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
贵州省公益林保护和经营管理办法

贵州省公益林保护和经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公益林的保护和经营管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切实维护林权所有者、经营管理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9〕16号)、《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林资发﹝2013﹞71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公益林建设、保护、管理和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条公益林按事权等级划分为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国家级公益林是指按照《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资发〔2009〕214号)区划界定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地方公益林是指经区划界定的符合县域经济发展要求的河流两岸、山塘水库周边、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地区、国有林场或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等区域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第四条公益林的保护和经营管理遵循生态优先、分级管理、严格保护、科学经营、合理利用的原则。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将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纳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五条公益林建设与保护规划应当与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以及其他有关规划相协调。
第六条省林业厅负责全省公益林管理的指导、协调与监督;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及各厅直单位负责辖区内公益林的保护、建设与经营管理。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设立公益林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内的公益林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区划界定第七条公益林的区划界定必须现地落实到山头地块,并与林权所有者签订公益林现场界定书,做到四至清楚、权属明晰、事权落实,以小班为单位实行地籍化管理。
第八条本省国家级公益林的生态区位有:(一)江河源头(二)江河两岸(三)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林地(四)湿地和水库(五)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第九条本省地方公益林的生态区位有:(一)河流两岸(二)山塘、水库(三)石漠化地区(四)国有林场或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五)城镇村寨等环境保护林、护路林第十条国家级公益林依据《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林资发〔2009〕214号)区划界定,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并报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由省林业厅会同财政厅向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申报;地方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后,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逐级向省林业厅和省财政厅进行申报。
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保护木材产业生态环境

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保护木材产业生态环境引言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保护木材产业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任务。
贵州省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森林资源的地区,制定并实施木材流通管理办法是保护木材产业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介绍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的背景、目标、主要内容以及预期效果。
背景贵州省是我国森林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之一,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
然而,由于不合理的木材流通管理,木材产业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乱砍滥伐、非法采伐、木材交易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给当地的森林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贵州省木材产业生态环境,贵州省政府制定了木材流通管理办法,以规范和管理木材的生产、流通和使用。
目标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的目标是保护木材产业的生态环境,确保木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具体的目标包括:遏制乱砍滥伐行为,减少非法采伐木材的数量;加强木材流通环节的管理,规范木材流通行为;提高木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损耗;促进木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内容1. 木材采伐管理为了遏制乱砍滥伐行为,贵州省实施木材采伐许可制度。
只有经过许可的企业和个人才能合法采伐木材,并按照规定的标准和额度进行采伐。
2. 木材流通管理贵州省建立了木材流通备案制度,要求木材流通企业在开始经营前必须向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同时,木材流通企业必须按照规定的流通环节和方式进行经营,并配备合格的运输工具和设施。
3. 木材利用管理贵州省对木材的利用也进行了管理。
木材利用企业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进行木材的加工和利用,并严禁浪费和过度利用木材资源。
4. 监督与处罚贵州省建立了木材流通管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木材流通企业的监督和巡查,发现违法行为及时进行处理和处罚,并妥善处理涉及到的木材资源。
预期效果减少非法采伐行为:通过许可制度和监督机制,有效遏制乱砍滥伐行为,减少非法采伐木材的数量。
规范木材流通行为:通过流通备案制度和规范要求,使木材流通环节更加透明、合法和有序。
木头的管理制度

木头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木材资源的管理,维护生态平衡,推动木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全公司的木材采购、加工、销售等相关工作。
第三条公司木材资源的管理遵循合法合规、高效节约、科学可持续的原则。
第四条木材资源的管理应坚持统一规划、综合管控的原则。
第五条公司制定的其他与本管理制度相关的规章制度,应与本管理制度相协调,不得与本管理制度相抵触。
第六条本管理制度由公司木材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执行。
第七条公司的各级人员都应遵守本管理制度,确保公司木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第八条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章木材资源的采购管理第九条公司采用的木材资源均应具有合法采伐、合格证明和相关手续。
第十条采购部门应严格按照《木材采购程序》的规定进行采购活动,并且不得以任何形式违规采购木材资源。
第十一条采购部门应在采购过程中,注重与供应商的合作,保持合理的价格、高质量的木材资源供应。
第十二条供应商应提供合格的木材资源,保证木材资源的品质。
第十三条采购部门对供应商需严格审核,发现供应商存在违规行为的,应立即中止合作关系,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采购部门对于因违规购买木材资源而造成的损失,应负有相应的责任。
