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
中日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
一、中日两国关系发展概说
• 一、西汉时,中日就有往来;东汉光武帝时,日本 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 印。
• 二、隋时,日本遣使来中国。唐时更加频繁,日本 到唐留学的学生,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来 日本的僧人中,最有影响是鉴真和尚。日本受唐朝 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当时留学人员无不为长安的庞大和繁荣而惊叹,当时 的唐长安城面积约有84平方公里,是现在西安城面积 的9.7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古代罗马城的7倍.更 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是当时 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市.伴随着对文明的惊叹和
• (三)中外地图证明钓鱼岛历史上属于中国
• 1579年(明万历七年)中国册封使萧崇业所著《使 琉球录》中的“琉球过海图”、1863年(清同治 二年)的“大清壹统舆图”等,都明确载有钓鱼 屿、黄尾屿、赤尾屿。
• 日本最早记载钓鱼岛的当属日本仙台学者林子平于 1785年所著《三国通览图说》的“琉球三省并三十 六岛之图”,图中标绘了钓鱼岛等岛屿,并将其与 中国大陆绘成一色,意指钓鱼岛为中国一部分。 1876年日本陆军参谋局绘制的《大日本全图》、 1873年日本出版的《琉球新志》所附《琉球诸岛全 图》、1875年出版的《府县改正大日本全图》、 1877年出版的《冲绳志》中有关冲绳的地图等,均 不含钓鱼岛。
钓鱼岛事件的原因分析
1、美国通过最脆弱的希腊攻击了欧元,火烧连船使得欧盟摇摇欲坠,欧元地位大大动摇,资本快速流向美国,修复美国资产负债表;通过挑起中日钓鱼岛之争,两个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外汇在潜在战争影响下源源流向美国,并打击日元和人民币,能挑战美元的欧元、日元、人民币受到打击,美国则从危机中快速恢复。
2、这个时点爆发的钓鱼岛之争名为领土之争,实为美国主导的经济之战,任何争端的背后都是经济利益在主导和驱使。
3、美国用爱国主义绑架中国政府,这就是香港某些一向反中亲美人士突然反常去登钓鱼岛的原因;再怂恿日本的2B政客,激发日本长期被压抑的领土欲望。
钓鱼岛关乎两个国家政党的面子,两个民族的自尊,已经被挑起。
4、美国在全球有两大鹰犬,非常凶猛,在欧洲是英国,打击欧元的战役中,它最积极;在亚太地区是日本,本来美国不想动用日本,因这个国家的人比较二,容易走火,只想用菲律宾挑起争端,让资本流出中国,然菲律宾不堪大用,中国用军舰加胡萝卜就吓跑菲律宾,只好用日本了。
5、通过打击欧元,挑起东亚争端,导致资本流出欧洲和东亚,流入美国,这就是美国的QE3,而不是美联储印钞的QE3,世人翘首以待美联储的QE3是这种方式,成本最低的方式,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的货币思维里,那么你就失败了,到时看资本流出中国的速度吧。
6、对于欧元的打击,美国可以直接打击,因为欧元没有保护屏障,而中国和日本有统一的主权、军队、庞大的外汇储备,只有通过挑起争端和冲突来打击,将资本赶向美国。
7、美联储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经常做空美元一切对手,美联储坐镇中央,麾下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对冲基金出击,横扫英镑、日元、港币、泰铢等东南亚货币、欧洲,现在盯住了人民币,做空过的人都知道,一旦做空,就会变得很有攻击性,美联储也是这样。
8、将美国整体看成一张资产负债表,最严峻的问题是债务过大,目前降低负债不可能,只能增加资本,通过打击欧元和挑起东亚争端,资本流入美国,很多会进入股权、房产等所有权领域,这样就等于增加了美国的资本,降低了负债率,同时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与争端的实质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与争端的实质第一篇: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与争端的实质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与争端的实质一、钓鱼岛问题的由来钓鱼岛列屿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 距中国台湾省东北大约92海里,距日本琉球群岛约73海里, 但相隔一条深1000至2000米的海沟, 该海沟成为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天然分界线。
钓鱼岛列屿由钓鱼岛(413平方公里)、黄尾岛(1108平方公里)、赤尾岛(01154平方公里)、南小岛(01463平方公里)、北小岛(01302平方公里)和3 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组成,总面积约61344平方公里。
早在明朝初期的1373年前后, 我国渔民即已发现了钓鱼岛。
据《明史》记载, 最早驻足钓鱼岛的是明朝人杨载。
1372 年, 明朝册封使杨载奉命出使琉球, 钓鱼岛位于杨载必经的航道上, 杨载的船只停靠在钓鱼岛, 并第一个驻足该岛。
1403 年, 我国文献中就有了钓鱼岛列屿的记载。
明朝永乐年间出版的《顺风相送》中记载有“福建往琉球”针路(航海指南)一节提到过“钓鱼屿、赤尾屿”等名称。
1556 年, 时任明朝浙江提督的胡宗宪, 节制海域边防, 负责讨伐日益猖獗的倭寇, 守卫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在内的中国海区。
1561 年, 胡宗宪的幕僚、明代地理学鼻祖郑若增编纂了《筹海图编》。
该书卷一“沿海山沙图”的“福七”至“福八”中, 就标有钓鱼屿、黄尾山、赤屿等。
明朝人施永久撰的《武备秘书》卷二中更为明确地画出“钓鱼岛”、“黄尾山”、“赤屿”等岛。
日本最早有钓鱼岛记载的是1785 年日本人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 但该书用颜色明显标示出钓鱼岛属于中国。
直到1884年, 从事海产品采集和出口的日本商人古贺辰四郎才首次涉足钓鱼岛。
这比中国人涉足并命名钓鱼岛晚了300 到500年。
在19 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 日本从没有对中国拥有钓鱼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
