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及干预
压力与教师职业倦怠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访谈调查中发现,来自社会、学校组织、职业特征和教师自身等方面的多重压力,是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
一、压力来源
(一)社会环境方面的压力
1.社会期望值过高。教师不但要传承知识文化和培养各类合格人才,而且还要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榜样。因而,教师承受着巨大的社会期望。同时,在今天迅速变迁的社会里,价值观点日趋多元化,校长、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益分歧。在多方的期望之下,教师的工作压力与日剧增。从而导致低的自我效能感,产生职业倦怠。
2.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在社会对教师报以高期望的同时,却出现了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工资待遇低一系列的反差。
(二)学校组织方面的压力
教师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各方面的环境对教师职业倦怠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工作环境可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教师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三)职业特征方面的压力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教师扮演着多种角色:社会的代表者、社会道德的实践者、人类文明的建设者、父母的代理人、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班级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和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四)教师自身的压力
外在的环境因素必须通过教师内在的个体因素才能起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以及教师的心理健康都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健全的人格是合格教师必备的重要心理素质,不同人格特点的教师面对压力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教师中存有着职业倦怠心理是客观事实,但具体到个人或不同的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又有较大差异。既然产生职业倦怠的压力来自于社会、组织、职业与个人等方面,那么,我们也能够从这些方面寻找对策,以协助教师缓解职业倦怠。
1.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它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同时,也决定该职业的吸引力和从事本职业人员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待遇低,导致心理失衡,失落感也由此而生,倦怠于是不可避免。要让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社会必须将“尊师重教”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升教师的待遇和经济地位。国家一方面应持续增加教育投入,提升教师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要增大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注重教师行业,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持续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这样才能让教师从工作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才能以健康而积极的情绪从事教育工作。
2.增强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从组织角度上讲,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是教师保持健康心态的重要因素。通常在一所学校中,学校的组织文化与人际网络往往很复杂,包括各种有形的、无形的、正式的、非正式的组织结构与人际关系,教师在这些人际网络中与其他人员的交往互动,即形成一种学校文化。。
3.满足教师的基本需要,发展教师的高层次需要。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发展性需要,认为基本需要的缺失会让人生病,但并不会让人幸福;只有发展性需要的满足,才能为个体带来真正的幸福。
4.提升教师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水平。缓解职业倦怠,不但要依靠社会、学校的支持,教师个人的努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引导教师准确理解教师的职业特征。
其次,教师要了解自己,悦纳自己。教师只有清楚地理解了自己,才能为自己确立适当的奋斗目标,更理性地分析所面对的种种压力,增强处理问题的信心。同时,教师应努力改变自己不良的人格特质,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
最后,要引导教师准确理解职业倦怠,通过适当调适来克服职业倦怠。作为教师个体,当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征兆时,应勇于面对现实、准确理解职业倦怠的症状,查处自己的压力来源,主动寻求协助,设法加以化解。教师应学习一些应对压力的方法,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提升自我心理调适水平,即时疏导、排解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困扰。教师个人要努力增强个性修养,增强理智感、自制力、自信心,克服主观臆断、情绪冲动、自暴自弃,经常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和健康、平衡的心态。此外,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等也能够有效缓解压力,必要时还能够求助于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