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第五讲 文化差异、文化冲突与观念体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二、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
经过近两个世纪的交融,无论是在强势的西方还是弱 势的东方,人们仍会体验到文化差异的存在。一方面 是东西方文化仍然保持各自鲜明的特色;一方面是各 个大文化圈内存在着亚文化的诸多差异。譬如,西方 文化中,北美文化和欧洲文化并不相同;欧洲文化中, 岛屿文化、大陆文化之间,俄罗斯文化与欧洲其他文 化之间,也有相当的差异。 进一步地,对于神与人、个体与群体、公民与国家、 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的关系,不同文化有着不同 的看法;对于权利与责任、自由与威权、平等与等级 制度的差别,不同文化的理解也大有不同。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针对文化差异的学术论争
进化论学派; 扩散论学派; 文化人类学; 心理人类学。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进化论学派:
核心观点:所有社会都要经过相同的 “进化论“阶段的预定序列,各个文化 也以不同的速度经历着文化进化的预定 阶段,一些社会或文化达到最高阶段时, 一些则处于较早的发展阶段,文化差异 由此产生。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文化人类学:
核心观点:不同文化的差异根源于制度 和认知结构的差异。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代表性论断:
马林诺夫斯基:孤立的文化特征的差异并不是社会中 最基本的差异,社会最初的差异出自人们生理的需要 (如食欲和性欲的需要)、工具的需要(如对教育和 法律的需要)、整合的需要(如对促进沟通的普遍的 “世界观”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社会便形 成了制度或经常性的行为模式。总之,文化是一个经 过整合的、相互呼应的制度网络,不同文化的差异在 于制度的差异。 拉德克利菲—布朗(Alfred Radcliffe-Bronwn):人 类学的工作不是去研究个体行为,而应去区分受影响 的行为规范以及因此而暴露的社会结构的准则——习 俗、信仰和制度的特定模式; 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文化差异 的关键在于认知结构,即人类心智利用现实的模式和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认知结构的不同,是文化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代表学者: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人类学家摩尔根在1877年出版的《古代社会》 (Ancient Society) ; 爱德华·泰勒:所有社会都要经过三个基础 阶段:原始状态——野蛮状态——文明状态, 人类心智的结构和能力是同等地遍及世界的;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出的 “文明发展 的阶段论”:每个文明都可划分为起源、生 长、衰落、解体和灭亡五个阶段。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第五讲
文化的差异、冲突与观念体系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第一节 从文化差异到文化冲突
第二节 文化的观念体系
第三节 文化相对主义与民族中心主义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引子之一
对人类文化差异的关注,是跨文化传播研究 的立足点。 跨文化传播学的存在意义和学科本质,即是 通过对人类文化差异的研究,求得对人类生 活的社会和时代的理解,最大限度地克服差 异所制造的交流障碍。 随着全球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和深入,文化 差异研究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跨文化传播研 究的学术追问仍需建立在对文化差异的关注 上,尤其是个人、群体、民族和国家之间相 互关系的新特征、新动向、新需要和能力, 等等。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一、针对文化差异的学术论争
文化差异植根于情感之中,也植根于 不同民族对个人和社会关系本质的思考之 中。
——人类学家乔治〃马尔库斯(George Marcus)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如何看待文化差异:
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历史背景、地缘环境 以及人种和民族特质等诸多方面既有的差异 和多样性,决定了文化之间无法消弭的差异。 文化差异是相对的,世界各个文化之间不同 程度的差异,可以看做是一个连续体 (continuum),从一端(无差异)的到另一 端(完全不同),中间有无数的过渡阶段, 由量变的逐渐累积而出现“质变”。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引子之二
在跨越文化进行交往的时候,尤其是跨越差异较 大的文化时,正常的误读不免会被放大,从而使 交往行为变得困难重重甚至是无功而返,甚至引 起不同文化和民族间关系的失谐和剧烈冲突。 文化差异是文化经验和知识储备的累计结果。面 对难以预料的跨文化情境,大多数的误读并不来 源于表面上的文化差异,人们对事件和他人的反 应方式主要是由文化深层结构决定的。这就提醒 我们去关注不同文化的观念体系。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成了文化的观念体系, 这些观念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重要内容,也是影 响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第一节 从文化差异到文化冲突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variability)如 同人类自身的存在一样,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影响着不同文化各自的存在、关系和行为方 式。 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没有差异就 没有文化的多元发展,也不可能出现多姿多 彩的人类文化。 差异也往往导致冲突和战争,以及强势文化 压抑、攻击弱势文化,甚至带来灭绝性的后 果。
心理人类学:
核心观点:儿童抚养行为是社会总体 文化的一个部分,并受社会总体文化制 约,儿童抚养行为把婴幼儿未定型的人 格培养成社会的统治人格,从而反过来 影响文化并造成文化差异。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代表性论断:
wk.baidu.com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成年人的人格是由 儿童时期的经历决定的,或者说,人格的意 向操纵在每一个人的早期阶段,所以,特定 文化人群的人格特质决定于这一文化的儿童 抚养行为; 本尼迪克特:在人类可能的“全弧”上,每 个社会都不自觉地选择一段弧线作为文化观 念,通过在儿童时代的惩罚和奖励,个体逐 渐地使这些观念内在化。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扩散论学派:
核心观点:多数文化没有创 造力,人类文化的大多数要 素都起源于一个地方或少数 地方,而后通过迁徒或模拟 扩散到其他地方。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代表性论断:
艾略特一史密斯为首的英国扩散论学派; 德国和澳大利亚的扩散论学派:语言、 工具制作和其他的文化基础是由四五个 相互孤立的原始社会发明的; 美国的扩散论学派:人类文化分为若干 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文化发源 地”。
