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问汗、疼痛
中医诊断学基础讲义 第五章 问诊
表现
病因
惊恐而心悸,或心悸易惊,恐
惊悸
外受异常刺激
惧不安
若无明显外界诱因心跳剧烈, 惊悸进一步
怔忡
上至心胸,下至脐腹
发展而来
特点
时发时止,全身情况较好,病 情较轻
病情较惊悸严重,持续时间较 长,常见于器质性病变
4.胁胀: 自觉胁肋部胀满不舒,与肝胆病有关 5.脘痞: 胃脘部胀满不舒 ⑴食积胃脘:脘痞伴嗳腐吞酸、进食尤甚 ⑵脾胃气虚:脘痞、伴食少便塘 ⑶湿阻中焦:脘痞伴纳呆呕恶、苔腻 ⑷饮停于胃:脘痞纳少伴胃中有振水声、呕吐清水痰涎 ⑸胃阴亏虚:脘痞干呕,饥不欲食 ⑹肝气犯胃:脘痞伴胸胁胀满 6.腹胀: 自觉腹部胀满不舒 ⑴鼓胀:腹大胀满如鼓,皮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 —①酒食不节②情志所伤③虫积血癥 7.身重: 自觉身体沉重,如负重物-水湿泛滥、气虚不运 ⑴湿邪困阻:身重伴脘腹胀满、苔腻 ⑵水湿泛溢肌肤:身重伴浮肿尿少 ⑶脾气亏虚:身重伴嗜卧、倦怠乏力 ⑷热病后期,邪热耗伤气阴:身重乏力
二.问目 目病与心、肝、肾三脏病变关系密切 1.目痛: ⑴肝火上炎:两目胀痛,兼面红目赤,急躁易怒 ⑵风热火毒上扰:目赤肿痛,兼羞明多眵 ⑶气血不足或阴虚火旺:两目隐痛,渐发势缓,干涩 2.目眩: 自觉视物旋转动荡,或眼前如有蚊蝇飞动感 ⑴实证、虚实夹杂:①肝阳上亢②肝阳化风③痰湿上蒙清窍
63
⑵虚证:气虚、血虚、阴精不足,目失所养 3.目昏: 目昏指视物昏暗,模糊不清 4.雀盲(夜盲): 白昼视力正常,每至黄昏后视力明显减退,视物不清 5.歧视(复视): 指视一物成二物而不清的症状 以上三种眼病总由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失所养,常见于久病或年老体弱之人
A.肾精亏虚失养
B.寒湿侵袭阻络
C.瘀血阻滞经络
中医诊断学-问诊
第五单元问诊细目一问诊内容明代医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十问篇》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细目二问寒热一、恶寒发热——表证的特征性症状二、但寒不热——寒证的寒热特征三、但热不寒实热壮热——高热,持续不退(体温超过39℃以上)潮热——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有一定规律,如潮汐之有定时微热——发热不高,体温一般在37℃~38℃之间,或仅自觉发热三、但热不寒——潮热三、但热不寒——微热四、寒热往来往来无定时——少阳病往来有定时——疟疾细目三问汗一、自汗与盗汗自汗与盗汗并见——气阴两虚证二、绝汗——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三、战汗——疾病好转或恶化的转折点先恶寒战栗,表情痛苦,几经挣扎,而后汗出的症状四、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细目四问疼痛一、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二、头痛三、胸痛——心肺四、胁痛——肝胆病变有关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火盛肝血瘀阻饮停胸胁五、胃脘痛——胃失和降,气机不畅六、腹痛大腹——脾胃小腹——膀胱、大小肠及胞宫少腹——肝经◆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呕吐、便闭——肠痹或肠结◆全腹痛,有压痛及反跳痛——腹部脏器穿孔◆脐外侧及下腹部突然剧烈绞痛,向大腿内侧及阴部放射,尿血——结石七、腰痛细目五问头身胸腹一、头晕——肝火、痰、瘀、湿二、胸闷—与心、肺等脏气机不畅三、心悸心胆气虚胆郁痰扰心气虚心阳虚心脉痹阻心阴虚心血不足肾虚水泛心脾两虚四、脘痞五、腹胀腹部时胀时减而喜按——虚证持续胀满不减而拒按——实证六、麻木、疲乏麻木气血亏虚风寒入络肝风内动风痰阻络痰湿瘀血疲乏气血亏虚阳气虚衰脾虚湿困细目六问耳目一、耳鸣、耳聋实证肝阳上亢痰火壅结气血瘀阻风邪上袭药毒损伤耳窍虚证肾精亏虚脾气亏虚肝阴血不足实——突发耳鸣,声大如雷,按之鸣声不减虚——渐起耳鸣,声细如蝉,按之可减,或耳渐失聪而听力减退二、目眩实者——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阳化风及痰湿上蒙清窍虚者——气虚、血亏、阴精不足,目失充养三、目昏、雀盲目昏是指视物昏暗不明,模糊不清雀盲是指白昼视力正常,每至黄昏视物不清病因——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细目七问睡眠一、失眠不易入睡,甚至彻夜不眠,兼心烦不寐——心肾不交睡后易醒,不易再睡者,兼心悸、便溏——心脾两虚睡眠时时惊醒,不易安卧——胆郁痰扰夜卧不安,腹胀嗳气酸腐——食滞内停二、嗜睡困倦嗜睡,伴头目昏沉,胸闷脘痞,肢体困重——痰湿困脾若饭后嗜睡,兼神疲倦怠,食少纳呆——脾失健运大病之后,精神疲乏而嗜睡——正气未复精神极度疲惫,神识朦胧,困倦欲睡,肢冷脉微——心肾阳衰细目八问饮食与口味一、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口渴咽干,鼻干唇燥,发于秋季——燥邪伤津口干微渴,兼发热——外感温热病初期大渴喜冷饮,兼壮热面赤,汗出,脉洪数——里实热证口渴多饮,伴小便量多,多食易饥,体渐消瘦——消渴病口渴咽干,夜间尤甚,兼颧红盗汗,舌红少津——阴虚证渴不多饮,兼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苔黄腻——湿热证口渴饮水不多,兼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温病营分证渴喜热饮,饮水不多,或饮后即吐——痰饮内停口干但欲漱水而不欲咽,兼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瘀血内停二、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食欲减退,兼见面色萎黄,食后腹胀,疲乏无力——脾胃虚弱二、食欲与食量——厌食厌食,兼脘腹胀满,嗳气酸腐,舌苔厚腻——食滞胃脘厌食油腻之物,兼脘腹痞闷,呕恶便溏,肢体困重——湿热蕴脾厌食油腻厚味,伴胁肋胀痛灼热,口苦泛呕,身目发黄——肝胆湿热二、食欲与食量——消谷善饥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形体消瘦——消渴病消谷善饥,兼大便溏泄——胃强脾弱二、食欲与食量——饥不欲食、除中饥不欲食兼脘痞,胃中有嘈杂、灼热感,舌红少苔,脉细数——胃阴不足除中危重病人,本来毫无食欲,突然索食,食量大增,称为“除中”是假神的表现之一,因胃气败绝所致三、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口淡——脾胃虚弱证口甜——口甜是脾胃湿热或脾虚口黏腻——痰热内盛、湿热蕴脾及寒湿困脾口酸——肝胃郁热或饮食停滞口涩——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口苦——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口咸——肾病或寒水上泛细目九问二便一、大便异常——便次异常便秘胃肠积热阳虚寒凝气血阴津亏损腹内癥块阻结泄泻外感风寒湿热疫毒之邪饮食所伤食物中毒痨虫寄生虫寄生于肠道情志失调脾肾阳气亏虚一、大便异常——便质异常完谷不化——脾虚、肾虚或食滞胃肠溏结不调——肝郁脾虚所致若大便先干后溏,多属脾虚脓血便——湿热疫毒便血——脾胃虚弱、胃肠积热、湿热蕴脾、气血瘀滞远血:便黑如柏油,或便血紫暗,多见于胃脘等部位出血近血:便血鲜红,血附在大便表面,或于排便前后滴出者,内痔、肛裂肛门灼热——大肠湿热(湿热泄泻或湿热痢疾)里急后重——湿热内阻(湿热痢疾)排便不爽——湿热蕴结、肝气犯脾,食滞胃肠大便失禁——脾肾虚衰(久病年老体衰,或久泻不愈)肛门重坠——脾虚中气下陷(久泻或久利不愈)二、小便异常——尿次异常小便频数小便短赤,频数急迫——淋证——湿热蕴结下焦小便澄清,频数量多,夜间明显——肾阳虚或肾气不固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实证——湿热蕴结、瘀血、结石、湿热、败精阻滞、阴部手术虚证——老年气虚,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二、小便异常——尿量异常尿量增多清长量多——虚寒证多饮多尿而形体消瘦——消渴病——肾阴亏虚尿量减少小便短赤量少——实热证,或汗、吐、下后伤津尿少浮肿——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气化不利,水湿内停二、小便异常——排尿感异常尿道涩痛——淋证——湿热蕴结、热灼津伤、结石或瘀血阻塞细目十问经带一、经期异常——七天以上,连续两个周期以上月经先期——脾气亏虚、肾气不足,或因阳盛血热、肝郁化热、阴虚火旺月经后期营血亏损、肾精不足,或因阳气虚衰(虚证)气滞或寒凝血瘀,痰湿阻滞(实证)月经先后不定期——肝气郁滞,或脾肾虚损二、经量异常月经过多——热伤冲任;气虚;瘀阻胞络月经过少——虚者:精血亏少实者:寒凝瘀阻,痰湿阻滞三、闭经、痛经、崩漏闭经——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阴虚血燥,血海空虚;或因痨虫侵及胞宫,或气滞血瘀、阳虚寒凝、痰湿阻滞胞脉痛经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气滞或血瘀小腹冷痛,得温痛减——寒凝或阳虚来势急,出血量多者,称为崩,或称崩中来势缓,出血量少者,称为漏,或称漏下热伤冲任脾肾气虚瘀阻冲任四、带下异常(白带、黄带)白带——脾肾阳虚、寒湿下注黄带——湿热下注、湿毒蕴结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发有定时,属A.少阳病B.疟疾C.热入血室D.表寒证E.阳明病『正确答案』B亡阴之汗的特点是A.汗热而黏如油B.汗热味淡不黏C.汗冷味淡不黏D.恶寒战栗汗出E.汗冷味淡而黏『正确答案』AA.太阳经B.少阳经C.阳明经D.厥阴经E.少阴经1.两侧头痛属于『正确答案』B2.前额连眉棱骨痛属于『正确答案』C。
盲人医疗按摩《中医诊断学》复习指南
《中医诊断学》复习指南第一单元问诊细目一:问诊的内容要点一:主诉。
【要点解析】是指患者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或体征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如“膝关节疼痛五年,加重伴红肿一周”。
询问时,医生要善于抓住主诉,围绕主诉所反映的症状或体征,详细询问其部位、性质、程度、时间等情况,并进一步询问其他相关信息。
要点二:现病史。
