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乡镇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精品
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工作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因此,煤矿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煤矿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2. 学科设置与课程体系构建2.1 学科设置我国的煤炭开采业属于能源、化工等行业,其专业设置与其他行业不同。
一般来说,煤炭工程类专业包括矿物资源工程、采矿工程、煤炭资源与勘探等。
2.2 课程体系构建煤炭工程类课程主要包括煤炭资源学、采矿工程学、煤预处理工程学、煤矿机械工程学等,同时还包括基础学科,如力学、电子工程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学科。
煤炭资源学主要包括煤识别与评价、煤储层物性参数确定、煤储层合理开采;采矿工程学主要介绍采场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价、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采煤面安全、煤炭输送等方面的知识;煤预处理工程学主要包括煤炭洗选技术、煤炭干燥技术、煤质分析、煤化学等方面的学科;煤矿机械工程学主要包括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煤矿施工机械技术等多个领域。
3. 专业训练与实践教学3.1 实习训练实习训练是一种必要的培养方式。
在煤矿专业师生的日常实习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与煤矿企业合作,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
学生可以在煤矿企业中实习,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独立能力。
3.2 实验教学对于一些复杂的科学技术,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
实验教学具有直观、实践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概念。
3.3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进行专业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旨在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煤矿专业学生可以选择煤炭资源学、采矿工程学、煤预处理工程学、煤矿机械工程学等方面的课题来进行深入研究。
4. 煤矿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煤矿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应当具备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双重优秀素质,掌握煤炭开采领域的先进技术,能够同时满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现场应用的要求。
采矿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采矿工程论文-工程论文
采矿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采矿工程论文-工程论文采矿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摘要:项目以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13级为主体,进行分析研究,针对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针对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专业交互+协同创新”毕业设计管理与指导模式,能够将实施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于实践能力与人才需求定位环节中的困难进行有效解决,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出了一个有效实施途径。
关键词: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0引言应用型人才是一种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才类型,然而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首要解决的就是“具体要培养出来什么样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这一难题。
就目前而言采矿行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对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要在创新与实践上有一定的基础个能力,然而在专业知识与实践性是目前需首要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还要想到“就现在教学模式而言我们应该如何的去培养采矿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则需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的模块化形式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来使学生提高这种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以达到采矿工程专业的真正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1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首要目标是定位要精准,学会适当调整动态;运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国内煤炭院校与省内国内大型的煤炭企业进行走访与调研;将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情况与学校在办学条件、优势与特色及服务面向等多个方面相结合;对四大原则理论,即面向服务、社会需求、自身特色与办学层次严格遵循。
第二,将“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的教育资源与人才培养所需的精准定位相结合,将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不但可以凸显社会需求,而且能够对学科人才培养的定位进行契合,对就业导向与平台模块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加以构建。
不同的企业在知识结构体系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平台+模块”一样的知识结构体制主要表现出就业导向这一人才培养的特点,统一搭建相应的平台,只是能够依照学生自身发展与企业需求通过平台下面的课程模块加以适当调整,构建出以“订单式课程体系”为主的个性化发展。
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一、采矿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校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中有明显不足,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基础课程学分比较多,涵盖的范围比较窄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实行“5+3”课程体系。
前5个学期学习《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程和《测量学》、《矿山岩体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后3个学期学生按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方向分别学习《采矿学》和《边坡稳定》等专业核心课程。
公共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共103.5学分,占总学分197学分的52.5%。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测量学》、《地质学》、《矿山岩体力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等,共29学分,占总学分197学分的14.7%。
但是基础课覆盖人文、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管理、地质、测量、力学等学科,较国外矿业高等学府比如科罗拉多矿业学院较窄。
1.1.2缺乏采矿工程专业英语和计算机技能的学习由于我校和神华集团等用人单位把CET-4和计算机二级通过与否来衡量学生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
采矿工程学生注重通用英语和VisualBasic的学习,而忽视专业英语、通用软件和专业科研软件的学习。
