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试题A答案
高校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试卷附答案.
某高校成教学院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结业试卷20XX、X、X姓名▁▁▁▁▁▁班级▁▁▁▁▁▁学号▁▁▁▁任职单位▁▁▁▁▁▁(说明:以下题目的答案数据一律保留2位小数)一、4个数据分别为70、60、70、90。
填出下表中所缺的统计指标名称、统计学符号、EXCEL函数及计算值。
(28分)注:差异系数以总体标准差为基准。
二、36个学生在一次测验中的得分如下:606265687071717374757576767777777879808080808182828283858586868888888995请以5分为一组制作简单次数分布表及次数分布多边图。
(12分)三、某年级甲、乙、丙三个班级学生人数分别为50人、55人、55人。
期末数学考试各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90分、90分、85分,使用加权平均数求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指出丙班的权数和权重。
(10分)四、在一次测验中,全班学生的成绩平均分为90分,标准差为4分。
得94分的学生,他的标准分数为多少?另一个标准分数为-2 的学生,他的原始分数为多少?(6分)六、分)1、标准分数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之和为▁▁▁▁:A、0B、1C、2D、不是一个确定值2、教育统计学与教育学科其它分支学科相比,其特点之一是通过对教育领域中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以▁▁▁▁:A、发现其变化规律B、预测其结局C、描述相关D、揭示其原因3、在统计学书籍中,小写希腊字母一般用来表示▁▁▁▁。
A、集中量数B、总体参数C、 差异量数D、样本统计量4、下面哪一句话是错误的?A、称名数据即类别数据B、计数数据是根据称名数据统计出来的C、比率数据必然是等距数据D、称名数据是测量水平最高的数据5、在▁▁▁▁时,中数肯定与某一个原始数据的值相等。
A、原始数据按升序排列B、原始数据为连续数据C、原始数据个数为奇数D、原始数据为顺序数据6、相关系数的量纲单位▁▁▁▁。
A、与原始数据单位一致B、无测度单位C、是原始数据单位的平方D、以占原始数据总和的百分比来表示7、在统计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统计指标是▁▁▁▁。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二学期《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A注:t0.05/2(60)=2.00 Z0.05/2=1.9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当我们按性别差异,将男性指定用数字“1”来代表,女性指定用数字“2”来代表,这里所得到的数据是( )A.称名数据B.顺序数据C.等距数据D.比率数据2.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的统计量是( )A.差异系数B.方差C.全距D.标准差3..中数的优点是( )A.不受极端值影响B.灵敏C.适于代数运算D.全部数据都参与运算4.一班32名学生的平均分为72.6,二班40人的平均分为80.2,三班36人的平均分为75,则三个班级总平均分为()A.75.93 B.76.21 C.80.2 D.735.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图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这种统计图是()A.散点图 B.线形图 C.条形图 D.圆形图6.一组数据中任何两个相邻数据之比接近于常数,表示其集中量数应使用()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中位数 D.加权平均数7.随机现象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的结果称为()A.随机事件 B.必然事件 C.独立事件 D.不可能事件8.进行多个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时,一般采用()A.Z检验 B.t检验 C.χ2检验 D.方差分析9.已知P(Z>1)=0.158,P(Z>1.96)=0.025,则P(1<Z<1.96)等于( )A.0.133B.0.183C.1.58D.3.5810.统计学中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分布是( )A.概率分布B.t分布C.正态分布D.F分布11.如果相互关联的两变量的变化方向一致(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小),这表明两变量之间有( )A.完全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零相关12.假设检验中的犯“取伪”错误的概率是( )A.αB.βC.1-αD.1-β13.某实验选取了4个样本,其容量分别是n1=8,n2=9,n3=10,n4=8,用方差分析检验平均数间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是( )A.3B.8C.31D.3514.PR=80所表示的含义是( )A.该生考试成绩为80分B.该生考试成绩为20分C.80%的学生成绩高于该生D.80%的学生成绩低于该生15.若将某班每个人的语文考试分数都加上10分,那么与原来相比其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变化是()A.平均数减少,标准差不变 B.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增加C.平均数增加,标准差不变 D.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减少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已求得算术平均数,中位数Mdn=71,则众数为_______。
