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知识结构的构建

合集下载

统编部编小学语文知识结构框架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

统编部编小学语文知识结构框架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

列数字 打比方 举例子 作比较 下定义 分类别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天安门广场》 《春联》《雾凇》
散文
特点 特色 线索
分类
形散而神不散 “美文”
人事物景都有清晰的情感脉络 写景散文《田园诗情》 状物散文《珍珠鸟》 叙事散文《桂花雨》
古代诗歌
诗歌
现代诗歌
音律 内容
古体诗 近体诗 抒情诗 送别诗 山水田园诗
拨拔
形声 80%
点横折,点,横折钩;
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 的一项重要任务。准确 的把握识写的知识结构, 全面理解教学任务,对 于指导识写教学,改进 识写教学方法,提高识 写教学效率,进而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 是非常深远的。
撇撇折, 提弯钩, 横折折撇, 横折弯钩; (201个)冫冖尢讠扌厂匚彳刂彡冂夂亻犭勹饣厶子廴纟卩巛
常用偏旁
写 字 笔顺规律
阝灬氵火丬(爿)礻忄王宀木广牛辶夂土疒艹衤罒尢皿扌钅口禾 )
先横后竖 先撇后捺 先上后下 从左到右 从外到内 先里头再封口 先中间后两边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
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
独体结构(方正 例字 米 日 )
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品字形结构(各部分相等 例字 品 森 )
单韵母 a o e i u v
复韵母 ai ei ui ao ou iu ie ǖe

韵母
特殊韵母er

前鼻韵母 an en in un ǖn

后鼻韵母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读音节

说明性文本知识框架的构建——“语文知识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索”研讨

说明性文本知识框架的构建——“语文知识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索”研讨

究底寻 “ 文 脉 ”, 可 以 充 分 发 挥 语 文 基 础 知 识 在 初 中说 明 性 文 本 阅 读 教 学 中 的 作 用 , 关 键词 : 基 础教 育 语 文教材 说 明性文 本 知 识 框 架 构 建 实践 性 探 索
( 明确 各 说 明 文 是 最 基 本 的 实 用 性 文 方 式 , 往 往 是 以 传 授 科 学 知 识 为 根 内 容 ?为 什 么要 这 样 安 排 ?
本 版 主 持 , j 长 志 刚
课 程建 设
I 备教I
说 明性 文 本 知 识 框 架 的构 建
“ 语文知识在初 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索” 研讨
⑧ 刘 春 文
摘 要 对 说 明性 文 本 进 行 必要 的 知 识 框 架 构 建 , 有 利 于 在 新 课 程 背 景 下 高 效 开 展 说 明
2 和 以前 学 过 的 文章 相 比 , 这 作 者 思 路 的 句 子 以 及 文 章 中 反 复

学 抓 纲 — — 整 体 把 握 说 明 篇 文 章 在 行 丈 上 有 什 么 不 同? ( 探 出 现 的 句 子 : 此外 , 还 有 一 些概 括 寻 小标 题 的作 用 . .)
时 本 , 能把 握 文章 的基 本 观 点 , 获 取 读 说 明 文 必须 抓 住 说 明对 象及 其 或 交代 写作 中心 、对象 、顺 序 、
主要 信 息 ” 。
特征 , 看 文章是 如何 “ 说” 的。
1 . 看标题 。
间: 或 交代 写作 线 索、 感受 ; 或 设 置 悬念 , 引 发读 者 的 阅读 兴 趣 ; 或 ~
只 有 准 确 把 握 说 明 造 福 人 类 ” , 这样 安排 , 文 章 条 理 清 明性 文章 的阅读 提 出的要 求是 “ 阅 的 关 键 。 因 为 ,

论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构建

论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构建

“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之中,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是无可比拟的,请大家在享受亲情的同时,珍惜它、回报它,我们要不断地在心中叩问自己:我感受到了父母对我的关爱了吗?我如何才能不辜负父母对我的关爱和期待呢?”然后吟诵起苏东坡那令人回肠荡气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使学生再次联想起“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从而理解了文章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深切的怀念之情,进而联想起自己的父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之情,更好地认识了中华民族的这种传统美德。

总之,结尾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结尾方法还有:总结归纳式,余音绕梁式,设疑点拨式等等。

好的结尾可以起到首尾呼应、提挈全文、回味无穷的作用,可以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收尾方式,讲究收尾的艺术。

