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科学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做中学教学思想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观念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关于《“做中学”教学思想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幼师专业理论课《幼儿卫生学》中有关营养中蛋白质方面的知识。
教学目标:学生能运用营养知识设计合理的幼儿配餐单。
研究问题:如何采用“做中学”思想,促进学生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过程的优化。
问题背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早已有之,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仅仅把现代教育技术当做一种工具,依旧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是否突破重难点、扩大信息量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
事实上,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的结合,才能促进教学设计的优化,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优化,使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
解决方法:我分别讲授了两堂公开课,两堂课均使用相同的多媒体课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设计了同样的问题和分组活动,学生都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但在第二堂课中,由于教师通过问题的引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新知并独立运用新知分析解决问题,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了学习方式的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了新课改的要求。
教学呈现课堂教学一:营养素之蛋白质导入新知师:蛋白质到底是什么物质呢?多媒体运用:播放视频《蛋白质的奥秘》生: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知识学习师:哪些食物含有蛋白质,哪些食物属于优质蛋白质,什么是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多媒体运用:出示各种具体食物图片知识检测教师预设与《蛋白质》有关的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答,全班交流。
知识运用师:讲述小朋友壮壮因爱睡懒觉,经常不吃早餐,导致营养不良。
多媒体运用:出示壮壮实例并提出问题,给壮壮设计一份营养早餐。
多媒体运用:出示各种常见食物及其蛋白质含量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设计、计算。
这是学生大多数仅能提供方案,少数同学能够从蛋白质角度阐述设计理由。
多媒体运用:出示早餐搭配原则师:请大家对照上述原则继续完善你们的早餐设计方案。
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作者:吴燕来源:《幼儿教学研究》2009年第04期陈鹤琴先生根据儿童心理学及教育实践,将杜威的“做中学”发展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强调儿童要求得真实的知识一定要‘做中学’,而教师也应在‘做中教’,共同在‘做中求进步’。
”《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我们以陈老先生的理念,以《纲要》为准绳,设计了一系列的科学小游戏,通过以下策略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在孩子眼里,世界很奇妙:雨从哪里来的?风怎么有那么多种?为什么会地震?太阳为什么会升起和落下?这些事物对幼儿来说都是新奇的,是他们从未认识过的,因而他们好奇,表现出喜悦、注意和接近,甚至刨根问底,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想将它们弄明白,这就是求知欲。
我们老师应该予以及时解答,以满足其好奇心,并引导他提出更多的问题。
园本科技课程的实施,大大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园本科技课程的实施中我们通过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强化幼儿的求知欲,满足幼儿的探索需要,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来培养幼儿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呵护好奇心,培养探索兴趣兴趣是幼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是幼儿探索、创造的源泉。
没有兴趣,幼儿就产生不了好奇心,更谈不上主动探索学习。
新《纲要》科学领域提出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是一切探索活动的动力,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加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求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究欲望。
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或探究的本能”。
园本科技课程是以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为出发点,在课程统整化、教材生活化、教学活动化的理念指导下,用主题统整的形式,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关联整合起来,使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与环境中的人、事、物产生交互作用中获取各种经验而成长。
浅谈“做中学”理论的应用
浅谈“做中学〞理论的应用浅谈“做中学〞理论的应用摘要:参观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后,对学校表达的“做中学〞理论进行探讨。
关键词:“做中学〞理论;应用;内涵近期参观了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这所年轻的学校从办学理念到学生活动的开展,从名称的设置到校园文化的传播,处处表达出教育学中的先进理论。
笔者仅对学校在表达“做中学〞思想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做中学〞理论1.“做中学〞理论的提出杜威是美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教育理论的三个核心命题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贯穿和渗透在他的教育理论各个领域的总原那么就是“做中学〞。
杜威从批判传统教育的“从听中学〞出发,提出了“从做中学〞。
他认为,“从做中学〞是一种比“从听中学〞更好的方法,表达了知与行的结合。
2.“做中学〞理论的内涵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从做中学〞,主张从经验中积累知识、从实际操作中学习,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手、脑、耳、口等感觉器官亲自接触具体的事物,通过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最后亲自解决问题。
杜威所提出的“从做中学〞的内容具体包括三个方面:艺术活动,其中有油画、绘画、泥塑、唱歌等;手工训练,其中有木工、金工、纺织、烹饪、缝纫、园艺等;要动手的科学研究。
杜威还认为,“从做中学〞的内容使儿童关心的并不是那些客观事实和科学定律,而是直接材料的操作和简单能量的运用,以产生有趣的结果。