高校教育和心理统计学试卷附答案
某高校成教学院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结业试卷20XX、X、X姓名▁▁▁▁▁▁班级▁▁▁▁▁▁学号▁▁▁▁任职单位▁▁▁▁▁▁(说明:以下题目的答案数据一律保留2位小数)一、4个数据分别为70、60、70、90。
填出下表中所缺的统计指标名称、统计学符号、EXCEL 函数及计算值。
(28分)注:差异系数以总体标准差为基准。
二、36个学生在一次测验中的得分如下:606265687071717374757576767777777879808080808182828283858586868888888995请以5分为一组制作简单次数分布表及次数分布多边图。
(12分)三、某年级甲、乙、丙三个班级学生人数分别为50人、55人、55人。
期末数学考试各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90分、90分、85分,使用加权平均数求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指出丙班的权数和权重。
(10分)四、在一次测验中,全班学生的成绩平均分为90分,标准差为4分。
得94分的学生,他的标准分数为多少?另一个标准分数为-2 的学生,他的原始分数为多少?(6分)五、1、标准分数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之和为▁▁▁▁:A、0B、1C、2D、不是一个确定值2、教育统计学与教育学科其它分支学科相比,其特点之一是通过对教育领域中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以▁▁▁▁:A、发现其变化规律B、预测其结局C、描述相关D、揭示其原因3、在统计学书籍中,小写希腊字母一般用来表示▁▁▁▁。
A、集中量数B、总体参数C、 差异量数D、样本统计量4、下面哪一句话是错误的?A、称名数据即类别数据B、计数数据是根据称名数据统计出来的C、比率数据必然是等距数据D、称名数据是测量水平最高的数据5、在▁▁▁▁时,中数肯定与某一个原始数据的值相等。
A、原始数据按升序排列B、原始数据为连续数据C、原始数据个数为奇数D、原始数据为顺序数据6、相关系数的量纲单位▁▁▁▁。
A、与原始数据单位一致B、无测度单位C、是原始数据单位的平方D、以占原始数据总和的百分比来表示7、在统计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统计指标是▁▁▁▁。
温忠麟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
温忠麟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1、如果平面a和平面β有公共点A,则这两个平面就相交()[单选题] *A、经过点A的一个平面B、经过点A的一个平面(正确答案)C、点AD、无法确定2、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边长分别是方程x2-14x+48=0的两个根,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是()[单选题] *A、6B、10(正确答案)C、8D、23、14、在等腰中,如果的长是的2倍,且三角形周长为40,那么的长是()[单选题] * A.10B.16 (正确答案)C.10D.16或20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3)的相反数是3B.-(+3)的相反数是3C.-(-8)的相反数是-8(正确答案)C.-(+八分之一)的相反数是85、39.若(x﹣3)(2x+1)=2x2+ax﹣3,则a的值为()[单选题] * A.﹣7B.﹣5(正确答案)C.5D.76、49.若(x+2)(x﹣3)=7,(x+2)2+(x﹣3)2的值为()[单选题] * A.11B.15C.39(正确答案)D.537、2、在轴上的点的纵坐标是()[单选题] *A.正数B.负数C.零(正确答案)D.实数8、方程(x+3)(x-2)=0的根是()[单选题] *A.x=-3B.x=2C.x1=3,x2=-2D.x1=-3x2=2(正确答案)9、抛物线y2=-8x的焦点坐标为()[单选题] *A、(-2,0)(正确答案)B、(-2,1)C、(0,-2)D、(0,2)10、3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m,m+9)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若点B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单选题] *A.﹣11<m<﹣4B.﹣7<m<﹣4(正确答案)C.m<﹣7D.m>﹣411、37.若x2+2(m﹣1)x+16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单选题] * A.±8(正确答案)B.﹣3或5C.﹣3D.512、19.如图,共有线段()[单选题] *A.3条B.4条C.5条D.6条(正确答案)13、下列函数是奇函数的是()[单选题] *A、f(x)=3x(正确答案)B、f(x)=4xC、f(x)= +2x-1D、f(x)=14、已知10?=5,则100?的值为( ) [单选题] *A. 25(正确答案)B. 50C. 250D. 50015、10. 已知方程组的解为,则、对应的值分别为()[单选题] *A、1,2B、1,5C、5,1(正确答案)D、2,416、?方程x2?+2X-3=0的根是(? ? ? ??)