1895 年,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此条约只明文规定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 并没有提及此一海域的钓鱼岛列屿。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
“ 期 连 续 有 效 治 理 ” 为 由取 长
这 已 是 中 日两 国 官 方 和 学 界 面 的 抗 议 , 使 日本 以 所 谓 的 1 5世 纪 即 成 为 中 国 领 土 。 此 得 领 土 的时 效 中断 。 因此 ,无
山传 信 录 》 记 载 之 钓 鱼 台 、黄
尾 屿 、赤 尾 屿 等 属 同一 岛屿 ” ,
此 事 “ 及 与 清 国之 间 岛屿 归 涉 属 谈 判 ” 这 说 明 , 日本 政 府 。
当 时 业 已 认 定 钓 鱼 岛 并 非 无 主 地 ,至 少 是 可 能 与 中 国发 生
三 、 从 国 际 法 看 钓 鱼 岛
日本 政 府 据 此 称 钓 鱼 岛 为 “ 无 署 “ 归还 冲绳 协 定 ”时 私 相 授
主地” ,是 由 日本 人 先 占 ,而 受 ,把 钓 鱼 岛等 岛 屿 划 入 “ 归 非 甲 午 战 争 从 中 国 夺 取 。 然 而 , 日本 官方 档 案 日本 外 交 文 书 第 1 8卷 记 载 表 明 ,事 实 并 非 如 此 。该 档 案 记 载 , 日 本 在 吞 并 琉 球 后 , 为 了 在 钓 鱼 岛 建 立 国 家 领 有 标 志 , 曾
日本 在 甲 午 战 争 前 从 没 有 对 治” 。而 甲午 战 争 后 整 个 台 湾
鱼 岛主 权 问 题 不 发 生 任 何影 钓 鱼 岛实 行 过 任 何 “ 效 统 有
响 。尽 管 如 此 , 们 不 难 看 到 , 我
美 国 出 于 自 身 战 略 利 益 的 需 及 其 附 属 岛 屿被 日本 攫 取 ,根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源于19世纪末日本对外扩张,是历史遗留问题。
如何解决钓鱼岛争端,是两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通常所说的钓鱼岛其实是一个群岛,位于中国福建正东、台湾东北的东海海域,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几个岩礁组成,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
其中,钓鱼岛面积最大,约4.3平方公里,该群岛即因钓鱼岛而得名。
钓鱼岛上无人长期居住。
钓鱼岛历史上就是中国固有领土,在行政上明朝年间隶属于福建省,清朝初年起隶属于台湾。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完成的《顺风相送》一书中,首次提到钓鱼岛。
1534年,明朝第11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完整地记录了明朝册封琉球的航海历程,再次留下了中国人首先发现钓鱼岛的证明。
早在1561年,明朝的中国地图便将钓鱼岛纳入中国福建的海防区域内。
1562年,明朝册封使郭儒霖所著《重编使琉球录》更清楚地证实,当时中国已将钓鱼列岛中最靠近琉球的赤屿,即现在的赤尾屿作为与琉球分界的标志。
到清朝,中国与琉球的界线在钓鱼岛南面海槽一带已成为中国航海家的常识。
1719年赴琉球的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所著《中山传信录》更加清楚地指出了他赴琉球的海上航路:从福建出发,经花瓶、彭佳、钓鱼各岛北侧,自赤尾屿达姑米山(久米岛)。
书中还援引了琉球权威学者的观点:琉球的姑米山乃“琉球西南界上之镇山”,即镇守琉球边关之山。
上述历史记载充分证明,中国明清两朝政府一直视钓鱼岛为中国领土,并将其列入中国的海上防区之内。
钓鱼岛为中国固有领土,也可从日本历史文献中得以佐证。
1785年,日本经世家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
该图是以《中山传信录》为依据,采用中国的“钓鱼台”为岛名,并将钓鱼岛和中国福建、浙江用同一淡红色标出,而久米岛则同琉球一样为黄褐色。
实际上,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找不到独立言及钓鱼岛的文献,日本地图和历史资料中的“钓鱼岛”或“鱼钓岛”名称,都是从中国相关文献借用过来的。
中国钓鱼岛争端历史由来
明朝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属于中国版图。
1603年:日本进攻台湾失败。
1879年,日本吞并中国琉球群岛。
同年,中日两国政府曾对琉球的归属问题进行谈判。
在谈判中,双方都认为琉球共36个岛,钓鱼岛等岛屿根本不在36个岛之内。
1885年,日本把扩张目标定为钓鱼台群岛,因清王朝反对,未果。
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海战”,中国战败。
1895年1月21日,日本内阁再次讨论,决定强行占领钓鱼岛,在岛上建立标牌(实际未建)。
1895年4月17日,战败的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1900年,日本政府把袭用了几百年的钓鱼岛等岛屿的名称改为“尖阁群岛”。
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岛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各种国际文件均明确指出,台湾及其周围岛屿归中国所有。
日本政府将附属于台湾岛的钓鱼岛等岛屿以归冲绳县管辖为借口交由美军占领。
由于琉球群岛(冲绳) 被美国托管,因此钓鱼岛也成了美军“靶场”,由美军代管。
1970年,美国把琉球群岛的管辖权交给日本,同时把钓鱼岛“送”给日本,日本遂派出军队赴钓鱼岛巡逻。
而冲绳议会亦在这一年首次提出有关钓鱼岛的“领土防卫”问题,中国声明,表示抗议。
台湾爱国青年及海外华人还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
迫于舆论,美国宣布,只向日本移交钓鱼岛之行政管辖权,与主权无关。
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由各有关方面谈判解决。
日本政府拒绝谈判。
1972年,中日建交。
周恩来提出把钓鱼岛等岛屿的归属问题挂起来,留待将来条件成熟时再解决。
当时双方就这一点达成了协议。
1978年,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
邓小平副总理表示,钓鱼岛问题可留日后慢慢解决。
中国政府明确宣布,搁置(钓鱼岛)主权争议,留待子孙后代解决……1979年,日本在钓鱼岛上修建了直升飞机场,海峡两岸都向日本提出了交涉和抗议。
1990年,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建灯塔,再次引发保钓风潮。