【要点解析】是指围绕主诉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以及诊治的经过。
其内容主要包括发病情况、病变过程、诊治经过、现在症四部分。
要点三:既往史。
【要点解析】既往史主要包括患者平素身体状况,以及曾患疾病情况。
具体主要包括既往健康状况、既往患病情况、是否接受过预防接种、有无药物或其他物品的过敏史、做过何种手术等。
细目二:问现在症要点一:问寒热:寒、热各自的证候表现,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
【要点解析】1.寒、热各自的证候表现(1)寒,即怕冷,是患者的主观感觉,临床有恶风、恶寒、畏寒、寒战之别。
恶风是指患者遇风觉冷,避之可缓的症状,怕冷程度较轻。
恶寒是指患者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不缓解者。
畏寒是指患者身寒怕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而寒冷能缓解者。
寒战,又称战栗,是指恶寒严重,伴有全身发抖的症状,怕冷程度较重。
(2)热,即发热,包括自觉发热及体温升髙两种情况。
自觉发热是指患者自感全身或局部发热,而体温不升髙,常见有手足心热、骨蒸潮热等。
体温升髙,指体温高于正常。
2.寒热的四种类型(1)恶寒发热恶寒发热,是指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多见于外感病的表证阶段。
恶寒是发热的前奏,外邪袭表,无论是否有发热的情况,恶寒为必有之症,故有“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之说。
由于感受外邪性质的不同,寒热有轻重的区别,临床常见三种类型。
1)发热轻恶寒重。
患者明显怕冷,并伴有轻度发热,常见于风寒表证。
2)发热重恶寒轻。
患者感觉发热较重,轻度怕冷,常见于风热表证。
3)发热轻而恶风。
患者轻微发热并有恶风感。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1]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1] Create self, pursue no self. This is a classic motto, so remember it well.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供本科教学使用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合运用和病历书写等内容.诊法部分包括望、闻、问、切四诊,辨证部分包括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等.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习者熟悉中医诊断的含义与内容,症、病、证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中医诊断的原理和原则;掌握问、望、闻、切四诊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八纲、病性、脏腑等辨证的基本内容及辨证统一体系;熟悉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主症诊断的思路、疾病诊断的思路、辨证诊断的思路、病历书写的内容、格式和要求.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方针.课堂教学要注意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准确性、实用性,突出重点,注意知识掌握的循序渐进,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要充分运用图表、标本、幻灯、录像、模型、诊断仪器、CAI课件、计算机软件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临床见习要注意选好病例,注意病情资料采集、诊断思维、病历书写等内容的技能训练.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绪论目的要求熟悉诊断、诊法的含义,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教学内容〕1.“诊断”的含义.2.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诊法、诊病、辨证、病历,症、病、证的概念.3.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司外揣内、见微知着、以常衡变.4.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5.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6.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教学要求1.熟悉诊、断、诊断、诊法的含义.2.熟悉问、望、闻、切四诊各自所指的主要内容.3.熟悉症状、体征的含义,“症”、病名的意义;“疾病”、诊辨病、证、辨证、证候、证型、病历的含义.了解症、病、证的区别与关系;所举名称各属何种概念.4.熟悉中医诊断中整体观念、相互联系的认识基础;司外揣内,见微知着,以常衡变的典型例证.5.熟悉“疾病”中存在的整体影响;整体审察的要求;诊法合参的含义,四诊并重的道理.了解四诊顺序可不固定,参合诊查,“诊”与“断”交互进行.6.了解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诸病源候论、温热论、温病条辨等对中医诊断的贡献;诊籍、伤寒金镜录、濒湖脉学等的作者及主要内容.7.了解中医基础理论,早临床﹑多实践,思维方法对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意义.第一章问诊目的要求熟悉问诊的意义、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主诉、常见现在症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教学内容1.问诊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2.问诊的内容: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的含义,询问的意义,询问的方法与要求.3.问现在症:问寒热、问汗、问疼痛、问头身胸腹、问耳目、问睡眠、问饮食口味、问二便、问经带等的内容,常见症状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教学要求一、问诊的意义及方法熟悉问诊的意义;问诊的具体方法;问诊的注意事项.二、问诊的内容1.熟悉问一般情况的内容.了解问一般情况的意义.2.掌握主诉的含义;书写主诉的要求.了解主诉的诊断价值.3.掌握现病史的含义和内容.熟悉现病史的询问方法.了解问现病史的意义.4.熟悉既往健康状况和既往患病情况询问的内容.了解问既往史的意义.5.熟悉个人生活史询问的内容.了解问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婚姻生育、小儿出生前后情况等内容的意义.了解小儿的病理特点;问小儿的主要内容;易使小儿致病的原因.6.了解问家族史的内容和意义.三、问现在症1.熟悉问现在症的含义;“十问歌”;问现在症的方法.2.掌握问寒热的含义;恶寒、恶风、寒战、畏寒的区别;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的概念和临床意义.了解“寒热”产生的机理.3.掌握问汗的内容;有汗无汗、特殊汗出、局部汗出的概念、分类、表现及临床意义;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概念、表现及临床意义.熟悉“病理性汗出”的概念和诊断意义.4.掌握导致疼痛的病因和病机;疼痛的性质.熟悉不同部位疼痛的特点和意义.了解问疼痛的要点.5.掌握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阳痿、遗精的含义.熟悉各症的临床意义.6.掌握耳鸣、耳聋、重听、目痒、目痛、目眩的含义.了解目昏、雀盲、歧视的异同.7.掌握失眠、嗜睡的含义和临床意义.了解失眠、嗜睡的病机;嗜睡与昏睡的区别.8.掌握临床常见饮食异常症状的含义和意义.了解不欲食、纳少和纳呆的区别.9.掌握大便便次、便质、排便感异常的主要表现和临床意义;尿次、尿量、排尿感异常的主要表现和临床意义.10.掌握问月经、问带下的内容;正常月经、正常带下的表现.熟悉异常月经、病理带下的表现和意义.第二章望诊目的要求掌握望神、望色的基本内容和临床意义;熟悉望异常形体、姿态和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的基本内容和临床意义;了解望诊诊断病证的原理,局部望诊的主要表现.教学内容1.望诊的概念,望诊的方法,望神色形态和局部望诊诊病辨证的原理,望诊的方法.2.望神: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神乱的典型表现、识别方法及临床意义.3.望色:正常色泽和病色的区别,面部色诊的分属部位,五色所主的病症证.4.望形:形体强、弱、胖、瘦、常见畸形的表现及临床意义.5.望姿: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及临床意义.6.望头面、五官:望头与发、望目、望鼻、望耳、望唇、齿及咽喉的基本内容,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7.望肢体:望颈项、望胸部、望腹部、望背部、望腰部、望四肢等的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8.望二阴:望前阴、望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9.望皮肤: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白、痈疽疔疖等的表现及一般临床意义.10.望排出物:痰涕、涎唾、呕吐物、大便、小便等的色、质、量变化的内容及其一般临床意义.11.望小儿指纹:望指纹的方法,正常指纹,指纹变化的一般临床意义.教学要求一、全身望诊1.掌握望神的概念;得神、失神、假神的表现和临床意义.熟悉望神的主要内容;少神的表现和临床意义.了解望神的原理;神乱的表现和临床意义;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2.