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翻译孙宁英语学习心得_bb
给总理当翻译的南京小伙
给总理当翻译的南京小伙作者:琴心来源:《莫愁·天下男人》 2013年第7期文琴心17岁就能审校英语书外表老成的孙宁,1981年出生在南京,二十年前,他考入南京外国语学校。
读外校期间,孙宁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尤其是英语。
孙宁很喜欢为大家服务,朋友特别多。
南外的学生都是英语高手,但孙宁是最拔尖的。
17岁时,他就干了一件轰动全校的事。
当时,英语名师、副校长董正璟事务非常多,有一次,一个出版社请他帮忙负责一本约20万字的英文短篇小说选的中文翻译工作。
当时董正璟对孙宁印象不错,所以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就叫他过来帮忙。
最初,董正璟先挑了两篇小说让孙宁翻译翻译看,没想到出版社对孙宁的文学和翻译水平都非常满意。
后来,孙宁全权负责了这项工作,这本书三分之二的翻译工作都是由他完成的。
出版社的编辑都夸孙宁文采好,后来,孙宁的名字也印在了这本书上。
董正璟觉得孙宁是个特别认真、踏实、严谨的学生。
有一次,他问孙宁将来有什么打算?孙宁认真地回答,要上北京外国语大学,为国家的外交事业做贡献。
董正璨说,当时孙宁说起理想时坚定的模样,至今还印在他脑海里。
后来,孙宁在自己的总结中也提到,毕业后选择翻译这个职业,可能和高中时代的这一经历有关。
1999年,凭借出色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孙宁被保送进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口译专业。
2002年,南京外国语学校的规划指导处主任王卫忠带着二十多个南外的在校生,去参加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保送生考试。
当时孙宁和同学们都在忙着备考,但知道母校的学弟们来了后,他还是召集了三四十个来自南外的同学一起去食堂看望他们。
当学弟学妹们得知他就是孙宁时,食堂里一下沸腾了。
原来,孙宁毕业后,他的故事被学弟学妹们口口相传,最后竟成了一个传奇,学弟学妹们都拿他当偶像。
给总理当翻译孙宁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书时,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英语演讲比赛,不论是华丽的英式发音,还是临场突发情况的应对,都将他的个人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台下如潮般的掌声,同时也引起了一个人的关注。
英译汉学习心得体会
英译汉学习心得体会通过一学期的英语翻译学习,使我们又掌握了一项英语专业技能,更好的掌握了英译汉的翻译要领。
本学期使我印象最深刻的翻译要领就是翻译的三大准则:“信”“达”“雅”,我会将我的理解描述出来。
所谓“信”,就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要保持原文原意,不可自己自由发挥,而委屈的英语原文的本意。
就是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就是把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准确地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
所谓“达”是指在完成英译汉后,中文的译文要做到通达顺畅,不可使译文显得牵强。
所谓“雅”是指译文需要有一定的文采,语言优美,富有意境,但切记不可因为尽力做到“雅”而曲解文章本意,使读者误解原文。
要真正掌握英译汉的技巧并非易事。
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首先是英文理解难,这是学习、使用英文的人的共同感觉,由于两国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所以一句英文在英美人看来顺理成章,而在中国人看来却是颠颠倒倒、断断续续,极为别扭。
二是中文表达难,英译汉有时为了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对等词汇,往往被弄得头昏眼花,好象在脑子里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
另外,英译汉时对掌握各种文化知识的要求很高,因为我们所翻译的文章,其内容可能涉及到极为广博的知识领域,而这些知识领域多半是我们不大熟悉的外国的事情,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难免不出现一些翻译中的差错或笑话。
正是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这么多的困难,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翻译实践,对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特点加以对比、概况和总结,以找出一般的表达规律来,避免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翻译错误,而这些表达的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技巧。
无论“英译汉”或“汉译英”,我们在翻译时都要遵循一定的标准。
在着手翻译各个具体词语的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般性的解释,而是要选择精确的,富有表现力的字眼,将之恰如其分地嵌入译文中。
这样才能把原文中所蕴涵的意义准确地完整地表达出来。
经常有意识地训练选词用字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必经之路。
还有一点就是不要过分迷信词典,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很多词汇的精确含义会随着具体的语境发生细微的变化,这些内容往往不是词典所能包容的。
2024年学《翻译技巧入门》的心得体会模板(2篇)
2024年学《翻译技巧入门》的心得体会模板[标题]____年学《翻译技巧入门》的心得体会[引言]翻译作为一门复杂而又重要的语言交流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____年,我参加了《翻译技巧入门》课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希望可以与大家分享。
[正文]一、培养语言功底,提高翻译水平在学习《翻译技巧入门》课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语言功底的重要性。
对于翻译而言,语言是基础,只有掌握了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才能进行准确、流畅的翻译。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了一些提高语言功底的方法和技巧,比如词汇积累、阅读理解和语法训练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原文,还能更准确地传达意思。
二、加强文化素养,适应跨文化传播翻译工作往往涉及到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转化,因此跨文化传播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习俗,了解了翻译中可能遇到的文化差异。
通过学习和了解不同的文化,我逐渐增加了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了在跨文化翻译中的适应能力。
这对于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准确度非常有帮助。
