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走向现代形态的文学社会学—— 新时期文学社会学研究述评.
文学流派知识:分析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与流行趋势
文学流派知识:分析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与流行趋势随着20世纪初对科技、大规模战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的挑战与变革也愈加复杂多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流派特点与趋势三个角度,全面分析现代主义文学。
一、历史背景众所周知,现代主义文学起源于欧洲,源于20世纪初的现代性危机。
随着自由主义精神的兴盛,人们对传统的信仰、道德秩序、权威和文化价值的质疑与挑战也日益激烈。
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文化、思想、艺术和文学。
它破坏了人们对现代化与科技进步的盲目乐观,引发了对人类智慧和文明的质疑。
因此,在一系列社会、政治、文化的因素影响下,现代主义文学强调思想、形式的革新,力图挑战传统康德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文学实践,倡导文学的自由、单纯与多样性,将文学与哲学、科学、心理学、音乐、绘画等领域相结合,推动了20世纪文学的多元发展。
二、流派特点现代主义文学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流派,涵盖了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多种文学类型。
不过,无论何种文学类型,现代主义文学都有一些共同且显著的特点:1.夹叙夹议、主观、反叙事,善于运用意象、象征、隐喻等手法。
2.注重写作技巧和形式创新,试图以现代化和艺术化的方式来呈现世界。
3.追求个体化、自我与现实的解体和重组,探索人的内部心理世界和情感状态。
4.对传统价值观和权威的批判,主张世俗化、破坏性和自由意志。
三、流行趋势现代主义文学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中,经历了从早期的形式主义、艺术主义、浪漫主义,到后期的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多个阶段。
下面简单介绍其中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流派及其趋势:1.魔幻现实主义(Magical realism):该流派源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拉美文学,将现实与超现实或奇幻元素相结合,常用夸张、想象、异化等手法来表达对人性、社会与历史的关注。
2.现代派诗歌(Modernist Poetry):该流派源于20世纪初的英国和美国诗歌,主张诗歌的形式化、感性化和独创性,追求象征风格、音韵感和节奏感。
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
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一、概述《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这篇文章旨在深入剖析自20世纪中叶以来,社会理论研究领域内日益凸显的空间化趋势,及其对传统社会分析框架的重要拓展与革新。
社会空间转向,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场深刻思想变革,不仅反映了学者们对社会现象复杂性与多元性认识的深化,更标志着学术界对于地理、建筑、城市规划等与空间紧密相关的学科价值的重新审视和整合。
文章首先从历史脉络出发,梳理空间转向的理论渊源与发展历程,特别关注哈维、列斐伏尔、索亚等关键理论家的思想贡献。
这些理论家通过对空间生产、空间实践和社会空间关系的深入剖析,揭示了空间在社会结构、权力运作、文化建构以及个体经验中的核心作用。
这一部分的探讨旨在勾勒出空间转向的理论框架及其在不同学派间的交融与对话。
接着,文章将深入剖析空间转向所带来的方法论革新。
这包括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时间优先”与“空间缺席”问题的批判,以及对如何运用多尺度分析、网络理论、流动空间等新概念与工具来丰富社会现象的空间维度理解的探讨。
通过实例解析,本文将展示空间转向如何促使研究者超越线性因果逻辑与固定边界思维,转而关注社会过程的动态网络化、流动性与地方性特征。
文章还将聚焦空间转向在若干核心社会议题上的应用与影响,如城市化进程、全球化与地方性、环境正义、社会不平等等。
这些案例研究旨在揭示空间转向理论如何为理解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提供新颖视角与策略启示,同时也展示其在政策制定、社区规划、社会治理等实践领域的潜在价值。
面对空间转向带来的理论挑战与机遇,文章将对当前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反思。
通过全方位、立体地展现空间转向作为一种学术潮流的理论内涵、实践意义及其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深远影响,《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一文旨在激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空间性本质进行更为敏锐且深刻的思考,推动跨学科对话与合作,共同探索社会空间转向所带来的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启示。
当代文学史:第七章 新时期文学概述
❖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边缘 化,文学回到自身,强调文学 的本体
❖ 个人性的写作
文学院当代文学课程
阅读:
北岛 舒婷 顾城 海子
文学院当代文学课程
❖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绿化树》
❖高晓声:“陈奂生”系列 ❖贾平凹:《腊月·正月》、《鸡窝
洼人家》、《浮躁》 ❖路遥:《人生》
文学院当代文学课程
文学院当代文学课程
❖ 确立新的文学政策和方针:第四次 文代会提出了“文艺民主”和“创 作自由”的要求。
❖ 文艺理论的探讨与争鸣 :文艺与 政治的关系,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 现代派技巧,关于文学中人性、人 道主义、主体性的讨论。
文学院当代文学课程
❖ 文艺体制的变革:改变了长期存在的文 艺管理的行政方式和计划方式,文学艺 术的规律和特性得到了尊重,文学创作 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大的自由度。
❖ 文化市场形成 :改变了文学的传播方 式,同时引起文学生产和消费的极大变 化。 文学开始成为“商品”。
文学院当代文学课程
❖ 西方现代派文学和现代文论成为 译介的重点
❖ 文学创作领域出现了对西方现代 小说技巧的模仿和学习
❖ 文学理论方面出现关于“现代派” 问题的争鸣
文学院当代文学课程
2、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潮流
❖ 伤痕文学 ❖ 反思文学 ❖ 改革文学 ❖ 寻根文学 ❖ 先锋小说 ❖ 新写实小说
文学院当代文学课程
2.1文学的复兴
❖ 伤痕文学:新时期文学的第一步,以小说创 作为主,着重表现 “文革”10年给人们肉 体上和精神上带来的创伤,具有浓重的感伤 情绪。
❖ 反思文学:把思考的线索延伸到文革以前的 政治生活,对过去的政治、文化进行反思。
文学院当代文学课程
现当代文学是个整体(分合,发展轨迹,变化)
出于同样原因,本文学史也认同“当代文学”的起点,是以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期,具体是以同年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为期,因为它揭开了当代文学的帷幕,具有明显的标志性。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毕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划时代大裂变,比喻为“翻天覆地”,并不为过。即使今天,作为界碑,分水岭,依然鲜明。在文学上,当时确立了以毛泽东《讲话》精神为主体的价值座标,它在思想,题材,语言,风格,人物谱系,以及作家队伍,出版方式上,都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与前三十年明显区别开来。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十年期末考试题库适用专业及层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
