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
针刺天枢穴配合背部走罐治疗功能性便秘61例
P e o p l e Ho s p i t a l , S h a o x i n g C i t y ,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r 3 1 2 3 0 0 )
Ab s t r a c t : 【 O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c u r e e f e c t o f a c u p u n c t u r e o f T i a n s h u a c u p o i n t c o o r d i n a t e d wi t h b a c k mo v i n g c u p p i n g o n f u n c i t o n a l c o n s i t p a i t o n .
背部走罐治疗功能性便秘 疗效值得 肯定。 关键 词 : 针刺; 天枢穴; 背部走罐 ;功能性便秘
中图分类号 : 1 1 2 4 5 .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5 — 5 5 0 9 ( 2 0 1 4) 0 6 — 0 8 0 3 — 0 2
Ac u pu n c t ur e o f Ti a n s h u Ac u po i n t Co o r d i na t e d wi t h Ba c k M ov i n g Cu p pi n g Tr e a t Fu n c t i o n a l Co n s ipa t i t on 6 1 Ca s e s Xu Yu n y u S ha n g y u Di s t r i c t
2 治 疗 方法
临床 实践 中 , 运用 针刺 天枢 穴 配合背 部走 罐治 疗 功能 性便 秘 6 1 例, 取得 了较 为满 意 的疗效 , 现小结 如 下 。
简便针灸处方治疗慢性便秘50例
简便针灸处方治疗慢性便秘50例标签::便秘;针灸处方;穴位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
笔者参考同行的临床研究,配伍一简便易行针灸处方治疗慢便秘多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資料:患者为2008年-2012年期间因便秘来我科就诊。
其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40-71岁,病程1-10年。
便秘类型有:慢性传输型31例,出口阻塞型9例,混合型10例。
诊断标准: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1]:1必须包括下列2个或2个以上的症状:①至少有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②至少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③至少有25%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④至少有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的阻塞感;⑤至少有25%的排便需要人工方法辅助(如指抠、盆底支持);⑥每周少于3次排便。
2如果不使用泻药,松散便很少见到。
3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依据不充分。
4 患者须在诊断前6个月出现症状,在最近的3个月满足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针具: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1.5-3寸,30-32号。
操作:患者仰卧治疗床上,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充分暴露穴位,支沟位于前臂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和桡骨间隙中点;天枢位于腹部平脐,前正中线旁开2寸。
均双侧取穴。
用75%酒精消毒医者双手及患者穴位,天枢穴毫针垂直刺入2寸左右,支沟穴刺入1寸左右,配合捻转行针手法,使患者产生酸胀痛针感,留针30分钟,期间可在行针2-3次,每日针一次。
1.3疗效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2天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
好转:3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
未愈:症状无改善。
2 治疗结果治疗有效43例(包括治愈、好转),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86%。
疗效治愈好转无效总计例数10 33 7 503 讨论针灸临床中常取有协同作用的穴位配对组方进行治疗,以期更好的治疗效果,如太冲配合谷为开四关,是熄风止痉之首选,申脉配照海常用于治疗失眠症,以及八脉交会穴配对使用、腧墓配穴等。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便秘
肠经“入下齿中,环出挟口,交人中,左至右,右至左”[3],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环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3]。
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为治面口部疾病要穴;间使穴乃少阴心经“经穴”,“经主喘咳寒热”;内庭穴是阳明胃经的“荥穴”,“荥主身热”。
三穴皆用泻法,具有杀菌消炎、祛腐生肌的作用,足三阴经之交会穴三阴交用补法,取“壮水之主,以制阳光”[4]之意。
中药方中生熟地滋阴补血还凉血生津,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微循环,有利于溃疡愈合,生石膏清火、收敛生肌,竹叶、银花清心火消炎,玄参、女贞子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能量代谢,有止痛、减少组织液溢出、促进上皮修复、加速溃疡愈合之功[5]。
参考文献:[1] 李秉琦.口腔粘膜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2]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粘膜病专业委员会.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疗效评价试行标准[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1,17(3):209[3] 邱茂良.针灸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4] 曾仁宏,陈家旭.针灸辨证选穴之探讨[J ].吉林中医药,2008,28(2):86-87[5] 刘金华.益气养阴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28例[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9,18(2):10-11收稿日期:2009-10-26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便秘梁谊深,谢 胜,冯金娟(广西柳州市中医院,广西柳州545001)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及西医治疗。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针刺;穴位注射中图分类号:R 2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10)05-0029-02作者简介梁谊深(),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病。
针刺天枢穴治疗便秘技术
③进针深度以得气为度,提 插幅度不能过大。
【意外情况处理方案】
1.晕针
迅速起针,患者平卧,松 开衣带,注意保暖,或 给予温 水。重者指压人中、合谷、涌 泉等穴。若人事不省、息 弱脉 细者可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2.弯针
出现弯针不得再提插、捻 转,可慢慢将针退出, 或沿 弯曲方向退出,不可用力过猛, 以防断针。或使局部肌肉 放 松后退针。
③消毒:以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医者手指 及患者局部皮 肤。
④行针:以1.5寸毫针直剌双侧天枢穴,进 针1-1.5寸,得 气后留针。 ⑤时间:每次留针30分钟,大约15分钟时 行针1次。
2、治疗时间及疗程
①针刺1次/日。
②10次为一疗程。
3、关键技术环节
①针刺时采用补法。 ②捻针频率为90—120次/分。
3.断针
浅者可以镊子或止血钳子 取出;深者,可略压迫 针孔旁 皮肤使断针端露出再拔出。更 深者需X线定位手术取出。
谢谢大家
C、虚秘证:虽有便意但排便不畅,便 质不一定干结,排便间隔时间延长, 面色 无华,头晕心悸,神疲气短,舌淡苔薄, 脉细无力。
【使用器具】:
正规医疗用品厂生产 的0.25×40mm不锈钢毫针, 消毒器具,镊子。
Hale Waihona Puke 【操作方法】1、操作步骤
①体位:仰卧位。体位选择以行针方便, 病人舒适为度。 ②选穴:天枢穴脐中旁开两寸。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针刺天枢穴治疗便秘技术
南浔区中医院针灸科
计雪芳
【适应症】:
习惯性便秘。
【禁忌症】:
肠道肿瘤、克隆病、 结肠息肉、肠结核等。
【诊 断 标 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 疗效标准》中的便秘诊 断标准来进行诊断。
