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的应用练习课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及练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及练习题【导语】比的应用就是把比运用到生活中去。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5页、第56页。
教学目标:1、能运用比的意*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意义,并进行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把比熟练地转化成分数,将分数知识横向迁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牵引(课件出示)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情境导入,引出课题(课件出示)昨天我和王老师合伙买福利彩票,我出了30元,王老师出了50元,结果我们中了一个二等奖,奖金8000元。
我想对半分,各分4000元,王老师说这不公平,你们认为呢?怎么分奖金才合理呢?三、合作探索,解决矛盾1、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请试试看,可以小组内交换意见、讨论想法。
2、说以说你的想法。
组织反馈,逐一展示学生解题思路。
3、我们分到的奖金是否合理,该怎样检验?(两个数量和要等于8000,出资的比是3:5或5:3)4、小结:像这样把8000元彩票奖金按照出资多少来进行分配的情况叫做按比例分配。
北师大版小学6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应用+练习五)PPT教学课件
练习五
6. 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56,甲与乙的比是4∶3。
甲、乙各是多少?
方法二:
4+3=7 112÷7=16
56×2=112 16×4=64
16×3=48
答:甲数是64,乙数是48。
练习五
7.水泥、沙子和石子的比是2∶3∶5。要搅拌20吨 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吨?
方法一: 2+3+5=10
返回
比的应用(2)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返回
感谢观看
北师大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6 比的认识
练习五
复习旧知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课后作业
练习五
复习旧知
这一单元你学了哪些知识 ? 两个数相除,又叫作这两个数的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作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 数叫作比的后项。
方法一: 3+4=7 21÷3×7=49(人) 答:两个班一共有49人订。
返回
比的应用(2)
2.六⑴班和六⑵班订《少年科学》的人数比是3∶4, 六⑴班有21人订,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订?
方法二: 3+4=7 21÷37=49(人)
答:两个班一共有49人订。
返回
比的应用(2)
3.一种喷洒庄稼的药水,农药和水的质量比1∶150, 现有3kg农药,需要加多少千克水?
课堂练习
答:课他堂的小脚结长大约是0课.2后6m作。业
返回
比的应用(2)
⑵成年人血液的质量与体重之比大约是1∶13,李 叔叔的体重是65kg,他身体里的血液有多少千克?
65÷13=5(kg) 答:他身体里的血液有5千克。
返回
比的应用(2)
数学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们对比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但我也注意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有时会偏离主题,讨论与比的应用无关的内容。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需要在今后加强引导,确保讨论围绕主题展开。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比的基本概念。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关系的运算,它在分数、除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比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一个水果店老板需要将8斤水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如何按比例分配?通过这个案例,展示比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数学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
一、教学内容
《比的应用》选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章“分数与除法”的第三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1.深化对比的概念理解,掌握比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学会使用比的基本性质,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3.通过实例,学会解决比的实际问题,如按比例分配、比例尺等;4.能够运用比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如比例计算、简化比等。本节课将围绕这些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比的应用。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虽然大家积极参与,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帮助他们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观点。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意识到需要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设计一些有趣的复习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顾比的应用知识。
6.3《比的应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6.3 《比的应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一张张期待的小脸,我知道,今天我要讲授的《比的应用》一定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教学内容我将从教材的第六章第三节开始,详细讲解比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如何计算比,如何化简比,以及如何求出比值。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比的基本概念,理解比的应用,能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知道,化简比和求比值将是这一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我会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反复的练习,让学生彻底理解这两个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相关的练习题,以及黑板和粉笔,我相信这些教具和学具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我将会从比的概念讲起,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如何计算比,如何化简比,以及如何求出比值。
我会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将比的概念,化简比的方法,求比值的方法一一呈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比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我会选择一些典型的题目,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会在课后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比的概念,是否能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还会寻找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
这就是我对于《比的应用》的教学计划,我相信,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学生一定能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比的概念讲解讲解比的概念是基础,也是关键。
我必须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比的含义,明确比是用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
通过生动的实例,我将比的概念具体化,让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认识。
《比的应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比的应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我将根据《比的应用》这一课题,为您展示我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3页至104页的“比的应用”章节。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比的意义和比的应用,包括比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的化简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比的基本概念,理解比的意义,并能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以及能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则是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化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们准备纸笔,以便进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如果一辆汽车以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那么它行驶1小时能走多远?”2. 讲解比的概念:通过PPT展示比的定义,解释比的意义,并举例说明。