论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构建付 晶 (上海市市北中学 200071)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是基础课程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它的改革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全方位的挑战。

新教材、新课程呼唤新的教师,如果教师再不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必将难以驾驭课堂教学。

因此,在新形势下,广大语文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素质,不断探索教法,适应新教材改革的要求。

现代语文教师应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不断优化和提升自身知识结构。

1 现代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对教师的知识结构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都作过广泛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不同学者对教师知识的理解不尽相同而导致分类有所不同。

我国的林崇德教授等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研究,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教师知识作为教师认知活动的一个基础,从其功能出发,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的结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1]。

一年级语文教案的知识结构与拓展

一年级语文教案的知识结构与拓展

一年级语文教案的知识结构与拓展教案是教师备课教学的重要工具,它是一种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的文档。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教案,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语文知识结构,并进行知识的拓展。

本文将从知识结构与拓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起的知识体系。

对于一年级语文教学而言,知识结构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语音知识结构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知识,包括拼音的学习和发音的准确使用。

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如拼音游戏、朗读练习等,以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拼音的发音规则。

1.2 字词知识结构在字词知识结构的构建上,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词汇积累。

通过教学活动,如认读字、拼写练习等,帮助学生逐渐掌握一定量的字词,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1.3 句子知识结构句子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单位,教师可以通过句子的拆解和构建,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组成结构和语法规则。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填词、改错等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句子的构成和变化规律。

1.4 作文知识结构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需要得到培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作文练习,如写一篇日记、写一封信等,通过实践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二、知识拓展在建立起初步的语文知识结构后,教师还应通过拓展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2.1 阅读拓展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字材料,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寓言故事、儿童文学作品等,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2.2 写作拓展通过写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写作任务,如写一篇小故事、写一封感谢信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熟悉写作的过程和技巧。

2.3 口语拓展除了书面语言的学习外,口语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口语练习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案中的知识结构和概念导入

教案中的知识结构和概念导入

教案中的知识结构和概念导入教案是教师为了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而制定的教学计划,是提供教学指导的重要工具。

而教案中的知识结构和概念导入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知识结构的构建和概念导入的目的和方法两个方面来论述教案中的知识结构和概念导入。

一、知识结构的构建知识结构是指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组织。

在教案中,明确的知识结构可以帮助教师把握学科的重要点和难点,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系统性。

构建知识结构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分类法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将相似的知识点归纳到一起,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框架。

例如,在教授生物科学中的分类,可以按照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进行分组,以此搭建整体的知识结构。

2. 层次法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将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划分。

先教授基础知识,再逐渐引入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学科内容。

例如,在教授数学中的整数概念时,可以先从正数开始,再引入负数,最后讲解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

3. 网络法将教学内容以网络状连接起来,呈现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依赖关系。

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的组织结构。

例如,在教授地理学中的地图知识时,可以通过绘制一个地图网络,将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清晰展示出来。

二、概念导入的目的和方法概念导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新概念的过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应用这些新概念。

通过概念导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科观念和思维方式,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概念导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事物实例法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实例引入新的概念,帮助学生从实际中抽象出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其他类似的情境中。

例如,在教授物理学中的动量概念时,可以通过举例子让学生理解弹珠碰撞的力和速度变化。

2. 对比法将新概念与旧概念进行对比,突出新概念的特点和区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概念的含义。

例如,在教授语文中的比喻与象征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对比两者的用途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中学生语文知识结构的现状分析及建构策略

中学生语文知识结构的现状分析及建构策略

会 增 设 更 多名 著 的 经 典 片 段 。 这 就 有 助 于 学 生 缓 解 课
新课标指 出: “ 在阅读教学中 , 为了帮助理解课文 , 堂 学 习的 疲 劳 感 . 既 不 会 重 复 地 累 积 知 识 又 能 开 拓 阅
可 以 引 导 学 生 随 文 学 习必 要 的 语 法 和 修 辞 知 识 。 但 不 必 进 行 系统 、 集 中的语法修辞 知识教学 。 ” 这 就 要 求 我 们 在 具 体 的教 材 编 写 、 课 内 教学 活动 实施 、 课 外 教 学 活
目的 在 于 有效 利用 。 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知识 . 只 是

