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共31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39张PPT)(共3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39张PPT)(共39张PPT)
知州3的.权地力方。 贫弱。
制钱 谷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由中央掌握; 设置_转__运__使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 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 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 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 北宋的军队分为禁军、厢军和乡兵。 • 禁军是北宋的正规军,又称上军,由各地军队的精壮者
抽调而成。宋太祖为了控制兵权,对禁军进行了改编, 大约一半部署在京师,另一半安置在各地。 • 厢军是地方军,很少进行军事训练,多从事工役和杂役, 因而也称为“役兵”。 • 乡兵,分处在各地,战时征召,闲时务农,类似于民兵 性质。
•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6.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
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D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1.(2016·岳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
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D )
A.刘备 B.元昊 C.忽必烈 D.赵匡胤
2.《宋史·太祖本纪》记载:“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 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这段史料记载
的历史事件是( D)
• 结果: • 统一了南方和中原地 区
思考:北宋是否完成了国家的全部统一?为什么?
没有完成统一。 原因:北宋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结束了五代十国 的分裂局面。但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同北宋并立的 还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等少数民族 政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 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 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33张PPT)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 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 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 安矣。”
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原 因是什么?总结北宋如何实现 “息天下之兵”的?
在地方,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干政, 并设通判相互牵制; 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权 收归中央,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 削弱地方权力。
北 宋 的 统 治
时间:960年 北宋的建立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陈桥兵变) 都城:东京 剥夺高级武将军权; 在中央,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宰 相专掌行政,枢密使掌管军事,三 中央集权 司使管理财政,各自长官分别对皇 帝负责; 的强化 在地方,中央派文官任知府、知州 等职,代替节度使,实施三年一换 的制度,还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 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 选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武 将受文官监督和管束; 重文轻武 进一步科举制度,增加录取名额, 提高进士地位; 的国策 开办学校,传授儒学。
长久以来,人们都将宋朝称为“ ”,和之前 的“强汉”、“盛唐”等大一统王朝相比,宋朝的疆域 面积最小。宋朝军队面对辽、金、甚至弱小的西夏的入 侵,多次被对方打得狼狈不堪、一溃千里、丧师失地、 赔款纳贡。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连皇帝、太子 都被金军俘虏了去。
弱宋
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解读
• 知道北宋的建立,理解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 施以及历史背景;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与影 响,理解重文轻武与稳定政治的关系。
杯酒释兵权
时空隧道
如果回到宋朝,你会选择过何种生活? (文人?军人?还是其他?)结合教材第 二个标题,说说你的理由。
(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 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 分治大藩,纵皆贪浊(贪污受贿),亦未及 武臣一人(的祸害)也。” ——(宋)李焘撰: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24张PPT)

积极影响
①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 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 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②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 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消极影响 武将过于受到限制,影响战场上的临阵指挥,导致北
宋对外战争屡败。
——(宋)谚语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 朝 武 将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宋 代 文 臣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Q1:宋朝为什么要重文轻武? 原因: 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的弊端重现。
Q2:宋太祖和宋太宗在重用文官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有意重用文臣 掌握军政大权
宋太祖
宋太宗
措施: 1、文臣统兵,武将受限
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 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 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 成。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文臣统兵的代表: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天圣八 年进士,修《新唐书》。宋英宗时, 官至枢密副使(兵权)、参知政事 (行政权)。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措施: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科举取士 宋太祖:最多一次是31人,诸科最多是96人; 宋太宗:977年,进士109人,诸科200人, 又赐进士180多人,总录500多人 宋真宗:(继续增加),如在1000年录取进士 409人,诸科更高达1129人。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的职权和作用。
通判的职权:涉及地方一切行政与司法事务,知州发 布的各项官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 作用: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行为实行监督。
影响: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 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23张PPT)

我们只统 兵,不能 调兵,真 悲剧!
我虽能调兵, 可我不会领 兵打仗啊!。
宋 将 领
枢 密 院 官 员
(二)在中央: 皇帝总揽大权 削弱宰相 权利 皇帝
财政 行政 中 书 门 下 军事
参 度 盐户 支 铁部知 政 (三司) 事
枢 密 院
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 削弱相权。 皇帝
强化中央集权 相权
(三)在地方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A.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三年一换 B.设置通判。 分散知州的权力。 C.设置转运使。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史》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 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 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职权:地方一切行政和司法事务,需要经过通判署名才 能生效。 作用: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
宋将 领
注重文教,广开科举
材料一、 “北宋共开科举考试81榜,期间所取文士合计60035人,平均 每年360人。” “北宋武举共开科考试28榜,共取士868人,年均5人。” ——《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 材料二、
重文轻武的 政策
读书风气浓厚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 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汪洙《神童诗》
我替您管钱
我烦你俩!
这回可以睡 个好觉了!
转 运 使 我替您“分 忧”!
赋税都上缴 了,下个月 的开支可咋 整?
知州
通 判
皇 帝
知州
强化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 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 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影响
我们是个摆 设?!真悲 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共25张PPT

