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23《诗词曲五首》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23《诗词曲五首》优秀课件
满目苍凉。
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 生活的呢?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 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的痛苦。
面对这一切,老人的心情如何?
“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动作描写: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突 出老兵“出门东向看”与“泪落沾我衣”这 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 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 抒发得淋漓尽致。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别董大》高适
走近作者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南 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 称“岑嘉州”。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送别
(15-18)送别依依不舍的心情。
细读感悟
朗读咏雪部分,说说诗人写雪景的顺序。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总写 帐外
帐内
帐外
分析边塞雪景的特点。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奇早 “卷”“折”: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 势之猛。 “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 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 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分析咏雪、送别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边地奇异雄伟的风 光和大风雪的背景下,送 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件

作者借景抒怀,凭吊千 古兴亡,通过对古代英雄人 物孙权的歌颂,讽刺南宋统 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 抵抗、昏庸无能,以及表达 词人奋发图强,收复中原, 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词作主题
《过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作者简介及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履善,号文山。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 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 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 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作品《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 《指南后录》《正气歌》 2、时代背景 诗作创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 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写此诗以明志节。
作品内容解读 3、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 冷难着。 翻译: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嫌单薄。将 军的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上。 解析:侧面描写边塞雪地奇寒,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战争 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为送行场面渲染悲凉气氛。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翻译: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解析:描绘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烘托饯别场面凄凉气氛以 及行旅路程的艰难
词作内容解读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翻译: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 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 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解析: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 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 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 “惶恐”“零丁”反复出现,巧借两个地名渲染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课《诗词曲五首》课件(共41)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课《诗词曲五首》课件(共41)

qiú
qīn báo zhuó
pí pa qiāng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读懂诗歌(质疑问难)
咏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约715-770),湖 北江陵人,唐代边塞诗派的 著名诗人。 他的诗气势豪放, 色彩鲜明,风格多样,与高 适齐名,并称“高岑”。有 《岑嘉州集》。
zhé
sàn hàn
lán
yìn ch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诗意理解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哪些人健在?” “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现在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诗词曲五首
乐府
古体诗(古风、
杂诗 二言
古诗)
三言
古代诗歌
四言

五言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PPT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PPT课件
统编版 · 语文 · 九年级(下)
24.诗词曲五首
第1课时
新知导入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在熟读的基础上,有 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语言美。(重点) 3.揣摩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难点)
返回
新知导入
我国古代频繁的战争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十五岁从军到头发苍白才拖着伤残的身躯回到故 乡,这又是怎样的悲剧?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战 争题材的古诗《十五从军征》。
助学资料
创作背景
本诗选自《岑参集校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版)。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 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判官或为其前任,这首诗就 是为送武判官归京所作的。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 ,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 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 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
屋前的院子
野生的谷子
这里指井台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野生的葵菜
用杵臼捣去谷 物的皮壳
拿着
精读课文
一会儿
同“贻”,送给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精读课文
句子解读
译文: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井台上长着野生的葵菜。 拿捣掉皮壳的谷物来做饭,摘下葵菜来煮菜羹。菜羹和 饭一会儿就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东方 张望,老泪纵横,沾湿了我的衣裳。
精读课文
写作特色
1.谋篇布局,巧妙自然 本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
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 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 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松柏冢累累”)→彻底失望(返 回家中,景象荒凉,空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 看”)。而这些又突出表现了主题——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

部编版九年级下《诗词曲五首》ppt课件(56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诗词曲五首》ppt课件(56页)

