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中村改造现状问题及对策
调查报告城中村改造
调查报告城中村改造调查报告:城中村改造引言:城中村是中国城市中独特的存在,它们通常是由农民工和其他低收入人群居住的地区。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中村成为了城市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城中村改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探讨城中村改造的现状、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城中村改造的现状:1. 城中村的规模和数量: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部分城市都存在城中村,数量众多且规模庞大。
这些城中村通常位于城市边缘或者交通便利的地段。
2. 城中村的基础设施: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条件限制,城中村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供水、供电、排水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居民。
3. 居住环境的恶劣:城中村的住房条件普遍较差,居民生活环境恶劣。
狭小的房间、拥挤的人口密度以及缺乏绿化等问题给居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不舒适。
二、城中村改造面临的问题:1. 土地权属问题:城中村改造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土地权属。
由于城中村通常是非法占地建设的,土地的归属权往往不明确,这给改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居民迁移问题:城中村改造需要对居民进行迁移,但是由于居民的经济条件和生活习惯等原因,他们对迁移持有抵触情绪。
如何解决居民迁移问题成为了改造工作的难点。
3. 经济投入问题:城中村改造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房屋改造等。
然而,财政资金有限,如何合理分配资源成为了一个挑战。
三、城中村改造的解决方案:1. 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土地权属,为城中村改造提供法律保障。
同时,政府还可以提供资金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改造工作。
2. 社会参与:城中村改造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其中。
可以通过引入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共同推动城中村改造。
3. 综合规划:城中村改造需要综合考虑居民的需求、城市的发展规划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
在规划阶段,应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确保改造方案符合他们的利益。
结论:城中村改造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居民共同努力。
城市规划论文:城中村改造的困境及对策
城中村改造的困境及对策现代城市中的城中村改造是涉及多种领域的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乃至区域的综合发展,而当前城中村的改造也因此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简单论述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以及对策。
一、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困境1.城中村改造缺乏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
我国在城中村改造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十分缺乏和落后,只有《城市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来进行规范。
而在实际的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地方政府违规和违法操作,且没有相应的法律进行规制,进而引发一系列暴力拆迁和抗拆等社会现象。
2.思想认识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畏难情绪。
城中村改造首先要碰到的是大规模拆迁安置,这是这项工作最为棘手的头等难事。
在以前的项目带动拆迁和先行改造试点的村出现了一些“难缠户”和“钉子户”,还出现过群体性上访,在干部群众中产生畏难思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二是畏繁情绪。
城中村改造涉及规划编制、组织协调、资金平衡、拆迁安置、安置房建设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面广量大,造成部分干部不愿抓、不愿改。
三是麻痹情绪。
有的干部对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估计不足,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很好去研究、破解其存在的问题。
四是敷衍情绪。
一部分人认为城中村改造是上级部署的城市建设任务,与老百姓生活和村级发展没有什么关系;另外城中村改造中涉及部分村(社区)、村民经济利益,造成改造工作不积极、不主动。
3.资金筹措问题城中村改造工作本身复杂、艰巨和持续时间较长,其改造涉及到征地、拆迁、安置、建设及环境整治等各个环节。
对政府来说,单就征地、拆迁等补偿方面,就是一笔巨额的财政支出,而后续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还需要更多资金,因此资金问题已成为“城中村”改造的瓶颈,并严重制约着城中村改造的进程4.征迁安置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外地打工就业的人员有增无减,出现了较大的租房需求,这给村集体和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也导致违章建筑屡禁不止的现象出现,甚至使部分村民把“既得利益”当作“合法利益”、“应得利益”,无形中提高了被拆迁户的心理预期和补偿要求。
城中村改造中社会不稳定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城中村改造中社会不稳定问题的分
析及对策
**分析**
城中村改造是指在城市环境和服务的基础上,将城中农村部分或全部社区改造成具有城市特色的居住社区。
这种改造会引发多方面的社会不稳定问题。
首先,由于城中村改造较快、范围较大,农民搬迁时间和费用都比较昂贵,许多农民买不起新房,这使部分原农民群体出现无家可归的情况,导致社会不稳定。
此外,城中村改造会破坏原有的生活习俗,当原有的社区改变后,其中的社会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社会不稳定性增加。
**对策**
针对城中村改造中社会不稳定的问题,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
首先,应该为农民搬迁提供更多的财政补贴和贷款扶持,以缓解农民搬迁带来的经济负担。
此外,政府应该在改造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的相关政策,尽量减少在改造过程中的损害,从而避免农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不必要的变化。