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C)。
A.人造地球卫星升天B.DNA重组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D.试管婴儿培育成功2.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3.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A)。
A.罗马俱乐部B.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C.兰德公司D.赫德森研究所4.新时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开放、重建与发展的根本指针是(D)。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拿来主义”C.拨乱反正D.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5.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A.胡塞尔,伽达默尔B.海德格尔,萨特C.弗洛伊德,荣格D.罗素,维特根斯坦6.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C)。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7.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得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骨干的倡导;其主要倡导者是(A)。
A.李嘉图B.亚当·斯密C.恩格斯D.萨缪尔森9.由于早期社会法律制度远未健全,法学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界限不清。
作为独立学科的现代法学的诞生要推至19世纪,其标志是(A)。
A.资产阶级法学体系的建立B.社会法学派崛起C.分析法学派崛起D.新自然法学派崛起10.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A)。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二、名词解释11.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与人文科学(或称“人文学”)一起,共同组成人文社会科学。
新时期的文学思潮名词解释
新时期的文学思潮名词解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新时期的文学思潮呈现出多元、多样的特点,各种新的概念和名词层出不穷。
本文将对一些新时期的文学思潮名词进行解释,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当代文学的思想和趋势。
一、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20世纪文学的一种重要流派,其特点是追求创新和突破传统,以及将艺术与现实相结合。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运用非线性叙事、流动的意识流以及多重叙事者等手法,挑战传统的叙事模式和观念。
例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至到灯火阑珊处》等作品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二、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延续和进一步发展,其主要特点是对理性和真实性的怀疑,以及对权威和现代化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通常具有断裂和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对现实进行颠覆和解构,同时也呈现出对多元化和混杂文化的关注。
托马斯·品钦的《失乐园》和伊恩·麦克尤恩的《残缺的帝国》等作品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
三、后现实主义后现实主义是对后现代主义的拓展和补充,强调“事实胜于虚构”。
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注重叙事的真实性和真实世界的反映,常常运用非虚构写作的手法,将真实故事和个人体验进行呈现。
例如,李敬泽的《历史的无意义》和梁文道的《蓝颜色的博物馆》等作品表达了后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四、拟小说拟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学形式,其特点是以真实事物为基础进行想象和创造。
拟小说通常基于历史事件或某个具体的历史人物,通过创作和改编,对历史进行再现和解读。
这种文学形式常常涉及到文学性和历史性的关系,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真实性和虚构性的讨论。
五、新写实主义新写实主义是对传统写实主义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强调对现实的再现和揭示。
新写实主义文学作品以真实世界为基础,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呈现出真实生活的面貌和人物的形象。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余华的《活着》等作品被认为是新写实主义文学的代表。
现当代文学思潮论文
现当代文学思潮论文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现代文学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现当代文学思潮论文,供大家参考。
现当代文学思潮论文范文一:现代文学及其教育意义思考现代文学具体指在中国社会内部出现一定的历史变革影响下,广泛接受外来文学思想而逐渐形成的新文学形式,不仅使用现代化的语言反映了我国现代社会的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以及表现手法方面都与传统文学具有较大差异,并且在新时期出现了现代小说、话剧、散文诗、新诗和报告文学等文学体裁,具有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特征,与世界文学潮流一起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文学形式。
现代文学的教育意义,在我国研究较早,现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下面本文就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一、现代文学教育意义研究关于现代文学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和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许多学者在研究中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为武永明对张志公文学教育思想的分析,认为其站在促进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高度思考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较为实用的看法,特别是其在文学教育功能方面的论述,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郭虎妹也在其硕士阶段的研究中指出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语文教学存在的缺陷,且在综合分析后对语文教学进行了重新定位,站在文学阅读的角度,探究了现代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最终提出了较为科学的多维度文学观念,将西方文学的教育批评方式引入到职业学院的语文教学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文学教育的影响力[1]。