语 文 知 识 结 构 的 现 状 分 析
“ 死 知识” 。 语文 是一门活的学科 。 她 的存 在 、 发 展 与 社
会密不可分。 课外活动的组织 , 能 检 验 学 生 的课 内知 识
课 本 知识 结 构 是 学 生 知 识 结 构 形 成 的基 础 . 课 外
的、 能得到的 、 易掌握的知识 。 “ 活源才能得清水 ” , 在 指
导 中 学 生 更好 地 掌 握 语 文 知 识 的 过 程 中 . 应立足实际 ,
及 时 创新 。

性 诸 方 面 的 力量 。 ” ② 对 于 构 建 中学 生 的 语 文 知 识 结 构 而言 . 增强他们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尤为重要。 学 习 的
称‘ 国语 ’ 至是 乃统 而 一 之 。 彼时同人之意 , 以 为 口头 为
‘ 语’ , 书面 为 ‘ 文’ 。 文本于语 , 不可 偏指 。 故合 言之 。 亦
见 此 学科 ‘ 听 “说 “读 “写 ’ 宜并重 。 诵 习 加课 本 . 练 习

深入分析中学语文教材的知识结构与体系

深入分析中学语文教材的知识结构与体系

深入分析中学语文教材的知识结构与体系中学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教学资源。

通过对中学语文教材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其知识结构与体系。

本文将对中学语文教材进行细致的解读,探讨其知识结构的组成和体系的建构方法。

一、中学语文教材的知识结构中学语文教材的知识结构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知识、文学知识以及修辞修辞运用等。

这些知识相互关联、相互渗透,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石。

1. 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

它包括汉字的读音、写法、义项等,以及词语的辨析、词法等。

学生通过学习基础知识,建立起对语文的基本认知和应用能力。

2. 语言文字知识语言文字知识是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的重要依据。

包括语言文字的语法、句法、修辞等规则和原则。

掌握语言文字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表达思想,提高语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文学知识文学知识是中学语文教材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文学知识,学生了解不同文学作品的背景、题材、风格等,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文学知识的学习不仅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还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4. 修辞修辞运用修辞修辞运用是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技巧。

通过学习修辞修辞运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感染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排比等,学生通过实践运用,可以丰富语言表达的形式和内涵。

二、中学语文教材的体系构建中学语文教材的体系构建是根据教材编写的目标和内容来进行的。

教材体系的构建应当注重融会贯通、系统完整、层次分明的原则。

1. 融会贯通中学语文教材的各个部分应该互为补充,相互联系,使学生能够将语文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学习文学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写作和阅读实践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2. 系统完整中学语文教材的体系应该具有系统完整性,各个层次的知识相互衔接、层层递进。

通过渐进式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系统化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材的语文知识类型和结构分析

初中语文教材的语文知识类型和结构分析

一、语文知识类型分析
1、字词知识
1、字词知识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重视字词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教材中的字词知识包括基 础汉字、成语、近义词、反义词等,涵盖了常见的词语搭配和用法。字词知识的 学习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学策略上,教师可以采用听 写、默写、词汇竞赛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字词知识。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语文知 识类型和结构分析
目录
01 一、语文知识类型分 析
03 三、教学建议
02 二、结构分析 04 四、结语
内容摘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材的知识类型和结构分析至关重要。人教版初中语文 教材的知识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字词、语法、修辞和文章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 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本次演示将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知识类型和结 构进行分析,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建议。
三、教学建议
三、教学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针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注重经典文章阅读
1、注重经典文章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经典文章的阅读与鉴赏。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和名篇佳作, 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经典文章的行文结构、写作手法和思想内涵,帮助学生深 入理解文本,领悟人文精神。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如“人与自然”、“亲 情友情”、“历史故事”等。每个单元的选文和练习设计都紧扣主题,注重培养 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这种结构特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单元主题,提高 学习效果。
2、课文选文
2、课文选文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选文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旨在培养学生 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选文既包括经典名著,如《红楼梦》、《水浒传》等, 也包括当代名篇,如《繁星》、《春水》等。这些选文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语文 知识,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小学语文知识结构

小学语文知识结构

小学语文知识结构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语文知识结构是学生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的基础。

小学语文知识结构包括语法、词汇、修辞、写作等方面。

下面将对小学语文知识结构进行详细讲解。

一、语法知识结构语法是语言的规则,是组织语言的方式和方法。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语法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句子成分、句子类型和句子的简单复合结构等方面。

