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2章 个性行为基础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启示:对人事防止以点代面,以偏概全;防止把自己 的主张强加于人。
PPT文档演模板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 为
社会知觉错误及其运用
近因效应: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以 后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
定型效应:是指人们在头脑中把形成的对某些知觉对象的形象 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杜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效应。
PPT文档演模板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 为
• 感知过程
• 观察
选择
组织 解释 反应
•感觉
•环
•味觉
•境
•嗅觉
•刺
•听觉
•激
•视觉
•触觉
PPT文档演模板
•外部因素 •大小 •强度 •对比
•活动程度 •重复程度
•新颖性 •熟悉性
•内部因素 •学习 •刺激 •个性
•对象—背景
•对
•人
•连续性 •封闭性 •接近性
☺ 需要 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
是客观需求(包括体内的生理条件和外部的社会条件)的反 映。
☺ 需要具有以下特点:
☺ 指向性
☺ 多样性
☺ 层次性
☺ 潜在性
☺ 可变性
PPT文档演模板
☺ 社会制约性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 为
需要与行动
☺ 动机 原意是引起某种行为,心理学上把引起个 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某 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息等心理因素叫 动机。
如:“无奸不商”、女性在管理角色上的定型等。 在管理中的运用:
员工绩效评估:受知觉偏差的影响,往往出现不公平现 象。
印象管理:招聘面试中特别明显。
PPT文档演模板

组织行为学第2章

组织行为学第2章
第二章 个体心理行为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相关概
念、特征、关系,掌握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知觉.、气质、性
格、情绪的概念、分类以及其与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掌握组织承诺的
基本内容,理解个体心理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组织承诺对组织公民
行为的影响等内容。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
四、知觉偏差 重点考察 名词解释
• (一)首因效应 • (二)近因效应 • (三)晕轮效应 • (四)投射效应 • (五)心理定势 • (六)对比效应 • (七)刻板效应
五、归因理论与倾向
(二)归因理论
1.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 • 海德(F.Heider)是归因研究的创始人。1958 年,他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
(三)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 1.态度影响认知和判断 • 2.态度影响行为效果 • 3.态度影响忍耐力 • 4.态度影响相容性 • 对态度进行测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量表法,这是一种较为准确的测量方法,二是自由
反应法。
三、工作满意度
(一)工作满意度是指人们体验到的一种愉悦或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是人们通过 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验进行评价而产生的。 (二)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 1.挑战性的工作 • 2.公平的报酬 • 3. 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 4.和睦融洽的同事关系
突,进而提高个体的道德感和自我效能感,以便在组织中保持和维护自己的尊严。 • 第四,价值观会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趋向。 • 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知觉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意向成分,这三者合称为态度的
ABC模型。 • 态度中的情感成分分为两类:一类是情境性的情绪,是情感过程在外部表现中可以测量的部分,

【精选】组织行为学 第2章 人格

【精选】组织行为学 第2章 人格

大五模型 经典性研究结论 责任意识与个体工作绩效相关性高(Barrick & Mount, 1991; Mount & Barrick,1995)。 就服务业而言,宜人性和情绪稳定性对工作绩效的积 极的影响(McDaniel, 1994)。

管理个性
“工匠”型 “丛林斗士”型
“守业”型 “赛手”型
是人们对不知给他们或对其要求的工作职责的了解程 度。
– 知道布置给他们的任务是什么 – 知道不同任务和业绩期望之间的优先顺序 – 知道完成任务的首选方法
S M A BAR
R
环境因素(Situational Factors)
包括超出员工直接控制的条件,这些条件会约束或促 进他们的行为和业绩。

管理个性
研究结论: “赛手”稀缺 “守业”(多) “工匠”(R&D,多)
斗士<---->工匠
斗士
守业
EQ(情商)或EC(情感胜任力)或EI(情感智慧)
是一个人变得明智、聪慧的一种能力,不是IQ: 有效管理自己及人际关系的能力,在团队中有效工作的能力,也包 括一个人具有的领导能力和预测未来的能力。
自我意识对理解个体的感知、态度、决策和行为有决定性的影响。
自我概念的3个维度
复杂性Complexity
– 人们的自我概念是多面的。
一致性Consistency
– 当自我概念的各个方面都有相似的人格特征与价值观时 ,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清晰度Clarity
– 一个人清晰、自信地描述其自我概念的程度,与其内在 的一致性,随着时间的稳定性程度。 – 一个清晰的自我概念需要一个一致的自我认知。 – 随着年纪的增长,自我概念越清晰。

第2章 个性行为基础

第2章  个性行为基础
பைடு நூலகம்
神经系统的特征
气质
2. 性格 和气 质
平 强 灵活 衡 弱 性 性 不 平 灵活 衡 强 平 灵活 衡
特征组合类 型
气 质 分 类
胆 汁 质 多 血 质 粘 液 质
主要心理特征
不可遏制型
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 急速而难以自制,内心外露,率直、热 情、易怒、急躁、果断 活泼多动,富于生气,情绪发生快而多 变,表情丰富,思维、言语、动作敏捷, 乐观、亲切、浮躁、轻率 沉着安静,情绪发生慢而弱,思维、言 语、动作迟缓,内心少外露,坚毅、执 拗、忸怩、淡漠
第2章 个性行为基础