1992年,中国通过《领海及毗连区法》,写明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领土后,日本提出了“抗议”,我外交部重申:钓鱼岛属于中国。
钓鱼岛事件的资料
钓鱼岛事件的资料钓鱼岛事件的起因:甲午战争连同台湾一起割给日本,内战后和台湾一起归蒋介石统治,蒋为了使美日承认其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与日美签订协议放弃琉球主权,北京政府从未承认,但其被美国控制当做打靶场,70年代美国把琉球管辖权移交日本。
钓鱼岛事件的始末:.9月7日上午: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相撞·9月7日下午:我外交部:严重关切中方渔船在钓鱼岛与日船相撞·9月7日晚间:中方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避免事态升级·9月8日凌晨:日本以涉嫌“妨害公务罪”对中国渔船船长实施逮捕·9月8日:两岸保钓人士拟赴钓鱼岛宣示主权称不能再忍·9月8日:中国驻日本使馆派员赶赴冲绳县探视中方渔民·9月8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召见日驻华大使提出强烈抗议·9月8日:日本官房长官就撞船事件呼吁各方冷静对待·9月9日:日媒曝光中日撞船后逮捕中方船长影像·9月9日:外交部:日方对中国渔船适用日本法是荒唐的·9月9日:日方称若船长“认罪”并缴罚款可很快放人·9月10日:杨洁篪召见日本大使要求日方无条件放人放船·9月10日晚间:日本法院批准拘留中国船长10天至9月19日·9月11日凌晨:中方因撞船事件推迟中日东海问题政府间谈判·9月12日凌晨:国务委员戴秉国紧急召见日驻华大使·9月12日:外交部:反对日方对我国渔船进行任何形式调查·9月13日:中国渔船14名船员回国船长仍被日方拘留·9月13日:外交部再次强烈敦促日方放还被扣中方渔船船长·9月19日:日方宣布扣押中国渔船船长时间延长10天·9月20日:外交部称日方必须立即放人否则中方强烈反制·9月22日:温总理敦促日方立即无条件释放中国船长·9月24日:冲绳县地方检察厅宣布放还中国渔船船长·9月25日:我国渔船船长被日方非法扣押现在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明朝初,杨载发现钓鱼岛列岛;1582年,明朝将钓鱼岛归入中国版图,隶属福建。
日本明治维新后,推行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1879年占领琉球群岛,但当时日本刊物《琉球志》地图中,并没有将琉球列岛列入日本领土范围。
1884年日本人贺辰四郎才发现钓鱼岛,比杨载晚了500年。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将钓鱼岛与台湾一起割让给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后,台湾归还中国,但琉球归属权未定。
1951年,在中国政府和台湾国民党当局均无代表出席的情况下,美日签订了“旧金山和约”,日本私自将琉球和冲绳交给美国托管,对于这一“和约”,我国政府宣布不予承认。
1970年至1971年,美国又将琉球和钓鱼岛一起交给日本,触发全球华人第一次】保钓运动。
中日建交后,双方同意暂时搁置钓鱼岛主权问题。
但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政府不顾中日双方的有关承诺,默许右翼团体到岛上建灯塔、立界碑,派军舰阻止大陆和台湾渔民在钓鱼岛附近捕鱼,甚至阻止我方在该海域进行军事演习,气焰十分嚣张。
日本之所以垂涎钓鱼岛,主要是因为1969年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称,该地区可能蕴藏着石油。
因此,日本政府想通过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将其据为己有,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并说日本政府已与声称拥有钓鱼岛所有权的日本国民签订了所谓正式租借合同,以年租金2256万日元的价格租下了钓鱼岛及附近的南小岛、北小岛三个岛屿,租期从2002年4月1日开始至2003年3月31日止,而且,这种租借合同今后将长期维持下去。
中国政府多次就钓鱼岛问题发表严正声明。
同时近几年来,大陆、台湾和香港的民间保钓人士多次自发组织保钓活动,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登上钓鱼岛,维护中国的主权。
但是,台湾有一个败类却置中华民族利益于不顾,公然迎合日本,说什么“钓鱼岛是日本领土”。
这个败类就是李登辉。
他一次在接受琉球媒体访问称,当初清朝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范围并不包括钓鱼岛。
钓鱼岛争端的由来
钓鱼岛争端的由来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源于19世纪末日本对外扩张,是历史遗留问题。
如何解决钓鱼岛争端,是两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通常所说的钓鱼岛其实是一个群岛,位于中国福建正东、台湾东北的东海海域,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几个岩礁组成,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
其中,钓鱼岛面积最大,约4.3平方公里,该群岛即因钓鱼岛而得名。
钓鱼岛上无人长期居住。
钓鱼岛历史上就是中国固有领土,在行政上明朝年间隶属于福建省,清朝初年起隶属于台湾。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完成的《顺风相送》一书中,首次提到钓鱼岛。
1534年,明朝第11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完整地记录了明朝册封琉球的航海历程,再次留下了中国人首先发现钓鱼岛的证明。
早在1561年,明朝的中国地图便将钓鱼岛纳入中国福建的海防区域内。
1562年,明朝册封使郭儒霖所著《重编使琉球录》更清楚地证实,当时中国已将钓鱼列岛中最靠近琉球的赤屿,即现在的赤尾屿作为与琉球分界的标志。
到清朝,中国与琉球的界线在钓鱼岛南面海槽一带已成为中国航海家的常识。
1719年赴琉球的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所著《中山传信录》更加清楚地指出了他赴琉球的海上航路:从福建出发,经花瓶、彭佳、钓鱼各岛北侧,自赤尾屿达姑米山(久米岛)。
书中还援引了琉球权威学者的观点:琉球的姑米山乃“琉球西南界上之镇山”,即镇守琉球边关之山。
上述历史记载充分证明,中国明清两朝政府一直视钓鱼岛为中国领土,并将其列入中国的海上防区之内。
钓鱼岛为中国固有领土,也可从日本历史文献中得以佐证。
1785年,日本经世家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