此外还有诸多学者也对现代文学及其教育意义进行了分析,不仅丰富和现代文学教育意义的研究内容,也对我国高校现代文学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文学的教育意义文学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是一个无争的事实,并且文学的教育意义对我国各个时期的人才培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现代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和审美对象阅读现代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接受文学作品中的教育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感受文学作品的娱乐作用和审美能力,也就是说,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所塑造的生动形象,优美的文学意境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趣味等获得自由的文学享受,进而体会审美主体的自由和自豪之感,这在本质上表现出对现代文学教育意义的升华。
中国现当代文学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2017.05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学在历史岁月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时代的发展过程当中,文学也进行着自身的改变和进步,在接近七十年的发展、努力和探究之下,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情况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伴随着越来越多人对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和学者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研究,现当代文学也得以更加细致和全方位的展现,相对应的是不断提升的学科地位。
但是面临着现代化社会信息爆炸的现状,迅猛发展的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网络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侵略,使得现当代文学偏离了其原来的发展路线,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渐渐暴露出来的大部分问题,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生存起到了严重的阻碍。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和发展过程(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将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进行结合,统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在一般情况下,现代文学指的是从五四运动到一九四九年之间的文学,当代文学指的是一九四九年以后的文学。
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的时间点,它们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而产生,而中国社会变革的实质是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也就是我们说的现代化历程。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在中国现代文化的视角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指的是文学革命时期,从一九一七年到一九二七年,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是该时期最为重要的两个文学社团,文学作家的代表人物是郭沫若和鲁迅。
第二个十年是革命文学的十年,指的是一九二八年到一九三七年六月。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家是巴金、曹禺和老舍等自由主义作家或左翼作家,而伴随着矛盾的作品《子夜》的发表,文学的形式也进行了创新。
第三个十年指的是抗战时期,指的是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九年九月,鲜明的时代特点被注入了该时期的文学作品当中,将社会背景通过文学作品进行反映出来,在这其中,国统区最为优秀的作家是钱钟书和张爱玲,而解放区最为优秀的作家以赵树理为代表。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现状(一)、商业化的文学创作在现代社会,市场化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侵蚀了当代文学创作者的文学创作,推动了当代文学的巨大变化,朝着文学功利化的方向发展,文学成为了谋取利益的工具,成为了名利的附属品。
文军:论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
文军:论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2008-07-25 14:46内容提要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在各种思潮迭起,理论流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中,表现出了八个不同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1)在理论分化的同时愈来愈呈现出多元综合的趋势;(2)不同理论与方法之间的对话日益频繁;(3)各种思潮在经历重构之后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向”;(4)对古典理论的重新阐释与批判性拓展;(5)理论及其建构方法的反思性不断加强;(6)理论的现实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功能不断强化;(7)理论发展的危机意识日益增加;(8)欧洲社会学理论的重新崛起及其中心地位的回归。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这些特征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社会学在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社会学理论西方社会学基本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其不仅是各种思潮迭起,流派繁多,而且相互之间错综复杂,难以辨识。
其中有两个最为突出的表现:一是在社会学理论与社会理论的关系上,相对狭隘的社会学理论愈来愈融会在更为宽泛的社会理论之中,社会学理论无论在理论旨趣和思维方式,还是研究对象和表现形式上都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社会理论,以至于许多社会学家不再宣称自己从事的是社会学理论的研究而是社会理论的研究;二是在主流与非主流理论的问题上,两者之间的边界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这不仅是由于非主流社会学理论的影响日益扩大并逐步渗透到了各种主流社会学理论之中,从而形成彼此交错、相互交织的局面,而且也是由于主流社会学理论内部本身开始发生分化,其研究范式和理论形态再也很难维持长期以来的一贯统一的面相了。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主流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还是各种非主流的社会学理论流派,在当代理论境遇和社会脉络(contexture)中,都开始表现出了某些共同的特征和趋势。
具体来说,我们认为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至少表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整体性特征和发展趋势:一、在理论分化的同时愈来愈呈现出多元综合的趋势西方社会学理论在当今社会科学中已是如此分化和多样,以至于这不仅破坏了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整体性,使理论研究变得支离破碎,而且也使主流社会学理论家难以对社会世界获得整体上的概念。
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新动向
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新动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国现代文学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动向,这些动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的需求。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新动向。