三、学习专业软件,提高效率和准确度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翻译软件已经成为翻译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之一。
在《翻译技巧入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常用的翻译软件,比如CAT工具和机器翻译工具。
这些软件可以辅助翻译,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我逐渐掌握了这些工具的使用技巧,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沟通交流,提升合作能力翻译工作往往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合作,比如编辑、校对和客户等。
因此,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课程中,我们进行了团队项目实践,通过和同学们的协作合作,我学到了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
这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和工作效率非常有帮助,并且也增强了我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五、不断学习,追求专业发展学习《翻译技巧入门》课程是我的一个重要的起点,但翻译这个领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
英语翻译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英语翻译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英语翻译学习篇1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即将结束《英汉翻译教程》的学习。
通过学习,我又掌握了一门新的英语学习技能,也初步了解了英汉翻译的基本要求与要领。
简而言之,就是获益匪浅。
英汉翻译是一门建立在综合能力基础之上的学科,囊括了全方位的知识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
不管是对个人能力以及日常积累都有较高的要求。
前我一直有一种误区:认为只要掌握大量的词汇,翻译起来就会很容易,认为翻译只不过是把大量的词汇拼接连接在一起。
可是当我真正接触到这门课程时惊觉自己原来的思维是有多么的狭隘。
当翻译一句话时,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组合。
勉强组合在一块时不是错误百出,就是很Chinglish.首先,英汉翻译应遵循“忠实,通顺”的标准。
所谓忠实,就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
由于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一句英文在欧美人看起来顺理成章,而在我们中国人看起来就会极其别扭。
我们就会在翻译过程中不自觉的用上自己的思维,因而改变了原文的意思破坏了原文的风格。
通顺就是指原文语言必须通俗易懂,符合规范。
译文必须通顺,避免死译,硬译,符合规范。
把原文的内容适当的表达出来,既不能改变扭曲,也不能增加或删减。
如“Heisseriouslyill”.就译为:“他病得很厉害”。
有人为了追求汉语的“漂亮”译为“他苟延残喘”,这就得不偿失了。
其次,翻译分为三个阶段:理解,表达,和校核。
准确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注意上下文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在翻译时采取直译或者意译两种方式。
有时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直译和意译结合起来使用。
主要取决与具体的情景。
校核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不可忽视。
即在翻译时要经过反复的推敲,已到达最好效果的翻译。
翻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做好的事。
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必须注重积累有关英译汉方面的知识以及基本方法。
了解基本英汉语言对比(词法和句法)。
通过对比,掌握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以及所对应的意思,在翻译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的运用。
外事翻译学习心得
外事翻译学习心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学习外事翻译已经有一学期的时间。
在这一学期当中,我对外事翻译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学到了不少关于外事翻译的知识。
翻译活动的范围很广。
就其翻译方式来说,有汉语译成外语(简称“汉译外”)和外语译成汉语(简称“外译汉”)两种。
就其工作方式来说,有口头翻译(简称“口译”,interpretation)和笔头翻译(简称“笔译”,translation)之分。
口译包括交替传译(简称“交传”,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和同声传译(简称“同传”,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或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两种。
就其程度而言,可分为全文翻译(full translation)和部分翻译(partial translation)。
上述各种翻译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其特点。
外事翻译的内容决定了它具有别于其他领域翻译的特点:首先,外事翻译政治性和政策性强。
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外事翻译的内容多是国家的立场、政策。
稍有差错,就可能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形象、声誉、地位及其国际关系等,就可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其次,外事翻译的时效性强。
口译工作的最大特点是时间紧,要求译员当场完成翻译过程。
笔译也往往有时限要求。
外事笔译的内容主要是各种外交、外事场合的讲话稿,如在国际会议上的讲话稿,在宴会、招待会上的祝酒词,以及外交上交涉用的说贴、声明,国家间的照会、信函、公报、协议、条约等正式外交文件。
在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合同、邀请信、菜单和名片的翻译,其中菜单的翻译是最有趣的部分。
我们不但了解了中西方菜谱的区别,还了解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邀请信和合同的翻译也是比较有用的。
希望在下学期的口译学习中,能够更多的了解外事翻译的知识。
希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增加一些实践的内容,能多讲一些有关外事翻译者的事迹。
外事和口译工作的心得
外事和口译工作的心得
作为从事外事和口译工作的人员,我有一些心得体会想要分享。
首先,对于外事工作来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我们需要善于倾听、理解他们的观点和需求,并能够在不同场合中与他们有效沟通。
此外,了解一些国际礼仪和文化差异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能够更好地为外国客人提供服务,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尴尬或误解。