该图是以《中山传信录》为依据,采用中国的“钓鱼台”为岛名,并将钓鱼岛和中国福建、浙江用同一淡红色标出,而久米岛则同琉球一样为黄褐色。
实际上,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找不到独立言及钓鱼岛的文献,日本地图和历史资料中的“钓鱼岛”或“鱼钓岛”名称,都是从中国相关文献借用过来的。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一、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中国有关领有钓鱼岛的最早文献,至少可上溯至明朝,永乐年间杨载发现钓鱼岛列岛;1582年,明朝将钓鱼岛归入中国版图,隶属福建。
二、日本觊觎钓鱼岛的过程。
1884年,有日本人声称首次登上钓鱼岛,发现该岛为“无人岛”。
日本政府随即对钓鱼岛开展秘密调查并试图侵占。
1895年4月17日,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署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钓鱼岛等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一并被割让给日本。
日本在签订前的三个月窃取这些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
1900年,日本将钓鱼岛改名为“尖阁列岛”。
1951年9月8日,美国等48个战胜国家(不含中国)与日本签订了片面的《旧金山和约》并将钓鱼诸岛连同日本冲绳交由美国托管。
对于这一“和约”,我国政府宣布不予承认。
1970年至1971年,美国又将琉球和钓鱼岛一起交给日本,触发全球华人第一次保钓运动。
中日建交后,双方同意暂时搁置钓鱼岛主权问题。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局势和国家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日本再次将手伸向钓鱼岛。
1990年10月,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经政府允许,在钓鱼岛列岛的一个岛屿上修建了灯塔。
随后不断加码,还有神龛神社等[19] 。
日方还出动12艘船只和两架直升机阻扰台湾渔船接近钓鱼岛列岛。
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分子在钓鱼岛列岛的北小岛设置了一座灯塔,企图使灯塔列于海图以便让国际社会承认钓鱼岛是日本领土。
8月18日,日本右翼分子又在钓鱼岛上竖起绘有“太阳旗”和纪念死者字样的木牌。
并要日本海上保安厅随时准备用武力排除“干扰”,特别是2010年9月7日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的发生,非法抓扣的15名中国船员。
三、我国人民保钓运动和对钓鱼岛问题的看法。
从1971年,美国把琉球群岛的“管辖权”交给日本,台湾爱国青年及海外华人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以来。
国内外华人进行了多次的“保钓运动”,钓鱼岛属于中国已经深入人心。
钓鱼岛问题的历史由来
一、钓鱼岛问题的由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
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
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
钓鱼岛从来就不是什么“无主地”,中国是钓鱼岛等岛屿无可争辩的主人。
1895年,日本在甲午战争末期,趁清政府败局已定,非法窃取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随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国收回日本侵占的台湾、澎湖列岛等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国际法上业已回归中国。
历史不容翻案。
1951年,日本同美国等国家签订片面的“旧金山和约”,将琉球群岛(即现在的冲绳)交由美国管理。
1953年,美国琉球政府擅自扩大管辖范围,将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裹挟其中。
1971年,日、美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又擅自把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
中国政府对日、美这种私相授受中国领土的做法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不予承认。
日本政府所谓钓鱼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日中之间不存在需要解决的领土争端,完全是罔顾史实和法理,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谈判过程中,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着眼大局,就“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达成重要谅解和共识。
近年来,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特别是2012年以来姑息纵容右翼势力掀起“购岛”风波,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
二、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有效反制措施针对日本悍然宣布“收购”钓鱼岛的举动,中国政府陆续采取了连串反制措施,包括外交声明和交涉、军事准备、派海监船巡航等,被外界称为“多合一”保钓。
钓鱼岛之争的历史脉络与中日关系
钓鱼岛之争的历史脉络与中日关系钓鱼岛位于东海中部,是中国和日本共同声索主权的领土。
自20世纪以来,中日之间一直存在钓鱼岛主权争议,成为两国关系的敏感问题。
本文将介绍钓鱼岛之争的历史脉络以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1、历史背景钓鱼岛作为中国领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明朝官员郑和曾多次到访此地并留下了记录。
清朝时,钓鱼岛隶属于浙江舟山县。
此后,民国时期、抗日战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钓鱼岛一直被视为中国领土。
然而,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在签署《波茨坦公告》时交出了台湾和大陆的主权,但未明确交出钓鱼岛的主权归属。