最后,政府应该加强社会稳定的宣传,让农民们了解城中村改造的重要作用,并让农
民们更好的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范文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区域,面临着“城中村”改造的重大课题。
城中村作为城市发展与农村遗留的交织地带,其改造不仅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通过对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深入研究,分析现状、探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现状分析(一)地理分布与基本情况赛罕区作为呼和浩特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城中村”分布广泛,这些地区大多位于城市边缘或城市内部的老旧住宅区。
这些区域通常存在着建筑老旧、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 基础设施薄弱:许多“城中村”缺乏有效的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这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 建筑安全与居住环境差:老旧建筑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查与维护,消防安全隐患突出,同时居住环境脏乱差,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土地利用效率低:部分“城中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三、改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一)资金问题:城中村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房屋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
资金来源成为制约改造进程的重要因素。
(二)拆迁安置问题:如何妥善安置拆迁户,确保他们的生活不受影响,是改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政策法规问题:城中村改造涉及到土地权属、规划调整等政策法规问题,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以指导改造工作。
(四)社会稳定问题:改造过程中可能引发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如何维护社会稳定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四、解决策略与建议(一)加强资金投入与多元化融资渠道政府应加大对城中村改造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改造项目,通过PPP模式等多元化融资渠道筹集资金。
(二)完善拆迁安置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拆迁安置政策,确保拆迁户得到妥善安置,同时加强拆迁过程中的监管力度,确保公平公正。
萧山城中村改造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
萧山:城中村改造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洪航勇同志在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指出‚加快城中村改造,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争取今年每个街道至少有一个村开展改造,通过几年努力,尽快完成城厢、北干、新塘、蜀山四个街道改造范围内的城中村改造任务,把城中村区域改造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城乡协调、社会文明、管理科学的新型城市社区‛。
城中村改造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创建‚平安萧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更是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
一、我区城中村改造的现状我区自2008年1月启动城厢街道梅花楼社区城中村改造试点,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每个街道至少有1个村(社区)开展城中村改造。
一年多来,在街道和社区的辛勤工作下,在区级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城中村改造工作稳步开展,我区的城中村改造工作由试点阶段进入到向面上全面推进阶段。
1.健全了组织。
区委、区政府对城中村改造十分重视,把城中村改造工作列为主要工作,近几年,区委、区政府每年都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尤其是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已先后五次对全区城中村改造工作进行了专题的研究和调研,区人大、政协领导十分关注城中村改造工作,多次组织调研、开展督查。
区委、区政府建立了由盛区长任组长,区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区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
各街道也相应建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分管领导和专门的工作班子。
区级有关部门主动配合、各司其责,形成了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
2.明确了目标。
根据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加快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意见》(萧委办“2009”62号),今后一段时间我区城中村改造的重点为:绕城线内城厢、北干、新塘、蜀山四个街道人均耕地(不包括围垦耕地)面积在0.1亩以下的村(社区),据调查目前有30个村(社区)。
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民进太原市委副主委李文和、民进会员关晓玲反映:从目前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来看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片区规划与村庄的实际情况联系不够紧密,事先缺乏与区、镇、村的充分沟通;二是违法建设查处力度不够,缺乏联合执法、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执法难度大,成效差;三是村民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顾虑多,担心今后生活的出路,且相关配套政策尚不完善;四是群众热情不高、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和相关部门说多做少行为等。
为此建议,应从以下六方面加强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
一是强化舆论宣传。
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营造一种良好的共建氛围,因此城中村改造的舆论宣传非常重要,不能一味宣传它的好处,而忽略它的特点和要求。