首先,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在题材上呈现出了多样性。
过去,中国现代文学的题材主要集中在农村生活、革命斗争等方面,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文学的题材也发生了变化。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关注城市生活、都市人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科技、互联网等新事物的思考。
例如,作家韩寒的《后会无期》以都市年轻人的生活为背景,描绘了他们的迷茫和困惑。
这种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内心的焦虑。
其次,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在形式上也呈现出了创新。
传统的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仍然存在,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学逐渐崭露头角。
网络文学以其便捷的传播方式和多样的创作形式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和创作者。
网络文学的出现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发表作品的机会,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例如,作家六六的《你好,旧时光》就是一部在网络上连载的作品,通过网络的传播迅速走红,并最终被改编成电视剧。
网络文学的兴起不仅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形式,也改变了人们读书的方式。
此外,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在主题上也呈现出了多元化。
过去,文学作品往往以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为主,但现代文学开始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的探索。
例如,作家余华的《活着》通过一个农民的生活经历,深刻地反映了农村的困境和人性的悲剧。
这种以社会问题为主题的作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促使人们深入思考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命运。
最后,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在风格上也呈现出了多样性。
过去,中国现代文学的风格主要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注重形式的规范和语言的华丽。
但现代文学开始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新时期文学的文化研究模式
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对象不同,文学研究的对象是以文学文本为中心的文学系统(世界、作品、作者、读者),文化研究的对象是阶级、种族、性别、传媒等,因之它们的研究方法也迥然有别。
但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文学研究在审美的层面为文化研究提供着无穷的素材和佐证,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的研究全然不同的、新的学术视野和研究范式。
一、后现代时代的来临与文化研究的兴起首先应该明确界定一下此处的“后现代”概念。
“后现代”和流行的“后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不同,后者将后现代主义等同于解构主义,认为瓦解中心、消解意义是后现代的主要特征,后现代以解构、摧毁、否定为能事。
其实,后现代作为对二十世纪下半叶人类文明发展的概括,不仅包括哲学、美学上的解构主义,还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等,其特征是既强调多元,又强调多元之间的结构性产生的意义。
多元观念要求我们具有一个多视角看事物的方式,避免思维视角的单一僵化。
多元中的任何一元都是平等的。
任何一种思想都能对事物作出自己的判断,因而都有平等存在的权利,要求我们放弃一切歧视,平等地对待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正视差异的存在。
总之,后现代是由平等的多元构成的。
首先,文化研究作为大概念,其中包含后现代主义;其次,文化研究不是后现代主义的专利,文化研究古已有之,且存在于任何一个领域;赛义德是文化批评家,但他对文本的研究不是后现代主义的,而强调文本处于世界关系之中。
但是,今天意义上的文化研究却与后现代主义同宗同源。
后现代主义一方面是晚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哲学发展到后形而上学的产物,那就是人不再拘执于传统哲学对意义和本质的探询,人的存在方式由抽象的、思辨的转而为实践的和行为的、具体的生活世界。
[2]而文化批评就是这一倾向在思想和批评领域的表现。
因此,研究文学的文化研究模式就不必过于考虑二者的严格区别,它们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的共同性恰好是我们在此处所要予以关注的。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中国现代文学在近百年的历史中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阶段。
从早期的思潮启蒙到现代主义的崛起,再到后现代主义的冲击,中国现代文学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发展轨迹。
本文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进行探讨,以进一步了解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一、思潮启蒙与新文化运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思潮启蒙与新文化运动。
在这一时期,一批有识之士通过文学的方式来发起对封建传统的批判和解构。
背离传统文学形式的约束,他们以白话文为主要表达方式,大胆地探讨个人主义、民主和科学等新思想。
鲁迅、茅盾等作家的作品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革。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逐渐崛起。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个体的内心世界,注重探索存在主义的思想和情感。
著名作家徐志摩、郭沫若等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文学风貌。
他们运用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手法,呈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思想追求。
三、文革与文学的复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文学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岁月。
许多作家被迫沉默,文学创作受到严重限制。
然而,文革结束后,中国文学经历了一次全面的复兴。
一大批新锐作家如余华、莫言等在80年代末期的小说创作中崭露头角。
他们的作品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个体的命运,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四、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冲击随着90年代的到来,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开始引起重要的关注与讨论。
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故事结构、人物塑造和时间线性进行了颠覆与解构,突出了语言游戏和叙事实验。
