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药临方炮制与汤剂制备PPT
合集下载
中药的炮制PPT参考幻灯片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其寒热偏性不 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其性 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故 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10
一般来讲,具有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等作用的药物,性属寒 凉,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 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的药 物,性属温热。
11
2 五味
17
4 归经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 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 经络的概称。
前人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往往主要 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 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同属性寒清热的药物, 有的偏于清肝热,有的偏于清胃热,有的偏于清肺 热或清心热,同属补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肝、 补肾的不同。
7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 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 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 人体为观察对象。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 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 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 对象。前人往往将药物的性状和性能相联系, 并用药物的性状,即一般所说的形色、气味、 质地、入药部位等解释药物作用的原理。随 着认识的深入,前人也意识到两者的涵义、 认识方法截然不同,不能混淆。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 药物和食物的滋味不止五种,辛甘酸苦咸是 五种最基本的滋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 行配伍关系,故习称五味。
12
在《内经》论述的基础上,后世对五味的作用 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发挥,结合前人的论述和用药 经验,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治疗气血 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都有辛味。
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益、缓急止痛 、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如人参大补元气,熟 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等。 某些甘味药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如甘草、 绿豆等,故又有甘能解毒之说。
10
一般来讲,具有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等作用的药物,性属寒 凉,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 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的药 物,性属温热。
11
2 五味
17
4 归经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 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 经络的概称。
前人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往往主要 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 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同属性寒清热的药物, 有的偏于清肝热,有的偏于清胃热,有的偏于清肺 热或清心热,同属补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肝、 补肾的不同。
7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 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 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 人体为观察对象。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 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 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 对象。前人往往将药物的性状和性能相联系, 并用药物的性状,即一般所说的形色、气味、 质地、入药部位等解释药物作用的原理。随 着认识的深入,前人也意识到两者的涵义、 认识方法截然不同,不能混淆。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 药物和食物的滋味不止五种,辛甘酸苦咸是 五种最基本的滋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 行配伍关系,故习称五味。
12
在《内经》论述的基础上,后世对五味的作用 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发挥,结合前人的论述和用药 经验,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治疗气血 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都有辛味。
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益、缓急止痛 、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如人参大补元气,熟 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等。 某些甘味药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如甘草、 绿豆等,故又有甘能解毒之说。
中药材的炮制PPT课件
宋代炮制方法有很大改进,炮制的目的也多样化了,开 始从减少副作用而进入增加和改变疗效,从汤剂饮片 的炮制而同时注重制备成药饮片炮制的崭新阶段。
这一时期有两方面的主要成就:一是对零星的 炮制方法方法进行了归纳,形成了较系统的炮 制通则;二是逐渐增加了一些炮制方法,现代 的炮制方法至代大多出现。这一时期是炮制技 术形成时期。
【功效】生用散瘀血,消痈肿。熟用补肝肾,强筋骨。 【主治】瘀血所致的经闭、肾.虚腰痛。近用于扩宫引产。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生津。
【主治】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气血 双亏的面色萎黄、头痛.心悸。
4烫 5煅 6淬 7炙 (1)蜜炙:款冬花 (2)醋炙:元胡 (3)酒 (4)姜汁炙 (5)盐水炙 (6)油炙
3 清代
对某些炮制作用有所发挥,炮制品种有所增 多,是炮制品种和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时期。
4 现代
建国后各省市陆续出版了本地中药炮制规范, 同时国家药典也收载了炮制品种,并制定了中 药炮制通则。
1979年我国高校《中药炮制学》试用教材出版, 1985年出版了第二版,1996年出版了规划教材。
七五、八五期间将首乌、草乌等40种饮片列为 国家研究课题,取得了显著成果。
.
款 冬 花
【功效】化痰,降气。 【主治】用于各种咳嗽,常与紫菀同用。本品为
.
治咳常用药。“十方有九”《本草经疏》。
水火共制
1煮 (1)清水煮 (2)醋制:元胡 (3)酒醋同煮 2蒸 (1)清蒸 (2)酒蒸 (3)醋蒸
.
【来源】为罂粟科(Papaveraceae)植物延胡索 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的干燥块茎。
淫羊藿
来源:小檗科(Berberidaceae) 植物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 et Z.)Maxim.、淫 羊藿E. brevicornum Maxim.、柔毛 淫羊藿E. pubescens Maxim.、巫山 淫羊藿E. wushanense T. S. Ying或 朝鲜淫羊藿E. koreanum Nakai的 干燥茎叶。
这一时期有两方面的主要成就:一是对零星的 炮制方法方法进行了归纳,形成了较系统的炮 制通则;二是逐渐增加了一些炮制方法,现代 的炮制方法至代大多出现。这一时期是炮制技 术形成时期。
【功效】生用散瘀血,消痈肿。熟用补肝肾,强筋骨。 【主治】瘀血所致的经闭、肾.虚腰痛。近用于扩宫引产。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生津。
【主治】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气血 双亏的面色萎黄、头痛.心悸。
4烫 5煅 6淬 7炙 (1)蜜炙:款冬花 (2)醋炙:元胡 (3)酒 (4)姜汁炙 (5)盐水炙 (6)油炙
3 清代
对某些炮制作用有所发挥,炮制品种有所增 多,是炮制品种和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时期。
4 现代
建国后各省市陆续出版了本地中药炮制规范, 同时国家药典也收载了炮制品种,并制定了中 药炮制通则。
1979年我国高校《中药炮制学》试用教材出版, 1985年出版了第二版,1996年出版了规划教材。
七五、八五期间将首乌、草乌等40种饮片列为 国家研究课题,取得了显著成果。
.
