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合成路线综述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苯酚的合成方法

苯酚的合成方法

苯酚的合成方法
苯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以下是两种常见的合成方法:
1. 磺化法:以苯为原料,用硫酸进行磺化生成苯磺酸,再用亚硫酸中和,然后用烧碱进行碱熔,经磺化和减压蒸馏等步骤而制得。

具体步骤如下:
将苯和浓硫酸按摩尔比1:1.15 投入磺化釜中,加热至70℃,保温3h;
向磺化釜中慢慢加入亚硫酸钠水溶液,直至磺化液由棕色变为无色为止,然后冷却至30℃以下,过滤除去磺酸钙;
将过滤后的磺酸钙加入碱熔釜中,加入适量的烧碱,加热至130-140℃,保温3h;
将碱熔釜中的物料冷却至80℃以下,然后放入蒸馏釜中,在减压条件下进行蒸馏,收集180-182℃的馏分,即为苯酚。

2. 异丙苯法:丙烯与苯在三氯化铝催化剂作用下生成异丙苯,异丙苯经氧化生成过氧化异丙苯,再用硫酸或树脂分解,得到苯酚和丙酮。

具体步骤如下:
将丙烯和苯按摩尔比1:0.8 投入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三氯化铝催化剂,在温度为80-100℃下进行反应,生成异丙苯;
将异丙苯和空气按摩尔比1:10 投入氧化釜中,在温度为120-130℃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异丙苯;
将过氧化异丙苯和硫酸或树脂投入分解釜中,在温度为60-70℃下进行分解反应,得到苯酚和丙酮。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化学合成方法时,请务必注意安全操作,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

苯酚合成路线

苯酚合成路线

苯酚合成路线合成苯酚的方法主要有磺酸盐碱熔法、氯苯水解法、环己酮一环己醇法、甲苯一苯甲酸法、异丙苯氧化法、苯直接氧化法、直接加成法等生产方法;其中异丙苯法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苯酚最主要的方法,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苯酚总生产能力的92%。

化学发展方向是向绿色化学前进,苯直接氧化法,尤其是催化剂催化法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是研究的重点,近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关键词:苯酚,合成苯酚及其同系物存在与煤焦油中,可以用NaOH溶液从各馏分中提取出来.但是这远远不够工业上用的,促使科研工作者找合成方法.人们开始采用化学方法含成苯酚,最早的苯酚化学合成工艺是1923年由美国孟山都公司首次研究开发成功的苯磺化法,于该方法腐蚀性强以及污染严重等原因,目前已经基本上被淘汰。

后来又有新的合成方法出现如:氯苯水解法,环己酮一环己醇法,甲苯一苯甲酸法、异丙苯氧化法.目前主要的合成方法是异丙苯氧化法.磺酸盐碱熔法把加热到170℃的苯蒸汽通如浓硫酸中,一部分苯磺化产生苯磺酸,一部分苯把生成的水带出.生成的苯磺酸用亚硫酸钠中和,得到的苯磺酸钠与氢氧化钠一起熔融,生成苯酚钠:在苯酚钠的水溶液中通如二氧化硫,就得到苯酚:亚硫酸钠在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这是使用较早的方法,流程复杂,操作麻烦,原子利用率低,利用率只有36. 7%;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而且由于过程中大量使用酸和碱,设备腐蚀严重,每年均需要更换部分设备,维修费用大.氯苯水解法苯蒸汽、氯花氢和空气在230℃下通过催化剂,可以得到用做原料的氯苯:氯苯在425℃一定压力和催化剂存在下用过热的水蒸气水解,可产生苯酚和氯花氢:此方法对设备要求不高,生产成本较低.原料的生产可以在常压,不太高的温度下进行.而且氯化氢可以循环利用.但是该反应第二不要在高温下进行,反应需要消耗大量的酸和氢氧化钠,对设备腐蚀严重,苯酚收率不高,原子利用率为61. 6%.环己酮一环己醇法此法分三步进行,(1)苯加氢通常用Ni/A1z0,或reney-ni作催化剂,反应在200一250℃和0. 03一5. 5 MPa下进行环己烷氧化为环己酮和环己醇的混合物氧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55℃,压力为1一1. 5 MPa环己酮和环己醇混合物脱氢用Pt/活性炭或Ni一Co作催化剂,反应温度为300一380℃,在常压或减压进行,转化率为80%一95%整个过程不需要加人酸和碱,不会对设备造成腐蚀;原子利用率为87.0%.在(1)反应中转化率非常低3%一5%,环己醉和环己酮混合物总选择性不高,只有80%左右,能耗高,三废问题严重。