教学提示: 本章将介绍个性的概念、成因和有关个性的 理论,对直接影响管理效能的个性特征进行 了重点探讨,然后对个性结构中气质、能力、 性格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不同个性的人 如何进行管理进行了探讨,希望以上这些理 论知识能对人们了解自己、理解他人有所帮 助,特别希望能对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有所启 迪,达到提高管理有效性的目的。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理解个性的概念,了解影响个性形成的原因 了解个性差异与管理 了解个性与职业的发展以及职业的匹配 了解知觉与行为的关系
2、 个 性 差 异 与 管 理
1)能力差异与管理 第一,掌握能力阈限,搞好人与工作的匹配 第二,同一个人不可能适应所有部门的每一 项工作 第三,同样聪明的人,不一定适应同一工作 第四,接受同等教育的人,能力水平并不相 等 第五,管理人员应该针对员工的能力发展的 不同水平,实施不同职业教育和训练。 第六,完善组织机构,确立人才“金字塔” 第七,在选择和安排工作时,尽量考虑员工 的兴趣,同时注意培养员工对本职工作的 兴趣,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人性假设理论》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人性假设理论》习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人性假设理论》习题及答案第二章《人性假设理论》1.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

A.道格拉斯.麦格雷戈B.梅奥C.罗斯D.安德鲁斯E.埃德加・沙因2、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是()。

A.X理论B.Y理论C.Z理论D.超Y理论E.文化人假设3.“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的结果提出来的。

这一假设认为。

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A.霍桑试验B.搬运铁砂实验C.照明实验D.阿希实验E.斯坦福监狱实验4.倡导“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的理论是( )。

A.X理论E.性善论5.()最先提出“人性”问题,《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子E.荀子6、孟子的“性善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假设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A.复杂人B.经济人C. 自我实现人D.社会人E.文化人7、荀子在批判继承诸子人性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性恶”理论,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和西方管理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十分接近,形成了法家()的理论基础。

A.法治B.人治C.德治D.自治E.无为而治8.日裔美国管理学者威廉·大内提出的专门研究人与企业、人与工作之间关系的理论是( ) 。

D.Y理论E.复杂人假设理论9.在围绕“人的本性”来论述人类行为规律的学派中,把人的本性假设为懒惰、缺乏进取心、不愿负责任、缺乏理性的理论是()。

A.X理论B.Y理论C.M理论D.Z理论E.超Y理论10.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埃德加・沙因总总前人的总设,其中是他自己提出的人性假设是()。

A.复杂人假设B.经济人假设C.社会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E.文化人假设参考答案:1.A 2.A 3.A 4.A 5.A 6.C 7.A 8.B 9.A 10.A。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激励机制的含义:见书上P34。 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处理好激励变量、机体变量以及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 公式表示: Mn=( Bn-1 ,GO ) Bn=ƒ(P ,Mn) M——刺激变量,B——反映变量, GO ——组织目标; ƒ——行为函数;m——激励机制 思考(重点问题): 从激励机制的公式来看,设计有效激励机制的关键是什么?
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根据已往经验或先入为主印象来判断事物属性。
01
运用:看待别人,避免受第一印象的不良影响;自身又要注意要给工作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02
晕轮效应:以个体的某个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化为整体行为特征。
03
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厌恶和尚及袈裟”
04
启示:对人事防止以点代面,以偏概全;防止把自己的主张强加于人。
支配原因稳定性
内在的
外在的
稳定
能力
工作难度
不稳定
努力
运 气
归因理论认为:我们对个体行为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特定行为归因何种意义的解释。因此,归因理论在激发成就动机、促进继续努力的行为方面有重要作用。
如果行为者把工作、学习中的失败和挫折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等稳定的内因,则不会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
需要、动机、行为的联系
不同的需要结构产生不同的动机结构: 动机强度的不同,形成优势动机和辅助动机。 优势动机引发行为。 事实上,人的行为受优势动机支配,辅助动机影响。行为的产生有多种动机起作用。 行为分为三类: 目标导向行为:为了达到目标所表现的行为。 目标行为:直接满足需要的行为。 这两者往往由优势动机引发。 间接行为:为将来满足需要做准备的行为。
指人们在同一时刻总对少数刺激知觉得格外清楚(对象),而对其余的刺激知觉得比较模糊(背景)。背景和对象在一定环境下可以转换。

组织行为学(第2章)