润肠方配合针刺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54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
辑Is].1993:215. [4]陈红霞,魏华,夏海燕。等.糖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的药效学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1):79一∞. [5]黄贵心,庄日害.内分泌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M].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2:340. [6]季振慧,陈雪玲,王保群.益气化瘀汤联合蝮蛇抗栓酶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J].四川中医,2007,25(4):66. [7]杜生华,夏玟.补阳还五汤的研究及其应用[J].甘肃中医, 2000,13(4):63—64. [8]曲宏达,佟丽,沈剑刚.等.补阳还五汤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皮 层神经元缺氧凋亡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22 (1):35—38. [9]王要军,孙自勤,权启镇,等.黄芪对人成纤维细胞ICAM一1、 CDl26表达及合成ECM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 学杂志,1999,4(3):209—211. (收稿日期:2008—02一18)
(双)、大肠俞(双)、关元、气海、下脘。先针刺背俞穴,起
针后再针刺腹部穴位。常规皮肤消毒后,用28号1.5寸
毫针针刺双侧肺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28号3—4寸
毫针针刺腹部穴位,患者出现酸、麻、重、胀针感后再使用 提插捻转法强刺激,使患者感到肠蠕动增强。留针
30 min,每隔10 min施手法1次。
1.3.3疗程l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便 秘疗效标准制定。痊愈:大便正常,或恢复至病前水平,其 他症状全部消失;显效:便秘有明显改善,间隔时间及粪质 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在48 h以内,其他症状 基本消失;有效:排便问隔时问缩短1日,或便质干结改善, 其他症状均有好转;无效:便秘及其他症状均无改善。 2结果 本组54例,痊愈50例,占92.59%;显效3例,占 5.56%;有效1例,占1.85%。总有效率100%。 3讨论 便秘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疑难病症之一。老年人 以慢性功能性便秘多见,老年人多年老体衰,或久病致气
针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于肠道平滑肌痉挛,又能解除痉挛状态【7J。天枢是大
肠经的募穴,是阳明大肠经气深聚于腹部之处,主治腑
证、实证。针刺天枢可通调肠腑、促进结肠运动,故可
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8】。本研究结果也表明治疗后患
者的结肠转运时间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说明针刺具有
明显改善结肠动力的作用,同时排便次数增加,大便性
状,及排便困难程度得以改善。
一羟色胺受体的激动剂之一,曾一度成为功能性消化
不良的理想用药。本研究用西沙比利治疗功能性便
秘,治疗后结肠通过时间以及其他各观察指标均较治
疗前有显著改善也表明西沙比利能有效促进结肠运 动,从而改善便秘症状。但因其对于心脏的副作用,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中医认为,便秘有虚秘,实秘之分,而现在越来越 多专家认为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常因病程迁延以及滥 用泻药后,易伤中气,气虚无力推动肠运,且津随气耗, 气阴两亏为其本,属虚秘,宜补气健脾。足三里穴归足
表2两组治疗前后48H结肠通过时间(排除率%)比较
万方数据
4讨论
功能性便秘由于其发病率高,目前越来越受到关 注,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表明,功能性便秘主要是结直
肠动力异常所致【4J,故促动力药在便秘治疗中得到广
泛应用,如使用5一羟色胺受体的激动剂可有效增强
结肠的动力和结肠的集团性蠕动【5 J,西沙比利作为5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 准[s].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364. 收稿日期:2004—11—03
针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詹程月而,汪芳俊
(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浙江杭州310003)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对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功能性便秘患者40例,随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30例
刘 忠 邵 伟 立 季顺祥 摘 要: 探讨 针刺 配合 穴位 注射 治 疗慢性 功 能性 便秘 的 疗效 。方 法 : 3例 患 者采 用针 刺 天枢 、 对 0 大肠 俞 、 关元 、 巨墟 、 三里 、 上 足 百会 以 及 配合 穴位 注射 。每 日一 次 ,5 1 日为一 个 疗程 。通过 观察 患者排 便 速度 、 排便 难度 、 意感 及伴 随症状 等 情 况 了解治 疗前后 病情 的 变 便 化。结果 : 经过 治疗 , 者排 便 速度 、 患 排便 难 度 、 意感及 伴 随症状 有 了明显 的 变化 , 便 总有 效率 达到 8. %。结 论 : 刺 配合 穴位 注射 治 66 7 针 疗慢 性功 能性便 秘疗 效确 切 , 安全 可 靠 , 值得 临床 推 广 。
关键 词 : 刺 ; 针 穴位 注射 ; 性 功能 性便 秘 慢
中图分 类 号 : 2 61 R 4.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0 6 0 7 ( 0 2 0 — 0 6 0 1 0 — 9 9 2 1 )8 0 2 — 2
慢性便 秘是 临床 常见 的病 症 , 病 情复 杂 , 程 较长 , 疗 33 因其 病 治 .统计学 处 理 : 用 S S 4 统 计软 件进 行 统计 学分析 。计 数 采 P S1. 0 棘手 , 多患者 滥用 或长 期依 赖泻 剂 , 许 严重 影 响 了其生 活质量 。 针 资 料率 的检 验采 用 x 检 验 ,< . : P 0 5为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0 刺配 合 穴位 注射 治 疗 慢性 功 能性 便 秘 由于其 有 效性 和安全 性 均 较好 , 渐受 到重 视和 研究 。 院从 20 年 开始使 用针 刺配 合 已逐 我 08 穴位 注射 治疗 慢性 功能性 便 秘 3 , 得 了较好 的疗 效 , 告 0例 取 现报 如下。 1 临床 资料 1 一般 资料 : 部 6 例 患 者 均来 自我 院 肛肠 科 、 化 科 门诊 患 . 1 全 O 消 者 。随机分 成两 组 。 中男 3 其 2例 , 2 例 。 女 8 年龄 2 ~3岁。长期 77 服 用 刺激 性 泻 药者 3 例 , 用 开 塞 露 、 肠 甚 至手 助 排 便 者 2 8 使 灌 2 例 。 组一 般资 料 比较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 . )具 有可 比性 。 两 P0 5, 0 1 诊 断标 准 :按 照 20 I 2 06年 国 际 功 能性 胃肠 疾 病 罗 马 Ⅲ( o e Rm Ⅲ ) 准 : 必 须符 合 以下 二项 或者 二 项 以上 :. 少 2 %的排便 标 ① a 至 5 感 到 费力 I. b 至少 2 %的排 便 为干球 状 便或 硬便 ;. 少 2 %的排 5 c 至 5 便 有不 尽感 ;_ d至少 2%的排便 有 肛 门直肠 梗 阻感 I. 少 2 %的 5 e 至 5 排 便 需要 手法 帮 助 ;排 便 次数 < 次倜 ; 在 不使 用 泻 药 的情 况 £ 3 ② 下很 少 出现稀 便 ; ③没 有 足够 的证 据 诊 断 IS B 。诊 断 前症 状 出 现 至少 6 个月 , 且近 3 个月 症状 符合 以上诊 断标 准 。 1 排 除标准 : 道器 质性病 变 , . 3 肠 如炎 症 性肠 病 、 结核 、 肠息 肉 肠 结 等 。 消化 道手 术病 史者 。严重 原 发性 疾病 及精 神 病患 者 。 重 有 严 心肝 肾功 能损 害者 。
中医针刺不同腧穴对功能性便秘的疗效研究
l 2腧 穴对功 能性便秘 的疗 效研究
5 - e t )  ̄ 李 思宇 罗芳 丽 师 维 黄 活石 ( 成 都 中医药 大学针 灸推拿 学 院 四川 成都 6 1 0 0 0 0 ) 摘 要 :目的 : 探 究不 同腧 穴配伍针 刺 治疗功 能性便 秘 的临床 疗效 。方法 : 选 取普通 级健康 家兔 4 2 只, 随机 分为 空 白组 、 模 型组 、 俞穴组、 募穴 组、 合 穴组 、 下合 穴组、 合募 俞 下合 穴 配穴组 , 每组 6只 。除模型 组与 空 白组 外 , 均采 用不 同腧 穴针刺 治疗 。比较 各组 效果 。结 果 : 针 刺 后较 针 刺 前各 组首 粒黑便 时间减 少 , 2 4 h大便粒 数增 多, 2 4 h大便 质量增加 , 各 针刺组 与模 型组比较差 异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 结论 : 合 募俞 下
表 2 各组针刺后排便情 况( ± )
1 . 2方 法 : 按7 . 5 m g / k g 剂量 对 除空 白组 以 外各 组 家 兔进 行 地 芬诺 酯
便秘治不好,不妨试试中医针灸!
