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与强化1
人民版《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word教案
高一历史集体备课设计编号:003宣政院(藏、川、青)5、明:承宣布政使司、府、县6、清:省、道、府、县从以上政治制度的演变中,你得出了什么规律性认识?提示:①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
②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
③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第三点内容教师可作为补充)【重难点问题释疑】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魏晋南北朝时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将东汉以来的尚书台改为尚书省,又设立中书省和门下省,但这三个部门尚未构成中枢权力机构。
(2)隋唐确立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三省是中书省(隋简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朝中枢权利机构的变化宋朝三省长官形同虚设,又另外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最高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
军政归枢密院掌管,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并称“二府”。
而财政归三司掌管,三司的长官三司使又称“计相”。
(4)元朝实行一省制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只设中书省,其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2、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的比较(1)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或回答结束后,教师快速在黑板上将相关问题的知识框架进行板书;或事先做好课件。
这样学生可以形成对知识的直观认识。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君主主治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材版本:人民版课本名称: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单位:佛坪中学施教班级:高一(4)班教师姓名:张红娟必修一专题一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从汉王朝到元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2、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以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归纳的方法理清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的两条线索(即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理清从汉至元政治制度发展脉络,掌握各个历史时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2、利用表格对比“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之间在选官对象、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历史作用等方面的异同点。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过自己的贡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在肯定中国古代政治建设的成就的同时,应当看到君主专制政体的黑暗和腐败。
2、学生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就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在近代以来政治生活中的影响,进行思考与总结。
二、课标内容及重点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三〖重点难点〗分析1. 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按朝代顺序,分别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两个方面,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演变顺序:(1)中央政治制度有:皇帝制度;汉朝时“中朝”与“外朝”的形成;三省六部制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宋朝中书门下、参知政事的设置以削弱相权;元朝设置了中书省和枢密院、宣政院。
(2)地方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州县两级制;州、道等观察区的设立;宋朝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及作用。
从汉至清君主专制的演变(共20张PPT)
预习作业★★
阶段 时代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监察制度 选官制度 确立 巩固 成熟 发展 强化 顶峰 整体趋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过程 阶段 时代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监察
选官制度
确立 巩固 成熟 发展
强化 顶峰
秦 汉 隋唐
宋 元
明 清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 布衣为相 中外朝制度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代政治制度。两汉后期,特别是东汉后期 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两大顽疾。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 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 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这又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所以本题正 确答案为C项。A项“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不符合材料“执政大臣也主要 从他们之中选择”的信息;外戚是“外人”,因此B项“‘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错误;D项“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符合西汉前期的情况,而外戚干政 是在两汉后期。
C.避免了地方派系的形成
D.体现了政府是“天下人”的政府的观念
解析 经过察举制选用到中央的人才不能回到原籍做官,能 够有效地避免宗族势力对地方政权的影响,避免出现地方派 系,从而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项的表述不符 合当时“家天下”的实际。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 1.呈现两大矛盾:一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的矛盾,二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 2.在中央政权,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 强。
• 3.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中央权力不断加 强,地方权力不断消弱。
• 4、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加强 对官吏的控制,逐渐将选官权收归中央。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 2 高考调研题组 4.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
解析
答案
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 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 则门下缴驳„„若可行, 门下又下尚 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 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A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主干知识
考点三
从汉到元政治演变
1 2 3 4 5
高考调研题组
解析
都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产物,而后来则成为行政区,说 明了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这种演变与经济发 展和疆域变化无直接关系,排除 B、D 两项。
中国古代对地方的监察力度不是逐渐减弱而是不断加 强,排除 C 项。答案为 A 项。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考点三
从汉到元政治演变
1 2 3 4 5
高考调研题组
2. (2012· 四川高考)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 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C.科举制 B.分封制 D.行省制 ( )
考点三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考点三
从汉到元政治演变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 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考点三
——《朱子语类》
高考调研题组
返回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考点三