此后,美国在处理钓鱼岛问题上的不当介入也为日本声称领土主权提供了某种支持。
2、中日之间的争议1971年中日签订《中日联合声明》,确定了恢复邦交的原则,但未明确钓鱼岛的归属。
1996年,日本政府宣布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国有化”,此举引发了中国的强烈反对声音。
自此以来,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争议越来越激烈。
中日双方在处理钓鱼岛主权问题上的立场截然不同。
中国认为钓鱼岛一直是中国领土,无论是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充分的证据。
而日本则声称其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中日双方在海域划界及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也一直受到钓鱼岛主权争议的影响。
3、对中日关系的影响钓鱼岛主权争议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十分严重。
由于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不同,互不相让,加上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导致了两国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此外,钓鱼岛问题引发的民间情绪也为中日关系带来了压力。
在两国公众中,钓鱼岛主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网络上的言论甚至可能引发民间情绪问题。
特别是一些极端分子在此问题上发表的言论甚至会升级为愤怒的抗议甚至暴力冲突事件。
总体而言,钓鱼岛主权争议成为了中日关系的一道鲜明标志。
如今,随着中日关系复苏的希望不断增加,人们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对话谈判解决这一问题,减轻钓鱼岛之争对中日关系的消极影响。
钓鱼岛屿问题的由来与起因 钓鱼岛争端历史回顾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
钓鱼岛地理位置一.钓鱼岛屿问题的由来和历史与钓鱼岛屿问题起因:中日钓鱼岛问题悬而未决已久,一直没有得到合理解决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的蛮横无理,无视历史真相的存在,以及对我国钓鱼列岛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的觊觎。
本文对钓鱼岛问题的历史由来进行阐述。
一、钓鱼岛列岛的地理概况与战略地位1.地理概况。
钓鱼岛列岛,亦被称作钓鱼列岛、钓鱼台群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由5个无人居住的小岛和3个小礁组成。
其位置距中国台湾岛北部基隆102海里,西距中国大陆福州和东距日本冲绳那霸各约200多海里,岛屿附近水深100至150米。
而与日本冲绳群岛之间隔有一条水深1000米至2000米的海沟———冲绳海沟。
整个群岛面积为6.1636平方公里,是中国台湾省附属岛屿,位于台湾岛东北方向,从东到西有赤尾屿、黄尾屿、北小岛、大北小岛、南小岛、大南小岛、和平岛、钓鱼岛等大小不同的8个岛屿。
2.战略地位。
其经济战略地位:钓鱼列岛周围是一个广大而丰富的渔场。
在钓鱼岛、黄尾屿、南小岛沿岸的礁石窟中盛产龙虾;在钓鱼岛西南部有一处温泉,足够200人饮用。
南小岛有“蛇岛”之称。
钓鱼岛与黄尾屿上产有一种人类非常需要的植物叫海菊花,也叫海芙蓉,是专治高血压和风湿病的极其珍贵的中药材。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1967年,美国海洋地质学家埃默利经调查后宣称,九州与台湾之间的海底拥有巨大的石油潜藏。
次年10月,“联合国亚洲经济开发委员会”调查研究台湾海峡以北的海底资源,其后的勘测报告称,钓鱼列岛周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1]。
这一发现使钓鱼列岛从默默无闻的弹丸之地一下子成了引人注目的海岛。
受资源短缺困扰的日本对钓鱼岛一带的油气资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日本占据钓鱼岛列岛拒不归还中国的真实原因。
其军事战略地位:从军事地理学角度看,钓鱼岛列岛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日本是一个地形狭长的岛国,战略纵深有限,战时极易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空中和海上的打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就已吃过这种国土纵深有限之苦。
钓鱼岛争端介绍
2012年4月16日 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作出有关政府出面 “购买”钓鱼岛的提讫。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正式通过钓鱼岛“国 有化”方针
就变成了相向而共架的大陆架。中国军事科学 学会副秘书长兼少将罗援指,根据《国际海洋 法公约》,如果钓鱼岛被日本非法占据,中日 就得按中间线原则划分大陆架,中国丌仅丞失 大量的海洋管辖区和海底资源,而丏美日对中 国的戓略封堵线,将从第一岛链又前推到中间 线以西。
国际海洋法公约:
第Ⅴ部分 专属经济区 第57条 与属经济区的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 丌应超过二百海里。 第56条 1.沿海国在与属经济区内有: 以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和海床及其底土 的自然资源(丌论为生物戒非生物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 利,以及关亍在该区内从事经济性开发和勘探,如利用海 水、海流和风力生产能等其他活动的主权权利;
1978年8月,日本外相园田直在北京又同邓小平 讨论了这个问题。邓小平提出:“一如既往,搁 置它20年、30年嘛。”邓小平说得如此轻松,态 度自若,使园田直大为赞叹。 至此中日双方达成共识,对钓鱼岛迚行搁置丌宣 布主权,但日本仍对钓鱼岛迚行行政管辖一直延 续至今
钓鱼岛价值:
戓略价值 钓鱼岛列屿仅为无人岛,但其身处中、日丟国 间的冲绳海槽(琉球海槽)。在大陆架划分上, 中国和日本是相向而丌共架的大陆架,由冲绳 (琉球)海槽分隔,但钓鱼岛位亍冲绳(琉球) 海槽的西侧上沿。一旦日本拥有钓鱼岛的行政 管辖权,那丌只是占领钓鱼岛列屿那几座岛, 而是让其领土踏在中国的大陆架上,中国和日 本
钓鱼岛!
主要内容:
1. 钓鱼岛争端的由来