专业英语采用林在康、杜计平等编著的《TheCoalMiningMethod》,学时只有32学时,而且在《采矿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等专业核心主干课程没有全部学完时学习,加上课本艰涩难懂,只是简单地把《采煤概论》翻译过来,没有在课本标注解释其中的重点采矿专业单词,大多学生上课时不知所云,难以保证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VisualBasic》、《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学时较少,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学习知识面过于狭窄,造成学生计算机能力不足。
1.1.3缺乏采矿工程师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教育采矿工程学科注重理工基础课程的学习,而没有开设人与自然、工业卫生、健康和安全、道德与法律等课程,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只能在课外培养,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够在学校形成,难以培养爱岗爱矿的敬业精神。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的快速扩张,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技术也日益得到了重视。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是推动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介绍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1、系统掌握煤矿开采理论及工业应用基础知识;2、具备煤矿勘察、设计、生产与管理的能力;3、了解煤炭市场需求,为企业提供市场化运营协助;4、关注煤炭资源开采及环境污染问题,掌握环境污染预警、应急处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二、培养方案1、培养模式采用“工学结合”、“理学与工学并重”以及“产学研结合”等培养模式,最终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的优秀煤炭专业人才。
2、课程设置设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注重实践教学。
必修课程包括煤矿开采理论、地质勘察、矿山测量、工矿安全、设备管理等,选修课程包括煤炭市场需求与供应关系、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等。
3、实践培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包括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学生可以到当地煤矿企业进行实习,了解生产流程,掌握企业管理和运营模式。
4、专业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别是针对煤炭工业的工程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承担煤矿的建设、生产和管理工作,掌握高效率、低成本、低污染的煤炭生产技术。
5、实验室建设建设现代化的实验室,开展各种煤炭工程实验,培养学生应用科学技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实验室应具备完善的设备和技术支持,能够模拟煤炭工业的生产与管理环境。
6、实验教学设置实验课程,方便学生使用实验室设备,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针对不同的实验项目,组织学生设立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工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三、煤炭开采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意义1、推动我国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培养具备前沿技术和工业应用知识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的无限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3、培养可靠、专业、精通的管理人员,在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市场营销等方面使企业运营得到长足的提升。
煤矿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煤矿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煤矿开采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2.具备煤矿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的能力;3.具备煤矿灾害应急处理和救援技术的能力;4.具备煤矿设备维护和运行的能力;5.具备煤矿环境保护工作知识和技能。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矿山工程力学等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专业课程:-煤矿开采技术:学习煤矿开采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煤矿开采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煤矿安全管理:学习煤矿安全法规和规章制度、煤矿安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煤矿安全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措施。
-煤矿灾害应急处理:学习煤矿灾害的应急处理流程、事故现场救援技术、煤矿事故调查与分析。
-煤矿设备维护与运行:学习煤矿设备的维护保养、故障排查与修复、设备操作和运行管理。
-煤矿环境保护:学习煤矿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环境监测技术、环境治理措施。
(3)实践环节:-煤矿实习:在实际煤矿中进行实习,熟悉煤矿开采过程和安全管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煤矿事故模拟演练:通过模拟煤矿事故现场,培养学生的应急处理和救援技术。
-煤矿设备维护和运行实训:在专门实训基地进行设备维修和操作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2.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增加实践环节的时间和内容,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接触到煤矿开采过程和相关技术。
3.实验室建设投资建设先进的煤矿技术实验室,配备相关专业设备和实验工具,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场所,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吸引煤矿技术专业的专家和教授加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指导。
5.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煤矿企业的实际工作,让他们亲身感受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并与煤矿技术专业人员交流,开阔眼界,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
三、培养效果评估定期组织专业考试,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估,通过毕业论文和实践成果等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 . 2 课 程 缺 乏 职 业 特 色
很多课程 内容照搬照抄传 统教材 , 或 者是在本科煤炭 院校
教材 内容基础上 的压缩 ,以致于无法满足 和适应学校培养 开采
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 , 也无法体现职业培养能力 。
验. 研 究 出一条人 才培养 的新模式
关键词 : 煤矿 开采技术 ; 校企合作 ; 专业人 才; 培养模 式
中 图分 类 号 : T D 8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5 1 6 8 ( 2 0 1 4 ) 0 1 — 0 2 5 2 — 0 2
2 1 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 , 这一 时代 国际竞 争尤其是人才 的竞争 十分激烈 . 面对如此激烈 的竞争压力 , 要想 立于不败之地 . 就要懂得分析情形 . 审时度势 , 科教兴 国. 培养人 才, 尤其是培养创新 型专业人才 。 所 以培养人才这一重大责任和 历史使命便 落在 了高等 院校 的肩上 。这 就希 望高等院校不 断改 革和发展课程教育体 系 , 加大培养创新能力 、 实践能力和职业能
1 . 3 缺乏对学员实践意识 和创新能力 的培养 在制定 和实施教学计划 时 . 一味 关注 对专业领域 内基本 理
论 和技术 的教学 , 缺乏实践 教学 , 导致学员 的动手能力 差 , 无 法 做 到理论 与实 际相结合 。同时 , 忽略 了创新能力 的重要性 , 无法 达到培养煤矿开采技术创新型专业人才 的要求 。
出版社 . 1 9 8 7 .