也就是说,城中村改造建设需要分阶段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
应帮助广大村民认清城中村改造为自身带来的长远利益,依靠村民自身的努力来实现。
二是重视编制规划。
规划是城中村改造建设中的关键工作。
如从太原市晋源区的实际来看,城中村改造涉及五个镇、街办的31个行政村,其中规划已批准的3个,正在审批中的5个,已完成集体经济转制的4个,完成村民转居民的4个,剩下的就根本没有作任何规划。
另外,编制规划费用较高,仅依靠村里的财力难以支付。
建议区级、市级财政加大支持力度,重视规划工作。
三是政府少说多做。
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已有几年,但有的部门说的多、做的少,并没有太大动作和变化,使群众略感失望。
建议有关部门真抓实干,切切实实解决一些问题。
四是政策因地制宜。
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需要政府的政策给予支持和引导,这就要求政府制定政策时必须因地制宜,切合实际,而不能满足形式,搞一刀切。
五是打击违法乱建。
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要严格把关,警惕打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的牌子、行破坏农村生态环境之实的行为。
如有的村民为在城中村改造中获取更多补偿款,大兴土木,兴建住宅。
浅谈某市城中村改造形势及措施和建议
浅谈某市城中村改造形势及措施和建议摘要: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最难的工作之一。
本文分析了城中村改造所面临的困境问题。
并提出了改造建议和改造目标、积极稳妥推进了城中村改造措施及改建任务。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困境;措施;建议一、城中村改造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近年来,由于国家出台的限贷和限购等房产宏观调控政策,直接影响了改造工作的开展。
加之改造本身的复杂性,改造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1、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及改造项目成本不断提高等因素影响,严重制约改造正常进行一是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改造资金回笼速度慢,安置楼建设资金短缺。
二是在商品房销售价格下降的同时,受政府配建廉租房、土地出让金大幅增加等政策调整以及建筑项目人工、材料涨幅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改造成本不断加大,造成城改项目招商难、改造难、推动慢。
2、改造手续办理滞后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批后监管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城中村改造与普通开发项目相比,多了无形改造、拆迁安置、集体土地转性等多个环节,造成手续办理相对滞后。
尽管各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简化了办事程序,但是实践表明,没有考虑改造特殊性和复杂性而照搬普通商品房审批程序审批改造项目,已远不适应改造项目手续办理实际需求。
二是部分区域还存在着未批先拆、未批先建等不规范行为,增加了办理手续的复杂性。
三是对于2部分区域出现的项目擅自加建、违规乱建等现象,政府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安置房品质。
3、改造深层次问题不断出现,改造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一是面对有限改造土地资源和腾迁旧村宅基地导致的较高地价等不利因素,以往以住宅开发为主的单一改造模式,无法充分发挥地段优势,开发商普遍存在不重策划规划、只求项目自身平衡、不求社会效益和持续发展的短视做法,导致项目普遍存在项目定位单一、容积率高但利润率较低等问题。
二是仅靠市场运作的改造模式不能完成所有城中村改造。
目前,在我市城区主干道沿线仍存在一些难以改造,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城市功能提升。
城中村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
城中村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城中村是指城市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区,由于历史原因、政策原因或其他因素,这些社区的住宅建筑多为老旧、简陋、不堪使用,社区环境恶劣、治安混乱。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城中村改造因此成为了城市建设中的一大难点。
城中村改造面临的问题:1、滞后的基础设施:由于城中村建设历史较长,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如排水、供水、供电、燃气等设施,对社区的正常生活和运营造成极大困扰;同时,这些滞后的设施也妨碍了城市的正常建设与规划。
2、低质量的居住环境:城中村的全部或部分建筑早已年久失修,结构老化,目前大多数居民都是租赁的小户型,居住面积不够,生活质量低下。
同时,城中村也缺乏绿化、娱乐等公共设施,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3、治安情况混乱:由于城中村中聚集着大量的非法移民和各类人员,大多数居民生活恶劣,治安形势混乱。
这些问题也使得城中村容易变成犯罪的温床,威胁到社会公共安全。
城中村改造的解决方案: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城中村居民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品质和数量,提升城市生活水平,加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同时,加强对城中村的管理,规范运营机构和经营方式,防止陷入滞后的窘境。
2、改善居住环境:加强城中村内住房的改善和更新,使居住条件与城市的发展同步更新,努力打造一种更符合居民需求的居住模式,增加公共设施,如绿化、娱乐、健身、教育等。
重视人文关怀,加强建设管理,保护居民权益。
3、加强社区管理:加强社区管理力度,加强对城中村的治安、卫生、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等问题的管理,化解城中村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
同时,加强对城中村的文化建设,组织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增强居民的文化文明素质。
城中村改造的实际项目:1、京杭大运河湿地城市改造:该项目以城市复兴为目标,通过生态、文化、旅游等多维度的关注,打造高品质的湿地城市。
在项目中将加强生态复兴,修复大运河底下的水文环境,增加城市绿化和景观,同时也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盘活湿地资源,增强城市文化和社区品质。
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城中村改造中存在问题的思考摘要:青年人才论坛为了集约节约土地,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位,推进襄阳市的城市化进程,建设文明、生态、和谐、宜居城市。