二、“做中学〞理论的应用1.“做中学〞理论在D2的表达学校的学风有一点是“勤践行〞,学校的会议室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学校就是社会,教育就是生活。
这些清楚地说明了“做中学〞理论在D2的重要地位。
在学校的走廊上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学生亲自制作的十字绣,还有学生的书法作品、板报、绘画作品等展览。
这表达了“做中学〞理论内容的艺术活动中的绘画方面和手工训练中的缝纫等方面。
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影响,以及如何将教育理论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通过分析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教学实践中的案例,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引言教育理论是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论体系,它源于教育实践,又高于教育实践。
教学实践是教育理论的基石,教育理论则是教学实践的指导。
本文将从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教学实践中的案例,探讨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二、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1. 教育目的论教育目的论是教育理论的核心,它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教育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2. 教育方法论教育方法论是研究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它包括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策略。
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3. 教育评价论教育评价论是研究教育评价的理论体系,它包括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旨在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学生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旨在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进步。
三、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的确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教育目的论,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以下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运用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 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教育方法论,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2)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做中学教育理论在高职教材建设中的渗透
培养的 目标, 尝试进行高职教材建设的改革, 取得 了预
期 的效果 。
法的培养,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 探究” 以“ 为中心 , 这是 “ 中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是对传统学习的深刻变 做
革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原教育 部副部长韦钮说 : “ 了 听 容 易忘记 , 了会记住 , 看 只有做 了才能真正学会 它 。” “ 就是研究“ 做” 怎么做” “ 、做什么” 这是“ 中学” , 做 研 究 的核 心 [2]。
查资料 、 户外调查等 。
伴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 ,高职教材建设近 年来 已取得 了很 大 的成绩 。 出版社 在认 真 总结 、 各 吸 取 国内外职业 教 育课 程改 革经 验 的基 础上 ,出版 了
3. 活动中可以分组进行 , 励学生要合作 和交流 , 鼓 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 4. 必要时教师应给予学 生一定 的指导 , 要时也 必
要 的依 据 和支 持 ,实 践性 教材 的不 足 已成 为制 约 高 职 人 才 培 养 的瓶 颈 ; (4 ) 教 材 内容 与 高 职 培 养 目标 缺
乏衔接 , 脱离学生实际需要 , 没有 良好的可教学性 、
业 岗位群 ( 职业领域 ) 的需要 , 以综合职业能 力培养 为中心 , 突破本科教材的编写框架 , 强调实践性 、 职 业性 和 面 向就 业 的特 点 , 现 技 能 教育 和 动 手 能 力 体 培 养 的要 求 , 高 职 教学模 式 的 改 革 提 供 支 持 。为 为 此 ,笔 者 尝 试 把 “ 中学 ” 科 学 教 育 理 论 渗 透 到 做 《 s a Ba i 程序设计》课程教材建设中,本教材 i Vu l sc
模块 。
“ 中学 ” 做 的理念 和原 则是 :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并分析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启示。
杜威的教学理论强调实践、经验与实际操作的重要性,提倡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来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这一理论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不谋而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文章首先将对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背景、核心思想和实践方法。
接着,文章将分析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如过度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操作、学生缺乏主动性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如何将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应用于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文章将总结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包括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
这些启示将有助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杜威,作为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在全球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强调,教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应是通过实践来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在杜威看来,真正的教育应该发生在学生的日常活动和实践操作中,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听讲。
“从做中学”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践,从实际操作中学习和理解知识。