3. 比的基本性质:通过PPT和板书,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相等、比的倒数等。
4. 比的计算:通过PPT和板书,讲解比的计算方法,包括比的加减乘除等。
5. 比的化简:通过PPT和板书,讲解比的化简方法,包括比的约分等。
6. 例题讲解:我将选择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比的应用。
7. 随堂练习:我将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比的定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计算方法和比的化简方法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一桶水有18升,如果每天喝掉3升,那么喝完这桶水需要多少天?答案:18 ÷ 3 = 6天2. 小明身高1.5米,小红身高1.2米,小明比小红高多少?答案:1.5 1.2 = 0.3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比的概念和应用,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比的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是学生继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后,进一步对数学概念的深化。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会求比值,并能进行化简比和求比的应用。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求比值和化简比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比的概念,会求比值,并能进行化简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的概念,求比值,化简比。
2.教学难点: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体育比赛、购物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体育比赛,引导学生思考比赛中的比较问题。
提出问题:“如何比较两名运动员的速度快慢?”从而引出比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比的定义和求比值的方法。
讲解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同时,介绍求比值的方法,如将两个数相除。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进行求比值和化简比的练习。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化简比的题目。
学生通过合作,巩固所学知识。
《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比的应用一、学习目标1.了解“比”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比的基本运算;3.理解比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比的应用;2.熟练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理解比的应用;2.熟练运用比解决复杂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解;2.演示;3.练习。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老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入,让学生了解“比”的概念和定义。
例如,某个水果摊位上卖苹果和橘子,苹果比橘子贵,花费了7元买3个苹果和5个橘子,问每个苹果和每个橘子的价格分别是多少?第二步:讲解1.比的定义:比是两个数的比较关系。
以A:B表示,A、B分别为比的前项和后项,A叫做比的被比较数,B叫做比的比较数;2.比的性质:–比的大小关系可以表示为“大于”、“小于”、“等于”;–当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比为1:1;–比的前后项可以交换,但比不改变。
3.比的基本运算:–乘法:如果A:B=C:D,那么AD=BC,且A:B=C:D=AD:BC;–除法:如果A:B=C:D,那么A:C=B:D=AD:BC。
第三步:演示和练习老师可以通过演示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演示假设购买12345班级的班旗,总共需要1000元,A班和B班想要分别支付,A班出3分之1,B班出2分之1,问A班应该支付多少?解决方法如下:1.设A班应该支付的金额为x,则B班应该支付的金额为1000-x;2.根据比的大小关系,可以得出3:2=x:(1000-x);3.通过比的乘法,可以得出3(1000-x)=2x;4.解方程得到x=750;5.所以A班应该支付的金额为750元。
练习1.一个数字是另一个数字的五分之三,如果这两个数字的和是48,求它们分别是多少?2.一支队伍有5个人,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比的应用,掌握了比的基本运算,学会了如何用比解决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多多练习,深入理解比的应用。
6.4《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6.4 《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章第四节《比的应用》。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比的含义,以及如何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比的含义,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比的含义,以及比与除法的关系。
难点则是如何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际问题,以及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比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请问小明和小红的苹果数量之比是多少?”然后,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同学们运用比来解决。
例如:“一个班级有20名男生,30名女生,请问男生和女生的数量之比是多少?”我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比的概念时,我会利用板书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记忆。
我会画出一个比的模型,用a:b来表示,并用实际的例子来说明这个模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4个橘子,小红有6个橘子,请问小明和小红的橘子数量之比是多少?答案:小明和小红的橘子数量之比是2: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比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同学能够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模糊,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和复习。
对于拓展延伸,我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运用比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购物时,可以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和数量,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商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对比的概念理解和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同学对比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对如何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感到困惑。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我采取了一种实践情景引入的方法。
我通过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同学们运用比来解决。
第六单元《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进行大小比较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 比的运算和应用3. 比的化简和求比值4. 比例尺和按比例分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基本性质和运算。
2. 教学难点:比的化简、求比值和比例尺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比的意义、基本性质和运算,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知识。
3. 应用:讲解比的化简、求比值和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实例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比的运用和注意事项。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提纲:比的意义、基本性质、运算、化简、求比值、比例尺等。
2. 关键概念和公式:比的符号、性质、化简公式、求比值公式等。