第十五条对供应商未能提供合格的木材资源的情况,采购部门应及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若无法解决,可威胁降低供应商的信誉度。
第三章木材资源的加工管理第十六条木材加工部门的加工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加工技术,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七条木材加工部门应根据订单需求,合理规划生产,确保加工产量和质量。
第十八条木材加工部门应做好木材的防腐、防裂等相关工作,以保障木材资源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第十九条对于已经加工好的木材产品,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类存储,避免损坏。
第二十条木材加工部门应做好原材料的管理、记录和报表等工作,确保生产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二十一条木材加工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工作流程、工艺标准,以提高生产效率及保证木材资源的质量。
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

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促进木材流通行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森林资源,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贵州省范围内,从事木材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木材流通管理应遵循依法经营、资源保护、标准规范、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木材流通管理应加强监督检查,提高木材流通质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二章木材生产经营许可第五条从事木材生产经营活动,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木材生产经营许可证书。
第六条木材生产经营许可证书的申请、审批和发放,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依法取得。
第七条木材生产经营许可证书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届满前90日内,应向发证机关申请续期。
第八条木材生产经营许可证书的暂停、撤销和注销,应当依法进行。
第三章木材流通环节监管第九条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应加强对木材流通环节的监管,打击非法木材流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第十条木材流通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木材材质、规格、属性与销售标识相符。
第十一条木材流通企业应当建立进销存台账,记录木材的来源、去向以及库存情况。
第十二条木材流通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平台进行木材交易,但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交易安全、合法。
第十三条木材流通企业应当定期进行木材质量抽检,并向有关部门报告抽检结果。
第四章资源保护和行业自律第十四条木材流通企业应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确保木材来源合法、环保。
第十五条木材流通企业应加强对造林、砍伐等环节的监督,维护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第十六条木材流通企业应遵守行业自律规范,不得从事虚假宣传、欺诈行为。
第五章监管执法和处罚第十七条监管执法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罚,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第六章附则附件:1. 木材生产经营许可证申请表格2. 木材质量监测抽检标准法律名词及注释:1. 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法律之一,用于规范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营管理。
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暂行规定

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暂行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87.03.01•【字号】•【施行日期】1987.03.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暂行规定(1987年3月1日贵州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保护我省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提高森林覆盖率,恢复和建设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简称《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简称《森林法实施细则》),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县(自治县、市、区、特区,下同)、乡(民族乡、镇,下同)人民政府要按照综合农业区划,确定宜林荒山范围,制定林业发展规划,管好现有林木,组织城乡居民完成造林绿化任务。
全民义务植树由当地人民政府划分地段,分配到各单位,限期完成。
要落实经营单位和管护责任制。
提倡科学造林,做到适地适树,确保造林成效。
第三条鼓励本地农户或单位承包开发宜林荒山,可以单户承包、联户承包和专业队承包;可以联合承包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本地承包不了的,可由外地单位和个人承包或联合造林,承包面积应与承包者的经营能力相适应。
承包荒山造林,由承包者长期经营,至少五十年不变,分成的林木可以继承和转让。
承包荒山造林和转让承包的林木,要签定合同,明确责、权、利,切实保障承包各方的合法权益。
承包荒山造林,收益分成办法由双方议定;也可以谁造谁有,收益全部归承包者。
联合营造基地林,收益分成、造林经费和技术要求由各方议定。
第四条自留山要限期完成造林任务,逾期未造林的,集体有权收回。
责任山的管护责任和自留山的经营权长期稳定不变。
责任山分成的林木,可以自己处理。
自留山的林木可以继承和转让。
第五条集体所有的林木,由集体管理;由农户承包管理的,承包者因故不能继续管理,要交还集体,或经集体同意,转包给他人管理。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1.30•【字号】黔府发[2006]42号•【施行日期】2006.1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06〕42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我省属南方集体林区,90%以上的山林属于集体所有。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等一系列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集体林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也存在集体林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权责利不统一等问题,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
为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调动群众造林护林、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增加群众收入,促进林业更好更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省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25%,林业用地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人均林地近4亩,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对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帮助林区农民增收,促进山区经济多元化,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破解我省森林资源保护力量不足、林业产业不发达、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滞后等难题,提高林业部门服务质量和行政能力,提高林业科学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贵州省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

