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第五讲 文化差异、文化冲突与观念体系

合集下载

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和冲突

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和冲突

跨文化传播中的差异和冲突上海是多元文化的复合地,必然会产生很多国际交流或者跨文化传播的活动,展会行业的兴起和发展就是其中的一种典型实践活动。

本文聚焦展会的翻译人员与参展商之间的跨文化传播问题,采用焦点小组访谈的方法。

由于展会参展商需要的翻译人员皆为女性,所以笔者访谈的皆为女性,有z女士、l女士、y女士、j女士、w女士、h女士。

跨文化传播中“交流的无奈”1.宗教、仪式、文化间的冲突。

根据专访结果,了解到翻译人员所服务的外国参展商几乎都存有宗教情结。

但中国很多年轻人指出宗教就是盲从,碰触甚少。

很多外国参展商在聊天时会问到别人的宗教信仰问题。

j女士在年11月珠宝展的时候,被问及这个问题,j女士说:“我不信仰宗教,但是那个外国人听见我这句话就很吃惊,说道:‘你怎么会没信仰呢?没信仰怎么可以呢?’然后那个外国人一直跟我特别强调信仰宗教的重要性,我很不开心地吓到了他,使他暂停了这个话题。

我当时真的很恼怒!”另外,我们平时的交流中也可以发生具备仪式性质的行径,最典型的莫过于西方的亲吻礼和亲吻礼了。

z女士年9月搞一个布料展览会的译者,她说道:“我帮忙土耳其人搞译者,每天早上去了,老板不好热情,我都有点不难受,一来了就要亲吻,还要和亲脸颊,虽然我晓得这就是外国人的习俗,但还是真的很怪异,临死的时候也必须亲吻一下,亲下脸颊。

”2.语言、行为与社会交往中的冲突。

美国文化人类学学者霍尔认为, 传播是一切事物的基础。

“传播世界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文字的、物质的和行为的。

文字是商务、政治和外交的媒体。

物质通常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

行为可以反馈别人的看法,也包括避免冲突的技巧。

”①语言在社会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展会上。

展会是一个商务贸易交流的平台,有不同行业的展会,翻译人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英语翻译水平,而且要对该行业的专业名词有足够的了解。

除了专业名词的使用会引起双方的冲突之外,流行的日常用语也会导致彼此之间的不协调。

跨文化传播导论ppt学习教案精品模板分享(带动画)

跨文化传播导论ppt学习教案精品模板分享(带动画)
拓展跨文化传播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等,跨越地域和文化的限制,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培养跨文化传播人才与团队建设
跨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途径
团队建设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培养跨文化传播人才的重要性
跨文化传播人才的基本素质
汇报人:
感谢观看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实践操作建议:结合案例,提出针对性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和方法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总结反思:对跨文化传播案例的启示意义进行总结和反思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实践操作技巧与方法
案例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传播案例,分析其传播策略、效果及影响因素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演练、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跨文化传播的实际操作过程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案例三:好未来国际化拓展与教育文化传播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案例四:腾讯游戏在海外的文化传播策略 跨文化传播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跨文化传播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案例选择标准: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有启示意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案例分析角度:传播策略、文化差异、受众特点等
提升跨文化传播意识与素养
培养跨文化传播意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尊重文化差异,增强文化敏感度
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学习跨文化沟通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进相互理解
拓展跨文化传播途径: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如社交媒体、国际交流等,扩大传播范围
增强跨文化传播能力: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跨文化传播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传播效果
案例分析:对所选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关键因素、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等。

浅析广告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冲突及对策

浅析广告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冲突及对策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文化处在大碰撞、大分裂、大融合的时期,广告跨文化传播变为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

它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任何一种传播方式,成为经济与文化全球化最有力的助推器之一。

一、广告跨文化传播中的冲突何谓跨文化传播跨文化广告传播,是指企业在进行广告传播活动时,与企业有关的不同文化群体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采取适当的战略和措施,在传播的各个方面中加入对应文化整合措施,有效地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从而高效地实现传播目标。

由于语言、民族和文化的不同,在现今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跨文化的传播,在世界各地不停地发生着文化冲突。