1. 句子成分在语文学科中,学生需要掌握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基本成分。

通过学习和掌握句子成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句子。

2. 句子类型句子的类型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句子的语法结构和用法,能够准确运用不同类型的句子进行表达和交流。

3. 句子的简单复合结构简单句由一个主谓结构组成,而复合句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句通过连接词或标点符号连接而成。

学生需要学习和理解句子的简单和复合结构,能够正确运用不同的句子结构进行写作和阅读理解。

二、词汇知识结构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成句子和表达意思的基本要素。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词汇知识结构主要包括词的构成、词义辨析、词语搭配等方面。

1. 词的构成学生需要学习和了解词的构成方式,包括字母构成的单词和由汉字构成的词语。

通过学习词的构成,能够正确拼写和运用词语。

2. 词义辨析有些词语意思相近,但用法和含义有所不同,学生需要学习和理解这些词语的具体用法和区别,能够在使用中准确恰当地选择。

3. 词语搭配一些词语需要与特定的词语或语境搭配使用,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词语的常见搭配用法,能够准确运用适当的词语进行表达。

三、修辞知识结构修辞是一种修饰和增强语言表达的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拟人等等。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修辞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比喻的理解和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

1. 比喻的理解比喻是通过把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进行形象、生动地表达。

学生需要学习和理解比喻的含义和表达方式,能够读懂和运用比喻进行表达。

2. 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包括夸张、拟人、排比等等,能够通过修辞手法来丰富和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语文结构化教学的实践(3篇)

语文结构化教学的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结构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语文结构化教学的内涵、实施策略和实践案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语文结构化教学的内涵1. 结构化教学的定义结构化教学是一种以知识结构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教学模式。

它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逻辑性和层次性,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提高教学效果。

2. 语文结构化教学的特点(1)以知识结构为导向: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2)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注重实践与应用: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4)注重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语文结构化教学的实施策略1. 优化教学内容(1)梳理知识体系:对语文教材进行梳理,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2)精选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精选教学内容,确保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3)开发拓展资源: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开发拓展性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2. 创新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境教学: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4)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改革教学评价(1)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

(3)个性化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现状分析及建构策略

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现状分析及建构策略

的, 语文教师要多联 系具体 的教学实践 ,将 自己所学到的
时 魄 撒 船 革
理论应用其 中。例如 ,皮亚杰 的 “ 儿童智力发展 阶段论 ”
语 文 热 点 大 讨 论 向我们展示了每一阶段 的儿童的智力发展程度 ,这就为有
效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于小学 的语文教师要多注重以

总分 平均分 标准差 正确率 l O
8 6
5 6 26 . 0 . 8
51 . 6 27 . 6 13 . 6 16 . 9
5. 0% 6
7. % 01 2 4.% 4 5
般课程知识
语文课程知识

21 . 6
20 . 3
4.% 35
心理理论知识
语 文 热 点 大 讨 论
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现状分析及建构策略
幺 耿 红 卫
随着我 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再 也 不是传统意义 上的 “ 传声筒 ”了 ,而是 将教师 的角色定位 为 “ 研究 者” “ 、 反思者”和 “ 促进者” ,这说明语 文教育的革新 必然是 以教师 的 自我更新为先导 、为前提 ,同时又以学生 的全面 发展 为核心 、为精髓 的。近年来 “ 教师的专业发展 ”成为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广泛关注的焦点 问题 ,教师 的知识作为其专 业发展必不可 少的要 素之一也 被提上 了 日 程。语文新课程标准改 变了以往 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 向,在对待语 文知
学大纲 、语 文教学的前 沿动态 以及 新课程改革 的最新成
果 ,借鉴和吸收优秀理论成果,更新 自身陈旧的教育思
想 、教学理念 、 教学方法 、 教学设计 ,争取创新 性地开 展 语文教学活动。

如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

如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

如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好家伙,你说要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这可不是小事一桩啊!这就好比盖房子,没有坚实的根基,再漂亮的装饰也经不起风吹雨打。

我最近正好遇到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儿。

有个学生,写作文的时候特别喜欢用华丽的词语,什么“金戈铁马”、“山河壮阔”,用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