3. 例题和练习:精选典型例题和练习,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巩固比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2. 提高题:运用比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3. 挑战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2. 教学方法:总结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提出改进措施。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系统地教授《比的应用》这一单元,使学生在理解比的概念、性质和运算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比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积极参与态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课《比的应用》,主要内容是比的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比的意义,并能够运用比解决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将感受到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够根据所给出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并能够按比使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按比分配是比的应用,又是“平均分”的发展,明确按比分配的意义和作用。
2.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根据所给出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按比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有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难点:能根据所给出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按比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的基本概念,能够简单地进行比的比较和化简。
但对比的应用和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际的生活例子和练习来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按比分配的知识。
请你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按比例进行分配的情况,比如分糖果、分水果等。
你们觉得按比分配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一起思考一下。
(学生思考)教师:很好!按比分配的意义在于能够合理公平地将资源分配给各个部分,确保每个部分都能得到应有的份额。
比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不仅存在于数学中,还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接下来,我将通过实际例子来展示按比分配的过程,帮助你们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和作用。
二、呈现新知教师:现在,我将通过几个实际例子来展示按比分配的过程。
请大家注意观察和思考。
1. 示例一:假设我们有10个苹果,要按照2:3的比例分给两个人,请问每个人能分到多少个苹果?(学生思考)教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计算出总共分成几份,再根据比例来确定每份的数量。
《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性质和基本应用;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比的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意义: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 比的运算:掌握比的基本运算方法,包括比的大小比较、比的化简等。
3. 比的应用: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几何问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概念、性质和基本运算。
2. 教学难点:比的应用,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比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文具盒、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比的意义、性质和基本运算,通过实例讲解比的应用。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知识。
5.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比的应用》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比的概念、性质和基本运算。
2. 提高题:比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探讨比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探讨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的知识。
六年级数学上册 比的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
教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意义。
(2)能够正确写出比,并求出比值。
(3)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探索比的含义和求比值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尝试和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意义。
(2)能够正确写出比,并求出比值。
2. 教学难点:(1)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
(2)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比的概念卡片。
(2)比值计算器。
(3)实际问题案例。
2. 学具准备:(1)学生用书。
(2)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知识:回顾除法的概念和应用。
(2)引入比的概念:展示比的概念卡片,引导学生说出比的含义。
2. 学习比的意义(1)讲解比的意义: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举例说明:展示实际问题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应用。
3. 求比值(1)讲解求比值的方法:将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得到的结果即为比值。
(2)示范操作:教师演示求比值的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4. 练习与巩固(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求给定的比的比值。
(2)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检查答案,讨论解题方法。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比的概念、比的意义和求比值的方法。
2. 强调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发现比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总结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索和学习。
六、课堂练习1. 基本练习:(1)求下列比的比值:a. 4 : 2b. 6 : 3c. 8 : 4(2)判断下列比的比值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a. 5 : 2 = 2.5b. 7 : 4 = 1.752. 拓展练习:(1)小明有24本书,小红有18本书,小明书的数量是小红的多少倍?(2)一瓶饮料有250毫升,另一瓶饮料有375毫升,两瓶饮料的比是多少?七、课后作业1. 求下列比的比值:a. 10 : 5b. 12 : 6c. 15 : 7.52. 选择题:(2)如果一个比的比值是4,这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A)2, 1 (B)4, 2 (C)8, 4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比的应用》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比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和除法的基本知识,对于比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
2.难点: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应用。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比,如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身高和成绩的比,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比的意义。
引导学生发现比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并与除法建立联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例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尝试用比来表示其中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通过引导,让学生理解比与除法的联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比的知识来解决。