需要氧化 、 还原气氛。 创作 中的模 糊性 思维会直接影响到陶艺作 品的外在 形态 , 姚 永康 教授说 , “ 我创作 《 觉 醒》 这一重 大题 材之 前 已有了构思图。已有明确方案 , 但在创作 过程之 中虽反复经过 不 同感情形象的塑造 , 仍 出现太像一般石雕与木雕 头像 、 框式太 重、 没有鲜 明的陶艺语汇 、 单调贫乏 、 缺乏艺术感染力。由此我舍 弃原构 图、 方案 。思路朦胧 了 , 没有了既定形式 、 框构 . 然后再无 拘束 地思索 、 朦胧地体念 , 无意之 中手 中破泥片忽 然给 了启示 。 雕塑头像与泥板相 结合 , 陶艺 与雕 塑相结合 , 创作 获关键 突破 ,
乡镇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员 的培养 追在眉 睫 。
2 乡镇煤矿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
2 1 乡镇 煤矿 专业 人才培 养 的 目标定 位 .
我省 乡镇煤 矿专业 人 才培养 应该结 合我 省煤 矿特点 、 开采 技 术水平 和安 全管 理水平 要求 , 专业
占5 %以上 , 0 老化严重 , 急需培养一大批年轻专 业技 术 人才 。 5 待遇偏低 , ) 稳定性差。由于大部分乡镇煤
矿 属 于 私 有 , 术 人 员 只是 打工 , 有 主人 翁 意 技 没
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知识、 理论和技能 , 掌握 相应 的新 知识 、 新技术 和新 工艺 , 有较强 的实 践能 力和分 析 、 决 生 产 实 际 问题 的能 力 。从 当前 乡 解
要 :乡镇煤矿人才缺乏制约 了煤矿 的安全发展 和科技 进 步。本 文 以江西省 为例 , 乡镇煤矿 专业技 术 对
人才 队伍现状及 乡镇煤矿专 业技 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 究, 为职业院校加快煤炭 类专 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镇煤矿 ; 业技术人才 ; 究 专 研
中图分类号 : D 9 T 7 1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6 2—7 6 (0 7 0 17 19 2 0 )2—0 1 —0 11 4
表 2 江西省 乡镇煤矿主要管理 人员学历 情况
学历层次 人数 比例 本科 9 04 . % 大专 15 1 54 .% 中专 35 0 1 .% 43 高 中及以下 10 73 7 .% 99
业技 术人 员 总量 偏 少 , 主要 集 中在 几 个 煤 炭 集 团 公 司和 省属 煤矿 , 次是各 级 煤炭 主管 部 门 , 乡 其 在 镇煤 矿从 事 生产 技术 和管 理工 作 的专业 技术 人员 总量 严 重不 足 。从 学 历 层 次 看 , 炭 中专 以 上学 煤 历 只有 2 %, 0 明显偏 低 。 2 )专业 技 术人 员 总量 增 长 与 乡镇 煤 矿 的 发 展不 相适 应 。 近 十多 年 来 , 炭 院校 没 有 毕业 生 煤 分入 乡镇 煤矿 工 作 , 总量 的增 加 也 只 是从 其 他 渠 道进 入 乡镇煤 矿 工作 , 而 , 然 乡镇 煤 矿 的产量 和经 济总量 都在 快 速 增 长 , 凸显 出 专业 技 术 人 才 的 更 紧缺 。 3 )知识 更新 慢 , 年龄 结 构老 化 。随 着煤 炭 科
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了适应煤炭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成为了当务之急。
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运而生,对于提升煤矿企业的效益、推动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是能够熟练掌握煤矿采掘、选煤和煤矿安全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实践经验,能够胜任煤矿相关职业的各项要求。
具体目标如下:1.培养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煤矿工程人才;2.培养掌握煤矿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煤炭开采、煤炭处理、煤炭物流、煤炭加工、煤炭企业管理等煤炭行业从事技术开发、技术管理、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和技术研究工作的高素质人才;3.培养煤炭行业具有较强实践能力,适应行业快速发展需要,能够在煤炭企业的生产和技术等方面从事相关管理、技术研究、市场开发及产品推广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品德素质课程品德素质课程是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教育等方面,旨在为学生提供道德基础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接受更加深入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
包括:1.矿山开采基础2.煤炭仪器分析3.煤炭选矿基础4.矿山地质学基础5.煤炭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探究除了理论课程,实践探究也是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部分。
包括校外实践、实习、毕业实践及毕业设计等。
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来深入了解煤炭行业,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提高本专业学生煤炭行业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采取多种方式实施。
包括:1.选派优秀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和各级煤炭行业实践,深入了解和熟悉技术研究、企业管理和市场运营等;2.组织学生参观煤炭企业,了解煤炭行业发展状况,深入探讨煤炭工业存在的问题和前景;3.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项目,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结语本文对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简要介绍,该方案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煤炭行业的水平、促进煤炭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开采科技人才培养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
传授煤矿开采的基本理论、技术原理和工程设计方法,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 础。
实践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实习、实验和工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
企业提供实践机会
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 学习和成长。
培训资源有限
部分地区和煤矿企业缺乏足够的培训资源和设施 ,导致科技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效果受到限制。
安全意识薄弱
部分煤矿开采人员安全意识相对较弱,对新技术 和新知识的接受程度有限,增加了人才培养的难 度。
对策建议
提高待遇和福利
通过提高待遇和福利水平,增强 煤矿开采行业的吸引力,从而吸 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人才培养和需求
培养模式
现有的培养模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煤矿开 采技术需求。
需求趋势
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 元化、高标准的发展趋势。同时,行业对人才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 越来越高。
03
煤矿开采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Chapter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案例分析
Chapter
某高校煤矿开采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该高校针对煤矿开采科技人才培养,设计了涵盖地质学、采矿工程、 安全工程等多学科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教学