苯酚合成路线综述

苯酚合成路线综述

世界上苯酚生产方法主要有异丙苯法、甲苯-苯甲酸法及苯直接氧化法苯直接一步氧化合成苯酚
*甲苯-苯甲酸法是早期的一种以甲苯为原料生产苯酚的方法:
优点:该法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对原料要求低、反应产率和选择性均较高且不联产丙酮,根据市场需求,还可生产苯甲酸和苯甲醛;
缺点:在苯甲酸脱羧过程中产生一些焦油状物,易生成焦油,导致原料消耗和产品成本较高*异丙苯法生产苯酚是当今世界上生产苯酚最主要的方法,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苯酚生产总能力90%以上
生产路线:苯烷基化得到异丙苯、异丙苯氧化得到过氧化异丙苯、过氧化异丙苯再分解产生苯酚的3步法
优点:比甲苯-苯甲酸法具有产品纯度高、原料和能源消耗较低等优点
缺点:1)合成路线长、工艺步骤多、苯酚收率比较低(即使每步产率高达95%,而3步总产率也仅为86%左右);(2)存在易发生爆炸的中间产物(异丙苯的氧化产物)等安全隐患;(3)产生与苯酚等量的丙酮副产物是其致命的弱点,严重受到了丙酮市场需求的制约
1、以N2O为氧化剂
优点:技术趋于成熟
缺点:必须依赖有效的氧化剂N2O,而气态N2O的生产、储存和使用都很不方便,单独生产价格很高,且现在没有较成熟的原位生产技术,除非其他化工生产过程中副产N2O(如己二酸生产装置可作为充足的来源),否则大规模工业生产很不经济
催化剂:沸石
2、以H2O2为氧化剂
优点:用H2O2作为氧化剂,其唯一的副产物是H2O,原子经济性高,对环境没有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清洁氧化剂
3、以O2为氧化剂
*气相氧化法在O2和H2体系合成苯酚。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1一、说教材《实验化学》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选自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3课题2。

本节课的主题是物质的鉴别,鉴别的对象是跟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盐(亚硝酸钠)和食盐,鉴别方法主要涉及被鉴物质的化学性质,且给学生从物理性质、组成与结构等角度探讨鉴别方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教材要求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根据物质的特性多角度设计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探究,感悟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对本课时教学我们设置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NaNo2和Nacl结构、组成与性质的差异,学会物质鉴别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NaNo2和Nacl的鉴别过程,培养学生设计、评价、操作、处理等实验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生活中如何防止误食亚硝酸钠中毒为载体,建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目标的设置,我们在充分体现性质差异决定鉴别方法差异的同时,很好地注意了预设与生成、主体与主导、独立与合作、收敛与发散、理论与实际等关系的处理。

三、说过程按照情境引课,情理结合,分合相辅,师生互动,学用一致,不断升华的总原则,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组成与性质、不同组成与性质决定不同鉴别方法、不同鉴别方法呈现不同现象、不同鉴别方法需要作出合理选择为出发点,整节课的教学架构设置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呈现先行,寻找启迪”、“激发思维,拓展思路”、“搜索信息,明晰方向”、“设计方案,实验论证”、“创新优化,不断升华”等六个实施阶段。

其主要教学内容与设计意图简述如下。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稿

上科版高中化学三年级《苯酚》说课稿本节课是高中化学(上科版)三年级理科班用书,第九章《烃的衍生物》第二节《醇和酚》的第三课时。

为了渗透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渗透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我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说教材【内容和地位】在已经学过的醇和苯及其同系物的知识中,醇羟基的性质和苯环对侧链的影响为学习苯酚的性质作了很好的铺垫;所学的电离理论中酸性的大小比较、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也对本节课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性质将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同时可以加深对分子中各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的理解。