掌握望色的概念;常色与病色、主色与客色、善色与恶色的概念及特点;五种病色的主要表现和临床意义.熟悉色与泽的临床意义;望色十法的内容.了解望色诊病的原理;面部分候脏腑的理论.3.熟悉形体强弱、胖瘦的表现和临床意义.了解望形体诊病的原理;体质形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4.熟悉望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表现和临床意义.了解望姿态诊病的原理;衰惫姿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二、局部望诊1.熟悉小儿囱门、颜面、目、口唇的病理形态、临床意义.了解头发、耳、鼻、齿与龈、咽与喉的常见病征、临床意义.2.熟悉颈项、胸胁、腹部的常见病理形态、临床意义.了解腰背部、四肢的常见病征、临床意义.3.熟悉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的表现和鉴别.了解涎唾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三、望排出物1.掌握痰涕、呕吐物的主要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了解涎唾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2.熟悉大便、小便的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四、望小儿指纹1.熟悉望小儿指纹的概念;望小儿指纹的方法.2.了解望小儿指纹诊病的原理.3.掌握风、气、命三关的划分;正常小儿指纹的表现;常见病理指纹及其临床意义.第三章舌诊目的要求掌握舌诊的方法,正常舌象和病理舌象的表现和临床意义;熟悉舌的形态结构、舌诊原理和舌象分析要点.教学内容1.舌的形态结构,舌诊原理,舌面的分布,舌诊的内容,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望舌质:正常舌质的表现、意义;舌色淡白、淡红、红、绛、紫的表现、临床意义;舌形老、嫩及胖大、瘦薄、点刺、裂纹、齿痕的表现、临床意义;舌态强硬、痿软、颤动、歪斜、短缩、吐弄的表现、临床意义;舌下络脉的诊法、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3.望舌苔:正常舌苔的表现、临床意义;苔质厚薄、润燥、腐腻、剥落、偏全、真假的表现、临床意义;苔色白、黄、灰黑的表现、临床意义.4.舌质与舌苔互参,舌诊的一般临床意义,临床常见舌象及其意义.教学要求一、舌诊概说1.熟悉舌质、舌苔、舌象、舌诊的含义.2.熟悉中医诊舌的部位主要是舌质;舌的形态结构.了解舌的组织结构;舌乳头的分类及各种乳头的形态特征;丝状乳头、蕈状乳头对舌象形成的影响.3.熟悉脏腑在舌面的分布理论;舌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关系.4.熟悉舌诊的体位,伸舌姿势,诊舌的顺序,诊舌的注意事项.了解刮舌、揩舌的方法和临床意义.5.掌握诊舌的内容;正常舌象的特征及意义.熟悉舌象的生理变异;望舌质、望舌苔的临床意义.二、望舌质1.掌握淡红舌、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的表现、临床意义.2.掌握正常舌形的特征;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等舌形的表现、临床意义.3.掌握正常舌态的特征;痿软、强硬、歪斜、颤动、吐弄、短缩等舌态的表现、临床意义.4.熟悉诊舌下络脉的内容;舌下络脉异常的表现及临床意义.三、望舌苔1.掌握舌苔厚薄、润燥、腻腐、剥落、偏全、真假等苔质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2.掌握白苔、黄苔、灰黑苔等苔色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四、舌象综合分析1.熟悉舌之神气有神、无神、胃气有胃气、无胃气的特征和临床意义;舌质、舌苔综合分析的原则、临床意义.2.熟悉临床常见舌象的临床意义.了解舌象的动态分析;舌诊的临床意义.第四章闻诊目的要求掌握常见病变声音的一般规律、特点及意义;熟悉常见病体气味的特点和临床意义;了解正常声音的特点,病室气味所主的常见病证.教学内容1.听声音:咳嗽、哮、喘、喷嚏、谵语、心音变化等的临床意义,发声、呼吸、语言的高低、强弱、清浊等变化的临床意义,呕吐、呃逆、嗳气、肠鸣等声音的临床意义.2.嗅气味:口气、汗、痰、二便、带下以及病室气味改变的临床意义.教学要求一、听声音1.了解听声音的含义、听声音诊病的原理、意义;正常声音的特点;影响正常声音的因素;异常呼吸音﹑啰音、心音异常的临床意义.2.掌握发声、音哑、鼻鼾的表现、临床意义;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言、言謇的特点、临床意义;喘和哮、短气的特征、区别、临床意义;常见咳声的特点、临床意义;虚实寒热诸证呕吐的特点、临床意义;呃逆、嗳气、呵欠、喷嚏、太息的表现、临床意义.3.熟悉病理语声的一般规律;失音与失语的区别;呻吟、惊呼的表现、临床意义;语言异常所主病证的一般规律;顿咳和白喉的咳声特征;肠鸣异常的表现、临床意义.二、嗅气味1.熟悉口气、痰涕之气、汗气、呕吐物之气、二便之气、经带恶露之气的异常变化和临床意义.2.了解病室气味所主的常见病证.第五章脉诊目的要求掌握寸口诊脉的方法,正常脉象的特征,常见脉象的特征和临床意义,相兼脉的组合与主病规律;熟悉脉诊的原理,脉象的生理变异;了解妇人脉、小儿脉和真脏脉的特点.教学内容1.脉诊的原理,脉诊的意义.2.诊脉部位:三部九候法、人迎寸口诊法、仲景三部诊法、寸口诊法.3.诊脉方法:时间、体位、指法、举按寻、平息、五十动、脉象要素.4.正常脉象:正常脉象的含义,正常脉象的特点和临床意义,脉象的生理变异.5.二十八脉的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6.相似脉的鉴别比较.相兼脉及其主病规律.真脏脉的含义、特征和临床意义.7.妇人妊娠脉象、临产脉象的特点.小儿脉诊的方法和特点.8.脉诊的临床运用及意义.教学要求一、脉诊概说1.了解脉象、脉诊的含义;心脏博动、脉道、气血直接影响脉象;脏腑组织的作用与脉象的形成间接相关.2.掌握寸口诊法的部位、方法、三部九候和分候脏腑.了解诊脉独取寸口的原理;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仲景三部诊法的基本内容.3.掌握诊脉的时间、体位和指法.熟悉指目、布指、举按寻、总按、单诊、平息、五十动等名词的含义.4.熟悉脉象要素脉位、脉次、脉形、脉势的含义与意义.二、正常脉象1.掌握正常脉象的特征;有胃、有神、有根脉象的特征.2.熟悉正常脉象的含义;正常脉象特征与胃、神、根的关系;内外环境因素对脉象的影响.三、常见病脉1.掌握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缓脉、濡脉、弱脉、微脉、结脉、促脉、代脉等19种脉象的特征及临床意义.熟悉散脉、芤脉、革脉、伏脉、牢脉、疾脉、长脉、短脉、动脉等9种脉象的特征及临床意义.2.熟悉模拟脉、对举脉的含义;常见模拟脉与对举脉的内容.3.熟悉相兼脉的含义;脉象相兼的原理.掌握脉象相兼的原则;脉象相兼所主病证的规律.4.了解真脏脉的含义;“十怪脉”的名称、特点及临床意义.5.了解妇人妊娠脉象、临产脉象的特点;小儿脉诊的方法,小儿脉象的意义.四、脉诊的临床意义熟悉脉诊对判断病变性质、辨别病证部位、分辨邪正盛衰、推断病证进退预后的意义.第六章按诊目的要求掌握按诊的方法,按脘腹的内容和意义;熟悉按诊的意义,按胸胁、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内容和临床意义.教学内容1.按诊的体位、方法、注意事项.按诊触、摸、按、叩等法的操作方法,按诊的意义.2.按胸胁、按脘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方法、内容与临床意义.教学要求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熟悉按诊的含义和意义;按诊的体位、手法、顺序.了解按诊的注意事项.二、按诊的内容1.熟悉诊虚里的部位、方法和临床意义;按胸部、按乳房、按胁部的一般临床意义.2.掌握腹部按诊的一般方法;脘腹部位的划分;按脘腹异常变化的意义;腹满、腹水、腹部肿块的按诊特点和临床意义.3.熟悉肌肤寒热、滑涩、疼痛、肿胀、疮疡的常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了解尺肤的部位和诊尺肤的临床意义.4.熟悉按手足寒热变化的临床意义.5.了解按腧穴诊病的理论依据;诊断各脏腑病变常用的腧穴名称.第七章八纲辨证目的要求熟悉八纲、八纲辨证、八纲证候相兼、错杂、转化、真假等概念;掌握八纲基本证候的临床表现,熟悉其证候分析.教学内容1.八纲、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2.表里辨证:表证及半表半里证、里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3.寒热辨证:寒证、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4.虚实辨证:实证、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5.阴阳辨证:阴证、阳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6.八纲证候相兼、错杂的含义、类型;证候真假的含义、类型、证候特征、病机、辨证要点;证候转化的含义、类型、实质.7.八纲辨证的意义.教学要求一、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1.了解八纲作为辨证纲领的意义.2.熟悉八纲辨证的概念;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各自的辨证意义.二、八纲基本证候1.熟悉表与里、表证与里证概念的相对性;表里两纲的辨证意义.熟悉半表半里证的概念、临床表现.掌握表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辨证要点;里证的概念、形成里证的三类原因.2.熟悉寒热辨证的意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证候分析.掌握寒证与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3.熟悉虚实辨证的意义.掌握虚证与实证的概念,实证、虚证的一般临床表现.4.熟悉阴阳两纲归类证候的依据与内容.三、八纲证候间的关系1.熟悉证候相兼的概念;证候相兼的常见证型;表虚证与表实证的概念、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了解证候错杂的概念;证候错杂夹杂常见证型.