[单选题] *A、X1=-3, X2=1(正确答案)B、X1=3 ,X2=-1C、X1=3, X2=1D. X1=-3, X2=-117、由数字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允许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单选题]*A、125B、126C、60(正确答案)D、12018、42.已知m、n均为正整数,且2m+3n=5,则4m?8n=()[单选题] * A.16B.25C.32(正确答案)D.6419、在0°~360°范围中,与645°终边相同的角是()[单选题] *285°(正确答案)-75°295°75°20、函数式?的化简结果是()[单选题] *A.sinα-cosαB.±(sinα-cosα)(正确答案)C.sinα·cosαD.cosα-sinα21、37、已知A(3,﹣2),B(1,0),把线段AB平移至线段CD,其中点A、B分别对应点C、D,若C(5,x),D(y,0),则x+y的值是()[单选题] *A.﹣1B.0C.1(正确答案)D.222、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的是()[单选题] *A. (x+y)(y+x)B. (x+y)(y-x)(正确答案)C. (x+y)(-y-x)D. (-x+y)(y-x)23、花粉的质量很小,一粒某种植物花粉的质量约为000037毫克,已知1克=1000毫克,那么000037毫克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单选题] *A. 7×10??克B. 7×10??克C. 37×10??克D. 7×10??克(正确答案)24、48、如图,△ABC≌△AED,连接BE.若∠ABC=15°,∠D=135°,∠EAC=24°,则∠BEA的度数为()[单选题] *A.54°B.63°(正确答案)C.64°D.68°25、15.一次社会调查中,某小组了解到某种品牌的薯片包装上注明净含量为,则下列同类产品中净含量不符合标准的是()[单选题] *A 56gB .60gC.64gD.68g(正确答案)26、14.将△ABC的三个顶点坐标的横坐标都乘以-1,并保持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单选题] *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正确答案)C.关于原点对称D.将原图形沿x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27、? 转化成角度为()[单选题] *A. 150°B. 120°(正确答案)C. 270°D. 90°28、已知二次函数f(x)=2x2-x+2,那么f(-2)的值为()。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一章答案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一章答案第一章1 名词概念(1)随机变量)答: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2)总体)答:总体(population)又称为母全体或全域,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3)样本)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4)个体)答: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5)次数)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作频数,用 f 表示。
(6)频率)答: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事件数目,通常用比例或百分数来表示。
(7)概率)答:概率(probability),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
其描述性定义。
随机事件 A 在所有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 A 的概率,记为P(A)。
(8)统计量)答: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作特征值。
(9)参数)答: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观测值)答:随机变量的取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多个观测值。
2 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答:(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统计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①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
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
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第3版)课后习题(常用统计参数)【圣才出品】
第2章 常用统计参数1.某班学生的心理学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l0分,学生总数为43人。
根据这些信息,无法计算出的统计量有( )。
A .差异系数B .分数总和C .中数D .方差【答案】C【解析】中数计算方法:①首先确定中数在数据序列中的位置:dn M n =12n ,式中:dn M n 表示中数在数列中的位置;n 表示数列数据个数。
②然后再求数列中位于dn M n 位置上的那个数Mdn 。
题中没有具体数据序列,因此无法计算得到中数。