时间: 960年 建立者: 赵匡胤 都城:东京(开封) 国号: 宋 史称:北宋
分北 裂宋 局结 面束 ,五 统代 一十 中国 原陈桥驿北 宋 东京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北宋建隆三年至太平兴国四年(962—979 年),宋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方的方针 ,主要包括慕容延钊、李处耘率军平定武 平周保权(963年),同时荆南高继冲主 动投降归顺;王全斌率军平定后蜀孟昶( 965年);宋太祖率军征讨北汉(968年) ;潘美率军平定南汉刘鋹(公元970年) ;曹彬、潘美率军平定南唐李煜(975年 );之后,吴越钱俶、清源军节度使陈洪 进主动投降归顺(978年);宋太宗率军 平定北汉刘继元(979年)。
课堂练习
1、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
A 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是
() A.重文轻武 B.强干弱枝C.重内轻外 D.冗官冗费
D 2.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对宋太祖评价,正确的有
() ①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 ②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 央集权 ③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 ④采取“崇文抑武”策略, 提高了文人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劝学诗》
宋真宗(北宋第3位皇 帝)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问 题 思 考:宋太祖如何 控制军权?
宋太祖杯酒释兵

第6课 北宋的政治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36张PPT

第6课 北宋的政治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36张PPT
人物:宋太祖和后继者
方针:先南后北
结果: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
意义: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
裂割据局面,实现了中 原和南方地区的统一。
北宋灭南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被后人评为“中国第一词帝”。他的词,语言明快、 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 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 影响深远。他的多篇著作都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成为了 学生们朗读并背诵全文的重点篇目。 961年六月,南唐中主李璟病逝,李煜在金陵登基为帝。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历史事件从背景原因、内容 过程、意义影响三个方面去掌握。)
1、背景原因
材料:
强化中央集权
观察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宋太祖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专权,导致政局动荡不止,政 权寿命短暂,更替频繁。
北宋军队编制
禁军:是北宋的中央军,正规军。大致一半守京畿,一半戊 诸郡,京城与畿辅兵力亦大致平衡,以便内外相制。同时实 行"更戊法",畿辅与诸州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以使兵不识将, 将无专兵。 厢军:名为常备军,实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机构的杂 役兵。
宋真宗(北宋第3位皇帝)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2)改革发展科举制
(1)概况: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2)影响:①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②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③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 的文治局面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26张PPT)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26张PPT)

获得功名的人实际也占据了朝中的显要位置。文官制度成功地将大量人才收罗进了政府,同时通过诱人的仕途消除了才俊之士图谋不轨的威胁。1148年至1256年间的进士中,有一半以上三代均为布衣,可见科举制度网罗人才之力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种文官制度的成功,后世再未发生陈桥兵变那样的篡位事件。——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宋太祖的疑惑是什么?目标是什么?
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治动荡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处理?
话说宋太祖黄袍加身之后,忽一日把老战友们召进宫来,把酒言欢。半酣之际,太祖从容坦言,担心诸位可能在下属的邪恶引导之下被迫篡权。功臣宿将慌忙请示该怎么办。太祖说:“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我且与尔曹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功臣如蒙大赦,双方成交,皆大欢喜。——赵冬梅《法度与人心》
重文轻武文昌盛
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形成了文臣统兵格局
建立不同于前朝的枢密院制度,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长官为枢密使和枢密副使,主管调动全国军队,分掌军政大权。——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宋太祖为什么要让文官掌握军政大权?
实行了怎样的政策?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的格局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的格局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强化集权固中央
(宋)太祖既得天下,诛李筠、李重进,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戈不自,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为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司马光《涑水纪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31张PPT 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31张PPT  含)