而广告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其传播中同样出现了不可忽视的文化冲突。

1.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冲突当一种先进文化进入一个比较落后的区域后,由于当地人民的思想长期处于一种稳定、保守落后的状态,先进文化必然引起当地人心理上的压力和思想上的混乱,一定的文化形态要与一定的物质基础相对应。

特别是由于各国经济实力决定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出现。

强势文化背后来自经济实力强劲的国家,这些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极大,而且传播技术更为娴熟,制作出更为优秀的广告。

广告对既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改变尤其体现在青少年一代的身上。

从可口可乐到百事可乐,从麦当劳到肯德基,从耐克到阿迪达斯,美国几乎在同化着全球的青少年。

换句话说,强势文化给弱势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弱势文化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求同存异,值得人们的深思。

“追星文化”、“摇滚文化”、“怪异文化”、“涂鸦文化”等在广告中传递着异类文化的信息。

那些强烈冲击视觉的画面,震耳欲聋歇斯底里的听觉表象,最大限度地发泄着人们的浮躁压抑、无归宿感和价值重心的感受与情绪。

一些年轻人努力追求“酷”和半土半洋的口语表达,都表现着外来文化对中国当前社会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这些包括知识体系和科学技术的传递交流,形成无国界的当代新文化。

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观冲突与文化适应

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观冲突与文化适应

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观冲突与文化适应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观冲突与文化适应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文化传播成为了一种常态。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价值观冲突。

在不同文化之间,人们对于事物的看法、行为方式、道德标准等等都可能存在差异,这就容易导致价值观冲突的出现。

而如何在跨文化传播中解决这些冲突,实现文化适应,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这些都受到历史、地理、宗教、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尊重长辈、注重家庭、讲究礼仪等都是重要的价值观念;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强调个人权利和平等。

这些差异性,如果没有被充分认知和理解,就容易导致误解和冲突的出现。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尊重是跨文化交流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在与不同文化的人交往中,我们需要学会接受他们的文化差异,并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比如,在与中国人交往时,我们需要注意尊重长辈、避免直接表达不满意见等;而在与西方人交往时,则需要注意保持个人空间、尊重他们的个人意见等。

只有通过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够建立起互信和友谊。

再次,我们需要学会沟通与协商。

在跨文化传播中,沟通和协商是解决价值观冲突的关键。

通过沟通和协商,我们可以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和想法,并尝试找到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解决方案。

比如,在商务谈判中,如果双方存在文化差异,就需要通过沟通和协商来寻找一个平衡点;而在跨国婚姻中,则需要通过沟通和协商来解决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学会适应不同文化环境。

在跨文化传播中,适应不同文化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适应了不同文化环境,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融入当地的文化,并且避免因为自身行为方式和习惯带来的误解和冲突。

比如,在出国留学时,我们需要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语言环境等;而在海外工作时,则需要适应当地的商务礼仪、工作方式等。

跨文化交际导论课件 第5章

跨文化交际导论课件 第5章
5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CQ
– Reactivity to external stimuli
– Recognition of other culture, motivation
– Accommodation of other-culture norms
– Assimilation of other-culture norms
Metacognition—thinking about thinking (Van Dyne & Ang, 2004, make it a 4th basis of CQ
Declarative vs. Procedural knowledge Reasoning (inductive and analogical) Social perception related to reasoning These cognitive processes are critical to CQ,
Earley, Ang & Tan (2006): “cultural autism” describes a deficiency in behavioral cultural intelligence
– Inability to pick up cues – Speech not performed successfully or at all – Indifference to linkage with others – Behavior that seems unconcerned with others
Affective ability refe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readiness to acknowledge, respect, and appreciat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传播05