杜威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他坚信,只有当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他们才会真正地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法,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应用。
杜威进一步指出,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复述,而忽视了知识的实际应用。
他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潜力。
因此,他提倡教育者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做中学”教学理论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论理★★The o ry Re s e a rc h学★★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提供材料和机会,让幼儿通过自身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突出强调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主要目标,目的是让幼儿具有初步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要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但是在现有的幼儿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过多追求知识、方法传授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做中学”理论由杜威(John Dewey)于20世纪初首先提出,强调将学习与幼儿的生活联系起来,强调学习是幼儿的一种发现、操作、尝试等主动实践活动,强调学习的探索性与体验性,强调学习是群体交互合作与经验共享的过程。
幼儿园科学教育中使用“做中学”理论可以体现幼儿的发展本位,让幼儿在“做”中体验求知的乐趣,并不断产生“做”的需要,以不断获得新的动力,不断得到新的发展。
一、开展科学教育的必要性《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科学教育的目标:丰富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粗浅认识,培养幼儿对自然与社会的兴趣和求知欲,开发幼儿的智力,形成幼儿对人对事物的正确态度等。
教育部副部长、全国小学、幼儿园“做中学”实验负责人韦玉同志指出:“小学、幼儿园实施科学教育是从小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每个人在他年幼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
”幼儿天生具有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使他们对万事万物都充满着惊奇。
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幼儿会集中精力去观察、触摸、摆弄和操作,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
因此,创设有利的科学教育环境,及时而适当地对幼儿进行科学指导十分重要。
二、实施“做中学”教学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教师是“做中学”教学理论的实施者,其对教学理论精髓的把握、实施方法的运用和实施过程的调控,都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优劣。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育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启示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育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启示作者:黄银朵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13期摘要: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的“从做中学”教育理念提倡的是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当中学习,即在实践当中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们的具体思维比较活跃,抽象思维不是很发达,再加上小学教材的难度偏低,所学内容都比较具体,所以小学英语教师们可以把杜威的“从做中学”教育理念应用到自己实际的英语教学当中,并适时适当的设计一些有趣的英语教学活动或游戏,让学生们在“做中学”,从而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巩固他们已学知识。
关键词:从做中学;小学英语教学一、杜威“从做中学”的概述“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
这三个命题紧密相联,从不同侧面揭示出杜威对教育基本问题的看法。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从做中学”主张从经验中积累知识、从实际操作中学习,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亲自接触具体的事物,通过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最后亲自解决问题。
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儿童所“做”的或参加的工作活动并不同于职业教育。
所以,英语教学也不例外。
如果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学纯粹的理论,不进行实践操作,那学的也是哑巴英语。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或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学习。
二、杜威的“从做中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年龄通常都是在6-12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对外界充满好奇的时候,但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她们的抽象思维不是很发达,并且,现在的小学生一般都是从小学三级开始正式学习英语。
对我们来说,英语毕竟是一门外语,所以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碍。
这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就应该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或活动。
教育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相关合集:教育理论论文相关热搜:教育理论教育理论与实践科学合理的教育理论是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运用于实际教学更能发挥其作用,指导一线教育工作者。