2.已知一组数据为2,5,13,10,8,21,则它们的中位数为( )。
A .8B .9C .10D .不存在【答案】B【解析】中位数又称中数,符号记为Mdn ,计算方法:①确定中数在数据序列中的位置:dn M n =12n +,式中,nMdn 表示中数在数列中的位置;n 表示数列数据个数。
②求数列中位于dn M n 位置上的那个数Mdn 。
由题可知,数据排序后为:2,5,8,10,13,21。
因为数据个数为偶数,则其中数为第(6+1)/2=3.5个数,即Mdn 应在8、10之间,因此答案为9。
3.某班3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75分,其中10名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5分,那么该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 A .65分B .70分C .75分D .68分【答案】B【解析】此题为加权平均数的变形,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由公式可知,75=10852030X ⨯+⨯,X=70。
4.在教育与心理研究中,求平均增长率或对心理物理学中的等距与等比量表实验的数据处理,应当使用的统计量是( )。
A .算术平均数B .加权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方差或标准差【答案】C【解析】几何平均数的应用:①心理物理学中等距与等比量表实验的数据处理;②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平均增长率的计算。
5.如果把某班所有学生的分数都减少5分,则该班成绩的均值和方差会如何变化?()A.均值变小,方差不变B.均值不变,方差变小C.均值方差同时变小D.均值变小,方差变大【答案】A【解析】由方差的性质可知,每一个观测值都加或减一个相同常数c后,计算得到的方差等于原方差;由平均数的性质可知,每一个观测值都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常数c后,计算得到的平均数等于原平均数加上或减去这个常数c。
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 学年第二学期《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注: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当我们按性别差异,将男性指定用数字“ ”来代表,女性指定用数字“ ”来代表,这里所得到的数据是称名数据 顺序数据 等距数据 比率数据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的统计量是差异系数 方差 全距 标准差中数的优点是不受极端值影响 灵敏适于代数运算 全部数据都参与运算.一班 名学生的平均分为 . ,二班 人的平均分为 . ,三班 人的平均分为 ,则三个班级总平均分为( ). . . . . . ..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图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这种统计图是( ).散点图 .线形图 .条形图 .圆形图.一组数据中任何两个相邻数据之比接近于常数,表示其集中量数应使用( ).算术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中位数 .加权平均数.随机现象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的结果称为( ).随机事件 .必然事件 .独立事件 .不可能事件.进行多个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时,一般采用( ). 检验 . 检验 .χ 检验 .方差分析已知 , ,则 等于统计学中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分布是概率分布 分布 正态分布 分布如果相互关联的两变量的变化方向一致(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小),这表明两变量之间有完全相关 负相关 正相关 零相关假设检验中的犯“取伪”错误的概率是α β α β某实验选取了 个样本,其容量分别是 ,用方差分析检验平均数间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是所表示的含义是该生考试成绩为 分 该生考试成绩为 分%的学生成绩高于该生 %的学生成绩低于该生.若将某班每个人的语文考试分数都加上 分,那么与原来相比其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变化是( ).平均数减少,标准差不变 .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增加.平均数增加,标准差不变 .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减少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已求得算术平均数 中位数 ,则众数为 。
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属于连续变量?A) 性别B) 年龄C) 教育程度答案:B) 年龄2. 在统计学中,什么是标准差?A) 反应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B) 变量的平均值C) 变量值的离散程度的度量答案:C) 变量值的离散程度的度量3. 下列哪个统计方法可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A) 方差分析B) 相关分析C) 群组比较答案:B) 相关分析4. 在心理学研究中,p值通常被用来:A) 表示样本的大小B) 衡量研究的效果大小C) 判断研究结果的统计显著性答案:C) 判断研究结果的统计显著性二、简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假设检验,并简要说明其步骤。