跨文化传播05

假说实质:
对语言反映现实还是创造(现念)现实这一问题 的—种解释。 人们的思维方式不自觉的受语言的影响。沃尔夫 和萨皮尔指出,文化系统深嵌于一种语言之中, 这一文化建构并左右这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 (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语言的这种间接的和无 所不在的影响。我们用文字和语言的意义思维, 语言同时又是我们文化的表述。只有当一个人学 习了另一种语言,并与第一种语言交替使用时, 他才可能意识到语言对于感知的影响。)
第四章 语言传播与文化
第二节 语言传播中的文化因素
三、自我披露 自我披露指自己在何种程度上向他人泄露自 己的个人情况。文化类型和个体性格类型(性格 的内外向性程度),决定自我披露的状况。 归根结底,文化因素决定着自我披露以何种 程度为宜。以集体为中心的文化和强环境文化中 的人们,自我披露相对较低,反之则相对较高一 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四章 语言传播与文化
第二节 语言传播中的文化因素
四、内容与关系(content and relationship) 传播学家将信息分为两个层面:一为信息的 内容,二为信息的关系,即信息是如何传递或表 达的。
第四章 语言传播与文化
第三节 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传播
一、听力 听力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播 行为是双方的。对于每一个讲话者,至少会有一 个听者。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接收者的作用与信 息发出者的作用同样重要。 罗杰斯认为积极的听力包括以下5个步骤:1、 听到信息2、理解3、记忆信息内容4、评估信息是 否正确可靠;5、反馈。 文化因素影响以上的每一个步骤。
第四章 语言传播与文化
本章将讨论语言与意义的关系,探讨语 言与思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语言传 播中的文化因素。最后,本章还将从提高语 言能力方面入手,提出使跨文化传播顺利进 行的几点建议。

跨文化传播导论ppt学习教案

跨文化传播导论ppt学习教案

寻求支持
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 保持联系,分享经历和感
受。
自我关怀
关注自身情感需求,保持 健康生活方式,寻求心理
咨询帮助。
案例分析:成功进行跨文化适应
案例一
某跨国公司员工通过积极学习当 地语言和文化习俗,成功融入异 国工作环境,并晋升为高层管理
人员。
案例二
一位留学生在异国他乡通过建立 社交网络、参与志愿活动和兼职 工作等方式,逐渐适应并融入当 地文化,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历
语言沟通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语言,人 们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建立关系,从而达成相互理解和合作。
语言多样性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世界上有数千种语言,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在跨文化交流中,语 言多样性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资源。了解并尊重不同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有助 于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成功。
新媒体
包括互联网、社交媒体、手机应用等。它们具有互动性、即时性、个性化等特点,能够跨越地理和文化界限, 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媒介在跨文化交流中应用实例
电影和电视剧
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传递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生活 方式,促进观众对其他文化的认
知和理解。
音乐和舞蹈
作为人类共同的语言,音乐和舞蹈 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传递 情感和美感,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 交流和沟通。
推动经济发展与合作
跨文化传播在国际贸易、投资、旅游等领域 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合作 。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跨文化传播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理解与信任 ,减少文化冲突与误解,维护世界和平与发 展。

第三章 文化的差异

第三章  文化的差异

一、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 文化相对主义强调文化的相对性和多样性, 将每种文化都看做是人类的选择。 美国学者布厄斯的观点:任何文化都是各个民
族页数历史发展的产物,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过去, 也就有了独到的文化生活方式。因此,单纯用历史发展阶 段来解释文化的落后和先进并不科学,民族的种族和生物 方面的差异不能用来揭示社会文化方面的不同。(孙英
Hale Waihona Puke 4.心理人类学 核心观点:儿童抚养行为是造成文化差异 的根源。 本尼迪克特: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 影响,认为,儿童抚养行为是一个社会总 体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儿童的惩罚和 奖励,个体逐渐将某种文化观念内化。并 指出,日本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不连续 性,是形成日本人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p92
第三节 文化的观念体系——对文化 差异根源的一种解读
世界观的文化差异 人生观的文化传统 价值观的四个维度
一、世界观的文化差异 1.何为“世界观”? 世界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 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 观点,反映了对于上帝、人类、自然、社 会、宇宙、生命、死亡、疾病等影响文化 成员对世界看法的问题的感悟和体验,代 表了不同文化最为根本的思想基础。
外国留学生的提问: 为什么中国的小孩子要穿奇怪的裤子(开 裆裤)? 为什么中国人坐火车,在站台看到火车 来了的时候要一拥而上,挤来挤去。“他 们不是都有车票吗?!”
个人的知识背景 《中国古代科技史》的作者李约瑟曾认为: 中国古代没有科学; 马可波罗曾把东方的犀牛当做“独角 兽”。
(二)易于导致冲突(人际冲突与文化冲突) 1.人际冲突 (1)概念P96 (2)如何应对人际冲突? 回避 调节 竞争 妥协 合作
(三)不可夸大文化差异的消极作用 1.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可忽视文 化共享要素。 参见:P94:”人类共有文化要素” 2.文化差异是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前提。