本文是通过笔者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全面认真分析后,从襄州区城中城改造的现状和实际出发,从城中村问题成因、城中村改造的现状、改造的重要意义、改造中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个人的建议,以期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襄阳青年人才论坛城中城改造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建设用地的供需紧张,政府将旧城改造作为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
但随着城市拆迁改造工作的不断深入,拆迁改造诱发的矛盾和纠纷也日益增多,拆迁改造也已成为城市建设的聚点,社会关注的焦点,工作中的难点,媒体关注的热点。
拆迁改造工作涉及面广,法律、政策性强,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此,我们在工作中急需寻找一条推动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工作顺利进行的新路子。
作为一名基层城市规划管理人员,对当前襄州区城中村拆迁改造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和思考。
一、城中村问题成因城中村问题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是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管理体制对基于集体土地产权和集体经济属性的城中村地区,在户籍、土地、规划、建设、融资、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
分析城中村问题的原因,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城市政府为节省开发建设成本,只征用农用地,绕开现有农村居民点;城乡发展缺乏统筹安排,未考虑外来人口的居住需求;城市规划编制不完善,造成城中村建设无据可依;管理部门执法不严,对违法建设行为查处不力。
二、目前襄州区城中村改造的现状襄州区辖1个办事处8个社区5个行政村,村(居)民总人数27485人,总户数6534户,村庄占地面积5483亩,耕地面积5916亩,其中:云湾、西湾、张湾、金华、航运、红星、潘台、洪山头等8个社区和朱庄村三、七、九组属襄阳市市区中心城区范围内的一级控制区,其它4个行政村和朱庄村部分组属襄阳市市区中心城区范围内的三级控制区。
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最新版】
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内容摘要:城中村现象是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而出现的一个棘手的城市问题。
它不仅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加快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针对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问题对策开展城中村改造工作的背景城中村现象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快速扩张而出现的一个棘手的城市问题。
它不仅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且已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加快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在城市化进程方面关注的大事之一。
把城中村区域改造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城乡协调、社会文明、管理科学的新型城市社区,是推进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新农村的重中之重,是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更是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围绕城中村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通过调研,笔者认为要推进城中村的改造,加快城中村的开发,要以新农村建设的模式、经营城市的理念为抓手,以农村按城市来建设、城市按农村来美化为路径,着力推进城市郊区化、郊区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努力提升城中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种生活品质。
城中村改造的意义(一)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品位城中村的改造,一是可以不断拓展城市空间,日趋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提升城市品位,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成果;二是可以加强城市管理,改变城郊结合部脏、乱、差的现状,促进城市形象的改善;三是可以进一步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由于原村庄缺乏统一规划,每家农户都注重自家房屋的建设,忽视公共设施的建设,缺少必要的商业服务设施,这使得居民的生活很不方便。
“城中村”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中村”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简要介绍了城中村改造升级的现状,总结了城中村改造升级实施中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并根据对这些问题的综合分析,就如何加快城中村改造升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推动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城中村;转型升级;问题;对策1、导言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有其长期的历史和社会原因。
城中村改造升级是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改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产业布局的综合民生工程。
将城中村改造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城乡协调、社会文明、管理科学的新型城市社区,是加快提升城市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
鉴于上述目标,笔者对城中村的推广改造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总结了城中村改造升级实施中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并根据对这些问题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加快城中村改造升级的相应对策,从而对城市化进程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2城中村改造实施中的几个问题城中村改造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
除部分村民积极性低、意见难以统一、城中村房屋密度过大、改造成本高、改造项目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资金筹措不足等共同突出问题外,在城市地区的主导实施层面,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2.1缺乏专项规划和总体指导改造项目涉及土地利用强度、公共配套设施的重新配置、交通承载力的重新评估等,规划中对此类项目的总体规划不足,在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与该区域的衔接,交通和其他需求不足。
