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测量纸张厚度
一张纸的厚度实验报告

一张纸的厚度实验报告【引言】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以了解纸的薄厚度量单位,并探究纸的厚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情况。
本实验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进行测量,通过多次实验,得出准确的结果并进行分析。
【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所需装置和材料有:一张纸、直尺、卡尺、电子天平。
实验步骤如下:1. 用直尺测量纸的长宽,并记录下来。
2. 用卡尺测量纸的厚度,并记录下来。
3. 将纸张放在电子天平上,记录纸的质量。
【实验结果和分析】经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纸的厚度平均值为0.1毫米。
2. 纸的长为30厘米,宽为20厘米。
3. 纸的质量平均值为5克。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纸的厚度是一个具体的数值,可以用毫米作为单位进行表示。
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可以准确地得到纸的厚度数值。
2. 纸的长宽可以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表示。
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可以得到纸的长宽数值,进而了解纸的大小。
3. 纸的质量可以用克作为单位进行表示。
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可以得到纸的质量数值,进而了解纸的重量。
【实验结果的应用】纸的厚度、长宽和质量是纸张的重要特性,对于纸张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1. 纸的厚度直接影响纸张的质感和手感。
较薄的纸张更柔软,适合用于书写和印刷;较厚的纸张更坚硬,适合用于制作包装盒等。
2. 纸的长宽决定了纸张的形状和大小,对于印刷和制作纸制品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大小的纸张进行印刷和制作。
3. 纸的质量对于印刷和书写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较轻的纸张透明度较高,适合用于复印和打印;较重的纸张透明度较低,适合用于书写和绘画。
【实验的不足和改进方向】本实验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 实验中使用的纸张样本较少,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可以增加纸张样本的数量,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2. 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和方法较简单,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可以采用更精密的装置和方法进行实验,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电容传感器测量纸张厚度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讲解电容式传感器的使用中的一部分,传感器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
传感器是将能够感受到的及规定的被测量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输入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的或响应的被探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信号的部分。
电容式传感器不但广泛应用于位移、振动、角度、加速度等机械量的精密测量而且还逐步地扩大应用于压力、差压、液面、料面、成分含量等方面的测量。
根据δεεS r o =C 可以把电容传感器分为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面积变化型电容传感器、介质变化型电容传感器。
根据实际不同的需求,可以利用不同的电路来实现所需要的功能。
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1)小功率、高阻抗。
电容传感器的电容量很小,一般为几十到几百微微法,因此具有高阻抗输出;(2)小的静电引力和良好的动态特性。
电容传感器极板间的静电引力很小,工作时需要的作用能量极小和它有很小的可动质量,因而具有较高的固有频率和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3)本身发热影响小(4)可进行非接触测量。