贵州省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正文:---------------------------------------------------------------------------------------------------------------------------------------------------- 贵州省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1994年1月3日省人民政府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和林木的采伐利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森林采伐限额是指采伐胸高直径五厘米(含五厘米)以上活立木蓄积消耗的最大限量(含采伐毛竹所消耗的竹林资源),包括不同消耗类型(指商品材、农民自用材、培植业用材、烧材及其它用材)和不同采伐类型(指主伐、抚育采伐、更新伐和低产林改造)的森林资源消耗量。
第四条森林总采伐量实行计划控制管理。
森林总采伐量计划,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计划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森林采伐限额编制下达。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超计划采伐,不得调剂和挤占分项采伐限额指标。
森林火灾、病虫害及盗伐、滥伐等造成的立木蓄积消耗,列抵当年森林总采伐量计划。
第五条采伐林木凭《林木采伐许可证》,并按伐区设计文件施工。
采伐迹地应在采伐的当年或次年完成更新造林。
第六条县以上(含县级、下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工作:(一)商同级计划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及年度森林总采伐量计划;(二)审批采伐作业设计,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和《木材运输证》;(三)进行伐区和采伐迹地更新检查验收;(四)监督和检查森林采伐限额和年度总采伐量计划的执行。
第二章商品材采伐第七条商品材年度采伐计划及计划调整,由省林业、计划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下达给地、州(市)和省属国有林场,各地、州(市)再分配到县,县根据当地可伐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分别下达给国有林场(采育林场)和有可伐森林资源的乡镇。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186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186号)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10.19•【字号】•【施行日期】2018.10.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86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已经2018年9月27日省人民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谌贻琴2018年10月1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为依法推进“放管服”改革,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省人民政府对涉及“放管服”改革、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以及《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省政府规章进行了清理。
经过清理,省人民政府决定:一、对16件省政府规章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
(附件1)二、对28件省政府规章予以废止。
(附件2)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修改的省政府规章2.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废止的省政府规章附件1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修改的省政府规章一、将《贵州省契税实施办法》第三条修改为:“契税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
”第十二条第一款修改为:“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纳税期限为纳税人依法办理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手续之前。
”二、将《贵州省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第七条修改为:“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和消费税税额的3%征收,地方教育附加按增值税和消费税税额的2%征收。
”第八条修改为:“税务机关负责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第九条修改为:“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应当在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时一并缴纳。
”三、将《贵州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九条第二款修改为:“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使用要求。
”删除第十条。
第十一条改为第十条,修改为:“防雷装置的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雷技术标准规范。
贵州省森林条例(2015年修正)

贵州省森林条例(2015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5.07.31•【字号】黔人常备[2015]16号•【施行日期】2015.07.3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贵州省森林条例(2000年3月24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00年4月3日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2004年5月28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部分地方性法规条款修改案》第一次修正根据2010年9月17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5年7月31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森林条例〉等四件法规个别条款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森林、林木的培育种植、采伐利用和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保护、管理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林业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林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关于林种划分的规定组织划定本地区的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省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由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面积不得少于全省森林面积的30%。