便秘治不好,不妨试试中医针灸!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和(或)粪便干燥难解,正常情况下,排便间隔多为24~48小时,若经常性排便超过48小时,且排解费力,即可视为便秘。
祖国医学也称之为“便秘”。
很多患者已经有多年便秘症状,尝试过各种疗法,效果仍然不佳。
1便秘治不好,不妨试试中医针灸!已有研究表明,针灸在治疗便秘方面已取得显著疗效。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针灸治疗便秘的具体方法。
1、毫针疗法处方主穴:支沟、上巨虚、天枢。
配穴:胃热口臭加承浆、内庭;腹胀而痛加中脘、太冲;神疲乏力加足三里;腹中冷痛关元穴加灸。
操作:天枢穴直刺进针1.5-2寸,也可向大横透刺,余穴常规刺法,虚补实泻,留针20-4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电针疗法取穴同毫针疗法,亦可选用背俞穴如大肠俞、肺俞、脾俞、胃俞等,选取两组穴位施用电针。
我国学者的临床研究证实单纯的电针治疗可明显提高慢性便秘患者的完全自主排便次数,且治疗效应可持续20周。
3、水针疗法处方大肠俞、上巨虚。
操作:以注射用蒸馏水或维生素B1注射液2ml,每穴注入0.5ml,每日1次。
4、耳针疗法处方主穴:大肠、直肠、交感。
配穴:皮质下、脾、肺、腹。
操作可采用耳穴压丸法或毫针刺法,每次选3-5穴,10次为1疗程。
5、皮内针疗法采用左侧腹结穴皮内针埋针,冬天留置3-7天,夏天留置1-2天,每天按3-4次,每次1-2min,研究表明皮内针对虚、实证之便秘均有效。
6、穴位贴敷以大黄、决明子、山楂、神曲、厚朴研末,用蜂蜜调成糊状,敷贴于神阙上,24h更换1次,5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
用此法治疗大肠积热、气滞引起的便秘疗效显著。
7、拔罐法采用闪罐法,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拔取右水道-右腹结-右大横-右天枢-神阙-左天枢-左大横-左腹结-左水道。
每穴闪罐10-15次,留罐半分钟左右,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然后大肠俞拔罐15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除了上述针灸方法外,下面再介绍几个日常生活中预防便秘的方法:1、补充水分正常一天饮水量要八杯,夏天又是个容易脱水的季节,所以要经常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便秘
排便 ( 排便 次数 ≥1 2天 ) 但停 药后 7天 内 6 次/ , 6
例逐 渐 恢 复 至治 疗 前 情 况 , 效率 (. % ) 显 效及 有 11 ; 治 愈 数为 0 ( ) 。 4 中医挂线 疗法 : 丁义江 副采用 挂线 疗 法 治疗 盆底 失 弛缓综 合 征所致 便秘 。挂 线疗 法对 于肛 门部 污染 手术 尤 其 适 用 , 吸取 了伤 口开 放 与缝 合 两 者 的优 点 , 服 了两者 的缺 点 , 有愈 合后 疤痕 克 具
或 检查 后治 疗 ) 分 级 ( 般 治 疗/ 物 治疗/ 药 物 、 一 药 非
区 中极 、 、 足三里穴位 埋线方法治疗 慢传输型便秘 7例 , 愈 6 ( 82 ) 治 8例 7 .% 。对 照组 9 4例 口服 中药
四磨 汤治疗 。对 照组 9 4例 服药 期 间 9 3例 可较 正 常
重 慢性 便秘 经 上述 治 疗 无 效 , 可采 取 手术 治 疗 。对
S C患者可采取结肠次全切除和 回直肠吻合术 , T 对 FO O C患者可行肛管直肠括约肌切除术。( ) 5 其他
治疗 : 灌 肠治疗 及 行 为训 练等疗 法 。 如
・
穴, 每穴 2m , 日1 , l隔 次 连续注射 l ; 0次 同时内服 自拟通便灵 ( 枳实、 牛膝、 秦艽 、 桃仁各 1 , 地 5g 生 黄、 火麻 仁 、 瓜 子 各 3 g , E l剂 , 服 7剂 。 冬 0)每 t 连
的训 练法 , 主要用 于治 疗 肛 门括 约 肌 失 协 调 和 盆 底
目前 关 于 穴位 注 射 治 疗便 秘 的报 道 较少 , 现综 述 如 下 : 梅坤 采 用 维 生 素 B: l当归 寄生 注 杨 2m 、
壮医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临床观察2023-11-05•引言•壮医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概述•壮医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应用•壮医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分析•壮医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优势与不足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录01引言功能性便秘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壮医针刺作为一种传统医学治疗方法,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研究背景探讨壮医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和安全性。
比较壮医针刺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效果差异。
总结壮医针刺治疗的临床经验,为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提供参考。
010203通过本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壮医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本研究的结果将为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和思路,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还可以为壮医针刺治疗其他疾病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传统医学的发展和应用。
01030202壮医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概述•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指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粪质较硬或呈球状、排便不尽感,伴有腹胀、排便不尽感、排便费力、排便次数减少等症状,且排便时间延长,排便时排出困难,排便后仍然有残便感或未排便。
•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饮食、生活习惯、心理因素、肠道动力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
•壮医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理论基础•壮医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理论基础包括壮医的“三道两路”理论、“毒虚致百病”理论、“阴阳学说”等。
其中,“三道两路”理论认为人体的三道(谷道、气道、水道)和两路(龙路、火路)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三道两路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
壮医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主要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三道两路,以达到通调肠腑、泻实补虚、促进排便的目的。
03壮医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应用根据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Ⅳ诊断标准,选取符合条件的临床病例。
针刺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