布料厚度测量是基于变介电常数电容传感器的一种精密测量,它可以实现简单的厚度测量,根据电容电路的特性分析可以知道所测布料的厚度。
关键词:厚度测量装置,电容传感器,运算放大电路,仿真第一章对布料厚度测量装置所做的调研 (3)厚度测量装置在工业环境下的意义 (3)厚度测量装置的研究现状 (3)简述设计的整体思路 (4)第二章电容测厚装置的介绍 (6)详细介绍电容测厚装置 (6)设计匹配电路 (8)第三章仿真设计及分析 (9)仿真电路的建立 (9)仿真结果的分析 (13)第四章对课程设计进行试验 (15)实验过程 (15)分析仿真与试验结果的差异 (15)第五章设计体会 (16)第一章对布料厚度测量装置所做的调研厚度测量装置在工业环境下的意义在现代高科技社会中,发展一些厚度测量装置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厚度测量装置的使用将会大大的减少人力的投入,更加方便快捷的得到高精度,高质量的产品,此次我们研究得课题是布料厚度的测量,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我们身边的各种丝质,棉质等布匹,但是如何在生产时得到等厚度的布料呢。
薄片厚度测量专题设计

薄片厚度测量专题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薄片厚度测量专题设计实验日期__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_压力___________ 同组者___________一、实验预习部分(实验前完成,并检查,教师签名)1,实验目的:1)、学习一种测量透明薄片厚度或其折射率、空气折射率的方法;2)、进一步了解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形成条件;3)、学习调节光路的方法。
2,实验原理:首先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产生等倾干涉和等后干涉的原理(见迈克尔逊干涉其他实验内容)。
迈克尔逊干涉仪作为测量波长的最常见实验仪器,使用氦氖激光器观察非定域干涉条纹或使用钠光源观察定域干涉条纹。
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都是等倾干涉,由于光程差与波长的关系,此时,用白光作光源时,由于各种波长的光所产生的干涉条纹明暗交错重叠,无法观察到可见的条纹。
结合迈克尔逊干涉仪产生干涉的原理,可以发现,移动M1与M2’大至重合时,视场中会出现直线干涉条纹,我们称之为等厚干涉条纹,此时换上白光光源,即可见到彩色直条纹,其中中央为一黑(暗)条纹,两旁对称分布的彩色条纹,稍远处即看不到任何条纹。
所以找到等光程位置,是观察到白光干涉条纹的必要条件。
由式:(1)可知,在中央条纹位置,dδ可忽略,则Δ=2d,所以中央为直线条纹。
白光干涉的主要应用内容有对一透明薄片的测量,当正常调出彩色条纹时,我们在光路中放置一折射率为n,厚度为ι的均匀透明薄片,由于光程发生的改变:Δ′=l(n-1),原所见的条纹移出视场,将M1向G1方向前移Δd=Δ′/2,使彩色条纹重现,由式:(2)给定n,读出Δd,可计算出透明薄片的厚度ι,反之给定透明薄片厚度ι,可计算出n。
3,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1)、于薄片材料为石英,即薄又脆,实验过程中务必轻拿轻放。
2)、薄片的两面平行度不是很高,所以加入薄片后观察的彩色条纹会有弯曲现象。
3)、个测量过程中,微动手轮必须是同一方向转动,否则由于空程的影响,精度将很差。
实验一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教学内容

实验一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实验一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纸和纸板厚度测定的方法(GB 451.3—1989)。
2、熟悉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3、掌握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测试方法,学习收集试验数据及进行数据处理;4、了解和分析试验误差。
二、实验原理纸张厚度是指纸或纸板在两测量板间受一定压力下的垂直距离,其结果以mm或μm表示。
根据纸的厚、薄可采取多层测量或单层测量,然后以单层测量的结果表示纸的厚度。
紧度是指单位体积纸和纸板的质量,其结果以g/cm3表示。
右图为纸张厚度测量的仪器,此仪器是将试样夹于测量头与量砧之间,测量头的下端面为规定2cm2的接触面,重锤、测量头和千分表的重力产生100±10kPa的接触压力。
当试样压于测量头和量砧之间时,使测量头移动了一段等于材料厚度的距离,此位移传递给表杆,经过表内齿轮机构放大后,转变为指针沿着度盘的转角而给出厚度的读数值。
本仪器是采用接触测量法原理设计的国际通用的肖伯尔(Shopper)式纸与纸板厚度测定的专用仪器。
仪器可分为下列四个部分:(见图1)图1 纸与纸板厚度测定仪1、座体 2、重锤 3、测量①压纸机构:由重锤(2)、测量头(3)、量砧(4)组成,用于对试样形成规定的压力。
②指示机构:由一标准千分表(8)组成,由它的量杆与测量头上端面接触,使被测量的厚度通过量杆的位移转换为指针的转角而得到读数。
千分表的安装都是以0.2毫米作为测厚仪的零点,以充分利用表的精度。
