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检验认识”的含义: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就 是将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进行对照,看 二者是否符合。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 符合,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
B、主观认识(人)和认识的对象(客观事物)都 不能充当标准,只有介于这两者中间的桥梁才能 检验,那就是实践
C、只有通过实践这唯一的途径,用其结果经检验 才能证明认识的正确性。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社会一旦有某种需要,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 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巩固练习:
1、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 的是( C ) A、蜘蛛结网 B、“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 C、医生治病 D、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实践具有历史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不 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
社会性
不同历史阶段上,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 水平各不相同
历史性 生产实践
3、实践的基本形式
变革社会的实践
科学实验
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
1、蜜蜂筑巢 2、学生讨论数学题的解题方法 3、农民种庄稼 生产实践 4、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请思考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从哪里来?认识的程度 为什么会越来越高?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 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 才能完成。
• B、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间接经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直接经验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但途径有两个
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2007年,嫦实娥一践号是卫认星识撞月发成展功的,动使人力们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
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认识。
2009年美国航天局利用一枚“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两个月球 探测器发射升空,该局科学家对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获得的撞 月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确认,月球存在水。
• 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辨率优于10米。 • 探测月球物质成分。 • 探测月壤特性。 • 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 • “嫦娥二号”任务突破“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
等系列关键技术。
人类认识月球是否为认识而认识?
练一练:分析下面名言所包含的哲理
1、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吃一吃
变革社会的实践 5、科学家探月活动
科学实验活动
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 发现 月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1959年,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 对它进行了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球9,69进年行,了美实国实地宇践考航是察员,认乘并坐识带“的回阿来了波岩源罗石”和宇土宙的飞样船本,。成使功人的们登对上月了球月
这些活动的对象是什么?这些活动是不是纯主 观的思维活动?
活动的对象是客观世界,是物质性活动,把人头
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 的主 体
实践 的对 象
是直接现 实性活动
非主观思 维活动
人类社会 自然界
2、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①原理内容: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方法论: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方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 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撞月成功,使人们获取了全月 球影像图、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 列认识。 5、2010年,“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10月1日18时59分 57秒在西昌卫星中心发射。国际上第一次获取7米分辨率 全月球影像图;
请思考:
我们对月球的认识到 底是从哪里来?
第六课 第一框
智力
实践的主体
实
践
实践基
具
本要素
有
客观性
客 观
原因
物
质
性
运
体力
用
实践的手段---生产工具、设备
改 造 实践的对象
自然界 人类社会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结果具有客观性
由客观 条件决 定的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原因
实践的主
观能动性
表现
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 识的自觉活动
实践主体的 改造自然 主动创造性
本课学习重点
1、实践的含义是什么? 2、实践有哪些特点? 3、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4、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如何?
2007年中国嫦娥一号
分析:
2010wk.baidu.com中国嫦娥二号
研制和发射嫦娥一号、二号的探月活动是否与动物的
活动相同?如果不同,有何区别?
是人的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同于动物 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1、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 月球。 发现月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2、1959年,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 球的背面,对它进行了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3、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宇宙飞船,成功 的登上了月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带回了岩石和土的样 本。使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改造社会
总设计师黄江川 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总指挥岑拯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撞月成功,使人们获取了全月球
影像图、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
认识。
认识更深入
2010年,“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10月1日18时59分57 秒在西昌卫星中心发射。国际上第一次获取7米分辨率全 月球影像图;第一次开展拉格朗日L2点转移轨道的设计 和控制,并实现170万公里以远距离测控通信。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 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去 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
B、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 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 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
C、实践的发展,锻炼和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 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主观认识(人)和认识的对象(客观事物)都 不能充当标准,只有介于这两者中间的桥梁才能 检验,那就是实践
C、只有通过实践这唯一的途径,用其结果经检验 才能证明认识的正确性。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社会一旦有某种需要,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 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巩固练习:
1、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 的是( C ) A、蜘蛛结网 B、“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 C、医生治病 D、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实践具有历史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不 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
社会性
不同历史阶段上,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 水平各不相同
历史性 生产实践
3、实践的基本形式
变革社会的实践
科学实验
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
1、蜜蜂筑巢 2、学生讨论数学题的解题方法 3、农民种庄稼 生产实践 4、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请思考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从哪里来?认识的程度 为什么会越来越高?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 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 才能完成。
• B、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间接经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直接经验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但途径有两个
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2007年,嫦实娥一践号是卫认星识撞月发成展功的,动使人力们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
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认识。
2009年美国航天局利用一枚“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两个月球 探测器发射升空,该局科学家对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获得的撞 月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确认,月球存在水。
• 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辨率优于10米。 • 探测月球物质成分。 • 探测月壤特性。 • 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 • “嫦娥二号”任务突破“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
等系列关键技术。
人类认识月球是否为认识而认识?
练一练:分析下面名言所包含的哲理
1、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吃一吃
变革社会的实践 5、科学家探月活动
科学实验活动
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 发现 月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1959年,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 对它进行了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球9,69进年行,了美实国实地宇践考航是察员,认乘并坐识带“的回阿来了波岩源罗石”和宇土宙的飞样船本,。成使功人的们登对上月了球月
这些活动的对象是什么?这些活动是不是纯主 观的思维活动?
活动的对象是客观世界,是物质性活动,把人头
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 的主 体
实践 的对 象
是直接现 实性活动
非主观思 维活动
人类社会 自然界
2、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①原理内容: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方法论: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方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 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撞月成功,使人们获取了全月 球影像图、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 列认识。 5、2010年,“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10月1日18时59分 57秒在西昌卫星中心发射。国际上第一次获取7米分辨率 全月球影像图;
请思考:
我们对月球的认识到 底是从哪里来?
第六课 第一框
智力
实践的主体
实
践
实践基
具
本要素
有
客观性
客 观
原因
物
质
性
运
体力
用
实践的手段---生产工具、设备
改 造 实践的对象
自然界 人类社会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结果具有客观性
由客观 条件决 定的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原因
实践的主
观能动性
表现
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 识的自觉活动
实践主体的 改造自然 主动创造性
本课学习重点
1、实践的含义是什么? 2、实践有哪些特点? 3、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4、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如何?
2007年中国嫦娥一号
分析:
2010wk.baidu.com中国嫦娥二号
研制和发射嫦娥一号、二号的探月活动是否与动物的
活动相同?如果不同,有何区别?
是人的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同于动物 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1、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 月球。 发现月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2、1959年,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 球的背面,对它进行了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3、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宇宙飞船,成功 的登上了月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带回了岩石和土的样 本。使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改造社会
总设计师黄江川 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总指挥岑拯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撞月成功,使人们获取了全月球
影像图、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
认识。
认识更深入
2010年,“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10月1日18时59分57 秒在西昌卫星中心发射。国际上第一次获取7米分辨率全 月球影像图;第一次开展拉格朗日L2点转移轨道的设计 和控制,并实现170万公里以远距离测控通信。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 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去 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
B、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 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 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
C、实践的发展,锻炼和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 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