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教案(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初级中学教案模板(共5篇)
教师资格证初级中学教案模板(共5篇)第1篇:教师资格证教案Teaching material:必修。
Unit ...题目要写上Teaching aims: Knowledge&skill 1.students will know some useful words and expreions(so they they can talk about....in English) and the skill of skimming and scanning.Method&proce 2.students can get the main idea and find specific details through skimming and scanning Students can practice their skimming and scanning skills and get familiar with the topic of ....through task-based approach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Emotion& value 3.情感方面。
知识与技能一般是重点过程方法是难点key points: 1.how to get students to master the words and expreions of the text.2.how to improve students’reading skill and their ability to summarize.Difficult points: 1.How to get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words and expreions other contexts correctly.2.how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speed and ability to summarize.Teaching proceduresstep 1.Warming-up and leading-in (3-5min)重点(可以是学生之间讨论,老师抽个别或者老师对全体) step 2: Pre-reading (1min)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itle of the paage below.gue what the text is mainly about?(二种情况:1.太简单,直接看出来,不用学生回答。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并理解其含义。
- 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 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手法进行简单的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 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道德情操。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 掌握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文章的情感表达。
-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写作。
---1. 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做铺垫。
2. 新授:- 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 讲解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并举例说明。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巩固:- 进行课堂练习,如填空、选择题等,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4.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和思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板书设计1. 课文标题2. 生字词3. 文章结构4. 写作手法5. 学习心得---1. 反思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3. 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六、课后作业1. 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 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本教案模板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数学教案10篇
目录第一篇《反比例函数》.................................................................第二篇《勾股定理》...................................................................14第三篇《二次函数》...................................................................18第四篇《二次根式的化简》 ............................................................23第五篇《消元法》.....................................................................28第六篇《乘方》.......................................................................33第七篇《平方差公式》.................................................................38第八篇《角平分线的性质》 ............................................................44第九篇《平行四边形的判定》...........................................................49第十篇《直方图》.....................................................................第一篇《反比例函数》1.题目:一次函数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约10分钟;(2)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图像及特点(3)通过自主探索,能理解函数思想。
初中教案教资模板
初中教案教资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生词和短语,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本课所学的语法知识,如现在进行时态。
(3)学生能够听懂、说准、写对、读懂日常生活中的英语对话。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主动阅读英语文章的习惯。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倾听。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本课主题为“日常生活”。
2. 教学重点:本课的生词和短语,以及现在进行时态的运用。
3. 教学难点:现在进行时态的运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英语对话。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如吃饭、睡觉、上学等,自然引入现在进行时态。
2. 呈现: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课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进行认读和学习。
3. 讲解:讲解现在进行时态的构成和用法,并通过例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填空、造句、角色扮演等,以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通过阅读一篇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英语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总结: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如抄写生词、完成练习题等。
四、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2. 任务型教学:通过完成各种任务,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激励性评价: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 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初中教资教案完整模板范文
一、课题:《春》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认识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2)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文章中描绘的春天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品味语言、感悟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3)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掌握记叙文写作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感悟作者情感。
2.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语言,感悟作者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2. 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4. 朗读法: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感悟作者情感。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2. 介绍课题《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自主阅读,理解大意1. 学生自读课文,认识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品味语言,感悟情感1. 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通过朗读,感悟作者情感,体会文章的意境。
(四)合作探究,提高能力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讨论以下问题:(1)文章中描绘了哪些春天的景色?(2)作者为什么说“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3)如何理解“春天,生命的摇篮”?2.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提高审美情趣1.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教资笔试初中教案
教资笔试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生词和短语,并能正确运用到句子中。
(2)学生能够通过上下文和图片,理解和记忆单词的意思。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单词和短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2.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图片和上下文,猜测和理解单词的意思。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单词和短语,进行简单的听、说、读、写练习。
3. 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2)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生词和短语,并能正确运用到句子中。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上下文和图片,理解和记忆单词的意思。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单词。