款 冬 花
【功效】化痰,降气。 【主治】用于各种咳嗽,常与紫菀同用。本品为
.
治咳常用药。“十方有九”《本草经疏》。
水火共制
1煮 (1)清水煮 (2)醋制:元胡 (3)酒醋同煮 2蒸 (1)清蒸 (2)酒蒸 (3)醋蒸
.
【来源】为罂粟科(Papaveraceae)植物延胡索 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的干燥块茎。
淫羊藿
来源:小檗科(Berberidaceae) 植物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 et Z.)Maxim.、淫 羊藿E. brevicornum Maxim.、柔毛 淫羊藿E. pubescens Maxim.、巫山 淫羊藿E. wushanense T. S. Ying或 朝鲜淫羊藿E. koreanum Nakai的 干燥茎叶。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PPT课件
1、洗: 将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洗涤,除去上浮
杂物及下沉脏物,及时捞出晒干备用。除少 数易溶,或不易干燥的花、叶、果及肉类药 材外,大多需要淘洗。
ppt精选版
22
2、淋:
将不宜浸泡的药材,用少量清水浇洒喷 淋,使其清洁和软化。
3、泡:
将质地坚硬的药材,在保证其药效的原 则下,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软。
• 天麻、槟榔:宜切薄片。
• 泽泻、白术:宜切厚片。
• 黄芪、鸡血藤:宜切斜片。
• 桑白皮、批把叶:宜成丝。
• 白茅根、麻黄:宜侧成段。
ppt精选版
21
二、水制: 用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处理药物的方法。
水制的目的主要是清洁药材,软化药材以便 于切制和调整药性。常用的有洗、淋、泡、 漂、浸、润、水飞等。主要内容如下:
ppt精选版
13
4、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一般的中药材在采集以后,均可直接使用 鲜品。诸如地黄、芦根、石斛等许多鲜品药材 的疗效,较之干品更佳。
然而由于产地、季节等等因素的限制,多种 药材无法直接使用鲜品,皆需干燥处理,才可 贮存、运输。多数药材可以日光曝晒,或人工 烘烤进行干燥,但有少数动物药及富含汁液的 植物药,需经特殊处理。
如:捡去合欢花中的枝、叶;刷除 批把叶、石苇叶背面的绒毛;刮去厚 朴、肉桂的粗皮等。
ppt精选版
19
2、粉碎处理: 采用捣、碾、镑、锉等方法,使药
物粉碎,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 要求。
如:牡蛎砸粹,贝母捣粉,角类药 镑片或锉粉。
ppt精选版
20
3、切制处理 采用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制
成一定的规格,便于进行其它炮制, 也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根 据药材的性质和医疗需要,切片有很 多规格。
杂物及下沉脏物,及时捞出晒干备用。除少 数易溶,或不易干燥的花、叶、果及肉类药 材外,大多需要淘洗。
ppt精选版
22
2、淋:
将不宜浸泡的药材,用少量清水浇洒喷 淋,使其清洁和软化。
3、泡:
将质地坚硬的药材,在保证其药效的原 则下,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软。
• 天麻、槟榔:宜切薄片。
• 泽泻、白术:宜切厚片。
• 黄芪、鸡血藤:宜切斜片。
• 桑白皮、批把叶:宜成丝。
• 白茅根、麻黄:宜侧成段。
ppt精选版
21
二、水制: 用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处理药物的方法。
水制的目的主要是清洁药材,软化药材以便 于切制和调整药性。常用的有洗、淋、泡、 漂、浸、润、水飞等。主要内容如下:
ppt精选版
13
4、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一般的中药材在采集以后,均可直接使用 鲜品。诸如地黄、芦根、石斛等许多鲜品药材 的疗效,较之干品更佳。
然而由于产地、季节等等因素的限制,多种 药材无法直接使用鲜品,皆需干燥处理,才可 贮存、运输。多数药材可以日光曝晒,或人工 烘烤进行干燥,但有少数动物药及富含汁液的 植物药,需经特殊处理。
如:捡去合欢花中的枝、叶;刷除 批把叶、石苇叶背面的绒毛;刮去厚 朴、肉桂的粗皮等。
ppt精选版
19
2、粉碎处理: 采用捣、碾、镑、锉等方法,使药
物粉碎,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 要求。
如:牡蛎砸粹,贝母捣粉,角类药 镑片或锉粉。
ppt精选版
20
3、切制处理 采用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制
成一定的规格,便于进行其它炮制, 也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根 据药材的性质和医疗需要,切片有很 多规格。
中药炮制ppt课件
酒炙 醋炙 蜜炙 姜炙
将药物加入黄酒拌匀,闷透后用 文火炒至黄色。
将药物加入蜂蜜拌匀,闷透后用 文火炒煅烧至红透,取出 晾凉。
暗煅
将药物置于密闭容器中,用高温使其 煅烧至酥脆。
蒸法
清蒸
醋蒸
将药物放入蒸锅中,加水蒸至熟透。
将药物放入蒸锅中,加水及米醋,蒸 至熟透。
炮制器具的选择与使用
器具选择
根据不同的炮制方法和药材特性,选择合适的器具,如锅、罐、炉等。
使用方法
确保器具干净、无油污,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使用,避免器具损坏或药材污染。
炮制用水的选择与处理
选用水质
选用纯净水或软水进行炮制,避免使用硬水或含有杂质的水。
处理方法
对水质进行过滤、沉淀等处理,确保水质清洁、无异味。
酒蒸
将药物放入蒸锅中,加水及黄酒,蒸 至熟透。
煮法
水煮
将药物放入水中煮沸,达到软化 或熟透的目的。
醋煮
将药物放入醋液中煮沸,达到软化 或熟透的目的。
蜜煮
将药物放入蜜液中煮沸,达到软化 或熟透的目的。
煨法
面粉煨
将药物与面粉拌匀后加水搅拌成团,再烤至金黄色。
纸煨
将药物用纸包裹后埋入热炭中煨至纸黄。
04
个人卫生
操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勤洗手、勤剪指甲、
勤换工作服等。
设备卫生
炮制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确 保无残留物和污垢。