其次,口译工作需要具备高超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口译人员,我们需要精通至少两种语言,能够流利地进行口头翻译。
同时,我们还需要具备丰富的背景知识和专业术语的掌握,以确保准确传达原话的意思。
在进行口译时,要保持冷静、快速和准确,能够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口音、语速和表达方式。
此外,对于外事和口译工作,积极主动和保持专业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外事人员,我们要主动了解和学习国际事务和相关知识,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口译工作中,要主动与客户和演讲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要求,以提供更好的口译服务。
同时,要保持自己的专业道德,保守客户和演讲者的隐私,并严格遵守行业规范和保密条款。
总之,外事和口译工作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沟通、人际交往能力,高超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以及积极主动和保持专业素养的态度。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为外事和口译工作做出更好的贡献。
试卷分析总结
试卷分析问题:1.试卷上很多基础题都体现了学生对基本词汇、句型的掌握情况。
这些题目暴露出学生对基本句型掌握以及对词汇认知,比如:单项选择、英汉互译等基础性题目。
2.大部分学生对词性掌握不够灵活,错误较多。
按要求写单词、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等题目,此类型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写出新变化的单词,因此失分率比较高。
3.情景对话(四、五、六年级有),内容都是书上平时的对话内容,让学生进行连线或是填空。
部分学生做得很好,但也有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做得不够好。
4.连词成句(三、四、六年级有该题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整体把握能力,内容是根据课本内容,简单易做,而且首单词都有大写提示,此题得分率并不高,出错的一般是基础差的学生,他们对句子没有整体性概念。
(此题目在改卷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大小写、标点等细节)5.阅读理解(五、六年级)。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短文内容都比较简单,易于学生接受,只要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就能做出正确的答案。
但是小学生毕竟缺乏做此类题型的方法和经验,次提醒也有部分学生失分。
建议:1.教学中要继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正处于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所以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营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用多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力求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中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2.在教学中,把交际能力的培养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记忆力好,但是活泼好动,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角色表演、游戏、情境对话、教唱英文歌曲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
结合图片、简笔画、动作表演等教学手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3.注重提升英语教师教学理念,现在有些学校之间英语差距很大,就是同一个乡镇,各个学校也有很大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英语教师的差距。
英语的学习,没有任何捷径。
外交部翻译官孙宁说他开始学习英语时,老师要求每篇课文要听三十遍,他每天晚上捧着随身听,听一遍画一道杠,直到画满六个正字。
外事英语培训感想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外事英语培训,通过系统的学习,我对英语在外交、商务、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应用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提升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培训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与外国友人交流,还是处理国际事务,流利的口语都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的对话练习,我逐渐克服了开口说英语的恐惧,提高了自己的口语水平。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交流更加顺畅。
二、增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外事英语培训不仅注重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还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通过学习各国文化背景、礼仪习俗等,我明白了在对外交流中,尊重对方文化、遵守国际礼仪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与外国友人沟通时的文化差异,避免因文化冲突而导致的误会。
三、拓展了国际视野此次培训让我了解到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经济发展、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知识,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关注国际形势,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四、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外事英语培训要求学员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
在培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教材等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同时,我也明白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培训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讨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他人共同进步。