2. 钓鱼岛的价值
3. 钓鱼岛的现状
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
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
中共永安市委党校赖秀清
一、钓鱼岛的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2、组成
二、钓鱼岛问题的历史由来
(一)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二)日本对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的窃占过程
1、甲午战争,日本窃取钓鱼岛
2、二战后美国染指冲绳,催生钓鱼岛问题
3、中日建交以来,日本强化对钓鱼岛的控制
二、近期中日钓鱼岛的冲突
(一)日本“购岛”事件始末
(二)近期中日钓鱼岛冲突的原因
1、从钓鱼岛本身的战略价值看
2、从日本国内的因素看
3、从美国的因素看
(三)近期中日钓鱼岛冲突的影响
1、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2、谁是赢家-----从日本“购岛事”件看中日美战略博弈
三、钓鱼岛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安倍政府对华政策
(二)中国的应对之策
1。
钓鱼岛争端中国与日本领土争议的焦点
钓鱼岛争端中国与日本领土争议的焦点钓鱼岛争端——中国与日本领土争议的焦点钓鱼岛争端自二战以后一直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大症结,也是两国之间最核心的领土争议之一。
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沿岸,被中方称为钓鱼岛,而日方称其为尖阁列岛。
本文将探讨该领土争议的历史背景、双方的主张和国际社会的观点。
一、历史背景钓鱼岛争端起源于1895年,当时中国的清政府划定了该岛属于中国的边界。
然而,在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日本在中国甲午战争后被赋予了对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
此后,钓鱼岛逐渐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二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将在战争中侵占的领土归还给各国,包括中国。
然而,在1951年签署的《旧金山和约》中,钓鱼岛未被明确归还。
随后,1972年中日共同声明确定了两国建交,但钓鱼岛的归属问题被搁置。
二、双方主张中国方面认为,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他们强调了该岛在中国历史地理书籍中被载明的事实,以及中日间许多条约和声明对钓鱼岛属于中国的说明。
此外,中国还指出,在二战结束后由日本接受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也明确规定了收复钓鱼岛的规定。
然而,日本方面则主张拥有钓鱼岛的主权。
他们认为,钓鱼岛是日本历史上的一部分,早在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就确立了日本对该岛的主权。
此外,日本还指出,在二战后签署的《旧金山和约》中并没有明确规定钓鱼岛的归属问题,因此该岛的主权问题仍未解决。
三、国际社会观点国际社会对于钓鱼岛争端并没有统一的看法。
一些国家倾向于支持中国的主张,认为钓鱼岛属于中国。
他们依据中国的历史依据以及对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解读来支持中国的立场。
然而,其他国家则持中立立场或者支持日本的观点。
他们认为,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是合法的,以及日本与钓鱼岛之间的历史联系。
他们还认为,《旧金山和约》没有明确解决钓鱼岛的归属问题,因此这个问题应该由中国和日本两国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
四、解决途径面对钓鱼岛争端,中国和日本都呼吁通过对话和谈判来解决。
中日钓鱼岛纠纷的来龙去脉
• 2012年8月15日,香港爱国人士冲过日本拦截,成功登上钓鱼岛,插上五星红旗,宣布中 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 2012年12月5日,美国参议院在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了2013财年(2012年10月~2013年9 月)国防授权法修正案。该法案明确写到将钓鱼岛作为《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适用 对象。该法案将在经过与众院协商,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后正式成为法律。法案强调, 反对试图通过“武力威慑和动武”来解决领土主权问题的举动。据悉,法案强调美国认 为钓鱼岛“处于日本的实际控制之下” • 2013年4月17日当天,中国海军170“兰州”号导弹驱逐舰以及572“衡水”号护卫舰通过 冲绳近海公海海域返航,并在中国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日本海上自卫队出动P-3C反潜巡 逻机和驱逐舰在宫古岛附近海域对中国舰船进行跟踪和监视。安倍晋三在2013年4月17日 下午举行的党首辩论上,关于钓鱼岛问题,他再次宣称“不管在历史上,还是在国际法 上,钓鱼岛都是日本固有领土”。他同时放话称:“将在日本领海以及毗邻海域保持海 上保安厅船只的24小时全天候巡航姿态,确保实效支配。” • • 2013年11月23日,中国国防部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包含钓鱼岛附近相关空域。公 告出来后,日美韩先后表示不承认东海防空识别区,并先后派出战机在未通报中国的情 况下进入东海防空识别区。
钓鱼岛争端的直接来源:冷战美日同盟对抗中苏同 盟
• 大国决定战后世界格局,这是“二战”后“大国治理”之 根本。未来的全球格局,当然首要的是领土问题。理解领土问 题比如钓鱼岛之争端,如果失去结构形成之初的观察,所有的 讨论将无本亦无源。所幸,中国成为当时的“大国”。 只是,这种大国地位,过于脆弱。
•
• 1996年7月14日 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新设置了灯塔。中国外 交部表示对这一事件“严重关切”。海峡两岸都强烈抗议。 • 2012年1月3日上午9时30分左右,日本第十一管区海上保安 总部(那霸)的巡逻船发现冲绳县石垣市议员仲间均等3人 登上了钓鱼岛。约20分钟后,石垣市议员仲岭忠师也登陆了 该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