精兵,则天下自安 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
矣.
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
据此,赵普建议怎么做? 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
即夺其政治权、经济权、军事权。
原因
唐末五代,藩镇太重, 1 君弱臣2 强(地方权3力大,
中央势弱)
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 割据状态,要巩固统治, 结束封建割据,必须加强 中央集权
A.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B.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C. 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D. 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
2.“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D )
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重文轻武
3.“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说明宋官员的主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
1.知道北宋的建立方式、建立时间、建立者和 都城。 2.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3.了解宋朝实行的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了 解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和作用。 4.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及其影 响的学习,培养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 字元朗。军事家,宋朝开国皇帝。赵 匡胤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掌管 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 胤发动陈桥兵变。恭帝被迫禅位,赵 匡胤登基,建立“北宋”。
宋太宗
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 朝廷授予的“阵图” 行军布阵。(受抑制)
这两位皇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唐朝受西北少数民族的影响,尚武的风气盛行一时, 唐朝中期以来出现了骄兵悍将飞扬跋扈的局面。
北宋科举制的特点
1.程序严格:州试——省试——殿试; 2.提高进士的地位。 3.方法严密:糊名法,防舞弊; 4.录取名额大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共32张PPT)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 糕的时代。
小结
漕司。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 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
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条件
皇帝
强化 君权
中央:以 宰相 为首的百 官
削弱相权
中央 集权
地方:行政权、财权、兵 权
总体方法:分化事 权
具 体 1、设 参知政事 措 若干人,位同副相, 施 与宰相共执行政权。
2、由 政事堂、枢 密院 和三司使 分 割宰相的行政权、 军政权和财政权。
知政事。
2.表现: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 科举制。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太祖誓碑
宋初太祖时,取士较严,进士人数最多也没超过31人, 宋太宗即位后,开始突破100大关,有时一科竞达300多 人… …宋代平均每年取士的人数约为唐代的5倍,约为元代 的30倍,约为明代的4倍,约为清朝的3.4倍。
二 、重文轻武的政策
材料:宋太祖曾说:“五代时期藩镇强横残暴, 百姓受苦。我现在选派100多名干练的儒臣分别取治 理各个藩镇,即使他们全部贪污舞弊,也比不上一个
武臣的危害大。”
1.重文轻武政策的目的: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 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表现:①重用文官
《劝学诗》
宋真宗(北宋第3位皇帝)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 粟。
皇皇帝帝权力分散受制约权力分散受制约宰相宰相百官之首权力过大百官之首权力过大节度使节度使行政权财权兵权集一身行政权财权兵权集一身宋太祖强化集权前后的对比示意图宋太祖强化集权前后的对比示意图皇皇帝帝权力集中权力集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中央
第6课 北宋的统治
关于宋朝GDP的统计: 一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刘光临先生,据他的统计与推算,宋朝的人均国民收入 位于历代最高峰,为7.5两白银,远远高于晚明2.88两,要到十九世纪的晚清, 才追上宋代的水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8张PPT

一 习题演练
5、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 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 ()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 本科必备
1、北宋同一方针:先南后北 2、重文轻武的表现:抑武事、兴科举
控制对军队的 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
调动Leabharlann 而无发兵之权(统调分离)
经常调换军队将 领,定期换防 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统兵权

调兵权
枢密院
领军将领
行政上:中央集权
目的
措施
在中 央
在地 方
防止 宰相 权力 过大
加强 对地 方的 控制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1.宰相之下设相当于副宰相 的若干人; 2.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 的军政、财政大权
再 会
普曰:“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 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 巧也,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 矣。”
• 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军事上:收兵权
目的 措施
作用
消除 唐末 以来 武将 专权 的积

解除禁军将领 牢牢控制了军队 的兵权
北宋的政治
目录
CONTENTS
壹贰叁

北 宋 的 建 立
太 祖 加 强 中 央
重 文 轻 武 的 政



五 代 十 国


的 建
国号

宋 (北宋)
建立攻周者96,0年宰正相(月范赵宋初质匡太一等胤祖,未)传辨闻真契伪丹,联急合遣北赵汉匡南胤下统 时间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6课北宋的政治 (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6课北宋的政治  (共22张PPT)