6.3《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6.3《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 6.3节《比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比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比的定义、比的意义、比的计算方法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比的计算方法,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比的概念,如“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另一辆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两车相距20千米,问两车多久后相遇?”2. 新课讲解:讲解比的概念,比的意义,比的计算方法,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载体,讲解比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班级有男生20人,女生30人,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多少?如果班级再有5名男生加入,比例会发生改变吗?”六、板书设计1. 比的概念2. 比的计算方法3. 比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一辆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另一辆汽车以10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两车相距40千米,问两车多久后相遇?2. 答案:两车相遇的时间为0.4小时,即24分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如比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因此,我根据《比的应用》这一课题,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主要涉及第四单元《比的含义和应用》中的第1课时,具体包括比的定义、比的意义、求比值的方法以及比的应用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比的含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比的定义,求比值的方法,比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量角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例,如苹果和香蕉,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长度和重量,引出比的含义。
2. 讲解比的定义:在黑板上画出两个物体,如一个长为4厘米的线段和一个长为6厘米的线段,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比。
然后解释比的定义:比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3. 讲解求比值的方法:以刚才的两个线段为例,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
比值就是将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得到的结果,如4:6的比值为2/3。
4. 比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比的应用,如在购物时比较商品的价格和质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商品。
六、板书设计比的定义:两个数相除的结果求比值的方法:比的前项÷ 比的后项 = 比值比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测量等七、作业设计(1)5:8 ;(2)3:4;(3)6:92. 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为80元的商品打8折,求打折后的价格与原价之比。
答案:(1)5:8 的比值表示5与8的倍数关系,如5个人分8个苹果等;(2)3:4 的比值表示3与4的倍数关系,如3个苹果比4个苹果等;(3)6:9 的比值表示6与9的倍数关系,如6个人分9个苹果等;某商店打折后的价格为64元,原价为80元,打折后的价格与原价之比为64:80,即4:5。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是学生在学习了比的概念和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单元。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应用,包括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与除法的关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概念和基本运算,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比的应用,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激发和保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比的应用,包括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与除法的关系等。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比的应用,包括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与除法的关系等。
2.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比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比的应用。
2.运用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比的应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运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和练习题,用于课堂分析和练习。
2.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图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实际问题:某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3:2,请问这个班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引导学生思考比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实例,讲解比的应用,包括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与除法的关系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比的应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分配任务,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呈现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六单元第三课时《比的应用》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六单元第三课时《比的应用》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概念,理解比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 培养学生运用比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比的概念和性质- 比的运算- 比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比的概念和性质,比的运算。
- 难点:比的应用,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比的概念和性质。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黑板,粉笔。
-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的意义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比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比的运算方法。
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比的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板书将清晰地展示比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
- 通过图表和例题,直观地展示比的应用。
作业设计:- 作业将包括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题,以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 鼓励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应用能力。
课后反思:-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 通过课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比的应用。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应用,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培养其运用比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后反思,教师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在本节课中,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比的应用”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六年级数学上册 生活中的比教案 北师大版
教案: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概念,能正确写出比并求比值。
2. 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比的概念,能正确写出比并求比值。
2. 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比的概念,能正确写出比并求比值。