二、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
经过近两个世纪的交融,无论是在强势的西方还是弱 势的东方,人们仍会体验到文化差异的存在。一方面 是东西方文化仍然保持各自鲜明的特色;一方面是各 个大文化圈内存在着亚文化的诸多差异。譬如,西方 文化中,北美文化和欧洲文化并不相同;欧洲文化中, 岛屿文化、大陆文化之间,俄罗斯文化与欧洲其他文 化之间,也有相当的差异。 进一步地,对于神与人、个体与群体、公民与国家、 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的关系,不同文化有着不同 的看法;对于权利与责任、自由与威权、平等与等级 制度的差别,不同文化的理解也大有不同。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针对文化差异的学术论争
进化论学派; 扩散论学派; 文化人类学; 心理人类学。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进化论学派:
核心观点:所有社会都要经过相同的 “进化论“阶段的预定序列,各个文化 也以不同的速度经历着文化进化的预定 阶段,一些社会或文化达到最高阶段时, 一些则处于较早的发展阶段,文化差异 由此产生。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文化人类学:
核心观点:不同文化的差异根源于制度 和认知结构的差异。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代表性论断:
马林诺夫斯基:孤立的文化特征的差异并不是社会中 最基本的差异,社会最初的差异出自人们生理的需要 (如食欲和性欲的需要)、工具的需要(如对教育和 法律的需要)、整合的需要(如对促进沟通的普遍的 “世界观”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社会便形 成了制度或经常性的行为模式。总之,文化是一个经 过整合的、相互呼应的制度网络,不同文化的差异在 于制度的差异。 拉德克利菲—布朗(Alfred Radcliffe-Bronwn):人 类学的工作不是去研究个体行为,而应去区分受影响 的行为规范以及因此而暴露的社会结构的准则——习 俗、信仰和制度的特定模式; 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文化差异 的关键在于认知结构,即人类心智利用现实的模式和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认知结构的不同,是文化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代表学者: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人类学家摩尔根在1877年出版的《古代社会》 (Ancient Society) ; 爱德华·泰勒:所有社会都要经过三个基础 阶段:原始状态——野蛮状态——文明状态, 人类心智的结构和能力是同等地遍及世界的;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出的 “文明发展 的阶段论”:每个文明都可划分为起源、生 长、衰落、解体和灭亡五个阶段。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第五讲
文化的差异、冲突与观念体系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第一节 从文化差异到文化冲突
第二节 文化的观念体系
第三节 文化相对主义与民族中心主义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引子之一
对人类文化差异的关注,是跨文化传播研究 的立足点。 跨文化传播学的存在意义和学科本质,即是 通过对人类文化差异的研究,求得对人类生 活的社会和时代的理解,最大限度地克服差 异所制造的交流障碍。 随着全球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和深入,文化 差异研究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跨文化传播研 究的学术追问仍需建立在对文化差异的关注 上,尤其是个人、群体、民族和国家之间相 互关系的新特征、新动向、新需要和能力, 等等。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一、针对文化差异的学术论争
文化差异植根于情感之中,也植根于 不同民族对个人和社会关系本质的思考之 中。
——人类学家乔治〃马尔库斯(George Marcus)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如何看待文化差异:
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历史背景、地缘环境 以及人种和民族特质等诸多方面既有的差异 和多样性,决定了文化之间无法消弭的差异。 文化差异是相对的,世界各个文化之间不同 程度的差异,可以看做是一个连续体 (continuum),从一端(无差异)的到另一 端(完全不同),中间有无数的过渡阶段, 由量变的逐渐累积而出现“质变”。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引子之二
在跨越文化进行交往的时候,尤其是跨越差异较 大的文化时,正常的误读不免会被放大,从而使 交往行为变得困难重重甚至是无功而返,甚至引 起不同文化和民族间关系的失谐和剧烈冲突。 文化差异是文化经验和知识储备的累计结果。面 对难以预料的跨文化情境,大多数的误读并不来 源于表面上的文化差异,人们对事件和他人的反 应方式主要是由文化深层结构决定的。这就提醒 我们去关注不同文化的观念体系。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成了文化的观念体系, 这些观念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重要内容,也是影 响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第一节 从文化差异到文化冲突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variability)如 同人类自身的存在一样,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影响着不同文化各自的存在、关系和行为方 式。 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没有差异就 没有文化的多元发展,也不可能出现多姿多 彩的人类文化。 差异也往往导致冲突和战争,以及强势文化 压抑、攻击弱势文化,甚至带来灭绝性的后 果。
心理人类学:
核心观点:儿童抚养行为是社会总体 文化的一个部分,并受社会总体文化制 约,儿童抚养行为把婴幼儿未定型的人 格培养成社会的统治人格,从而反过来 影响文化并造成文化差异。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代表性论断:
wk.baidu.com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成年人的人格是由 儿童时期的经历决定的,或者说,人格的意 向操纵在每一个人的早期阶段,所以,特定 文化人群的人格特质决定于这一文化的儿童 抚养行为; 本尼迪克特:在人类可能的“全弧”上,每 个社会都不自觉地选择一段弧线作为文化观 念,通过在儿童时代的惩罚和奖励,个体逐 渐地使这些观念内在化。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扩散论学派:
核心观点:多数文化没有创 造力,人类文化的大多数要 素都起源于一个地方或少数 地方,而后通过迁徒或模拟 扩散到其他地方。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代表性论断:
艾略特一史密斯为首的英国扩散论学派; 德国和澳大利亚的扩散论学派:语言、 工具制作和其他的文化基础是由四五个 相互孤立的原始社会发明的; 美国的扩散论学派:人类文化分为若干 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文化发源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