需要将已经批准公布的林种改变为其他林种的,应当报原批准公布机关批准。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主管全省林业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林业工作。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9.29•【字号】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1第22号)•【施行日期】2021.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正文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1第22号)《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已于2021年9月29日经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9月29日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2021年9月29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对下列法规部分条款作出修改:一、对《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作出下列修改1.第九条修改为:“林权类不动产登记类型包括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更正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查封登记。
”2.第十条修改为:“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退耕还林工作,自然资源、林业、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对退耕还林地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进行首次登记,颁发不动产权属证书,并依法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应当作相应调整。
”3.删除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三十条。
4.第十九条中的“尚未取得林权证或者对林权有争议的”修改为“尚未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或者对林权有争议的”;第一项中增加“林权证”。
5.第二十四条修改为:“矿藏勘查、开采以及其他各类工程建设,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确需占用林地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林业局关于印发《贵州省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林业局关于印发《贵州省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9.07.18•【字号】黔财建〔2019〕204 号•【施行日期】2019.07.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林业局关于印发《贵州省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黔财建〔2019〕204 号各市(州)、贵安新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财政局、林业局,各县(市、区、特区)财政局、林业局:为加强和规范我省林业改革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有关财政预算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省财政厅、省林业局制定了《贵州省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贵州省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林业局2019年7月18日附件贵州省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推进涉农资金统筹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我省林业改革发展和助推脱贫攻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套作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国发〔2017〕54号)《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6〕196号)、《贵州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19〕4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16〕24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专项用于支持贵州省境内森林资源管护、森林培育、生态保护体系建设、林业产业发展等支出方向的专项资金。
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鼓励与其他林业类资金统筹使用。
木材规章制度

木材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木材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规范木材经营、加工、运输等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木材经营加工运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木材资源的管理、保护和经营加工运输等活动。
第三条木材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应当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行严格的木材资源管理制度。
第四条国家对木材资源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木材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第二章木材资源保护第五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木材资源保护工作的领导,确保木材资源保护工作的落实。
第六条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和实施木材资源保护规划,明确木材资源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第七条禁止擅自采伐、毁林开荒、滥伐森林等破坏木材资源的行为。
第八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木材资源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木材资源保护意识。
第三章木材经营第九条木材经营活动应当依法申请办理木材经营许可证,取得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经营。
第十条木材经营许可证的申请条件:(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二)有相应的木材经营设备;(三)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经营管理人员;(四)有健全的木材经营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木材经营活动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不得经营非法采伐、加工、运输的木材;(二)不得经营不符合木材质量标准的木材;(三)不得经营来源不明的木材。
第四章木材加工第十二条木材加工企业应当依法申请办理木材加工许可证,取得许可证后方可进行加工。
第十三条木材加工许可证的申请条件:(一)有固定的加工场所;(二)有相应的木材加工设备;(三)有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加工技术人员;(四)有健全的木材加工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木材加工企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不得加工非法采伐、运输的木材;(二)不得加工不符合木材质量标准的木材;(三)不得加工来源不明的木材。
第五章木材运输第十五条木材运输应当依法办理木材运输证,取得运输证后方可进行运输。
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

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1. 引言木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为了合理管理和保护贵州省的木材资源,保障木材流通市场的正常秩序,贵州省制定了《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
该办法旨在规范木材流通的各个环节,促进木材流通行业的健康发展。
2. 涉及范围该办法适用于贵州省内的所有木材流通企业和个体户,包括木材采伐、运输、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3. 木材采伐管理•取得木材采伐许可证;•根据许可证规定的采伐区域和数量进行采伐;•采伐时需遵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