高校与当地煤矿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地操作 和实习机会,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师资力量
高校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和煤矿企业专家授课,确保教学内 容与行业需求紧密相连。
采矿业中的矿山人才培养与管理
采矿业中的矿山人才培养与管理近年来,随着矿业的快速发展,矿山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矿山作为资源的重要开发和利用地,对于培养和管理矿山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就如何在采矿业中进行矿山人才培养与管理进行探讨。
一、人才培养1. 专业技能培训矿山工作的核心是具备专业的技能。
因此,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是培养矿山人才的关键。
可以通过设立培训中心或机构,组织各类技术培训班,包括岗位操作技能、安全生产与应急救援等内容。
此外,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技术交流,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
2. 学历教育提升在采矿业中,具备一定的学历背景是矿山人才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因此,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项目。
可以建立矿山工程专业等相关专业,为矿山人才提供学历教育的机会,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
3. 培养管理人才在矿山中,除了专业技能外,管理人才也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培养管理人才。
可以通过内部晋升、轮岗锻炼等方式,为优秀员工提供晋升和成长的机会。
此外,还可以鼓励员工参加管理类培训课程,提升其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人才管理1. 激励机制建设矿山人才的管理不仅是培养,还需要通过激励机制来留住和发展人才。
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薪酬福利待遇、激励奖励制度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也要注重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规划,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晋升通道和发展空间。
2. 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为了留住人才,企业需要提供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
可以通过设立职业发展规划部门,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
同时,也要注重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3. 团队建设和文化建设在矿山工作中,团队合作和企业文化的建设至关重要。
企业应该注重团队建设,通过团队培训和业务交流活动,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能力。
同时,企业还应该注重文化建设,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是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对于煤矿行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煤矿开采技术人才,需要制定全面细致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明确培养目标。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他们应具备煤矿行业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煤矿开采工艺流程,掌握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制定课程设置。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煤矿工程概论、采矿地质学、矿山测量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机械、矿山设备与自动化、采矿工程与设计等。
此外,还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煤矿实习、毕业设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
第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强调实践能力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国内外煤矿实习、科研项目,并开展煤矿开采技术竞赛。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煤矿行业的具体工作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面对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潜力。
第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需要建设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模拟真实的煤矿工作环境。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煤矿开采技术,提高工作能力。
第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与煤矿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使学校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
可以通过实验基地建设、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进行合作。
最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进行评估和改进。
定期对专业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查找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质量,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和指导。
煤矿开采的人才培养
04 煤矿开采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
教学质量监控
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 学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确保教 学质量达标。
教学质量评估
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 方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评价 人才培养质量。
产学研一体化
学校、企业、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将 教学与生产、研发相结合,形成产学 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
在职培训
针对已经在职的煤矿开采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提升和知识更 新培训。
继续教育
为在职人员提供更高层次的教育机会,如学历教育、技能证 书教育等,提高在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
毕业生跟踪与反馈机制
毕业生跟踪
建立毕业生跟踪机制,对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
反馈机制
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05 煤矿开采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发展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融合
引入先进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矿开采领域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人才培 养应注重引入新技术,如智能开采、无人值守等,使人才具备运用新技术进行开采的能