单个项目的人口增长导致教育和医疗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2.2城中村改造项目前期工作缺乏联动机制,进展缓慢目前,影响工作进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前期,其中土地利用和规划调整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涉及的主要部门,如自然资源、住房和建设、领土政府等,在政策制定、审查和核实、管理协调等方面,更多地考虑到部门本身的管理范围和权限。
缺乏多部门联动机制,协调力度和效率低下。
其次,领土政府、村庄团体和土地熟人之间也缺乏联系机制保障。
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城中村改造中存在问题的思考摘要:青年人才论坛为了集约节约土地,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位,推进襄阳市的城市化进程,建设文明、生态、和谐、宜居城市。
本文是通过笔者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全面认真分析后,从襄州区城中城改造的现状和实际出发,从城中村问题成因、城中村改造的现状、改造的重要意义、改造中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个人的建议,以期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襄阳青年人才论坛城中城改造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建设用地的供需紧张,政府将旧城改造作为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
但随着城市拆迁改造工作的不断深入,拆迁改造诱发的矛盾和纠纷也日益增多,拆迁改造也已成为城市建设的聚点,社会关注的焦点,工作中的难点,媒体关注的热点。
拆迁改造工作涉及面广,法律、政策性强,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此,我们在工作中急需寻找一条推动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工作顺利进行的新路子。
作为一名基层城市规划管理人员,对当前襄州区城中村拆迁改造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和思考。
一、城中村问题成因城中村问题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是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管理体制对基于集体土地产权和集体经济属性的城中村地区,在户籍、土地、规划、建设、融资、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
分析城中村问题的原因,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城市政府为节省开发建设成本,只征用农用地,绕开现有农村居民点;城乡发展缺乏统筹安排,未考虑外来人口的居住需求;城市规划编制不完善,造成城中村建设无据可依;管理部门执法不严,对违法建设行为查处不力。
二、目前襄州区城中村改造的现状襄州区辖1个办事处8个社区5个行政村,村(居)民总人数27485人,总户数6534户,村庄占地面积5483亩,耕地面积5916亩,其中:云湾、西湾、张湾、金华、航运、红星、潘台、洪山头等8个社区和朱庄村三、七、九组属襄阳市市区中心城区范围内的一级控制区,其它4个行政村和朱庄村部分组属襄阳市市区中心城区范围内的三级控制区。
浅谈瑞安市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瑞安市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土地资源供应与开发建设需求相背离,以及城市建设与城中村改造的融合矛盾。
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格局,更好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改善居住环境,解决土地资源供应不足,必须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步伐。
本文针对瑞安市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结合瑞安市个别城中村改造实例,分析了该类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标签:城市化;城中村改造;存在问题;相应对策一、瑞安市城中村改造基本情况1.瑞安市的城市概况瑞安市位于浙江省境东南部,北与温州市区接壤,东濒东海,南连平阳县,西与文成、青田县为界。
瑞安市是浙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商贸城市,温州市南翼中心城市,具有山水特色的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
下辖12个街道、9镇2乡、114个社区(其中城市社区21个、城郊社区7个、农村社区86个)、37个居民区、910个行政村,总陆域面积约1271平方千米。
2.瑞安市城中村改造情况瑞安市城中村改造坚持以城市规划为指导,以政府主导、村(居)民自愿、规范运作、统筹推进为原则,按照统一主体、统一规划、统一拆除、统一建设的要求,采用主体工程与配套项目同步建设,整体改造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团块改造方式,鼓励整村、连村成片改造。
目前大约已有46个村申请城中村改造,其中大约11村已完成了改造,大约16个正处于改造中,其余的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3.瑞安市城中村改造取得的成绩(1)严格控制零星建设,对改造范围用地面积下限进行控制,打破以往村民集资的独栋联建,地块统一规划设计、开发建设。
(2)将集体土地统一征为国有土地,产权价值倍增,对于后期产权转让提供了法律依据;(3)将落地式民房转换为水平式住宅,不仅提升了居住品质,同时也提高了居住空间利用率,更符合住宅发展趋势。
另外,打破传统的单间式商业用房布局,进行集中布置,提升了档次,更合乎现代商业经营理念。
浅谈城中村改造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CAIXUN财讯-114- 浅谈城中村改造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山西财经大学 王亚男 / 文城中村改造作为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百姓生活品质的实事惠民工程,是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基础设施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
城中村 问题 对策加快城中村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中村改造积累了一些有成效的谈判、拆迁、建设、管理及回迁安置等改造经验;但不可否认,也存在许多老问题和在改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影响了改造进程,甚至有导致改造停滞的可能性。
(1)粗放规划致使前瞻性大打折扣。
一是功能布局有待改善。
城中村改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百姓的生活品质,当前规划上偏重住宅、商业等项目的控制性规划,而对学校、医院(社区卫生院)、停车场、绿地、农贸市场等民生项目的规划相对薄弱,给回迁居民带来诸多不利。