可是内容呢?就好像一盘精致的菜,底下却用最便宜的食材凑数。

你以为这孩子是语文水平不够?其实不是,这孩子书读了不少,对各种文学作品的描写也能信手拈来。

问题是,他缺乏一种“由表及里”的思考方式,只顾着堆砌辞藻,却忽略了文章的实质内容。

这就像盖房子,光顾着墙上贴瓷砖,却忘了打地基,迟早是要塌的。

你说怎么才能帮他们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呢?说实话,这还真没那么容易。

这就像一颗种子,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就得经历春夏秋冬的四季。

首先,要从最基础的开始,就像种下一颗种子,要先浇水施肥,让它扎根。

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打好基础,掌握基本的识字、阅读、写作等能力。

你别小看这些基础,这可是“地基”啊!没有地基,再高的楼层也盖不起来。

比如,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他的语文基础特别薄弱,连一些常见的字都不会写,更别提阅读理解和写作了。

我就从他最喜欢的动画片入手,每一集动画片都要求他写一篇观后感,并且要规范字词,并解释一些生僻字词。

你猜怎么着?这孩子原本对语文毫无兴趣,现在却主动要求写观后感了,而且还喜欢查字典,字词运用也越来越好了!然后,就是慢慢地往上“盖楼”。

要鼓励他们多阅读,多思考,学习各种文体,掌握不同的表达技巧。

就好比建筑师要考虑建筑的风格、结构、功能,学生也要学习各种文体的特点,才能写出更丰富多彩的文章。

比如,有些学生喜欢写记叙文,但是缺乏细节描写,就好像一幅画没有颜色,看起来很单调。

我就鼓励他们多观察生活,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然后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

比如,你可以描述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样子的,它的眼睛是什么形状的,它的毛发是什么颜色的,它平时喜欢做些什么?当他们把这些细节写出来的时候,他们的作文就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了。

小学知识结构的构建与优化

小学知识结构的构建与优化

小学知识结构的构建与优化一、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灌输知识,更是构建学生知识结构的过程。

小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阶段,就要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建设与优化。

二、小学知识结构的构建1. 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小学是学科开始分化的阶段,而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具整体性的知识结构。

例如,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可以引入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知识的系统化小学阶段的学科知识种类繁多,而将这些知识系统化是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语文学科中,可以通过知识点的分类整合,让学生形成更为完整、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

3. 知识的关联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是小学学生知识结构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此,教师要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让学生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小学知识结构的优化1. 知识的升华小学的知识教育并不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升华自己的思想观念。

例如,科学上课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发问,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2. 知识的复合应用要想让知识真正转化为实际能力,单纯地让学生掌握知识是不够的。

小学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并形成相对完整的能力结构,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3. 知识的深度扩展知识的深度扩展是优化知识结构的重要方法。

例如,在语文学科中,除了掌握识字、拼音、语法等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该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结论小学知识结构的构建与优化需要教育者与学生共同努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相对完整而系统的知识结构。

同时,学生也应该自觉掌握学习方法,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

核心素养下语文老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和要素比例

核心素养下语文老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和要素比例

核心素养下语文老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和要素比例“核心素养”是教育部门为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所提出的重要教育理念。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不应只注重学生知识传授,还应该将思维启迪、价值引领、品格塑造等作为教学重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研读教材,构建核心结构教材是教学的执教依据,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比以往更加深入地研读教材,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部编教材框架,了解教材编制者的意图,从而做到抓住每一单元的核心目标,进而有步骤、有条理地展开教学,这样才能将教材之中的人文价值挖掘出来,真正做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展开教学。

笔者在执教过程中,纵观整个初中语文教材框架,发现初中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为主题展开的,在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还统筹学习方法和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依照教材,构建核心教学结构,从而有所侧重,并将相关知识点一个一个落实,这可以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保障。

以《爱莲说》这篇文章教学为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强化古汉语知识的同时,将士大夫高洁的品性精神作为教学核心,这是教师充分研读教材的体现,可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培养。

二、角色转换,凸显主体地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关键就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而这要求教师要时刻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从而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促进每一位学生得到最优的发展。

而为了能够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明确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注重学生学习地位,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保障。

以《小石潭记》这节课教学为例,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主体知识构建能力,教师应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尝试进行文章翻译,并体会柳宗元在撰写本篇文章时所抒发的情感,教师从旁做出协助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的知识结构构建