著名作家王小波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其幽默、讽刺和自由的风格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五、当代文学的多元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文学创作的形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网络作家骆宾基、六六等人的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关注。
不断走向现代形态的文学社会学—— 新时期文学社会学研究述评
在中国有一段时间以来庸俗社会学几乎取代了文学社会学。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整个文艺学界的反思与突破,文学社会学也顺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和文学现实而调整自己,浮躁与梦想逐渐成为遥远的记忆,更多的是冷静与厚重,文学社会学由此不断地走向现代形态的文学社会学。
说它是现代形态,主要是基于四个方面趋势的不断显现。
一是由一到多,即由单向的线性思维到多向的多维思维,一方面超越社会单一因素的视角而将文学放到社会的整体生活中进行多维的思考,另一方面开始超越传统的内在 / 外在,精神 / 物质,审美 / 实用的二元论而建立一种彼此沟通的新的研究范式。
在文学社会学研究者的视野中,文学和社会都呈现一种多维性和复杂性。
二是由静到动,即从片面地追求历史的客观状况到开始以一种辩证的、动态发展的眼光把握文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了文学与社会,研究者与文学、研究者与社会之间双向的动态对话。
三是由破到立,即从粗暴的、简单化的、非科学的研究到踏踏实实地将研究的重心放在学科建设上,走上了一条从政治化到学术化的道路。
四是从封闭到开放,即从简单的拒绝到以宽容平等的心态不断地吸收西方文学社会学和中西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地丰富自身的学科内容,同时注意文学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取向,有意识地介入当下社会与文学发生的深刻变化,文学社会学由此从封闭的僵化的理论视界变成了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理论视界。
就具体的研究成果而言,较突出的表现为以几个方面:一、关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的思考可以说,意识形态问题不仅是文学也是社会学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对文学的意识形态特征的认识与反思成为文学社会学基本的背景知识,也只有把握了这种基本的背景知识,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文学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基本定位与走向。
2001 年陆贵山、周忠厚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中比较系统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的思想,提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的基本原则是:文学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和制约的;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点与趋势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点与趋势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在中国大陆出现并发展的文学作品,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演变。
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点与趋势,包括其表现形式、主题内容以及未来发展的走向。
一、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诗、词、曲、文言文等形式,而是涌现出了小说、散文、戏剧、影视剧等多种文学形式。
这种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加丰富多样,可以更好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多样化的主题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题内容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传统的爱情、家国情怀、历史题材依然是文学中的重要主题,但同时也出现了关注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人性探讨等新的主题内容。
这些主题反映了作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三、批判性思考与独立精神的崛起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批判性思考和独立精神逐渐崛起。
作家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审美标准,通过批判性的写作风格和独立的思想表达对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和评判。
他们敢于挑战权威,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更为真实的世界。
四、关注个体价值的彰显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越来越多的作品关注个体价值的彰显。
在追求个性、自由和独立的当下,作家们通过刻画个体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展示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意义。
这种关注个体价值的倾向,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加真实和生动。
五、文学大众化与多元化并存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大众化和多元化之间取得了平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文学,而作家们也积极运用大众化的方式来传播文学作品,比如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
与此同时,作家们也在追求多元化,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文学形态和风格。
中国现当代文学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阶段,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值得我们期待。
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中国文学可能会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吸收外来文化元素并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现状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现状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其发展历程中充满着起伏和曲折。
从抗日战争期间的抗战文学到新时期文学的出现,中国现代文学逐渐发展壮大,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
本文将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史、作家的思想倾向、主题内容和文学形式等方面来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现状。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史20世纪初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步阶段,以鲁迅为代表的“文学革命”引领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大量运用白话文作为文学语言,追求真实性和生命感。