针刺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孙宝会;张丽侠【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9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3组.药物组63例予乳果糖口服溶液口服治疗,针刺组63例予单纯针刺治疗,针刺按摩组63例在针刺组治疗基础上行腹部穴位按摩.3组均7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便秘评分系统(CCS)评分、首次通便时间,并统计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针刺组及针刺按摩组临床痊愈率均高于药物组(P<0.05),针刺按摩组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及针刺组(P<0.05),药物组与针刺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C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3组两两比较显示,针刺按摩组CSS评分低于药物组及针刺组(P<0.05),针刺组与药物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按摩组首次通便时间早于针刺组及药物组(P<0.05),针刺组与药物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复发率高于针刺按摩组及针刺组(P<0.05),针刺按摩组与针刺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痊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确切,可替代口服药物治疗.【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6(038)008【总页数】3页(P1231-1233)【关键词】便秘;针刺;按摩【作者】孙宝会;张丽侠【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普通内科,河北大厂065300;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普通内科,河北大厂06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35;R245.31;R244.1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顽固性便秘,以老年人多见,病情严重者影响其生活和工作。
目前,慢性功能性便秘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考虑与结肠传输和排便功能紊乱有较大关系[1]。
针刺泻实补虚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针刺泻实补虚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目的探讨针刺泻实补虚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方法对30例患者采用针刺天枢、大肠俞、支沟、上巨墟,以及配合实秘、虚秘不同取穴采用泻实补虚的方法。
1次/d,10次为1个疗程。
结果经过治疗患者排便速度、排便难度、便意感及伴随症状有了明显的变化。
总有效率达到83.33%。
结论针刺泻实补虚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标签:针刺;泻实补虚;慢性功能性便秘便秘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因其病情复杂,病程较长,治疗棘手,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而针灸治疗便秘由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已逐渐受到临床重视和研究。
我院近几年开始使用针刺泻实补虚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6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肛肠科、针灸科门诊患者。
其中男36例,年龄28~78岁;女24例,年龄22~76岁。
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者28例,使用开塞露、灌肠甚至手助排便者12例。
60例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考2006年国际功能性胃肠疾病罗马Ⅲ(RomeⅢ)标准1:排除肠道及全身器质性病变。
①符合以下二.项或者二项以上:?訩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訪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状便或硬便;?訫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訬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設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帮助;?訮排便次数<3次/w;②在不使用泻药的情况下很少出现稀便;3. 没有足够的证据诊断IBS。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1.2方法治疗组:针刺治疗处方:天枢、大肠俞、上巨墟、支沟。
实秘加合谷、太冲;虚秘加气海、足三里、关元。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四肢,主穴用碘伏常规消毒后,刺手执针快速将针刺入穴位皮内,再缓慢捻转刺入25~30㎜,施以小幅度高频率提插,以得气为度.实证用捻转泻法、虚证用捻转补法。
老年人便秘,针灸、方药治疗能见效
乐活82老年人便秘,针灸、方药治疗能见效罗仕伟 (叙永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州 646400)便秘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老年人尤其好发和多见。
老年人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伴有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天排便至少1~2次,或者2~3 d排便1次。
而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2次,且排便费力,粪便干结、量少。
便秘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综合征,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成为老年患者就诊的主诉之一。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便秘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便秘主要是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异常,从而引起粪便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过久,出现粪便干燥、排便困难等一系列症状及体征。
便秘会导致老年人肛门出现坠胀疼痛感、食欲不振、腹痛等现象,严重者还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现象。
在临床中,便秘也伴随着多种疾病发生,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
长期便秘的患者,还会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尤其是老年患者。
1便秘的病因病因:(1)饮食不节:饮酒过量,吃太多辛辣油腻的食物,导致肠胃积热,大便形成干结,从而导致排便困难。
食用太多生冷食物,会导致阴寒之邪侵入人体,损伤阳气,寒邪留滞不去,就会导致胃肠传导功能失调,从而造成便秘;(2)情志失调:忧愁思虑过多、久坐不动,导致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腹部胀痛;(3)年老体虚:老年患者身体通常会发生气虚和血虚等现象,气虚会导致肠胃没有传送粪便的力气,血虚则会使肠道湿润度下降,粪便发生干结,难以排出;(4)感受外邪:寒邪会导致阴寒内盛,肠胃寒冷就会形成便秘,热邪会使肠胃燥热,损耗津液,从而导致大便干燥。
2针灸治疗便秘的方法针灸治疗便秘的穴位有很多,具体选穴时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理机制进行相应调整,常用治疗便秘的穴位有合谷穴、支沟穴、天枢穴、中脘穴、腹结穴、丰隆穴和足三里穴。
另外,还要看患者的具体病机,如果病机有阴虚的情况可以加上阴陵泉穴、太溪穴、复溜穴等补阴的穴位。
如果患者有长期便秘、气虚的表现,需要在上述穴位加上补法,也就是同时针一个穴位时手法不同,起到的作用也有区别,所以要根据实证则泻、虚证则补的原则进行针灸。
一针疗法丨便秘穴
一针疗法丨便秘穴便秘穴【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支沟穴。
《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腕后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
【取法】伸臂俯掌。
在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取之(图2-45)。
【作用】具有清泻三焦、润肠通腑的作用。
【主治】大便干燥及习惯性便秘。
【治法】取便秘穴常规消毒后,用毫针直刺0.8~1.5寸用泻法使针感向指端传导,个别病人针感可传导至腹中或出现肠鸣音,留针20~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每2~3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交替取穴。
【注释】所谓便秘。
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粪便坚硬,难以排出的一种症状。
古代文献中的“大便难”、“大便鞭”“燥结”等均指便秘而言。
古人有五秘之说,谓之:风秘、气秘、寒秘、湿秘、热秘。