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摘要文化就是为了提升个人和社会的生存能力,增强适应能力,以及保持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一代代的传承下来,并通过后天习得的共同行为。

文化差异即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

文化差异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交流跨文化传播文化冲突文化包括人们模式化的和重复的思想、感觉和行为方式,因此,它不仅由交流来维持存在,同时也经常通过交流表达出来。

文化是人的一部分,它不仅会影响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感觉,而且也影响到人们对生活中所接触的一切事物的感觉。

文化还是观察全部生活的精神上的一系列窗口,它不仅仅是人们所居住的地理位置或者周边环境,也不仅仅是人们的个性或者背景的单一成分,它还包括人们的种族、国籍、语言、性别、信仰、身体健全与否或社会经济地位如何,这些成分以及它们相互组合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决定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教育背景,也决定着一个人在家庭、社区和职场上的影响力,因此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霍夫斯坦特对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

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

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文化差异即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

不同的国家之间有不同的文化,各民族之间也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因此有了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该怎么来表示呢,霍夫斯坦格通过数据得出了描述各种文化差异的指标:(一)权力距离即在一个组织当中,权力的集中程度和领导的独裁程度,以及一个社会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接受组织当中这种权力分配的不平等,一种文化究竟是大的权力距离还是小的权力距离,必然会从该社会内权力大小不等的成员的价值观中反映出来。

(二)不确定性避免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人们对于不确定的、含糊的、前途未卜的情境,都会感到面对的是一种威胁,从而总是试图加以防止。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第五讲 文化差异、文化冲突与观念体系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第五讲 文化差异、文化冲突与观念体系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第五讲
文化的差异、冲突与观念体系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第一节 从文化差异到文化冲突
第二节 文化的观念体系
第三节 文化相对主义与民族中心主义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引子之一


对人类文化差异的关注,是跨文化传播研究 的立足点。 跨文化传播学的存在意义和学科本质,即是 通过对人类文化差异的研究,求得对人类生 活的社会和时代的理解,最大限度地克服差 异所制造的交流障碍。 随着全球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和深入,文化 差异研究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跨文化传播研 究的学术追问仍需建立在对文化差异的关注 上,尤其是个人、群体、民族和国家之间相 互关系的新特征、新动向、新需要和能力, 等等。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重要提示:



文化冲突的实质不应仅被理解为不同民族、国家之间 的文化差异,还在于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利益冲突, 以及“文化霸权”与文化抗争的冲突。 通观人类历史,冲突、侵略和战争与人类基于利益争 夺的攻击天性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由于资源稀有, 为了更有利于生存,物种就会表现出竞争性和攻击性。 萨默瓦即指出:“一个部落对另一个部落的敌意,是 人类最本能的反应之一。” 国际冲突一旦染上文化色彩,冲突的双方不免会根据 自己的尺度和标准对冲突进行认识和判断,为自己的 行为及目标寻求解释,使利益的争夺化身为某种“神 圣”的文化追求,从而使世界陷入局部或整体的危机、 混乱甚至战争状态。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代表学者: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人类学家摩尔根在1877年出版的《古代社会》 (Ancient Society) ; 爱德华·泰勒:所有社会都要经过三个基础 阶段:原始状态——野蛮状态——文明状态, 人类心智的结构和能力是同等地遍及世界的;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出的 “文明发展 的阶段论”:每个文明都可划分为起源、生 长、衰落、解体和灭亡五个阶段。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传播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传播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传播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国家、民族和人类的瑰宝。

不同的地域、民族、历史和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文化。

而这些文化的差异给跨文化传播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传播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本文将探讨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传播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实现跨文化传播。