总结词:基础理论课程是煤矿开采人才培养的基石,涵盖数 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基础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后续的 专业学习提供支撑。
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
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是煤矿开采人才培养的核心,主要包括采煤工程、矿井通风 与安全、矿山机械等方面的专业课程,以及实践操作、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这 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级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继续教育服务
02
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为煤炭行业从业人员提供继续
教育服务,推动行业技能人才的持续发展和素质提升。
社会培训项目
03
学校可承接煤炭行业的社会培训项目,为行业内人员提供专业
技能培训和鉴定服务,促进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能力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功,能够运用现 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应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教师 协作,共同推动专业发展。
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引Hale Waihona Puke 优秀人才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优秀人才, 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实力。
激励教师发展
建立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 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等活动,提升教师个人能力 和专业地位。
级煤矿开采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培养目标和定位 • 课程体系设计 • 实践教学环节 • 师资队伍建设 • 教学条件建设 • 质量保障与评价 • 就业前景与社会服务
01
培养目标和定位
培养目标
掌握煤矿开采技术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 煤矿开采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
实习内容
在实习期间,学生将参与企业的生 产实践、技术研发、企业管理等方 面的实际工作,学习掌握煤矿生产 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实习要求
学生应认真对待实习工作,遵守企 业规章制度,虚心向企业员工学习 ,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 素质。
04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结构
01
02
03
04
学历结构
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应占一定 比例,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学术
对煤矿企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几点思考与探索
对煤矿企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几点思考与探索煤矿产业是我国能源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矿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人才培养机制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对煤矿企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几点思考与探索进行讨论。
煤矿企业人才培养机制需要更加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
传统的煤矿企业人才培养机制主要注重技术方面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比如领导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
在当今社会,一个优秀的煤矿企业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的,而不仅仅是在技术领域有所突出。
我们建议煤矿企业应当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机制,更加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单一的技术培养。
煤矿企业人才培养机制需要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过去,煤矿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往往是封闭的,一切由企业自己来培养和选拔人才。
在当今社会,知识和人才是流动的,企业应当更加开放地对待人才的来源。
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招收研究生,或者与其他行业的企业进行人才交流等方式,来引进更多优秀的人才。
只有在人才培养机制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情况下,煤矿企业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煤矿企业人才培养机制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煤矿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传统的煤矿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更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建议煤矿企业应当重新调整培养机制,更加注重对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煤矿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在当前社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只有在更加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方式、以及更加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情况下,煤矿企业才能够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希望煤矿企业能够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尽快采取行动,推动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和发展。
对煤矿企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几点思考与探索
对煤矿企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几点思考与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煤炭工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而对于煤矿企业来说,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因此,建立一种稳定、健康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煤矿企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几点思考与探索。
1. 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方式煤矿企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一直以来都更偏重于技术培训,重视知识的传递,这虽然对技术人才的培养有所帮助,但是对于人才的综合能力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则有所欠缺。