③提升机构:由拨杆(5)、小轴(6)组成,用来提升测量头以便放入试样进行测量。
④联接机构:由座体(1)、紧固螺钉(7)组成,为仪器的机座和联接上面三部分的结构。
三、试样及仪器仪器:纸与纸板厚度测定仪、可调距切纸刀四、实验步骤①仪器校准:按下拨杆,抬起测量头,再轻轻放下,观察大指针是否对零,如不对零,则略转外表盘,使其对零;反复进行多次,确认大指针对零无误即可。
③按GB 450进行纸与纸板的试样采集。
薄纸厚度的测量

专业 物理学 实验日期 2011.615班级 09(1) 学号 0906010107 姓名 XXX实验名称:用干涉的光学方法测薄纸厚度一、实验目的1、熟练使用读数显微镜2、加深等厚干涉原理的理解3、设计用劈尖测薄纸厚度的方法二、实验仪器3JCD 读数显微镜, GY-5低压钠光灯, 光学平面玻璃板, 薄纸。
三、实验原理利用劈形膜干涉测薄片厚度图1 劈形膜在叠合的两块平板玻璃的一端夹一薄片,即构成空气的劈形膜(见图1)。
在单色光垂直照射下,在空气劈尖的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将发生干涉,形成平行于两块玻璃面交线的等距干涉条纹。
光程差 d 2λ∆=2+ 形成暗条纹的条件为 1)2λ∆=2(κ+故有 1)d 22λλ∆=2(κ+=2+ 与k级暗条纹对应的空气膜厚度 d 2λ=κ设薄片的厚度为D ,从劈形膜尖端到k级暗纹和薄片端面的距离分别为x和l,可知单位长度内的暗条纹数为 ln x =则薄纸处出现暗条纹的级数 klnl x κ==可得薄纸厚度 *2kl D x λ=四、实验步骤(1)将四张薄纸累叠在一起和两块玻璃一起组成如图1 劈形膜,并固定。
(2)用米尺测量从劈形膜尖端到薄纸端面的距离l 三次,求平均值 (3)打开钠灯,将劈尖放在读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反光镜的方向与水平呈45度角,使干涉条纹与目镜中的纵叉丝平行。
左右移动显微镜观察,观看干涉条纹。
(4)任选起始条,测量10(如20,36,42等)条暗条纹(k )首尾之间的位置距1X 和2X 并记录(注意:起始条纹数为0)。
(应 克服回程差)。
(5)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器材五、原始数据和数据处理入射光钠光光波长589nm λ= 劈尖长l=65mm数据记录与计算 由*2kl D x λ=由于是4张纸薄纸,除以4 得如下: 1D =610655891011.77824-⨯⨯⨯⨯=0.02692mm 2D =636655891016.62924-⨯⨯⨯⨯=0.02599mm 3D =642655891017.46224-⨯⨯⨯⨯=0.02694mm 4D =610655891011.72124-⨯⨯⨯⨯=0.02781mm 5D =620655891013.65524-⨯⨯⨯⨯=0.02619mm 则123451()5D D D D D D =++++=15(0.02692+0.02599+0.02694+0.02781+0.02619) =0.02677mm不确定度 A u ==0.000323B u ∆===0.00058mm合成不确定度 d u ==0.00066m 薄纸的厚度可表示为 D=(0.02677+0.00066)mm =(2.677±0.066)210-mm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经实验最终测得一张薄纸的厚度为D=(2.677±0.066)210- mm这个数据表明所测的纸张较薄,与实验室所用纸张基本相符 (2)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和改进1.干涉条纹不明显,读数易出错;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钠灯光经反光镜后静后进入劈尖比不一定是正入射,即入射光和反射光处处都与表面垂直,而本实验原理是采用正入射的;钠灯加一个毛玻璃,反光镜调45度倾斜角左右(3)注意事项1、为了防止显微镜的“回程误差”,读数鼓轮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切莫回转。
光电技术在纸张厚度动态测量过程中的应用

图6
参考文献
[1] 安毓英 ,曾小东 1 光学传感与测量 1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01
[ 2 ] 钱浚霞 ,郑竖立 1 光电检测技术 1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3 [ 3 ] 何立民 1MCS - 51 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系统配置与接口技
计量技术 20041No 8
中及计算数据未注单位者均为 mm) 。它是放大 5 倍后的刻线值 ,当相应的实物尺寸用 5 倍物镜放大 后才能与 R 目镜中的刻线重合 。若缩小物镜放大 倍数 ,如改用 3 倍或 1 倍物镜 ,则必须增大实物尺寸 才能与目镜中的 R 刻线重合 ,下折算公式 。
因此 ,为了改善纸张厚度在线检测的方法 ,提高 检测精度 ,我们利用光电测量的非接触性 、高灵敏性 和高精密性的特点 ,以 MCS - 51 重单片机为核心 处理单元 ,完成数据的采集 、标度变换和厚度测量运 算 ,并实现远距离显示测量结果 ,在实际生产应用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二 、测量原理和基本结构