其中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酚分子中苯环上的位于羟基邻、对位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的性质,为下一节苯酚和甲醛反应制得酚醛树脂原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来制造酚醛塑料(俗称电木)、合成纤维(如锦纶)、医药、染料、农药、炸药等。

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医药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苯酚的性质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1)使学生在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及其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医药等的重要作用;(2)在理解苯酚的分子结构的基础上,掌握并能灵活应用苯酚的化学性质;(3)初步了解分子中各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4)使学生进一步学会通过分析有机物结构进而掌握它的性质的学习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苯酚性质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通过对苯酚结构和性质的分析,感悟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酚和乙醇分子结构的特点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学生在这一节最容易犯的错误主要有两点:将苯酚钠与少量CO2的反应的产物认为是Na2CO3,而不是NaHCO3;将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生成的白色三溴苯酚沉淀曲解为可在任意溶剂中存在的沉淀。

苯酚工业生产的合成路线

苯酚工业生产的合成路线

苯酚工业生产的合成路线苯酚,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它就是咱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品,很多时候你见到它,可能根本没意识到它的存在。

苯酚不仅仅是个化学名字,它还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想想看,你平时用的塑料制品,或者家里的清洁剂,甚至一些药品中都有苯酚的身影。

说到苯酚的生产,那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儿,它有着一整套“复杂”的合成路线,今天就带你来了解一下这个过程。

苯酚的合成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着几条主流路线,就像开车走路一样,都是可以选择的不同路径。

说到最传统的合成方法,那就不得不提“苯的加氯法”,这听起来就有点像是做实验室实验,不过人家这一套是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方式。

具体怎么回事呢?其实就是把苯和氯气混合,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反应,生成氯苯,再进一步通过加水把氯苯转化成苯酚。

说简单点,基本就是通过加热、加水,把氯苯“逼”成苯酚。

这一过程,不仅要控制温度,还要控制好反应的时间,真是细节决定成败呀!当然了,苯酚的生产路线不仅仅只有这一种,还有另外一种叫做“苯的氧化法”。

说白了,就是让苯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这样一来,苯就变成了苯酚。

这里面有点像你早上吃的那种“速食”面,快捷、直接,效率超高。

氧化法的关键在于催化剂,得用得好,才能实现高效转化。

如果催化剂的质量不过关,可能苯酚的产量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说,这条路线虽然好,但也得精细操作,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还有一种比较现代化的路线叫做“从煤焦油中提取苯酚”。

别看这个名字一听很复杂,其实它也是把煤焦油中的苯成分提取出来,再经过进一步的化学反应,得到苯酚。

煤焦油里面其实有不少有用的化学物质,其中苯酚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方法的好处呢,就是可以充分利用煤焦油中的“废物”,把它们转化成有价值的化学品,既环保,又经济。

这一过程就像是把废品变宝贝一样,不仅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还能为生产商节省不少开支。

听起来是不是挺酷?苯酚的合成其实还可以通过一种叫做“异辛烷法”的技术来实现。

2024《苯酚》说课稿范文

2024《苯酚》说课稿范文

2024《苯酚》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苯酚》,下面我将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苯酚》是化学课程中的一部分,属于高中化学课本中的有机化合物单元。

苯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化学性质,它对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了解苯酚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掌握其常见的实验室合成方法和用途。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苯酚相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观察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对苯酚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对化学的兴趣,并加强安全意识。

3、教学重难点在课程设计中,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苯酚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理解苯酚的实验合成方法和应用。

难点是:培养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实验操作的理解。

二、说教法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因此,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

学法上,我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化学实验室所需仪器和试剂,以及包括苯酚结构和性质的教学素材。

我还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直观地展示实验和化学反应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我将进行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我将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出发,谈论消毒和防腐剂的使用,然后引出苯酚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

通过对防腐剂和苯酚的关联讲解,引发学生对苯酚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环节二、讲解苯酚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我将使用幻灯片展示苯酚的结构,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苯酚的重要结构特点。

然后,我将简要介绍苯酚的化学性质和它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通过这些讲解,让学生对苯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后续的实验做好准备。