• 经济上:下令取消节度使 收税 的权力,除留部分用 作必要支出外,其余 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在地方 设置 转运使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 现。 2、表现:宋太祖有意重用 文臣 掌握军政大权。 宋太宗采取抑制武将、提 升文官地位的政策, 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宋朝注重发展 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 建立:960年,后周大将 赵匡胤 在 陈桥驿 发 动兵变(“陈桥兵变” “黄 袍加身” ) ,夺 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 宋 ,以 开封 为都城, 史称北宋。赵匡胤 就 是 宋太祖 。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 先南后北 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 了南方割据 政权,结束了 中原 和 南方 的分裂割 据局面。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3、影响: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 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 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重文轻武的弊端
北宋年间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表格
见P32知识拓展
•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 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 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 ×
√ ×
北 宋 的 统 治
时间:960年 北宋的建立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陈桥兵变) 都城:东京 剥夺高级武将军权; 在中央,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宰 相专掌行政,枢密使掌管军事,三 中央集权 司使管理财政,各自长官分别对皇 帝负责; 的强化 在地方,中央派文官任知府、知州 等职,代替节度使,实施三年一换 的制度,还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 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 选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武 将受文官监督和管束; 重文轻武 进一步科举制度,增加录取名额, 提高进士地位; 的国策 开办学校,传授儒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8张PPT)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 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 ?……”普曰:“……其故非他,节镇(藩镇)太重,君弱臣 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 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集中 军权
解除 禁军高级将领 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 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 将领 , 割断 将领 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集中 行政 权
结果
中央
削弱 相权 ,设宰相、副宰相若干人,共同议政; 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派 文臣 担任州县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
思考二:宋朝为什么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探究 (1)原因: ①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禁军统帅,依靠部下将领的拥护,发动 陈桥驿兵变,夺得后周政权,建立宋朝。 ②因为赵匡胤以武力夺位,再加上五代时期,武将夺权的情况特 别多,所以他特别害怕部下掌握兵权的将领效法,不信任武将, 重文轻武,压制武将,防止武将篡位。
(2)影响: ①积极方面: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 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维护了 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方面:兵将分离政策使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 降;政府机构重叠,官吏冗余,效率低下,财政开支庞大;地方 上财政困难;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地方 设置 通判 ,以分知州的权力
设置 转运使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大加强
皇权 大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 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朝的相权大幅 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1张PPT)

(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唐朝末期) 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 民涂炭,其故何也?”
赵普: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 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1、唐末以来战争连年不断原因? 2、赵普使战争平息、赵氏天下长久的 赵普 良策是什么?
先南后北 先易后难
北宋
北宋
消除南方割据政权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照 “先南后
北”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 灭亡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 分的统一。(局部统一)
赵匡胤相继灭亡后蜀、南汉及南唐,其弟宋太宗继位后灭吴 越、闽南、北汉。北宋统一战争结束了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的藩 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南北方主要地区的统一, 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通判;
加强中央集权(皇权)
收精兵
削实权 制钱谷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 财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权
加强中央集权(皇权)
收精兵 夺其权 制钱谷
中央权力 得到加强
强化中央集

军事上
①解除 禁军 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军队 ②控制对 军队 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 兵之权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材料二: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神童诗》宋 汪洙
1.作为武将的曹翰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2.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3.在宋朝什么人的地位最高?
二 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宋太宗---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A.强干弱枝 B.分散军权
C.重文轻武 D.守内虚外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2张PPT)

军事上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有的则要到产粮的地方就 粮,这种轮流驻防的办法称为“更戍法”。这种方法名义上是锻炼 士兵吃苦耐劳,实际上是借着士兵的经常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 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结合,在士兵 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对抗了
宋朝名臣
范仲淹
包拯
欧阳修
影响
积极 影响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 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 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 政治机构臃肿,相互牵制,办事效率下降, 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消极 影响
北宋建立
宋太祖强化 中央集权
局部统一 措施
经济上
①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 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②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太宗时于各路设转运使,其官衙称转 运使司,俗称漕司。转运使除掌握一路 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 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
影 响
北 宋 的 政 治
重文轻武 的政策
加强中央集权
(1)军事 ①②③ (2)政治 ①②③ (3)经济 ①②
作用
措施 ① ②
影响 (积极)① ②
1.“陈桥兵变”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 ) A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 2.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 A 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 C 3. 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 ) 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开创进士科 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6张PPT)(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6张PPT)(共26张PPT)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神童诗》 ——汪洙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如何看待“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点?
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使科 举制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从历史影像 上看,它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 念,有一定局限性。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重文轻武的政策
• 1.目的: 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
• 2.政策: 1、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提升文臣
的地位,抑制武将;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欧阳修
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文臣统兵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 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 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 《新唐书》。
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 参知政事。
加大强了程对军到队的中控制 但斗加是力削。度弱了前军队央的战 强, 所 集
。 皇 未 权 中央 削弱宰 相权力
分割宰相的民政、 军政和财政大权
加强了中央集权
权大 有的 强化 地方
加强对 地方的 控制
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但官僚机构庞大,行政
三年一换
效率极低,地方财政困
2、设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力 难。
• 建立者: • 赵匡胤
• (宋太祖) • 都城:
• 开封(汴梁)
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979
十 国 局
陈桥驿
北 宋 东京
面 965年
966
灭后蜀
978

