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4 诗词曲五首》习题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了设问的修辞
C.《过零丁洋》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
沉雨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
仗极为工整。
D.《山坡羊•潼关怀古》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作者伤
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新知积累·基础练
5.文学常识填空。 (1)“高岑”是____高__适____、___岑__参_____的并称,他们是唐代
语言建构·能力练
1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本题考查对于古诗词鉴赏的能力,从诗句中提取
内容要点,读懂并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对百姓的同情。
语言建构·能力练
二、拓展阅读 (一)[2018·乐山]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塞下曲 [唐]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2)舂谷持作饭_______________拿__着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军角弓不得控_________拉__开__(弓__弦__)_。________________

(4)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纵__横__交__错__的__样__子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采用对偶和比 喻的修辞手法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
“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
人。
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 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人教版九年级·下
24诗词曲五首
新知积累·基础练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松柏冢( zhǒng ) • 瀚• 海( hàn ) 风飘絮( xù ) •
舂• 谷(chōng ) 风掣( chè )
• 踌躇( chóu )( chú ) ••
新知积累·基础练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松柏冢累累____________众__多__的__样__子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积累·基础练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互文手法描写边塞艰苦生活 的诗句是:___将__军__角__弓__不__得__控___,____都__护__铁__衣__冷__难__着___。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 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_________峰__峦__如__聚_________, ______波__涛__如__怒____________,____山__河__表__里__潼__关__路____。
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紧张。
语言建构·能力练
20.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结合对诗句的理解,提取期中内容要点,读懂并
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
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将士奋 力出击,显示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 决心,显示出必胜的信心。
语言建构·能力练
(五)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问题。 15.作者是如何从“潼关路”联想到朝代的兴亡的? 根据对诗词的了解,再结合当时年代的背景故事, 回答扣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潼关,地势险要,扼守“西都”要道,为兵家必争 之地,关系着封建王朝的兴亡。因此,当诗人在“潼 关路”上望“西都”的时候,自然就想到朝代的兴亡了。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新知积累·基础练
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十五从军征》描写了一个老兵回乡后所面临的人亡家破
的悲惨情景,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运用了反问的
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
非我所有了。
语言建构·能力练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军城早秋 [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语言建构·能力练
19.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本诗考察理解、解读诗文的能力,抓住诗词重点
的地方。 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
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 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语言建构·能力练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主要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 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本题考查对全诗的分析理解,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主要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表达为国捐躯、 舍生取义的意志与决心。“取”和“照”,普通的动词表达神 圣的意义,简单、直接,有力度,情感昂扬,充分表达出作者 的民族气节与生死观,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语言建构·能力练
(三)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回答问题。 10.“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 本题考查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结合诗人所处的年 代来回答。 中原地区。
语言建构·能力练
11.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 概述。 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开放式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于仅占 据东南一方,敢于和强大的曹操、刘备抗衡,连曹操 也赞叹、佩服他。
••
(5)坐断东南战未休___________占__据__。___________________
••
(6)零丁洋里叹零丁______孤__苦__无__依__的__样__子__。______________
••
新知积累·基础练
3.下列词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___边__塞___诗的代表人物,其诗歌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
将士生活为主。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____稼__轩__词__编__年__笺__注___Leabharlann Baidu》,
“南乡子”是____词__牌__名________,“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
_____题__目_________。
本题考查对课内古诗 词的一些基本常识。
语言建构·能力练
12.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本题考查对诗词意思的理解,再结合当时年代背景 回答。 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 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 ②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率领军队, 代表南宋人民发出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语言建构·能力练
(四) 阅读《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新知积累·基础练
6.按要求默写填空。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1)《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表现南宋国势危亡、人身世坎坷 的句子是:___山__河__破__碎__风__飘__絮___,____身__世__浮__沉__雨__打__萍__。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 畏强敌的句子是:___坐__断__东__南__战__未__休_______。
语言建构·能力练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诗歌的首联和颈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
生活的单调乏味。
与诗意不符,故错误
B.“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
含着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C.该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既言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
语言建构·能力练
一、课文研读 ( 一 )阅读《十五从军征》,回答问题。
7.这首诗选自《__乐__府__诗__集___》,写了从军征战的时间 之久,从表达方式看属于___叙__事___诗。
本题考查对本课诗词内容的 理解。
语言建构·能力练
8.对本诗的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诗的开头两句概括了老兵六十五年戎马倥偬的生活和 所受苦难之深。
怀人的惆怅,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
D.李白不仅擅长古体诗,他的《塞下曲》《望天门山》等近体
诗也有极高艺术成就。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
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可见,李白在盛唐诗坛的地位
是多么崇高。
语言建构·能力练
18.“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把“抱”换为 “枕”好不好?说说理由。 本题考查对诗文意思的理解,以及鉴赏的能力。 不好。“抱”字是相拥、怀抱的意思;它生动地写出 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情形,体现 将士戍边生活的艰辛,更能表现将士们心系战场、渴望 建功立业的心情。而“枕”字有安逸舒适之嫌,用在此 处不合适。
B.中间十二句写老兵返家后看到家园已变成一片废墟的
凄惨景象。
与原文意思不符,故错误
C.最后两句写老兵做好饭后有意识地到门口张望,等待 家人回来一起吃团圆饭的景象。
D.这首诗控诉了战乱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
深重灾难,反映了兵连祸结的社会现实。
语言建构·能力练
(二)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问题。 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在结构上起什 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本题考查对这首诗语句及词义的理解。 这两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句描绘了 沙漠纵横交错着无边风雪的画面,对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 景色作了总结;第二句“愁云惨淡万里凝”写了天空中布满 惨淡的阴云,引出诗人为友人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 由此自然转入下文的送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