熟悉证候错杂中,矛盾双方均反映疾病的本质,辨证时主要分析其中的主次缓急.3.熟悉证候真假的概念;证候真假的四种类型.掌握真寒假热证与真热假寒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真虚假实证与真实假虚证的概念.熟悉真热假寒证与真寒假热证、真虚假实证与真实假虚证的基本病机.4.熟悉证候转化的概念;证候转化的三种类型;表里出入的含义;里邪出表、虚证转化为实证的本质.掌握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实证转化为虚证的概念.四、八纲辨证的意义熟悉八纲辨证的特点;八纲作为辨证纲领的意义;八纲基本证候及其相互间的联系.第八章病性辨证目的要求了解病性、病性辨证的概念;掌握辨六淫证候、辨阴阳虚损证候、辨气血证候、辨津液证候、辨情志证候中常见证型的概念、临床表现.教学内容1.病性及病性辨证的概念、意义.2.风淫证、寒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火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3.阳虚证、阴虚证、亡阳证、亡阴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4.气病证候、血病证候、气血同病证候的分类,各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5.痰证、饮证、水停证、津液亏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6.喜证、怒证、忧思证、悲恐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教学要求一、辨六淫证候1.掌握风淫证、寒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火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2.熟悉内风与外风、伤寒与中寒、内湿与外湿、寒湿与湿热、内燥与外燥的区别.二、辨阴阳虚损证候1.掌握阳虚证、阴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2.掌握亡阳证、亡阴证的概念、临床表现、汗出特征,了解其证候分析.三、辨气血证候1﹒了解常见气病证候的分类.掌握气虚证、气陷证、气不固证、气脱证、气滞证、气逆证、气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2. 了解常见血病证候的分类.熟悉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气随血脱证的概念、证候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熟悉血瘀证的成因.3.了解常见的气血同病证候.熟悉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气随血脱证的概念、证候表现的原则、病机.四、辨津液证候1.掌握痰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2.掌握“痰饮”、悬饮、支饮的概念、病位及临床表现,了解饮证的证候分析.3.了解病性“水”的特征、形成机理.掌握水停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4.熟悉痰、饮、水、湿的异同与关系.5.掌握津液亏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了解津亏与液脱的一般差别.五、辨情志证候熟悉情志为病的病理和症状特点;喜证、怒证、忧思证、悲恐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情志证的证候分析.第九章脏腑辨证目的要求熟悉脏腑辨证是以辨脏腑病位为纲,并分辨病性的辨证方法;脏腑辨证的意义、运用范围.掌握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各脏腑证候的病变范围、常见症状、病机特点;各脏腑常见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及相关证的鉴别.教学内容1.脏腑辨证的概念、适用范围和意义,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2.心病的病变范围、常见症状、病机特点,心病各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3.肺病的病变范围、常见症状、病机特点,肺病各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4.脾病的病变范围、常见症状、病机特点,脾病各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5.肝病的病变范围、常见症状、病机特点,肝病各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6.肾病的病变范围、常见症状、病机特点,肾病各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7.腑病的病变范围、常见症状、病机特点,腑病各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8.脏腑兼病证候的概念、各脏腑兼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教学要求辨心病证候熟悉心的病变范围;心病的常见症、征.掌握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虚脱证、心火亢盛证、心脉痹阻证、痰蒙心神证、痰火扰神证、瘀阻脑络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熟悉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痰蒙心神证、热闭扰心神证与痰火扰闭神证的鉴别.熟悉心火亢盛证临床表现的几类特点;引起心脉痹阻证的常见原因及其各自的证候特点.辨肺病证候1.熟悉肺的病变范围;肺的常见症、征.2.掌握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肺热炽盛证、痰热蕴肺证、寒痰阻肺证、饮停胸胁证、风水相搏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熟悉风寒犯肺证与风寒束表证,风寒犯肺证与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肺热炽盛证与痰热蕴肺证的鉴别.辨脾病证候1.熟悉脾的病变范围;脾病的常见症、征.2.掌握脾气虚证、脾虚气陷证、脾阳虚证、脾不统血证、寒湿困脾证、湿热蕴脾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熟悉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脾阳虚证与寒湿困脾证,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的鉴别.辨肝病证候1.熟悉肝的病变范围;肝病的常见症、征.2.掌握肝血虚证、肝阴虚证、肝郁气滞证、肝火炽盛证、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证、寒滞肝脉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熟悉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肝火炽盛证与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四证的鉴别.辨肾病证候1.熟悉肾的病变范围;肾病的常见症、征.2.掌握肾阳虚证、肾虚水泛证、肾阴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熟悉肾阳虚证与肾虚水泛证,肾阴虚证与肾精不足证的鉴别.辨腑病证候1.熟悉各腑病的病变范围;各腑病的常见症、征.2.掌握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胃阴虚证、胃热炽盛证、寒饮停胃证、寒滞胃肠证、食滞胃肠证、胃肠气滞证、虫积肠胃证、肠热腑实证、肠燥津亏证、肠道湿热证、膀胱湿热证、胆郁痰扰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熟悉胃阳、气虚证与脾阳、气虚证,胃阴虚证与胃热炽盛证,胃肠气滞证与寒滞胃肠证,湿热蕴脾证与肠道湿热证,心火下称证与膀胱湿热证的鉴别.辨脏腑兼病证候1.了解脏腑兼病证候的概念.2.掌握心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心脾气血虚证、心肝血虚证、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肝火犯肺证、肝胆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了解其证候分析.熟悉心肾不交证与肺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肝胆经湿热证与湿热蕴脾证,肝胃不和证、肝郁脾虚证与胃肠气滞证,脾肾阳虚证与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与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心脾气血虚证与心肝血虚证的鉴别.第十章其他辨证方法概要目的要求熟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的概念;了解其各自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1.六经辨证的概念,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六经病证的传变.。
中医诊断学之问诊
胃脘嘈杂
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痛非痛、热辣不宁+情 绪抑郁、胸协胀满、嗳腐吞酸
肝气不舒、郁久化热、横逆犯胃
偏嗜食物
异食症
虫积
口淡
脾胃虚弱 寒湿内阻
口苦 口甜
实热证
+心烦失眠 肝火上炎 胆气上泛
心火上炎
+甜而黏腻、脘闷不舒
脾胃湿热
+食少神疲
脾气亏虚
口味
口酸
+口气酸臭 +泛吐酸水
伤食 肝胃郁热
口咸
肾阴不足 肾阳不足
内热加重,蒸津外泻
战汗
