按照规范规定的方法,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正式施工前需施工一段不小于200米的试验段,以确定施工工艺。
试验路段完成后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自检。
并及时写出总结报告上报总监办,总监办对试验路段工程质量进行严格验收,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全部合格。
审批并通过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以后用试验段取得的数据来指导路面底基层的施工。
3技术要求
底基层采用厂拌法拌合,两台自动找平摊铺机梯队摊铺。
配料必须准确,拌和、摊铺、洒水必须均匀,下承层的标高、宽度、平整度、密实度必须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表面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且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路面横坡。
4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施工工艺流程图
见图1。
4.2操作要点
4.2.1准备下承层
⑴开工前对垫层进行质量验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及验标要求。
⑵为了保证底基层两侧线形直顺、宽度一致,施工底基层前,在中分带一侧用模板作支挡,具体做法为:按照底基层设计宽度放出一条白灰线,以此为基准线立模,模板采用槽钢和5mm钢板,用钢筋棍支撑,保证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路面边缘外侧用土培槽,高度与底基层厚度等同。
4.2.2施工放样
⑴测量放线:以中线为基准,在两侧放出两条钢丝线,托架间距为10米,抄平确定标高后,摊铺机以钢丝线为基准进行摊铺作业。
⑵基准线与路线中线平行,支撑杆间距10m。
⑶基准线采用φ3.75mm钢丝绳,其张力以不产生明显挠度为准。
图1 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4.2.3混合料的拌和
根据车辆的运输能力、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及料仓的标定曲线,及时调整拌和站的产量,以保证能连续不断地高效率地作业。
根据试验结果,拌和站实际生产量为800t/h。
⑴在拌和站安排两名工作人员在斜上料皮带上时刻监视混合料的质量情况,及时发现并清除拌合不均匀混合料。
⑵混合料目测均匀,色泽一致,没有花面,灰团,且水分合适均匀,没有明显的离析现象。
已对混合料进行筛分,其级配情况合格。
⑶现场安排了一名有经验的试验员控制含水量和水泥剂量。
⑷拌和站配备了一名工作人员时刻监视下料情况并帮助料斗下料。
没有出现堵料或其他异常情况。
4.2.4混合料的运输
⑴混合料用大型自卸车运输,装车前对车斗进行清扫,以保证混合料不被污染。
⑵拌和站生产能力800t/h,根据运输距离的远近和车辆的载重量计算运输车辆的数量。
正常施工时根据运输距离的远近适当调整运输车辆数量。
⑶为了避免尘土飞扬污染混合料,行车道及摊铺现场经常洒水,保持湿润。
4.2.5混合料的摊铺
⑴为了充分拌和,防止离析,摊铺机搅轮的混合料应覆盖叶片2/3,而且始终保持一致。
⑵根据拌和站产量,摊铺机行走速度为2 m/min,摊铺机应以此速度匀速摊铺。
两摊铺机一前一后相距5-10米。
⑶质检人员随时检查摊铺厚度、标高及平整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⑷摊铺后表面无离析现象出现。
摊铺机后设专人消除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局部含水量过小的地方人工用喷壶补水。
处理两摊铺机搭接部位,使自然搭接。
⑸汽车喂料时由专人指挥倒车,应使汽车在距摊铺机20-30cm处停下,不得碰撞摊铺机,汽车挂空档,摊铺机推着汽车前进。
下坡铺筑时,应略带刹车,以防溜车事故发生。
4.2.6混合料的碾压
⑴根据水泥凝结时间及拌和、运输、摊铺所需时间及现场施工情况,确定适用的作业(碾压)长度为50m,高温时跟进碾压。
⑵碾压程序
根据试验段碾压遍数,同时根据我单位以往施工经验。
因此,底基层碾压程序定为:先用YZ20压路机静压1遍,静压时碾压速度为1.5—1.7km/h,然后用YZ22振压3遍,振动碾压时速度为2.0—2.5km/h。
最后再用胶轮压路机收光。
注意碾压的同时进行检测,若压实度不够,则须及时补压。
碾压时,压路机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直线及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路肩向中心碾压。
设超高平曲线段,由曲线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
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掉头或急刹车。
底基层混合料从拌和至碾压成型的时间宜控制在2小时内。
4.2.7养生
(1)洒水用土工布覆盖养生7天,在此期间要保持湿润,除洒水车外禁止任何车辆通行,洒水车行车速度小于5km/h,不能因洒水车喷头角度问题而对底基层产生冲刷,造成局部坑槽。
7天后还应继续洒水养护,保证运输车辆行走时没有灰尘。
(2)在施工组织安排上做到半幅施工,汽车禁止在养护未满7天的底基层上行驶。
同一断面左右幅施工时间至少应错开7天以上。
(3)未开放交通的底基层两端设专人站岗,并挂养护标志牌:“养护路段禁止通行”,同时设置交通标志指明正确的行车路线。
(4)底基层养生7天后开放交通,重载车辆总重量控制在30t以内,行车速度不大于
15km/h,并不得紧急刹车或调头。
禁止履带设备在底基层上行驶,的确需要时,采用拖车运输。
4.2.8接头处理
接头一律为垂直衔接,碾压完成后,在已铺层顺路中心方向,2-3个位置先后放3m直尺,找出已铺层厚度开始发生变化的断面(已铺层表面与3m直尺开始脱离处),以此为基准挂线将不合格的部位垂直切除。
4.2.9注意事项
(1)碾压完成后及时进行质量检测,不合格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养生期间,路段必须设置明显的标志牌并有可靠的断交措施。
(3)拌和配合比准确,如发现异常及时调整。
(4)多余的废料不抛弃在路肩、边坡和中央分隔带上,随时清理出现场,并运至指定的废料场进行掩埋处理。
(5)雨季施工时细集料覆盖处理,防止着雨结团,导致拌和站计量失准。
(6)严禁用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如局部低洼可翻松并添加新鲜混合料重新碾压。
5质量控制及质量检测
5.1质量检测
主要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及频率见表2。
各项指标的检验应在7天内完成。
首先表面应均匀、无松散等现象,各项质量指标满足标准要求。
压实度、强度不合格的必须按要求返工处理。
表4主要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及频率
5.2质量保证措施
5.2.1制定质量目标计划。
5.2.2强化内部质量控制。
(1)由项目总工任总质检工程师,下设质量检查工程师,施工现场设专职质检员,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实行专业检验。
(2)施工中坚持内部“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
(3)试验室人员对原材料在施工前按照规定频率严格抽检,对不合格材料坚决不允许进场,在施工过程中对水泥剂量、含水量、压实度等各项指标进行监控,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做好原始记录。
(4)施工测量人员负责对松铺厚度、中线、边线、高程等进行控制,并经常进行复核,以保证平面位置、断面尺寸的准确性。
(5)质检人员现场检测,填写检测报告,并将检测报告上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6安全保证措施
6.1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6.2制定安全生产目标计划。
6.3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规定,明确奖惩。
6.4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6.5经常开展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6.6坚持安全宣传制度,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
7环境保护措施
(1)搞好环保教育,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2)路面底基层施工,避免施工驻地和周围居民及农作物不受尘土侵害。
(3)坚持文明施工,抓好现场管理。
(4)搞好生产、生活排水排污设施建设,对生活污染源进行彻底消毒和整治,防止生活垃圾和污水流入附近河道,保护生活水源卫生。
防止疾病流行,并适时请当地环卫部门进行联合检查。
(5)搞好环境绿化工作,美化环境,设法改善驻地卫生条件,促进施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