②岑参(约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盛唐边塞诗派的 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世称岑嘉州。
③《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 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④《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 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散曲作家。
2.重点字音
冢.(zhǒnɡ)狗窦.Βιβλιοθήκη dòu)第二十三课 诗词曲五首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 2.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 3.了解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 迫害,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 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古代兵役制度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2.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
⑧坐.断.东南战未休(占领、占据) ⑨将军角弓不得控.(拉开) ⑩秋天漠漠向.昏黑(渐近) ⑪瀚.海.阑干百丈冰(沙漠) ⑫风掣.红旗冻不翻(拉、扯) ⑬松柏冢累.累.(众多的样子,这里形容坟丘众多) ⑭雉.从梁上飞(野鸡) ⑮舂谷持.作饭(拿) ⑯不知饴.阿谁(同“贻”送给)
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大意。 [交流点拨]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 (2)说一说读了这首诗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交流点拨]诗中的老翁实在太可怜了,然而现实就是如此悲 惨,由此引导学生领悟出此诗主题,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残 酷,战争的残酷。
5.“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交流点拨]写辕门外的送别情景。送行酒宴一直持续到垂 暮时分,出了辕门只见大雪纷飞。在这片银白色世界中,一 面鲜红的旗帜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中军帐所在的标志,也是 大唐边军屹立风雪边塞的标志。 这六句写军中的环境和送别宴会的场面。 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交流点拨]友人上路之后,诗人还久久地站在那儿深情地 望着越走越远的朋友。结尾两句,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第23课-《诗词曲五首》-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ppt课件

第23课-《诗词曲五首》-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ppt课件
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
26
二、新课讲解
写作背景
作者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被起用为知绍 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 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 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 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
22
二、新课讲解
名句赏析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与朋友的告别,着力表现
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 “不见” 和一个“空”字,均传达出诗人 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
之情。
23
二、新课讲解
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 后八句写送别。 全诗以“雪”为线索,以雪景衬托送 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情景交融。
九年级人教版 ·下册
23 诗词曲五首
1
一、新课引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 的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卷帙 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 今天,我们学习的五首诗词曲, 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 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作者 复杂的思想感情。 让我们漫步于 古诗苑,含英咀华, 来品味我国 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接受一次
作者简介
岑参,江陵人,天宝三年进士,天 宝十三年被封摄监察御史,充安西、北 庭节度判官。后入朝任右补缺,官至嘉 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作者两次出塞, 从军西北十余年,熟悉边塞生活。岑参 多以诗人的敏感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景 象, 表现边防战士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 险的乐观精神。 诗歌想象丰富,气势磅 礴,风格瑰丽雄奇,语言变化自如,擅 长七言歌行。有《岑嘉州集》。唐代著 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为 “高岑
11
二、新课讲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精品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精品课件

诗意疏通
中原地区。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指孙权年 轻时就统率千 军万马。兜鍪, 古代作战时兵 士所戴的头盔。 这里指代士兵。
何 处 望 神 州 ? 满 眼 风 光 北 固 楼 。 占据。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
指曹操与刘备。
滚滚流。
曹操率大军南下,
年 少 万 兜 鍪 , 坐 断 东 南 战 未 休 。 见孙权的军队军容整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
肃,感叹道:“生子 当如孙仲谋。”见
孙仲谋。
《三国志·吴书·吴
主传》注引《吴历》。
仲谋,孙权的字。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成果展示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 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 孙仲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过程安排
1.全班分为5/10组,每1/2大组选定一篇作品进行解读。 2.组内全员反复诵读全篇,整体感知内容。 3.交流讨论,逐句疏通大意,遇到有阻碍的字词查看注释或查阅工具书。 4.疏通大意后,将大意用优美的语句表达出来。 5.选一位代表,将小组成果朗诵给大家听,要做到语句优美,情感充沛。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课件 (共34张PPT)[优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课件 (共34张PPT)[优秀
咏雪——瀚海雪景图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送别——风雪送客图
3、概括诗人描绘了哪些场景?
明确: 奇丽雪景、军中苦寒、冰天雪地、 帐中饯行、东门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品一品、入意境
诗歌鉴赏的常见命题角度: 品字词 赏意境 析手法 悟感情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 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 。“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 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 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
的风狂雪早。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的本体是雪,喻体是梨花。 以梨花喻雪非常贴切,不仅写出了雪 的洁白,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同时 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作者将肃 杀寒冷的冬雪当做春光来欣赏,想象 奇特,给人一种欣喜和暖意。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对偶
互文
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
中将士的苦寒生活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 又自然引出下文送别的场面。用夸张的 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边塞的景色, 用拟人的手法,写云的昏惨之色,看似 写景,实为写情,一个“愁”一个“惨” 透露了诗人为送友人而产生的愁闷的情 绪,为饯别渲染了气氛。