环节三、进行苯酚的实验合成。

我将带领学生进行苯酚的实验合成。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PPT课件

高中化学《苯酚》说课PPT课件

NaOH
HCl
澄清
浑浊
说明苯酚的酸 性比盐酸弱
苯酚 浊液
NaOH
CO2
澄清
浑浊
说明苯酚的酸 性比碳酸弱
2020/12/4
汇报交流 评价反思 得出结论
2020/12/4
问题二 :哪些酸可将苯酚钠转化为苯酚?
ONa+ H2O + CO2 ONa+ H2O + CO2
OH+ Na2CO3 OH+ NaHCO3
300ºC,28MPa
催化剂
Cl + NaOH 高温高压
ONa H+
OH
OH + NaCl
OH + NaOH
ONa + H2O
2020/12/4
认知冲突
◆ Cu
ONa H+
OH
300ºC,28MPa
苯酚和NaOH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哪些酸可将苯酚钠 转化为苯酚?
高中化学
酚的性质
2020/12/4
说课内容
1. 2. 3. 4.
2020/12/4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酚和醇都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 生物,教材将酚和醇安排在同 一节,旨在通过各自的代表物 苯酚和乙醇,在结构和性质上 的对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 的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 反映结构。
猜想
苯酚具有 酸性吗?
核心
2020/12/4
认知冲突 提出问题 设计方案 交流方案 实施方案 汇报交流 评价反思
2020/12/4
问题一 :具有酸性吗?
提供试剂: 石蕊试液、pH试纸、苯酚饱和溶液

苯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苯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苯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摘自:六鉴网发布《苯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11)》来源:六鉴网() 中国化工投资网研究机构:上海六鉴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摘自:六鉴网发布《苯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11)》关键字:苯酚,生产工艺,技术路线,技术对比,技术路线选择内容介绍:本章节主要介绍苯酚的生产工艺技术路线,工艺技术对比,工艺技术路线选择分析,目前,世界苯酚的生产主要是异丙苯法,还有甲苯氧化法、苯直接氧化法、磺化法、氯苯水解法等。

第二章、苯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分析2.1 苯酚生产工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苯酚主要从煤焦油中提炼获得。

目前苯酚的生产主要有七种方法,即异丙苯法、甲苯氧化法、苯直接氧化法、磺化法、氯苯水解法、拉西法、环己烷法等。

除甲苯氧化法以甲苯为原料外,其余六种方法均以苯为原料。

2.1.1 异丙苯法异丙苯法也叫异丙苯氧化法,..….此处省略大约200字,详细内容参见六鉴网()发布《苯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11)》。

2.1.2 甲苯氧化法甲苯氧化法也称甲苯-苯甲酸法,此法是唯一一种不用苯作原料合成苯酚的方法。

..….此处省略大约200字,详细内容参见六鉴网()发布《苯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11)》。

2.1.3 苯直接氧化法苯直接氧化法是以苯为原料,直接氧化制取苯酚的方法,也称苯羟基化法。

..….此处省略大约200字,详细内容参见六鉴网()发布《苯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11)》。

2.1.4 磺化法..….此处省略大约200字,详细内容参见六鉴网()发布《苯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11)》。

2.1.5 氯苯水解法..….此处省略大约200字,详细内容参见六鉴网()发布《苯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11)》。

2.1.6 拉西法..….此处省略大约200字,详细内容参见六鉴网()发布《苯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11)》。

2.1.7 环己烷法..….此处省略大约200字,详细内容参见六鉴网()发布《苯酚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11)》。