一、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出来,例如语言、宗教、价值观、时间观念、礼仪和风俗等。

这些差异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教育、交往和娱乐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词汇、语法和语调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双方交流的障碍和误解。

宗教是一种信仰、道德和行为规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巨大。

不同宗教之间存在信仰、教义和仪式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文化冲突和误解。

价值观是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态度和行为准则。

不同的文化系统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例如公平与平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决策与咨询等等。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合作、交流、交易和谈判方面的挑战。

时间观念是人们对时间的认知、利用和安排。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时间观念的差异,例如“按时完成”和“完成任务”之间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落差。

礼仪和风俗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礼仪和风俗的差异,例如打招呼、问候、礼物和餐桌礼仪等等。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沟通、交际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摩擦。

以上几个方面只是文化差异的冰山一角,文化差异可谓千差万别。

对于跨文化传播来说,文化差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二、跨文化传播的方法跨文化传播需要克服文化差异,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交流和合作,达成目标。

以下是几种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方法:1.学习外语和文化知识。

学习双方语言和文化知识是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基础。

只有掌握对方语言和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避免误解和冲突。

2.尊重对方文化和价值观。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传播的常见问题之一,双方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价值观,避免对方误解和否定。

第5讲 跨文化管理沟通之二:文化冲突与协调

第5讲 跨文化管理沟通之二:文化冲突与协调

人际关系 更强调“情”和各种私人关系
更强调“理”,公应大于私
对待失败
“手者为王,败者为寇”,“阿Q精神”起主 导作用
不容许失败,“不成功便成仁”思想突 出
关于决策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集体决策,集体行动、集体负责
对待历史 更重历史,喜爱缅怀过去
更愿意讨论未来
关于服从 服从的是个人
服从的是集体
对待等级 等级代表着权力
企业外部 企业从事跨国或跨地区的经营活动,会受到来自东道国或所在
地文化环境的影响,这种文化环境会在某些方面与企业原有的 文化产生冲突。
三、跨文化的冲突及其处理模式
(二)跨文化冲突的处理模式

模式
特点
结果
文 化
凌越模式
压制他国他人文化 反感 加剧冲突


折衷模式
回避文化差异 表面和谐 潜伏危机


融合模式
技术 范畴
不同规范的文化冲突 所造成的文化差异和 文化冲突的程度和类 型是不同的
五、跨文化人力资源协调方法
(二)进行跨文化培训
跨文化培训的内容
•对方民族文化及原公司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文化的敏感性、适应性的培训 •语言培训 •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能力的培训 •地区环境模拟等
跨文化培训的目的
•减轻驻外经理人员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使之迅速适应当地环境并发挥正常作用 •促进当地员工对公司经营理念及习惯做法的理解 •维持组织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 •保持跨国企业内信息流的畅通及决策的效率 •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公司的凝聚力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员的分配实行“统 包统配”的就业制度解决全面就业问题
在报酬分配上采取平均主义和“大锅饭”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差异与沟通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差异与沟通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差异与沟通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文化传播日益成为一种常态。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变得更加频繁。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差异成为一个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差异和沟通,并提供一些针对这些差异的解决方案。

一、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差异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不同的文化背景意味着不同的价值观、信仰体系、行为习惯等,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误解和冲突。

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差异会对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影响。

1. 语言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会带来理解和表达上的困难。

此外,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的非语言符号和习惯,如手势、面部表情等,如果不了解这些符号和习惯,就可能对对方的行为产生误解。

2. 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些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会影响到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

在跨文化传播中,如果没有意识到对方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就可能发生误解和冲突。

3. 社交礼仪和商务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社交礼仪和商务文化也存在差异,如问候方式、礼物的赠送、商务洽谈的方式等。

如果不了解对方的社交礼仪和商务文化,就有可能造成尴尬和冲突。

二、解决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差异的方法针对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差异,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加强沟通和理解,降低误解和冲突的发生。

1. 学习对方的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之前,应该对对方的文化进行一定的学习和了解。

了解对方的语言、价值观、习惯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行为和表达。

2. 保持开放的心态:在跨文化传播中,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不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来评判对方的行为和观点。