经锁定放大器单元 ,再经校零放大单元 ,通过 A/ D 转换器 ,单片机系统对测量信号进行数据采集 、标度 变化和厚度测量运算 ,将测量结果通过八位 L ED 直 接显示出来 ,如需要也可打印出来 。
图3
11 前向通道设计
成份输出 。这样就将大部分噪声滤除 ,检测出有用
由于光电检测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背 信号并输出 。
测量与设备
光电技术在纸张厚度动态测量过程中的应用
郗志刚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佛山
528000)
(华南理工大学机周械工宏程甫学院 ,广州
测量纸钞的厚度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纸钞厚度测量
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电容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2、进一步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掌握应用电容传感器
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器材:
电容传感器,示波器,微动测量台架,电容测微仪,计算机实验过程:
1、首先将电容传感器安装到微动测量仪上,讲起下
降到距离下工作台面大约1cm处,依据示波器和电容测微仪上数据变化,确定初始位置。
(先将电容测微仪的旋钮扭之最右端,在调节微动测量台架,使数值显示7500,在调节旋钮至5000左右)
2、测量没有纸钞时的数据,再一次添加纸钞的数目,并记下相应的数值。
实际纸钞厚度测量: 10 x d = 0.87 mm 即d=0.087mm。
经七较,考虑到误差,两只相差不大可以接受。
实验小结:
1、电容式传感器的安装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2、测量初始值的调整要小心,防止失真测量。
3、电容传感器可以用到一定厚度介质的测量,精度较高。
电容传感器测量纸张厚度..-(37987)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讲解电容式传感器的使用中的一部分,传感器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
传感器是将能够感受到的及规定的被测量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输入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的或响应的被探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信号的部分。
电容式传感器不但广泛应用于位移、振动、角度、加速度等机械量的精密测量而且还逐步地扩大应用于压力、差压、液面、料面、成分含量等方面的测量。
根据δεεSr o =C 可以把电容传感器分为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面积变化型电容传感器、介质变化型电容传感器。
根据实际不同的需求,可以利用不同的电路来实现所需要的功能。
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1)小功率、高阻抗。
电容传感器的电容量很小,一般为几十到几百微微法,因此具有高阻抗输出;(2)小的静电引力和良好的动态特性。
电容传感器极板间的静电引力很小,工作时需要的作用能量极小和它有很小的可动质量,因而具有较高的固有频率和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3)本身发热影响小(4)可进行非接触测量。
布料厚度测量是基于变介电常数电容传感器的一种精密测量,它可以实现简单的厚度测量,根据电容电路的特性分析可以知道所测布料的厚度。
关键词:厚度测量装置,电容传感器,运算放大电路,仿真目录第一章对布料厚度测量装置所做的调研 (3)1.1厚度测量装置在工业环境下的意义 (3)1.2 厚度测量装置的研究现状 (3)1.3 简述设计的整体思路 (4)第二章电容测厚装置的介绍 (6)2.1 详细介绍电容测厚装置 (6)2.2设计匹配电路 (8)第三章仿真设计及分析 (9)3.1 仿真电路的建立 (9)3.2 仿真结果的分析 (13)第四章对课程设计进行试验 (15)4.1 实验过程 (15)4.2 分析仿真与试验结果的差异 (15)第五章设计体会 (16)第一章对布料厚度测量装置所做的调研1.1厚度测量装置在工业环境下的意义在现代高科技社会中,发展一些厚度测量装置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厚度测量装置的使用将会大大的减少人力的投入,更加方便快捷的得到高精度,高质量的产品,此次我们研究得课题是布料厚度的测量,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我们身边的各种丝质,棉质等布匹,但是如何在生产时得到等厚度的布料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测量纸张测厚仪的设计姓名(学号):陈嘉伟(0201)刘信生(0217)黎澄伦(0212)沈其治(0224)叶伟雄(0227)班级: 2007级电子科学与技术(2)班指导老师:罗霞谢家兴赵懿琨张宇日期: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摘要国内外测量纸张厚度(或定量)的仪器有接触式和非接触两类,由于接触式纸张测厚仪会损坏纸张,因此现在工业生产中常用非接触式测厚仪来测量产品的厚度(如钢板、钢带、纸张等)。