小学语文教学的知识结构构建

小学语文教学的知识结构构建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而为了有效地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结构构建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

一、知识结构构建的重要性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语言知识体系,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通过明确的知识结构,学生能够有条不紊地学习各个知识点,逐步提高语文水平。

其次,知识结构构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当学生看到一个有机的、有序的知识体系时,他们会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有动力去学习。

最后,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进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同时,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二、知识结构构建的方法1. 分类整合法将语文知识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整理和分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比如,可以将语文知识分成语法、词汇、阅读理解、作文等不同的模块,并在每个模块内部进一步进行细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不同类别的语文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认知。

2. 渐进扩展法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逐步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

比如,在学习字词的基础上,逐渐引导学生进行句子构成和文章写作的训练。

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保持学习兴趣的同时,逐步提高语文水平。

3. 知识关联法将不同的语文知识点进行关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和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识字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识字游戏、识字比赛等形式,将已学字词运用到实际的阅读材料中。

4. 兴趣引导法通过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语文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作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构建语文课程的知识体系-精选教育文档

构建语文课程的知识体系-精选教育文档

构建语文课程的知识体系一、课程内容的概念课程内容应该是指这门课程教和学的对象,也就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

“什么”在其他学科指的是那门课程的知识内容或者知识体系,数理化、文科政史地都是这样。

比如物理上的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等;化学上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再如历史,它主要讲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十个主要的朝代。

上面提到的这些学科的教材都是按章按节来编写的。

因为理科课程内容有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凡是成体系的内容都是一部分一部分环环相扣的,而且通常是呈线性结构排列的,这样的内容适合用章节来呈现。

但是,语文课程难以找到构建课程的知识体系,一百多年来始终没有能够建立起一个理想的如同其他学科一样的知识体系。

所以语文教材也从来没有采用,也不可能采用章节式的编写体例。

也就是说语文课程的内容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学什么”和“教什么”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二、语文课程内容的历史变迁语文课程没有一个母体学科。

数学课程有相应的数学学科作为母体,(学科是科学的一个门类,如数理化等学科。

学科的容量和范围很大,文学也是一门学科)。

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教学科目。

一般的课程多是从相应的学科内容中选取一些最基础的内容并进行必要的教学安排作为课程的内容。

这些学科就是相应课程的母体学科。

语文课程没有相应的母体学科。

所以,语文就没办法从相应的母体学科选取一些最基础的内容并进行必要的教学安排作为课程的内容。

通常理解中的语文课程内容很混乱,究竟指那些,从来没有明确过。

所以其他科的课程标准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课程理念;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第四部分:教学建议。

但是语文课程标准只包括第一、二、四三部分,而没有课程内容,只有少量课程内容包含在课程目标中。

王荣生老师在他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指出在表述语文课程上有三个核心概念: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

其中课程内容是这三个概念中的核心概念,指的是学习语文这门课程应该掌握的内容;教材内容指的是这套教材所包含的内容;教学内容则指的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语文园地中的语文学科知识结构

语文园地中的语文学科知识结构

语文园地中的语文学科知识结构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语文学科,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在语文园地中,语文学科知识结构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语文学科知识的基础:文字和词汇语文学科的基础是文字和词汇。

文字是人们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的工具,通过学习文字的基本形态和文字的书写规范,学生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同时,词汇是语言表达中的基本单位,通过学习词汇的意义、用法和搭配等知识,学生能够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二、语文学科知识的核心:语法和修辞语法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语言的结构和规则,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通过学习语法知识,学生能够对句子的结构、成分和语言的规范有更深入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语法意识和语言的准确性。

修辞是语文学科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研究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技巧,通过学习修辞的知识,学生能够丰富语言表达的形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修辞的效果。

修辞包括比喻、夸张、反问等多种手法,通过学习和运用修辞的知识,学生能够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和有力。

三、语文学科知识的拓展:作文和阅读作文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文笔和创作能力。

作文既是对语文学科知识运用的考验,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阅读是语文学科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四、语文学科知识的应用:实践和交流语文学科知识的应用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通过实践和交流,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实践和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学科知识的实际意义,提高自己语文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语文知识结构的构建(王文君)前几年,读魏书生老师的书,了解了“知识树”这个名词,也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意无意的借鉴魏老师的做法,给学生介绍知识树。