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够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互信。

3. 强化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沟通是一种需要积累和提升的能力。

可以通过学习跨文化沟通的知识、参加培训和交流活动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精选全文完整版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跨文化传播学导论随着新一轮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个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变得不可避免,而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与青睐。

它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为许多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那么,跨文化传播学究竟是什么?它的内容又是什么?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些问题。

首先,什么是跨文化传播学?跨文化传播学是以文化为核心,重点研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传播活动,以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学科。

它将世界各种文化背景的传播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使传播学有效运用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当中。

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范围涉及传播者的角色、受众的特点和行为、传播媒质的选择及其使用、传播环境及其特点、以及信息传播中社会文化伦理与法律法规等一系列问题。

其次,跨文化传播学的内容是什么?跨文化传播学内容涉及比较传播学、传播研究、传播理论、传播数据分析、传播实践、多媒体传播技术等。

研究者在探究跨文化传播学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如何有效的实现跨文化传播、如何理解各个文化的信息传播习惯及其影响、以及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增进跨文化的信息传播等。

最后,跨文化传播学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随着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跨文化传播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及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使全球化进程更加有效顺利。

它可以帮助政府及企业们更加有效的实现文化外交,促进文化融合,推动不同国家及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同时,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共性,发展全新的文化融合的模式,对抗不断变化的世界形势。

综上所述,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内容涉及比较传播学、传播研究、传播理论、传播数据分析、传播实践、多媒体传播技术等,它可以帮助政府及企业们更加有效的实现文化外交,促进文化融合,推动不同国家及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对抗不断变化的世界形势,对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跨文化传播资料

跨文化传播资料

PART 1 跨文化传播概论一、跨文化传播学的定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与互动行为。

●来自不同语境(context)的个体和群体进行的信息编码和译码过程。

●来自不同符号(sign)系统的个体与群体的符号交换过程。

二、跨文化传播的历史【五个时代:口文印电数】●口语时代猿人进化时期的呼唤、尖叫以及身体姿态等,用以表明各种意图;口语传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巨大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和小范围内进行。

“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文字时代文字的发明与使用是人类进步历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意义成就之一,拓展了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人类跨文化传播的时代真正来临;文字的使用突破了语言在时空上的局限,使其具有规范、便携和能够长期保存等优点,所承载的信息量也由简单变得复杂和繁多;以文字为核心的信息系统,促进了不同人群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印刷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印刷品的大量出现,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文化的普及、科学的启蒙和社会的进步。

在欧洲,它加速了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诞生。

●电子时代电子传播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推动了人类知识和经验的加速积累,也使人们跨文化传播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以广播和电视为主的电子媒体,使人类跨文化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

●数字时代网络技术的运用是人类传播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传播观念以及媒介运作。

三、跨文化传播的类型【四个类型:三跨(种族群)一国】●跨种族传播(interracial communication)传播者与受众分属于不同的种族。

比如中国人与法国人之间的传播,阿拉伯人与印度人之间的传播等;但是完全法国化的华裔与法国人之间的传播则不属于跨文化传播。

●跨族群传播(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属于同一人种但是分属不同族群的人们之间的传播。