惟孤烟故

见帆花人

长远三西

江影月辞李孟
天碧下黄白浩
际空扬鹤

流尽州楼

。,。,
广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2、体会诗歌意境,了解品诗的方 法。 3、体会诗中洋溢的积极乐观的精 神。 4、进一步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 法。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4 诗词曲五首 (共18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4 诗词曲五首 (共18张PPT)
《山坡羊·潼关怀古》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 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 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基础过关
4.(重庆一中 中考模拟)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少年的一个特点是对声音非常敏感,这使他们能够通过“听”
日积月累
课文助读
走近作者
郭茂倩(1041—1099),字德粲,宋代郓州须城(今山 东东平)人。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 为学术界所重视。
岑参(715—770),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 江陵)人,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 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 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
时全读的是《书经》《左传》。《诗经》我没正式地读,家塾
里有人常在读,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于今我记得最熟

的经书,除《论语》外,就是听会的一套《诗经》。”
④他们都是通过“听”而记住了这些作品。
⑤背诵诗文,需要“从娃娃抓起”,要最大限度发挥儿童时期
听觉记忆的作用。
A.①③②⑤④
B.⑤①③②④
C.⑤①②③④
⑪我送三婶到大门口,对她说谢谢。三婶说,咱不说远亲近 邻,我懂你妈的心思。我知道她舍不下老家。庄稼人走到哪里, 其实根都牢牢扎在老家的土里。另外,我给你们钥匙,还有一个 原因。还记得你在家的时候,经常问我为什么总带着一把老钥匙 吗?我的老家在遥远的山里,是土房子,因为一场突来的泥石流, 房子没有了,但母亲一直让我们自个儿保存着属于自己的那把老 钥匙。想家的时候,我就看看老钥匙,摸摸老钥匙,想象着转动 钥匙打开门锁,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 在眼前演电影,心里就热乎乎的,就连当初的一些懊悔、吵闹都 成了好。你们想回来看看的时候就回来,这里啥时候都是你们的 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件
诗词曲五首
点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这是一组与“战争”有关的诗词曲,它们之间的 内在关联是:
战争(或改朝换代)会导致宫阙成土,百姓受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
苦成什么样?
这是一组与“战争”有关的诗词曲,它们之间的 内在关联是:
死人成了鬼,劫后余生的活人孤苦无依(《十五从军 征》);还在战场上的人,苦苦坚守(《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有的人被迫离开战场,却还想坚守,为国立功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有的人被俘,坚持不 降,终因忠君爱国青史留名(《过零丁洋》)。
所以,这首词的潜台词是什么?你读懂了吗? 请说一说。
孙权年纪轻轻即坐断东南(18岁时就掌事成 为一方诸侯),挥兵万千,可谓年少有为,且敢 与强敌(曹操、刘备)对抗,成就一番事业。作 者由此想到自己,也想像孙权那样成为千古英雄。
过零丁洋
文天祥
1.朗读全诗,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寥落(liáo)
2.结合课本的注释及以下提示,试着读懂每句诗 的意思。
• “战争”是宁死不屈的精神(《过零丁洋》)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3.资料包。
(2)辛弃疾为什么登上北固亭怀想起“英雄”孙权呢?
辛弃疾年少时就参加抗击金兵的义军,后率军归宋,先后任 过一些官职,经常写文章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他是强硬主战派, 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只能离职退隐,闲 居在江西上饶一带。68岁时病逝。他是南宋豪放词派的大家, 爱写词抨击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投降妥协行径,抒发自己渴望 复国统一的壮志。
4.全诗之妙,表面上展现了北方边地_奇__异__寒___冷__的__冬__雪之 景 , 实 则 反 映 了 守 边 将 士 苦___寒__的__守__边_ 生 活 , 表 达 了 _送__别__友__人__的___深情和__坚__守__边___地__的_情豪,风格____慷__慨__悲__壮,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精品课件 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精品课件 PPT课件