近来,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海域又起波澜。
2012年8月12日,载有14人的香港保钓船“启丰二号”从香港出发前往钓鱼岛,8月15日16时20分左右成功抵达钓鱼岛,7名保钓人员登上钓鱼岛宣示主权,其后船上全部14人被日本冲绳警方以“非法入境”嫌疑非法抓扣。
多年来,日本一而再,再而三地侵犯我钓鱼岛主权,此次事件,不仅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也是对中国公民人权的严重侵犯。
一、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一)钓鱼岛概况
钓鱼岛,全称钓鱼岛列岛(Fishing Islands),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由钓鱼岛(主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
其中,钓鱼岛最大,面积4.3平方公里。
(二)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自古以来,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国早在明朝就有关于钓鱼岛的历史文献记载。
例如,在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屿”的记载。
1562年,明朝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中的“沿海山沙图”,标明了中国福建省罗源县、宁德县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等岛屿。
日本最早有钓鱼岛记载的书面材料是1785年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
然而,他也是以中国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的《中山传信录》为依据的,该图也是采用中国的“钓鱼台”为岛名,并将钓鱼岛和中国福建、浙江用同一淡红颜色标出。
1719年日本学者新井君美所著《南岛志》一书中提到琉球所辖36岛,其中并无钓鱼岛。
1875年出版的《府县改正大日本全图》中也无钓鱼岛。
日本最早“发现”钓鱼岛,是在日本吞并琉球(1871年),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之后
的1884年。
中国最早发现、开发钓鱼岛,通过先占取得主权。
历代中国政府都将钓鱼岛列入疆域之内,采取开发、利用和管理行政措施,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统治。
1171年(南宋乾道七年),镇守福建的将领汪大猷在澎湖建立军营,遣将分屯各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在军事上隶属澎湖统辖,行政上由福建泉州晋江管理。
明、清两朝均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列入疆土版图,划为海防管辖范围之内。
1562年(明朝)《筹海图编》、1863年(清朝)《皇清中外一统舆图》均有清晰规定和标示。
史实说明,在1895年前长达5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政府通过多种形式管理钓鱼岛,有效行使和巩固了对钓鱼岛的主权。
二、钓鱼岛问题的由来
(一)日本侵占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在战争尾声时,日本于1895年1月14日通过内阁会议决定,声称钓鱼岛为“无主地”,在钓鱼岛建立标国标,正式划入日本版图。
4月17日中日双方签定《马关条约》,注明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与日本。
(二)二战转交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了日本的领土范围。
其中,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的《开罗宣言》规定,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日本窃取自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
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不仅再次确认《开罗宣言》的上述规定必将实施,更将日本的主权“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所确定的日本领土范围是明确的,其中根本不包括钓鱼岛。
所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与对日作战相关的基本法律文件,包括结束战争的《日本投降书》条约,在日本和中国的领土冲突问题上,都为日本确定了两个核心法律义务:一、日本必须将所有从中国窃取的领土归还
中国。
二、日本的战后将被保留的领土范围,将由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所决定,而不是由日本自行确定。
这些涉及战后日本领土安排的所有的二战法律文件和条约,至今依然有效,构成中日之间关于领土关系上的最基础的法律文件。
(三)美国介入
本来中日之间所有的领土纠纷,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战争程序,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已经得到彻底解决。
但二战后亚洲形势的变化,主要是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上述法律文件未能得到执行。
1951年9月8日,日美将对日作战战胜国的中国和苏联排除在外,私下达成《旧金山和约》,通过和约美国取得了对琉球的行政管理权。
美国在对琉球进行行政管理时,又擅自将中国的钓鱼岛划入所谓对琉球的行政管理区。
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美国擅自承认日本对琉球的“主权”,于1972年将琉球“归还”日本。
而且,在“归还”过程中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2年间一直被列入美国冲绳当局行政管辖的钓鱼岛作为琉球的管辖区一并移交日本,可以说,战后美日背离中国制定的《旧金山对日和约》和《归还琉球协议》成为日本主张对钓鱼岛主权的根据。
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东部边缘的钓鱼岛列岛,在地图上都难以标出,为什么日本非要对这块远离其本岛、本属于中国的小岛垂涎三尺呢?