这类仪表中有利用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穿透特性的放射性厚度计;有利用超声波频率变化的超声波厚度计;有利用涡流原理的电涡流厚度计;还有电容式厚度计等。
纸张定量是衡量纸张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纸的密度一定时,用其厚度或定量来衡量纸张质量指标是等效的。
有些纸张(如电话电缆纸), 生产上要求直接检测其厚度.在线测量纸张厚度是保证纸张质量和实现造纸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自1 800年F.W.Hcr~ctwl发现红外辐射以来,红外技术己在许多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测量纸张厚度方面的应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说明在这方面的应用尚有一些理论与技术实践问题需要进行探索研究。
本文采用了红外纸张测厚仪,主要论述了红外纸张测厚仪的理论及个部件的设计,我们以实验报告纸为对象研制的红外纸厚传感器,配有放大,采样及模数转换等环节的信号处理单元,应用了AVR系列单片机的运算及控制功能,组成一台智能型的红外纸张测厚仪。
与射线定量仪比较,具有价格低,相应速度快,较好的稳定性,切避免了由于存放在放射性物质所引起的问题,最后对该研究结果及进一步的工作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光电纸张测厚目录1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研究目的和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研究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设计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探测器原理与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路处理原理与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原理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探测电路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片机处理与AD转换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方案比较.........................................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一——传统接触式测厚仪.....................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二——射式光强位移传感器测量纸张厚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三——光电纸张测厚仪.......................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实物制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路元器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元器件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芯片avrmega16l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成运放lm358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字符型液晶显示屏LCM160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探测器--光电二极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实物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数据测试和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误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3)前言1.1研究目的和意义在加深对光电传感器与单片机的认识,更进一步地掌握光电检测技术。