苯酚的说课

苯酚的说课
前苏联教育家苏藿姆林斯基说 : “ 在人 的心灵深处都有 一种 根深 蒂固的需 要, 就是希望感到 自己是个发现 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实施素质教育 的今 天, 教师不仅要满足学 生心灵深 处的那种强烈的欲望 , 而且还要让学生在 自 主 学习中体验成功 的愉悦 。因为这种成 功的情感体验能产生强大 的内部动力 , 促 进学生一次又一次探究新天地 , 成为学生 自主学习的动力。 优化练 习 , 进 行高效 的训练。为使 学生顺利地 理解、掌握 新知识 , 进行 实用 高效的练习是十分重要 的 , 新教材便 为学生设计了大量的、具有思考价值 的练 习题 , 在课堂教学 中 , 我们要对这些练习进行加工、改造 , 经常是以游戏 、 比赛 的形式出现在学生 的面前 , 使每个学生都有 参与练习的机会 , 提高练习的 实效性 。例如我在教 “ 四则混合运算 ”时 , 学生通 过 自主探 索 , 掌握了的计算 方法 。在 练习的时候 , 我把比较单调 的算式题 以 “ 登书山比赛”呈现在学生的 面前 。分 了男、女子组进行比赛 , 增加 了紧张感 ,以抢答 的形式进行 , 加强了 学生 的口算 能力的训练。登上书 山以后 , 我鼓励学生观察算式 ,试找出算式的 规律 , 从而考 查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 培养学生细心观 察的习惯。丰富多 彩、富有创造性 的练 习不但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还能够使每 一个学生从中 体验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 快乐的途径——课堂主人 的体现 。新课程 的改革要求教师 的教学重 点不 再是知识本身 , 而是如何使 学生们 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 、感受快乐 : 课 堂 上关注的不再是教师讲得 是否精彩 ,而是学生是否学得有趣 ,同时让学生在获 得知识的过程 自觉不 自觉地 学会 学习。而教师始终只是一个引导者 、一个促进 者 ,引导和促进学生 自己思考 、 自己寻找答案 , 让学生在 “ 随风潜入夜 , 润物 细无声”的过程中 ,快乐地学习。让学生感受课堂的快乐的方式主要有: 学习游 戏在一起 游 戏竞赛 的方式可 以大 大提高 了学 生的参与度 ,使他们首先对 本节课有 了一种 认同感 ,一上课就表现 出了极大 的热情 既训练了学生思维 自由的发散 性, 又轻轻松松达到 了教 学 目 标, 何 乐而不为 ? 实例 : 第一棒 : 从 “ 苹果树 比桃 树多 2 棵 ”这 句话里知 道 了谁和 谁 比。 ( 苹 果树和桃树 比。) 第二棒 : 谁 的棵数 多呢 ? 它是 由哪两部分组成 的 ? ( 苹果 树 的棵数 多 , 苹果的棵数 是由两部分组成 的 : 一部 分是和桃树 同样 多的 7 棵, 另一部分 是比桃树多 的 2 棵 。)第三棒 : 求苹果树 有多少棵 , 该 怎样 做昵 ?用 什么方法计算呢 ? ( 求苹 果树有 多少棵 , 要把这两部 分合起来 , 用加法 去计算 。 ) 第 四棒 : 列式 7 + 2 = 9 ( 棵) 答 : 苹 果树 一共有 9棵。

苯酚说课教案

苯酚说课教案

苯酚说课教案教案标题:苯酚说课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苯酚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苯酚的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1. 苯酚的结构和性质。

2. 苯酚的制备方法。

3. 苯酚的主要用途。

教学难点:1. 苯酚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

2. 苯酚的制备方法的掌握。

3. 苯酚的主要用途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所需器材和试剂:苯酚、浓硫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等。

2. 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的准备。

3. 相关教学资料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苯酚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对苯酚有什么了解?它有哪些特点?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苯酚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化学式、结构、物理性质等。

2. 引导学生理解苯酚的溶解性、酸碱性和氧化性等特点。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展示苯酚的制备方法:通过浓硫酸脱水制备苯酚。

2.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结果。

3.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原理和反应机理。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苯酚的主要用途,如作为消毒剂、杀菌剂、防腐剂等。

2. 提问:苯酚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你认为它的应用有哪些优点和局限性?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苯酚的某个性质或应用。

2. 每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 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苯酚的应用领域和研究进展。

2. 提醒学生及时完成实验报告和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导入、实验演示和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苯酚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10.3 苯酚的合成