六、坚定了信念,明确了方向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坚定了在外事工作中为我国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信念。
同时,我也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为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合作贡献力量。
总之,这次外事英语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为我国的国际事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外交部翻译孙宁大学时的演讲(最终五篇)
外交部翻译孙宁大学时的演讲(最终五篇)第一篇:外交部翻译孙宁大学时的演讲外交部翻译孙宁的演讲孙宁,1981年生于南京。
1993年考取南京外国语学校,其间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中澳国际英语能力竞赛高中组特等奖。
1999年保送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口译专业学习,其间获“21世纪·爱立信杯”第七届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并出版译作三本。
2003年8月入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次年9月公派赴英国留学。
孙宁分别在2009、2010、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三、四次会议上为发言人李肇星担任口译。
以下是他当年参加第七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获冠军时的演讲:Globalizat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China's Younger Generation全球化:中国年轻一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T oday I’m very happy to be here to share with you some of my thoughts on the topic of Globalization.And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mention an eventin our recent history.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
很高兴今天能在此就“全球化”这一主题来和大家谈谈我的想法。
首先,我要提到的是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
Thirty years ago, American President Richard Nixon made an epoch-making visit to China, a country still isolated at that time.Premier Zhou Enlai said to him, “Your handshake came over the vastest ocean in the world-twenty-five years of no communication.” Ever since then, China and America have exchanged many handshakes of various kinds.The fundamental implication of this example is that the need and desire to communicate across differences in culture and ideology is not only felt by the two countries but by many other nations as well.三十年前,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来中国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访问,那时中国正受到美国孤立。
孙宁英语演讲稿
孙宁,1981年生于南京。
1993年考取南京外国语学校,其间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中澳国际英语能力竞赛高中组特等奖。
1999年保送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口译专业8月入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次年9月公派赴英国留学。
孙宁在2009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为发言人李肇星担任口译。
以下是他当年参加第七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获冠军时的演讲:globalizat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chinas younger generation 全球化:中国年轻一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today i'm very happy to be here to share with you some of my thoughts on the topicof globalization. and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mention an event in our recenthistory.正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不同国家的环保专家们正齐心协力在全球变暖这一问题上各抒己见;经济学家们一同寻找着对付金融危机的办法,虽然这一危机只发生在一定区域,但它还是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外交官和政治家们则聚到一起探讨打击恐怖主义的问题。
和平与繁荣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奋斗的目标。
如此强大趋势的"全球化"正应证了e. m. 福斯特的那句话:"但求沟通!"decision-making, ruthless expansionists in the global market place and adevastating presence to local businesses.卡尔·马克思提醒我们,资本跨越国界,便会逃离对象国政治实体的管制,这一点已成为现实。
外事翻译概念和实践的培训日志
外事翻译概念和实践的培训日志
日期:2023年4月10日
今天参加了一场关于外事翻译概念和实践的培训课程。
这是为期两天的培训活动的第一天。
作为一名外事翻译员,我希望通过参加这个培训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翻译技巧和知识。
早上的培训课程主要围绕外事翻译的概念展开。
我们首先讨论了外事翻译的定义和范畴。
外事翻译是一种特殊领域的翻译工作,主要涉及政府间的交流、国际会议、外交活动等。
与传统商务翻译相比,外事翻译需要具备更高的语言能力和政治敏感度。
随后,我们学习了外事翻译的常见类型,如口译和笔译。
我们了解到,外事翻译工作中的口译和笔译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技巧。
在口译方面,准确和快速的转译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笔译方面,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化背景的了解是重要因素。
下午的培训重点放在了外事翻译的实践上。
我们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来模拟各种外事翻译场景。