因此,煤矿企业需要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从培养能力出发,综合培养人才的能力和素质,如领导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意识等,让人才真正成长起来,并逐步贴近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企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2. 进行人才选材的精细化在进行人才培养之前,煤矿企业首先需要进行人才选材的精细化。
煤矿企业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的技术功底,但也需要符合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应当有一定的职业操守及道德修养,能够符合企业的社会形象与文化建设;应当有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胜任自己的职责并协调与其他人的合作;应当具备送教到户的精神,能够完成教育宣传和技能培训任务。
通过这样的人才选材,可以筛选出适合企业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最可靠的人才支撑。
3. 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煤矿企业需要将企业利益与个人发展相结合,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
通过培养人才的同时,为人才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在企业与个人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关系。
这不仅可以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速度,同时也可以为人才的个人发展提供助力,促进其个人价值的实现。
4. 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在煤矿企业的人才培养中,职能部门的作用不可忽视。
煤矿企业的职能部门应当积极配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定期安排职工的岗位培训、技术培训以及其他培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同时,也应当关注职工的个人发展,为职工提供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激发其创新精神,提高企业总体素质。
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发表时间:2020-10-20T14:55:43.503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6期作者:张春雷[导读] 针对采矿工程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与完善,以面向工程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关键、以素质综合发展为目标的全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江西理工大学张春雷摘要:针对采矿工程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与完善,以面向工程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关键、以素质综合发展为目标的全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采矿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代变迁,人的知识在不断地增长中,我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要保护中国不可再生能源了。
不论是国家还是各企业都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但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有着对外开放的经济,要停止对能源开采是不可能的,即使减少开采也减少不了多少;所以国家与企业都开始寻找另一种方式节能,采用高科技有效利用开采资源,减少资源浪费,从而减少资源开采,把资源效益发挥到极致。
一、采矿工程的前景以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参与作用之下,通过对各种先进技术及设备工艺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为保障科学技术能够有效且积极的应用于采矿工程实践工作当中,就需要加强对专业型人才的吸引,这一点集中表现在采矿业对人才要求的紧缺性方面。
而导致采矿业面向社会进行人才招聘中存在的紧缺性问题则根本在于人才的不使用性。
具体而言,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矿业实践不能像金融类学生那样,外出到社会实践,有着现成的实践环境。
一般企业因为安全性问题不允许学生前往矿山实践,所以需要高校花费资金,在周边矿山设立实践基地,以确保安全性,从中要花费的资金十分巨大,普通高校都不愿花费如此高额的资金设立实践基地。
(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从而无法真正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因为教师无实践经验也无法教导学生关于实践的知识,并且许多教师都不是单一专业教师,还要兼顾成人教育、培训或科研等任务,教师的任务也极其繁重,难以通过实践去了解一门专业。
煤矿后续人才培养方案
煤矿后续人才培养方案背景煤矿作为我国的重要能源产业,一直以来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逐渐推进和煤矿事故的不断发生,煤矿行业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因此,煤矿后续人才培养方案也成为当前该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的本文意在探讨如何制定煤矿后续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当前环境和行业的需求,确保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方案1. 加强人才选拔和培养首先,要加强人才选拔和培养。
煤矿企业可以通过标准化的考试和评选制度来选拔能力优秀、综合素质强的人才进入企业,并对其进行培养。
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人才轮岗和培训,让人才们在实践中逐步成长,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2. 建立完善的人才体系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人才体系。
通过制定科学的职称和职业发展路径,推动人才的晋升和发展。
此外,建立分类管理的人才队伍,分层次、分领域、分专业进行管理,明确各项职责,促进人才与企业的良性互动。
3. 推行激励机制再次,要推行激励机制,激励人才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可通过建立绩效评估与奖励制度,根据工作绩效和贡献给予相应的激励,让人才真正感受到企业的关心和支持。
4. 加强人才培训最后,要加强人才培训。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和工作方式,煤矿企业应该及时加强人才培训,让人才们跟上技术和工作的步伐。
可通过组织内部和外部培训、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让人才们更快速地掌握前沿技术和好的工作策略。
总结为了适应当前环境和行业的需求,煤矿行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后续人才培养方案。
具有可行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从人才选拔、人才体系、激励机制和人才培训四个方面入手,为煤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江西省乡镇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江西省乡镇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摘要:乡镇煤矿人才缺乏制约了煤矿的安全发展和科技进步。
文章针对江西省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对服务于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为职业院校加快煤炭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帮助。