同时,在研制红外纸厚传感器的过程中,对发现的一些理论与技术问题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1.2研究内容(1)为了减少纸张所含水分吸收红外的影响,通过多次实验,选出合适的测量波长和参考波长。
(2)设计出合适的光路。
(3)使用探测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4)电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大后,进行采样和A/D转换。
(5)通过AVR单片机把测得结果通过液晶屏显示出来。
2设计原理2.1设计原理根据Beer—LamBert公式,某一波长光线的遁过率与样品的厚度存在如下关系:I=(1)式中和I,分别为射入纸张和透过纸张的红外光线强度, T为纸张的厚度, a 为吸收系数,吸收系数与光的波长及纸的材质有关。
由于当红外光源发生漂移或光路、测量电路发生漂移时,对和I将发生影响,造成在同一材质同一厚度的纸张的情况下,与I的比值不同,同时,测量的值比较困难。
因此,运用单色光,根据式(1)研究纸厚传感器实际上是不可行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采用了双色光比较法。
双色光比较法是选用两束不同波长的红外光,其波长各为和,由式(1)可得=exp(-T) (2)=exp(-) (3)式(2)和(3)经过数学处理后可得T=(-ln) (4)对一某一材质的纸张,和是一个与纸张厚度无关的定值,和也与T无关,若它们处于同一光路中,则红外光源或光路的漂移对和的比较值不会发生影响,因此,式(4)可写成T=K·ln+C (5)根据式(5),测量出和的值,就可以求得纸张的厚度T.根据式(5)设计红外纸厚传感器时,必须注意纸张中所含水分带来的影响。
前面已经指出吸收系数a与纸的材质有关,电话电缆纸的成份主要是纤维素和水,它们对于红外光的辐射能量都有吸收作用。
因此,同一纸张当某一波长的红外光。
透过纸张后的I,所含水分不同时,I的值也就不同。
如仍用式(1)表示透过率与纸厚T的关系,则a是一个与水分有关的量,式(5)中的K,C值也将因纸张所含水分的不同而改变,这将给传感器的设计带来困难。
我们研制的双色光单光路红外纸厚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
红外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透镜后成为平行光,经置于调制盘上的滤光片滤光,得到某一波长的红外光,照射在纸上,再经截次片和光波导,被探测器接收,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进入信号处理单元1.光源2.透镜3.光阑4.滤波片5.纸张6.光波导7.光电探测器8.放大电路9.微机处理电路10.LCD显示电路我们在确定和时,考虑了以下几个问题:1)应是纸纤维的特征吸收蜂,应是纸纤维不吸收或是吸收较弱的波长。
和分别称为测量波长和参考波长。
2)为了尽量减小水的红外吸收带来的影响,和既不应是水的红外吸收特征波长O,也不宜与O比较接近,以使式(2)和式(3)中的和基本上只与纤维素有关,式(5)中的K和C可以近似地认为与水份无关,再考虑到在线测量纸张厚度时,纸张所含水份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电话电缆纸为8 ~12 )。
上述处理,可使按式(5)设计的纸厚传感器最大限度地减小由于纸张所含水份不同引起的误差。
3)为使光源、光路和探测器在和波长处性能一致,和应该比较靠近,同时,由于滤光片一般不可能做刊绝对的单色滤光,因此,若和太靠近,双色光的滤光片特性将发生重叠而引起误差。
4)不宜选得过大,因为过大将会给光路的设计增加困难。
2.2探测器原理与设计探测器是整个装置的关键器件之一,它的任务是将接收到的信号和转换成电量。
探测器的响应时间(驰豫时问) 应小于和脉冲的宽度,在和范围内,它的探测率较高且比较平稳,以保证探测器有较大的输出量和较好的线性度。
本装置中选用的是光电二极管。
2.3电路处理原理与设计2.3.1总原理框图2.3.2探测电路模块探测电路这部分通过将光电二极管反接,在光照下将电压信号输入到集成运图表 1总原理框图图表 2 探测电路模块放中进行放大,直接输送到单片机转换。
在放大电路中引入深度负反馈,使得运放的放大倍数为,通过调节Rf和R1的比值控制放大倍数,使得单片机能够识别并转换光电信号。
如右图2:2.3.3单片机处理与AD转换模块在这个模块中,采用功能强大的AVR单片机,其内部集成AD转换芯片,可以减少在制作电路板时产生的硬件方面误差。
AVR单片机采用12Mhz的外部晶振和低电平的复位电路,利用芯片集成的AD模块,采用内部自带的电源和基准电压,使用单通道的10位AD转换,再将转换和处理后的数据输送到液晶显示屏显示。
图表 3 单片机处理单元3方案比较3.1方案一——传统接触式测厚仪3.1.1设计原理采用机械的压住方式。
如图2上部触头设计在上游侧和下游侧的二纸导引之间,从下部吸住的基准面加压,压在高速移动的纸的表面上。
但是用这种方式对造纸的变化出现的下列问题考虑如下:图表 4 接触式测量3.1.2方案分析1)要求最大限度地生产纸,要求纸端边有效利用,为了不使产品的质量降低,必须放松卷绕力。
此外,进行各种测定时为了减小张力,下侧单元的基准面机械压入会产生测定不稳定现象。
2)由于造纸的高速化对新闻纸、薄纸等纸质测定过程中会产生穿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