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多发病。
支沟穴为手少阳三焦经所行之经,有“火”之称。
所以,针刺支沟穴有泻三焦之火热、疏通三焦之脉气、润滑六腑之秘结的作用,是治疗便秘的有效穴位。
古代医书《玉龙歌》《类经图》《玉龙赋》等均记载支沟穴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而《十四经要穴主治歌》中更有详细的记载:“支沟中恶卒心痛,大便不通胁肋疼,能泻三焦相火盛,兼治血脱晕迷生。
”凡此种种,都不难看出支沟穴在医治便秘方面确实具有明显的作用。
近10年来,很多从事中医临床研究的医务人员对支沟穴的润肠通便功能做了许多工作,认为支沟穴确有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促进肠液分泌,使胃肠蠕动增强,肠内容物及时排出体外。
【病例】李某,女,41岁,工人。
于1996年8月24日就诊。
病人大便干燥4个多月,每3~5日排便1次,常伴便血、腹胀等症状。
检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涩。
取便秘穴针刺5次后,自觉大便干结及腹胀明显好转,8次后大便畅通,诸症消失。
4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揿针针刺联合腹部穴位按摩干预气虚型功能性便秘验案
医话医案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J u n.2023,V o l.31N o.11以发挥升阳举陷之功㊂综上所述,黄芪汤加减重在益气润肠通便,经皮穴位电刺激重在疏通经络㊁调和气血阴阳,故两者相结合可提高疗效㊂5小结便秘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症候群,其发病因素多样,且受环境㊁饮食等因素影响较大,故其治疗方案亦众多㊂西医多使用泻剂或生物反馈㊁手术治疗等方法,多数患者便秘初发时都不会前往医院就诊,而是自行购买泻剂口服以助通便,然而长期使用泻剂可能对药物产生耐受或依赖,进而导致便秘长久不愈㊂本研究分享应用加味黄芪汤结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重度气虚型便秘患者验案1则,希望能对临床治疗便秘提供借鉴㊂参考文献[1]杨直,吴晨曦,高静,等.中国成年人慢性便秘患病率的M e t 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6):2092-2097.[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1):18-26.[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2019,广州)[J].中华消化杂志,2019,38(9):577-598.[4]门唤钊,刘斌.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0,40(9):73-74.[5]中国便秘联谊会,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等.2017版便秘的分度与临床策略专家共识[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8,21(3):345-346.[6]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医杂志,2017,58(15):1345-1350.[7]周苗苗,冯雪妍,魏盛,等.论 土得木而达 [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12):7073-7076.[8]邓罡,徐丽姝,陈晋,等.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结肠起搏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20,36(19):2725-2729.[9]刘经州,刘宝林,贾国璞,等.深刺天枢穴联合个体化生物反馈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盆底表面肌电及胃肠激素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9,38(3):260-264. [10]郑洋,杨娜娜,杨静雯,等.电针 足三里 及其腹部配穴对术后肠麻痹小鼠肠动力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0,40(10): 1097-1102.(收稿日期:2022-04-06)җ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211181):梁红,E-m a i l:393057301@q q.c o m第一作者:程玲玲,E-m a i l:1195090447@q q.c o m揿针针刺联合腹部穴位按摩干预气虚型功能性便秘验案җ朱晶,梁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ʌ摘要ɔ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㊂该文选取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1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揿针针刺和腹部穴位按摩干预,干预后患者便秘症状显著改善㊂ʌ关键词ɔ功能性便秘;气虚型;穴位按摩;揿针;中医护理中图分类号:R256.35文献标识码:BD O I:10.19621/j.c n k i.11-3555/r.2023.1134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㊁饮食结构改变㊁人口老龄化及精神心理等因素影响,功能性便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㊂长期便秘容易引起精神抑郁㊁头晕㊁食欲不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由于粪便长期不能正常或及时排出体外,体内有毒物质就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大脑,或诱发老年痴呆症,或刺激肠黏膜产生致癌物质而易患结肠癌,或诱发脑出血㊁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危急重症,甚者因用力排便而发生猝死㊂目前,西医治疗便秘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采取各类通便药物,但可能造成患者胃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加重患者便秘症状㊂中医外治法在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上显示出独特优势,常用方法包括穴位按摩㊁穴位贴敷㊁耳穴压豆㊁针灸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便秘情况[2]㊂揿针属于一种新型皮内针,可以持续刺激经络穴位从而发挥治疗作用㊂穴位按摩主要通过在穴位施行不同手法以疏通经络㊁宣和气血,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㊂本文主要报道应用揿针针刺联合腹部穴位按摩干预气虚型功能性便秘验案1则,现报道如下㊂511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6月第31卷第11期医话医案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J u n.2023,V o l.31N o.111病案资料患者,男,76岁,2022年2月就诊㊂主诉:排便困难5年余,加重1周㊂现病史:患者5年前因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开始出现便秘,用力努挣后乏力㊁心慌,间断使用开塞露纳肛治疗,效果不佳,口服乳果糖后便秘症状稍有缓解,曾于2021年12月在本院行胃肠镜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最近1周大便后心慌㊁乏力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㊂入院时症见:神清,贫血貌,7d一行,腹部膨隆,形体瘦小,少言寡语,纳差眠差,小便尚可,舌质红,苔薄白,脉弱㊂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正常,腹部C T未见明显异常㊂既往史:高血压病3级,平素规律用药,血压控制良好㊂否认药物或食物过敏史㊂西医诊断:功能性便秘㊂中医诊断:便秘(气虚型)㊂入院后经过专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㊂根据‘中国成人慢性便秘评估与外科处理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3]推荐使用的便秘W e x n e r评分进行评分,便秘W e x n e r评分为25分,为重度便秘㊂2干预方法2.1常规干预住院之后给予常规护理,护理措施包括:①饮食调护㊂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嘱其多食用粗纤维食物,每日少食多餐,多饮水,量约1500~2500m