本文基于一线实际教学的需要,首先阐述了当代推崇的教育理论,并指出将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教学的原因,最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工作需要,结合之前的教育理论,提出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希望能对广大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一当今普遍推崇的教育教学理论1.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近年来,教育界较推崇的一种教育理论是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和赫尔巴特传统的教育理论截然相反,人本主义教育学家推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催化剂”,最主要的任务不是教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适应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和氛围,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安排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要选取满足学生好奇心或能提高自尊感的教材,学生才乐于学习;要在压力较小的教育环境下,主动自发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地位,自评学习结果,从做中学,养成学生独立思维与创造力。
在这种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育界先后提出“以题目讨论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
2.最近发展区域20世纪30年代,维果斯基首先将“最近发展区域”这一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著名论断,并指出,教学的着眼点就是要看到儿童的明天,即“判明儿童发展的动力状态”。
在此之前,教育与心理学界普遍认为“教学是充当发展的尾巴,发展总是走到教学的前面”。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水平有两种:一是儿童现有的水平,比如已经掌握了的概念和规则;二是儿童即将达到的水平。
“做中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尝试
探索篇•方法展示“做中学”是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做中学”改变了课堂教学,让“满堂灌”成为历史,让课堂充满互动、精彩和智慧。
笔者从情境创设、放手课堂等方面,论述“做中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以期取得满意效果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体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适当的情境创设,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知识,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蒸发”时,联系“夏天洗热水澡比洗冷水澡更凉快”的常识、提出生活化问题:洗好的衣服,放在阳光下晾晒,不一会儿,衣服干了,那么水跑哪儿去了呢?学习“汽化”的时候,引导学生回忆烧开的一壶水,冒出的水蒸气;酒精擦在手上,为什么会有凉爽的感觉?游泳后上岸,会感到全身发冷,为什么?学习“光现象”,给学生展示“月食”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的视觉范围得到延伸,有助于对“光源”概念的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发光的物体有哪些;下雨天雷电现象的发生时,为什么先看到闪电;人沿着街道行走,先走向街灯,再逐渐走远,影子的变化———先短后长;“力”的教学中,简单介绍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这些生活化的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司空见惯,将学生带进生活情境中,感受物理知识的普遍性,融入物理故事,使物理教学融入特殊的人文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构建轻松、愉悦的物理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向乐学转变。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构建智慧课堂传统教学之所以低效、乏味,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单一,灌输式“一言堂”,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多背诵,多解题,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发展无法体现。
而“做中学”,也可以彰显教师的智慧,构建智慧课堂,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如“光现象”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通过自主先学,先对光源进行分析,再让学生说出哪些物体可以是光源,并对光源进行分析分类———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初步了解日食、月食现象,了解“小孔成像”等,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对于这些基础知识初步了解后,课堂开始的五分钟左右,给学生留出自主交流和展示自学成果的机会,这个环节也是“讲出来”所学的主要环节。
课题申报模板: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数学“做中教,做中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数学“做中教,做中学”教学模式的应用课题名称: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数学“做中教,做中学”教学模式的应用关键词:信息做中教,做中学应用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青年课题学科分类:数学研究类型:数学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课题设计论证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在西方科学教育的变革发展历程中,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由来已久,尤其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更注重“做中教、做中学”。
最早可见于第斯多惠、斯宾塞等人的教育主张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于1835年在其著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提出了探讨发现的教学法原则,其中蕴涵了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美国学者约翰·杜威于1904年完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构建,出版了《民主主义与教育》,充分体现了知与行的结合。
在国内,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教学做合一”的发展和倡导者。
他主张“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
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言是实学。
”并特别指出一切教学都集中在“做”,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陈鹤琴先生也主张“做中教,做中学,在做求进步”,他还说“教师与学生共同来做,必要时给学生以指导,他们在做与教中取得的经验,则是求得进步的主要因素。
”尽管现有很多的资料发布,但大多是运用在中职的专业课上,文化课特别是数学课程的运用还属于初级阶段,以理论层次的探索居多,具体的与课程教学的成功应用案例和操作方法在国内并不多见,加上运用几何画板和excel的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更为空缺。
“做中学”教育理论在初中科学课教学中的运用
“做中学”教育理论在初中科学课教学中的运用摘要:科学新课程的实施,带来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结合《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入“做中学”教育理论到初中科学教学之中,以推动科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引导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
