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标准62页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从美学角度提出的翻译原则
傅雷的“神似”(similarity in spirit) 说:《高老头重 译序》中提出来的:“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 画一样,所求的不再形似而在神似”。“神似”即 要传达原文的意蕴和韵味,“把原文的意义、神韵 把握住”。(1051年)
钱钟书的“化境”(perfection; sublimation) 说: 《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把作品从一国文字 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 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 就算得入乎‘化境’。” 译作被比作原作的“投胎 转世”(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
许渊冲的“三美说”:音美、形美、意美
其他译者见解
2.马建中《拟设翻译书院议》:
马建中的善译标准包括了三个要求:
1)译者先要对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 知彼此的一同;
2)弄清原文的意旨神情和语气,吧它 传达出来;
3)译文于原文毫无出入,译文完全可 以代替原文。
马建中
马建中是我国近代杰出的语言学家、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我国语法学经典著作《马氏文通》 的作者、著名的翻译评论家、早期资产阶级 维新思想家。
(A. F. Tytler: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1791)
1. 以作者或读者两方中某一方为主要着眼 点的原则
中国汉唐时期的“文”与“质”之争(实际 上是意译与直译之争) 主张“文”的翻译家强调翻译的修辞和通 顺强调译文的可读性(意译);主张“质” 的翻译家则强调翻译的不增不减,强调翻译 的忠实性(直译,甚至是硬译)。 两者都有片面性。
马建中(1844~1900),江苏丹阳人。自幼天资聪 颖,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 陶,是一位语言天才。1876年赴法国留学,精通法 语、英语、拉丁语,通晓希腊语等多种语言。 1898 年,出版《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运用近代语 言学观点,参考拉丁语语法体系,研究中国古代汉 语语法学的著作,是借鉴,又是创造,对中国语法 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余光中“变通的艺术”
“翻译如婚姻,是一种两相妥协的艺术。譬如 英文译成中文,既不能西风压倒东风,变成 洋腔洋调的中文,也不许东风压倒西风,变 成油腔滑调的中文,则东西之间势必相互妥 协,以求‘两全之计’。至于妥协到什么程 度,以及哪一方应该多让一步,神而明之, 变通之道,就要看每一位译者自己的修养 了。”
History of Argument “案本---求真---神似---化境”
严复“信、达、雅” 《天演论.译例言》 林语堂“忠、顺、美” 《论翻译》
Faithfulness, smoothness & Beauty
Fidelity, Smoothness, Aesthetic Quality 梁实秋、赵景琛“宁错务顺” 鲁迅“宁信不顺” 瞿秋白“信顺统一” 傅雷“形似神似” 钱钟书“入化境界”
他熟谙西方社会政治思想、科学和文化,把翻译事业与国家 命运联系在一起。1894年(光绪二十年)他向清廷呈上 《拟设翻译书院议》,是当时最具有影响、最有说服力、 最全面的一篇近四千言的上疏,成为翻译史上一份宝贵财 富。
奏折中首先对自洋务时期翻译状况及译书质量进行了偏僻 入里的分析和论断,接着,就设翻译书院的规模、生源、 学制、柿子、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管理、应译之书, 以及图书设备、印刷出版、建院地点和经费来源等九大方 面一一缕述,精辟、具体、全面,构成翻译书院建设的整 个科学体系。取其要者,开列于下:
翻译标准
1.《中国翻译词典》
翻译标准是翻译活动必须遵循的准绳,
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也是翻译工作者应
努力达到的目标。
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但是翻 译界对此还没有完全一致的定论。
中国学者及翻译家的学说
严复的“信、达、雅”三字标准 鲁迅先生的“兼顾两面”论 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 矛盾先生的“忠实”、“通顺”准则 林语堂的“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好标准” 刘重德先生的“信、达、切”三字标准
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译文地 风格、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译文应像原文一样流畅自然
2. 同时考虑作者和读者的翻译原则
玄奘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泰特勒翻译三原则 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 鲁迅的“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
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符号学的翻译原则:“意义相符,功能相似”
(correspondence in meaning and similarity in function)(意义的分类,文本功能的分类)
外国学者及翻译家的学说
等值论(雅可布森、卡特福德、费道罗夫) 等效论(奈达) 多元系统论(佐哈尔) 描写翻译学(图里) “意识形态、诗学、赞Hale Waihona Puke Baidu人”三因素论(勒
菲弗尔) 目的论(弗美尔) 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
民主义、女性主义
外国学者及翻译家的学说
“等值论”:以前苏联的费道罗夫为代表的: “等值翻译就是表达的原文思想内容完全准 确并在修辞上、作用上与原文完全一致。”
“等效论”:奈达先生的“动态对 等”(dynamic equivalence) 及“功能对 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学说,强调读者 反应,即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产生的反应与原 文读者对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
英国历史学教授泰特勒(A. F. Tytler)
翻译三原则:
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译文应 完整地再现原文地思想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