2.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 pair work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单词。
四、教学步骤1. 热身(5分钟)(1)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检查学生的英语水平。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最喜欢的单词和短语。
2. 引入(10分钟)(1)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图片中的单词。
(2)学生通过上下文和图片,猜测单词的意思。
3. 新课呈现(15分钟)(1)教师展示本课的生词和短语,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
(2)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巩固所学的单词和短语。
4. 练习(10分钟)(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用所学的单词和短语造句。
(2)学生进行听力练习,听懂并复述所听到的句子。
5. 课堂活动(10分钟)(1)学生进行小组游戏,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的单词和短语。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的单词和短语进行表演。
6. 总结(5分钟)(1)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用所学的单词和短语写一篇小作文。
2023初中教资教案
2023初中教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学会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一次函数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内容1. 一次函数的概念及解析式。
2. 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一次函数的概念及解析式。
(2)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2)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优惠券的使用,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表示实例中的优惠券使用问题?2. 探究新知(1)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发现优惠券使用问题可以用一条直线表示,从而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如y=kx+b(k≠0,k、b为常数)。
(3)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一次函数的性质,如随着x的增大,y的值如何变化等。
3. 应用拓展(1)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如某商品打折后的价格与原价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
(2)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分析问题、列出一次函数解析式,并求解问题。
4. 巩固练习(1)教师给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一次函数的理解。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总结解题方法。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一次函数的概念、解析式及应用。
(2)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收获和感悟。
6. 布置作业(1)巩固一次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
(2)运用一次函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初中教资全程教案
初中教资全程教案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 难点: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假设学校举行运动会,要求计算操场上的跑道面积,引发学生思考。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的特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扇形的面积。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教师总结并讲解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 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
(2)教师挑选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并给予评价。
4. 拓展与应用(1)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扇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
5. 小结教师提问,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四、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习题。
2. 画出一个扇形,并计算其面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探究新知环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独立完成习题,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在拓展与应用环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扇形面积的计算有了深入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公式的运用条件,避免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出现错误。
2023教资初中教案
2023教资初中教案课程主题:如何描述人物外貌和性格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地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2. 能够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教学重点:1. 描述人物外貌的词汇和短语;2. 描述人物性格的词汇和短语;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交流。
教学难点:1. 正确运用词汇和短语描述人物;2. 有效地进行对话交流。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人物图片;3. 词汇和短语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向学生问候,并邀请他们坐好;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描述人物外貌和性格;3. 展示一些人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用英语描述人物的外貌和性格。
Step 2: 教学内容(2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描述人物外貌的词汇和短语,如:tall, short, thin, fat, hairy, ugly, beautiful等;2. 向学生介绍描述人物性格的词汇和短语,如:friendly, quiet, outgoing, shy, lazy, hardworking等;3.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词汇和短语描述人物;4. 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描述对方的外貌和性格,并给出反馈。
Step 3: 对话练习(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人物场景,如:在学校、在家庭、在朋友聚会等;2.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并用英语进行对话,尝试描述人物的外貌和性格;3. 邀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对话,并给出反馈。
Step 4: 总结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短语;2. 让学生复习对话练习,并尝试与同学进行对话;3.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个人的外貌和性格,并给出理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人物图片和进行对话练习,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描述人物的外貌和性格。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词汇和短语,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对话交流。
教资考试初中教案
教资考试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好,培养感恩的心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学会珍惜亲情,关爱身边的人。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3)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父爱的伟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心情。
(2)将课文中的情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感恩的心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亲情。
(2)介绍课文作者朱自清,简单了解其背景。
(3)板书课题《背影》,让学生齐读课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勾画出生字词,课后查找其意思。
(3)让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心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父爱的伟大。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亲情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好,培养感恩的心态。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撰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感悟文章。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情感体验环节,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好,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10分钟试讲教案模板(共5篇)
3、4~
7、8~11节男女生分读,开头和最后一节全班齐读。
(四)、作业:
1.抄写全诗。
2.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有气势、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二)、指名读1-7节,研讨诗歌的内容及形象化的语言。
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提示: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什么“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这是矛盾的吗?(不矛盾。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牺牲个人利益,他要抛弃黄金梦,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
(六)、作业:
读了这篇文章,你对理想有了怎样的新认识,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怎样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呢?写300字左右的随笔。
七教学反思
第2篇:国考教师资格证10分钟试讲教案怎么写?