关键词:做中学课程改革科学探究教学应用能力培养中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全面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工程,具有促进学生成长,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功能。
科学课程(7—9年级)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共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科学课程标准》是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全面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以培养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为主导,以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基础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为基础,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背景,使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养成科学的行为和习惯。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经验的传授、轻亲身体验的获得。
提高儿童和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科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做中学”教育理论着眼于未来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关注科学教育的平等机遇和基础性,以面向全体儿童基本科学素养的培养为首要原则。
“做中学”给我们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是创新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与《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相吻合的。
一、“做中学”教学产生和发展大约在十五年前,美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Leon Lederman提出了“Hands On”的学习模式。
他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美国准备20年后合格的公民。
1995年由法国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Georges Charpak将其引入法国,称为“La Main à La Pate”,直译为“动手和面吧”,意即“动手做”。
杜威的“做中学”新释
杜威的“做中学”新释杜威,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是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提出了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做中学”,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重新审视杜威的“做中学”思想,探讨其内涵、教育价值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做中学”思想起源于杜威对传统教育方法的批判。
他认为,传统教育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他提出了“做中学”的思想,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知识和技能。
实际操作: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动手操作获取直接经验。
亲身经历: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而非从他人那里间接获得。
兴趣:学习应该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持续改进:学生应该在操作中不断尝试、反思和改进,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做中学”思想在教育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价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学生兴趣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践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反思和改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做中学”常常需要团队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在当代社会中,“做中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做中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做中学”思想也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杜威的“做中学”思想是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知识和技能。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杜威(1859-1952),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提倡实用主义。
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不仅影响着当时的国际社会,并对当今教育界仍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通过文献研究法试图解读“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内涵,发现“从做中学”理论可以借鉴的地方,并结合当今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其在实际教学中的意义: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儿童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改变家庭作业的单一形式、运用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
标签:从做中学;儿童;教学引言: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的出现和形成,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
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充分吸收和借鉴了在他之前的优秀文化,他的教育理论具有丰富且深厚的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功底。
“从做中学”理论一经提出,便引起了社会范围内的广泛讨论及对当时教育的审视;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他的教育理论被视作教育界的经典,且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的学习时,必先学习杜威的教育理论和思想,作为学生自己的理论基础。
一、杜威“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涵义与不足杜威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在对适应环境中生长的,个人也是在参加社会活动中而得到身心素质的发展的。