答案:假设检验是一种统计学方法,用于判断样本数据是否支持或拒绝某个假设。
其步骤包括:1) 建立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
2) 选择合适的统计检验方法。
3) 收集并计算样本数据的统计量。
4) 比较统计量与理论值,计算p值。
5) 判断p值是否小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从而判断是否拒绝原假设。
2. 请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正态分布,又称为高斯分布,是统计学中最重要的分布之一。
其特点包括:1) 呈钟形曲线,对称分布。
2) 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
3) 以均值为中心,标准差决定了分布的扁平程度。
4) 68%的数据落在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范围内,95%的数据落在均值加减两个标准差范围内。
三、计算题1. 在一项调查中,有1000名参与者,其中男性占60%。
问女性参与者的数量是多少?答案:女性参与者数量 = 总参与者数量 - 男性参与者数量女性参与者数量 = 1000 - (1000 * 0.6) = 1000 - 600 = 4002. 一组参与者的心理测量得分为:75, 80, 85, 90, 95。
请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值 = (75 + 80 + 85 + 90 + 95) / 5 = 425 / 5 = 85标准差= √[((75-85)^2 + (80-85)^2 + (85-85)^2 + (90-85)^2 + (95-85)^2 )/ 5]= √[(100+25+0+25+100)/ 5]= √[250 / 5]= √50≈ 7.07以上为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单项选择题1.笔为剑做的一个方差分析,F (12,760)=0.415。
F 检验的结果( )A .不显著B .显著C .查表才能确定D .此结果是不可能的【答案】A【解析】这是笔为剑的硕士学位论文里的一个数据。
F 小于l ,所以不显著。
2.对某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实施了标准化的数学考试,全体学生成绩的平均分为83分,某一学生得了80分,他数学成绩的z 值为-0.5,问全体考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为( )。
A .12B .6C .8D .10【答案】B【解析】z X /μσ-=(),其中X μ-为离均差,σ表示标准差。
则有0.5(8083)/σ-=-,6σ=。
3.格林夫妇先后生了两个孩子,已知第一个是男孩,那么第二个孩子也是男孩的概率(不考虑双胞胎因素)为()。
A.1/2B.1/3C.2/3D.无法计算【答案】A【解析】两个事件属于独立事件,所以概率无关。
4.格林夫妇先后生了两个孩子,已知有一个是男孩,那么另一个孩子也是男孩的概率(不考虑双胞胎因素)为()。
A.1/2B.1/3C.2/3D.无法计算【答案】B【解析】当一对夫妇先后生了两个孩子的时候,存在以下四种等可能性事件:(1)第一个是男孩,第二个也是男孩;(2)第一个是男孩,第二个是女孩;(3)第一个是女孩,第二个是男孩;(4)第一个是女孩,第二个也是女孩。
已知“有一个是男孩”,那么第四种情况排除,只剩下前三种情况。
前三种情况中,只有(1)使得“另一个也是男孩”成立。
5.下列属于等距变量数据的是()A.笔为剑身高l.63米B.笔为剑的考研成绩为全省第2名C.今日气温25摄氏度D.笔为剑是男性,这用数字“1”表示【答案】C【解析】C项,等距变量可以比较大小,可以进行加减运算,有相同的测量单位。
但只有相对参照点,没有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所以不能进行乘除运算。
A项,有绝对零点,可以进行乘除运算,因此为比率变量。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试卷A及答案
2015-2016学年上学期《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A卷)(备注:可以带上学生专用计算器)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学号:班级:2分,共计30分,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66—”表示某次数分布表中某一分组区间,其组距为3,则该组的组中值是( )。
A. 63.5B. 64C. 64.5D. 672、既无相等的单位,又无绝对零的数据为( )。
A. 比率变量B. 等距变量C. 顺序变量D. 测量变量3、参数与统计量之间的关系相当于总体平均数与什么之间的关系( )。
A.标准差B.样本平均数C.概率D.相关系数4、已知一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为70,标准差为10。
Z值为-2.58的原始数据是( )。
A. 95.8B. 44.2C. 45.8D. 55.8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r|<1B. |r|≥0C. |r|≤1D. 0<|r|<16、某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别为50,38,42人,若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某次考试平均分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那么组间自由度为( )。