国考教师资格证,10分钟试讲教案怎么写?
教师资格初中政治备课教案(优秀4篇)
教师资格初中政治备课教案(优秀4篇)初三政治教案篇一一、班会目的:通过“聪明来自勤奋”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深深地认识到只有通过勤奋努力,才会使自己更加聪明起来。
虚心学习身边伙伴的典型学习经验——课前预习法、创办个人文集、不动笔墨不读书、制作剪报、把精彩的语段背下来。
二、活动准备:请五位同学做好发言准备,向全体同学介绍自己的典型学习经验——课前预习法、创办个人文集、不动笔墨不读书、制作剪报、把精彩的语段背下来。
三、班会程序:快乐大比拼主持人:这节课是班会课,班会课的主题是什么呢?先不告诉大家。
想不想做个游戏呢?游戏的名字叫:快乐大比拼。
请听游戏规则:这是一个动手游戏。
我将给每一个小组的组长6个不规则的卡片,请组长发给你的伙伴。
当我说“开始”的时候,每一个小组内的成员开始将自己手中的卡片拼成一个词语,看看哪个小组动作最迅速?(学生进行拼图。
)主持人:读读你们拼出的词语。
(教师将学生拼出的“聪明”与“勤奋”贴在黑板上。
)主持人:这就是今天班会课的主题:聪明来自勤奋。
(板书:来自)快乐一点通主持人:聪明来自勤奋。
我想:每一位同学都想成为聪明的孩子,都想有一个聪明的头脑。
但只有勤奋努力,才能使自己聪明起来。
曾记得,从《成长》班刊第十二期开始,陆续刊登了《全面发展点滴做起——精英小学二年一班学生典型经验介绍》的文章。
今天,我们把文章中的主人公请到了台前,与这些勇于开动脑筋,勤奋努力的小伙伴面对面。
(请五位小伙伴上台介绍自己的典型经验。
)主持人:要说“聪明”,其实我们每一位小伙伴都具有聪明的条件,知道为什么吗?政治教学教案篇二一、教材分析:1、重点:让学生意识到不仅要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相互间的团结合作至关重要。
2、难点: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二、综合设计思路:第一步:“班徽展示”。
师生共同参与,勇跃展示作品。
小组先各自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优秀作品评比,在评出最佳班徽后,全班同学对此还可进行讨论修改,并能简要地概括出班徽所包含的深刻寓意,这样在互相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对新班集体的热爱。
教资教案模板初中
教资教案模板初中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感受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深入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提问、讲故事等方式,引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2. 导入新课:简短介绍文章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自主学习(15分钟)
1. 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大意。
2. 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解决生字词和难点问题。
三、合作探讨(20分钟)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
2.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 根据课堂所学,完成练习题,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教师资格证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水的组成》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水的组成,学会用化学式表示水的分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水的组成、化学式的书写。
2. 难点:化学式的书写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水、酒精灯、试管、烧杯、玻璃棒、火柴等。
2. 学具:实验报告纸、笔记本、笔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雨、雪、雾等,激发学生对水的兴趣。
2. 提问: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如何用化学式表示?(二)新课讲授1. 通过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1)教师演示:将水加热至沸腾,观察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现象。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 讲解化学式的书写方法,以水为例,让学生学会书写化学式。
(三)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水的组成和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组成对我们有什么实际意义?(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有关水的资料,撰写一篇关于水的报告。
七、板书设计1. 课题:水的组成2. 水的组成:H2O3. 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资初中教案
语文教资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草原》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老舍以及课文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草原的变化以及背后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文《草原》的PPT,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对新课的内容产生期待。
2. 播放一段草原的视频,让学生对草原有直观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草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草原的变化以及背后的原因。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思考的结果。
2. 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四、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分析草原的变化以及背后的原因。
2.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谈收获,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文《草原》,写一篇关于草原的美文。
2. 家长参与评价,共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草原》,发现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教资完整教案模板范文初中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荷塘月色》中重点字词、句子的含义;能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 理解《荷塘月色》中的重点字词、句子的含义。
2. 感受作者对荷塘美景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变化。
2.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绘美景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自然美景吗?请举例说明。
2. 介绍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荷塘月色》。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难句。
2.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三、课堂讨论1. 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子的含义。
2. 分析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变化。
四、朗读与背诵1.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
2. 学生背诵课文。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出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二、深入分析1. 分析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变化。
2.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绘美景的方法。
三、拓展延伸1. 学生以《荷塘月色》为例,分析朱自清的散文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并说明原因。
四、写作指导1. 学生根据《荷塘月色》的描写,写一篇以“我的家乡美景”为题的散文。
2. 教师点评学生的写作,给予修改建议。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出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荷塘月色》的内涵,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初中教案教资
初中教案教资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分析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