组织行为学(第2章)
9
12/18/2010
第二章 个性
二、个性的特征
1、社会性 、 2、差异性 、 3、相对稳定性 、 4、整体性 、 5、倾向性 、
12/18/2010
10
第二章 个性
三、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自然的、遗传性因素: 自然的、遗传性因素:基因与大脑 后天社会化因素 社会实践 偶然因素
12/18/2010
第二章 个性
(2)四种气质类型:(希波克拉底) 四种气质类型:(希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
气质类型 多血质 活泼型) (活泼型) 胆汁质 兴奋型) (兴奋型) 粘液质 安静型) (安静型) 抑郁质 抑制型) (抑制型)
12/18/2010
内外向性
情绪稳定性
感受性
外 外 内 内
稳定 不稳定 稳定 不稳定
12/18/2010
18
第二章 个性
(二)个性的特质理论
1、卡特尔的个性理论
A孤独(外向) 孤独(外向) 情绪激动(情绪稳定) C情绪激动(情绪稳定) F严肃(乐天) 严肃(乐天) 胆怯(冒险) H胆怯(冒险) 信赖(怀疑) L信赖(怀疑) 直率(世故) N直率(世故) Q1保守 激进) 保守( Q1保守(激进) Q3不拘小节(自律严谨) Q3不拘小节(自律严谨) 不拘小节
11
第二章 个性
四、个性的基本构成
自尊: 自尊:个体对自我价值的感受 人—环境的交互作用 环境的交互作用 社会化过程
12/18/2010
12
第二章 个性
五、有关个性的基本理论
(一)个性的类型理论 1、气质论 、
(1)气质内涵 心理过程速度 心理过程的稳定性 心理过程的强度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12/18/2010 13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行为

(2)主观因素(知觉主体自身的特点)
A. 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对客观现实需求的主观反映,而动机则是为了
满足需要而激励着主体采取行动的原因,二者密切相关。 B. 兴 趣
兴趣的不同往往决定着知觉选择性的差异。 一般来说,最感兴趣的事物首先被知觉到,而那些 对于观察者来说无兴趣的事物则往往排除到知觉的背景中。
知觉与行为的关系:人们的行为通常是以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 而不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一句话,知觉指导人们的行为.这个世界 是人们知觉到的世界,这对行为来说十分重要.
2、知觉特性:
(1) 知觉选择性 知觉选择性是指人们寻找对自身最有意义的事物为知觉对象。 双关图型
(2) 知觉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们把现实对象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知觉。
(1) 多血质又称活泼型
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 移 以及兴趣容易变换等。
◆具有这种气质的人,灵活机智,思维敏锐,擅于交际,适应性 强,活泼好动,情感外露,富于创造精神。但是他们往往粗心 大意,情绪多变,富于幻想,生活散漫,缺乏忍耐力和毅力。
(2) 黏液质又称安静型
◆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 定又难于转移以及善于忍耐等。——具有这种气质的人,坚定顽 强,沉着踏实耐心谨慎,自信心足,自制力强,善于克制忍让, 生活有规律,心境平和,但是却沉默少语,不够灵活,固执拘谨, 因循守旧。
努力。
2.2 个性理论与人的行为
学习目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个性的 概念和特点,掌握个性差异理论, 提高管理水平。
引例:
是走还是留?
May在一个广告公司任业务专员,性格外向, 责任心强,工作半年后她就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 在年初跳槽时节,May应聘到了一家知名广告公司 做策划文案,虽然级别不如原公司,但大公司的名 头响,并且待遇也不错,于是她便打点行装踏上了 新的征程。如今工作半年了,却发现自己并不喜欢 这样成天埋头写东西而没有挑战、缺少交际的工作, 这已成为她最大的烦恼。是去还是留,这个问题开 始困扰她。

组织行为学重点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重点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重点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组织行为学的含义: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以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学科。

2、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30年代,以泰罗、韦伯和法约尔等人为代表。

他们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

第二阶段:20世纪30—60年代,以梅奥、麦戈里格等为代表。

他们把组织看成为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

第三阶段:20世纪60—70年代,代表人物为费德勒等人。

他们把组织看作为开放的模式。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代表人物是维克、马奇等。

他们综合了前三阶段的长处,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⑴个体心理与行为⑵群体心理与行为⑶组织心理与行为4、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卡茨(Robert Katz)提出了管理者应具有的三种基本管理技能:第一,技术技能;第二,人际技能;第三,概念技能。

5、组织及组织管理者面临的挑战(论述题,如政府管理者;内外环境)第一,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多元化的挑战第二,对不断改善质量、提高生产率和改进服务的追求,都取决于员工更多地参与和自觉增加对工作投入第三,员工需求的多样化和忠诚度减弱第四,鼓励创新变革和更广泛的授权第五、改善道德行为6、未来组织的特征第一、等级制的弱化第二、组织结构扁平化第三、组织内部分立化第四、组织关系网络化第五、组织边界柔性化第六、组织规模小型化扁平化:组织结构层次尽可能少的一种组织结构。

特点:(1)结构层次减少(2)效率和效益保持或提高(3)行动快捷有效(4)人力资源成本下降(5)组织综合竞争能力提高网络化:指管理者应该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与利益相关者联合成战略联盟,使之为共同的目标奋斗。