原料卫生
中药原料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不得使用变质、腐烂的原料
。
炮制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
减少废弃物排放
中药炮制过程中产生的 废弃物应妥善处理,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
节能减排
分类
《中草药汤剂制备工艺课件》
人们对于身心健康的关注度提升,促使中草 药汤剂行业的迅猛发展。
科学研究不断推动中草药汤剂的发展和创新, 为产业提供更多可能性。
微波辅助提取法
通过微波辐射加速药材中的成分溶出,提高 提取效率。
中草药汤剂的生产流程简介
1
准备药材
选择优质药材,进行验收、入库和分类。
2
加工和配比
对收集到的药材进行清洗、晾干、粉碎和配比。
3
煎煮和浓缩
根据配方将药材煎煮,然后浓缩汤剂以提高药效。
中草药汤剂的质量检验
1 外观检查
通过观察汤剂的颜色、气味和透明度来评估其质量。
3 多种功效
中草药汤剂可以具有多种功效,包括调理身体、缓解症状和促进健康 等。
中草药的提取方法
水煎法
经典的中草药提取方法,通过加热和煎煮将 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超临界流体法
利用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可高效提取中草 药中的化学成分。
醇提法
使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提取中草药,可以更彻 底地提取药材中的活性成分。
中草药汤剂制备工艺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中草药汤剂制备的工艺流程和相关知识,帮助您了解中草药的 提取、加工和煎煮等关键步骤。
中草药汤剂的概述
1 传统疗法
2 历史沿革
中草药汤剂作为传统中医疗 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治 疗多种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草药汤剂制备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承载着千百年来 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2 含量测定使用化Biblioteka 分析方法检测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含量。
3 微生物检验
检查汤剂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以确保使用安全。
4 质量标准
根据相关规定和标准,评估汤剂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中草药汤剂的临床应用案例
科学研究不断推动中草药汤剂的发展和创新, 为产业提供更多可能性。
微波辅助提取法
通过微波辐射加速药材中的成分溶出,提高 提取效率。
中草药汤剂的生产流程简介
1
准备药材
选择优质药材,进行验收、入库和分类。
2
加工和配比
对收集到的药材进行清洗、晾干、粉碎和配比。
3
煎煮和浓缩
根据配方将药材煎煮,然后浓缩汤剂以提高药效。
中草药汤剂的质量检验
1 外观检查
通过观察汤剂的颜色、气味和透明度来评估其质量。
3 多种功效
中草药汤剂可以具有多种功效,包括调理身体、缓解症状和促进健康 等。
中草药的提取方法
水煎法
经典的中草药提取方法,通过加热和煎煮将 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超临界流体法
利用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可高效提取中草 药中的化学成分。
醇提法
使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提取中草药,可以更彻 底地提取药材中的活性成分。
中草药汤剂制备工艺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中草药汤剂制备的工艺流程和相关知识,帮助您了解中草药的 提取、加工和煎煮等关键步骤。
中草药汤剂的概述
1 传统疗法
2 历史沿革
中草药汤剂作为传统中医疗 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治 疗多种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草药汤剂制备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承载着千百年来 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2 含量测定使用化Biblioteka 分析方法检测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含量。
3 微生物检验
检查汤剂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以确保使用安全。
4 质量标准
根据相关规定和标准,评估汤剂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中草药汤剂的临床应用案例
最新4中药炮制技术PPTPPT课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1984年制定,2001年修订) ---是目前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检验的基本法
律,同时也确立了中药饮片的法律地位。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国家药品标准的核心 ------自1963年版开始,均在其一部收载中药及中药
饮片,2005年版首次单列中药饮片,2010版大幅增加。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标准
3、《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又称部颁标准,属于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由卫生部药政局组织编写,于1988年出版。
4、《中药饮片质量通则》----又称局颁标准,属于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于1994年颁布。分两部分:
《中药饮片生产过程质量标准通则》和《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 行)》
中药系孙立艳讲师第一章第一节中药炮制起源与发展炮制前后原药材饮片炮制前炮制炮制技术gapgap制剂前后饮片汤剂散剂注射剂制剂前制剂中药制剂技术gmpgmp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中药炮制学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第一章 绪 论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中药的使用
火的出现
酒的出现
“药食同源”
“炮生为熟” “充实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
1
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与形成时期
2
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3 中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和应用时期
4
中药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第一章 绪 论
1 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与形成时期
《五十二病方》---我国最古老的医方书 ---现存记载中药炮制最早的医药文献
律,同时也确立了中药饮片的法律地位。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国家药品标准的核心 ------自1963年版开始,均在其一部收载中药及中药
饮片,2005年版首次单列中药饮片,2010版大幅增加。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标准
3、《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又称部颁标准,属于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由卫生部药政局组织编写,于1988年出版。
4、《中药饮片质量通则》----又称局颁标准,属于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于1994年颁布。分两部分:
《中药饮片生产过程质量标准通则》和《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 行)》
中药系孙立艳讲师第一章第一节中药炮制起源与发展炮制前后原药材饮片炮制前炮制炮制技术gapgap制剂前后饮片汤剂散剂注射剂制剂前制剂中药制剂技术gmpgmp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中药炮制学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第一章 绪 论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中药的使用
火的出现
酒的出现
“药食同源”
“炮生为熟” “充实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
1
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与形成时期
2
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3 中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和应用时期
4
中药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第一章 绪 论
1 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与形成时期
《五十二病方》---我国最古老的医方书 ---现存记载中药炮制最早的医药文献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可修改版ppt]
肉苁蓉
盐水湖
有些药物易于发霉变质,在贮藏前要进行烘焙 、炒干等干燥处理,使其不易发霉、腐烂等,如煮 桑螵蛸。
二、炮制的目的
5. 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纯净,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
石英
麻黄
石英矿
麻黄药材
麻黄根
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位(区分不同的药用部 位,提高纯净度
远志 去心 连翘 去心 蝉蜕 去头足 枇杷叶 去毛 麻黄根(止汗), 茎(发汗) 莲子心(清心热),莲子肉(健脾止泻) 川椒果实(温脾胃、散寒气),椒目(行 水平喘)
2. 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延胡索
白醋
醋制盐胡索
二、炮制的目的
3. 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血热证
生地黄
黄酒
熟地黄
血虚证
① 转变药物的性味和作用趋势
② 影响药物归经
③ 缓和药性、增强药物疗效
④ 利于调剂和有效成分煎出
⑤矫臭矫味,利于服用
二、炮制的目的
4. 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沙土
二、炮制的目的
6. 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紫河车
三、中药炮制的方法
(一)一般修制
A. 净选处理:拣、簸、筛、刮、刷、去毛 B. 粉碎处理:捣、碾、揉、锉 C. 切制处理:切、铡
“槟榔一百零八片, 半夏透明飞上天, 黄芪当归似柳叶, 厚朴、肉桂肚皮宽”
(二)水制
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物的 方法的方法。
水制目的主要是清洁药材、软化 药材,调整药性。常用的有:洗、 淘、泡、漂、润、水飞、去心。
(三)火制 分为炒、烫、煨、煅、炙等。 A. 炒: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材置锅内加 热,不断翻炒的方法为“炒” 炒法分加辅料和不加辅料炒(清炒) 加辅料炒分麸炒、土炒、米炒 清炒分炒黄、炒焦、炒炭
中药的炮制 ppt课件