963年
970年
北宋的统一
• 方针: •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 课件(3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  课件(32张PPT)

宋太宗亲手绘制的《平戎万全阵》
···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六男
经儿
苏轼
勤 若 苏辙
向遂
窗平
前生
读志
曾巩
程颢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影响(作用):
①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积极:②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③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兵变 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领域 措施
内容
目的
募役法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 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
限制官僚等的特权, 增加政府收入
经济 均方影①税田积响法极:核 平:实均变土征法地税收,到按一土些地的成多效少,、增好加坏了政府使 隐 增的加官 瞒财国僚 土家和 地政赋大 ,收税地 逃入主 避收。不 赋入能 税 水②最农利后消田法以极鼓失:励败触垦告犯荒终了和。大兴官修僚水利大地主的利益,遭促到进强农业烈发反展对,
镇太盛,加君强弱臣中强。 爱卿可有良策?央集权
宋太祖
臣认为惟收其精兵, 稍夺其权,制其钱 谷,,天下自安。
宰相赵普
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军事
(收其兵)
1、解除 禁军将领 的兵权( 杯酒释 兵权 ); 2、控制对军队
的 调动 ,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3、经常调换 军队 将领,定期 换防 ,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中央
分化 ,削弱相权: 1、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
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
(夺其权1) 2、设立多重
,分割宰相的军政、 大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3张PPT)

•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 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 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 文治局面
《励学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军队驻 防地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2、控制调兵权
军队驻 防地 将 军队驻 防地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相权
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 的办法,削弱相权。
参知政事——行政权 枢密使——军权 三司使——财权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地方(行政权、财权)
文官地位高
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宋朝文官出行图
• 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 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 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 了统军的指挥权
(3)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宋人科举考试图
岳麓书院
活字印刷术
五代: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十国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
时间:960年
人物:赵匡胤
事件:陈桥兵变 定都:开封(东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宋太祖和后继者 按照先南后北的 方针,陆续消灭 了南方割据政权, 结束了五代十国 的分裂割据局面
材料: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 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 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 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 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 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6课北宋的政治 (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6课北宋的政治  (共32张PPT)