但从初一教到初四,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写作方法”、“记叙六要素”、“小说三要素”、“铺垫”、“烘托”等一些列语文知识术语一塌糊涂。

面对试卷上的相关阅读理解题,学生总是一头雾水,答非所问。

每次阅卷,总是感慨:怎么就教不会学生学语文呢?当然,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应对考试,但语文素养高的人是不怕考试的。

反思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学生学不好语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少有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没有教会学生用必要的语文知识学语文,以至于学生对纷繁复杂的语文万象的认识总是零散的、模糊的、杂乱的。

一句话,没有教会学生构建起属于他自己的合理的语文学科知识结构。

上学期,我们大力倡导师生共同构建学科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期初,要求每位任课教师通读教材,研读课标,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编写意图梳理每单元的知识点,确立单元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进而整理出本册教材的知识结构图,张贴在办公室和教室,以便师生在教学中适时运用、及时巩固。

在这方面,我们只是刚刚起步,边学习边摸索,没什么经验可谈,只是有了一点点行动而已。

相信很多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一直都在默默坚持这样做着,而且做得比我们好。

下面,从三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一是构建学科知识结构的必要性,二是构建语文学科知识结构应注意的问题,三是介绍我们上学期整理的知识结构图。

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为什么要构建学科知识结构下面与大家交流一下我读到的有关学科知识结构的论述文章和我的一些粗浅认识,但愿这些交流能使我们对构建语文学科知识结构这一问题有更全面更理性的认识,使学科知识的构建更具科学性、实效性。

(一)、关于“语文知识树”的争鸣“语文知识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魏书生老师有感于当时语文教育考题泛滥、教学缺乏序列的现状,引导学生画出来的。

从大的方面基本确定为4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4部分依次为“文言文知识”、“基础知识”、“阅读与写作”和“文学常识”。

“文言文知识”具体包括“实词”、“虚词”、“字”和“句式”4项;“基础知识”包括“文字”、“句子”、“修辞”、“标点”、“语音”、“词汇”、“语法”和“逻辑”8项;“阅读与写作”包括“中心”、“结构”、“语言”、“材料”、“表达”和“体裁”6项;“文学常识”包括“古代”、“现代”、“当代”和“外国”4项。

每一项下面又包括众多知识点共131个。

“语文知识树”自其产生以来的十多年中,在我国的语文教育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综观各种评论,认为画知识树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

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2.寻求语文教学的序列性。

有人认为“魏书生正确处理了知识规律、学的规律、教的规律三者之间的关系……关于知识规律,以‘语文知识树’为主要内容,建立知识体系,使语文教学从无序到有序。

3.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认知心理学派所强调,要把知识的结构教给学生,而“魏书生的‘语文知识树’的设计和传授,是符合这一原理的”,“它一改语文知识的庞杂繁芜,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4.教学目标的科学定向。

不少语文教师教学目标的确立,往往是凭经验或照抄参考书,“所定目标不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就是或高或低,胸中无数。

魏书生老师在语文知识的体系中确立目标,引导学生理清本学期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也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但从“语文知识树”呈现的知识来看,它存在着一些缺陷。

其一,它更多关注的是陈述性知识(即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对程序性知识(即回答“怎么办”的问题)的关注却很不够,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当前素质教育提倡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我的观点:知道这些陈述性知识总比什么也不知道好,比如学文言文,不重视文言词汇的积累,如何能有文言语感?不知道什么是“侧面烘托”又如何会鉴赏其妙处,更谈不上运用于自己的创作实践。

至于如何运用、成为能力还需多多实践,非几日之功。

正像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一幅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当然了,记住了,应用了,理解了,不断丰富了,也就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了。

其二,外在的知识结构不一定适合于学生内在的认知结构。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语文知识树”对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是很有帮助的。

但光有形式上的序列是否就一定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呢?事实并非如此。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其以后学习中有着重要影响。

就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而言,它可能是适合的,但也有可能是不适合的,或者它适合的可能只是部分学生的发展——只要对部分学生有用,就值得去做。

其三,“语文知识树”反映的是“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的课程内容价值取向,是出于应试的需要。

我国学科教育的重点一向是放在向学生传递知识这一基点上的,我们的教材也是按学科知识掌握的需要来编排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是学科知识。