特点:(1)内部网络化(主要利益者:股东、员工、本企业)(2)外部网络化(主要利益者:客户、供应商、政府、社区、媒体)7、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⑴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⑵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⑶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⑷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⑸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二、观察法 定义:观察者以自己的眼,耳,鼻,舌和皮肤等感觉 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 为的分析去推测人们内在的心理状态. 分类: 第一种按照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来分类, 可分为参与分析法和非参与分析法. 第二种按照观察情景的差异来分类,可分为自 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 (其优缺点可以参考书P29-30)
四、相关分析 这种方法是用于揭示两组变量或几组变 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五、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方法应用于分析受多种因素影 响的现象。
一、集中趋势分析:
*算术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 X= 加权算术平均 X=
∑X n ∑j X n
*中位数 中位数用M表示:它是把全部测量数值按大小次序 排列后,最中间的点的数值。 两种情况: 1.n为奇数
N+1 2
项的数为中位数
2.n为偶数 须将数列最中间两项数据相加,除以2
二、离中趋势分析 为了要了解一组测量结果靠近算术平均值或中位 数分布状况,需要分析他们离中趋势。 度量离中趋势常用指标是标准差。 d=
五种 一、案例研究法 定义: 是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 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和说明. 优点: 是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历史与现实, 教学与研究,科学与艺术五统一的极好方法.它提供了许 多研究建议,为解决未来的实践和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 做了许多准备. 缺点:无法证明答案的正确与否,研究成果的信度,效 度和普遍性无法得到确切说明,另外工作人员本身的主 观性也会影响对案例的不同分析.
研究方法是揭示研究对象的手段。任何一门以 某种客观规律性为研究对象的科学,都有其与之相 适应的一套合乎科学的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与其 他科学一样,也具有作为揭示其客观规律性手段的 科学方法

组织行为学 课件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 课件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归因理论
韦纳(Weiner)关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
韦纳认为,人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为四个因素, 韦纳认为,人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为四个因素,即 能力 任务难度 努力 机遇 (可控因素) 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
一般来说,员工本人在追求事业成功方面, 一般来说,员工本人在追求事业成功方面,应当在可 控因素上多下工夫,而管理者则应在不可控因素上, 控因素上多下工夫,而管理者则应在不可控因素上,多创 造条件,为职工的成功提供良好的机会与外部环境, 造条件,为职工的成功提供良好的机会与外部环境,并客 观评价其成果。 观评价其成果。
知觉与管理
1、知觉对人员聘用的影响
人员聘用中,首因效应常常发挥重要影响。 人员聘用中,首因效应常常发挥重要影响。被知觉者应当学会 利用知觉偏见,给管理者留下良好印象。 利用知觉偏见,给管理者留下良好印象。
2、知觉对决策的影响
由于决策者的特性(功利型、人权型、公正型)意见对决策目 由于决策者的特性(功利型、人权型、公正型) 需求理解不同,掌握决策资源不同, 标、需求理解不同,掌握决策资源不同,不可能做到完全理性决 而在直觉决策中,知觉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 策。而在直觉决策中,知觉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
[动作语言]:体态语言信息 腿部 头部 表情 手与手掌 手部
——人际知觉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交际行为:动作、表情、 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
态度、言语、礼节等。
——自我知觉 个人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对自己以及与周围事物关 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
系的认识。又称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归因理论
• 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对其行为的原因所作的解释。 而这种判断取决于三个标准:即一致性、恒常性、特殊性, 并依照三个标准,对归因做出正确判断。 • 例“马教授批评学生保尔”(归因于行为发动者;归因于 行为的对象;归因于客观对象。见下页)

00152组织行为学-非客观题部分

00152组织行为学-非客观题部分

00152组织行为学习题本书章节:第0章绪论第1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第2章个体心理与行为第3章群体行为基础第4章沟通第5章团队第6章冲突与冲突管理第7章组织结构与组织变革第8章组织文化第9章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第10章领导行为第11章激励201704-201810一、单选题:25*1分二、多选题:5*2分三、名词解释:5*3分1.心理过程(P56第1章):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包括认识、情感、意志过程。

2.群体动力(P52):是群体中个体行为方向和结果的重要制约性因素,是由美籍德国人卢因提出的,他是群体动力论的创始人。

其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动向取决于内部力场和情景力场,即情景因素的相互作用,可以用函数公式表示:B=f(P,E),B是个体行为,P是个体的内部驱动力;E是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

该理论启发人们要学会从内因的角度去考察、研究群体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从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体群体氛围中去把握群体行为的变化过程。

3.工作满意度(P66第2章):指人们体验到的一种愉悦或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验进行评价而产生的。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1)挑战性的工作;2)公平的报酬;3)支持性的工作环境;4)和睦融洽的同事关系。

4.知觉(P68):是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脉的反映,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加工、整合与解释的过程。

知觉可以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等。

5.社会知觉:是知觉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心理过程,是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某个具体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6.个性(P72):1)个性是指个体拥有的,并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存在于个体生理素质基础之上,并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