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 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
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 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
√ ×
北宋政治的特点
重文轻武、文人治国(最明显)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分化事权、内外相制
• 贤相辈出,却无力改变官场的腐败昏庸; • 名将咸聚,却无法抵挡西陲小国的进攻; • 才子云集,却热衷无休无止的内耗党争; • 经济富裕,却用于购买和平; • 文化昌盛,却不能扭转颓败的国运。 •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
影响
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但是消弱了军队的战斗 力。
军事方面
消除武将 专权的积 弊 削弱宰相 的权力
在中央
实现了民、军、财权的 分立,加强了皇权,但 也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
在地方
加强对地 方的控制
分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实行轮换制;设立通判分 加强了中央集权,也 割知州的权力;设转运使收缴地方官司的财财税权。 造成了地方官僚臃肿。
宋 将 领
科举制
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 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 举制正式形成 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4、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 5、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提高进士地位
材料一、 “北宋共开科举考试81榜,期间所取文士合计60035人,平均 每年360人。” “北宋武举共开科考试28榜,共取士868人,年均5人。” ——《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
检测题答案:
1.D 2.C 3.A 4.B 5.C 6.B 7.B 8.C 9.D 10.D 11.C 12.A 13、(1)答案:960年;陈桥驿 (2)答案:加强中央集权。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30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30张PPT
(2)影响: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 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 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 出的文治局面。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3.宋朝重文轻武的积极影响
宋朝的重文轻武,扭转了五代十 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 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 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
陈桥兵变 又称“黄袍加身”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一).北宋的建立
①建立时间: 960年 ②建立者: 赵匡胤
(宋太祖)
宋太祖像
③都城: 开封 ④方式 发动兵变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二).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局部统一)
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 现统一趋势。宋太
祖和他的后继者依 照先南后北的统一 方针,陆续消灭了 南方割据政权,结 束了中原和南方的 分裂割据局面。
知识拓展
重文轻武的弊端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对政权的稳 固有积极的作用,但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 常帅,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文官得到重用 ,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但 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 人浮于事,既导致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 朝廷的财政支出。
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宋初之弊
解决之道
藩镇割据 武将专权
加强 收其兵 中央 夺其权 集权 制其钱
宋太祖本人就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的, 为防止类似的兵变重演……
相关史事
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 兴正浓时,宋太祖说 :“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 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 道:“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 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8.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制衡知州的权力,
( D)
A.刺史 B.节度使 C.转运使
9.宋代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普遍受到人们尊重的 A.文臣 B.武将 C.手工业者 D.商人
10.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
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映出宋初是一个基本国策是( D )
宋人
3、影响: 扭转了 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杜绝了 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有利于 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课后思考:“重文”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
的影响,而“轻武”又会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建立
北 宋
巩固
960年赵匡胤 加强中央集 重文轻武
基础巩固
1.“陈桥兵变”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 为防止唐末以来 武将 的弊端重现
材料:宋太祖曾说:“五代时期藩镇强 百姓受苦。我现在选派100多名干练的儒 取治理各个藩镇,即使他们全部贪污舞 不上一个武臣的危害大。”
பைடு நூலகம்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太宗2一.朝表,现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北宋的科举
宋朝太祖时进士科最多一次是31人,诸科最多是
9②6人注;重到太文宗教时,的发977展年科,进举士109人,诸科200影响:
人,又赐进士180多人,总录500多人。真宗时生了深远
(展武继高以取举注续达至1科0每增 于1人重举13加32。年发取9,人制一1展如。。次度在1,文1。11每0教0)0年次0年规最事录定多业取限30,进额人士,改。4每后革0次9来人发考逐,试渐诸只增科能额更了促的技才,浓进提发辈厚高达出整的,、的个
第6课北宋的政治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史学家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余秋雨
这两位文人为何向往宋朝?
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1.北宋建立
时 间 建立者 主要事件 都
公元960年 赵匡胤 (宋太祖)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东京(
五代: 后周国势在五代中最强。 周世后宗梁、注后重唐发、后展晋生、产后,汉、又后整周。
一、北宋的建立与局部统一
1.北宋建立
时间
建立者 主要事件 都城
公元960年
赵匡胤 陈桥兵变 (宋太祖) 黄袍加身
开封
2.统一
北宋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
观察五代十国部分政权更迭时间表 思考一下,五代十国的政权特点?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907-923 923-936 936-946 947-950 950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2.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A )
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
3、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
了宋朝的政策是( B )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4、北宋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 B )
防地将1
一、加强中央集权 ——兵权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一、加强中央集权 ——相权 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秦汉时----丞相
隋唐时----三省六部制 北宋时-----宰相N人副宰相N人
一、加强中央集权 ——地方
1、派 文任臣州县长官通一判个(,官即职是。宋知也朝州叫新)监设州立,,的三年
吴国
南唐
前蜀
后蜀

892-937 937-975 891-925 925-965 893
结论: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
我不想如此短命 咋办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 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 “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 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 治之,无他奇巧也,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 下自安矣。”
兵”“元戎不知将校之能否,将校不识三军之
各不相管辖”,此类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13.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造成“外州无
的局面,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C
A、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B、设置通判
C、设置转运使
D、派文
州县长官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失败。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A.冗官冗费
B.强干弱枝
C.重内轻外
D.重文轻武
11.人民法院报2016年10月8日文章:宋朝司法中的 法不协”及对判例的影响。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
宋朝的是( C)
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开创进士科 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12.“兵无常帅,帅无常帅”“兵不识将,将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武将专权制 D、宰相制度
5.唐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止,形成五代十国,
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
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是( D )
A.后梁 B.后周
C.南宋
D.
6.丞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往往担任这一要职 皇帝的肱骨之臣。宋太祖时对丞相采取的措施是( A.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B.扩大宰相额权力 C.加大宰相军政、财政大权 D.宋朝的宰相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1、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2、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行政权、财权
一、加强中央集权 ——兵权
1、解除 禁军 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
2、控制对 军队 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 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控制调兵权)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割断 将领 与士兵 地方的联系 (控制兵军将队关驻 系)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