23 诗词曲五首
基础积累
积累篇
1.【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冢.( zhǒn)g 舂.谷( chōn)g 裘.( qiú ) 风掣.( chè)
狗窦.( dòu) 兜鍪.( móu) 锦衾.( qīn ) 踌.躇.( chóuch)ú
羹.饭( gēng) 寥.落( liáo) 羌.笛( qiān)g 阑.干( lán)
10.该词最后三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词人在这里想表达什么 意思?
[答案] 最后三句运用了两个典故。其一是曹操煮酒论英雄,但在这里,词人 进行了改造,将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赞扬,而让曹刘 当配角,其实是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 坤。其二是曹操一褒一贬的典故,据《三国志》载,曹操与孙权第一次对垒, 见孙权之威严仪表,就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词人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讽刺当 朝主议的那些大臣们都似刘景升的儿子一般,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真 是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令人叫绝!
23 诗词曲五首
[答案] 这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句“瀚 海阑干百丈冰”描绘了沙漠上纵横着百丈厚的冰层的画 面,对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景象作了总结;第二句“愁 云惨淡万里凝”写了天空中布满惨淡的阴云的景象,引 出诗人为友人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由此自然转 入下文的送别。
23 诗词曲五首
面。
23 诗词曲五首
5.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B ) A.《十五从军征》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主人公从军时间 之久,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B.《过零丁洋》中,诗人将叙事和抒情结合起来,将个人的 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读来悲哀难抑,令人断肠。 C.《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 颂,表达了词人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为国效 力的壮烈情怀。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PPT教学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PPT教学课件

节度使下面资佐理的官
用丝织成 白雪歌送武吏判官归京
这里形 容雪花
用饰兽的纵样角硬横子装弓的的帐北 忽幕风 如卷 一地夜白春草风折来岑,,千胡参树天万八指树月西即梨域的飞花天雪开气阴。。锦被云缎子狐做皮的袍子
大沙漠
这里指主 帅的营帐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阴穿暗无光 将 瀚军 海角 阑干弓百不丈得冰控,,都愁护云铁惨衣淡c 冷万里难凝着。。镇为“守泛将边指军镇,”的与是长上互官文文此的
不合理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远望所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兵役 制度对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劳动人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近看所见 凄 凉 破 败
民的残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酷奴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和迫害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孤独悲伤
重点词语解释
1.通假字 不知饴阿谁(同“贻”,送给) 2.一词多义 从 十五从军征(动词,跟随) 兔从狗窦入(介词,自,由)
好像是一夜之间春风突然吹来,千树万树的梨花同 时盛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雪花飘进珠帘沾湿了帐幕,穿着狐皮大衣不觉得暖和,
织锦的被子也显得太单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将军、都护的角弓冻得无法拉开,他们的铁甲战衣也 寒冷得无法披戴。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辽阔的边塞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万里长空阴云暗 淡,好像凝固了似的一动不动。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 葵”等环境描写,将老翁家中凄凉破败的景象生动形象地 表现了出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 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曾任嘉州刺史, 世称“岑嘉州”。由于从军西域多年,对边塞生活 有深刻体验,岑参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 其诗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代表作 有《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 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诗词曲五首》课件(共63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诗词曲五首》课件(共63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舂谷 yí 饴
lěi lěi 累累 zhì 雉
ɡēnɡ 羹饭
1.结合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
十五岁就应征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半路上遇到 一个故乡的村民,问:“我家里面还有什么人?”“且看远处, 那是您的家,坟墓相连,松柏混杂。”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菜环绕着井台。摘些野谷舂米做饭, 摘下葵叶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应该与谁一起 分享。走出大门向东张望,泪水洒落在衣服上。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动作 等描写手法,表现主人公家破人亡的凄凉境遇。
诗歌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以哀景写哀情,体现了汉乐 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总写:十五从军 八十得归。
十 五
远望:
松柏冢累累。
从 近看:野兔野鸡
旅谷旅葵。
Hale Waihona Puke 军 征处境: 羹饭熟
饴阿谁。
心情: 东向看
泪沾衣。
兵役残酷 战乱频繁 灾难深重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 和“行”的颇多,二者没有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 其形式较自由。大抵模拟乐府诗风格,语言通俗流畅,文辞比 较铺展。其中多有叙事之作。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行”是乐曲的意思。
歌行体,又称乐府歌行体,为南朝鲍照独创。起初,歌行 体模拟两汉乐府,并自创格调,多为七言,也有五言、杂言, 可兼用长短句,形式自由、灵活,富于变化,可用于歌唱。
这一句也将哀景推向极致,蓄足抒情的势,使得最后一 句“泪落沾我衣”感人至深。
3.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来谋篇,说说其返 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返乡经历: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件(共91张PPT)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件(共91张PPT)