同样,个人的身体和心理以及理论和实践也不是敌对的,而是相辅相成的〔1〕。
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主要是批判传统课堂中学生静坐、依托教科书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方式。
杜威认为人们思维来源是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
也就是说,在生活中遇到难题了,人们才会思索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去检验方法的正误,思维就是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并得到发展的。
实用主义的思想在教育中的表现,便是“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2〕;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便是“做中学”。
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
重视儿童的需要、兴趣、身心发展特征,以儿童的感受和需要为出发点,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将儿童的本能和兴趣置于思考的首位,考虑教学活动是否有足够的趣味性吸引儿童学习。
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
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出处:网络作者:严尔权“从做中学”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 ─1952)的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
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
”①杜威把“从做中学”贯穿到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中去,诸如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以“从做中学”的要求为基础。
形成了“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而且影响了全世界”的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
②“教学做合一”是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891─1946)所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
“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
”③在陶行知先生意中,“教学做合一”实际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二是指关系,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指目标,教育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
④他同时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的锐利武器。
“从做中学”和“教学做合一”之间有两重关系,一是师承,一是创新。
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教学做合一”的直接源头便是“从做中学。
”陶行知为了改造中国的教育,从杜威那里学习继承了许多合理的积极的对中国有用的东西。
首先,是向旧的传统教育开刀。
“从做中学”是对传统旧教育进行全面否定的一个中心论据。
杜威全面地批评了传统的教育,指出这种教育只是从外面对儿童进行灌输,所用教材和教法与儿童本身的需要没有联系。
儿童的学习过程只是生吞活剥书本上的和成人经验中的东西。
教学始终置儿童于被动地位,压制儿童个性,不考虑儿童心理特征的发展。
他提出,要重视儿童本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把他们看成是教育的素材和出发点。
教育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的教育总是褒贬不一 , 批判方不仅有家长 , 还有教 育工作者本身 。 方面 , 一些教育专业修养不高、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相 对缺乏的教师投身一线工作后 , 完全按照传统教学模式 , 生 搬硬套 的组织 日常教学 , 没有及时地运用教学教育理论去不
一
断改 革 和创新 教学 方法 ,时 间一长 , 效 果欠 佳 , 不仅 打击 了
师生积极性,更严重的产生 了职业倦怠感 ,影响班级管理 。 另一方面, —些教育专业的教师投身—线教学, 专业修养及 理念思维层次都居上, 在实践之前, 都是带着自己的教学理念来 的, 积极性非常高。 但基层工作的琐碎以及中国应试教育不可避 免的弊端, 使得大多数专业教育工 作者在现实中颇感无奈。 教学是一份枯燥琐碎与不断 自我摸索相结合的创造性 工作。它可以很枯燥也可以很趣味。教师首先应摆正心态 ,
一
2 0 世纪 3 0 年代 ,维果斯基首先将 “ 最近发展区域”这
一
习新 知识 后 , 问 隔性重 复学 习 , 达到 相 同熟练 水平 所需 时间 会 越 来越 短 ,直 到不 会遗 忘 ,重复 的 时问 间隔越 短越好 。 二 有 效 运用教 育 理论 于实 际教 学 中的原 因
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 , 提出 “ 良好的教学应该走在
4 .“ 遗 忘 曲线”理 论
当今普 遍推 崇 的教 育教 学理 论
1 .人 本主 义教 育理 论
近年来 , 教育界较推崇的一种教育理论是罗杰斯的 “ 人 本主义”教育理论 。和赫尔 巴特传统的教育理论截然相反 , 人本 主义教育学家推崇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最富有意义 的角
从做中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从做中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作者:龙勇斌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15期“从做中学”是杜威提出的教学理论,它也是一种经验的方法、思维的方法、探究的方法。
什么是探索的方法呢?它究竟是怎样进行的呢?杜威早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他在这本书中所提出的著名的思维五步说是这一方法的具体表现。
按照胡适所作的比较通俗的转述,这五步是:疑难的境地(暗示):指出疑难之点究竟在什么地方(问题);假定种种解决疑难的方法(假设):把每种假定所涵的结果——想出来,看哪一个假定能够解决这个疑难不信用(试验)。
胡适曾把杜威的这个五步概括“细心搜求事实,大胆提出假设,再细心求证。
”有时他说得更简单:“科学的方法只是“大胆地假设,小心的求证”十个字。
在杜威看来,“从做中学”的提出有三个方面的依据:一是“从做中学”是儿童的自然发展进程的开始。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一书中,杜威十分清楚地写道:“在第一阶段,学生的知识表明为聪明、才力,就是做事的能力。
”“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how to do)的知识,例如怎样走路、怎样谈话、怎样读书、怎样写字、怎样溜冰、怎样骑自行车、怎样操纵机器、怎样运算、怎样赶马、怎样售货、怎样待人接物,等等。
……应该认识到,自然的发展进程总是从包含着从做中学的那些情境开始。
”他认为,美国许多进步学校的实验表明,正是通过“从做中学”,儿童得到了进一步的生长和发展,获得了关于怎样做的知识。
二是“从做中学”是儿童的天然欲望的表现。
杜威认为,儿童身上蕴藏着充满生机的冲动,生来就有一种天然的欲望,要做事,要工作。
他强调说:“进步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把这一事实应用到教育中去,运用了学生的自然活动,也就是运用了自然发展的种种方法,作为培养判断力和正确思维能力的手段。
这就是说,学生是从做中学的。
