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理论与国际竞争优势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劳动分工决定论揭示了劳动分工与企业成本优势的内在联系,并明确把劳动分工看作企业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从一定侧面解释了企业国际竞争优势之源。本文详细论述了亚当斯密通过劳动分工的盈利能力理论对分工理论的提出,经卡尔·马克思(K.H.Marx)的完善,阿伦·杨格(Allyn.Young)贝克尔(Becker)、卡尔多(Kaldor)、罗索思(Rowthom)的发展,罗森(S.Rosen)、鲍姆加勒(J.Baumgardner)、洛凯(L.Locay)、基姆(s.Kim)、杨小凯(Yang)和博兰德(J.Borland)等人的深化,将古典劳动分工决定企业优势的思想进一步演化为基于微观专业化分工的内生比较优势源泉理论。在次基础上,提出企业通过分工发展国际竞争优势的措施,及中国商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手段。
一、企业国际竞争优势定义
企业竞争优势可以定义为:“企业在其从事的生产经营领域内,能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质量相同或者好于对手质量的产品,并能从中获得超过竞争对手平均利润水平的利润,该企业就具有竞争优势。”
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是在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的延伸,主要是企业从事的生产和经营领域范围的大小,当企业生产和经营领域范围扩展到国际市场,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背景下,企业竞争优势与企业国际竞争优势是一个相同的概念。
二、劳动分工决定论
该理论首先由亚当·斯密(A.Smith)提出,经卡尔·马克思(K.H.Marx)的完善,阿伦·杨格(Allyn.Young)贝克尔(Becker)、卡尔多(Kaldor)、罗索思(Rowthom)的发展,罗森(S.Rosen)、鲍姆加勒(J.Baumgardner)、洛凯(L.Locay)、基姆(s.Kim)、杨小凯(Yang)和博兰德(J.Borland)等人的深化,将古典劳动分工决定企业优势的思想进一步演化为基于微观专业化分工的内生比较优势源泉理论。
(一)斯密基于劳动分工的盈利能力理论
斯密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必然会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增进社会财富。“劳动生产力上的最大增进……都是分工的结果”。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1776年)一书中举了一个制针企业的著名例子:当工厂把整个工序和工艺分解为18种专门操作时,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百倍乃至几千倍。
斯密认为人均国民收入取决于两个因素:劳动生产率以及生产性劳动相对于非生产性劳动的比率。存在一种非生产性劳动的思想显然是来自于重农学派。斯密将他解释为包括人们从事服务性劳动。关于生产效率,斯密主要将它和分工联系起来考虑。
劳动分工不是源自于的人的智慧和远见,而是一种缓慢的倾向和渐进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以物易物”。这一观点与那个时代的思想主旨相同:强调后天的力量而不是先天的力量。
他从三个方面剖析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一是提高了劳动者
的技巧和熟练程度,从而可以在同一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量;二是可以节省劳动者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三是便于生产工艺和机械的发明,简化了劳动过程,缩减了劳动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而所有这些作用都会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盈利,使企业获得优势。
第一,分工使劳动专业化,提高了工人的熟练程度,这就是熟能生巧的原理,即工作的单一化可以使个人的时间与精力得到最集中的发挥,于是极大提高了劳动者的技能。在这里斯密暗示了知识积累的问题,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个人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也是有限的,只有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有限的领域,才能增强学习的效果。基于此,舒尔茨(Schultz,1986)认为分工的好处还在于加速了知识的积累。在这一点上斯密还暗示分工导致了技能上的差别,这提醒阿罗(《边干边学的经济含义》,1962)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会逐步获得生产经验,也就是说个人可以在边干边学过程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第二,分工节省了在转换工种过程中损失的时间。“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常要损失一些时间,因节省这种时间而得到的利益,比我们骤看到时所想象的大得多。”斯密将时间的节约只归结为消除劳动转换所浪费的时间,但以后的经济学家将其发挥到企业科层等更广泛的意义上去,值得一提的有查尔斯•巴比齐(Charles Babbage,1835),他是继斯密之后对分工提高生产率原理作出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他和斯密一样把分工看作是生产的组织原则,但他重点分析的是企业内部科层组织上的分工提高生产率的原因,他强调在给定技能的条件下利用科层组织能更好地发挥分工优势。巴比齐在引用了斯密关于分工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因后,指出:“所有这些原因虽然都很重要,每种原因都会影响结果;然而据我看来,要说明制造品价廉是分工的结果,如果不谈下述原则,那是说不完全的。”他认为制造过程是把主要干的活路分成若干不同过程,以此确定正好购买每一过程所需的技艺或人力的精确数量。如全部活都由一个人来完成,此人必须要拥有足够的技能才可以完成制造过程中包含的多种多样的操作,并且他还必须有足够的力量去完成其中最费力的操作。即使一个熟练工人完成操作过程的所有阶段,由于各工序的熟练程度要求不同,他的操作时间有一部分被浪费了。在这点上,他与斯密看法一致,但他更进一步论述说,如果雇主完全雇用这类工人,
即使使用完全相同的分工,即使使用熟练工人的制造速度与分层制造速度完全相同,制造的劳动成本也会大大增加。(因为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的工资划分比较大。)这换句话就是说划分工艺分配给不同的工人会降低部分工价,于是就降低了成本。因此巴比齐指出,当有利的工作步骤划分和每一部分所需要的工人种类及人数被确立时,所有不按这种方式生产的工厂,成本就高。综合起来,巴比齐认为合理的企业内部科层组织的分工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企业的科层组织形式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第三,大量简化劳动和节省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也起因于分工,从而使一个人能做许多人的工作。“人类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一事物上,比把注意力分散在许多事物上,更能发现达到目标的更简单更便利的方法。”这一点可以看作是第一点熟能生巧的更广泛深入的含义。对此,杨格(Allyn Young,1928)的评价是,斯密忽略了分工使一组复杂的过程转换为一系列简单过程,其中的某些过程导致机器的采用。巴比齐也认为就体力劳动而言,分工使人们致力于寻求每一操作更有效的方法,其结果是操作过程被越来越细分,形成若干基本的组成要素,这些要素之间可以进行有效重组。通过这种操作过程的分解,就可以使机器取代重复单一性操作成为可能,这就导致了机器的发明与采用,以及大规模机器生产。巴比齐还将这种机器对体力劳动的分工扩展到机器促进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他认为机器对劳动的替代,将人类从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投入更加精细的脑力创造活动中,这就形成了良性的动态过程。不仅如此,巴比齐同斯密一样看重在哲学家或思想家之间的分工,这种脑力劳动的分工基于同样的原理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极大进步,从而推动了生产率的提高。此外,脑力劳动的分工发展也会象体力劳动的分工发展那样,使得其某些地方可以被机器取代去做繁重而惯性化的活动。办公自动化的事实体现了巴比齐的正确性。但是无论是斯密还是巴比齐,他们对机器的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都停留在机器生产对生产环节本身的影响上,而没有将机器的出现与发展同整个生产链条动态地联系起来,因此他们对劳动分工提高生产率的本质特征并未充分揭示,关于这一点,是由杨格来完成的。
在此基础上,斯密指出,分工的原则应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然后交换,购进处于生产劣势的产品,可以获得比自己生产一切产品多得多的利益。他认为,“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花费的小,就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