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
外感热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
疾病发展转折点
亡阴
汗热质黏如油,烦躁口渴、脉细数或疾
阴液大伤,虚热蒸腾、逼迫枯竭之阴液外泻
汗
特殊出汗
绝汗(脱汗)
病情危重情况下,大汗不止
亡阳
冷汗淋漓、面色苍白、肢冷冷微
阳气亡脱、津随气泻
黄汗
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
风湿热邪交蒸
冷汗 热汗
所处之汗有冷感 所处之汗有热感
湿热泄泻
泻下臭秽、呕吐酸腐、腹胀纳呆
伤食泄泻
腹痛作泻、泻后痛减情志抑郁
肝郁乘脾
痛泻药方
大病黄褐如糜而臭
大肠湿热
大便灰白如陶土
阻塞性黄疸
肝胆疏泻失职
痢疾
黏冻、脓血便
肠癌
湿热毒疫
完谷不化
脾肾阳虚 伤食
溏结不调
肝郁 脾虚
时干时稀 先干后稀
便血
近血 远血
大肠湿热、大肠风燥 脾胃气虚、瘀阻胃肠
肛门灼热
大肠湿热 热迫直肠(热结旁流)
风寒表证
《中医诊断学》歌诀
一、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麻痘惊疳全占验。
二、脉诊1.浮脉浮脉,举之有余。
按之不足(脉经)。
如微风吹鸟背上毛。
厌厌(微弱)聂聂(轻貌)。
如循榆荚(素问)。
如水漂木(崔氏)。
如捻葱叶(黎氏)。
[体状诗]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
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
浮而柔细方为溺,散似杨花无定踪。
[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搜便不流通。
2.沉脉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
如绵裹砂,内刚外柔(杨氏)。
加石投水,必极其底。
[体状诗]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 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椎筋着骨寻。
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主病诗]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寸沉痰郁水停胸。
关主中寒痛不通。
尺部浊遗并泄痢。
肾虚腰及下元痌(痌tōng:同“痛”)。
3.迟脉迟脉。
-息三至,去来极慢(脉经)。
[体状诗] 迟来-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
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原。
[相类诗] 脉来三至号为迟,小駃(駃:kuài。
同“快”)于迟作缓持。
迟细而难知是涩。
浮而迟大以虚推。
[主病诗] 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癥瘕仔细看。
有力而迟为冷痛。
迟而无力是虚寒。
寸迟必是上焦寒。
关主中寒痛不堪。
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牵丸。
4.数脉数脉。
一息六至(脉经)。
脉流薄疾(素问)。
[体状诗] 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
浮沉表里分虚实。
惟有儿童作吉看。
[相类诗] 数比平人多-至,紧来如数似弹绳。
数而时止名为促,数见关中动脉形。
中医诊断学--问诊
热——发热
体温高:正气抗邪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体温不高: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
壮热: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体温在39度以上 ———阳热内盛,正邪相争 潮热:按时发热或热甚,如潮汐之有时。 微热:病人自觉发热, 热度较低,体温不超过38度 ———正气不足
(四)
问寒热的注意事项
寒热的轻重; 出现的时间; 持续时间的长短; 兼症情况。
42
2、胸痛
属心的病变—— 胸痹 真心痛
属肺的病变—— 支饮 肺热 肺痈 肺痨
43
3、胁痛
与肝胆病变有关: ----肝郁气滞 肝胆湿热 肝胆火盛 悬
饮
44
4、脘腹疼痛
部位划分 —— 大腹 小腹 少腹 胃脘
临床病证 —— 虚证:气、血、阴、阳虚 实证:寒邪、热邪、食积、 气滞、 瘀血、虫积等
寒
虚 热
实
47
四、问头身胸胁脘腹
(一)
头晕:自觉旋转,重者感受自身或
肝火上炎 肝阳上亢 痰湿内阻 瘀血阻络 (二) 胸闷: 胸中有痞塞满闷之感,亦称 胸痞 —— 心血不足 心血瘀阻 痰湿阻肺
48
景物旋转 ——
(三) 心悸: 患者经常自觉心跳、心慌、惊动不安,不 能自主的症状. 区别--惊悸:由惊而致心悸易惊,恐惧不安者 怔忡:心跳剧烈上至心胸,下至脐腹者 常见病证 —— 营血亏虚 阴虚火旺 心阳虚 心气虚 水气凌心 心血瘀阻 (四) 胁胀:胁一侧或两侧胀满不舒 常见病证 —— 肝气郁结 肝胆湿热
30
2
3
表证辨汗:
局部辨汗
表证有汗 - 外感风邪 表证无汗 - 外感寒邪
头汗:汗出仅见头部 ——虚阳上越、湿热、热邪 半身汗:汗出仅见身之上、下、左、右一侧 ——邪气阻络 心胸汗:心胸部汗出过多 ——心肾不交、心脾两虚 手足心汗:汗出仅见手足心 ——阴经郁热 阳明热盛 中焦湿热
中医诊断学复习要点
中医诊断学学习精要绪论【学习要点】1、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概念。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含义及应用。
3、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的含义及应用。
4、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包括诊法、诊病、辨证、病案。
5、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明确中医诊断学发展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医家的论著及对中医诊断学的重要贡献。
【复习思考题】1、何谓诊断何谓中医诊断学2、简述病、证、症三者的含义以及关系。
3、简述症状、体征和证候的含义以及关系。
4、简述中医诊断三大原理和三大原则的内容。
5、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舌诊专著各是哪几部作者是谁第一章问诊【学习要点】一、问寒热1、明确寒热产生的类型有四类: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
2、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
3、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
4、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潮热三种类型(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阴虚发热的机理。
5、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
二、问汗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盗汗与自汗机理及临床意义的辨别。
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三、问疼痛1、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2、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四、问头身胸腹头晕、胸闷、心悸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五、问耳目耳鸣、耳聋、目眩、目昏、雀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六、问睡眠失眠、嗜睡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七、问饮食与口味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渴不多饮的形成机理及临床意义。
2、食饮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八、问二便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九、问经带1、经期、经量异常的临床临床意义。
中医诊断学知识点归纳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主要包括诊法、辨证、诊病及病案等内容。
本部分考试内容主要为诊法和辨证。
第一单元问诊“问诊”是询问病人有关疾病的情况、病人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了解患者的各种病态感觉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等情况的诊察方法。
细目一问诊的内容要点一一般情况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况、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要点二主诉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主诉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一般只有一两个症状,即是主症。
通过主诉常可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和类别、病情的轻重缓急,是了解、分析和认识疾病的重要线索。
要点三现病史现病史是指病人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诊治的经过。
1.发病情况主要包括发病的时间,是突然发作,还是缓慢发生;发病的原因或诱因;最初的症状及其性质、部位,当时曾做何处理等。
一般凡起病急、时间短者,多属实证;凡患病已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多属虚证,或为虚实夹杂证。
