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的本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

1.财政的本质是什么?

答:财政的本质是财政现象背后所隐含的经济关系或分配关系。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可以归纳为:以国家为主体的集中性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地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形成社会主义特色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分配关系。

2.财政有哪些职能?

答:财政的职能有:①配置资源的职能。②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③稳定经济的职能。3.为什么政府投资一般应限于公共需要和基础产业投资?

答:政府投资性支出是指用于形成资产的资金支出,包括补偿性支出何积累性支出两部分内容。政府支出的特点是:①政府属于宏观调控的主体地位,可以从社会效应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身的投资,可以盈利或微利,从局部看也可以无盈利。②政府投资集中且雄厚,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何长期项目。③政府从社会出发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投资特点决定了政府投资范围。政府投资一般限于社会公共需要投资何基础产业投资。

4.生产型增值税与消费型增值税的财政收入效应和投资激励效应有何不同?

答:不准许抵扣任何购进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成为生产型增值税;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的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价值,成为消费型增值税。计税依据的上述差别,使得不同类型增值税收入效应和激励效应也有所不同。从财政收入着眼,生产型增值税的收入效应大,消费型增值税小;但从激励投资角度看,则相反。

5.国债是如何产生的?

答:国债是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财政范畴,它的出现比税收要迟的多。国债制度在奴隶社会开始萌发,发展与封建社会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但是,一直到本上世纪才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而且日趋完善。国债与国家及其职能的发展紧密联系,随着国家职能不断扩大,财政支出日益增加,当正当的税收收入不能满足支出需要的时候,国家就不得不通过借债的方式来解决财政上的困难。因此国债便形成。国债的产生还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①财政支出的需要。②借贷资本的存在。③信用制度的建立。6.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一般特点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①有法律作保障。②财政管理体制与各级政府事权划分相一致。③实行分税制。④各级政府都有自己的主体税种。⑤中央政府掌握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大部分财政支出。⑥建立有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⑦预算编制比较严密、细致和科学。⑧有严格的预算执行制度和预算监督机制。

7.为什么说财政政策具有“内在稳定器”

之称?

答:在税收法律和支出预算法规制约的情况下,财政政策自身的某些特点,使其有某种能自动抑制社会总需求过分扩张或过分收缩,从而使社会经济保持稳定的功能。正因为如此,财政政策有“内在稳定器”之称。

8.按信用关系存续的时间划分,信用工具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①商业票据。②银行票据。

③可转让的大额定期存单。④信用证。⑤信用卡。⑥国库券。⑦股票。⑧债券。

9.资金在货币市场上运行,是由何种力量引导何推动的?

答:资金在货币市场上的运行,由两个方面的力量推动:一是内生的,即来自主体自身对利润的追求;二是外生的,即来自主体之间的竞争。主体、客体和利率三者相互之间的影响,推动着货币市场的实际运动,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10.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有哪些?

答: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结算业务。②信托业务。③租赁业务。④代理融通业务。⑤咨询情报业务。11.货币供给机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货币供给机制是指在经济运行中,货币是通过什么传递途径、采用什么途径什么方式向社会供给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是依靠银行存款机制间接供给的。在这种间接供给机制的运行中,中央银行起着基本的、主导的作用,商业银行则起着扩张作用。

在中央银行体系下,货币供给过程表现为: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供给基础货币,商业银行以此为基础扩张地向社会提供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即原始存款贷放后形成的派生存款的综合便构成了货币的供应量。12.度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零售物价指数、居民生活费用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三个指标来标识通货膨胀。

13.中央银行为什么不开展普通的金融业务?

答: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管理机构,是国家金融管理机关。中央银行直接接受国家控制,并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服务,因此,中央银行的金融服务主要再宏观经济领域。中央银行在从事金融活动时,始终处于超然地位。他一方面垄断货币发行权,使

任何商业银行在实现盈利目标中都无法与其相匹敌;另一方面又担负着调节经济、控制金融的特殊使命。所以,中央银行不开展普通的金融业务。

14.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②再贴现政策。③公开市场操作业务。(二)特殊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选择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购买证券的保证金比率)和直接信用控制(直接干预、信用分配、流动性资产比率)。(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①特别存款。

②窗口指导。③道义劝告。

论述题

1.财政配置资源为什么应达到效率的要求?改效率的标准应如何理解?

答:政府运用财政进行资源配置,其目的在于达到完全市场配置资源所无法实现的社会经济效益。但财政配置资源的增加,意味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减少。这就存在着财政配置资源的量度界限问题以及财政配置资源的结构和归宿的问题。资源的配置应达到效率的要求。

效率按一般理解就是以最少的消耗来生产所期望得到的效果,也就是把不能生产有用效果的浪费减少到最小限度。西方经济学界对此提出的帕累托效率标准是:资源使用的配置达到这样的状态,即已不可能再增加任何一方的福利而不减少其他一些人的福利,也就是不可能通过改变资源使用的配置来使一些人得到利益的同时又不使另一些人受到损失。帕累托效率准则在现实中不可能完全实现,是一种最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状态,可以作为一个参照系努力向这个状态逼近。

2.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论述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思路。

答: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是自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从国际经验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根据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确立的,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体制形式。这种体制形式从整体上讲,也就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但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实行之前,设计过程中一方面注意借鉴国外经验,一方面又注意从本国当时的实际出发,因而指导思想上就没有奢望一步抵达目标模式,而是分步实施,逐步完善。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设计时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分税制,因而在实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加以完善。

其思路是:①进一步明确界定和划分政府的事权和财权。②进一步深化税收体制改革,为完善分税制提供条件。③采用科学的因素法核定财政收支基数。④分别设置中央和地方独立的企业所得税种。⑤确定地方政府的分税制,建立完整的分税分级财政管理体制。⑥改进和完善复式预算制度。另外,还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3.财政政策的效应偏差有哪些类型?他们是怎样产生的?应怎样防止和纠

正?

答:财政政策效应偏差是指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效应与预期效应发生偏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施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另一类是实施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前者称之为自然偏差,后者称之为人为偏差。

任何一项财政政策都有出台阶段、完善阶段、成熟阶段和蜕化阶段。在出台阶段,政策本身还不完善,其作用机制尚未充分有效运转,同时它还会受到旧政策历史惯性的干扰,人民对它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存在效应偏差事实上在所难免;在蜕化阶段,政策会与已发生变化的外部环境越来越不适应,于是效应偏差会再次出现,且日益扩大。所以自然偏差会在财政政策的出台阶段和蜕化阶段出现。在实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无论政策目标的确定,还是政策工具的选择或传导机制的设计,都有人的主观因素在起作用,当人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实际不符时,便形成了人为偏差。

财政政策效应的自然偏差要求我们必须尽量缩短政策的出台过程,并当政策进入蜕化阶段后及时采取新的措施。要做到这一切,显然有待于加强对财政政策的研究,提高财政政策水平。纠正财政政策效应的人为偏差,也要加强财政政策研究,不断提高政策水平。

4.试述通货膨胀的种类及其根源。

答:通货膨胀有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预期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过度需求引起的,或者说是由于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了现行价格条件下可能提供的能力而引起了一般物价的上涨。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不是经济的需求方面,而是经济的供给方面或成本方面。

预期型的通货膨胀理论特别强调预期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并深入分析了“滞胀”产生的原因。他们认为,一旦人们的预期完全符合将要发生的事情是,刺激需求的政策就职能导致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理论认为货币供应扩张是产生通话膨胀的传播因素,而不是通货膨胀的根源。通货膨胀的根源是结构性因素,尤其是农业、外贸和政府部门所具有的制度刚性,使物价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起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