4. 木材运输管理•确保使用环保的运输工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运输工具需要合法注册并取得运输证明;•木材运输过程中,需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木材受损和造成其他交通事故。
5. 木材加工管理•取得合法的加工许可证;•加工过程中,应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设备和工艺;•在加工中产生的废弃物需进行合理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木材销售管理•出售的木材必须通过合法途径获得;•对销售的木材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市场标准;•提供真实有效的产品信息,消费者有权了解所购买的木材信息。
7. 监督管理贵州省将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对木材流通环节进行监察和检查。
具体措施包括:•定期组织对木材流通企业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建立投诉受理机制,及时处理消费者对木材流通行业的投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木材流通企业和个体户的管理水平。
8. 处罚规定对于违反《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的企业或个体户,将依法进行处罚。
处罚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罚款、暂停或吊销相关证照等。
9. 附则该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贵州省内的木材流通行业。
同时,贵州省将根据需要随时对该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废止部分行政规章的规定-黔府发[1997]63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废止部分行政规章的规定-黔府发[1997]63号](https://img.taocdn.com/s3/m/7209fe7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3.png)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废止部分行政规章的规定正文:----------------------------------------------------------------------------------------------------------------------------------------------------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废止部分行政规章的决定(黔府发〔1997〕63号)各自治州、市、县、自治县、特区、市辖区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贵州省政府规章设定罚款限额的规定》,省人民政府对1982年12月10日以来发布的行政规章进行了清理,经1997年12月16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修改的行政规章42件,废止的行政规章17件。
修改的行政规章条文将在《贵州政报》上刊载,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废止的行政规章自1997年12月31日起废止。
继续有效以及修改后的行政规章全文,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汇编出版。
附件:1、修改的行政规章目录2、废止的行政规章目录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附件:修改的行政规章目录1、《贵阳市无线电收发信区域管理暂行规定》(1983年5月24日发布黔府〔1983〕58号)2、《贵州省劳动保护规定(试行)》(1985年8月12日发布黔府〔1985〕68号)3、《贵州旅店业管理规定》(1986年1月1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86年3月2日贵州省公安厅发布)4、《贵州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实行安全保卫责任制的规定》(1987年5月12日发布黔府〔1987〕31号)5、《贵州省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暂行管理办法》(1988年12月8日发布黔府〔1988〕78号)6、《贵州省冷饮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89年5月1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89年6月6日贵州省卫生厅发布)7、《贵州省实施<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细则(试行)》(1989年5月2日发布黔府〔1989〕25号)8、《贵州省采购食品索证管理办法》(1989年5月1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89年6月6日贵州省卫生厅发布)9、《贵州省报刊管理暂行规定》(1990年1月16日发布黔府〔1990〕3号)10、《贵州省产品商品质量奖励处罚暂行办法》(1990年2月5日发布黔府〔1990〕5号)11、《贵州省征收排污费实施办法》(1990年5月16日发布黔府〔1990〕36号)12、《贵州省实施<盐业管理条例>办法》(1990年8月2日发布黔府〔1990〕53号)13、《贵州省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1990年12月4日发布黔府〔1990〕84号)14、《贵州省文化市场管理办法(试行)》(1990年12月14日发布黔府〔1990〕85号)15、《贵州省旧货业治安管理办法》(1991年11月2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91年12月17日贵州省公安厅发布)16、《贵州省工业企业劳动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2年6月10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92年7月1日贵州省卫生厅发布)17、《贵州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1992年8月17日发布黔府发〔1992〕55号)18、《贵州省城市规划区内违法建设行政处罚暂行规定》(1992年10月1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92年10月26日贵州省建设厅、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物价局发布)19、《贵州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办法》(1992年10月1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92年11月7日贵州省林业厅发布)20、《贵州省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建住宅用地管理规定》(1992年11月23日发布黔府发〔1992〕78号)21、《贵州省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1992年12月24日发布黔府办发〔1992〕135号)22、《贵州省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办法》(1993年2月28日发布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号)23、《贵州省公路路产损害赔(补)偿及处罚暂行规定》(1993年3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93年4月19日贵州省交通厅、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物价局发布)24、《贵州省内河航道养护费征收和使用办法》(1993年7月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93年7月20日贵州省交通厅、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物价局发布)25、《贵州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资格证书管理办法》(1993年7月1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93年7月30日贵州省环境保护局发布)26、《贵州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993年12月2日发布黔府发〔1993〕50号)27、《贵州省农业机械管理规定》(1993年12月2日发布黔府发〔1993〕51号)28、《贵州省林地管理办法》(1993年12月22日发布黔府发〔1993〕55号)29、《贵州省