2.病变过程按疾病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询问。
某一阶段出现哪些症状,症状的性质、程度;何时病情好转或加重;何时出现新的病情,病情有无变化规律等。
通过询问病变过程,可以了解疾病邪正斗争的情况,以及疾病的发展趋势。
3.诊治经过询问曾做过哪些检查,结果怎样;做过何种诊断,诊断的依据是什么;经过哪些治疗,治疗的效果及反应如何等。
4.现在症状现在症状是指病人就诊时感到的病痛及与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
通过问现在症状可了解到唯有病人自我能感觉到的症状,是问诊的主要内容。
要点四既往史既往史又称过去史,主要包括病人的既往健康状况和患病情况。
1.既往健康状况病人平素健康状况,可能与其现患疾病有一定的关系,故对分析判断现发疾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素体健壮,现患疾病多为实证;素体虚弱,现患疾病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素体阴虚,易感温燥之邪,多为热证;素体阳虚,易感寒湿之邪,多为寒证,或寒湿病证。
《中医诊断学》问诊-寒热、汗
中医诊断学
(二)有汗 指在疾病过程中当不出汗而汗出,或汗出较多。可表现为全身或 某一局部汗出。 1.全身有汗 1)表证有汗 主病: 表热证;外感表虚证。 机理: 表热证--热邪袭表,热性升散,腠理疏松故有汗;外感表虚 证--风邪袭表, 风性开泄,腠理不密,津液外泄故自汗。 兼症: 表热证--兼恶寒轻、发热重、头咽疼痛、鼻塞、流浊涕、 苔薄黄、脉浮数; 表虚证--兼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缓。
表半里的膜原部位,
律,一日一作,
疟邪入内与阴相争则
或二三日一作
恶寒战慄,外出与阳
相争则壮热
中医诊断学
二、问汗 一)含义 通过询问患者汗出异常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二)机理 外感:营卫失调,汗孔开合异常:
①无汗--寒邪袭表,寒性收敛,腠理致密,玄府闭塞,即卫阳被遏,营阴郁 滞.故无汗。 ②有汗--热邪袭表,热性升散,腠理疏松,故有汗;风邪袭表,风性开泄, 卫外不固,营不内守, 故自汗。
阳明腑 实证
头舌红身苔困黄重腻,,脘脉痞滑,数呕。恶,湿温病
两颧潮红、口燥咽干、 盗汗、舌红少苔、脉细 阴虚证 数。
微热
热势不高,持续不退 自觉发热,体温不高
兼有气虚、阴虚及气郁 的表现
气虚证 阴虚证 气郁证
中医诊断学
(四)寒热往来 1.含义 恶寒发热交替发作。 2.机理 邪正相争:正不胜邪—恶寒;正胜于邪—发热 外邪自表传里:相争于表—恶寒; 相争于里—发热 正邪交争半表半里—寒热往来 3.主病 半表半里证 4.类型 少阳病——寒热往来发无定时;疟疾——寒热往来发有定时。
恶寒轻发热重
恶风发热
兼症
主病
无 汗 , 头 身 疼 痛 ,表寒证
脉浮紧等
微 汗 , 头 痛 , 咽 表热证
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案
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案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科的一门重要分支,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熟悉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和鉴别诊断;3、学会运用中医诊断技能进行临床实践;4、提高中医临床思维和诊疗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念,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等;2、望诊,包括望神、望色、望舌等;3、闻诊,包括听声音、嗅气味等;4、问诊,包括问寒热、问汗、问疼痛等;5、切诊,包括脉诊、触诊等;6、八纲辨证,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7、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和鉴别诊断,如感冒、咳嗽、腹痛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1、课堂讲解:教师将系统地介绍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案例分析:教师将通过分析真实的临床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将通过实践操作,学习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技能,并运用这些技能进行临床实践。
五、教学资源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PPT、视频、网络资源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1、教材:将使用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
2、PPT:教师将制作精美的PPT,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3、视频:将制作和收集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如名医讲座、临床操作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4、网络资源:将提供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源,如中医学术论坛、中医师承教育平台等,以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
六、评估与反馈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践操作、期末考试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三章 问诊(2)
第三节
问现在症
(四)寒热往来
概念: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
主病:主半表半里证。 寒热往来,发无定时——少阳病
寒热往来,发有定时——疟疾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二、问汗
问汗是指询问病人有无汗出异常的情况。汗为阳气蒸化津液 从玄府达于体表而成。 正常汗出具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等作用。 异常汗出,可判断病邪性质及机体阴阳盛衰。
第三节
(三)但热不寒
问现在症
概念:指病人只感发热,不觉寒冷。 主病:主里热证。 但热不寒的类别及意义 类型 壮热 特点 高热(39℃)持续不退 意义 里实热证
阳明潮热 日晡热甚,热势较高
潮热 湿温潮热 午后热甚,身热不扬
阳明腑实证
湿温病
阴虚潮热 午后及夜间低热 轻微发热 微热 或仅自觉发热
阴虚证 气虚、阴虚证, 或小儿夏季热等
第三节
问现在症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指询问头身胸腹部位除疼痛以外的其他不适或异常感觉的 有无及特点。 主要包括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嘈杂、腹胀、 身重、麻木、乏力等症状。 这里只简述头晕、心悸两个症状。
第三节
(一)头晕
问现在症
自觉头脑有晕眩之感。 虚 证 气血亏虚:兼面白,神疲脉弱; 肾精亏虚:兼耳鸣,腰酸遗精; 肝阳上亢:兼腰膝酸软,头重脚轻。
实 证
痰湿内阻:头晕且重,伴胸闷呕恶; 肝火上炎:兼烦躁易怒,面红目赤; 瘀血阻络:头部刺痛,或有外伤史。
第三节
问现在症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二)心悸 是指患者经常自觉心跳不安 。 虚证:心之阴阳气血亏虚所致。 实证:痰瘀阻痹心脉,或因阳虚致水凌心肺所致。
第三节
问现在症
五、问耳目
中医诊断的四诊方法有哪些
中医诊断的四诊方法有哪些中医诊断疾病,主要依靠“四诊”,即望、闻、问、切。
这四种方法各有侧重,相互补充,是中医认识疾病和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患者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状况。
首先是望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通过观察患者的神志、精神状态、眼神等,可以判断其正气的盛衰。
如果患者神志清晰、反应灵敏、目光明亮、表情自然,说明正气充足,病情较轻;反之,若神志不清、精神萎靡、目光呆滞、表情淡漠,则提示正气亏虚,病情较重。
其次是望色。
色主要指面部的色泽。
面部色泽的变化能够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和邪气的消长。
正常人的面色微黄,红润而有光泽。
如果面色苍白,多为气血不足或阳虚;面色潮红,多为热证;面色青紫,多为血瘀或寒证;面色发黄,多为脾虚或湿邪内阻。
望形态也很重要。
观察患者的形体强弱、胖瘦以及动静姿态,可以推测其体质和病情。
身体强壮、肌肉丰满者,多为正气充足;身体瘦弱、肌肉松弛者,多为正气不足。
肢体活动自如,多无大碍;若肢体震颤、抽搐,可能是风证;若四肢蜷缩、不愿活动,多为寒证或虚证。
此外,望舌也是望诊中的重要内容。
舌头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连,所以舌头的变化能反映脏腑的病变。
正常的舌头淡红而润泽,舌苔薄白而均匀。
舌头的颜色、形状、舌苔的厚薄、颜色、润燥等方面的变化,都有特定的诊断意义。
比如舌红苔黄多为热证,舌淡苔白多为寒证,舌体胖大有齿痕多为脾虚湿盛。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
听声音主要是听患者的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等声音。
语言清晰、声音洪亮者,多为正气充足;语言低微、声音微弱者,多为正气虚衰。
呼吸急促、声高气粗,多属实证、热证;呼吸缓慢、声低气微,多属虚证、寒证。
咳嗽声重浊,多为外感风寒;咳嗽声低微,多为肺气亏虚。
嗅气味包括患者身体、口腔、分泌物、排泄物等的气味。