L,从而增强胃肠道蠕动,帮助大便尽快排出体外㊂②心理护理㊂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可以缓解因知识缺乏而引起的焦虑㊂2.2揿针针刺联合腹部穴位按摩干预①腹部穴位按摩㊂取穴:中脘㊁天枢(双侧)㊁关元㊂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皮肤,操作者站立于患者左侧,操作前注意维持双手肤温,先顺时针方向摩腹5m i n,再推揉上述穴位20次,每穴1~3m i n,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宜,操作中注意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每日两次㊂②揿针针刺㊂腹部穴位按摩后进行揿针针刺㊂取穴:双侧合谷㊁上巨虚㊁曲池㊁照海㊁行间㊁内庭㊂选择华佗牌一次性揿针(规格:0.22mmˑ1.3mm),用75%酒精消毒上述穴位,待干后再贴上揿针㊂每24h更换1次㊂每周干预4次,连续干预两周㊂2.3结果干预两周后,患者腹软,大便两日一行,质软,W e x n e r便秘评分为6分(轻度便秘)㊂出院后第7㊁14日随访,患者W e x n e r便秘评分为0分,便秘症状基本消失㊂3讨论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3次),粪便干硬难下,或粪质不干但排便困难[4]㊂西医认为便秘的病因学和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多种因素㊂研究表明,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较高与老年人进食量少,胃肠道功能下降,如消化液分泌减少㊁肠管张力蠕动减弱及参与排便的肌肉张力低下有关[5]㊂西医治疗便秘常用大便软化剂㊁纤维补充剂㊁渗透和刺激性泻药等,但易导致胃肠胀气㊁脱水等不良反应㊂便秘可归属中医 大便难 脾约 秘结 等范畴,作为病名首见于清㊃沈金鳌所著‘杂病源流犀烛“㊂便秘辨证分型众多,其中气虚型便秘较为常见,患者常伴随大便乏力㊁面色偏白㊁气短易汗㊁乏力少气等症状㊂中医认为气虚型便秘病位在肠,同时可伴有肾㊁脾㊁胃功能失调等症状,治宜补血益气㊁润肠通便[6]㊂本案患者症见大便后心慌㊁乏力,属于气虚型便秘,此类患者往往排便费力㊁少气等症状,因此笔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本案患者实施揿针针刺和腹部穴位按摩干预,与黄湘妃等[7]的治疗方案相契合㊂相关研究表明,揿针针刺联合腹部穴位按摩在原发性痛经[8]㊁膝关节置换术后失眠[9]㊁中风后便秘[10]㊁帕金森病合并便秘[11]等疾病的治疗中均有明显效果㊂揿针疗法作为一种新型中医外治法,能给予患者持续且稳定的刺激,具有安全㊁简便㊁见效快等特点[12]㊂中医外治法治疗便秘具有方法简单㊁疗效明显等优势,易被患者所接受㊂本案中,笔者选用合谷㊁上巨虚㊁曲池㊁照海㊁行间㊁内庭进行揿针针刺,其中曲池㊁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穴,具有疏通经气之功;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调和肠胃;照海为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补肾滋阴;行间为肝经荥穴,清泻肝火;内庭为胃经荥穴,通腹止痛㊂诸穴配伍,畅通腑气,使大肠传导有力,从而改善便秘症状㊂穴位按摩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不同患者的病理特点,运用按摩手法作用在体表穴位和部位,以此来调节经络㊁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㊂本案中,笔者选用中脘㊁天枢㊁关元进行穴位按摩,其中中脘有调理脾胃㊁除湿降逆的功效,关元有理气和胃㊁通二便的功效,天枢有调中和胃㊁健脾的功效㊂对上述穴位进行推拿按摩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促进经络气血运行㊂从按611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6月第31卷第11期医话医案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J u n .2023,V o l .31N o .11摩手法而言,摩腹和推腹均有健脾和胃㊁梳理大肠的作用,而且顺时针方向摩腹为泻法,可以促进大便排出㊂经干预两周后,患者腹软,大便两日一行,质软,W e x n e r 便秘评分为6分;出院后第7㊁14日随访,本案患者W e x n e r 便秘评分为0分,便秘症状基本消失,表明揿针针刺联合腹部穴位按摩干预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的胃肠蠕动和腹部气血运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㊂本干预方案操作简单易行,治疗创伤小,疼痛较轻,疗效显著,对于功能性便秘患者特别是晕针患者而言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㊂参考文献[1]李延青,于岩波.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与治疗[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2):158-160.[2]罗敷,王燚霈,朱莹.功能性便秘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2017,23(2):86-88.[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中国成人慢性便秘评估与外科处理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2,25(1):1-9.[4]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 ].北京中医药,2017,36(9):771-776,784.[5]罗金燕.慢性便秘的病因学㊁病理生理机制和诊断[J ].胃肠病学,2004,9(5):297-300.[6]余文美,王建民,方笑丽.益气健脾通便方联合乳果糖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肺脾气虚证临床观察[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8(2):16-19.[7]黄湘妃,孙晓芬.腹部穴位揿针配合按摩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26(6):935-937.[8]林招国,洪顺忠,叶虹虹.揿针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原发性痛经62例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1,35(11):132-134.[9]刘希熙,刘瑶,周柳晓,等.揿针联合穴位按摩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21,28(4):626-628.[10]张恒涛.中药敷脐+腹部穴位按摩对中风后便秘的影响[J ].光明中医,2021,36(15):2584-2586.[11]任学娟,张玉琴,何小刚,等.腹部穴位按摩联合揿针针刺对帕金森病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4):125-127.[12]王丽芹,赵雨婷,宋长红.揿针疗法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 ].养生保健指南,2020(2):261,112.(收稿日期:2022-04-07)第一作者:马辽,E -m a i l :2636769642@q q.c o m 腹针治疗中风后偏瘫医案马 辽1文 雅2(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太原030024;2.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太原030013)ʌ摘要ɔ 近年来中风发病率越来越高,中风后偏瘫是中老年人致残的重要原因㊂西医对中风后偏瘫的治疗方法较为局限,多以康复运动疗法为主,但疗效一般㊂针刺疗法主要调节脏腑㊁疏通经络以发挥治疗作用,在治疗中风后偏瘫方面具有一定优势㊂该文主要介绍应用腹针治疗中风后偏瘫医案1则㊂ʌ关键词ɔ 中风后偏瘫;脑卒中;脑梗死;腹针;神阙中图分类号:R 245.32+9 文献标识码:BD O I :10.19621/j .c n k i .11-3555/r .2023.1135腹针疗法是一种特殊的针灸疗法,主要通过针刺腹部的特定穴位,调节脏腑经络以治疗疾病㊂腹针疗法创始人薄智云教授提出,神阙系统是腹针疗法的核心,薄教授认为神阙系统早在胚胎时期就已经形成,因为脐带是胎儿出生之前从母体获取氧气㊁营养物质并向全身输送的重要途径,随着胎儿的不断发育,神阙系统的功能也逐渐完善;胎儿出生以后,其获取营养物质的途径已发生变化,但是脐部输送气血到达全身的功能仍存在,因此,医师可以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达到调节脏腑㊁治疗疾病的目的[1]㊂汤本求真言: 腹者,生之本,故为百病之根㊂ 与传统针灸相比,腹针更加适合治疗久病入里㊁脏腑气血失和所引起的慢性疾病及疑难杂病㊂因其取穴少㊁疼痛感轻微㊁疗效可,更易被患者接受㊂中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属于西医 脑出血 脑梗死 等范畴,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常发生于中老年人[2]㊂偏瘫为中风的常见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㊂西医治疗中风后偏瘫以康复运动疗法,以及口服营养神经㊁促进脑细胞再生的药物为主,患者症状改善较慢㊂笔者导师文雅教授为薄智云教授入室弟子,擅长运用腹针治疗脑血管疾病,现介绍文雅教授应用腹针治疗中风后偏711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6月第31卷第11期。