A. 127B. 129C. 2D. 57、六名考生在作文题上的得分为12,8,9,10,13,15其中数为()。
A.12B.11C.10D.98、用于描述连续性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
A.圆形图B.直方图C.条形图D.分段条形图9、随机化区组实验设计对区组划分的基本要求是()。
A.区组内和区组间均要有同质性B.区组内可以有异质性,区组间要有同质性C.区组内要有同质性,区组间可以有异质性D.区组内和区组间均可以有异质性10、教育与心理统计中,假设检验的两类假设称为()。
A.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B.真假设和假假设C.I型假设和II型假设D.α假设和β假设11、对两列等级变量适合计算的是( )。
A.积差相关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C.肯德尔和谐系数D.点二列相关12、在假设检验中,α取值越大,称此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
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注:t0.05/2(60)=2.00 Z0.05/2=1.9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当我们按性别差异,将男性指定用数字“1”来代表,女性指定用数字“2”来代表,这里所得到的数据是( )A.称名数据B.顺序数据C.等距数据D.比率数据2.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的统计量是( )A.差异系数B.方差C.全距D.标准差3..中数的优点是( )A.不受极端值影响B.灵敏C.适于代数运算D.全部数据都参与运算4.一班32名学生的平均分为72.6,二班40人的平均分为80.2,三班36人的平均分为75,则三个班级总平均分为()A.75.93 B.76.21 C.80.2 D.735.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图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这种统计图是()A.散点图 B.线形图 C.条形图 D.圆形图6.一组数据中任何两个相邻数据之比接近于常数,表示其集中量数应使用()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中位数 D.加权平均数7.随机现象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的结果称为()A.随机事件 B.必然事件 C.独立事件 D.不可能事件8.进行多个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时,一般采用()A.Z检验 B.t检验 C.χ2检验 D.方差分析9.已知P(Z>1)=0.158,P(Z>1.96)=0.025,则P(1<Z<1.96)等于( )A.0.133B.0.183C.1.58D.3.5810.统计学中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分布是( )A.概率分布B.t分布C.正态分布D.F分布11.如果相互关联的两变量的变化方向一致(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小),这表明两变量之间有( )A.完全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零相关12.假设检验中的犯“取伪”错误的概率是( )A.αB.βC.1-αD.1-β13.某实验选取了4个样本,其容量分别是n1=8,n2=9,n3=10,n4=8,用方差分析检验平均数间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是( )A.3B.8C.31D.3514.PR=80所表示的含义是( )A.该生考试成绩为80分B.该生考试成绩为20分C.80%的学生成绩高于该生D.80%的学生成绩低于该生15.若将某班每个人的语文考试分数都加上10分,那么与原来相比其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变化是()A.平均数减少,标准差不变 B.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增加C.平均数增加,标准差不变 D.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减少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已求得算术平均数,中位数Mdn=71,则众数为_______。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习题答案
邵志芳: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年目 84 平 82 均 分 80 数 78 76 74 50 60 70 80 能力测验得分 90
邵志芳: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年第 1 版