二是病灶丛生难以连片。
以片为单位进行的城中村改造仅仅满足了农居安置用地、10%留用地以及其他用于平衡资金缺口的平衡用地的规划,导致村域范围内的一些零星地块的农户成为无主实施的三不管地带,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村改造,更难以连村成片。
三是仓促调整拖延时间。
一些已经审批下来的项目因拆迁、住宅与商业用地比例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全、布点不合理等原因往往到最后又要对原规划进行重新调整,这些调整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影响区块推进速度。
(2)前期审批手续办理期限较长。
项目建设涉及立项、规划、用地等行政部门,环节多,程序复杂,周期长,难度大,从立项到开工建设需要很长时间,极大地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
(3)拆迁“妖魔化”现象愈演愈烈。
媒体基于为百姓获取公平、公证和合法利益的报道值得肯定。
但社会上现在有些媒体为了博取眼球过多、过大地渲染暴力拆迁、违法拆迁以及钉子户为抵抗拆迁而采取的跳楼、自焚等极端社会事件,再加上网络、微博等不可控宣传平台的无限转载和传播,政府拆迁尤其是强拆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式的“违法”行为。
(4)诉求多样化回迁安置成新难。
关于我市城中村改造目前存在问题的建议
关于我市城中村改造目前存在问题的建议城中村改造目前存在问题在市委、市政府提出促进我市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全面推进我市跨越式发展的宏观目标号召下,我市城中村改造经过几年来宣传启动,目前正沿着健康有序、稳步发展的改造步伐向前推进,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根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提出的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使城中村改造依法健康的发展,对我市目前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汇报如下:一、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部分城中村改造进展较为顺利,已初见成效。
金水区的西史赵村改造工程进展迅速,改造后的新城普罗旺世横空出世,整个项目从规划到建设,规模和速度让人叹为观止。
关虎屯的国贸中心和曼哈顿?国际公寓等高层建筑已巍然屹立于燕庄,气势恢宏。
二七区的长城翰林世家焦家门改造项目,目前30层新居民大楼,已傲然挺立,高耸云端。
中原区岗坡村现已成为“阳光新城”,是由长城集团倾力打造。
现在已是高楼林立在秦岭路两侧。
金水区的西史赵村、燕庄村、关虎屯村;中原区的岗坡村、三官庙村;二七区高楼林立的焦家门村,新建成的社区、商业街等项目,不仅改造了环境,增加了税收,同时也安排了就业,缓解了政府的就业压力。
根据金水区区长王铁良在城中村改造工作汇报会的讲话精神,由于城中村的改造,不仅拉动了金水区的经济发展,而且金水区的税收预计将由原来的13个亿将增长到20个亿,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从2005年、2006年、2007年我市土地投放量逐年减少,城市土地愈来愈紧张的情况下,加快城中村改造,将对增加我市税收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二、城中村改造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目前仍存在诸多关键问题:1、目前部分城中村腹地依旧隐患巨大我市部分城中村目前依旧是绿地、配套等公共活动设施缺乏,环境质量低下;管道煤气不通,排水容量不足,电力、电信线路杂乱无章,城中村建筑物间距过小,采光通风严重不足,甚至无消防安全通道,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外来人口膨胀,城中村出租屋成为黄、赌、毒的温床、超生群体的藏身之处,社会治安、计划生育问题突出。
《2024年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范文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区域,其“城中村”改造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通过对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存在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法,为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现状分析(一)地理位置与基本情况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位于城市核心区域,其“城中村”是指城市内部仍保留着农村建制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地区。
这些地区往往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基础设施落后,与周边城市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二)存在问题1. 基础设施落后:道路狭窄、排水不畅、供电供水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普遍存在。
2. 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发展不协调。
3. 居民生活水平低:居民生活环境差,生活质量难以提高。
4. 城市管理困难:由于“城中村”的特殊性质,城市管理难度大,存在安全隐患。
三、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一)推动城市化进程“城中村”改造是推动城市化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二)提升城市形象“城中村”改造有助于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吸引力。
(三)改善居民生活“城中村”改造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的路径与措施(一)规划先行,科学制定改造方案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科学的改造方案,明确改造目标、任务和措施。
(二)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道路、排水、供电、供水等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三)土地利用优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土地整理和重新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政策支持,引导居民参与改造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改造,如提供安置房、就业扶持等措施。
五、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城中村”改造的挑战与对策(一)资金问题加大政府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
城中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城中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城中村是指城市中的一些老旧住宅区,这些住宅区的房屋多为旧式建筑、供电、供水、供暖等基础设施老化,居住条件恶劣,社会管理混乱。