3.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1. 课文《草原》的幻灯片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草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课文《草原》。
2. 引导学生回顾草原的相关知识,如草原的特点、草原上的动植物等。
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三、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 教师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并进行例句演示。
3.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生字词,教师巡回指导。
四、分析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如老牛、小羊等。
2. 学生讨论课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如草原的辽阔、天空的蓝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深入分析课文(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如草原的美丽和生命的顽强。
三、写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草原”为题材,写一篇短文。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对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掌握得较好。
教案模板初中教资
---课程名称: [科目名称]授课年级: [年级]授课班级: [班级]授课时间: [具体时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点]。
- 理解[具体知识点]的内涵和应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具体能力],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具体能力],如阅读理解、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兴趣。
-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如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具体知识点或技能]教学难点:- [具体知识点或技能]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案例分析法- 互动式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点。
2. 情境导入:-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 问题导入:- 提出与新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
二、新课讲授(20分钟)1. 讲解知识点:- 详细讲解[具体知识点],结合实例说明。
2.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就[具体知识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课堂练习:- 布置一些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小组竞赛:-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重点:-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2. 总结拓展:- 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
五、布置作业(5分钟)1. 课后练习:- 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节课内容:- 布置预习任务,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改进措施。
-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
---注意事项:- 教案内容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 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并同类项》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能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培养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和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难点:学会合并同类项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请一位同学报一个关于x的一位或两位整数,老师和另一位同学比赛,看谁先求出正确的答案.(二)积极思考,探求新知1.观察图片中给出的一些单项式,看一看,把它们分分类;说一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2.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所含的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等注: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3.归纳:多项式中,所含的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4.问题探究一:同类项可以加减运算吗?有甲、乙两块长方形木块,他们的长、宽、高如图所示,求两块木块的体积和。
5.归纳:(1)定义: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2)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三)应用新知1.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什么?作业:课件上的第一、二题四、板书设计《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代入消元的基础上掌握加减消元法去解方程组的思想,并能正确运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自学能力可以得到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难点】正确的运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解方程组,大家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生:代入消元法师:非常正确,下面同学们看看黑板上这道题如何做?师:我看同学们都做出来了,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啊?哦,是前面的代入消元法,其实这道题他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一下子就可以计算出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下一种新的解方程组的方法-加减法消元解方程组(二)生成新知出示例题师:刚才我们解题的时候用的代入消元,那同学们你们观察观察这组方程他们的的y的系数有什么特点,你能不能想出什么好的解题方法呢?请大家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前后4人为一小组,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大家相互讨论交流下。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练习、解答,初步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指导;完成的同学,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后小组内展示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案。
比一比谁的想法简洁,形成小组意见。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上式中y的系数相同,当用②-①时,可以发现变量y刚好可以消除师:大家都总结的非常到位,像这样在解方程组时,当x或者y的系数相同或者相反时,我们可以用两式相减或者相加的方式来消除其中一项,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
师:那这个规律是不是适合于所有的题呢?下面我们就来拿到题来练练师:请大家先自己在草稿本上演算一下,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下,看看这道题应该如何解呢?我看大家结果已经出来了,谁来分享一下你的答案呢?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带入消元,一种是用加减消元,加减消元的时候要把x或者y的系数变成一样的,所以①需要乘以3,②需要乘以2,这样①②的y的系数就刚还是相反数,①+②就可以消去y。
师:这组同学归纳的真全面,大家都要像他们一样发现总结的学习知识。
还有没同学有其他意见的?好,第二组你来说生:也可以把x消掉,把①乘以5,②乘以3,这样x前面的系数就相等了,用①-②就可以消除x。
师:非常的不错,这组同学也总结的很正确。
(三)深化新知提问:加减消元的时候到底消去哪个变量呢?学生讨论汇报:看x或者y的系数,那个的系数比较简单易化成相同系数,就消去那个。