组织行为学 第二讲 人性的假设与管理

组织行为学  第二讲 人性的假设与管理
参与产生责任, 责任带来效率
如何评价“社会人”假设?
从“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假设是一大进步。大 卫·里斯曼把泰勒时期叫作“考虑工作”的时代,而 称梅奥时期为“考虑人”的时代。从历史来看,这种 管理上的人性观的改变,是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和企业 中劳资关系紧张化的要求,迫使管理者不得不改变他 们的看法。
只增加实验组的照明度, 但两个小组都增加了产量;
随即减弱照明度时;两组 的产量仍然继续上升
明条件下工作,称为控
制组。
分析:工人对于受到研究者愈来愈多的关心而很
感高兴,产生一种积极参与实验计划的愿望,
正是这种心理上的变化促成了产量的提高。
福利实验:
早期逐渐增加福利措施 取消各种福利措施
结果:产量依然上升
终身雇佣制的背景
1、劳动力供不应求 2、传统道德规范的影响
终身雇佣制的弊端
导致人才流动受阻,企业缺乏活力 有悖于现代人的就业观念,很多年轻人 不能接受。 沉重的劳动力成本
案例:斯肯伦计划
成立劳资双方联合委员会共同商讨降低成本、提高产 量和质量等重大问题,并发动全企业职工提出合理化 建议。此外,还实行集体分红制度,超产部分按一定 比例作为职工的集体奖。 实行斯肯伦计划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使职工 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使职工感到自己是组织的一部 分,是为了共同的目的而工作,形成了归属感,减少 了工人对企业主的对立情绪。
(二)相应的管理理念
1、应该注意关心人,满足人在工作中的各种社会需要 2、应重视员工间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归属感和整
体感 3、重视团体对个人的影响和团体的奖励制度 4、管理者应起联络员的作用 5、让员工参与管理
能够满足工人社会需要的管理者才 是好的管理者

组织行为学(第2章)

组织行为学(第2章)

内向
2020/11/30
组织行为学(第2章)
统计分析结果:
n D型领导者占: 54.2% n C型领导者占: 20.8% n A型领导者占: 17.7% n 混合型领导者占:7.3% n B、E型一个也没有
2020/11/30
组织行为学(第2章)
三、霍兰德的职业人格类型
(人—匹配理论)
n 现实型(R):喜欢需要技术、力量和协调性的身体活动。 害羞、真诚、执着、稳定、服从、实干
组织行为学(第2章)
五、有关个性的基本理论
(一)气质论 1、气质内涵
▪ 心理过程速度 ▪ 心理过程的稳定性 ▪ 心理过程的强度 ▪ 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2020/11/30
组织行为学(第2章)
2、四种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
多血质 (活泼型)
胆汁质 (兴奋型)
粘液质 (安静型)
抑郁质 (抑制型)
内外向性
外 外 内 内
组织行为学(第2章)
(二)卡特尔个性理论
A孤独(外向)
B迟钝(聪慧)
C情绪激动(情绪稳定) E顺从(支配)
F严肃(乐天)
G敷衍了事(负责)
H胆怯(冒险)
I理智(敏感)
L信赖(怀疑)
M现实(幻想)
N直率(世故)
O自信(忧虑)
Q1保守(激进)
Q2随群(自立)
Q3不拘小节(自律严谨) Q4心平气和(紧张)
2020/11/30
组织行为学(第2章)
4、冒险倾向
n 人们愿意冒险的程度。高冒险倾向的 个体比低冒险倾向的个体可以更快的 速度做出决策,决策前信息量也少。 如股票经纪人与审计工作者,两者完 全不同。
2020/11/30

组织行为学第2章个体行为基础

组织行为学第2章个体行为基础

2.2.3 能力和工作的匹配
高工作绩效对心智能力和体质能力的要求,取 决于工作本身的特点
飞行员——洞察能力 建筑工人——高空平衡能力 记者——演绎推理能力,归纳能力
能力与工作内容相匹配将产生正向的工作满足 与工作绩效
2.3 人格/个性
个体回应他人以及与他人交往的方式的总和 人格的决定因素 人格特质 影响OB的主要人格属性 人格与工作相匹配
2.3.1 人格的决定因素
遗传
研究者发现50%的人格差异来自于遗传,而30%的职 业和业余兴趣方面的差异来自于遗传。
环境
成长的文化背景,早年的生活条件,家庭、朋友和 社会群体的规范,其他方面的经历。
情境
个体的人格是稳定的和持久的,但在不同的情境下 会有所改变。
2.3.2 人格特质
描述个体行为的持久性特征
亦没有证据表明性别影响工作满意度
2.1.2 性别(续)
关于离职的证据是混合的
有些研究发现女性有更高的离职率;而另一 些研究则没有发现差异。
证据表明女性有更高的缺勤率
女性更多地承担家庭责任
性别与组织行为
性別 性別 性別 性別

離職率
女>男 缺勤率
Ο
生產力
Ο 工作滿足
2.1.3 婚姻状况
已婚
缺勤率和流动率低,工作满意度高 对生产力的影响不明确
離職率 缺勤率 生產力 工作滿足
2.1.5 任职时间
任职时间

任职时间

任职时间

任职时间 +
離職率 缺勤率 生產力 工作滿足
2.2 能力
能力
衡量个体能否胜任工作中各项任务的指标 能力的形成 能力的类型 能力和工作的匹配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第1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一、管理者做什么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他们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别人的活动从而实现工作目标。

1. 管理者的职能20世纪初,法国工业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提出,所有的管理者都发挥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今天这些职能简化为四种: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计划计划活动就是要设定或明确组织的目标,制定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或方案。

(2)组织为了实现计划活动所预定的目标,实施计划活动制定的行动方案。

(3)领导管理者就运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去影响组织的成员,努力营造起一种使组织中的成员能够全心全意、士气高昂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氛围,以便使管理的领导职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4)控制为了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组织的管理者从头到尾地对组织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或预见问题后就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保证组织活动按计划进行。