由于城市扩张的需要和房地产的发展,很多城中村被拆迁或改造。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城中村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对策?城中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基础设施陈旧:城中村内的道路、下水道、电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陈旧老化,破坏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2. 建筑安全隐患:城中村的建筑多为老旧建筑,房龄较长,结构和材料有些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存在安全隐患。
3. 社会管理混乱:由于城中村居民多为外来人口和下岗职工等特殊人群,由于居住条件恶劣、社会管理混乱,常常出现治安问题,同时,小区内的秩序也不太好。
4. 环境脏乱差:由于人口密集、卫生设施严重不足等原因,城中村的环境常常脏乱差,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对策探讨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改造过程中必须放在重要位置,必须完善城中村的下水道、燃气、供暖、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并且要逐步实现现代化建设。
2. 建设住房保障房:城中村内很多住户房子老旧脏破,需要通过政府的资金奖励和配套措施,建设住房保障房,改善城中村居民的住房环境。
3. 建设公共设施: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还需要加大公共设施的建设,尤其是托幼机构、学校、体育设施、医疗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居民。
4. 建设社区治理机制:为了解决城中村管理混乱的问题,必须建立相应的社区治理机制,在社区内设置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等组织,增强社区的自治能力,提高居民的公共治理意识。
5. 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要加大对环境的改善力度,加大城市垃圾收运力度,优化环境,同时宣传环保的知识,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结论:城中村的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各方面的力量都可以发挥作用,只有这样,城中村的改造才能更加全面,更加有力即融入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城中村改造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国村改造的现状、问题,以及采取的对策和措施进行分析。
并探究我国城中村形成的原因及城中村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进而提出对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措施, 对当前正确
认识和解决城中村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中村;城市化;改造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village reconstruction city countries, problems, and som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of analysis. our country villages and explore the reason and villages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rebuilding the villages inside the city and put forward the policies and measures of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solve problems village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villages; urb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城中村形成的原因分析
随着中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中村隐藏的问题日益暴露,成为影响城市经济、环境、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桎梏。
总体来说,当前“城中村”主要呈现以下问题。
1.直接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使
“城中村”形成的直接原因总体上是受利益的驱使。
首先,以
村籍为标志的高收入、高福利强化了村民的内在认同感, 并突出了村落成员与城市融合的距离。
而且城中村使得土地的价格不断上涨加大的城中村周边的工商业的发展,而使得城中村的村民能够享受到比普通村民更好的待遇和福利。
其次、城中村在跟外界的博弈中能够得到主动使得城中村的居民不愿意放弃现有的既得利益,再加上不愿意迁离本土的习惯思维的影响和政府安抚政策有时不到位、不落实。
使得城中村成为农民维持现有利益的砝码。
2.深层次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分化是城中村得以实现的体制背景,城中村作为农村在城市化进程当中的一个过渡环节,其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在城乡二元经济经济结构的体制下,城中村的形成有着其深厚的历史背景。
首先,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得农村户口跟城市户口出现了在社会保障制度跟资源分配上的不均。
城市户口的居民在养老、医疗、教育制度上比农村户口有着鲜明的优越性。
城中村的居民实际上还是属于农村户口,反而使得城中村在城市中无法融入正常的城市生活。
其次,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农村户口来说并不能有效的解决农村户口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反,在农民失去了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之后而落后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中村的形成。
3.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是城中村形成的关键因素
“城中村”村民的经济实力与城市居民差距不大,但是其精神面貌、文化素养、价值观念却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
传统宗法
思想与封建的村规民俗使得城中村村落文化很容易与城市文化发生冲突,一些城市居民对村民的反感态度和抵触情绪更是激化了二者的矛盾。
二、我国城中村的现状分析
“城中村”是中国现今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是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不可否认,“城中村”对于一些低收入的外来人口提供了便利而且廉价的栖身之所。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中村所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来人口多且流动性强,社会治安难以保证