30年代中期,抗战胜利后,中国文学经历了一段“八年抗战,八年创作”的历程,由此诞生了大量以抗战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50年代初期,文学上出现了“三家文学”(波骨·夏衍、郭沫若、老舍)、“气氛派”(残雪、贾平凹、苏童)、“地方派”(张承志、张米克、蒲松龄)等文学流派。
文革期间,唯一被允许发表的文学作品是符合毛泽东思想的作品。
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现代文学不再受到这种限制,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家及其作品,如阎连科的《离婚》、史铁生的《围城》、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余华的《活着》等都被誉为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作家的思想倾向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作家的思想观念也日益多样化。
有些作家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获得大量的读者支持,如莫言、余华等。
他们以平凡普通的人物为主角,探讨人性、人类命运等问题。
还有些作家对诸如科幻、超级英雄等类型的文学感兴趣,如郭敬明、黄海岸等,他们更适合年轻读者的喜好。
此外,还有一些作家以“独立”、“自由”、“超脱”为主题,探讨人类的精神世界等,如严歌苓、金庸等,他们倾向于写意诗、自由诗等抒情文学作品。
主题内容中国现代文学中涉及的主题内容丰富多样。
一些作品关注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贫富差距、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巨大差距、并不“幸福”的生活等问题。
还有一些创作者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谴责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如刘慈欣的《三体》、韩寒的《平凡的世界》等。
转型期中国近代文学研究
转型期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近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文学逐渐走向现代化的转型期。
近代文学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文化的变迁、社会的转型以及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转型期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
一、文学与社会变迁在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这一转型对于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文学研究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和思潮来了解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
例如,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通过研究这样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
二、文学与文化转型近代文学的研究还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被挑战,新的文化思潮涌现。
文学作品成为了表达这些思潮的重要媒介。
例如,在鲁迅的作品中,他不仅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朽,还提出了新的文化观念,如科学、民主和人道主义。
通过研究这些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文化转型过程,以及文学在其中的作用。
三、文学与个体命运近代文学的研究还可以从个体命运的角度来考察。
在这个时期,个体的命运往往受到社会和历史的压迫和限制。
文学作品可以反映个体的命运和情感体验。
例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个体命运的束缚。
通过研究这些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个体在社会转型中的命运和心理变化。
四、文学与艺术创新近代文学的研究还可以从艺术创新的角度来探讨。
在这个时期,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社会和个体的变革,还呈现出了新的艺术风格和形式。
例如,鲁迅的白话文创新了传统文学的表达方式,使文学更贴近人民,更具有现代性。
通过研究这些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近代文学艺术创新的历史进程,以及艺术对于社会转型的影响。
总结起来,转型期中国近代文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变迁、文化转型、个体命运和艺术创新等方面的问题。
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文学(1977到现在)新时期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继十七年文学时期、“文革”时期以后的第三个文学时期。
以“人”的观念的现代思考、文学观念的多元发展、文学思潮与文学论争的频繁更替与发生、文学创作的丰富多彩与快速变化,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性和重要性的时期。
一、1977至1989文学思潮前奏:天安门诗歌运动(1976年“清明节”前后,人民群众冲破当时的严厉禁令,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天安门诗歌”运动。
这场诗歌运动所引发的机缘是政治性的。
它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谴责,爱憎之情判然,体现出文学极强的现实功利性。
诗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深沉思考,直面现实的战斗式的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思潮趋向。
尤其这些诗歌在1977年以后结集出版,使得“天安门诗潮”中的文学精神得以迅速广泛地传播,并引发了新时期文学初期的“伤痕”类型文学创作的出现。
)奠基:是对过去尤其是10年文革中所推行的极左文艺政策、文艺观念的否定起步。
(1、文艺界对“文革”的文化专制主义理论体系进行批判,开始文艺体制的重建。
2、在文革中被迫解散和陷入瘫痪的文艺领域的组织宣布正式恢复。
如全国文联、全国作协、全国剧协等。
3、《武训传》案、俞平伯案、胡风反革命案得到平反,在文革中被打倒的作家得以平反和恢复名誉。
)1979年,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
(这个可以说详细些)会议重申了双百方针,指出:“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这对进入新时期的文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背景: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中国文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80年代小说:1、伤痕文学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旨在批判、揭露“文革”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
文学发展的趋势及原因
文学发展的趋势及原因
文学发展的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解释:
1. 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多元需求,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
现代文学不再局限于特定的题材或风格,而是包容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表达方式。
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是因为人们对于艺术和文化的需求不再是单一的,他们希望看到更多不同的观点和体验。
2. 反思与批判:现代社会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文学作为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也开始承担起反思社会现象和批判权力结构的角色。