如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的传播,中国人与韩国人之间的传播。

跨文化传播导论PPT课件

跨文化传播导论PPT课件
第8页/共67页
导论:传播与文化
• 为何学习跨文化交流学? • 传播与文化 • 跨文化交流学的诞生与发展
第9页/共67页
跨文化交流的挑战:一个多样化世界中的互动
• 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 首先,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第10页/共67页
Exp1:People in Global Village Pictures of the open ceremony of Olympic Games 2008,
在电视新闻愤世嫉俗的评论中, CNN反而窃喜于卡弗蒂的言论所激 发的强烈回应,及人们对CNN持久 的关注度。
第16页/共67页
卡弗蒂言论中英文对比
节目主持人: 刚才谈到了一些支持中国的因素。Jack ,今日的中国和10年前,20、30年前的 中国很不同吗?今天的共产党政权几乎 就像是个资本主义制度。他们是一个如 此庞大的经济超级力量,我们也有很多 利益在其中。 Jack(卡弗蒂): 嗯,我不知道中国是否有些不同,但是 我们和中国的关系肯定是不同的。因为 伊拉克战争的原因,我们欠了中国很多 债。他们现在持有价值几千亿美元我们 的债券,在我们继续进口他们含铅颜料 的垃圾以及有毒宠物食品的同时,我们 和他们之间还存在几千亿美元的贸易逆 差。你知道,在那些你可以一个月付工 人一美元工资的地方,生产出了你从沃 尔玛买到的东西。因此我认为我们和中 国的关系显然已经改变了。我认为他们 基本上是和50年前一样的,一帮暴民和 匪徒。 节目主持人: 好吧,Jack,我们还有很多要谈,包括 一些……
Host: Mentioned said that some of the pro-China elements is making, Jack, is that this is a very different China today than existed 10 years ago, certainly 20 or 30 years ago. This communist regime today is almost like a capitalist regime. They are a huge economic super power that we have a lot at stake in maintaining this economi c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Jack: Well, I don’t know if China is any different, but our relationship wit h China is certainly different. We're in hock to the Chinese up to our

跨文化课件

跨文化课件

一1、文化的差异性:两个或者几个相互交流的个体的差异性,表现在语言、文化背景、价值观、所拥有的信息等多个方面同质性:两个或者几个相互交流的个体的相似性。

2、文化冲突与适应:文化冲突: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

文化的产生是以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经验为基础的。

不同生存环境的刺激和作用,造成了人们对自身及自身以外的世界的不同感受与看法,而处在相同生存环境里的人,又会形成许多共同的感受和经验。

在封闭的生存环境里,这些共同的东西是产生部落或者村落文化的基础。

随着历史的发展,部落或者村落之间人们的各种联系不断增多,封闭的状态逐渐就会被打破。

人们带着自己所处的环境里所形成的感受、认识,习惯等互相交往,必然要产生冲突和磨擦。

所以,文化的冲突是由文化的“先天性”或者文化的本性所决定的,是文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必然现象。

产生的原因: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

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

造成的结果:文化冲突的结果,或相互吸收或融化或替代对方,随之会产生新的文化模式或类型。

案例:刮痧文化适应:雷德菲尔德和赫斯科维茨(1936):当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进行持续不断的直接接触时,一方或双方的原文化类型所产生的变化称为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分为四个阶段:同化(assimilation),分离(separation),融合(integration),微小化(marginalizaiton)文化适应是反映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的基本概念。

主要指文化对于环境的适应,有时也指文化的各个部分的相互适应。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L.A.怀特认为,文化是特定的动物有机体用来调适自身与外界环境的明确而具体的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第一节 从文化差异到文化冲突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variability)如 同人类自身的存在一样,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影响着不同文化各自的存在、关系和行为方 式。 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没有差异就 没有文化的多元发展,也不可能出现多姿多 彩的人类文化。 差异也往往导致冲突和战争,以及强势文化 压抑、攻击弱势文化,甚至带来灭绝性的后 果。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一、针对文化差异的学术论争
文化差异植根于情感之中,也植根于 不同民族对个人和社会关系本质的思考之 中。
——人类学家乔治〃马尔库斯(George Marcus)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如何看待文化差异:

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历史背景、地缘环境 以及人种和民族特质等诸多方面既有的差异 和多样性,决定了文化之间无法消弭的差异。 文化差异是相对的,世界各个文化之间不同 程度的差异,可以看做是一个连续体 (continuum),从一端(无差异)的到另一 端(完全不同),中间有无数的过渡阶段, 由量变的逐渐累积而出现“质变”。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文化人类学:

核心观点:不同文化的差异根源于制度 和认知结构的差异。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代表性论断:



马林诺夫斯基:孤立的文化特征的差异并不是社会中 最基本的差异,社会最初的差异出自人们生理的需要 (如食欲和性欲的需要)、工具的需要(如对教育和 法律的需要)、整合的需要(如对促进沟通的普遍的 “世界观”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社会便形 成了制度或经常性的行为模式。总之,文化是一个经 过整合的、相互呼应的制度网络,不同文化的差异在 于制度的差异。 拉德克利菲—布朗(Alfred Radcliffe-Bronwn):人 类学的工作不是去研究个体行为,而应去区分受影响 的行为规范以及因此而暴露的社会结构的准则——习 俗、信仰和制度的特定模式; 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文化差异 的关键在于认知结构,即人类心智利用现实的模式和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认知结构的不同,是文化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扩散论学派:

核心观点:多数文化没有创 造力,人类文化的大多数要 素都起源于一个地方或少数 地方,而后通过迁徒或模拟 扩散到其他地方。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代表性论断:


艾略特一史密斯为首的英国扩散论学派; 德国和澳大利亚的扩散论学派:语言、 工具制作和其他的文化基础是由四五个 相互孤立的原始社会发明的; 美国的扩散论学派:人类文化分为若干 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文化发源 地”。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针对文化差异的学术论争



进化论学派; 扩散论学派; 文化人类学; 心理人类学。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进化论学派:

核心观点:所有社会都要经过相同的 “进化论“阶段的预定序列,各个文化 也以不同的速度经历着文化进化的预定 阶段,一些社会或文化达到最高阶段时, 一些则处于较早的发展阶段,文化差异 由此产生。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引子之二



在跨越文化进行交往的时候,尤其是跨越差异较 大的文化时,正常的误读不免会被放大,从而使 交往行为变得困难重重甚至是无功而返,甚至引 起不同文化和民族间关系的失谐和剧烈冲突。 文化差异是文化经验和知识储备的累计结果。面 对难以预料的跨文化情境,大多数的误读并不来 源于表面上的文化差异,人们对事件和他人的反 应方式主要是由文化深层结构决定的。这就提醒 我们去关注不同文化的观念体系。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成了文化的观念体系, 这些观念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重要内容,也是影 响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第五讲
文化的差异、冲突与观念体系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第一节 从文化差异三节 文化相对主义与民族中心主义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引子之一


对人类文化差异的关注,是跨文化传播研究 的立足点。 跨文化传播学的存在意义和学科本质,即是 通过对人类文化差异的研究,求得对人类生 活的社会和时代的理解,最大限度地克服差 异所制造的交流障碍。 随着全球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和深入,文化 差异研究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跨文化传播研 究的学术追问仍需建立在对文化差异的关注 上,尤其是个人、群体、民族和国家之间相 互关系的新特征、新动向、新需要和能力, 等等。
心理人类学:

核心观点:儿童抚养行为是社会总体 文化的一个部分,并受社会总体文化制 约,儿童抚养行为把婴幼儿未定型的人 格培养成社会的统治人格,从而反过来 影响文化并造成文化差异。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代表性论断: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成年人的人格是由 儿童时期的经历决定的,或者说,人格的意 向操纵在每一个人的早期阶段,所以,特定 文化人群的人格特质决定于这一文化的儿童 抚养行为; 本尼迪克特:在人类可能的“全弧”上,每 个社会都不自觉地选择一段弧线作为文化观 念,通过在儿童时代的惩罚和奖励,个体逐 渐地使这些观念内在化。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二、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


经过近两个世纪的交融,无论是在强势的西方还是弱 势的东方,人们仍会体验到文化差异的存在。一方面 是东西方文化仍然保持各自鲜明的特色;一方面是各 个大文化圈内存在着亚文化的诸多差异。譬如,西方 文化中,北美文化和欧洲文化并不相同;欧洲文化中, 岛屿文化、大陆文化之间,俄罗斯文化与欧洲其他文 化之间,也有相当的差异。 进一步地,对于神与人、个体与群体、公民与国家、 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的关系,不同文化有着不同 的看法;对于权利与责任、自由与威权、平等与等级 制度的差别,不同文化的理解也大有不同。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代表学者: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人类学家摩尔根在1877年出版的《古代社会》 (Ancient Society) ; 爱德华·泰勒:所有社会都要经过三个基础 阶段:原始状态——野蛮状态——文明状态, 人类心智的结构和能力是同等地遍及世界的;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出的 “文明发展 的阶段论”:每个文明都可划分为起源、生 长、衰落、解体和灭亡五个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