这样的实践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真实工作中的挑战和难题。
我们学习了如何处理不同口音和方言、如何在紧迫的情况下进行口译等技巧。
通过这场培训,我对外事翻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外事翻译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要对国际政治和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提
升自己的翻译能力,为外事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明天是培训的最后一天,我期待着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英语翻译的心得体会
英语翻译的心得体会在学习英语翻译的过程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至关重要。
只有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才能准确理解原文,正确地翻译成目标语言。
因此,我们要注重英语基础的打牢,不仅要扎实的词汇和语法,还要锻炼听力和口语能力,提高对英语语言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其次,翻译时要注重上下文的理解。
上下文是理解原文信息的关键,只有了解到原文所处的背景、环境和语境,才能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图和信息。
因此,在翻译中要注重细节的分析和解读,将原文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
另外,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也是翻译的重要方面。
翻译不仅仅是将原文的语言转换成目标语言,更要考虑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在翻译中,我们可以使用转换、调整、删减、扩充等各种手段和技巧,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读者的文化圈和语言习惯。
此外,积累专业词汇和知识也是翻译的重要要求。
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定术语和词汇,如果没有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词汇,就很难准确地翻译出来。
因此,在学习翻译过程中应该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不断扩充词汇量和专业素养。
最后,反复操练是提高翻译水平的最佳方法。
只有多做翻译练习,才能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短文或文章进行练习,先将原文通读一遍,然后逐句逐段进行翻译,并与原文进行比对。
通过不断的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总之,学习英语翻译需要注重语言基础的打牢、上下文的理解、灵活运用翻译技巧、积累专业知识和不断操练。
只有在这些方面不断努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英语翻译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学习的任务,我相信只要不断努力,必定能够在翻译领域有所建树。
翻译专业的培训心得体会
翻译专业的培训心得体会在翻译专业的培训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以下将分享我个人在培训中所学到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一节: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在参加翻译专业的培训之前,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要确保自己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翻译技能。
这包括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并且对该语言的文化有一定了解。
此外,了解翻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也是必要的,比如掌握术语管理、语法和语义分析等技巧。
第二节:培训过程中的实践练习在培训过程中,实践练习对于提升翻译能力非常重要。
首先,翻译练习可以帮助我们熟悉不同领域的术语和专业词汇。
通过不断地进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章。
同时,与他人进行翻译练习也是必要的。
通过与同学或老师的交流和互动,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和纠正错误。
在练习中,我们还应该关注自己的弱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不断提高翻译水平。
第三节:培训中的翻译技巧在翻译专业的培训中,学习和掌握一些翻译技巧至关重要。
首先,译者应该注重上下文的理解,将文章的意思准确传达出来。
同时,借助一些工具如词典、翻译软件等也是提升翻译品质和效率的方法之一。
另外,养成良好的研究和学习习惯也是翻译培训中应该重视的方面。
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背景,会对提高翻译能力有很大帮助。
第四节:培训后的总结和反思在翻译专业的培训结束后,总结和反思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应该回顾自己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并且要明确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为自己的翻译事业做好准备。
此外,与行业内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合作也是培训后的重要环节。
通过参加行业研讨会和活动,与其他翻译人员分享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在翻译领域的竞争力。
总结:通过以上的培训心得体会,我意识到翻译专业的培训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融合。
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在翻译领域获得更好的发展。
翻译家的培训心得体会
翻译家的培训心得体会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不断充实自己并提升自身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参加培训课程,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将使您的翻译能力得到提高。
本文将分享我个人的翻译家培训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规划和搭建自己的翻译职业发展道路。
第一部分:做好心理准备学习翻译并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表达,还需要耐心、毅力和信念。
培训期间或者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种种挑战,如难以处理复杂的记者会、文化差异较大的商务谈判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和耐心的态度。