②去时: 分别时。 ③马行处:马蹄印。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C.有误,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1.想想这首诗讲了几层意思,分别写的是什么。 令人伤心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万间宫殿都变成了灰土。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野生的谷子
野葵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井台上长着野生的葵菜
用杵臼捣去 谷物的皮壳

菜羹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拿来做饭,摘下葵叶拿来煮汤做菜羹
诗文理解:
“兔”“雉”“旅谷”“旅葵”这些处于 不同方位的动植物构成一幅悲凉的图画。这几 句诗仍然是以哀景写哀请,以悲凉的景象烘托 老兵心中的悲哀。
一会儿
同“贻”,送给
羹饭一时热,不知贻阿谁
菜羹和饭一会儿都做熟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出门向东看,泪落沾我衣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我的衣服上。
诗文理解:
描写老兵出门张望与老泪纵横这一细节, 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 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 致。
返乡经历:
③中军:主帅的营帐。
回京的客人,伴奏助兴的有胡琴、琵琶
和羌笛。
重点词语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①红旗冻不翻。轮
台东门送君去,去时②雪满天山路。
①掣:拉,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③。
[译文]傍晚送客出辕门,又见大雪纷 飞,被冻僵的红旗,就是强劲的北风也 无法让它招展。在轮台的东门,我送您 踏上归途,分手时大雪已掩没了天山上 的道路。山路曲折,山峰环绕,渐渐看 不到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您马儿走 过的脚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优质课件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大雪为送别设置背景,渲
染气氛。
写法探究
1.扣“奇”写“雪”,以“雪”衬“别”。 (1)雪随风至;
(2)“八月即飞雪”;
(3)以花喻雪;
(4)侧面烘托大雪的寒威:从生活细处落
墨,通过人的感受,边塞将士的苦寒生活写
天气的奇寒;红旗僵硬地低垂着不能飘动这 一细节描写,也从侧面烘托了大雪的寒威。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南 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
称“岑嘉州”。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代表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
写作背景
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 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
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
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
充,说的是一件事。
“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 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 “将军”“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
想而知了。
“狐裘”“锦衾”“角弓”“铁衣” 人的感受、侧面描写 诗人写奇寒,既表现了大雪的威力,突 出戍边战士的艰苦生活,同时也从侧面表现 了他们的战斗意志和豪迈气概。
你知道具有相同意境的诗句吗?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 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 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分析咏雪、送别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边地奇异雄伟的风
光和大风雪的背景下,送
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4 诗词曲五首》优质PPT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4  诗词曲五首》优质PPT课件