蒙医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中 国民族 医药杂 志
2 0 1 5 年 2月第2 期
哺乳期妇女 ; 精 神病 患者; 依从 性差 , 不能按 疗程 服药 的患 者。3 0例患者中男 l 7例 、 女1 3例 , 年龄 3 2~5 6岁 、 平 均年
免 疫系统的功 能 障碍而 发病 。蒙 医认 为本病 因机体 三根
关键词 : 蒙 医辨 证 ; 针刺疗法 ; 功 能性 便 秘 ; 尼 如哈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9 1 . 2 文 献 标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6 8 1 0( 2 0 1 5 ) 0 2— 0 0 1 4— 0 2
功能性便秘 ( F u n c t i o n a l C o n s t i p a t i o n, F C) 是 一组 以排
2 0 1 5年 3月 3 日收 稿
蒙医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功能性便秘疗 效观察
包双 龙
( 兴安盟扎赉特旗阿 尔本格 勒镇 中心卫生院 , 内蒙古 兴安
摘
1 3 7 6 2 4 )
要: 目的 : 探讨并观察 蒙医辨证 治疗功 能性便秘 的方法和 临床 疗效 。方 法: 选取符合标 准的 7 6例功 能性便秘 患者作为
成) 调节赫依 、 巴达于等平 衡 , 海鲁 木勒 一9 ( 由五灵 脂 、 麝
香、 红花、 豆 蔻等 配合 组 成 ) 具有 清 胃血 、 希拉 热 、 止 泻 功 效 ,为 胃血 、 希拉热之主方 。七雄 丸( 草乌芽 、 诃子、 麝 香等
组成 ) 有清热解毒祛 黄水功 效。并用 音达拉 一4味汤 清赫
镜 检示黏膜炎症好转 , 结肠黏膜活检示黏膜炎症变化不大 。
炎症性肠 病诊 断 治疗 规 范的共 识 意 [ J ] .胃肠 病 学,
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32例
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32例功能性便秘是一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是大便不通或粪便坚硬,有便意而排出困难,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伴肛门坠胀、疼痛、多屁、食欲不振等症状。
笔者采用针刺治疗便秘32例,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5年7月~2009年10月收治功能性便秘患者32例,男11例,女21例;年龄21~62岁,病程1周~5年。
全部病例经检查均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疾病。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我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进行诊断。
治疗方法:①局部取穴:双侧天枢、大横;左侧水道、归来、外水道、外归来;其中天枢深刺2~2.5寸;水道、归来连电针,选用连续波,留针25分钟。
②远端取穴:双侧支沟、丰隆、上巨虚,均采用大幅度低频率泻法,行针1~3分钟后,留针25分钟。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
①治愈:大便柔软润滑,排出顺畅,每日1次;②显效:大便变软容易排出,2~3日1次;③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排便困难减轻;④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结果32例中治愈9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
典型病例:患者,男,40岁,习惯性便秘20年,经常服用泻下药物,效果不佳。
患者伴有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夜寐不安,性情急躁等症状。
于2008年11月2日就诊。
经用本法针刺治疗1次后,2小时排便1次,经过连续治疗10次患者排便正常。
其余症状均消失,追访至今末复发作。
讨论功能性便秘属中医学“便秘”范畴。
其病位在大肠,由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脏腑,津液、气血不足所致,但与肺,脾胃及肾的关系甚为密切。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宣肃,腑气壅滞,津液不布,肺气虚推动无力,则大肠传运无力;脾失健运,糟粕内停,郁久化火,耗伤津液;肾亏温煦无权,不能蒸化津液,温润肠道;血虚肠道失滋失润;津液不足,无水行舟。
诸多因素造成大肠传导失职,而致便秘。
通下肠道积滞,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平衡,为便秘总的治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姜堰市中医院(225500)2012年2月16日收稿摘要:探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方法:对30例患者采用针刺天枢、大肠俞、关元、上巨墟、足三里、百会以及配合穴位注射。
每日一次,15日为一个疗程。
通过观察患者排便速度、排便难度、便意感及伴随症状等情况了解治疗前后病情的变化。
结果:经过治疗,患者排便速度、排便难度、便意感及伴随症状有了明显的变化,总有效率达到86.67%。
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刺;穴位注射;慢性功能性便秘中图分类号:R2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8-0026-02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30例刘忠*邵伟立*季顺祥*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因其病情复杂,病程较长,治疗棘手,许多患者滥用或长期依赖泻剂,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由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已逐渐受到重视和研究。
我院从2008年开始使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6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肛肠科、消化科门诊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其中男32例,女28例。
年龄27~73岁。
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者38例,使用开塞露、灌肠甚至手助排便者22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按照2006年国际功能性胃肠疾病罗马Ⅲ(Rome Ⅲ)标准:①必须符合以下二项或者二项以上:a.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b.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状便或硬便;c.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d.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e.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帮助;f.排便次数<3次/周;②在不使用泻药的情况下很少出现稀便;③没有足够的证据诊断IBS 。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1.3排除标准:肠道器质性病变,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结肠息肉等。
有消化道手术病史者。
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
2治疗方法治疗组:予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
针刺治疗处方:天枢、大肠俞、关元、上巨墟、足三里、百会。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四肢;针具:选汉医牌直径0.32mm ,长度50mm 一次性毫针;具体操作:诸穴用碘伏常规消毒后,刺手执针快速将针刺入穴位皮内,再缓慢捻转刺入25~30mm ,施以小幅度高频率提插,以得气为度,留针40分钟。
穴位注射操作:药物:黄芪注射液;操作:出针后,每天选择两个穴位注射药水,0.5ml 左右。