10.3 苯酚的合成
第三节 苯酚的合成
苯酚又名石炭酸,低熔点 (40.91℃)白色 晶体,在空气中放置及光照下变红,有臭味,沸 点181.84℃。对人有毒,要注意防止触及皮肤。 工业上主要由异丙苯制得。苯酚产量大, 1984年,世界总生产能力约为5Mt,用途广泛, 是一种重要的苯系中间体。
自1923年世界上采用苯磺化法首次生产苯 酚以来,世界苯酚的生产发展很快。2003年世 界苯酚的总生产能力约为805.3万吨,2004年 增加到约865.6万吨,比2003年增长约7.5%。 Ineos苯酚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苯酚生产 厂商,生产能力约占世界苯酚总生产能力的 18%。2005年世界苯酚的总生产能力达到955.3 万吨。
环己烷法 美国科学设计公司采用苯加氢生成环己烷, 在催化剂存在下被空气氧化成环己醇,再经脱 水生成苯酚。 据报道,澳大利亚的孟山都公司建设了约2 万吨/年的工程,但现在该公司转变成异丙苯 法。
甲苯法 由美国道化学公司于1955年开发的甲苯氧 化法,开始了一条不以苯为原料生产苯酚的方 法。它采用甲苯为原料,钴盐为催化剂,用空 气氧化生产甲酸,再以铜盐为催化剂,将苯甲 酸用空气进行液相氧化得到苯酚。
3.酸解
在酸分解前,要先把氧化液中大量未反应的异丙 苯除去,使过氧化氢异丙苯的浓度提高到80%~90%。 由于异丙苯与过氧化氢异丙苯的相对挥发度很大,故 可经蒸发分离,常用的是膜式蒸发器、闪蒸塔等。为 减少提浓过程中过氧化氢异丙苯的热分解,物料在设 备中停留时间要短,不留死角,蒸发温度不高于100℃。 过氧化氢异丙苯在酸分解反应中,最常用的催化剂是 硫酸,其用量为溶液总量的 0.07%~0.2%。分解温 度与反应器移热方式有关,当采用分解液外循环移热 时,控制在50~60℃;采用分解产物丙酮蒸发移热时, 反应温度与反应器中混合物沸点对应,在80℃左右。 工业上还可以用二氧化硫、大孔径阳离子交换树 脂为催化剂。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时,副产 物有所下降,但也有树脂破碎等问题。

《苯酚》说课及教案.docx

《苯酚》说课及教案.docx

《苯酚》说课普宁第二中学陈传鸿515300一、说教材1、课材内容:《苯酚》本节课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理论为主线,实验为基础,介绍苯酚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芳香族化合物在中学化学里面,教材只着重介绍两种物质一一苯和苯酚,其中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炷,而苯酚是芳香炷的衍生物的代表性物质,可见,《苯酚》在高中化学里面处于重要的地位。

《苯酚》安排在醇类之后,便于苯酚与乙醇性质的对比,理解醇羟基与酚羟基的区别,了解炷衍生物的性质不仅决定于官能团,而且受炷基的影响。

3、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认知特征,拟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苯酚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理解苯酚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4、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苯酚的结构、性质;难点是苯酚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二、说教学法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符合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才有利于突破重难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准确、牢固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育家赞可夫在《新教学论》中提出:要把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学习主体——学生如何学。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

也就是说,要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的教应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

因而本节课教学方法的确立遵循三大原贝IJ:层次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1、实验探索法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通过实验一一讨论一一小结,优化课堂的教学和学科能力的培养。

2、类比教学法把苯酚与结构、性质相似的其他物质进行比较,通过练习一一讨论一一小结,增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3、引导阅读法精心设计导学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能力。

以苯酚原料的合成路线

以苯酚原料的合成路线

苯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合成路线进行制备。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苯酚合成路线示例:
1. 煤焦油的分馏:首先,从煤焦油中通过分馏过程分离出轻质馏分。

2. 轻质馏分的加氢:将轻质馏分中的芳香烃经过加氢反应,将其转化为环烷烃。

3. 环烷烃的氧化:将加氢后的环烷烃经过氧化反应,使用氧气或者过氧化氢等氧化剂,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下将其氧化为酚。

4. 酚的分离和纯化:通过蒸馏、结晶、萃取等方法将合成得到的酚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所需的苯酚。