精读细研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老兵在回乡的途中就打听家中的情况,表现 出老兵久别家乡,急于了解家中亲人的状况。
精读细研
2.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自己的家变成了什么样子?
远望: 松柏冢累累 狗窦——兔入
近看 梁上——雉飞 中庭——旅谷 井上——旅葵
精读细研
3.在这样的一个家中,从军归来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瀚海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chè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掣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yìn
饮归客
整体感知
2.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北风铺天盖地能把白草吹折,塞北的天空八月就纷飞着大雪。
白草:西域所产的一种牧草,干枯时变为白色。 胡天:这里指塞北一带的天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像一夜间忽然刮起了春风,千万棵梨树开满了花。
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千万棵梨树挂雪,像梨花盛开一样。
整体感知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雪花飘进珠帘打湿了罗幕,狐皮大衣不保暖,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
精读细研
6.“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在营帐中大摆筵席,开怀畅饮,气氛融洽,表现 出送别的热烈与隆重。
这两句诗紧扣诗题,连举三种乐器,以借代的方 式,写出了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情景。
精读细研
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两句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知识备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 第一层,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 经 第二层,写作者途径潼关时所 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见所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三层,总写作者的感慨。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哪两个字用得好?分别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潼 关的什么特点? 2.作者是如何从“潼关路”联想到朝代兴亡 的? 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如何理解这 几句?其中蕴含了作者那些情感?
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 南宋著名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宋室统 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 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 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 辛”。代表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字音词语
兜鍪 dōu móu
这句话总写作者的感慨,点明文章主旨。揭示出人民 悲惨命运的根源。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表现 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忧 国忧民的思想。
此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无 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 的生活的主题,抒发了作者对劳苦人 民的同情和对历代统治者的谴责。
拓展提高
这首词是作者到镇江去做知府时所作,镇江,在历史上曾 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 线。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想到大好中原已沦陷 金人之手,心中不禁悲愤不已,触景生情故而发问。
4.品“问兴亡”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是自问喻答, 那作者问了什么?他是怎么回答的?这一问一答表现了作者什 么样的情感?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课堂总结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过对古代英 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心中报国无门的无限感 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 懑之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通过作者的所见所感,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 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 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悠悠”者, 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不尽长江滚 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以此透露作者情感:无奈,伤感,抑郁。
5.品“问敌手” “问敌手”这五句涉及到了几个典故,是哪几个典故?有 什么作用?
资料一:元至大三年,张养浩上疏《时政书》批评朝 政,“一曰赏赐太侈,……五曰土木太盛,……”。 虽然非常切合时弊,却为皇帝不容,被罢官,下令不 准起用。
资料二:英宗皇帝要在宫廷内制造 “鳌山”,张养 浩以为不妥,写了一道《谏灯山疏》,英宗十分生 气,后来虽然表扬他直言敢谏。这让张养浩想到了 《时政书》的遭遇。于是:辞官退隐。十年间,朝
布置作业
背诵本文。
谢谢
山坡羊·潼关怀古
新知导入
为了百姓的疾苦,他丢弃了官职; 为了百姓的疾苦,他花光了钱财; 为了百姓的疾苦,他付出了生命; 他用悲天悯人的心关注着百姓的苦 百姓用朴实的心记住了他的名 他活着时,满城都道好官;病死后,关中人哀之如失父. 生,人赞美,亡,人赞美,他用生命的行动为自己的诗
• 资料三:《元史·张养浩传》 载:天历二年,关中大旱, 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 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 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 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 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 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 抚膺痛哭。遂得疾不起。卒 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潼
关 潼关要塞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 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
望:向远处看。 神州:中国的别称,这里指中原地区。南宋时,中原
被金人占领。 兴亡: 指国家的兴盛与衰亡,朝代更替。 悠悠: 连绵不尽的样子。
万兜鍪:指千军万马。兜鍪,古代战士戴的头盔, 这里代称士兵。
坐断: 占据,把持。 休: 停止。 敌手: 能力相当的对手。敌,匹敌,相当。
研读课文
文题解读
1.对照刚才我们在课前学习的三组问答句,请你看看, 我们今天的词中是不是也有问句?请你对照刚才那三组问答句 的类型说说,我们要学的这首词中的三组问答句分别属于哪种 类型?
