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2寓言二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二则》教案
教学目标
1.激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2.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2.激发学习兴趣,教给学习方法,归纳整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开拓思维,发挥想象,续写《南郭先生逃跑以后》。
3.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时重难点
理解寓意,续写《南郭先生逃跑以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板书:滥竽充数。
2.读一读,字典理解“滥”“竽”的意思及注意读音和写法。
3. 关于寓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
思考:联系课文说说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队里充数。)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找出南郭先生行动的语句,读一读,标出动词。你怎么理解“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1)指导朗读,体会南郭先生是怎么“混”的。
(2)思考讨论:南郭先生这样混,为什么没被发现过呢?(结合上文理解“讲排场”)4.齐缗王即位后,他为什么要偷偷地逃走?这说明什么?(小组讨论)
三、重点感悟,揭示寓意
1.创设情境表演:在齐宣王时代,南郭先生混得挺好,他回怎么想会怎么说?在齐缗王时代,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他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小组讨论)
2.学生表演后评议
四、总结全文。
1.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滥竽充数”的事或人?说一说。
2.总结全文。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五、拓展延伸,续写结尾
1.布置弹性作业:※补写一段作者的话,揭示寓意
※南郭先生逃走以后又会怎样呢?是继续行骗还是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呢?请你发挥想象,续写《南郭先生逃走以后》
2.小组交流,评出最优读一读。
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宣王必三百人混
缗王一一听之逃
第二课时
课时目的
1.从寓言学习做人的道理。
2. 了解寓言的特点。
3.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4. 体会寓言特点,理解本文深刻寓意。
5. 识记并理解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虚词。
课时难点
1.重点:通过故事领悟其中所包含的道理。
2.难点:寓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
(一)在读课文,试着理解句子意思。
1. 自读自悟。借助译文,一句一句的读,想一想每一句话的意思。
2. 练习把语句读正确、流利。
(二)检查试读课文和理解句子意思的情况。
(三)参照译文,联系讲课文故事。
1. 自己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课文故事。
2. 启发想象:森林里有哪些动物看到了老虎根在狐狸后面,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3. 指名讲故事,相机帮助理解重点句和难句。
二、拓展延伸,理解含义
1.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狐假虎威”的“假”字是什么意思?(假借)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现在人们用它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2. 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狐狸的话,没敢吃他。那你喜欢狐狸吗?
3. 延伸:出示下面一段话: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个日本军官问:“小孩,你什么的干活?”一个汉奸狗腿子狐假虎威地说:“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地说:“放牛的。”
大家读一读这段短文,想想文中的“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
三、学习生字词
1. 读准字音。“逆”的声母是鼻音“n”不是边音“l”。
2. 自由识记字形。
3. 指导书写。“狐狸”两个字反犬旁不要写得太宽,整个子要写得左窄右宽。“违”是半包围结构,写时应该从内到外。
四、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词。
2. 熟读并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