比如口臭多为胃火炽盛;口气酸臭多为食积胃肠;排泄物有恶臭,多为热证;排泄物有腥味,多为寒证。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问诊之问汗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问诊之问汗汗是津液所化生的,在体内为津液,经阳气蒸发从腠理外泄于肌表则为汗液。
发生疾病时,各种因素影响了汗的生成与调节,可引起异常出汗。
发病时出汗也有两重性,一方面出汗可以排出致病的邪气,促进机体恢复健康,是机体抗邪的正常反应。
另一方面汗为津液所生,过度的出汗可以耗伤津液,导致阴阳失衡的严重后果。
问汗时要询问病人有无出汗、出汗的时间、部位、汗量有多少、出汗的特点、主要兼症以及出汗后症状的变化。
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无汗:外感内伤,新病久病都可见有全身无汗。
外感病中,邪郁肌表,气不得宣,汗不能达,故无汗。
属于卫气的调节功能失常。
当邪气入里,耗伤营阴,亦无汗,属于津枯,而汗液生成障碍。
内伤久病,无汗,病机复杂,可为肺气失于宣达,为汗的调节功能障碍;亦可为血少津亏,汗失生化之源,故无汗。
有汗:病理上的发汗,有多种情况。
凡营卫不密,内热壅盛,阴阳失调,皆可引起出汗的异常而有汗。
询问出汗的时间与汗量的多少,病程的长短,常能判断疾病在表在里,阴阳或盛或衰以及预后的良恶。
如患者有汗,病程短,伴有发热恶风等症状,属太阳中风表虚证,是外感风邪所致;患者若大汗不已,伴有蒸蒸发热,面赤,口渴饮冷,属实热证。
是里热炽盛,蒸津外泄,故汗出量多。
此时邪气尚实,正气未虚,正邪相搏,汗出不止,汗出愈多,正气愈伤;若冷汗淋漓,或汗出如油,伴有呼吸喘促,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此时汗出常称为“脱汗”、“绝汗”。
是久病重病正气大伤,阳气外脱,津液大泄,为正气已衰,阳亡阴竭的危候,预后不良;白天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尤甚,称为自汗。
常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或畏寒肢冷等症状,多因阳虚或气虚不能固护肌表,腠理疏松,玄府不密,津液外泄所致。
因活动后阳气敷张外散,使气更虚,故出汗加重。
因此,自汗多见于气虚或阳虚证;患者经常睡则汗出,醒则汗止,称为盗汗。
多伴有潮热、颧红、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等症,属阴虚。
阴虚则虚热内生,睡时卫阳入里,肌表不密,虚热蒸津外泄,故盗汗出。
中医学四诊
汗粘腻而汗出不畅为湿热证; 先恶寒战栗,然后发热大汗为战汗,多见于热 病邪正交争剧烈,为疾病的转折点。 出汗后预后:
如果汗出热退身凉脉静为邪去正复;如果 汗出身热,烦躁不安,脉搏急促为邪盛正衰之象。
3、局部辩汗
头部出汗可因阳热或湿热; 额部出汗,冷汗淋漓,伴脉微欲绝为元阳离散,虚阳
外越的危证; 半身汗出,因痰湿或风湿内阻,营卫不和,或中风。 手足心汗出甚则为脾胃湿热,或阴经郁热。 阴囊汗出而潮湿为肝经湿热。
六、问二便
了解脾胃、大小肠、膀胱的情况,主要问二便的次 数、量、质地、颜色、性状、气味、以及伴随状况。
1、问小便 小便颜色黄赤而短少为热证;尿色白而清长为寒证
伴频为下焦虚寒;多饮伴多尿而消瘦的为消渴;
夜间遗尿或失禁为肾气不固,膀胱失约;老年人小 便不利或癃闭为肾气虚弱,或血瘀湿热所致;重病而 神昏无尿,遗尿为阳气外脱,精气衰败。
切脉可以了解疾病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 、病情轻重及预后等。
(二)脉诊的部位及方法
寸口诊脉法:分为寸、关、尺三部。
左手
心(君火)
右手
肺(金)
肝(木)
脾(土)
肾(水)
肾(相火)
阴、血、精
阳、气
寸口脉诊病的原理: (1)寸口部位为脉之大会 (2)寸口部位脉气最明显 (3)可反映宗气的盛衰 (4)寸口处部位固定且脉诊方便
独语:喃喃自语,逢人则止为心气不足的虚证, 或痰气郁结,清窍敝阻。
狂语:精神错乱,语无伦次为痰火扰心。
言謇:舌强语言不清为风痰阻络。
3、呼吸。 呼吸声高气粗而促为实,热证;声低气微而慢为虚, 寒证。呼吸急促而气弱为元气大伤;呼吸断续为气欲绝。 喘:呼吸急促,甚至鼻翼煽动,张口抬肩,难以平卧。
执业医师考试资料 中医诊断学
问诊一:问寒热(一)恶寒发热下午3~5时(即申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晡潮热,常见于阳明腑实证,故亦称阳明潮热。
(四)寒热往来1.寒热往来无定时多见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
2.寒热往来有定时常见于疟疾。
二:问汗1.自汗见于气虚证和阳虚证。
2.盗汗多见于阴虚证。
3.绝汗是亡阴或亡阳的表现。
4.战汗常见于温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是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二)局部汗出2.半身汗汗出常见于健侧,多见于痿病、中风及截瘫病人。
3.手足心汗因阴经郁热熏蒸;阳明燥热内结,热蒸迫津外泄;脾虚津液旁达四肢而引起。
三:问疼痛(一)性质1.胀痛是气滞作痛。
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所致。
2.刺痛疼痛如针刺。
是瘀血。
3.冷痛寒邪阻滞经络,为实证;阳气亏虚,脏腑经脉失于温煦为虚证。
4.灼痛灼热感而喜凉。
火邪窜络为实证;阴虚火旺为虚证。
5.重痛兼有沉重感。
湿邪困阻气机。
6.酸痛兼有酸软感。
多湿邪侵袭,气血运行不畅。
亦可因肾虚骨髓失养。
7.绞痛痛势剧烈,如刀绞割。
多有形实邪阻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
8.空痛兼有空虚感。
多因气血亏虚,阴精不足,脏腑经脉失养。
9.隐痛不剧烈,但绵绵不休。
多因阳气精血亏虚,脏腑经脉失养。
10.走窜痛胸胁脘腹窜痛,多因气滞所致;四肢游走不定,多见于痹病,因风邪偏胜所致。
(二)部位1.头痛阳明经与任脉行于头前,故前额连眉棱骨痛;太阳经与督脉行于头后,故后头连项痛;少阳经行于头两侧,故头两侧痛;足厥阴经系目系达巅顶,故巅顶痛,。
2.胸痛左胸心前区憋闷作痛,时痛时止者,见于胸痹。
胸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冷者,见于真心痛。
胸痛,颧赤盗汗,见于肺痨。
胸痛,咳喘气粗,壮热面赤者,见于肺热病。
胸痛,壮热,咳吐脓血腥臭痰者,见于肺痈。
3.胁痛胁痛多与肝胆病变有关。
4.胃脘痛5.腹痛6.腰痛酸软而痛,多因肾虚;腰部冷痛沉重,阴雨天加重,多因寒湿;腰部刺痛,或痛连下肢者,多因瘀血阻络或腰椎病变;突然剧痛,向少腹部放射,尿血者,多因结石阻滞。
《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山东中医药大学
成人教育中医学专业《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专科山东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前言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辨识病证的一门学科。
它是中医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为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因此学好《中医诊断学》对于进一步学习临床各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望、闻、问、切诸诊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如识及方法;掌握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了解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和疾病诊断及病案的基本知识;初步训练诊法、辨证和病历书写的基本能力,为学习中药、方剂及中医临床各科打下基础。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中要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的原则,理论教学的面授课时与自学课时按1:2比例分配。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突出重点,要充分运用图表、模型、幻灯、录相、多媒体等教具和仪器设备,开展实践性教学,提高和巩固教学效果。
同时要开展临床教学,注意病情资料采集、辨证思维、病案读写的技能及诊法、技能的综合运用训练。
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目的要求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熟悉:中医诊断学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
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和学习方法。
课程内容【自学内容】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面授内容】一、中医诊断学的学科性质。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三、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
配套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多媒体或电视教学。
第一篇诊法第一章问诊目的要求掌握:问诊的方法,问主诉及现在症的基本内容和临床意义。
熟悉:问诊的基本内容和注意事项。
了解:问诊的含义和意义。
课程内容【自学内容】一、问诊概述:问诊的含义;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问诊的内容: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
【面授内容】一、问诊的内容:主诉、现病史。
253.3.2问疼痛中医诊断学
腹痛:剑突下至耻骨毛际以上 (胃脘所在部位除外)的腹部疼痛,或其中某一部位疼痛的症状。
问疼痛的部位
实证--拒按--寒、热、寒湿、湿热、气滞、瘀血、结石、虫积和食积等。虚证--喜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某些外科、妇科疾病所出现的疼痛,不能单纯以虚实概括,如肠梗阻、腹部脏器穿孔、结石、痛经、异位妊娠破裂。