首先,钓鱼岛列岛及其周围海域具有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
1966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的勘查,得出结论: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钓鱼岛附近水域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
而据我国有关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30~70亿吨(亦有材料说,该海域海底石油储量约为800亿桶,超过100亿吨)。
日本近年来对东海的调查也投入了大量资源,按照日本前国土交通大臣扇千景的说法,这些海域中埋藏着足够日本消耗320年的锰、1300年的钴、100年的镍、100年的天然气,以及其他矿物资源和渔业资源,日本了解,获得这些海域,将使日本由资源小国而成为东亚的资源大国。
至于东海的油气储量大约77亿吨,亦足日本使用近百年。
此外,钓鱼岛周围海域的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盛产飞花鱼等多种鱼类。
长期以来,我国台湾等地渔民经常到这里从事捕捞活动,年可捕量高达15万吨。
其次,钓鱼岛群岛在海洋划界中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批准生效,将不可避免地使各国在划分管辖海域时出现一些重叠和矛盾。
按《公约》规定,两国如按中间线划分,那么钓鱼岛的主权归属哪一方将极大地影响大陆架的划分。
如果日本占有钓鱼岛,并以此为基础划分东海的专属经济区范围,那么日本将多占7~20万平方公里海域。
日本一些官员曾透露:日本如果失去钓鱼岛和北方四岛,日本管辖海域将减少110万平方公里以上。
第三,钓鱼岛直接或潜在的军事价值,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
日本是一个地形狭窄的岛国。
其内陆的任何一个地方距海岸都不超过120公里。
这种不利的自然地形和相对短浅的防御纵深,使日本在战时极易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空中与海上袭击。
为此,日本极力扩大其军事防御的范围:日本军方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保卫1000海里海上交通线,到80年代中又提出“海上歼敌”的战略;80年代中后期以后,其海军建设的投入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并已步入世界海军强国之列。
近年来,日本关注、参与冲突的范围从远东地区扩展为“日本国周边地区”,该地区包含了对日本可能产生影响的中东、马六甲和南沙。
如果日本控制了钓鱼岛,就可以将其防卫范围从冲绳向西推出400余公里。
同时,一些日本军事专家认为:钓鱼岛适合建立雷达阵地,也有条件建立导弹基地和潜艇基地。
由此一来,日本军事力量就将据此向西扩展,扩大它的军事控制范围,从而将对亚太地区国家构成现实的威胁。
三、中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
在钓鱼岛问题上,20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时同日方达成了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的谅解。
邓小平同志1978年10月25日曾指出,在钓鱼岛问题上要以大局为重,谈不拢,避开比较明智,这样的问题放一下不要紧。
我们这一代人智慧不够,我们下一代人总比我们聪明,总会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979年5月31
日,邓小平同志会见来华访问的自民党众议员铃木善幸时又强调说,可考虑在不涉及领土主权情况下,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
同年6月,中国政府通过外交渠道正式向日本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中国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立场。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含义,首先是主权属我;第二是对领土争议,在不具备彻底解决的条件下,可以先不谈主权归属,而把争议搁置起来;搁置争议,并不是要放弃主权,而是将争议先放一放;第三是对有些有争议的领土,进行共同开发;第四,共同开发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增进相互了解,为最终合理解决主权的归属创造条件。
中日之间关于钓鱼岛领土主权争议问题,本来是可以通过政府间坦诚、冷静、务实的协商加以处理的,而日本方面一再制造事端,试图将中国领土并入日本,这是中国人民坚决不能接受的。
2012年8 15日香港保钓人士遭日方非法扣押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和坚定的,中连续表态重申钓鱼岛主权,要求日方立即无条件放船放人。
经过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经过反复交涉,日本方面17日无条件放还了在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非法抓扣的全部14名中方人员及船只,被日方非法抓扣的14名中国香港“保钓”人士分两批已启程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