2. 管理者的角色20世纪60年代末,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生亨利·明茨伯格对5位高层经理进行了一项精心研究,明茨伯格得出结论: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但又互相关联的角色。

这10种角色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传递者角色以及决策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人际关系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都要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角色。

(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信息角色是指所有的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都从外部的组织或机构接受和收集信息。

(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亨利·明茨伯格界定的10种管理角色如表1.1所示。

罗伯特·卡茨(Robert Katz)提出了三种基本的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指为了完成或理解一个组织的特定工作所必需的技能,也就是业务方面的技能。

(2)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指与组织单位中上下左右的人打交道的能力。

组织行为学思考讨论题

组织行为学思考讨论题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

古典组织理论对组织行为学有什么贡献?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享利•法约尔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其贡献在于:突出了管理中采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指出坚持学习会不断地改善工作方法;确定了在组织有效运作中的许多重要原则;强调了薪金作为激励因素的潜在重要性.古典组织理论为后来的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学派奠定了管理学理论的基础,当代许多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皆来源于古典组织理论。

古典的管理学派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些仍然是当今管理上所需要研究的问题,当今的许多技术与管理方法也都是对古典的管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

人际关系理论对组织行为学有什么贡献?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重要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发现了霍桑效应,即一切由“受注意了”引起的效应;二是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理论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物的因素上转到人的因素上来,提出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有效沟通是管理中的艺术方法、建立企业文化是寻求效率逻辑与感情逻辑之间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等,这不仅在理论上对古典组织理论做了修正和补充,开辟了管理研究的新理论,还为现代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而对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简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也就是说,组织行为学既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又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规律性。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个体行为,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关于影响个体行为的主观因素,二是关于个体行为的外部控制。

群体行为主要包括群体动力、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凝聚力、群体决策、群体沟通、群体冲突和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等.组织行为研究主要包括领导权力、领导威信、领导者的影响力和领导有效性理论等,还包括组织设计、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等。

4.举例说明,不同的道德准则对组织行为的影响.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动的准则和规范。

《组织行为学》第16版(斯蒂芬·罗宾斯)第2章 组织中的多元化

《组织行为学》第16版(斯蒂芬·罗宾斯)第2章 组织中的多元化
– 招聘渠道覆盖特殊人群(比如少数民族学校) – 遴选时客观公正 – 与多元化组织、机构保持联系
• 2.4.2 群体中的多元化
– 多元化有助于群体绩效。拥有不同技术专长和教育背景的成员的团队更有效率。 – 过分强调掌控欲,或都只想领导别人,效率更低 – 利用差异的优越可达到更好的业绩。 – 变革型领导在管理多元化团队时更有效率。
维度 算术 语言理解 知觉速度 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空间视知觉 记忆力
12
描述
快速准确的运算能力 理解读到和听到的内容,理解词汇之间关系的能力 迅速辨认视觉上异同的能力 确定一个问题的逻辑后果,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能 力 运用逻辑来评估某种观点的价值的能力 当物体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时,能想象处物体形状 的能力 保持和回忆过去经历的能力
工作范例 会计:计算一系列物品的营业税 工厂管理者:推行企业聘用政策 火灾调查员:鉴别纵火者责任的证据和线索 市场调查员: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某一产品的市场需求量 进行预测 主管:在员工提供的两项不同建议中做出抉择
室内装饰师:对办公室进行重新装修
销售人员:会议顾客的姓名
心理能力
13
智商指数
14
智力能力的4个亚成分
• 行 充分了解组织的反歧视政策,并与你的员工分享 • 评估和反思你对刻板印象的看发,以此提高你的客观性 • 在绝对是否雇用某个人时,不以个体的传记特征来评定他人,只去
考量个体的能力。 • 充分评估残疾人入职后需要得到安置,然后根据个人能力安排时宜
的工作。 • 努力理解并尊重员工个体独特的传记特征;知道公平而个性化的方
织行为的其他方面。
5 01
2.1.3 歧视
• 【歧视】(discrimination)
– 有辨别和区分之意。通常指管理者行为”被人们的刻板印象所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气质 差异 与管 理
第一,根据员工的气质类型,安 排适当的工作 第二,在选择安排一个部门的工 作上,注意不同气质类型人员 的适当搭配 第三,从员工的气质类型出发, 施以不同的教育手段
3) 性格 差异 与管 理
不成熟 被动 依赖 少量的行为 错误而浅薄的兴趣 时间知觉较短 附属的地位 不明白自我
成熟 主动 独立 能产生多种行为 较深与较强的兴趣 时间知觉较长 同等或优越的地位 明白自我、控制自 我
2.2.2 个性 与职 业的 选择
1、组织管理中的个性差异观 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兴趣各一, 行为风格迥异。 组织对待员工的方式是不断进 化的。 关键的问题是了解人们具有哪 些方面的不同,并运用差异的 知识尽可能地使人们更好地从 事工作。
焦虑 生气敌意 沮丧 敏感害羞 冲动 脆弱
想象力 审美 感情丰富 尝新 思辩 不断检验 旧观念
经分 析发 现
(1) 责任感和情绪稳定性(情绪的正 向效应)能有效地预测以上所有职业 群体的工作绩效和所有效标; (2) 外向性能很好地预测管理者和警 察的绩效; (3) 宜人性可反向预测专业人员、技 工和管理者的绩效; (4)开放性可预测警察和技工的绩效; (5) 开放性和宜人性都可以很好地预 测培训成绩; (6) 开放性可预测人事数据; (7) 外向性中的精力充沛和责任感中 的成就动机对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 和上级评价都有很高的预测效度。
2. 性格 和气 质