清蒸:桑螵蛸、黄精。 酒蒸:女贞子、地黄、黄精、肉苁蓉、山茱 萸、五味子 醋蒸:五味子 淬:使质地疏松,易于磨粉,如自然铜、赭 石、炉甘石、磁石
燀(水烫):将药物置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间,
取出,分离种皮的方法 分离不同药用部分,如白扁豆分离为扁豆仁和
目的 除去非药用部分,如杏仁、桃仁去种皮;
扁豆衣。
操作方法 将清水加热至沸,再将药物连同
第十三章 中药的炮制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 炮制:古称炮炙、修事或修治
• 唐末,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
炮炙十七法 • 《本草纲目》“修治” • 《中国药典》(1963年版)“炮制”项; 《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药炮制学》
炮制含义:根据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
按照中医临床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
炮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 1.对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
生物碱一般难溶于水,能溶于醇及有机
溶剂,而其盐则相反。
炮制辅料常用醋、黄酒或白酒,一般能增加
此类成分的溶出量。 有的生物碱受热后被破坏,影响疗效,所以 尽量生用,如石榴皮、龙胆草 山豆根等。 对水溶性的生物碱,在切片浸泡过程中应尽 量缩短与水接触的时间,如槟榔、苦参等。
辅料共炒 麸炒:目的:增加补脾作用,如白术、山药; 缓和药性,如枳实;缓和破气作用,麸炒苍 术能缓和辛燥之性 砂炒:目的:利于煎出和粉碎,如穿山甲、 鳖甲、龟板;降低毒性,如马钱子;矫味, 如鸡内金。 米炒:目的:增强健脾止泻作用,如党参; 降低毒性、矫正不良气味,如红娘子、斑蟊 土炒:目的:能增强固脾止泻的作用,如山 药、白术
巴豆油(40-60%)是致泻成分,又有
毒,加热(巴豆蛋白)、去油制霜,使
含巴豆油18-20%。
5. 半夏和天南星的炮制 生半夏有刺激咽喉、造成失音、催吐、致 泻作用 有毒成分100℃、3h不能完全破坏 刺激性物质为原儿茶醛和尿黑酸 白矾、石灰水制,生成难溶性络合物
燀(水烫):将药物置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间,
取出,分离种皮的方法 分离不同药用部分,如白扁豆分离为扁豆仁和
目的 除去非药用部分,如杏仁、桃仁去种皮;
扁豆衣。
操作方法 将清水加热至沸,再将药物连同
第十三章 中药的炮制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发展概况
• 炮制:古称炮炙、修事或修治
• 唐末,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
炮炙十七法 • 《本草纲目》“修治” • 《中国药典》(1963年版)“炮制”项; 《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药炮制学》
炮制含义:根据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
按照中医临床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
炮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 1.对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
生物碱一般难溶于水,能溶于醇及有机
溶剂,而其盐则相反。
炮制辅料常用醋、黄酒或白酒,一般能增加
此类成分的溶出量。 有的生物碱受热后被破坏,影响疗效,所以 尽量生用,如石榴皮、龙胆草 山豆根等。 对水溶性的生物碱,在切片浸泡过程中应尽 量缩短与水接触的时间,如槟榔、苦参等。
辅料共炒 麸炒:目的:增加补脾作用,如白术、山药; 缓和药性,如枳实;缓和破气作用,麸炒苍 术能缓和辛燥之性 砂炒:目的:利于煎出和粉碎,如穿山甲、 鳖甲、龟板;降低毒性,如马钱子;矫味, 如鸡内金。 米炒:目的:增强健脾止泻作用,如党参; 降低毒性、矫正不良气味,如红娘子、斑蟊 土炒:目的:能增强固脾止泻的作用,如山 药、白术
巴豆油(40-60%)是致泻成分,又有
毒,加热(巴豆蛋白)、去油制霜,使
含巴豆油18-20%。
5. 半夏和天南星的炮制 生半夏有刺激咽喉、造成失音、催吐、致 泻作用 有毒成分100℃、3h不能完全破坏 刺激性物质为原儿茶醛和尿黑酸 白矾、石灰水制,生成难溶性络合物
17第十八章中药制剂制备技术 PPT课件
• 溶散时限
• 微生物限度
中药新剂型
中药 注射剂
中药合剂 与口服液 中药 硬膏剂
中药制剂与化
学制剂的主要
中药 颗粒剂 中药 片剂 中药 栓剂
区别是什么?
中药合剂
指药材用水或其他溶
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
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
剂。单剂量灌装的中药合
剂可称“口服液剂”
中药合剂的特点
能浸出多种有效成分 体积较汤剂小,服用和携带方便 可省去临时煎煮的麻烦
常用的浸提方法
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
回流法与水蒸气蒸馏法
浸提液的固液分离
沉降分离法
离心分离法
方法
滤过分离法
其他分离方法
浸提液浓缩 方法
蒸 蒸 馏 发
☆常压蒸发 ☆减压蒸发 ☆薄膜蒸发
常见中药制剂的制备
1、酊剂的制备 溶解法 稀释法 浸渍法 渗漉法 2、药酒的制备 浸渍法
常见中药制剂的制备
3、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制备 煎煮法 浸渍法 渗漉法 4、煎膏剂的制备 炼蜜、炼糖 制膏(采用煎煮法)
中药注射剂的制备
药液纯化方法
水提醇沉法
醇提水沉法
石硫法
离子交换法 超滤法
小
结
常见中药剂型的定义、特点 浸提过程、浸提辅助剂 相似中药制剂的区别 常用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设备简单易行,一般以水为溶剂
优点
汤剂的特点
不利于抢救危重病人
有效物质利用率低 服用量大,味苦,口服、携带运输不便
容易霉败变质
缺点
酒 剂
酒剂系指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 制剂。
酒剂有何质量要求?