在面对这些挑战时,我们可以从自身出发,拥有正确的态度,并且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方法。
第二部分: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随着市场不断扩大和变化,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是十分关键的,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全面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在选择培训机构之前,我们应该做些调查研究,了解机构的背景和优势。
可以查看机构的师资力量、培训范围和课程类型等内容。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机构的情况,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三部分:广泛阅读和语言实践培训课程的学习是仅为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不断实践和提高。
在社会中,语言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我们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因此广泛阅读、整理和研究当代语言语法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和写作表达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部分:练习和反思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和总结,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再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和提高。
练习翻译和口译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根据机构的课程安排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模拟和练习。
同时我们还可以邀请有经验的翻译专员给我们指导和建议,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技能。
总结:在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之前需要做好心理调整和规划,并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积极地广泛阅读,不断研究当代语言用法和语法,练习和反思巩固自己的技能。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些经验和心得体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专员。
2024年关于外语翻译的学习心得
2024年关于外语翻译的学习心得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外语翻译在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一名外语翻译学习者,我在2024年积极投入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外语翻译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总结出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二、提前准备在学习外语翻译之前,我意识到充分的准备工作对于学习的成功至关重要。
首先,我确定了学习外语的目标和动机。
明确地知道自己为何学习外语,可以帮助我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动力。
其次,我了解了学习外语的资源和工具。
通过查找不同的学习材料,如课本、在线课程、语言交流社区等,我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并设置合理的学习计划。
三、扎实基础在学习外语翻译之前,我明确了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
语言的基础包括词汇、语法、语言结构等。
我首先注重词汇的积累,通过背单词、短语和例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同时,我也注重语法的学习和理解,通过练习和阅读,提高自己对语言结构的掌握能力。
在这个阶段,我重视听力和口语的训练,通过听力材料和口语练习,提高自己对语言的听觉感知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文化背景的了解外语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的沟通和传递。
2024年,我意识到深入了解和学习目标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对于翻译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至关重要。
通过阅读相关文化背景和历史资料,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社会文化价值观,我可以更好地理解源语言的意思,并正确地传达到目标语言中。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注重了解和浸入目标语言国家的媒体、电影和音乐,以获得更多的语言和文化输入。
五、跨领域学习在2024年,我在学习外语翻译过程中发现,了解和学习翻译领域涉及的不同领域和专业知识对于提高翻译质量至关重要。
我积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如法律、医学、金融等,以便在翻译这些领域中有更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此外,我也关注和学习新兴的科技、商业和文化领域,以便在未来的翻译工作中面对新的挑战和需求。
2024年英语翻译实习心得体会范本(2篇)
2024年英语翻译实习心得体会范本此次翻译实习中,我主要负责翻译的是小说Ifonlytonight里面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四页内容。
通过这次的翻译实习,我领会到了两点,一是融会贯通的重要性,二是合作的重要性。
首先,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有是该活动的结果,它是融理论、技能、艺术于一体的语言实践活动。
然而翻译是一项非常艰苦和细致的工作,要做好翻译要求个人的素质非常高,作好专业资料的翻译,需要有外语、母语和专业方面的雄厚的功底,还要有缜密的思维习惯,当然,这是我们这些接触翻译不久的同学来说难度挺大的,但是我们仍能从中收获颇丰。
翻译质量有两个基本标准:第一个标准是符合原文的本来意思,就是要忠实原文,既不能随意增加原文中没有的意思,不能添枝加叶,也不能缺斤短两,随意删减,既要透过字面意思揭示出作者的本意,又要避免东拉西扯,脱离正题。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第二个标准是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也就是所谓的“达”,句子要通顺流畅,不能生造词语和句子,也就是所谓的文笔。
应保证任何业内人士都能够看懂,不能象有的人翻出来后连自己都看不懂。
在此次翻译实习中我们也是领悟到了这点的重要性,大家翻译完后集中在一起,大家互相阅读,找出翻译不通顺或有错误的地方,大家再一起研究、讨论,最终完成整片文章的翻译。