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的规定》(1993年12月2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93年12月28日贵州省公安厅发布)30、《贵州省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1993年12月2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93年12月29日贵州省公安厅发布)31、《贵州省港口管理办法》(1993年12月30日发布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5号)32、《贵州省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1994年1月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94年1月10日贵州省林业厅发布)33、《贵州省市场登记管理暂行规定》(1994年5月2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94年6月9日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34、《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办法》(1994年6月30日发布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6号)35、《贵州省集贸市场违法违章处罚暂行规定》(1994年8月2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94年9月1日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36、《贵州省以工代赈管理办法》(1994年10月22日发布黔府办发〔1994〕84号)37、《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1994年12月14日发布黔府发〔1994〕70号)38、《贵州省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合格证管理办法》(1994年12月14日发布黔府办发〔1939、《贵州省电力设施保护办法》(1994年12月21日发布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2号)40、《贵州省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法(试行)》(1994年8月1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95年3月1日贵州省水利电力厅、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物价局发布)41、《贵州省旅游业管理规定》(1995年5月16日发布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4号)42、《贵州省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办法》(1995年8月25日发布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7号)附件:废止的行政规章目录1、《贵州省小型无线电设备管理暂行规定》(1983年6月18日发布黔府〔1983〕64号》2、《贵州省关于促进横向经济联合若干税收问题的暂行办法》(1986年5月3日发布黔府〔1986〕35号)3、《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的细则》(1986年5月6日发布黔府〔1986〕40号)4、《贵州省森林植物检疫实施办法》(1986年6月23日发布黔府〔1986〕51号)5、《贵州省农业植物检疫实施办法》(1986年6月23日发布黔府〔1986〕51号)6、《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粮食合同定购制度的几项规定》(1987年2月12日发布黔府〔1987〕9号)7、《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口用汇管理和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规定》(1987年3月4日发布黔府〔1987〕14号)8、《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暂行规定》(1987年10月29日发布黔府〔1987〕78号)9、《贵州省关于贯彻实施<国营企业劳动争议暂行规定>的若干规定》(1988年5月5日发布黔府〔1988〕30号)10、《贵州省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行政处罚细则》(1989年5月1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89年6月6日贵州省卫生厅发布)11、《贵州省无线电管理收费办法》(1990年3月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90年3月10日省无委会、省财政厅、省物价局发布)12、《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企业兼并的若士规定》(1990年7月18日发布黔府〔1990〕50号)13、《贵州省交通管理部门<暂扣凭证>使用管理办法》(1992年3月2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92年4月6日贵州省交通厅发布)14、《贵州省公路汽车运输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规定》(1993年2月5日发布黔府发〔1915、《贵州省铁路护路联防承包管理办法》(1993年3月27日发布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2号)16、《贵州省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暂行办法》(1993年7月14日发布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4号)17、《贵州省违反消防管理处罚条例》(1993年7月2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1993年10月28日贵州省公安厅发布)贵州省人民政府修改的行政规章条文(42件)1、《贵阳市无线电收发信区域管理暂行规定》(1983年5月24日发布黔府〔1983〕58号)第十三条修改为:“凡违反本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2024

引言概述: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是为了保护贵州省木材资源,规范木材市场的经营行为,推动木材流通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法规。
本文将从木材流通管理的背景与重要性、流通管理的基本原则、流通环节的具体管理要求、监督与执法机制以及预期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 木材流通管理的背景与重要性1.1 背景:作为贵州省的重要资源,木材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是贵州省的经济支柱之一。
然而,由于木材流通环节的不规范管理,存在着盗伐、非法交易、违法行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贵州省木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因此,制定木材流通管理办法迫在眉睫。
1.2 重要性:良好的木材流通管理办法可以有效遏制盗伐、非法交易等违法行为,保护木材资源的合法权益,促进木材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木材流通的效率和质量,推动木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流通管理的基本原则2.1 合规原则:木材流通企业必须依法合规经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木材的来源合法、流通环节合规。
2.2 质量原则:流通企业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验,确保所流通的木材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3 公平竞争原则:流通企业要遵循公平竞争原则,不得存在垄断行为,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2.4 环保原则:流通企业要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木材流通对环境的影响,推动木材产业的绿色发展。
2.5 信息透明原则:流通企业要及时公开木材的相关信息,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3. 流通环节的具体管理要求3.1 木材采伐管理:要加强对木材采伐的监管,建立木材采伐许可制度,严格审核许可条件,防止非法盗伐和乱伐滥采。