现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对社会不公、权力滥用和道德问题的探讨,作者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来引发公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3. 跨文化交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文学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艺术形式,也受到了这种趋势的影响。
现代文学作品中常常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共同点。
这种跨文化交流的趋势是因为人们对于多元文化的认同和尊重越来越重视。
4.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在文学创作和传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例如,电子书的出现使得阅读变得更加便捷和可互动;社交媒体成为作家与读者互动的平台;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等。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文学发展更加创新和多样化。
这些趋势的出现和发展,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另一方面也是作家和读者对于文学的需求和追求的结果。
文学作为一种表达和交流的方式,始终与时代和社会相互作用,其发展的趋势也在不断变化和演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断走向现代形态的文学社会学——新时期文学社会学研究述评作者:蒋述卓,涂昊时间:2007-11-23 16:45:00在中国有一段时间以来庸俗社会学几乎取代了文学社会学。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整个文艺学界的反思与突破,文学社会学也顺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和文学现实而调整自己,浮躁与梦想逐渐成为遥远的记忆,更多的是冷静与厚重,文学社会学由此不断地走向现代形态的文学社会学。
说它是现代形态,主要是基于四个方面趋势的不断显现。
一是由一到多,即由单向的线性思维到多向的多维思维,一方面超越社会单一因素的视角而将文学放到社会的整体生活中进行多维的思考,另一方面开始超越传统的内在 / 外在,精神 / 物质,审美 / 实用的二元论而建立一种彼此沟通的新的研究范式。
在文学社会学研究者的视野中,文学和社会都呈现一种多维性和复杂性。
二是由静到动,即从片面地追求历史的客观状况到开始以一种辩证的、动态发展的眼光把握文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了文学与社会,研究者与文学、研究者与社会之间双向的动态对话。
三是由破到立,即从粗暴的、简单化的、非科学的研究到踏踏实实地将研究的重心放在学科建设上,走上了一条从政治化到学术化的道路。
四是从封闭到开放,即从简单的拒绝到以宽容平等的心态不断地吸收西方文学社会学和中西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地丰富自身的学科内容,同时注意文学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取向,有意识地介入当下社会与文学发生的深刻变化,文学社会学由此从封闭的僵化的理论视界变成了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理论视界。
就具体的研究成果而言,较突出的表现为以几个方面:一、关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的思考可以说,意识形态问题不仅是文学也是社会学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对文学的意识形态特征的认识与反思成为文学社会学基本的背景知识,也只有把握了这种基本的背景知识,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文学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基本定位与走向。
2001 年陆贵山、周忠厚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中比较系统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的思想,提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的基本原则是:文学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和制约的;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实际上,新时期开始的关于文学意识形态问题的讨论也离不开准确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的基本原则这一重要问题。
其中影响较大的文章有毛星的《意识形态》,钱中文的《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是最丰富的审美反映的创造性本质》,吴元迈的《关于文艺的非意识形态化》、栾昌大的《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辨析》等,由此消解了“文艺从属于政治”的说法,形成了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文学是审美的意识形态”的观点,确立了文学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应有的独立品格和自身规律,中国的文学社会学研究才由此进入到真正的科学研究阶段。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艺学从中心走向边缘,取代八十年代的想象与激情的是更多的清醒的理性思考,关于文学意识形态的思考也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是翻译了一批西方学者有关意识形态问题的著作,如哈贝尔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伊格尔的《美学意识形态》、杰姆逊的《政治无意识》、丹尼尔·贝尔的《意识形态的终结》等,受其影响,中国文学界的研究者们对意识形态的认识呈现多元化的格局,主要通过对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形态与科学关系问题的理解来展开自己的研究,开拓了以意识形态的角度观察文学和社会的广阔空间,有的从中找到了一套激进的批判的话语体系和理论范式,如王晓明主编的《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中指出,“新意识形态”是相对于那种“文化大革命”式的权威意识形态而言的,90 年代这种权威意识形态逐步退出社会的精神生活,而新意识形态填补进来,同样是为了遮蔽和粉饰现实,但这不是政治权力造成的,而是转型时期社会各种社会力量运作的产物,这种新意识形态目前迅速蔓延,影响社会对危机的警觉。
有的则形成了一套温和的思考现实与历史的话语方式,如新理性精神反思前意识形态理论对人作为中间环节重要性的忽视,强调社会———文化转型所引起的社会性个人心理的变化和命运际遇的丰富性,包含了更多的新的社会历史、人文、人生的内涵,这种从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关注转入对个体的人的关注,从中可看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痕迹。
这以钱中文的《建立新理性精神文学论集》、许明的《新意识形态批评》,童庆炳的《马克思早期艺术生产论的现代意义》为代表。
二是面对消解审美的倾向,面对审美意识形态论仅仅是对“政治工具论”的冲击、审美意识形态仅仅是审美加反映和审美加意识形态的简单指责,童庆炳《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审美意识论的再认识》等文章进一步丰富完善发展了对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认识。