歌作上一个最完美的注解
散曲,是为配乐所写的歌词,是继诗词兴起的一种新 诗体,主要分为小令、散套两大类。源于宋金之际,元代 大盛。代表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元曲 四大家”) 。
小令一般指一支曲子(也就是一个曲牌); 散套由两支以上以至数十支同一宫调的不同曲子组成,首尾 一韵到底。
张养浩(1270——1329)元 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 济南(今属山东)人。曾任 监察御史,以批评时政为权 贵所忌,免官。后复官至礼 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辞 职归隐,屡召不赴。
诗词曲五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情境导入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今天课前,我们来 复习一下问答句这种语言形式。这儿有三组你熟悉的问答句,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组问答句从问答的关系上看有什么不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分辨三种问答类型依次是:直问直答,有问喻答,自问无答。
现在,我们来共同学习一首词,这首词中也有几个问 句,它就是《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课文小结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言语形式(此处指问答句),探究作者内心情 感; 2. 体会典故在诗词中的表达作用,本词借古讽今的写法。 3. 练习诗词的朗读方法,提高朗读水平。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辛弃疾便借用这段故 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 备才堪与孙权争胜。曹、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在 曹刘之上。然而,在这首词里,词人却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 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 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是对苟且偷安、 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山坡羊·潼关怀古 chóu chú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 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 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què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大大小小的山峰 像是在这里会合,黄 河波涛汹涌好像发怒 一样,潼关一带外有 黄河,内有华山,地 势险要。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哪两个字用得 好?分别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潼关的什么特点?
“聚”字以动写静使静物具有了动态美,使人仿佛看 到群山向潼关奔来的情景。
“怒”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使人觉得黄河如人在咆哮发 怒,让人联想到河水汹涌澎湃的情景。
• 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潼关的雄伟壮观、地 势险要。暗示潼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然引出下
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实际 上是借曹操对孙权英勇有为、不惧强敌的盛赞,暗讽今 事,讽刺当朝主议的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 ,暗示了对朝廷偏安江南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 爱国情怀,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曲尽其妙,而又 意在言外。(用典)
课堂小结
词人通过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 表达了词人浓 浓的爱国之情,但也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作为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马超。
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击败潼关唐军10万,夺取潼
关,直捣长安。
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
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 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 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 任陕西行台中丞,赈济灾民,因此途 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 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 强烈的忧患意识。
①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张俞《蚕妇》)
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悯农》)
③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 面亦收租。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④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崔道融《田上》) 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作者是如何从“潼关路”联想到朝代 兴亡的?
潼关,地势险要,扼守“西都”要道,为 兵家必争之地,关系着关中建都的那些封建王 朝的兴亡。因此,当诗人在“潼关路”上望 “西都”的时候,自然就想到朝代的兴亡了。
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如何理解 这几句?其中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一个朝代兴起,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 从而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代朝代灭亡,在战争中 遭殃的也是百姓。
之地。潼关的形势非常险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 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
得关中者得天下
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
而下,西近华岳。


怀 古
潼关战场 秦国从晋国夺取潼关之后,开始剿灭六国的大业。
东魏乘关中大荒,发兵10余万 ,准备击灭西魏,后
败。
东汉末年,曹操率军10多万,两次攻打屯兵潼关的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自问无答。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有问喻答。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直问直答
2.依据这三个问句理清词作思路 问江山――――问兴亡――――问敌手
3.品“问江山” 为什么说“何处望神州 ”是自问无答?作者为什么这样 问?这两句是倒装句法,即前一句可以移到后面去说,后一句可 以移到前面去说,成为:“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
板书设计
忧 凭吊写景 山:峰峦如聚(视) 雄伟险要

水:波涛如怒(听) 兵家必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