“城中村”廉价的房屋租金吸引了不少的外来务工人员,使得他们能够在城市当中有个栖身之所。
但是外来务工人员所受的教育参差不齐,素质也参差不齐,与城市间的文化也参差不齐,在生活方式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人员多而且杂便加大了城市管理的难度,甚至有人因找不到工作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城市的治安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而且因为城中村的人口流动性强,每当有违法行为的出现也给刑侦机关的刑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2.导致城市规划滞后,出现违章建筑
“城中村”的形成导致了城市化进程的落后,甚至出现了一系列的违章建筑,给城市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使得城市的城市化建设滞后,甚至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强拆”“钉子户”等等,严重的影响了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而且加大了治安管理的难
度和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更有甚者造成政府人员和居民的冲突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违规违法、制假造假现象严重
“城中村”作为被城市遗忘的角落,是外来人口和个体经营户集中的区域,特别是无照经营和黑作坊的多发区域。
无照经营问题严重,黑作坊更存在众多商品安全隐患,制假售假猖獗,严重损害了正规品牌企业的商品形象,对合法、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造成极大的冲击。
而且制假贩假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城市的形象和侵犯了人民的权力,使得城中村的居民被更加的边缘化。
4.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和问题堪忧
由于“城中村”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引起政府的重视,所以城中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排水、供电、供水等设施不完善,继而使得城中村的生活环境差,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再加上村民的素质本身就不高,更加加速了城中村的环境卫生质量下降,增加了城中村的安全隐患。
为了便于出租和使用,村民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火险隐患和建筑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再加上村民大多仍保留原有的生活方式,在宅基地周围建盖牛棚、猪圈等,粪便得不到妥善处理,严重影响环境卫生。
三、城中村改造的建议及对策
随着这样问题的相继出现和对原因的分析,我们应当为此做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城中村存在的问题。
1.政府出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住宿问题
由政府出资建立廉租房,采取合理的租金制度给外来务工人员以一定的优惠。
这样政府不仅可以解决人口的流动性问题,而且有利于合理的规划城市,加强对城中村人口的管理。
政府建设“廉租屋”不应以城市居民的需求为准,而要充分考虑外来务工人员的经济状况,着重加强治安和环境的管理,这样在同等租金条件下,由政府建设的“廉租屋”因环境、治安等优势而使外来租住人员离开“城中村”转而选择条件相对较好的政府“廉租屋”。
2.加强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合理的安置拆迁
政府应当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避免出现城市当中地区性差异严重。
导致城市自身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出现严重的差异。
合理的规划城市,加强城市的管理使得城中村在源头上不会有形成的地域条件。
对于现有的城中村要进行合理的拆迁,并对拆迁户进行合理的安置,而不是“强拆”,在城市当中建立廉价合理的拆迁户安置区,使得拆迁居民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城市当中。
减少城中村用地规模而是将城中村的用地规划成政府出资建的廉租房用地,这样不仅不影响城市的用地规模,而且能够使得拆迁户就地安置,使得拆迁户能够得到好的安置条件,维护了城市的和谐与治安。
3.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支持,提高人员素养
要解决城中村问题,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
目前,中国与“城中村”相关的立法基本空白,行政和司法机关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造措施的合理性。
只有强有力的合理的法律法规制度才能杜绝不法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并且加强对对城
中村居民的素质的培养,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技能。
这样不仅可以维系良好的社会秩序,而且可以使得城中村的居民有一技之长,增加其就业率,提高其生活水平,让其能够融入到城市的生活当中去。
4.加强城中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集体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尽量吸引外商、外资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与经营。
针对城中村内的基础教育设施落后问题,政府应当在增加投资的同时鼓励村民参与基础教育设施的改善,并对表现突出的村民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最主要的方面是加强教育设施的改善,以此来提高城中村居民的素质,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自己带动自己的发展。
以供电、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为辅,加大对城中村的改造力度,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总结
总之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改造城中村的用地规模,加强城市的管理制度。
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的安置拆迁,规划好城市中的土地用地规模和形式,提高城中村居民的素质与技能,保障城中村居民的既得利益。
城中村的问题一定会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黄小晶.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惠志娟.“城中村”的社会整和问题[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2006(1)
[3]杨建等.论“城中村”的改造与规划[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