2. 将比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者黑板,展示比的例子和实际问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比的写法和求比值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比,如糖和水的比例,水果和蔬菜的比例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比的含义。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比的概念,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里的除数。
2. 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比的写法,如3:2,表示3除以2。
3. 教师讲解求比值的方法,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结果,如3:2的比值为1.5。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练习写出比的写法和求比值的过程。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四、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做蛋糕时,糖和面粉的比例是多少?2. 引导学生运用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比的概念、比的写法和求比值的方法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3. 实际问题解决:评价学生在实例分析中的表现,是否能正确运用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在做蛋糕的课堂活动中,学生需要按照给定的比例(如3:2)称量糖和面粉。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比的应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学生将通过实例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定义,理解比的两个部分:前项和后项。
-学生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如比的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对实际问题进行简化处理。
4.强化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拓展题和应用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比的性质和比例计算。
-通过错题分析,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解题正确率。
5.重视情感态度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勇于表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中应设计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式、设未知数等多种方法,逐步克服这一难点。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如购物打折、家庭饮食搭配等,引出比的课题,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比的意义。
2.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比的性质。
2.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
-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后复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最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关于比的知识,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比的性质和比例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所学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特布置以下作业:
3.创新思维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一道关于比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这类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比的内涵。
《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份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比的应用》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在这一节课中,选择了教材的第七章第二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以及进行比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以及能够进行比的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以及如何求比值和进行比的运算。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练习题,用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以及进行比的运算。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份清晰的板书,列出比的概念,求比值和进行比的运算的方法,以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作业设计我会设计一些作业题,让学生们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题目包括:1. 求下列比的比值:2:3, 4:5, 6:7。
2. 计算下列比的和:2:3 + 4:5。
3. 判断下列哪个数是比值:4/5, 6/7, 8/9。
答案:1. 2:3的比值是0.6667,4:5的比值是0.8,6:7的比值是0.8571。
2. 2:3 + 4:5的和是14/15。
3. 4/5和6/7是比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比的概念,以及求比值和进行比的运算的方法。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进一步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是我为大家准备的《比的应用》教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比的概念引入在教学内容中,我选择了教材的第七章第二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以及进行比的运算。
对于这一点,我认为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因为比的概念涉及到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些抽象。
因此,我决定通过一些图片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比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的应用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的“练一练”。
教学目的: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应用比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加深对比的理解。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应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应用比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六(1)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二)修一条路,已修的是剩下的6
5。
1.剩下的和已修的比是( )。
2.已修的和全长的比是( )。
3.剩下的和全长的比是( )。
二、基本练习:
1.一种喷洒果树的药水,农药和水的质量比是1:150,现有3千克农药,需要加水多少千克?
独立完成、 组内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比的意义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避免将解决问题变为套用题型。
)
2.学校有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120个,小足球和小篮球个数的比是3比5。
学校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各多少个?
3.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1:2,这两个锐角分别多少度?
4.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5:4.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
三、变式练习:
1.被减数是36,减数与差的比是4比5,减数是多少?差是多少?
2.有一种药水,按药液与水的比为1比5000配制而成。
用这样的药液0.5千克,可配
制这样的药水多少千克?
3.合理搭配早餐。
小明今天的早餐表
(1)小明今天的早餐是按怎样的比搭配的?
(2)如果小明的妈妈按同样的比准备420克早餐,算算各种食物分别需要多少克。
引导学生写出面包、牛奶和鸡蛋的最简整数比,提醒学生要注意比的顺序。
四、数学故事
你们听过阿凡提分马的故事吗?
(如有听说过的把故事讲出来。
没有则进入数学故事。
)
说说你看懂这个故事了吗?
组内讲一讲、 汇报交流 面包 鸡蛋 牛奶 100克 50克
200克
引导学生认识到: 1
2
、
1
4
和
1
6
这三个分数的和并不等于1。
用比的知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想想为什么可以这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从算出三个人分得的马:老大6匹,老二3匹,老三2匹。
)五、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