”在杜威看来,一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要的动力在于儿童本能的、由冲动引起的兴趣上。
浅析杜威“做中学”对少儿英语教学的运用
浅析杜威“做中学”对少儿英语教学的运用-------------晋江毓英中学王惠珊摘要:“做中学”原则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做中学”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当今,“做中学”原则的存在仍具有其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少儿英语教学。
少儿的学习与少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让少儿在“做中学”学英语,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学好英语。
关键词:杜威“做中学”少儿英语教学面向每一个孩子,尊重孩子们的差异,为孩子们终身的学习,更为孩子们学会生活奠定基础,教学来源于生活,从周围取材,这些原则是少儿英语教学的基本特点,正好和杜威的“做中学”相一致。
在杜威的理论中,对教育界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做中学(Learning--by--doing)”原则,“做中学”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杜威曾经英勇地使用这一理论利器与传统教育进行了数十年的斗争,而支持进步教育运动的开展。
一百多年过去了,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杜威的“做中学”理论仍然充满了生命力。
一.杜威及“做中学”原则(一)杜威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20世纪对东西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
“一般公认他是美国现存的首屈一指的哲学家”。
“他不仅在哲学家中间,而且对研究教育学的人,研究美学的人以及研究政治理论的人,都有深远的影响。
(罗素)”(二)“做中学”原则“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这三个命题紧密相连,从不同侧面揭示出杜威对教育基本问题的看法。
并且,他以此为依据,对知与行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举世闻名的“做中学(Learning--by--doing)”原则。
杜威认为“做中学”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在杜威看来,"从做中学"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也就是知与行的结合,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
在论述“从做中学”的涵义时,杜威明确指出:工作是“使用中介工具或用具以达到目的”,其区别于“劳动”和“游戏”的是具有理智的特点。
“做中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
体教学实践 , 进一步探讨“ 做 中学” 在英语教 学中的具体运 用, 并指 出在运用“ 做 中学”
教 学策略 时应 注意 的 问题 。
【 关键词】 做 中学; 素质教育; 兴趣 ; 初 中英语
En g l i s h Te a c h e r s
Vo 1 . 1 6 No . 2 1
“ 做 中学” 在 初 中英语教学 中的运用 与实践
李会 蓉 谢 锐
【 摘 要 】 通过分析 “ 做 中学” 的理论 以及特点 , 结合《 英语课程标准》 的要 求以及 “ 做 中学” 在 英
2 0 1 6 年 第 21 期 英语 教 师
( 二)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 做 中学 ” 强 调 教 师 必须 充 分 考 虑学 生 的 个 体
( 二) “ 做 中学” 在 英语教 学 中的意义
“ 做 中学 ” 应用 于英 语教 学 , 对教 师 和学 生都 能
差异 和学 习特 点 。教师设 计 活动 或安 排任 务 时 , 应 带来 一定 的积 极影 响 。
尝试使用各种教学技术和方法满足学生 的个体需 求, 鼓励学生尝试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 三) 突 出学生的 中心地 位
首 先 ,教 师 必须 从 根 本 上 改 变传 统 的教 学 观 念 ,积 极 探 索 先进 的教 学 方法 。为 了 丰 富 自己 的
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 教师必须谦虚学 习, 提高教
一
、
理论 基础
悟、 实践 操作 、 表 达交 流等 探究 性活 动 , 获得 知识 和
浅谈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教学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探索篇•教学研究在近代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新课改进一步提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为推进教学全面改革提供了关键的理论。
初中语文教师在改革教学时,应该从教、学、做这三方面出发,不仅仅是把这三者做一个简单的拼接,更重要的是将教、学、做融会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优质课堂。
一、教———教学相长,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在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中,“教”明显放在首位,由此可见“教”这一过程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教”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关键,决定了学生对知识汲取的程度,是教学这一行为中最基础的部分。
因此,每位教师都特别重视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学习观念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
“教”不是单纯地指向教师单方面的“教”,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应该坚定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念,在教的同时注重学生学的情况。
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为例。
这篇课文的生词僻义教师应该安排学生在课下预习,给予学生预习的自主权利,让学生学会预习并对课文有大体的了解。
在课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诗人贺敬之写这篇诗歌的背景,给学生提供了解作者情感的材料,使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到课文的思想感情。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感受作者的内心,用自己的感情理解并朗读诗歌,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朗读。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要鼓励表扬学生。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回答,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
对于学生理解不透彻的地方,教师应该给出委婉的建议。
同时,教师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不要把自己的地位放得高高在上,而是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