关键词: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报考煤炭类专业考生逐年减少,加上江西省乡镇煤矿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起步,经过10余年的艰苦努力,煤矿数量和产量都得到长足发展,而乡镇煤矿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并没有得到相应发展。
地市、县、乡镇煤矿企业陆续改制,从国家、集体所有制煤矿企业转变为私有制煤矿企业,乡镇煤矿的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
这是煤矿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的主要原因。
开展对乡镇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加快培养服务于乡镇煤矿的专业技术人才迫在眉睫。
文章以江西省为例,探讨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一、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分析数量与结构分析据XX年底对全省736个乡镇煤矿的调查显示,矿长及安全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较低,许多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的甚至是文盲,具有煤炭院校中专以上学历的只有20%。
具体情况如下:1、数量。
截至XX年12月30日,江西省乡镇煤矿共有736个,乡镇煤矿主要管理人员共计2132人,按地市分布,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学历层次如表2所示。
表2 江西省乡镇煤矿主要管理人员学历情况3、年龄结构如表3所示。
表3 江西省乡镇煤矿主要管理人员年龄结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1、人才总量较少,层次偏低。
由于煤炭类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偏少,主要集中在几个煤炭集团公司和省属煤矿,其次是各级煤炭主管部门,在乡镇煤矿从事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严重不足。
从学历层次看,煤炭中专以上学历只有20%,明显偏低。
2、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增长与乡镇煤矿的发展不相适应。
近十多年来,煤炭院校没有毕业生分入乡镇煤矿工作,总量的增加也只是从其他渠道进入乡镇煤矿工作,然而,5年来江西省乡镇煤矿的产量和经济总量都在快速增长,更凸显出专业技术人才的紧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乡镇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精品2020-12-12【关键字】方案、意见、情况、方法、条件、动力、文件、模式、增长、计划、监控、监测、传统、问题、系统、有效、主动、充分、现代、和谐、健康、快速、合作、发展、建设、建立、提出、掌握、了解、研究、措施、特点、突出、关键、安全、稳定、意识、力量、根本、精神、基础、需要、权利、素质、政策、工程、途径、重点、体系、能力、需求、制度、方式、渠道、特色、标准、结构、水平、任务、关系、设置、分析、激发、拓宽、制约、树立、满足、开展、管理、监督、保证、贯彻、维护、确保、服务、指导、帮助、支持、教育、解决、调整、加快、方向、促进、加强、创新、改革、适应、实现、提高、转变、协调、实施、新知识、中心、针对性、实践性摘要:乡镇煤矿人才缺乏制约了煤矿的安全发展和科技进步。
文章针对江西省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对服务于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为职业院校加快煤炭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帮助。
关键词: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报考煤炭类专业考生逐年减少,加上江西省乡镇煤矿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起步,经过10余年的艰苦努力,煤矿数量和产量都得到长足发展,而乡镇煤矿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并没有得到相应发展。
地市、县、乡镇煤矿企业陆续改制,从国家、集体所有制煤矿企业转变为私有制煤矿企业,乡镇煤矿的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
这是煤矿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的主要原因。
开展对乡镇煤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加快培养服务于乡镇煤矿的专业技术人才迫在眉睫。
文章以江西省为例,探讨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一、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分析数量与结构分析据XX年底对全省736个乡镇煤矿的调查显示,矿长及安全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较低,许多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的甚至是文盲,具有煤炭院校中专以上学历的只有20%。
具体情况如下:1、数量。
截至XX年12月30日,江西省乡镇煤矿共有736个,乡镇煤矿主要管理人员共计2132人,按地市分布,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学历层次如表2所示。
表2 江西省乡镇煤矿主要管理人员学历情况3、年龄结构如表3所示。
表3 江西省乡镇煤矿主要管理人员年龄结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1、人才总量较少,层次偏低。
由于煤炭类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偏少,主要集中在几个煤炭集团公司和省属煤矿,其次是各级煤炭主管部门,在乡镇煤矿从事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严重不足。
从学历层次看,煤炭中专以上学历只有20%,明显偏低。
2、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增长与乡镇煤矿的发展不相适应。
近十多年来,煤炭院校没有毕业生分入乡镇煤矿工作,总量的增加也只是从其他渠道进入乡镇煤矿工作,然而,5年来江西省乡镇煤矿的产量和经济总量都在快速增长,更凸显出专业技术人才的紧缺。
3、知识更新慢,年龄结构老化。
随着煤炭科学技术进步,新材料、新设备、新仪器陆续在煤矿强制使用,年龄偏大的技术人员明显感到吃力,许多技术人员凭的是老方法、老经验在组织生产和管理煤矿,知识更新慢,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
4、从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上的技术人员占50%以上,老化严重,急需培养一大批年轻专业技术人才。
5、待遇低,稳定性差。
由于大部分乡镇煤矿属于私有,技术人员只是打工,没有主人翁意识、没有发展前途、工作压力大、条件艰苦、任务重、工资低,加上职称评定受限制、两地分居、子女上学不便、居住条件差等原因,造成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差,人才流失严重。
XX年乡镇煤矿对专业人员的需求情况分析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工作方案》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提高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准入标准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省煤炭主管部门提出到XX年,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员煤炭院校中专以上学历必须达到每矿4人以上,江西省乡镇煤矿现有736个,如果每矿按平均4人计算,届时煤炭院校中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达到2944人以上。
考虑到现有中专以上学历的429名技术人员中,到XX年因年龄达到55岁不得从事煤矿井下工作的还有约80人左右。