酊 剂
酊剂系指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 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毒剧药:1ml :0.1g原药物 其 它:1ml :0.2g原药物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PPT
炙法与加固体辅料炒法得区别:
两者得操作方法基本一致,但加固体辅料炒法就 是用固体辅料,炙法就是用液体辅料,并要求辅料逐渐 渗入药材内部(发挥辅料得药理作用)。加辅料炒得温 度较高(文、中、武火),时间较短;炙法得温度较低(文 火),时间较长。
分类(据辅料不同) a、酒炙:药物与酒拌炒得方法。适用于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药。
炒黄 火力:文火 火候:炒至表面微黄,内部颜色基本不变,或有爆
裂声,(种皮裂开),或有香气溢出或体积膨胀。 目得: 1、易于粉碎与煎出有效成分 ,增强疗效。例:
“逢子必炒”。王不留行:文火炒至大多数爆 成白花。 2、缓与药性,如牵牛子。 3、利于保存,如芥子。 4、矫臭矫味,如九香虫。
炒焦:火候:炒至外部焦褐或焦黄色,内部淡黄色。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一)炮制前后
GAP ?
原药材
炮制技术
炮制前
GAP
饮片
炮制 后
(一)炮制前后
饮片
中药制剂技术
制剂前
GMP
汤剂 散剂 注射剂
制剂 后
GMP ?
(2)中药炮制得决定因素
中药本身得特点与性质。 临床用药得要求。
二、炮制得目得
n 降低或消除药物得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n 增强药物得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n 改变药物得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得需要; n 改变药物得某些性状,便于贮存与制剂; n 除去杂质与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纯净,保证药材品质与用量准确; n 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目得:1、缓与药材寒凉之性,引药上行。如黄连、大黄。 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如当归、川芎。 3、矫臭矫味。如蛇类药。
用量:黄酒10~20kg或5~10kg白酒/100kg药物
两者得操作方法基本一致,但加固体辅料炒法就 是用固体辅料,炙法就是用液体辅料,并要求辅料逐渐 渗入药材内部(发挥辅料得药理作用)。加辅料炒得温 度较高(文、中、武火),时间较短;炙法得温度较低(文 火),时间较长。
分类(据辅料不同) a、酒炙:药物与酒拌炒得方法。适用于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药。
炒黄 火力:文火 火候:炒至表面微黄,内部颜色基本不变,或有爆
裂声,(种皮裂开),或有香气溢出或体积膨胀。 目得: 1、易于粉碎与煎出有效成分 ,增强疗效。例:
“逢子必炒”。王不留行:文火炒至大多数爆 成白花。 2、缓与药性,如牵牛子。 3、利于保存,如芥子。 4、矫臭矫味,如九香虫。
炒焦:火候:炒至外部焦褐或焦黄色,内部淡黄色。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一)炮制前后
GAP ?
原药材
炮制技术
炮制前
GAP
饮片
炮制 后
(一)炮制前后
饮片
中药制剂技术
制剂前
GMP
汤剂 散剂 注射剂
制剂 后
GMP ?
(2)中药炮制得决定因素
中药本身得特点与性质。 临床用药得要求。
二、炮制得目得
n 降低或消除药物得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n 增强药物得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n 改变药物得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得需要; n 改变药物得某些性状,便于贮存与制剂; n 除去杂质与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纯净,保证药材品质与用量准确; n 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目得:1、缓与药材寒凉之性,引药上行。如黄连、大黄。 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如当归、川芎。 3、矫臭矫味。如蛇类药。
用量:黄酒10~20kg或5~10kg白酒/100kg药物
第八章 中药处方临方炮制与汤剂制备
中药调剂 与养护
辽宁中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刘克基
1
第八章 中药处方临方 炮制与汤剂制备
• 第一节 中药饮片临方炮制 • 第二节 中药汤剂的制备