需要注意的是,苯酚的合成路线可以因不同的原料和工艺而有所差异。

此外,苯酚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合成,如苯的氢氧化、苯的氯化等反应。

具体的合成路线选择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确定。

在进行苯酚的合成时,请确保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指南。

苯酚的工业生产合成路线

苯酚的工业生产合成路线

四、简述制备以下产品的工艺过程,并写出反应方程式ClSO 3HNH 23H答:氯苯用过量的98%的硫酸在100℃左右进行一磺化,生成4-氯苯磺酸,向磺化液中加入稍过量的98%的发烟硝酸进行一硝化,得3-硝基-4-氯苯磺酸,后者在水介质中与亚硫酸氢钠进行磺基置换氯的反应,得2-硝基苯-1,4-二磺酸,最后经硝基还原,即得到2- 氨基苯-1,4-二磺酸(即苯胺-2,5-双磺酸)。

其合成路线如下:ClCH 33HClN O 23HSO 3HN O 23H SO 3HNH 23H五、总结苯酚的工业生产曾用过哪些合成路线,写出反应方程式,标明分别属于哪类单元反应,指出各种路线的优缺点。

答:1、异丙苯法:CH 2CHCH3C CH 3CH 3HC-烷化C CH 3CH 3O OHOH此法优点是,原料费用低,排放废液很少。

但此法必须与石油化工相结合,利用石油馏分裂解时产生的丙烯进行大规模生产。

2、苯的磺化-碱熔法:SO 3H OH磺化水解(碱熔)此法的优点是技术要求不高、苯酚质量好。

缺点是消耗大量的硫酸和氢氧化钠,废液多,工艺落后。

3、氯苯的气固相接触催化水解法:Cl OH氯化气固相接触催化水解此法与苯用氯化氢的氧化氯化法生产氯苯相结合,理论上只消耗苯,但由于两步反应的单程转化率都比较低,反应混合物的分离和后处理相当复杂,并且有大量含酚废水需处理。

4、氯苯的高压液相碱性水解法:ClOH氯化高压液相碱性水解此法的缺点是消耗大量的氯气和氢氧化钠,并且需要使用耐高温、高压的管式反应器。

5、苯甲酸的氧化-脱羧法:OHCOOH氧化-脱羧CH 3此法的优点是以甲苯为起始原料,苯甲酸可在一个反应器完成氧化和脱羧反应,不需要依赖石油化工,缺点是有副产的焦油废渣需处理,成本高于异丙苯法。

重氮盐的脱氮反应也可以制取酚类,但常用于制取萘酚蒽酚等;苯的直接氧化制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酚合成路线综述
世界上苯酚生产方法主要有异丙苯法、甲苯-苯甲酸法及苯直接氧化法苯直接一步氧化合成苯酚
*甲苯-苯甲酸法是早期的一种以甲苯为原料生产苯酚的方法:
优点:该法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对原料要求低、反应产率和选择性均较高且不联产丙酮,根据市场需求,还可生产苯甲酸和苯甲醛;
缺点:在苯甲酸脱羧过程中产生一些焦油状物,易生成焦油,导致原料消耗和产品成本较高
*异丙苯法生产苯酚是当今世界上生产苯酚最主要的方法,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苯酚生产总能力90%以上
生产路线:苯烷基化得到异丙苯、异丙苯氧化得到过氧化异丙苯、过氧化异丙苯再分解产
生苯酚的3步法
优点:比甲苯-苯甲酸法具有产品纯度高、原料和能源消耗较低等优点
缺点:1)合成路线长、工艺步骤多、苯酚收率比较低(即使每步产率高达95%,而3步总产率也仅为86%左右);(2)存在易发生爆炸的中间产物(异丙苯的氧化产物)等安全隐患;(3)产生与苯酚等量的丙酮副产物是其致命的弱点,严重受到了丙酮市场需求的制约
1、以N2O为氧化剂
优点:技术趋于成熟
缺点:必须依赖有效的氧化剂N2O,而气态N2O的生产、储存和使用都很不方便,单独生产价格很高,且现在没有较成熟的原位生产技术,除非其他化工生产过程中副产N2O(如己二酸生产装置可作为充足的来源),否则大规模工业生产很不经济
催化剂:沸石
2、以H2O2为氧化剂
优点:用H2O2作为氧化剂,其唯一的副产物是H2O,原子经济性高,对环境没有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清洁氧化剂
3、以O2为氧化剂
*气相氧化法在O2和H2体系合成苯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