(四)应用新知(五)小结作业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作业: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等量关系,列出两组,用今天的新的方法解出来,下节课给大家分享。
四、板书设计《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同类项,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及运用分配律,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学会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类比、思考、探索、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式加减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进行整式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经历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难点】灵活的列出算式和去括号。
三、教学过程通过例题的分析总结:合并同类项1.同类项的系数相加;2.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五)小结作业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式加减的合并同类项,什么是同类项?如何合并同类项?作业:课本习题,预习下节课学习的知识。
四、板书设计:《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类讨论将电话计费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解决方程问题、利用方程问题的结论解释各个分类区间的花费变化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方程模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体会分类思想和方程思想,增强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电话计费问题的方程模型。
难点:建立电话计费问题的方程模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对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对问题的初步认识问题1:下面表格给出的是两种移动电话的计费方式:你了解表格中这些数字的含义吗?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对回答的方式适当给予提示,如“月使用费的比较”“超时费的比较”等,然后教师列举出一两个具体的主叫时间,让学生通过计算回答相应的费用。
问题2:你觉得哪种计费方式更省钱呢?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适当加以引导:若学生回答计费方式以一或计费方式二省钱,可发动其他学生通过举例等方式加以质疑;若学生的回答中出现分类讨论的趋势,则教师加以肯定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分类的关键点、分类后各区间的变化趋势作进一步的探究。
《角的平分线性质的证明》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角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会利用全等三角形定理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提高推理证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合作交流的意识、动手操作的能力与探索精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证明及应用【难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探究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如图,要在S区建一个集贸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距离相等,离公路与铁路交叉处500米,这个集贸市场应建在何处(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1:20000)?结合生活实例,引发学生思考。
2、新课教授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三角形,记作∠AOB,如图,将∠AOB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试着证明你的结论。
生猜想: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将学生前后四人进行分组,给5分钟时间进行讨论,讨论猜想的验证方法。
生1:用尺子进行测量,观察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生2:可以采用理论验证的方法。
①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已知:一个点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结论:这个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②M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通过以上两位同学的回答,可以总结出学生的猜想是正确的,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并解释第一个验证方法因为人工测量存在一定的误差。
继而再向学生进行提问:你能写出这个定理的逆命题吗?它是真命题吗?学生根据以前所学习的逆命题知识经验,可以得到逆命题为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再次将学生分组,仿照之前的论证方法证明逆定理。
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3、巩固提高导入时的问题:这个集贸市场应该建在公路与铁路形成的角的平分线上,并且要求离角的顶点500米处.在纸上画图时,我们经常在厘米为单位,而题中距离又是以米为单位?这就涉及一个单位换算问题了.1m=100cm,所以比例尺为1:20000,其实就是图中1cm表示实际距离200m的意思.作图如下:第一步:尺规作图法作出∠AOB的平分线OP.第二步:在射线OP上截取OC=2.5cm,确定C点,C点就是集贸市场所建地了.4、小结作业小结:同桌互相交流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请同学集体背诵一遍角平分线的定理和逆定理。
作业:题:课后1、4 ;.选做题5四、板书设计数学《等边三角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能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有关数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和归纳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进行证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等边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学习,感悟数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从中感受图形的魅力之处。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探索等边三角形性质及判定的过程。
三、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精神。
(2)教学手段:课上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旧识回顾,导入新课与学生一起回顾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判定。
师: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生: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
设计意图:复习知识为本节课新知类比学习做准备,引导学生自己探究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2、创设情景,探究新知1.创设问题: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定义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你能得出等边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并进行证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得出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2.归纳总结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由系统的认识。
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定义既是性质又是判定。
3.创设问题情境:猜想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就是等边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就是等边三角形?以小组为单位先猜想,再进行讨论探究,在已有知识结论的基础上验证自己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