灵活 特征组合类 衡 弱 性 型 性
不 灵活 平 衡 强 平 灵活 衡 不可遏制型
多 活泼型
平 不灵 安静型 衡 活 弱


不灵 弱型 平 活 衡

4. 性格 与能 力、 气质 的关 系
1)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首先,性格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能力为基础。 其次,能力的发展水平受性格特征的影响和制约。 2)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既有区别,又互相渗透,彼此制约。 首先,从气质和性格特征各自的特点来说,虽然两者 都是以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其生理基础,但气质更多 地体现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自然影响,而性格更多地 受生活环境的制约。 其次,气质对性格有深刻的影响。在性格形成过程中, 气质影响着性格表现方式。例如,同样是勤劳的人, 具有多血质的人,在劳动中容易表现出情绪饱满,精 力充沛;而具有黏液质的人,则可能表现为踏实肯干, 操作精细。
寓言 启示
上述寓言故事表面上是说蝎子 和青蛙,其实说的是人。对于 人来说,每个成型的个性是很 难改变的。应该认识到,每个 人各有不同的个性特征、独特 的思维方式和交往风格,管理 者不应试图改变和消除它们, 而是应因势利导地加以利用, 应该力图使每个人在其独特天 性的基础上持续进步。
1、个性内涵
这里,我们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 对个性给出一个较为简单的定义,个性 就是人的一组相对稳定的特征,这些特 征决定着特定的个人在各种不同情况下 的行为表现。
2.1.1 个性 概述
2、个性的性质 独特性 稳定性 整体性 倾向性
3. 个性 形成 的影 响因 素
1)先天遗传的生理素质是影响个 性形成的重要前提 2)社会因素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 主要因素 3)社会实践活动是个性形成和发 展的重要途径
2.1.2 有关 个性 的几 个概 念
1.个性和人格 第一,人格包括了所有存在于个体 身上的心理特征,如性格、气质、 价值观、态度、需要、兴趣、认知 能力和情绪情感、道德品质。 第二,人格可以根据一个人的一贯 行为模式加以描述,或者说在一定 程度上人的人格特征是稳定的。 第三,人格具有独特性和共同性。
1.问卷测量法
个性测量问卷是心理学专家根据所要测 定的个性要素的特点,精心设计而成。 他们一般由一系列问题组成,其编制方 法通常采取“是非”式或等级排列式。
2.2.3 差异 的判 定: 个性 测量
2.投射测量法 1)墨渍图 2)句子续完测试 3)主题统觉测试 3.情景模拟个性测量法 1)一次“无领导小组讨论”练习。 2)一次“公文处理模拟”练习。 3)“决策模拟”联系。
2、 个 性 差 异 与 管 理
1)能力差异与管理 第一,掌握能力阈限,搞好人与工作的匹配 第二,同一个人不可能适应所有部门的每一 项工作 第三,同样聪明的人,不一定适应同一工作 第四,接受同等教育的人,能力水平并不相 等 第五,管理人员应该针对员工的能力发展的 不同水平,实施不同职业教育和训练。 第六,完善组织机构,确立人才“金字塔” 第七,在选择和安排工作时,尽量考虑员工 的兴趣,同时注意培养员工对本职工作的 兴趣,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
3、 个性 与工 作的 匹配 (续)
第二,兴趣:只做某类事情的偏好。 第三,职业动机:有5种动机可以说明职业匹配的方 向: 管理方面的动机:有管理他人的愿望。职业目标 是成为管理者。 技术和业务方面的动机:渴望个人技术能力的不 断发展,他们不追求管理职位,而希望成为专家。 安全的动机:追求职位稳定,把自己维系于某个 特定的组织或领域中 创造的动机:具有创造性的个体,希望创造或建 立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有创办企业、开发 产品的愿望。 自主与独立性动机:这种独立的动机是一种摆脱 组织约束的期望。他们重视自主,想当自己的老 板、按自己的步调工作。
2.3 知觉 与行 为
案例:兰克尔克培训新员工 2.3.1知觉的概念 人的知觉活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有以 下几个环节: 从感觉(信息背景和线索)中选择知觉的 对象; 对对象的局部信息与不完整的线索和 信息进行回忆补充; 对信息与线索进行加工并组织构成完 整的对象; 对知觉对象做出适当解释并用名称标 识。
引导 案例: 案例: 一个 女船 长的 经验