一、翻译中遇见的错误1、脱离上下文,理解错误在汉译英的时候,由于对篇章内容的整体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脱离上下文,把这些句子孤立成单个部分来看,导致所翻译的句子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有很大的差别。
2、逐字翻译翻译时,通过谷歌或者百度在线查阅一些不懂的字词翻译,把汉语对应的英语词汇搬出来,而没有用英语将原文的真意确实、生动地表达出来。
3、受制于原文词序及原文词量,译句呆板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句子成分以及词序的排列经常是不同的,如果要翻译成比较流畅合乎汉语表达规范的句子,需要把句子在前后次序上加以调整,有些句子则需要增词或减词以符合文章的原意。
外交部80后“总理翻译”孙宁的学习心得
外交部80后“总理翻译”孙宁的学习心得My English Journey——第七届“21世纪-爱立信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孙宁孙宁:1981年生于古城南京。
1993年考取南京外国语学校,其间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中澳国际英语能力竞赛高中组特等奖。
1999年保送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其间获“21世纪-爱立信杯”第七届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并出版译著三本。
2003年8月入外交部翻译室,2004年9月公派赴英留学。
Colin Powell说过,没有美国就没有今天的他,自然也就没有那本风靡一时的My American Journey。
不是因为英语的缘故,今天的我不会是这样,也就不会有这篇文章。
Powell 说过,自己是a student of history。
我也以自己是a student of English而自豪,是为题记。
A Bumpy Start开始接触英语是在小学五年级。
那时每学完一课,老师会在黑板上写下生词的中文,然后找人上去写英文,完了再带大家读一遍。
为了不当“出头鸟”,每到英语课,一向很皮的我总是变得很乖。
可这一天终究躲不过,虽然手心写了“阿姆布热拉”之类,可在黑板前吭哧了半天也没把umbrella拼对。
小学升初中英语考了96,但周围清一色的满分让我抬不起头来。
好在英语要折成20分满分——加上我语文不错——才勉强进了外语学校。
外语学校集中了全市的优等生。
我的同桌就很厉害——告诉我他有英文名了,叫Superman。
但第一节课过后,他终究没能保住自己的名字。
老师给我们取名:我叫Peter,他叫Paul——日后有人调侃:“XX催你还钱,没钱就找孙宁借”,打成语一个:rob Peter to pay Paul。
这堂课让我再次感到自己不是学语言的料。
同班一个女孩的名字(Laura)我舌头怎么也绕不过来;课代表名字(Margaret)的拼写是到初三时才记住的。
Getting on My Way孺子不可教,但老师却有教无类。
政策和外交翻译译后感
政策和外交翻译译后感作为资深的外交翻译员,我曾给新中国第一代领导做过无数次翻译。
去年,中国翻译协会授予我长期成绩卓著“资深自译家”称号。
翻译既有一般的普遍标准和要求。
也有各专业、各行业性质不同的特殊标准和要求。
普遍公认的翻译的标准和要求,是上个世纪翻详客老的装严复在其译著《天演论》的序言中提出的“信、达、激”,这也是对翻译工作的基本要求。
“信”就是忠实原交,正确表达原意。
“达”就是表达要通顺。
“雅”要求表达原作的风格和神采。
鲁迅提出的对翻译的要求,首先就是忠实原文,要保存原作的丰姿,其次是文字表达力求易懂。
外事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周恩来总理曾强调“外交无小事”。
外交政治语言,是高度精炼的语言,翻详稍有差错,会影响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执行。
周总理十分注意用词的组资养别,而且还帮助翻译更好、更正确地完成任务。
1967年,在同罗马尼亚法理毛富尔会谈中,当能资到“思地基命化”时,面对“照想”这个词在外文中可有多种理解和期法,因总理法预先告诉我,不要跟成“思想活动”的“思想”,要翻成“思想意识”的“思想”。
如何做到“准确”,我个人心得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盛。
我们的外事代表,特别是国家领导人,都是代表国家对外表态或进行交涉。
我们翻译人员,也是国家代表的组成一具。
要时时有“我是代表13亿中国人在讲话”的意识,严格要求自己,准确表达,把握好讲话的准确度和气势。
其次,要有者者实实的态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自以为是。
有时一下子没有完全听懂说话人的意思,一定要弄懂了再翻,个别容易混满意思的话,一下子没有听懂,有时是难免的,要熟悉外文诸多同义词之间的细责差别,了解它们的准确含义,才能选择外文中最合适的同义词。
另外,既要外文好,也要中文好,仅仅外文好远远不够。
否则,中翻外时,就难以把据并准确理解中文原文的含义这个前提,在外翻中时,也难以正确丰满地表达外文原文的意思,有些自幼生长在国外、外文非常好的人,就是缺根深带固的中文底子,因面难以成为优秀的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交部翻译-孙宁英语学习心得发布于2014年12月21日23:03孙宁:1981年生于古城南京。
1993年考取南京外国语学校,其间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中澳国际英语能力竞赛高中组特等奖。
1999年保送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其间获“21世纪-爱立信杯”第七届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并出版译著三本。
2003年8月入外交部翻译室,2004年9月公派赴英留学。
Colin Powell说过,没有美国就没有今天的他,自然也就没有那本风靡一时的My American Journey。
不是因为英语的缘故,今天的我不会是这样,也就不会有这篇文章。
Powell 说过,自己是a student of history。
我也以自己是a student of English而自豪,是为题记。
A Bumpy Start开始接触英语是在小学五年级。
那时每学完一课,老师会在黑板上写下生词的中文,然后找人上去写英文,完了再带大家读一遍。
为了不当“出头鸟”,每到英语课,一向很皮的我总是变得很乖。
可这一天终究躲不过,虽然手心写了“阿姆布热拉”之类,可在黑板前吭哧了半天也没把umbrella拼对。
小学升初中英语考了96,但周围清一色的满分让我抬不起头来。
好在英语要折成20分满分——加上我语文不错——才勉强进了外语学校。
外语学校集中了全市的优等生。
我的同桌就很厉害——告诉我他有英文名了,叫Superman。
但第一节课过后,他终究没能保住自己的名字。
老师给我们取名:我叫Peter,他叫Paul——日后有人调侃:“XX催你还钱,没钱就找孙宁借”,打成语一个:rob Peter to pay Paul。
这堂课让我再次感到自己不是学语言的料。
同班一个女孩的名字(Laura)我舌头怎么也绕不过来;课代表名字(Margaret)的拼写是到初三时才记住的。
Getting on My Way孺子不可教,但老师却有教无类。
中学第一位英语老师叫程翠瑛,有近三十年的教龄。
程老师要求很严,但我们却很感激她:没有严师,哪来高徒?她上课条理清楚,一丝不苟;课下还主动帮我们答疑,给我们念诗,教我们唱歌。
初二寒假前,程老师说下学期不教我们了,我知道当时我的眼里是有泪水的。
这就是我爱上英语的第一步,有一位好的启蒙老师。
磁带上的那些“鸟语”,我很快就听懂是什么了。
相信下面几句在日后外校同学聚会时都会提起并得到大家响应:Meet Sandy and Sue. This is Sue’s class. Her teacher’s MrKrisp …。
这就是被我们简称为3L的Look, Listen and Learn!,那代学子心中的经典。
爱屋及乌,我们自然也就崇敬它的编者,一个秃秃的小老头。
数年后某天下午,老先生辞世的消息从收音机里传来,才好像真正宣布那个时代的终结。
现在,每当我看见外研社边老先生的塑像,就会默默祈祷每个刚开始接触英语的人都能有我这么幸运,有本好的启蒙教材。