从汉到元政治演变
解读
宋朝对地方分权更详细, 将地方的军、 政、 财、
刑罚、仓储、运输设置官员,直属中央控制,空前加 强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地方割据的威胁。
君主专制演进与强化课件
君主专制对现代历史的启示
君主专制对现代历史的启示之一是尊重历史和文化遗产。君主专制制度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 段,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现代历史研究需要尊重历史事实,挖掘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为人 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02
君主专制的演进
君主专制的初步发展
君主专制的初步发展始于古代埃及和巴比伦,这些文明建立了强大的中央政权,将 权力集中于国王手中。
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等城邦也出现了权力集中的趋势,但与埃及和巴比伦不同, 希腊的权力集中程度较低,城邦自治和民主传统较为发达。
罗马共和国后期出现了军事独裁和元首制,但真正的君主专制在罗马帝国时期才得 以确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君主专制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
必要性,转型和变革成为必然趋势,现代民主政治逐渐取代君主专制成
为主流政治体制。
05
君主专制的现代启示
君主专制对现代政治的启示
君主专制对现代政治的启示之一是权力需要制约。在君主专 制制度下,君主的权力是无限的,这种权力容易导致滥用和 腐败。因此,现代政治需要建立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以 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
另一个启示是民主化进程的必要性。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政治 体制缺乏民主元素,这导致了政治决策的封闭性和不透明性 。现代政治需要引入民主元素,加强公民参与和监督,使政 治决策更加透明和公正。
君主专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君主专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之一是重视社会公正和平等。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社 会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导致了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现代社会需要建立 公正和平等的制度,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减少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
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件
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 考官,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 士,第一名叫会元。
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 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 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 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
中央行政制度、人才选拔制度、 各级 监察制度、地方行政制度、
专
制
主
义 中
中央政治制度
央
集
权
制 的
地方政治制度
强
化
君权与相权的变化 监察制度的变化 选官制度的变化
行省的设置
一,法令出一(确立皇帝制度)
1、创立:
2、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
3、影响: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但君主专制政体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 性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 政和司法,造成了极端腐败的封建专制。
历史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标准
先秦时期
世官制 血统、出身 世袭制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察举制 隋唐至明清时期 科举制
品行、才能 任免制 考试成绩
想一想,哪种方式更有利于公正、公平地选拔真正 的人才?为什么?
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一分为二辩证思维)
考试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具体程序
由提学官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 阶段,院试合格后称为秀才,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 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高考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考点一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汉朝州刺史的设置——(b)1.内容:汉武帝把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称13州部,长官叫刺史。
(后来州演化为地方行政单位)2.目的: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二、唐朝三省六部制——(b)1.内容: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发展: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后来,凡是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
隋唐时期确立的三省体制,使相权一分为三,皇权得以加强,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成熟。
三、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b)分割相权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机构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长官同平章事枢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防范宰相专权;力求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弥补宰相才干不足。
四、元朝行省制度——(b)1.设立:元代确立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
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
2.职能(1)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各行省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行省官员不得随意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
(2)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3)监察机构监督行省官员。
(4)省官互迁等。
3.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省制,为后世沿用。
(1)在古代,中书省的职权并不完全相同。
唐朝的中书省是三省中的一省,是决策机构,元代的中书省则为最高行政机构。
(2)元代并不是所有地区都由行省管辖,如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辖(中书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西藏由宣政院管理。
五、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d)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
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 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二、君权与相权
• 秦朝之后的历代都采取了削弱相权的措施:
朝代 西汉 东汉 唐 宋
主要措施 中朝制度
尚书台 三省六部制
设副宰相,分行政权;设枢密院, 分军权;设三司,分财政权;
唐朝中央行政机构示意图
三省六部制的推行有什么作用?
第一,三分相权,有利于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皇权。 第二,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第三,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 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3宋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府三司)
百年之间,见(现)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武帝以后宰相
之材不得不取于列侯之外。
―《中国宰相制度》
汉朝前期和中期丞相选任渠道的变化:由汉朝前期在列侯中选任丞相到
汉武帝时在列侯之外选任丞相。
原因:武帝以前以列侯为相,位高权重,常与皇权发生矛 盾;汉初所封列侯后代大多腐败堕落,犯法丢爵。
材料三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 骑、诸吏为是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至昭、宣(帝) 之世,大将军权兼中外……在内期闻政事。 ――《汉书 刘辅传》
集基2)行本历政原朝权则皇、帝。司制法度权是和否军继事承指了挥这权一于特一点身?。
为什么?