3.2 运输和储存管理:要加强木材运输和储存环节的管理,确保运输车辆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避免交通事故和木材损坏,加强木材仓储管理,防止火灾等事故发生。
3.3 质量检验和认证管理:要建立木材质量检验和认证制度,对流通的木材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木材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并推动木材认证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促进木材产业升级

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促进木材产业升级引言木材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在贵州省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开发价值。
为了规范贵州省木材的流通管理,促进木材产业的升级和发展,贵州省制定了木材流通管理办法。
本文将介绍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并探讨其对木材产业升级的意义和影响。
主要内容法律依据:规定木材流通管理办法的法律依据,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贵州省相关决策文件。
质量标准:对木材流通质量的标准进行规定,包括木材品种、湿度、含杂质等要求。
流通环节:明确木材流通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加工、流通、质检、销售等,并规定每个环节的管理责任和要求。
许可证管理:对销售木材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许可证管理,包括申请、审核、发放、使用和注销等程序。
监督检查:建立木材流通的监督检查体系,加强对木材流通环节的监管,确保质量和流通过程的合法合规。
处罚与奖励:对违反木材流通管理办法的行为进行处罚,并对合规行为进行奖励,以推动全省木材流通行业的健康发展。
目标和意义规范木材流通:通过制定木材流通管理办法,建立起木材流通的法律规范,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控制,保障木材流通的安全和质量。
促进产业升级:木材流通管理办法将推动木材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木材质量和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对木材流通环节的监管和管理,减少非法砍伐和采伐,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促进市场竞争:通过规范木材流通管理,消除不良竞争行为,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木材市场的健康发展。
构建信任体系:木材流通管理办法将建立起一个可信赖的供应链体系,提升消费者对木材质量的信任度,推动木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和展望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的出台将对木材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未来,贵州省将进一步完善木材流通管理办法,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木材产业的创新和提升。
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加强木材贸易风险防范(范本文)

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加强木材贸易风险防范1. 引言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下,木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木材贸易活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包括非法砍伐、走私以及采伐不合规等问题。
为了加强对木材贸易风险的防范,贵州省制定了木材流通管理办法,从源头到终端,全面规范木材贸易活动,确保合法、可持续的木材流通。
2. 背景贵州省是中国的木材资源丰富地区之一,木材贸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由于木材贸易环节的不规范和管理的薄弱,一些非法活动和不合规行为也开始出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贵州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了木材流通管理办法以加强对木材贸易风险的防范。
3. 木材流通管理办法的内容3.1 木材交易许可为了确保木材交易的合法性和可追溯性,贵州省要求所有从事木材贸易的企业必须取得木材交易许可证。
该许可证包括企业的注册信息、经营范围、交易场所等必要信息,并且需要每年进行更新和审核。
3.2 木材来源认证贵州省要求木材贸易企业从源头开始对木材进行认证,并记录木材的来源、采伐许可证、物种、数量等信息。
这样可以确保木材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并防止非法砍伐和走私行为。
3.3 木材运输规范木材运输是木材贸易活动中重要的环节,所以贵州省制定了严格的木材运输规范。
根据规定,木材运输必须使用合法的交通工具,并符合运输控制标准,包括木材封志、车载GPS监控等。
此外,还规定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确保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4 木材贸易信息披露贵州省要求木材贸易企业对自身的经营情况进行公开披露。
这包括企业的注册信息、经营范围、交易方式等。
通过信息披露,可以提高木材贸易的透明度,减少潜在的风险。
4. 木材流通管理办法的实施4.1 部门协作为了确保木材流通管理办法的有效实施,贵州省相关部门将加强协作,包括林业部门、贸易监管部门、公安部门等。
各部门将共同承担管理责任,形成合力,确保木材贸易活动的规范进行。
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

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木材在建筑、家具和其他行业中广泛用于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因此木材流通管理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防止非法砍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贵州省制定了木材流通管理办法。
本文将探讨这一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并分析其对木材流通行业的影响。
首先,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木材流通环节的监管和管理,促进木材市场的健康发展。
这个办法强调了政府部门在监督木材流通过程中的责任,并规定了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要求。
只有具备相关资质和证书的企业和个人才能从事木材流通业务,以确保流通过程中的合法和安全性。
其次,木材流通管理办法对木材经营活动进行了详细规定。
办法要求木材经营者在收购、加工、销售和运输木材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
此外,办法还规定了木材经营者应该进行的记录和报告工作,以便监督部门对其经营水平的评估和监管。
第三,木材流通管理办法还涉及了非法木材的问题。
为了打击非法砍伐行为,保护森林资源,办法规定了木材经营者应该对木材来源进行严格审查和调查,确保其合法性。
此外,贵州省还加强了对木材流通市场的执法力度,将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和处罚,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除了以上内容,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还强调了合作和信息共享的重要性。
办法鼓励木材流通企业与相关机构和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分享信息和经验,共同推进木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办法还规定了木材流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以提供给公众和从业人员有关市场情况和最新政策的信息。
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的实施对木材流通行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它加强了政府对木材流通市场的监管和监督,使市场竞争更加公平和透明。