而“语文知识树”正是这种价值取向的反映。

但是,这种“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的价值取向,其最大的不足是忽视学生。

它既不可能适应全体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又忽视学生的兴趣。

对学生来说,学习内容是由外部力量规定他们必须接受的东西,而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事实上,许多学生也不把教材看作自己生活的必需,而是对教师和家长或者考试的一种应付。

“读完——考完——忘完”往往是一些学生所经历的过程。

“语文知识树”就其产生原因而言,主要还是出于应试的需要,而且事实证明其在应试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学生在应付完考试之后,到底还剩下多少知识,就不得而知了。

——我的观点,语文新教材已经不是这样编排了,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而非一味的灌输。

不谈知识,未必就学得有趣!我们教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工具,是思维方法,记忆方法,学习方法。

更何况现实中更多时候的学习,靠的是意志、动机,而不仅仅是兴趣。

当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知识链,形成了合理的认知结构,并能在这种认知状态下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时候,知识就转化成为一种能力。

沉淀下来的,便是是能力,素养,何必在意“考完忘完”“还剩下多少知识”呢?如果说语文知识树是应试教育时代的产物,那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究竟有没有必要建知识树呢?我们还是追溯一下他的相关理论依据,明确建立学科知识结构的意义。

(二)、建立学科知识结构的意义从建构主义理论、信息论、控制论等论述中都能找到相关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

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

同化-顺应-同化-顺应……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认知心理学派认为,“结构乃是决定事物性质的重要因素。

知识的作用,主要不是知识量的作用,而是合理结构的作用。

在知识的应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并非独立的“某个单项知识”,而归根到底是整个知识结构在起作用。

”因此,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进而转化为其内在的认知结构,是符合科学理论的。

布鲁纳从四方面论述了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必要性:1.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

不仅在物理、数学中是这样,而且社会学科和文学中也完全是这样。

(有利于理解新知)2.从人类的记忆看,他说“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否则很快就会忘记。

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的。

”记忆保持的重要问题不是贮存而是运用时“如何把用到的知识易于提取”,“易于提取”的关键又在于“对知识的组织”。

(有利于联想记忆)3.领会基本原理和观念,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

基本的知识结构是迁移的基础,它能进一步激发智慧。

(有利于迁移学习)4.对教材结构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

(有利于知识间的链接)心理学研究发现,优等生和差生的知识组织是不一样的。

差生头脑中的知识是零散的和孤立的,呈现水平排列方式、列举方式,而优等生头脑中的知识是有组织和系统的,知识点按层次排列,并且知识点之间有内在联系,呈现出一个层次网络结构。

可见如果知识在头脑中无条理地堆积的话,那么知识越多,越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就像是进入图书馆借书一样,当书按一定顺序整齐地排列着,那么书会很容易找到;但书如果无顺序、杂乱无章地堆放着,我们就很难找到需要的书。

对于学生,将要学习大量的知识,如果这些知识杂乱无章的储存在人的头脑中,既不利于新知识的学习,也不利于己学知识的提取,更谈不上知识的灵活应用,因此必须使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化、网络化。

所以说,合理的知识结构可以在运用时,快速、准确的提取有效的知识。

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在运用时,提高分析推理、选择判断、综合归纳的能力。

研究学科知识结构的意义在于:(1)构建学科知识结构的过程是提高学科思维的过程;(2)构建完善的学科知识结构有利于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3)构建完善的学科知识结构,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三)、建立学科知识结构是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比较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诸如标点符号、语法修辞、表达方式、文体知识等等,但新课改鉴于过去语文教学中过分追求知识的倾向,现在强调“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而且规定,“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课标制订者对语文知识的淡化、漠视甚至放弃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直接导致了语文老师不知语文应该教什么问题的发生。

而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又往往太“功利化”了,不考试就不教,不学了。

于是,曾经作为语文教学重要内容的基础知识一下子遭“冷落”,甚至“无人问津”。

在新教材中,课文是按主题编排的,蕴含在一篇篇课文中的知识点是零散的。

语文知识不再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而是以分散的形式编排各册在教材中。

比如,七年级下册语文中分散编排的语文知识点有新闻六要素(记叙的要素)、学习阅读记叙文、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说话要有中心、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学习阅读说明文、说话要连贯(八年级下册才有“说话要简洁”)、短语结构类型、句子成分等(还有分散编排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相关文化知识和分散在课前提示、课文注释、课后练习中的文学常识、古汉语知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