虽然喜欢英语,可高分总和我无缘。
有半年时间,我的英语成绩一直在88到89.5之间徘徊。
“Peter,怎么又是89.5,不能再高哪怕0.5分?”程老师曾经恨铁不成钢地问我。
其实,铁不是刚,不全是因为粗心,也不总是运气不好,全是因为火候未到。
只要点破了那层窗户纸,就会豁然开朗。
举个例子,一次考填空,答案是chimney。
全班有一半同学都想到了,就是不会拼。
拿到卷子我才悟到:原来拼写多数情况下都是按读音走的呀!这么简单的道理,原先怎么没想到呢?除了顿悟,还要善于观察、归纳。
语言不是数学,没有一定之规,有也总有大量例外。
但纵使归纳错了,也是一个收获,不是吗?一次测验,考stop后面跟的动词形式,当时虽学过like加不定式和动名词的区别,但没学过stop加doing,更别说to do,考得有点超前。
但我想,既然like有这样的区分,stop可能也有吧,于是选了to do。
试卷发下来,我错了。
但我觉得自己比那些无论是(扔硬币)蒙对的还是想都不想就填了to do的人都厉害,因为我动了脑筋。
虽然我的推断最后证明是错的,但通过这么一番类比,我对stop to do和doing 的分别印象一定比别人深,这就是收获。
找到了这样一个窍门,我以后每次英语都考在九十分以上,再没有失手过,还不时拿第一,先是班上的,然后是年级、省市乃至全国。
英语学习的轻松,还带动了我其他课的成绩,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
Is There a Short Cut?如果就此以为学英语有捷径,那就错了。
有的办法虽然“笨”,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有效果。
“笨”办法有很多,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自己实践过、确实感到有用的几种。
一是听录音。
初中时要求,每篇课文要听三十遍。
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坚持下来,我反正照做了:每天晚上捧着随身听(那会儿还没有复读机),听一遍在纸上划一道杠,直到划满六个“正”字。
虽然不能说每遍都精神高度集中,但那么多小时听下来,对语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当然,录音质量一定要高,最好是英语是母语的人用正常速度录制的,那种哗众取宠的“洋话连篇”之类就像魔咒,听得越多坏处越大。
二是抄句型。
我学3L时,老师上课要大家口头轮流造句,下课还要付诸笔头,造一页纸、大约十来句。
我的句型就是这样学来的,一点秘诀都没有。
当然,抄的时候不能“有手无心”,当时抄错是要重罚的。
三是默读。
平时做题、温书总是喜欢读出声来。
时间一长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语感比同龄人好了许多,应该得益于此。
用功,再加上点巧劲,进步会更快。
要善于琢磨,举一反三。
我记性差,不愿背(课文、单词、语法),就试着多理解,理解了就不用背了。
到底是two third还是two thirds,中间有没有连字符?一般说on Monday,但前面的介词可不可以拿掉呢?是不是一定得说fish and chips,反过来就不行呢?这些都是我研究的对象。
得到了答案还不满足,总要想一想能不能推广到其他地方,举一反三。
做题也一样,每次都会问自己:出题人想考的是什么?这样,就不用陷于题海战术,白白浪费掉宝贵的时间和学英语的兴趣。
那时只要考英语,前一天我准保在家看闲书或温习其他功课,第二天仍然考第一。
初二上学期,我开始觉得自己上课“吃不饱”,怎么办?自己“开小灶”。
当时广播里介绍台湾的一个英语教学节目Let’s Talk in English,心里就痒痒的,也没管学校只教到一般过去时的规则变化,就“初生牛犊不怕虎”,买了书和磁带,跟着学了起来。
刚开始很吃劲,生词多,语法没见过,经常莫明其妙。
好在广播里老师教得耐心,我学得专心,渐渐地“拦路虎”少了。
到了后两册,则几乎没有什么难点,跟复习一样了。
有了这次经验,我就一发而不可收,不知天高地厚地学起了Family Album USA。
刚开始每课恨不得能有几十个生词,正常语速、美国口语不太习惯,有时根本不知所云,别提多郁闷了。
但我没有放弃。
单词多,就一个一个查。
一本《新英汉字典》,没多久边就被我摸黑了。
语速快,就“抓大放小”。
很快,我就学进去了,直到不能自拔。
就这样,学习的劲头越来越大。
但我没有急躁冒进,而是反省自己:自学没有老师指点,会不会学得太“油”了?于是想要找本扎实的教材帮自己夯实基础。
恰巧这时中央台要播“零起点”的《许国璋电视英语》。
我没觉得从头再学一遍字母、发音是浪费时间,儿时学书法的经历告诉我,基础越扎实,日后才能学得越快。
整整一年,从ABC到鲁滨逊的故事,书上留下了我详细的笔记,课后习题的答案也密密麻麻地写在了留白处,到现在都是我轻易不示人的珍藏。
每件事好像冥冥中都有安排。
学鲁滨逊“伐木造船”时,我并没想到五年后大学的泛读课上会要求我们读这本书,而初三暑假我就已经一个字一个字地把这本书啃了一遍。
学《看听学》时,也完全没想到日后会与作者的另一本力作New Concept English打交道,甚至爱不释手。
“牛抗”(New Con的昵称)课课都堪称经典,每册都有自己的风格,字里行间透着英国人与生俱来的幽默和高贵。
这套教材影响之大,有很多趣闻可资佐证。
随便拉一个外校毕业生,让他说出一到三册第一课的标题相信都不是难事:从Excuse me到 A Private Conversation到A Puma at Large,每课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大学写作课,一次题目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同学中只要学过《新概念》的很难找到不用Such is human nature that …的;翻译课,老师问“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怎么翻,很多人想都不想、张口就来: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这里要提到许多外国语学校的一个早已不是秘密的法宝:背课文。
初中三年,从3L到NCE前两册一共360课,我们背了整整三年。
古代私塾先生要求童子诵读先贤哲言,否则就不能掌握祖宗文字;学外语其实也一样。
如果说我现在有什么后悔的话,就是觉得当时背的东西不够多。
学完了3L最后一课,快乐、充实的初中生活就要结束。
暑假做了遍当年的高考英语题,用了一半的时间,居然也能得131分。
虽然知道标准化命题不能反映客观水平,做题在行并不表明英文水平高,但——凡人如我——心里还是挺得意Into Gear上高中后渐感升学压力,于是多埋首于数理化的题海,少有心在英语世界里流连。
但人生有时就是这样,用功时没人在意,倒是在你不期待时,荣光自己找上门来。
初中播下的种子,高二时终有收获。
那年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不小心”得了个特等奖,到北京白玩了一趟。
一年后参加中澳国际英语能力竞赛,再获高中组特等奖。
澳方主办者邀请获奖的前几名去悉尼领奖,是我第一次出国。
但澳洲牛肉我实在吃不惯,那里的空气也实在太爽利。
悉尼城区让我想起了上海,高楼中有老屋夹杂。
那里的海水很蓝、沙滩很美,人也颇热情。
歌剧院很漂亮,绿地很养眼,但最难忘的还是悉尼近郊一个叫“卧龙岗”的农场。
在那里,我第一次放马山间,为此还买了保险;第一次看牧人剪羊毛,剪下的毛除了两个耳朵洞仍是完整的一块;第一次看牛绕圈耕地;第一次亲身喂猪,并在第二天清晨看她“分娩”;第一次见到鸸鹋,却搞不清它和鸵鸟的分别;第一次日落时分躲在灌木后面,想一睹袋鼠的“芳容”而未遂;第一次到半夜仍未睡,在草原上支起篝火,趁着当地Billy tea的劲儿和人聊天;第一次早上不用人叫,五点就起床,和人在斜坡上玩飞去来器,差点砸坏人家的屋顶——不管怎样,那是个美丽的夜晚,美丽到清晨我们怎么都舍不得走。
高中课文(Senior English for China)很无聊,英语课便大多用来做数学题,倒符合效率最大化的理论。
一晃终于到了要保送的时候,我却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
出于对上海的偏见,拒绝了复旦。
从小在南大操场边玩大,觉得那儿适合玩耍而非学问,也没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