史料一: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 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 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 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
史料二: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 开始大臣还坐着,宋太祖说自己的眼睛昏花看 不清,就让他们站到自己面前,指给他看。待 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 相大臣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
第2讲-君主制度的强化PPT课件
C
•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
12
• 3.(2008年山东文综,8)唐朝中央政府 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B
•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2
4、宋代:
①设中书门下,长官“同平章事”,行宰相职 权 ②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分割相 权 ③设枢密院,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
④设三司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
二府三司
3
5、明代: ①废丞相,权分六部(朱元璋):
皇
帝
亲自掌管
原因: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
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
②设内阁(明成祖):
总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 作用自始至终相伴而存在;明清以前以积极作用 为主,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占上风。
10
• 1.(2008江苏,3)唐太宗说:“以天下
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
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
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
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15
第二讲 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与 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
★考纲: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具体考点: (1)中央制度包括汉代中央“中朝”的形成、唐朝三省六部制、 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内阁制度的确立及演变,清朝军机处的设 置及评价。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明清君主专制制 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地方行政制度包括:汉代州的设置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实,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3)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特点。 ★阅读内容: “法令出一”、“中央监察机构”、“清朝的边疆政策”
第2课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与强化1
, 相 权 不 断 削 弱
加 元代: 废三省,设中书省:六部归入(行政)
强
枢密院(军事)
宣政院:统管宗教事物和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明代:废丞相 设内阁
清代:设立军机处
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物的机构
秦代:郡县制
汉代:郡国并行
州郡县
中
央
刺史
中 央 对
集
司隶校尉
权
地 方
的 唐代:道州县 演 元代:行中书省(行省制)
内 阁
部下
构
官 职
地 方
郡 县 制
郡 州 刺司 道
国 郡 史隶 州
并县 校 县
行
尉
路 州 县
事
行路 中府 书州 省县
废设 土流 司官
件
清
军 机 处
密改 理
折土 藩
奏 事
归 流
院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度是如何强化的?
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秦代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行政)
三公九卿 御使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监察)
王朝的监察体制”和“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两个子目暂时不 看),找出古代中国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完成以下两个表格。 (15分钟)
朝代 秦
汉 唐宋
元 明清
制度 中 皇帝制度 措施 央 三公九卿
机构
官职
事件
地 方
郡县制
朝代 秦
汉 唐宋
元明
制 度
皇三
中 帝公
措
央
制 度
九 卿
施
机
中外 朝朝 ( 内 朝 )
三 中 枢 三 中枢宣 省 书 密 司 书密政 六 门 院 省院院
高一历史君主专制的演进和强化
作业:
内容 秦 汉 魏晋 隋 唐 宋 元 君相 关系
监察 体制
选官 制度
地方 区划
色蛋糕模样的肉丁云舞峰影服,下穿结实的的深蓝色香槟似的鲜笋圣柏长裤,脚穿古怪的纯灰色河马模样的腰鼓秋影履……有时很喜欢露出露着尖细的紫葡萄色海马形
态的飞盘江雷肥腹,那上面上面长着远古的中灰色的细小木盒般的肚毛。整个形象确实非常暴力但又带着几分飘忽不定……P.妥奥姆斯政委长着短小的深青色兔子般
的脑袋和矮胖的淡紫色猪肺似的脖子,最出奇的是一张轻盈的乳白色海胆般的脸,配着一只轻盈的深紫色铁砧造型的鼻子。鼻子上面是一对硕长的天蓝色勋章一般的眼
百姓不参与,无民主无民意.