第一节 中药饮片临方炮制
•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制剂之前 的加工处理方法和技术。由于中药多属 生药,其中大部分药材必须经过特定的 炮制处理,才能符合用药要求和治疗的 需要。
• 一、清炒法 • 药物置锅内加热,直接翻炒至 所需程度的方法。包括炒黄、 炒焦、炒炭三种。 • 1、炒黄 药物用文火炒至表面 微黄或黄色,或较原色稍深、 发泡或爆裂,透出固有气味。 其主要目的是质脆易粉碎,利 于成分煎出,增强疗效;降低 毒性和缓和药性;矫味臭和保 存药效。如炒芡实、炒牵牛子、 炒白果、炒花椒、炒九香虫等。
四、两味同炒、同拌
• 应用两味药物入锅加热共炒的方法称同 炒。同拌是将两种药物或辅料拌和均匀 入药的方法。现将同炒、同拌药物举例 如下:
• 1、吴茱萸炒黄连 取吴茱萸煎汁,加入 黄连片中拌润,文火炒至微干,取出, 晾干。目的是抑制黄连的苦寒性,增强 治胃热呕吐或清气分湿热之功。
• 2、木香炒枳实 取木 香煎水,加入枳实中 拌润后,文火炒至近 干,取出,晾干。目 的是抑制枳实破气之 性,增强行气消胀的 作用。
• 2、炒焦 • 药物用中火加热,炒 至外表呈焦褐色,内 部呈黄色,并具有焦 香气味。其目的主要 是增强药物消食健脾 的功能,或减少药物 的刺激性,缓和药性。 如谷芽、麦芽、六曲、 栀子、槟榔、川楝子 等常炒焦用。
• 3、炒炭 • 药物用武火或中火,炒至外表焦黑色或 黑褐色,内部焦褐或焦黄色。其目的主 要是增强或产生止血、止泻作用,或满 足临床特殊用药要求。如丹皮、乌梅、 贯众、黄芩、槐花等常炒炭用。
辽宁中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刘克基
1
第八章 中药处方临方 炮制与汤剂制备
• 第一节 中药饮片临方炮制 • 第二节 中药汤剂的制备
第一节 中药饮片临方炮制
•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制剂之前 的加工处理方法和技术。由于中药多属 生药,其中大部分药材必须经过特定的 炮制处理,才能符合用药要求和治疗的 需要。
• 一、清炒法 • 药物置锅内加热,直接翻炒至 所需程度的方法。包括炒黄、 炒焦、炒炭三种。 • 1、炒黄 药物用文火炒至表面 微黄或黄色,或较原色稍深、 发泡或爆裂,透出固有气味。 其主要目的是质脆易粉碎,利 于成分煎出,增强疗效;降低 毒性和缓和药性;矫味臭和保 存药效。如炒芡实、炒牵牛子、 炒白果、炒花椒、炒九香虫等。
四、两味同炒、同拌
• 应用两味药物入锅加热共炒的方法称同 炒。同拌是将两种药物或辅料拌和均匀 入药的方法。现将同炒、同拌药物举例 如下:
• 1、吴茱萸炒黄连 取吴茱萸煎汁,加入 黄连片中拌润,文火炒至微干,取出, 晾干。目的是抑制黄连的苦寒性,增强 治胃热呕吐或清气分湿热之功。
• 2、木香炒枳实 取木 香煎水,加入枳实中 拌润后,文火炒至近 干,取出,晾干。目 的是抑制枳实破气之 性,增强行气消胀的 作用。
• 2、炒焦 • 药物用中火加热,炒 至外表呈焦褐色,内 部呈黄色,并具有焦 香气味。其目的主要 是增强药物消食健脾 的功能,或减少药物 的刺激性,缓和药性。 如谷芽、麦芽、六曲、 栀子、槟榔、川楝子 等常炒焦用。
• 3、炒炭 • 药物用武火或中火,炒至外表焦黑色或 黑褐色,内部焦褐或焦黄色。其目的主 要是增强或产生止血、止泻作用,或满 足临床特殊用药要求。如丹皮、乌梅、 贯众、黄芩、槐花等常炒炭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四、一般汤剂制备方法和特殊煎服法
• • • • • 1、一般汤剂制备方法 (1)汤剂制备用水及加水量: (2)浸泡时间:20~30分钟或1小时。 (3)煎煮火候、时间及汤液量: 一般药物第一煎煮沸后,再用文火煎煮20~30 分钟。
6
发表药、攻下剂煎煮时间宜短些,
• 一煎为沸后约15分钟,二煎为沸后10分钟即可。
11
(3)服药禁忌:
• 俗称“忌口”,指服药期间不宜同时进 食与药性相反或影响治疗效果的食物, 注意服药与调养相结合。服药时宜少食 豆类、肉类、生冷及其他不宜消化的食 物,原则上忌饮浓茶。
12
(3)服药禁忌:
• 服清热药时,不宜吃辛辣助热类的食物; • 服解表透疹药宜少食生冷酸味食物; • 服温中祛寒药时,不宜吃生冷助寒类的食物;服健脾消 食药时,不宜吃油腻类不易消化的食物; • 服镇静安神药时,不宜吃辛辣、酒、浓茶等刺激和兴奋 的食物; • 服解毒、收敛药时,不宜吃“发物”,如姜、椒、酒、 鲤鱼等类的食物; • 服用滋补药宜少饮茶。 • 此外,服用某些药物时有特殊忌口,如薄荷忌鳖肉;茯 苓忌醋;蜂蜜忌葱;甘草、桔梗、黄连忌猪肉;紫苏、 天冬、麦冬忌鲤鱼、鲫鱼;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 卜和血类食物等。
9
3、煎煮汤液的服法
• • • •
• • • • • •
(1)服药时间: 一般宜在饭后30~60分钟时服药。 补益药宜早晚空腹服,饭前一小时服药,易于吸收; 润肠或泻下药宜饭前一小时空腹时服,有助于其发挥 润肠荡涤作用; 病在下焦的用药宜饭前服; 消食药宜饭后一小时服,以助消化; 发散解表药或对肠胃刺激性较大的药物以及病在上焦 的用药宜饭后服; 驱虫药、祛湿利水药宜早晨空腹时服; 镇静安神药宜在睡前一小时服; 治疗疟疾的药物宜在发作前两小时服。