秦惠生长在渤海边上,但小时候却不会游泳, 因为母亲不允许她玩水。而不久前,她却成为了中国 第一位万吨级远洋货轮上的女船长。这一级别的女船 长在全世界也只有15位。 在秦惠生长的村子里,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很少, 他们还是更习惯于在家里做家务带孩子。秦惠初中毕 业时正赶上一家远洋货运公司招聘女船员,于是她抱 着试试看的心理参加了考试。结果在100多名应聘者 中,她成了5位幸运儿之一,而这5位女性中只有包括 秦惠在内的两人通过了培训,正式成为远洋船员。 远洋货轮上的生活并不轻松,但是秦惠坚持下来 了。在航行了9年零7个月之后,她被提升为船长。在 谈及经验时,她说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男性船员的歧 视,因为一开始他们都认为女人在船上待不了多久。 与大多数中国家庭不同,秦惠的丈夫承担了大部分家 务,因为秦惠常常带领着她的60多名船员一出海就是 三五个月。秦惠觉得亏欠家里挺多,却从来不承认自 己是个事业型的女强人。
4. 个性 特征 和工 作绩 效
五种个性特征
神经质 Neuroti cism 外向 Extr aver sion 热情 乐观 支配 精力充 沛 寻求刺 激 兴高采 烈 开放性 宜人 责任性 性 Conscient iousne 0pnene Agreeablen ess ss ss 信任 直率 利他 温顺 谦虚 慈悲 自信 有条理 可依赖 追求成就 自律 深思熟虑
神经系统的特征
气质 气 质 分 类 胆 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 汁 急速而难以自制,内心外露,率直、 质 热情、易怒、急躁、果断 活泼多动,富于生气,情绪发生快而多 血 变,表情丰富,思维、言语、动作 质 敏捷,乐观、亲切、浮躁、轻率 沉着安静,情绪发生慢而弱,思维、言 液 语、动作迟缓,内心少外露,坚毅、 质 执拗、忸怩、淡漠 柔弱易倦,情绪发生慢而强,感情体验 郁 丰富而不外露,言语、动作细小无 质 力,胆小、忸怩、孤僻 主要心理特征
第一,个性类型与职业:由于个 人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发展的差 异,造成了人们在个性上的多 样性和多层次性。
霍兰 德个 性类 型与 职业 范例
个性类型
个性特点
职业范例 机械制造、建筑、渔业、野外作业、 实验员、技师、工程安装、某 些军事职业
现实型 身体技能强,喜欢户外活动,操作机械工 (R) 具;不愿与人打交道;通常有保守观 点;稳定、实际、真诚、害羞
研究型(I) 热衷于研究探索,喜欢从事有创造力的活 工程设计、科学和理论研究、实验 研究、新闻记者 动,不喜欢遵循固定程序;对周围的 人和具体操作不感兴趣;思考、独立、 好奇、创造 社会型 关心社会公正与正义,责任感强;喜欢帮 教师、心理学家、职业指导师、社 (S) 会工作者、服务行业 助他人,善于调整人际关系,而不喜 欢操作机器或体力运动;友好、合作、 善解人意 传统型 喜欢高度有序的、规范性的工作,习惯服 (C) 从和执行命令;不喜欢与人形成亲密 关系,看重物质财富和地位;保守、 高效、实际、自控、缺乏灵活性 企业型 喜欢影响他人和担负有领导责任的工作; (E) 善于辞令、精力充沛、热情洋溢、自 信、冒险;缺乏耐性,盛气凌人;追 求权力、地位和财富 艺术型 喜欢艺术环境,不喜欢体力活动以及程序 (A) 化和规范化的任务;有强烈的自我表 现欲和创造性;情绪变化大、敏感、 独立、自信、自发性和非传统性 银行审计员、会计、出纳、图书馆 管理员、统计员、计算机操作 员、业务经理 领导者、法官、经理、推销员、社 会活动家、政治家、小企业主、 经纪人 画家、音乐家、演员、诗人、导演、 作家、室内装饰、广告设计
第2章 个性行为基础
教学提示: 本章将介绍个性的概念、成因和有关个性的 理论,对直接影响管理效能的个性特征进行 了重点探讨,然后对个性结构中气质、能力、 性格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不同个性的人 如何进行管理进行了探讨,希望以上这些理 论知识能对人们了解自己、理解他人有所帮 助,特别希望能对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有所启 迪,达到提高管理有效性的目的。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理解个性的概念,了解影响个性形成的原因 了解个性差异与管理 了解个性与职业的发展以及职业的匹配 了解知觉与行为的关系
《蝎子的天性 》
2.1 个性 概述
有一个地方住着一只蝎子和一只青蛙。蝎 子想过池塘,但不会游泳。于是,它爬到青蛙面 前央求道:“青蛙先生,你能驮着我过池塘 吗?”“我当然能。”青蛙回答。“但在目前情 况下,我必须拒绝,因为你可能在我游泳时蜇 我。”“可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蝎子反问。 “蜇你对我毫无好处,因为你死了我就会沉没。” 青蛙知道蝎子是多么狠毒,但又觉得它说得有道 理。青蛙想,也许蝎子这次会收起毒刺,于是就 同意了。蝎子爬到青蛙背上,它俩开始横渡池塘。 就在它们游到池塘中央时,蝎子突然弯起尾巴蜇 了青蛙一下。伤势严重的青蛙大喊道:“你为什 么要蜇我呢?蜇我对你毫无好处,因为我死了你 就会沉没。”“我知道。”蝎子一面下沉一面说。 “但我是蝎子,我必须蜇你。这是我的天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