朝代 形式 评价
科 举 制
隋朝
目的 加强集权
国家考试选官制度 国家任命官吏
积极 1.破除大家垄断官场的情形 2.保证了政府人员的来源 3.提高的官员的素质及办公效率 4.社会形成读书风和尚重学风气 5.严格考试----公平公正
消极 1.科目内容出自儒学经义 2.选拔人才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 意识之人
傲的蓝宝石色丸子造型的神态感觉空前粗野却又透着一丝标新立异。…………那个身穿多变的流峰袄的副l官是
女议长U.赫泰娆嘉妖女。她出生在J.荷赤
可星国的纽扣草原,绰号:银拳警棍!年龄看上去大约十四五岁,但实际年龄足有五六千岁,身高两米八左右,体重约六百公斤。此人最善使用的兵器是『红火跳神花
卷锤』,有一身奇特的武功『银光杖妖鸟巢头』,看家的魔法是『白金瀑祖折扇理论』,另外身上还带着一件奇异的法宝『粉烟秋妖贝壳石』。她有着浮动的深灰色橘
作用 1监察体制的建立利于监察官员的规范执政防 止贪污腐败
2监察不是服务社会,是为了维护皇权
一身奇特的武功『灰霞浪精丝瓜耳』,看家的魔法是『青烟甩仙球棒经文』,另外身上还带着一件奇异的法宝『绿风蟒精小路袋』。他有着丰盈的海蓝色镜子造型的身
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隋朝统一全国后,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 替九品中正制。
3、科举制:考试选官 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掌权者 (1)实质:
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
(2)积极性: ①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④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⑤追求公平公正。
③提高官员的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 ②保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
(3)局限性: ①考试科目和内容, 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 ②被选拔的多是缺 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 的人。
赵周
石庆 公孙贺
下狱死
去世 下狱死
2年7月
8年3月 12年2月
刘屈髦 田千秋
下狱腰斩 昭帝时死
2年2 2年
汉武帝所用丞 相三人,下狱死者 占其半,生者如田 蚡、石庆、公孙弘 辈,只能装聋作哑, 唯命是从而已。以 至于讨论出兵边疆 的大事,汉武帝竟 说 “田蚡不足与 计”。汉武帝如此 重用内朝官,用近 臣、内朝来压制宰 臣和外朝,当拜公 孙贺为相时,贺竟 伏地大哭,不受印 绶。此外,武帝还 大胆启用出身寒微 的士人做官:比如 从奴隶群众提拔了 卫青做大将军等。
魏晋 九品中正:
门第
选官制度
军功授爵: 战国 军功
汉朝 察举征辟:
孝廉
特点: 标准越来越科学,公正,客观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一) 先秦:“世卿世禄制” 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二)汉:“察举制” 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察举制(汉武帝) a. 察举 各郡国岁举孝廉各一人 b. 征辟 征召才能之士 (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德才进行评定,分为九等。中正评 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根据。 (四)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以考试来选官的制度,其基本特点是“一切以呈文为去留”,自隋产生后, 为历代所沿用,直到1905年清朝宣布废除科举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 策方式而言,主要指皇 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 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中央集权是一种组织形式, 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 指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
皇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
两条线索(两对矛盾)
学习目标:列举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自主学习:请认真阅读课本第8-20页(第14页“中国古代
, 相 权 不 断 削 弱
加 元代: 废三省,设中书省:六部归入(行政)
强
枢密院(军事)
宣政院:统管宗教事物和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明代:废丞相 设内阁
清代:设立军机处
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物的机构
秦代:郡县制
汉代:郡国并行
州郡县
中
央
刺史
中 央 对
集
司隶校尉
权
地 方
的 唐代:道州县 演 元代:行中书省(行省制)
的 控 制
变
不
和
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断
加 强
明代:设流官,废土司
加 强
清代:密折奏事 改土归流
君 权
太尉:主管军事(军事)
不
断
汉代 :内外朝制度
内朝(中朝):皇帝左右亲信近臣(决策) 外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执行)
增 强
君 主 专 制
唐代: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草拟颁发皇帝诏令(决策) 门下省:审议政令(审议) 尚书省:执行政令(执行)----六部
的 演 变 和
宋代 :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行政) 枢密院(军事) 三司(财政)
王朝的监察体制”和“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两个子目暂时不 看),找出古代中国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完成以下两个表格。 (15分钟)
朝代 秦
汉 唐宋
元 明清
制度 中 皇帝制度 措施 央 三公九卿
机构
官职
事件
地 方
郡县制
朝代 秦
汉 唐宋
元明
制 度
皇三
中 帝公
措
央
制 度
九 卿
施
机
中外 朝朝 ( 内 朝 )
三 中 枢 三 中枢宣 省 书 密 司 书密政 六 门 院 省院院
内 阁
部下
构
官 职
地 方
郡 县 制
郡 州 刺司 道
国 郡 史隶 州
并县 校 县
行
尉
路 州 县
事
行路 中府 书州 省县
废设 土流 司官
件
清
军 机 处
密改 理
折土 藩
奏 事
归 流
院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度是如何强化的?
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秦代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