滋补药宜煎煮时间长些, • 一煎为沸后30~35分钟,第二煎加水煮沸后, 再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趁热滤取煎煮汤液 约100~200ml。
• 注意第二次煎煮后,应挤榨药渣,避免煎煮汤液的损 失。两次煎煮汤液合并混匀后一般分两次使用(要求 顿服或其他要求的除外)。
7
2、汤液制备的特殊处理方法
• (1)先煎:需先煎的饮片经武火煮沸,改用 文火煎煮保持微沸10~15分钟后,加入群药, 再按一般煎煮法煎煮。 • (2)后下:在其他群药文火沸腾煎煮15~20分 钟后,再放入需后下的饮片煎煮沸腾5~10分钟 即可。 • (3)包煎:将需包煎的饮片装入白色纱布袋 内,扎紧袋口与群药同煎。
10
(2)服药方法:
• • • • •
•
• • •
一般药宜温服,忌大热或过冷。 解表药宜热服,服药后应避风寒; 祛寒药宜热服,有助于温通; 清热解毒药及治疗热性病症的药物宜冷服; 止吐药的服法是寒吐者宜热服,热吐者宜冷服,并注 意少量多次服用。 此外,根据病情轻重及病人体质强弱可采用以下服药 方法: ①分服。对一般较轻的疾病或慢性病,分2~3次服; ②顿服。急症病人用药,则不拘时间迅速煎服;危重 病人常将一剂两煎汤剂一次服下,甚至一日可服2~3剂, 以保持药力; ③频服。不拘时间和次数,少量多次服用,以减轻胃 的负担。
2
3.汤剂的用途
• 汤剂的用途较广泛,可分内服和外用两种情况。 • (1)内服:主要是口服,药液进入胃肠后, 直接吸收,产生作用比较快,从而提高疗效。 • (2)外用。
3
二、汤剂制备工作制度
• 1、汤剂制备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中药专业知识,熟悉汤 剂制备操作技能和操作常规,经培训后在药师指导下 上岗工作。 • 2、汤剂制备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传染病、精神病、 皮肤病,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 3、汤剂制备人员在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所 用制备器具应随时刷洗干净,保持清洁,经常保持制 备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 • 4、汤剂制备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汤剂制备操作规程,认 真执行核对、记录及交接手续,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 5、汤剂制备的容器宜选择化学性质稳定、传热均匀、 较牢固的器皿。
中药临方炮 制与汤剂制 备
1
2.汤剂的分类 汤剂按其制备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 (1)煮剂 是应用一般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将药 物煎煮去渣所得的液体剂型。煮剂浓度适中,具有吸 收快、发挥药效迅速,作用强的特点。 • (2)煎剂 是将经过煎煮去渣的药液,再经加热浓缩 所得的液体剂型。煎剂加热时间比较长,药液浓度较 高,能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 (3)泡剂 是药物用沸水浸泡一定的时间后,去渣所 得的液体剂型。沸水泡药,频频饮之,又称饮剂。沸 水泡药,温度低、时间短,药液味薄气清,常用于清 泄热邪、保健饮品之类。 • (4)煮散 是药物粗颗粒与水共煮,去渣取汁而制成 的液体药剂。煮散具有节省药物,便于煎服等优点。
4
三、中药汤剂制备操作常规
• 1、汤剂制备人员收到待制备的药物后,应与处方药味、 剂数、重量核对,查看是否有需要特殊煎煮的饮片; 核对瓶签所记科别、患者姓名、日期、取药号或病床 号等,是否与处方内容相符。发现疑问应及时与医师 或调剂人员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加水煎煮。 • 2、群药按一般煎煮法煎煮,需特殊煎煮的饮片按特殊 煎煮法处理。 • 3、每剂药煎好后,应及时趁热滤出煎液,以免温度降 低后影响煎液滤出及有效成分的含量。 • 4、核对药瓶标签上科别、患者姓名及取药号或病床号, 准确无误后方可发出。
13
五、影响汤剂质量的因素和质量要求
• 1.影响汤剂质量的因素 • (1) 饮片规格、类型或粉碎粒度 • 薄片较厚片煎出效率高;1~2mm较2~4mm的规格, 煎出效率高。 • 据研究认为应遵循三种情况: • ①对全草、花、叶及质地疏松的药物,粉碎度 对煎出效率影响不大; • ②质地坚硬、组织结构致密的药物,颗粒状的 煎出率高于片状; • ③含黏液质较多的药物,采用片状煎煮效果较 好。
8
• (4)另煎:将需另煎的饮片单独煎煮30~40分 钟后,药渣并入群药同煎,滤取的煎液兑入群 药的煎液同服。动物角质类及有毒药物一般煎 2~3小时。 • (5)烊化:将需烊化的饮片置锅内加水适量, 加热溶化或隔水炖化后,再兑入群药煎液中同 服。 • (6)冲服:将药物细粉用温开水或群药的汤 液冲服。 • (7)兑服:将液体药汁兑入群药汤液中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