1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练习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 第 1 题: (1)84 (2)89 (3)420 (4)略 第 2 题: (1)13.5 (2)12 第 3 题:S2 = 8.5 S = 2.915 第 4 题:3159 第 5 题:男生 CV = 10%,女生 CV = 9.17%,男生成绩离散程度较高 第四章 第 2 题: (1)0.077 (2)0.25 (3)0.50 (4)0.25 (5)0.192 第 3 题: (1)0.0625 (2)0.0625 (3)0.25 (4)0.004 第 4 题: (1)0.008 (2)0.128 第五章 第 1 题: (1)1 (2)0.866 (3)0.0469 第 2 题: (1) 0.38493 (2) 0.30598 (3) 0.41924 (4) 0.89726 (5) 0.66141 (6) 0.78193 第 3 题:34.134 人;68.268% 第 4 题:A、B、C、D、E 等级人数分别为 18、119、226、119、18 第七章 第 1 题:95%的置信区间(66.08,73.92) ,99%的置信区间(64.84,75.16) 第 2 题: (67.30,75.70) 第 3 题: (73.27, 86.73) 第 4 题:Z = 9.09 > Z0.005 = 2.58 第 5 题:Z = – 2.68 < – Z0.01 = – 2.33 第八章 第 1 题: (– 8.573,9.538) 第 2 题:t = 0 第 3 题:|t| = | –1.033| < t0.025, 9=2.262 第 4 题:|t| = | –3.4| > t0.01, 7 = 2.998 第九章 第 1 题: (5.30,14.06) 第 2 题:F = 186.67 > F0.01, 4, 6 = 9.15 第 3 题:Z = 4.187 > Z0.005 = 2.58 第十章 第 1 题:F = 25.70 < F0.05, 2, 9 = 4.26 第 2 题:F = 2.854 < F0.05, 2, 9 = 4.26 第 3 题:F = 4.495 > F0.05, 3, 21 = 3.07 第 4 题:FA =1.692,FB =0.884,FA*B =0.617,均小于 F0.05,1, 16 = 4.49 第 5 题: 差异来源 平方和 SS 自由度 df A 因素 B 因素 A*B 组内 180 300 3000 100 2 3 6 12 方差 MS 90 100 500 8.33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练习卷3附答案(共八套)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练习卷3附答案(共八套)练习31.按照数据的获得方式,找出下列数据中与其它不同类的数据。
()A.72克B.65分C.10米D.3台2.测量数据10.000的下实限是:()A.10.999B.9.999C.9.9995D.10.00053.欲从某重点中学720名高一学生中随机抽取120名调查其视力情况。
首先按原有视力记录,将他们的视力情况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人数分别为108人、360人、252人。
若用分层按比例抽样法,则中等视力水平的学生中应抽取:()A.18人B.60人C.42人D.72人4.某班期末考试,语文平均成绩为82分,标准差为6.5分;数学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5.9分;外语平均成绩为66分,标准差为8分,问哪一科成绩的离散程度大?()A.语文B.数学C.外语D.无法比较5.假如某班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在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学生成绩时,良等成绩z分数应取值在哪个区间?()A.-0.6--0.6B.-1--1C.0.6--1.8D.0.5--2.56.在正态分布中,标准差反映了:()A.随机变量的波动性B.正态曲线的对称位置C.随机变量的平均水平D.正态曲线的陡峭程度7.下列数据1,26,11,9,14,13,7,17,22,2的中位数是:()A.14B.13C.17D.128.某校1970年的教育经费是10万元,2002年的教育经费是121万元,问该校2022年的教育经费是多少?()A.225.63万元B.278.32万元C.321.56万元D.210.00万元9.有研究者调查了358名不同性别的学生对某项教育措施的评价态度,结果如下:男性拥护66人,反对106人;女性拥护28人,反对158人,那么性别与评价态度的相关系数为()287795401心理统计学试卷第1页(共8页)287795401心理统计学试卷第2页(共8页)A.0.7088B.0.3042C.1D.-0.978A.离散型数据B.定比数据C.连续型数据D.定距数据11.正态分布是二项分布的极限。
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第3版)课后习题(常用的统计表与图)【圣才出品】
第1章常用的统计表与图1.落在某一特定类别或组中的数据个数称为()。
A.次数B.频率C.次数分布表D.累积次数【答案】A【解析】A项,次数是指某一特定类别或组中的数据个数;B项,频率又称相对次数,是各组的次数f与总次数N之间的比值;C项,次数分布表是将数据进行分组归类,考察这批数据在量尺上各等距区组内的次数分布情况,并把这种情况用规范的表格形式加以体现;D项,累积次数是指某个数值以下或以上的数据的次数。
2.把各个类别及落在其中的相应次数全部列出,并用表格形式表现出来,称为()。
A.次数B.次数分布表C.频率D.累积频率【答案】B【解析】次数分布表是将数据进行分组归类,考察这批数据在量尺上各等距区组内的次数分布情况,并把这种情况用规范的表格形式加以体现。
3.下面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结构性问题()。
A.条形图B.饼图C.直方图D.多边图【答案】B【解析】饼图又称为圆形图,是以单位圆内各扇形面积所占整个圆形面积百分比来表示各统计事项在其总体中所占相应比例的一种图示方法,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
A项,条形图一般用于统计各种数量的多少;C项,直方图用于表达一个次数分布的结构形态及特征;D项,多变图是利用闭合的折线构成多边形以反映次数变化情况。
4.下面图形中最适合描述一组数据分布的图形是()。