二、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改背景下的素质教育之所以倡导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就是为了扭转过去的“死记硬背”“尽信书”的学习方法,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知识本身,运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新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中学”科学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目前,“做中学”在很多幼儿园都采用了;“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验证——记录和描述——结果与讨论”,这么一种教学模式。
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
一、关于课前准备
材料提供恰当与否,是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基础。
首先,要考虑环境材料的提供。
幼儿的学习与成人不同,他们必须通过直接接触,充分感知,才能积累经验,幼儿对材料的操作是获得经验的一个前提条件。
其次,要考虑材料的操作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如果提供的材料太难,幼儿不会操作或不知所措,则对这个活动失去兴趣;提供的材料太容易,幼儿很快就会获得答案,则没有继续探索的动力,从而也无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思维。
再是要考虑材料要便于幼儿操作。
在“立在水中的木棍”活动中,我开始提供的一些材料(如细铁丝)在进行实验时,不但没有成功,而且幼儿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后来我把材料改为小玻璃瓶,材料便于幼儿操作,他们在玩玩、做做中发现了许多能使小瓶立在水中的办法(如有的幼儿在瓶中装钉子、石头;还有一个幼儿想到可以把瓶盖打开,让瓶口朝下,这样小瓶也能立在水中。
教师在课前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清楚该为幼儿提供什么样的材料,既能使幼儿感兴趣
又便于操作,既有探索的欲望,又能促进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获得发展。
二、关于科学活动过程
“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提出假设——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四个环节。
第一步,鼓励幼儿进行猜想和假设
让幼儿在做中学实验研究之前,先猜想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做出自己的判断。
作为幼儿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我们考虑到幼儿由于年龄、经验和认识水平的特点,常常用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不可能说出绝对正确的答案,因此我们允许幼儿出错,耐心倾听幼儿的每一句话,即使幼儿说得不着边际,也要尊重幼儿间的差异,接纳每一个幼儿的观点,面向每一个幼儿,力求真正了解到幼儿的真实想法。
除此之外,我们还让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形成个人猜想记录,有的也可以改变由我们教师自己把幼儿的想法画下来,形成集体猜想记。
在“制作风车”活动中,教师准备了许多不同的材料和关于风车制作方法的图解,让幼儿探索哪一种材料做出的风车最好。
当幼儿做成风车后,教师又进一步提出了新问题——“怎样让风车转起来?”幼儿提出用吹风机、气球、气筒、长笛等许多东西,其中一个孩子提出用吸尘器,这时教师并没有马上否定孩子的意见,而是找来这些物品,让幼儿分组试一试。
结果吸尘器没有让风车转起来,而是把风车吸进去了。
尽管有的孩子急哭了,但他们却获得了重要的经验,而且是自己得到的答案。
第二步,通过动手操作,发挥幼儿的积极性
这是幼儿学科学的一个主要环节。
根据活动内容,要求幼儿至少两人或三至四人组成小组,自己设计实验步骤、选取实验器具和材料、设计记录表格、动手操作、不断进行调整,并最终完成实验。
如在探索“冰的融化”的实验过程中,让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并指导幼儿做实验记录。
大部分幼儿都先去盛热水,将冰块放入水中,观察其融化过程。
有个别小朋友用铁锤砸后发现冰块不能很快融化,便加入盐,发现冰块还是不融,最后拿到太阳底下去晒。
小朋友们的记录逐渐完整、全面;“做中学”提出的方式使幼儿观察、质疑、设想以及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例如孩子们常常会说:“真是这样的吗?”“我们每天来看看吧”。
第三步,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并真实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如果只让幼儿猜想,幼儿的认识最终只能是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
这时最好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让幼儿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我们没有急于在幼儿动手做之前就把答案告诉他们,也没有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左右幼儿的思想,暗示实验的结果,而是放手让幼儿大胆地动手做,鼓励幼儿把看到的都记(画)下来。
我们教师只是随机地
指导,通过提问、参与、建议等形式引导幼儿一步步迈向科学概念的原理,并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记录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使用的材料、方法,语言表述以及观点和发现,便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概括和小结。
如“冰的融化”活动中,在实验过程中及结束后,幼儿的记录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用数字表格,有的画成图,实验记录本人手一册,并长期使用和保存。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幼儿可以看到自己在不同时期所作的实验记录,和当时的想法,这会引起他们不断的反思,因此实验记录不仅是幼儿学科学的记录,也是他们成长的真实记录。
四步,让幼儿依据实验中观察到的情况得出的结论与同伴进行交流、汇报,并与实验前猜想进行比较。
幼儿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自己动手操作,自己验证假设,自己得出结论,还要能够用准确的、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与同伴交流获得的经验。
在实验结束时,要进行小组或全班集体讨论,每个实验结论还要经过同伴的质疑。
这个环节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研究本身的认识,同时也使他们学会了相互交流与分享经验、相互尊重与合作。
又如“冰的融化”活动中,幼儿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要进行充分的讨论,找出对方实验中的优点和缺点,并说说对方的设计给自己的提示。
三、课后总结。
课后,教师要进行总结。
包括教学感想,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
以及有多少收获,如何指导幼儿进行进一步探究等。
总之,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任务不是教会幼儿知识,而是让幼儿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让幼儿懂得他身边的自然事物包含着许多科学的道理,认识到科学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在学科学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学会遵守规则、学会学习,这是“做中学”项目倡导的基本原则,它的实施将为新一代公民的成长奠定良好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昆山市绣衣幼儿园江苏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