目前,江西省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员的来源主要是江西省两所煤炭院校: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从XX年开始,乡镇煤矿选送到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的共有采煤、地质、煤矿机电3个专业,共864人,如果这些人员全部回到江西省乡镇煤矿工作,预计到XX年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员缺口数应为:缺额数=要求配备数量-已有数量-即将增加数量+到时将要退休数量=2944-429-864+80=1731人考虑到煤矿数量的变化、人员流动等因素,到XX年江西省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员缺口数应为1700人-1800人。
另外,加上培养学习时间、回矿到担任职务的锻炼时间,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迫在眉睫。
二、乡镇煤矿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乡镇煤矿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江西省乡镇煤矿专业人才培养应该结合江西省煤层特点、开采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要求,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当前乡镇煤矿实际情况看。
中等职业层次教育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时间短,培养费用低,专业技术人员稳定性强,比较适应于乡镇煤矿使用。
高等职业教育既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乡镇煤矿人才梯队建设,高职大专层次人才培养也是必要的。
因此,乡镇煤矿专业技术人才的学历层次应以中专层次为主,兼顾高职大专。
本科层次教育虽然学科体系、基础知识全面,理论基础较深厚,但对动手能力要求不高,存在学习时间长,培养费用高,人员稳定性差,动手能力弱,过高的理论基础得不到发辉的缺点,不应作为乡镇煤矿专业人才学历层次要求的重点。
乡镇煤矿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和培养方式煤炭专业人才队伍是煤炭工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按照煤矿主管部门的要求,乡镇煤矿专业人才培养迫在眉睫,必须立足现有省内煤炭院校加快培养。
目前江西省煤炭类高校共有两所: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这两所院校都是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院。
其中,煤矿开采技术、煤矿地质与测量、煤矿机电等专业都是学院传统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大部分成为江西省煤炭系统技术骨干。
按国家招考政策,现有以下几种学历培养方式:1、初中毕业起点读三年制中专或五年制高职大专;生源可以是社会考生,参加普通高考统招录取,也可以是煤矿优秀青年参加三校生考试通过煤炭定向录取。
2、高中毕业起点转录读一年制中专。
3、高中毕业起点读三年制高职大专。
4、举办成人教育,有高中毕业起点脱产或函授的方式。
根据乡镇煤矿生源和年龄结构的状况,应作为江西省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
三、乡镇煤矿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体现职业性和针对性在专业设置上要处理好以下3个方面的关系:1、树立市场意识,主动适应江西省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
江西省乡镇煤矿井型相对较小,技术含量低,技术人员必须一专多能,如对于煤炭洗选、煤炭营销,作为人才培养知识能力要求是需要的,但作为专业设置就不必考虑。
2、解决好专业口径的宽与窄问题,设置的专业口径应适当宽广一些,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适应面。
乡镇煤矿的技术人员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知识,还要对煤矿相关专业了解和掌握,不仅要懂技术,还要会管理,因此专业口径必须宽广一些。
3、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的关系。
一个专业的成长需要时间、人力、物力上的保证。
专业建设不仅要满足现在的需要,还要考虑到未来的需要。
根据江西省乡镇煤矿地质条件、井型、煤矿单产和技术管理水平等实际,急需培养煤矿开采技术、地质与测量、煤矿机电技术3个专业人才。
至于煤矿通风与安全专业,由于江西省乡镇煤矿井型小、煤层埋藏浅、通风网路简单,暂不急需。
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本位课程体系是指教学课程计划方案与课程标准。
课程体系体现了学校“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课程体系强调的应该是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作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
例如,当煤矿巷道掘进遇到大断层时,就要运用到掘进与支护、地质与水文知识、巷道测量、安全管理等知识,在教学中就必须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综合考虑过断层的措施。
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用性的特点,基础课程应该把真正属于基础性的内容精选出来,专业课程要把与专业有关的现代高新技术知识及时充实进去,充分考虑把那些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这样,既能保证传授最基础的内容、最新的技术知识,又能腾出一定的时间使学生接受更多的动态性知识。
例如,《地质测量》这门课,不但要会罗盘测量,经纬仪、水准仪测量,还要学会使用最新的电子仪器测量。
课程体系设计的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1、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职业教育培养人才应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与“实用型”的特点。
课程体系设计要考虑具有较宽阔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又要以技术运用能力为主线,设计若干模块的课程。
2、以能力为中心。
以能力为中心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是通过对煤矿职业活动的分析,了解煤矿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以此作为课程的基础。
“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分为公共课、理论课、技术课和技能训练课4类。
以上两种课程体系设计的方式,既能满足社会职业的需要,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既能满足煤矿职业发展的需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又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教学设计1、教学方法——职业技术课程的综合化。
过去我们以学科知识为本,内容交叉重复多,应用性不强,缺乏职业教育特色。
为改变这一状况,依据上述课程体系设计的方式,明确专业理论课为实训课教学服务,专业理论教学贯彻必需、够用为度,兼顾发展的原则,打破学科知识体系,实行专业课程的综合化改革。
例如,《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矿山机电维护能力模块,应该将静力学、动力学、流体力学、液压传动等知识精简糅合在一起,掌握常用采掘机械的原理和简单维修,掌握基本电工知识,能对简单的矿山供电情况进行处理。
2、实践性教学。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比较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制度。
理论教学在教室进行,实践教学在现场进行。
将理论教学课堂设在实训场,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互融合,实现理论与实训教学一体化,有利于能力的培养,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毕业设计与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探究分析问题与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的选题应是生产的实际问题。
必须紧紧结合乡镇煤矿实际,从实践出发,为乡镇煤矿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