对照组:予麻仁丸(南京同仁堂药业)口服,每日两次,每次6克,早晚各一次。
3疗效标准3.1观察指标:一个疗程后,通过便秘患者的记录,观察排便频率、排便速度、排便难度、便意感及伴随症状,了解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
粪便性状按Bristol 分型评分:硬快且散在(1分);硬快但成条(2分);成条有裂纹(3分);成条且光软(4分);软胶状便(5分);糊状便(6分);稀或水样便(7分)。
伴随症状有所改善:腹胀、肛门坠胀、不尽感。
3.2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大便恢复正常;显效:大便基本正常,便秘明显改善,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在72小时以内,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积分减少>2/3;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天,便质稍干结,其他症状均有好转,且积分减少>1/2;无效:便秘或其他症状无改善或积分值减少不足1/3。
3.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率的检验采用X 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治疗结果结果显示,与药物治疗便秘相比较,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P <0.05),对其主要临床症状及伴随症状均有所改善(P <0.05),详见表1、表2。
表1治疗前后有效率比较(P <0.05)表2治疗前后伴随症状比较5讨论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
现代医学认为,便秘的主要原因是由生活规律改变、情绪抑郁或过度紧张,食物过少或过精、粗纤维摄入量过少,食物残渣对肠黏膜刺激减弱,以及某些药物引起神经调节兴奋性降低,肠道平滑肌收缩减弱,肠蠕动减慢,膈肌、腹肌、肛门相关肌群不能协调而致。
在临床,因便秘病情复杂,病程较长,治疗棘手,手术效果远期疗效差,许多患者滥用或长期依赖泻剂,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
而针刺治疗慢性便秘理论已形成两种模式:经络脏腑学说的传统模式和神经电生理学说为理论核心的现代模式[1]。
①根据经络脏腑学说,选取特定穴位,使疏泻有常,升降有序,腑气通降,大便得行。
②根据神经电生理学说。
主要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和肠神经系统对胃肠动力的影响。
便秘属肠腑受病,大肠传导功能失调是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理,六腑病多选用腹部的募穴,天枢为大肠之募穴,位于上下腹之间,腑气之所通,为调解上下腹气机运行之枢机,有理气消滞,调整大肠功能的作用,是治疗便秘的首选穴位[2]。
大肠募穴天枢,俞穴大肠俞,俞募配合,可振奋、通泻大肠腑气,配大肠下合穴上巨虚,以疏通腑气,腑气通则传导功能自可复常。
关元为小肠募穴,为保健要穴,可促进肠蠕动。
根据“合治内腑”的经旨,选用合穴足三里,足三里历来被用作强壮穴,现代实验研究针刺足三里可以提机体免疫机能。
诸穴合用可调理脾胃大肠之气,使气机升顺畅,恢复运化和传导功能,肠蠕动增加,大便排出顺畅。
选百会穴,遵远路取穴,下病取上的原则,百会穴位居头顶,为督脉之会,诸阳经之所会,振奋身阳气。
实践证明,百会穴有兴奋提肛肌调节肛门内外肌群协调性的作用,治疗脱肛有效,治疗便秘也有良好效果。
现代临床研究针刺足三里、天枢可调节腰骶部脊髓内低级神针灸推拿组别n 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301367486.67对照组304116970.00组别n 腹胀肛门坠胀不尽感有无有无有无治疗前30102011191713治疗后30327327525P 值<0.05<0.05<0.052012年4月*海南省白沙县人民医院针灸理疗科(572800)2012年2月4日收稿摘要:目的:观察俯卧提抖法治疗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的即时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患者俯卧位,医师通过床单提抖患者腰部治疗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48例。
结果:痊愈11例,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6例,优良率为66.7%,总有效率为87.5%。
结论:俯卧提抖法治疗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有较好的即时临床疗效。
关键词: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俯卧提抖法;即时疗效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8-0027-01俯卧提抖法治疗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48例即时疗效观察罗海生*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属于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民间多称为“闪腰”。
患者多为青壮年,常因弯腰状态突然直腰过程中,或突然转身,或侧身提拿物品时产生腰痛,绝大多数急性期患者疼痛剧烈,迫切要求医师即时缓解痛苦。
笔者几年来通过自创的俯卧提抖法取得了较满意的即时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48例,均为2005年1月~2011年10月本院针灸理疗科门诊患者,其中男35例,女13例;年龄19~52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1小时~72小时,平均22小时。
1.2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急性腰扭伤的诊断标准;符合《国际中医骨伤推拿医师手册》[2]中有关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的诊断标准;并排除急性腰骶筋膜损伤,L3横突综合征,泌尿系结石,脊柱肿瘤、骨折,严重的股骨头坏死,严重的骨质疏松症,严重心、肾、膀胱疾患,腹腔肿瘤,孕妇,年龄大于60岁的老龄患者。
2治疗方法患者去枕俯卧于按摩床上,腹部下压一条约2米长的床单,床单中段在患者肚脐和髂前上棘水平之间,两端分别下垂于床两边,医师立于患者一侧,先用轻柔的手法左右晃动患者的腰髋部1~2分钟,达到初步放松患者腰骶部和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的目的,为下一步手法做准备,然后医师上床,两脚分立于患者髋部两侧的床上,屈膝,下蹲,弯腰,两手分别握紧床单,床单手握处离患者腰水平约20~30cm,接着医师深吸气,气沉丹田,再伸展髋部和膝关节,用腿部的力量站起来,膝部微曲,用床单将患者腰髋部提起,离床约15~20cm,然后医师通过不断屈伸膝踝关节,快速小幅地上下抖动患者腰髋部1~2分钟,频率20~30次/分钟,休息10秒,又一次提抖,如此反复2~3次,最多不超过4次,手法结束,统计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
治愈:腰部疼痛消失,脊柱活动正常,不影响生活工作。
显效:腰部疼痛明显减轻,脊柱活动较灵活,生活可以自理,可以进行轻体力劳动。
好转:腰部疼痛减轻,脊柱活动基本正常,生活基本自理。
未愈:症状无改善。
3.2治疗结果:痊愈11例,占22.9%;显效21例,占43.8%;有效10例,占20.8%;无效6例,占12.5%,优良率为66.7%,总有效率为87.5%。
4体会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属于中医急性腰扭伤范畴,辨证属于气滞血瘀,抖法具有活血理气的功效,能对证治疗,故能有效。
从西医病因病理上分析,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多发生于腰骶关节,腰4,5椎间关节次之,腰骶关节面介乎于冠状位和矢状位之间的斜位,关节松弛,活动度大,可作屈伸、侧弯和旋转运动。
当腰椎处于过度前屈并伴有旋转状态时,腰椎关节突后方关节间隙张开,使关节内产生负压,滑膜被吸入关节间隙,当突然直腰时滑膜极易被嵌顿于关节突的关节面之间,关节囊有脊神经后支的神经末梢分布,故一旦发生滑膜嵌顿,即可出现腰部剧痛、肌痉挛、关节突明显压痛、脊椎僵硬、活动明显受阻等症状,尤其在后伸时腰痛症状加重,但绝大多数患者可以稍前屈,这样就为施行俯卧提抖法提供了前提条件。
手法的目的是使嵌顿的滑膜从两个关节面之间解脱出来,在施行俯卧提抖法时,患者处于被动屈髋体位,反复提抖使关节间隙增大,后关节张开,被嵌夹的滑膜解脱。
治疗此病的手法多种,俯卧提抖法的优点在于费时少,见效快,可以独立操作,此种体位下患者紧张的腰部软组织易于放松,可以让患者无痛苦地缓解症状,但由于此法较费力,医师在施行此法时注意保护自己,发力主要依靠下肢,医师腰部绷直,患者全身放松,双肘、双膝不能用力支撑。
笔者体会,此病越早治,手法效果越好,此种患者一般都有腰肌劳损,或曾有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即时缓解患者痛苦后,还要治疗基础病,这样才能标本兼治,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