其次,办法规范了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和业务要求,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此外,办法还提升了公众对木材流通行业的信任度,促进了消费者对合法木材的购买和使用。
然而,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松香(含松节油)运输按林业部规定办理。
注:上列凭证运输木材及林产品,是指省内自产资源,外省木材及林产品按起运省规定执行。
1998年5月2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记录备案(来源)
地方规章(类别)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林业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贵州省凭证运输木材及林产品名录
一、原条、原木、坑木、电杆、脚手杆、车立柱、椽材,枕木、板枋等各种锯材,楠竹、木制成品半成品;
二、旧房木料、树蔸,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大宗竹制成品半成品、杂竹,商品柴炭;
第二章 木材经营加工
第五条 森林采伐限额实行总量控制,全额管理。木材经营加工规模与布局,应与当地的森林资源状况,年森林采伐限额和年度木材生产计划相适应,经营、加工木材,不得超过法定的年度森林采伐限额。
第六条 经营、加工木材的单位或个人和以木材为燃料的窑厂,必须向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发给《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木材经营、加工活动。
(三)无木材运输证件运输木材的;
(四)使用仿造、涂改木材运输证件的。
第二十一条 运输木材证货不符的,没收其证货不符部分的木材,或补交木材价款5倍的林业费金后放行。
无证运输应纳育林基金、木材更新改造资金的林业产品的,应补交3至5倍的林业费金后放行。
第二十二条 使用过期木材运输证件运输木材,又无正当理由的,没收所运输的全部木材。能够提供正当理由的,限期15日补办木材运输证件后放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颁布单位)
19941214(颁布时间)
19941214(实施时间)
黔府发[1994]70号(文号)
贵州省木材流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木材经营加工
第三章 木材集市
第四章 木材运输
第五章 检查与监督
第六章 处罚
第七章 附则
(本篇法规被2004年6月29日发布的《贵州省人民政府修改、废止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修改
《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和审验。
第七条 以木材为加工原料的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按照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年度木材指标进行生产和加工,不准出售原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加工无合法证件的木材。
第八条 林区的木材,由林业部门统一管理和组织收购,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入林区收购木材。需要进入林区收购木材的,须经地、州(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批准的时间、地点、树种、材种、数量收购依法采伐的木材。
Y(采用标识)
1(级别)
(四)在县境内运输木材,须持有《县内木材运输证》。
第十三条 从事木材运输的单位和个人,须向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木材运输证,并向办证机关提供下列有效证件:
(一)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证明木材合法来源的其他证件;
(二)木材检尺码单或木材运输单;
(三)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
(四)林业费金收据和完税票据。
第十四条 铁路运输木材整车计划(含外贸出口材),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向铁路部门申报。经营木材的单位,应向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木材运输申请,经批准后,凭《出省木材运输证》发运。铁路零担或集装箱托运木材,持《出省木材运输证》到车站直接申办。
第十五条 严禁伪造、倒卖和涂改木材运输证。
第五章 检查与监督
第二十三条 对承运无证木材的单位和个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处以所运木材价款30%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被查扣的木材和林产品,在扣留期间所发生的保管、装卸等费用由货主承担;因木材检查工作人员的过错而造成损失的,由木材检查工作人员所在单位承担。
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八条 木材检查工作人员实施木材检查的内容是:
(一)运输的木材是否持有木材运输证、木材运单,证货是否相符;
(二)车站、码头、木材经营加工场所和木材集市的木材来源是否合法;
(三)木材经营加工单位和个人是否具有《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
(四)林业法律、法规规定应检查的其他项目和品种。
第十九条 木材检查工作人员执行检查职务时,必须佩带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发的标志,出示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发的《贵州省木材检查证》和停车牌。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木材流通的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林业、公安、工商、铁路、交通等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依法查处非法经营木材的行为。
第十七条 林政、木材检查站负责木材流通的检查监督。林政管理员和木材检查员可以进入车站、码头、木材经营加工场所、木材集市检查本办法规定凭证运输的木材,对运载木材的车、船,依法实施监督检查。
第四章 木材运输
第十二条 单位和个人运输木材和林产品(名录附后),必须持有运输证件:
(一)运输出县境的,必须持有《省内木材(林产品)运输证》;
(二)运输出省境的,必须持有《出省木材运输证》;
(三)运输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的木材出县境、出省境的,必须持有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并加盖“珍稀树种木材专用章”的《出省木材运输证》;
国有林场(包括国有采育林场、非林业部门的国有林场)的自产材,可依法自主经营。
有条件的乡(镇)林场或联办林场,实行贸工林一体化经营的,经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地、州(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依法经营自产材。
第三章 木材集市
第九条 木材集市是指有固定的场地、设施,有多个经营主体进场公开进行木材交易的场所,包括城乡综合性和专业性的木材交易市场和批发市场。
删除第十四条。)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木材流通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流通,是指从事木材经营、加工、运输和购销的活动。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木材流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木材流通实施管理和监督。
木材检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木材检查受法律保护。
第六章 处 罚
第二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非法木材,情节较重的,可并处没收木材价款10%至50%的罚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一款的;
(二)无《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从事木材经营加工活动或购销无合法证件的木材的;
第十条 进入集市交易的木材,必须持有木材来源合法的证件。农村居民房前屋后和自留地上自有的零星树木,须持有村民委员会或乡(镇)林业站证明;其他经营单位和个人进入集市交易的木材,须持有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木材运输证件。
第十一条 从事木材及林产品交易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市场管理规定,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