A.散点图B.直方图C.条形图D.圆形图【答案】B【解析】直方图可以用来描述数据分布的结构形态及特征。
A项,散点图是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图形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
散点图适合于描述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对于探究两种事物、两种现象之间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5.为描述身高与体重之间是否有某种关系,适合采用的图形是()。
A.条形图B.线形图C.散点图D.直方图【答案】C【解析】散点图适用于描述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可以探究两种事物、两种现象之间的关系。
用散点图描述身高与体重,可以看出这两种身体特征之间存在的某种相关趋势。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复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有关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专著的是()A.桑代克的《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B.瑟斯顿的《统计学纲要》C.加勒特的《心理与教育统计法》D.吉尔福德等人的《心理与教育中的统计学》2.单向秩次方差分析检验,相当于对多组数据的哪种统计量进行参数的方差分析?()A.方差B.标准差C.平均数D.相关系数3.随机化区组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是()A.区组内可以有异质性,区组间要有同质性B.区组内和区组间均要有同质性C.区组内和区组间均可以有异质性D.区组内要有同质性,区组间可以有异质性4.连加号的符号为()A.++B.+,+C.∏D.Σ85.一批数据在量尺上各等距区组内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是()A.概率B.概率密度函数C.累积概率密度函数D.次数分布6.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为()A.-1.00≤r≤0.00B.0.00≤r≤+1.00C.-1.00≤r≤+1.00D.-0.50≤r≤+0.507.把对随机现象的一次观察叫做一次()A.随机实验B.随机试验C.教育与心理实验D.教育与心理试验8.总体的平均数称为符号为()A. XB. YC.σD.μ9.假设检验的第二类错误是()A.弃真第一类错误B.弃伪C.取真D.取伪10.假设检验中的两类假设称为(C)A.I型假设和II型假设B.α假设和β假设C.原假设和备择假设D.正假设和负假设11.符号秩次检验法不仅考虑差值的符号,还同时考虑差值的( )A.大小B.分布C.方向D.显著性12.在一元线性回归中,决定系数R2是因变量和自变量积差相关系数的()A.2倍B.平方C.立方D.2倍的平方13.方差齐性检验的意义是()A.两正态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B.两偏态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C.两正态总体的方差是否整齐D.两偏态总体的方差是否整齐14.F分布主要用于比较数据的()A.离散程度B.符合正态分布的程度C.符合t分布的程度D.偏移程度15.把被实验或进行科学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之为()A.总体B.个体C.样本D.元素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5分)16.随机变量的特点:()、()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A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A
2 A
3 A
4 B
5 A
6 B
7 A
8 D
9 A 10 C
11 C 12B 13A 14D 15C
二、填空
1、73
2、变异性
3、局部控制
4、正态
5、点估计
6、双侧检验
7、样本
8、集中量数
9、误差10、P(A)+P(B)
三、名词解释
1、标准分数又叫基分数或Z 分数,是以标准数为单位,反应一个原始数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的量数。
2、随机现象是指事先不能断言出现那种结果的现象。
3、差异量数是描述数据离散趋势的统计量。
4、相关关系是事物间存在联系但又不能直接做出因果关系解释时的事物间的关系。
四、简答
1、1)、求全距:2)、定组数;3)、定组距4)、写组限5)求组
中值6)归类划记7)登记次数。
2、1)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2)在原假设成立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统计量的抽样分布,计算统计量的值,常用的有Z分布、T分布、F分布。
3)选定显著性水平,查相应分布表确定临界值,从而确定原
假设的拒绝区间和接受区间。
4)对原假设做出判断和解释,如果统计量值大于临界值,拒绝原假设。
反之,则接受原假设。
3、1)总体正态分布2)变异可加性3)各处理的方差一致
五、简单计算
1、ⅹ=26毫秒AD=3.71毫秒
2、ZⅠ=0.67 ZⅡ=1.25 ZⅢ=0.83 ZⅡ>ZⅢ>ZⅠ
3、SE X=2U=65±1.96×2U∈(61.08-----68.92)
4、CV身高=0.12 CV体重=0.15 CV体重>CV身高
六、综合计算
双侧t检验
SEx=1.36 t=1.62
df=61
t<t0.05/2(60)=2.00
拒绝H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