三是对意识形态理论在文艺学研究中的确立和演变,联系具体的时代背景进行梳理和分析,力求对其利弊得失作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如朱立元的《对反映论文艺观的历史反思》,王元骧的《我所理解的反映论文艺观》等,而谭好哲的《文艺与意识形态》作为国内第一部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学术专著,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文艺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作了多层面多角度的探讨,对意识形态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艺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作了仔细的梳理,对文艺学的意识形态性与其它学科特性,文艺研究的意识形态视角和其它视角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把握。
这是对文艺与意识形态的系统全面的学术思考。
二、关于文学社会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如同文艺学其它学科的不断更新和演变一样新时期文学社会学也经历了属于自己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它通过借鉴和吸收其它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面向急剧变化的社会和文学现实,在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20世纪 80 年代初期,文学社会学就开始注意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作为学科的基本建设来对待,这也形成了新时期文学社会学研究的起点。
1981 年李泽厚在《美学的对象和范围》一文中对文艺社会学的地位、性质、研究范围和功能范围提出了最早的设想,提出应将文艺社会学划归于美学。
1985年吴慧、李平的《文艺社会学》一文则提出文艺社会学应当成为社会学中的一门独立存在的分支学科。
两篇文章虽未对文学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作充分的展开和具体的论证,但有助于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内“方法论热”的推动下,翻译出版了一批国外的文学社会学著作和文章,如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阿诺德·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学》,张英编的《现当代西方文艺社会学探索》,阿尔方斯·西尔伯曼的《文学社会学引论》,戈德曼的《文学社会学方法论》等,国外文学社会学新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国内文学社会学的研究,20世纪80 年代中后期,便有刘崇顺、王铁、马秋枫的《文艺社会学概论》,司马云杰的《文艺社会学论稿》,滕守尧的《艺术社会学描绘》,花建、于沛的《文艺社会学》,徐岱的《艺术文化学》等专著以及钱中文的《科学的文学社会学建设》等文章,它们都有意于文学社会学体系的构建。
作为对80年代文学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回应,姚文放的《现代文艺社会学》,蒋孔阳的《开拓文艺社会学研究的新思路》,童庆炳的《论文学社会学及其现代形态》,程正民、童庆炳主编的《文艺社会学:传统与现代》,李益荪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社会学原理》等90年代的研究成果,注意对文学社会学研究的总结,探索中国文学社会学的历史渊源,研究的目标是力图将中国传统形态的文学社会学与现代形态的文学社会学衔接贯通起来。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受文化研究热潮的影响,这段时期的文学社会学虽无意于体系的创建,倒是文学社会学的分支研究和专题研究趋于全面和精细,文学与地域,文学与文化,文学的社会生产过程,文学的社会心理,文学的社会效果等基本内容在不断地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就文学社会学研究方法而言,一方面倾向于宏观的理论研究,力图从总体上把握文学与社会复杂的关系,理论思辨色彩明显,另一方面2002年金元浦主编的《跨越世纪的文化变革》将“形而上”的理论研究与“形而下”的具体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改变了文学社会学研究领域纯理论化思辩的途径,追求实证化、社会化、数据化,这是中国文学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一大发展。
其实,不管文学社会学的研究在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有何分歧,文学社会学研究是一种学术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文艺学的学科范围之内结合文艺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而进行理性的反思与创建,而新时期文学社会学反思与创建的成果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在它的应用研究领域。
三、关于文学社会学的应用研究1、关于文学与政治1979 年《上海文学》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这篇文章传达了把文艺从政治的附庸解放出来的信息,这是新时期整个文艺界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先声。
文学研究也开始注意到了文学的内部规律,但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有太多的矛盾关系,需要依赖意识形态来维系社会的整体和谐与共同目标,文学研究笼罩在一种理想化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下,这种话语的特点是设置了一系列的二元对立:现代/传统,改革/反改革,左/右,现代化/反现代化,所以文学社会学的研究基本上还是政治的视角,根据政治的需要来进行研究,文学社会学也就成为革命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而90年代以后,文学与政治更多地是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进行冷静的学术思考。
如曾永成的《文艺政治学导论》,朱晓进的《以政治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中国20世纪文学》等文章就明显地体现出这种视野的变化。
2、关于文学与文化在8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拓展,文学社会学开始从社会文化冲突、文化反思和文化嬗变的角度来审视文学,探索文学在社会文化历史发展中的意义,如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郑万隆的《我的根》,季红真的《文明与愚昧的冲突———论新时期小说的基本主题》,冯黎明、欧阳友权、周茂君等人的《新时期文学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雷达的《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等。
他们往往有比较强烈的文化意识的主体性,但有的又夸大了文化因素的介入,反而冲淡消解了本身所具有的历史真实性和批判性。
还有一种研究成果就是突破过去从政治视角评论作家作品到从文化的视角给予新的研究,如对于鲁迅、郭沫若、闻一多、老舍、巴金、周作人、沈从文、张爱玲、赵树理等作家的研究,而杨义的《20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则从文化的视角对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些重要作家和文学现象作了全面的审视。
到了90年代,随着整个社会的转型,文艺学学科从中心到边缘的转变,王逢振、王宁、张京媛、王岳川等一批学者致力于国外新历史主义、后殖民理论、女权主义等文化理论的介绍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知识分子图书馆》、《传播与文化译丛》,中央编译出版社的《大众文化研究译丛》,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性研究译丛》、《文化和传播译丛》等系列译著的出版,李陀主编的《视界》、陶东风主编的《文化研究》等刊物对文化研究的关注,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研究的发展,文化研究运用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视角,思考文学,思考社会,无疑使文学社会学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学科也变得更开放,更充满活力,更富有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