问疼痛的部位
叁
问疼痛的部位
头痛--阳明头痛--前额连眉棱骨痛; --太阳头痛--后头连项痛; --厥阴头痛--颠顶痛。
问疼痛的部位
胸痛:胸的某一部位疼痛的症状。
胸痹
痰、瘀等邪阻滞心脉
真心痛(厥心痛)
心脉急骤闭塞
肺痨
肺阴亏虚,虚火灼络
肺热病
热邪壅肺,肺络不利,咳喘气粗、状热面赤
问疼痛的部位
胸痛:胸的某一部位疼痛的症状。
肺痈
痰热阻肺,热壅血瘀 壮热,咳吐脓血腥臭痰。
胸部刺痛
跌打外伤,瘀血阻络。
问疼痛的部位
胸痛--胸痹--痰、瘀等邪阻滞心脉; --厥心痛--心脉急骤闭塞不通; --肺痨--肺阴亏虚,虚火灼络; --肺热病--热邪壅肺; --肺痈--痰热壅肺; --胸部刺痛--外伤,瘀血阻络。
概 述
问疼痛的性质
问疼痛的部位
概 述
壹
概 述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 实证--不通则痛--感受外邪、气滞血瘀、痰浊凝滞、食滞、虫积 阻滞脏腑经络,闭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虚证--不荣则痛--阳气亏虚,精血不足→脏腑经络失养。
问疼痛的性质
贰
问疼痛的性质
胀痛--气滞作痛的特点,常表现为部位不固定,受情绪波动影响,嗳气、矢气后减轻。 刺痛--瘀血致痛的特点。常表现为部位比较固定,夜间尤甚。刺痛--疼痛部位走窜不定,或攻冲作痛,多因气滞所致。游走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的症状,常见于风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断学——问汗、疼痛
1.睡时汗出,醒时汗止,称为A.盗汗B.绝汗C.自汗D.大汗E.战汗
2. 自汗与盗汗并见的常见原因是A.血液亏虚B.阳气不足C.阴液亏虚D.气阴两虚
AD 细目三问汗要点一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一)自汗
自汗指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后尤甚的症状。
兼见畏寒、神疲、乏力等症,多见于气虚证和阳虚证。
因阳虚(卫阳不足)不能固密肌表,玄府不密,津液外泄,故自汗出。
动则耗伤阳气,故出汗更为明显。
(二)盗汗
盗汗指睡时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
兼见潮热、颧红等症,多见于阴虚证。
因阴虚阳亢面生内热,人睡时卫阳入里,不能固密肌表,虚热蒸律外泄,故睡眠时汗出较多;醒时卫气复出于表,肌表固密,故醒则汗止。
(三)绝汗
绝汗指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的症状。
常是亡阳或亡阴的表现。
1.亡阳之汗病人冷汗淋离,兼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属亡阳证。
是阳气暴脱于外,不能固密津液,津无所依而随阳气
外泄之象。
2.亡阴之汗汗热而黏腻如油,兼见躁扰烦渴、脉细数疾者,属亡阴证。
为内热逼涸竭之阴外泄之象。
(四)战汗
战汗指病人先恶寒战栗,表情痛苦,几经挣扎,而后汗出的症状。
战汗者多属邪盛正馁,邪伏不去。
一旦正气来复,邪正剧争,则发战汗。
见于温病或伤寒病邪正相争剧烈之时,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如汗出后热退脉缓,则是邪去正安、疾病好转的表现;如汗出后仍身发高热,脉来急疾,则是邪盛正衰、疾病恶化的表现,故战汗为疾病好转或恶化的转折点。
要点二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一)头汗
头汗指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又称为“但头汗出”。
多因上焦热盛,或中焦湿热蕴结,或病危虚阳上越,或进食辛辣、热汤,饮酒,使阳气旺盛,热蒸于头。
(二)半身汗
半身汗是指病人仅半侧身体汗出的症状,或左侧,或右侧,或上半身,或下半身。
经常无汗出的半侧是病变的部位,可见于中风、痿证、截瘫等病人。
多因风痰、痰瘀、风湿等阻滞经络,营卫不能周流,气血失和所致。
(三)手足心汗
手足心汗指病人手足心汗出较多的症状。
可因阴经郁热熏蒸,或阳明燥热内结,或脾虚运化失常所致。
(四)阴汗
指外生殖器及其周围汗出的症状。
多因下焦湿热郁蒸所致。
细目四问疼痛要点一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不同病因、病机所致疼痛,其性质特点表现各异,故询问疼痛的性质特点,有助于辨析疼痛的病因与病机。
常见疼痛的性质如下 (一)胀痛
胀痛指疼痛带有胀满的症状,是气滞作痛的特点。
如胸胁脘腹等处胀痛,时发时止,多属肺、肝、胃肠气滞之证;但头目胀痛,多见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的病证。
(二)剌痛
刺痛指疼痛如针刺之状,是瘀血致痛的特征之一。
以头部及胸胁、脘腹等处较为常见。
(三)冷痛
冷痛指疼痛伴有冷感而喜暖的症状,是寒证疼痛的特点。
常见于腰脊、脘腹及四肢关节等处。
因寒邪侵人,阻滞脏腑、组织、经络所致者,属实寒证;因阳气不足,脏腑、组织、经络失于温煦所致者,属虚寒证。
(四)灼痛
灼痛指疼痛伴有灼热感而喜凉的症状,是热证疼痛的特点。
常见于咽喉、口舌、胁肋、脘腹、关节等处。
因火邪窜络,阳热熏灼所致者,属实热证;因阴虚火旺所致者,属虚热证。
(五)重痛
重痛指疼痛伴有沉重感的症状,多因湿邪困阻气机所致。
常见于头部、四肢及腰部。
但头部重痛,亦可因肝阳上亢,气血上壅所致。
(六)酸痛
酸痛指疼痛伴有酸软不适感的症状,多因风湿侵袭,气血运行不畅,或肾虚、气血不足,组织失养所致。
常见于四肢、腰背的关节、肌肉处。
(七)绞痛
绞痛指疼痛剧烈如刀绞一般而难于忍受的症状,多因瘀血、气滞、结石、虫积等有形实邪阻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
如心脉痹阻引起的真心痛,结石阻塞尿路引起的腰腹痛,寒邪内侵胃肠所致的脘腹痛等,往往都具有绞痛的特点。
(八)空痛
空痛指疼痛带有空虚感的症状,是虚证疼痛的特点。
常见于头部、腹部,多因阴精不足,或气血亏虚,组织器官失养所致。
(九)隐痛隐痛指痛势较缓,尚可忍耐,但绵绵不休的症状,是虚证疼痛的特点。
常见于头、脘腹、胁肋、腰背等部位,多因精血亏虚,或阳气不足,机体失养所致。
(十)走窜痛
痛走窜痛指疼痛的部位游走不定,或走窜攻冲作痛的症状,或为气滞所致,或见于行痹。
若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者,称为审痛,多因肝郁心滞所致:若肢体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者,称为游走痛,多见于痹病的行痹。
(十一)固定痛
固定痛指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的症状。
若胸胁晓腹等处固定作痛,多是瘀血为患;若四肢关节固定作痛,多因寒湿、湿热阻滞,或热壅血瘀所致。
(十二)掣痛
掣痛指抽掣牵引作痛,由一处连及他处的症状。
也称引痛、彻痛。
多因筋脉失养,或筋脉阻滞不通所致。
一般而言,新病疼痛,痛势剧烈,持续不解,或痛而拒按,多属实证;久病疼痛,痛势较轻,时痛时止,或痛而喜按,多属虚证。
要点二问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 (一)头痛
头痛指头的某一部位或整个头部疼痛的症状。
(1)根据头痛部位的不同,可辨识病在何经
①前额部连眉棱骨痛,属阳明经头痛。
②侧头部痛,痛在两侧太阳穴附近为甚者,属少阳经头痛。
③后头部连项痛,属太阳经头痛。
④巅顶痛属厥阴经头痛。
⑤全头重痛多为太阴经头痛。
⑥脑中痛,或牵及于齿多属少阴经头痛等。
(2)根据头痛的不同性质,可辨识病性的寒热虚实
①头痛连项,遇风加重者:属风寒头痛。
②头痛怕热,面红目赤者:属风热头痛。
③头痛如裏,肢体困重者:属风湿头痛。
④头痛绵绵,过劳则盛者:属气虚头痛。
⑤头痛眩晕,面色苍白者:属血虚头痛。
⑥头脑空痛,腰膝酸软者:属肾虚头痛。
头痛有虚实的不同。
凡外感风、寒、暑、湿、燥、火以及瘀血、痰浊、郁火等阻滞或上扰脑窍所致者,多属实证;凡气血阴精亏席,不能上荣于头,脑窍空虚所致者,多属虚证。
(二)胸痛
胸痛指胸的某部位疼痛的症状。
胸痛多与心肺病变有关。
(1)左胸心前区憋闷作痛,时痛时止者,多因痰、瘀等邪气阻滞心脉所致。
(2)胸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冷者,多因心脉急骤闭塞不通所致,可见于真心痛等病。
(3)胸痛,壮热面赤,喘促鼻扇者,多因热邪壅肺,脉络不利所致,可见于肺热病等。
(4)胸痛,颧赤盗汗,午后潮热,咳痰带血者,多因肺阴亏虚,虚火灼络所致,可见于肺痨等病。
(5)胸痛,壮热,咳吐脓血腥臭痰者,多因痰热阻肺,热壅血瘀所致,可见于肺痈等病。
(三)胁痛
胁痛指胁的一侧或两侧疼痛的症状。
胁痛多与肝胆病变有关。
(1)胁肋胀痛,太息易怒者为肝郁气滞。
(2)胁肋胀痛,纳呆厌食,身目发黄者为肝胆湿热。
(3)胁肋灼痛,面红目赤者为肝胆火盛。
(4)胁肋刺痛,或胁下触及肿块,固定而拒按者属肝血瘀阻。
(5)胁痛,患侧肋间饱满胀,咳唾引痛者为悬饮痛,是饮邪停留胸胁所致。
(四)胃脘痛
胃脘痛指上腹部、剑突下,胃之所在部位疼痛的症状。
胃失和降,气机不畅,则会导致胃脘痛。
(1)实证多在进食后疼痛加剧,虚证多在进食后疼痛缓解。
(2)胃脘突然剧痛暴作,出现压痛及反跳痛者,多因胃脘穿孔所致。
(3)胃脘疼痛失去规律,痛无休止而明显消瘦者,应考虑胃癌的可能。
(五)腹痛
腹痛指剑突下至耻骨毛际以上的腹部疼痛(胃脘所在部位除外)。
腹有大腹、小腹和少腹之分。
大腹疼痛多属牌胃之病变:小腹疼痛多属膀胱、大小肠及胞官的病变;少腹疼痛多属肝经的病变。
(1)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呕吐、便闭者,多见于肠痹或肠结,因肠道麻痹、梗阻、扭转或套叠,气机闭塞不通所致。
(2)全腹痛,有压痛及反跳痛者,多因腹部脏器穿孔或热毒弥漫所致。
(3)脐外侧及下腹部突然剧烈绞痛,向大腿内侧及阴部放射,尿血者,多系结石所致。
(4)腹部脏器破裂,或癌瘤亦可引起腹痛,疼痛部位多是破裂脏器或癌瘤所在部位。
(5)妇女小腹及少腹部疼痛,常见于痛经、异位妊娠破裂等病。
另外,某些心肺病变可引起上腹部疼痛。
肠痨、脂膜痨等病,可致全腹、脐周或右少腹疼痛。
(六)腰痛
腰痛指腰部两侧,或腰脊正中疼痛的症状。
(1)腰部经常酸软而痛,多因肾虚所致。
(2)腰部冷痛沉重,阴雨天加重,多因寒湿所致。
(3)腰部刺痛,或痛连下肢者,多因瘀血阻络所致。
(4)腰部突然剧痛,向少腹部放射,尿血者,多因结石阻滞所致。
(5)腰痛连腹,绕如带状,多因带脉损伤所致。
编辑:什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